自傳類小說推薦
⑴ 推薦幾本有趣的自傳小說
1,《追逐日光》
2,《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
3,《正見——佛陀的證悟》
4,《走到人生邊上》。
5,《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⑵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是什麼
1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義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就寫出了這本巨作。
2
《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為了生活,他與外祖母摘野果出賣糊口,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當過洗碗工,當過聖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他有機會閱讀大量書籍。生活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在小說,作家不只是再現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們的生活習俗、道德觀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體現勞動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廣泛深刻地再現了廣大下層勞動者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情結,描繪了俄國社會一個時代的歷史畫卷。
3
我的大學
本書是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第三部曲,其餘兩部為《童年》、《在人間》。作者描寫了他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教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惡痛絕,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在生活底層與勞苦大眾的直接接觸,深入社會,接受革命者思想影響和如飢似渴地從書籍中汲取知識養料是他得以成長,從生活底層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條件。
在《我的大學》里,高爾基用自己的筆觸反映了當時俄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統治的活動,展示了這一時期俄國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況。在高爾基的自傳小說,我們看到青少年時期的高爾基就已經對俄國的丑惡現實十分憎惡,一直努力探索生活的道路。他曾經幻想自己做一個強盜,劫富濟貧或者用祈禱上帝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生活,但當時他還很年輕,當然這只是天真幼稚的幻想。在大量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中,他也未能找到曾苦苦思索的「我孩怎麼辦」的問題的解答。接觸了許多具有革命情緒的知識分子,高爾基又想從他們那裡找到新的生活道路。
⑶ 高爾基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是什麼自傳體三部曲有哪些
長篇小說是:《母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自傳三部曲:《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
⑷ 自傳體小說有什麼
盧梭的《懺悔錄》、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郁達夫《沉淪》、張愛玲《雷峰塔》 等等。
⑸ 自傳體小說有哪些
【自傳體小說】是傳記體小說的一種,是從主人公自述生平經歷和事跡角度寫成的一種傳記體小說。這種小說是在作者親身經歷的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運用小說的藝術方法和表達技巧經過虛構、想像、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於一般的自傳和回憶錄,另一方面又必須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為原型。比如,盧梭的《懺悔錄》、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胡適的,老舍的。
自傳是傳記的一種。傳記以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為主。自傳則是以記述自己的生平事跡為主。自傳體作文是傳記的簡要形式-小傳的一種。從寫作的對象上來講,自傳體作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只不過這個人物是自己,寫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應用。但是,怎樣把自傳體作文寫好,卻不象寫人那樣簡單。 首先,自傳體作文要寫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我」來。這個我,應該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實樣子,而不是與生活中真實的自己隔著一層,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實的你。這就要求寫作自傳體作文的第一個要求是認識自我。也許你要問了,我自己還能不認識自己嗎?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走過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著自己。在緊張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覺的成長中,慢慢地,可能對自己的成長不那麼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麼深刻了,或者,由於環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樣子,自己對自我的認識也漸漸有了偏差。寫作自傳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尋找、發現自我的過程,你要順著一根線,把自己給追回來,加以審視,加以分析,最終真正地認識自己。那麼,怎樣才能在文章中真實地、生動地表達自己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請問一下自己: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以上的愛好與想法?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誰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哪些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這么問下來,做個記錄,加以整理,一份較為真空的自傳體作文就出來了。寫作自傳體作文比其他寫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這是因為寫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認識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臨一個選材和剪裁的問題。什麼樣的素材最適合用於這篇自傳體文章?什麼樣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現力?這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寫作自傳體作文,最忌寫成流水賬,從自己的出生寫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兒生活,在哪兒上學,在哪兒玩耍,這樣的文章不是自傳。自傳中的自己要個性鮮明。要緊扣自己的性格特點來寫作,我愛靜還是愛動?內向還是外向?喜歡看書還是喜歡運動?都要在寫作中運用准確的事例生動地表達出來。 自傳還有向別人明確傳遞出自己的外貌特徵,使人讀後留有印象,甚至一見到你本人就能根據你自傳中的描寫認出你。這也需要運用外貌描寫的技巧,把自己寫好,寫活。 自傳中要有事實。自傳不是簡單的記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長變化經歷,要有一定的時間感。雖然我們現在年齡還小,但成長的經歷已經有了,這在自傳中都要較好地反映出來。比如,一位作者寫到自己現在是環保主義者,非常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環保活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時候游長城時一位叔叔撿垃圾的行為深深影響了我,後來通過科教片和老師的引導又強化了這一觀念,現在,我們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更加深了這種認識,所以,為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積極地參加植樹、節水宣傳、垃圾分類等環保活動,所以,我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將來我還要發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保護環境的行列。這篇自傳中,作者通過大量事實描述了自己成長為一個環保主義者的過程,一些切身的體會、真實的活動讓文章十分生動、充實。 自傳中有時也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對事情的看法,也要寫生活中的經驗教訓,但這些非同於其他文藝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議論,而是寓情、理於敘事之中,讓讀者感覺出來,即間接表露出來。像《魯迅自傳》就是一篇敘述性非常強的優秀典範作品。
⑹ 推薦幾本名人自傳體小說(國外的)
《18歲的少年》
作品《18歲的少年》是一部優秀的奇幻小說。
大家都說本小說第一部比較好看,第二部比較粗糙,
呵呵 看看試試
⑺ 自傳體小說有哪些著名的
一生必看的著名自傳體小說: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張愛玲的《小團圓》,高爾基的《童年》,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魯迅的《朝花夕拾》。
⑻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包括哪幾部
1.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包括哪幾部?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2.誰鼓勵高爾基把童年的經歷寫出來的?列寧
3.高爾基在《童年》中記敘了哪些內容? 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
4.《童年》中的優秀優秀人物對阿廖沙的成長有哪些良好影響?
使高爾基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5.阿廖沙為什麼會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 阿廖沙三歲在阿斯特拉罕患霍亂,他父親馬克西姆看護他,不幸染病身亡。阿廖沙只好隨母親回到外祖父家。
6.「小茨岡」在外祖父家是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因為什麼事而死去?
小茨岡是外祖母的養子,他在家裡是主要勞動力,替阿廖沙挨打。他因替舅舅米哈伊爾背石十字架而被壓死。他是一個快樂、積極向上、懂事的孩子,他處處替外祖母著想。
7.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總因為什麼而吵架? 他們想瓜分外祖父的財產,母親的陪嫁。 8.外祖父在阿瘳沙眼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外祖母在阿廖沙眼中,高大慈祥,能幹甚至是天使。
9.外祖父的染坊失火了,據外祖父推測是誰放的火?救火之後是誰死去? 是舅舅米哈伊爾,舅母納塔利亞因難產而死去。
10.外祖父教了「我」什麼?給「我」講了什麼? 教我識字,給我講俄法戰爭的故事。 11.祖母給我講了什麼?
外祖母給我講上帝的故事,朗讀詩歌。
12.默默工作的戈里格里最後結果如何? 流落街頭,淪落為乞丐。
13.外祖父的房客「好事情」在我眼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祖國無數優秀人物之一。
14.外祖父的另一位房彼得伯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搶劫教堂
15.舉例說說作者眼中「野蠻的俄羅斯生活中這些鉛一樣沉重的醜事」?
⑼ 有誰能告訴我英國的自傳體小說有那些作品名以及作者,急用,謝謝
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D.H.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
詹姆斯·喬伊斯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其中《大衛·科波菲爾》是半自傳體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作為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是我們認識喬伊斯不同時期的思想情感、評論其藝術理論與美學觀念、研究他藝術風格從傳統向意識流過渡的優秀作品。該小說跟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一起被譽為20世紀最出色的兩部「成長小說」。
⑽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是什麼
1、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2、人物簡介
瑪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他是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人,俄羅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筆名「瑪克西姆·高爾基」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3、主要作品
浪漫主義作品:《少女與死神》、《伊則吉爾的老婆子》、《鷹之歌》、《海燕》等,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達了作者對光明未來的憧憬,特別是1901年創造的海燕形象,被認為是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的象徵,給人們極大鼓舞。
現實主義作品:《奧爾洛夫夫婦》、《柯諾瓦洛夫》、《淪落的人們》、《草原上》、《因為煩悶無聊》、《二十六個和一個》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主要批判資產階級社會的凄慘和市儈的卑鄙齷齪,表現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的覺醒,表達他們對剝削制度的憤怒和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