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紅樓夢前五回探究小說主旨
㈠ 《紅樓夢》前五回主要講了什麼 求讀後感
前五回主要介紹了黛玉、寶玉和賈府的背景 其中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和游幻境指迷十二釵是前五回重點講述的內容
如果你要寫讀後感,就從黛玉寶玉的身世、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和十二釵的判詞作為重點著手,可以先描述黛玉凄慘的身世,和榮國府的官僚黑暗面,接著引入十二釵判詞,說明這些女子在大觀園註定的悲慘命運等等。
關鍵是樓主你得真正看過這五回
㈡ 求答案:閱讀《紅樓夢》前五回,概括每一回目的主要內容,說說前五回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
前五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它有綰冠全書的作用。像是全書朦朧的縮影,人物形象總的藍圖,且每一回都負有一定的使命,對結構、主題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分點答:
第一回甄士隱的故事,寫出一個高潔的知識分子的一生,對全書起著象徵作用。這個悲劇故事在不少人身上有著折射。甄英蓮即「真應憐」,她的遭遇又為那些女兒們定了悲劇的基調。
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寫法獨具匠心,如果取消這一回,一上來就令人物進入情節發展的軌道,如此千頭萬緒的人和事將如一團亂麻一般讓讀者墜入主次不分、前讀後忘的困境。假使由作者介紹也不行,這張人物表必然會讓讀者讀時索然乏味,讀後一片模糊。如今以談都中新聞入手,重點突出,要言不煩,而又能引人入勝。
第三回寫寶黛初會。黛玉進府時,詳細介紹了從大門一直到室內的具體情況。借她會見賈府內眷的時機,介紹了賈母、邢、王二夫人,李紈妯娌,三春姐妹及寶玉。用墨如潑,如火如荼。
第四回在寶釵出場前先寫葫蘆僧判案,介紹「護官符」及薜家的財勢及霸道,並寫了英蓮被拐後的生活及雨村的宦海沉浮,種種人情世態活現逼真,使《紅樓夢》中所有人物的活動有了更為具體的典型環境。到這時,寶、黛、釵全部齊集,使故事得以順利地發展下去。
第五回無疑是全書的提綱,有詩有曲有畫,預示著主要人物的生活道路。十二釵統統歸入薄命司中,說明作者對女子的同情和對時代的深思。並用太虛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榮國府加以對照。
㈢ 紅樓夢前五章的主題思想,並且有人物性格剖析
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是什麼?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二百年來人們見仁見智,各種說法漫天飛,搜羅起來不下有數十種之多,新說法又不斷涌現,彼此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在中、外文學史上是極其罕見的。其實,《紅樓夢》的主題思想脂硯齋已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了,我們何必再去作毫無意義的爭論呢?
對於《紅樓夢》的主題思想,脂硯齋是怎樣告訴我們的呢?
書中第七回秦鍾初次露面,脂硯齋對他加了如下一條批語:
古詩雲:「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
批語中的「此書」當然指《紅樓夢》;「此書大綱目」當然指《紅樓夢》的綱領或要點,也就是《紅樓夢》的主題了。由此可知《紅樓夢》的主題是寫一位姓秦名玉的姑娘出閣嫁了人家。這當然是隱喻之詞,所以脂硯齋隨後說:《紅樓夢》的主題可以用秦玉姑娘嫁人來作最恰當的比喻(即批語中的「大比托」 )。脂硯齋還告訴我們:秦玉姑娘嫁人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即批語所說的「大諷刺」 )。我們只要把「秦玉姑娘嫁人」這件事搞清楚,《紅樓夢》的主題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應怎樣解釋「秦玉姑娘嫁人」這件事呢?
筆者認為,解釋這件事並不困難,因為「秦」可指華夏或指漢人,在一般工具書里都可查到;而「玉」呢?我們知道傳國玉璽是華夏政權的象徵,它就是現今我們所說的國家的印把子。所以「秦玉」二字就是指華夏政權,也就是指華夏這個國家。
在封建社會,姑娘出閣嫁了人家,就要改從夫家的姓,成為夫家的人,服從夫家的家規。其行動受管束,人格被降低,勞力受剝削,於是形同奴隸。曹雪芹生活於明亡於清的時代,也就是華夏亡國的時代, 漢人由姓明改為姓清,漢人被強制剃發易服,成為低頭滿人之下的被征服者。滿人不事勞動,卻過著優越的生活,完全由漢族勞動人民來供養。至於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掠奪與剝削,史書有載,不消多說,這種情況,用封建社會姑娘出嫁至夫家的遭遇,比喻漢人亡國後的情況不是很恰當的么? 由於人口近億,並且實力強大的明朝,卻亡於一個人口不足百萬、實力弱小的小國,這就是「大諷刺」了。
綜上所述可知,脂批所說的「秦玉姑娘嫁人」是隱指明亡於清,也就是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華夏古國的滅亡,這就是《紅樓夢》的「大綱目」。除以上解釋外,我們還能有其它的解釋嗎?
《紅樓夢》的主題既然是寫明亡,那麼反清與悼明之亡必然是這部書的主要內容。
曹雪芹雖然是漢人,但卻是入了旗的,他怎能反清?
我們知道曹雪芹的入旗是因其先人的居地被清朝佔領,其先人被俘,成為滿人的奴隸,這樣才入了旗,並且世代為奴。曹雪芹是一個具有強烈的、光榮華夏民族意識的人,加之他的高傲性格,他哪能甘心做異族的家奴!因此他具有反清思想是必然的。也有人說:當曹雪芹那個時代,清朝統治中國已歷百年,入了旗的漢人都已「滿化」,不會有反清思想了。這一說法值得研究,我們用現實例子加以質疑:當前外籍華人已分布於全世界,有許多家族在國外生活已歷數個世代,遠超過百年,他們都應當「洋化」了。然而他們中很多人卻堅守本民族傳統,熱愛祖國,不少人每年不遠萬里回國祭祖、祭掃皇帝陵墓、祭奠孔子等。這應如何解釋?過去英國統治印度已超過百年,為什麼還會出現一個反英的甘地?而且追隨甘地的印度人何止千千萬萬!像印度這樣的例子,當今世界上還有很多。那麼清朝統治入旗的漢人一百年,就不會出現一個反清的曹雪芹!雪芹之後的嘉慶朝,入旗的漢人官員曹綸參加漢人創立的天理教,共謀在京發動反清政變,事泄被處死。這是清朝統治中國超過百年後,入旗漢人反清的一個顯著例子。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怎能說入了旗的漢人經過清朝統治一百年就不會反清了。
當然,時至今日滿漢兩族已融合於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各民族都是國家的主人,已不存在誰統治奴役誰,和誰反抗誰的問題,這和曹雪芹那個時代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是毋庸多說的。
《紅樓夢》主題既然是寫反清與悼明之亡,可是這部書的內容不就是賈寶玉在大觀園內與林黛玉、薛寶釵等少女們寫詩、作賦、填詞、造謎語么?再不然就是打打鬧鬧、啼啼笑笑,哪裡有什麼反清悼明的影子?但我們應充分理解曹雪芹所處的那個文字獄恐怖時代,如果《紅樓夢》被發現有反清悼明內容,那麼粉身碎骨的將不僅曹雪芹一身一家,而且還會禍連九族,所以曹雪芹必須將此書義旨深而又深的隱藏起來,因此要想找出《紅樓夢》這種犯大禁的內容,也是不容易的。百年來,根據這部小說文本的特殊性、根據它對觸忌清朝的隱微表露、根據一些脂批的指引,認定《紅樓夢》是反清悼明政治小說的索隱派,雖然前仆後繼地去探尋這部書背後的這一隱秘,但始終未能獲得公認的突破。
當然,曹雪芹寫作《紅樓夢》不是要人們絕對看不出這部書的義旨的,否則就失去他寫作這部書的根本用意了。為了使人們破解這部書的犯禁義旨,他在書中留有突破口,我們只要從突破口切入,就會得到全面突破。
破解《紅樓夢》義旨的突破口有兩個,一為《姽嫿詞》,是有關反清的;一為薛寶琴的十首懷古詩謎,是有關悼明之亡的。我們先研究第二個突破口。
《紅樓夢》與 《桃花扇》有著密切關系。我們知道《桃花扇》是以侯方域與李香君二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從側面反映出南明之亡的前因後果 ,從而告訴人們:明代三百年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這一問題,所以《桃花扇》與悼明之亡有關,因而《紅樓夢》也就與悼明之亡有關了。《紅樓夢》與《桃花扇》有關,是藉助第五十一回薛寶琴的十首懷古詩謎透露出來的,因為這十首詩謎中的八首是用隱筆採取《桃花扇》的某些內容編製成的。今說明如下:
我們首先研究其中第八首《馬嵬懷古》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裳尚有香。
這首懷古詩謎是根據《桃花扇》有關史可法的一些劇情編制的。據《桃花扇》第三十八出《沉江》的敘述,史可法於清軍攻破揚州後,他縋城而出,急奔南京去保駕。但渡過長江後,遇到柳敬亭、老贊禮、侯方域三人,從他們口中得知皇帝(福王)已出逃,絕望之餘,史可法脫掉靴、帽、袍服,跳入長江自殺。柳敬亭等人見史可法脫下來的衣裳裡面滿是印著史可法官銜的朱印,即「欽命總督江北等處兵馬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衣裳由老贊禮保存起來,欲將其埋葬於揚州梅花蛉史可法點兵之處。在續四十齣《余韻》中,柳敬亭問老贊禮史可法的衣冠後來怎樣處理的。老贊禮答曰:
後來約了許多忠義之士,齊集梅花嶺,招魂埋葬,倒也算千秋盛事,但不曾立得碑碣。
根據以上敘述我們對照《馬嵬懷古》
第一句:「寂寞脂痕漬汗光」
由於史可法衣裳裡面滿是朱印痕跡。過去印油(俗稱印色或印泥)都是用銀朱與油脂調和而成,印字及其周圍有明顯油脂痕跡,因此「寂寞脂痕」是代指史可法自殺前脫下來的、永不再穿的、帶有朱印油脂痕跡的衣裳。「漬汗光」是說衣服被汗水濕透。這一句總的是說:史可法由揚州奔走而來,他脫下來的衣裳已被汗水濕透了。
第二句中的「溫柔」,是代指人的軀體,因為活著的人的軀體都是溫暖的柔軟的。「付東洋」也就是常說的付諸東流,此處可作毀滅講。這一句是說史可法跳入長江自殺,毀滅了自己。由於長江流入東海,史可法的遺體要流入東海的,所以「付東洋」是很巧妙的雙關說法。
第三、第四句是說史可法留在揚州梅花嶺的衣冠冢,供後人瞻仰、紀念,流芳千古。
在《紅樓夢》里,有關史可法的事還有許多,今舉兩例:
第三十回有「齡官劃薔」一事。書中說「薔」字為十八筆,但「薔」字正寫正該為十七筆,多少年來引起人們的探討、質疑,始終未能得到澄清。其實齡官在地上所劃的字不是「薔」,而是「史可法」三的字!這三個字不多不少恰為十八筆。作者借許多事暗示「劃薔」一事與史可法有關。例如:史可法沉江而死(《桃花扇》第三十八出),是在五月,而齡官劃「史可法」是在端陽節前一日,也是五月。端陽節為愛國者屈原投水自殺的日子,這與史可法的情況相似,可見作者在此處是用屈原投水自殺點出史可法的沉江自殺來;齡官被大雨淋濕而全然不覺,仍在地上劃字不止,豈非在水中劃字!原來這為暗示史可法之死於水,而齡官(其實是作者)在哀悼他;表面上齡官哭泣是為想念賈薔,但賈薔就在她身邊,她的哭泣就毫無道理。這說明齡官之哭完全不是為了賈薔,而是為了哀悼某一個人——當然就是史可法了。另外一點,寶玉在大雨中跑回怡紅院,高聲叫門,丫鬟們卻聽不出是他的聲音,這可能嗎?後來襲人為他開了門,他把襲人踢了一腳。其實這是曹雪芹踢讀者,恨他們聽不懂自己的話,不理解「劃薔」這篇文字的真義。第一百十七回邢大舅借說笑話罵賈薔,應是針對「劃薔」一事而發的。這個笑話最後說道:「我打量是真牆,哪裡知道是個『假牆』」。作者借「牆」「薔」諧音,指點出齡官劃的「薔」不是「薔」字,應是別的字。
通過以上對「劃薔」隱義的論述,我們可約略窺出曹雪芹表達危險政治意蘊的方法。
由於「薔」字可暗指史可法,所以賈薔便與史可法有了聯系,有時他可代指史可法!如此就可解開有關賈薔一條長批之謎。
第十八回對賈薔有一長批,是取自庾信的《哀江南賦序》。今節錄其文如下: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將非江錶王氣終於三百年乎?是知並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烏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迭代,不免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愴傷心者矣!
這一批語加於賈薔身上可以說是荒謬的。現在我們知道賈薔可以代表史可法,問題就解決了。史可法受命督師江北以抵禦清兵,但其部下的軍閥們飛揚跋扈,不受鈐束,而且內訌不已,互相殘殺,因而被清軍各個擊破予以屠戮。致使福王政權一年之內垮了台,南明很快被清消滅。批書人借賈薔而說史可法以寫出此批,那就非常對景了。
㈣ 概括紅樓夢的情節和主旨
1、紅樓夢的情節: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未知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為主線,通過對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體現了在賈府的大觀園中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眾女子的愛恨情愁。
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故事從賈府由富貴堂皇走向沒落衰敗的次線,反映了一個大家族的沒落歷程和這個看似華麗的家族的醜陋的內在。
2、紅樓夢的主旨: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4)閱讀紅樓夢前五回探究小說主旨擴展閱讀
《紅樓夢》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紅樓夢》最突出的藝術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樣豐富、復雜,而且天然渾成」,它把生活寫得逼真而有味道。
《紅樓夢》裡面大事件和大波瀾都描寫得非常出色,故事在進行,人物性格在顯現,洋溢著生活的興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繼承發展了前代優秀小說的傳統。《紅樓夢》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著強烈的詩和理想的光輝」。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徵,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著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情節結構,在以往傳統小說的基礎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變了以往如《水滸傳》《西遊記》等一類長篇小說情節和人物單線發展的特點,創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眾多的人物活動於同一空間和時間,並且使情節的推移也具有整體性,表現出作者卓越的藝術才思。
《紅樓夢》語言成熟優美。其特點是簡潔而純凈,准確而傳神,樸素而多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小說中那些寫景狀物的語言,繪色繪聲,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卓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主要人物簡介
1、賈寶玉:
榮國府銜玉而誕的公子,前世真身為赤霞宮神瑛侍者,現世賈政與王夫人之次子。他作為榮國府的嫡派子孫,出身不凡,聰明靈秀,闔府捧為掌上明珠,對他寄予厚望,他卻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給那些讀書做官的人起名「國賊祿蠹」。
他不喜歡「正經書」,卻偏愛《牡丹亭》《西廂記》之類的「雜書」。他終日與家裡的女孩們廝混,愛她們美麗純潔,傷悼她們的薄命悲劇。
2、林黛玉:
金陵十二釵之冠。林如海與賈敏之女,寶玉的姑表妹,寄居榮國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與寶玉真心相愛,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她是書中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象。
她美得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更具藝術魅力的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還閃耀著追求個性解放、爭取婚姻自由的樸素的民主主義思想的光輝。
3、薛寶釵:
金陵十二釵之冠(與黛玉並列),來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媽之女,寶玉的姨表姐。她是一個復雜的矛盾糾葛體。她大方典雅,舉止雍容,既有大家閨秀卓越的氣質,沉靜淡泊、溫柔平和的性格,又有心靈深處隱藏的豪放大度。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但仍規諫寶玉讀書做官。
㈤ 紅樓夢前五回概括有哪些
1、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僧道談論絳珠仙草(林黛玉前身)為神瑛侍者(賈寶玉前身)還淚之事。僧道度脫甄士隱女兒英蓮未能如願。甄士隱與賈雨村結識。英蓮丟失;士隱出家,士隱解「好了歌」。
2、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士隱丫頭嬌杏被雨村看中。雨村發跡後先娶嬌杏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因貪酷被革職,給巡演御史林如海獨生女兒林黛玉教書識字。冷子興和賈雨村談論賈府危機;談論寶玉聰明淘氣,常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談論邪正二氣及大仁大惡之人。
3、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黛玉母逝;賈母要接外孫女黛玉;林如海寫信給賈政為雨村謀求復職。黛玉進賈府,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怕被人恥笑。賈母疼愛林黛玉;「鳳辣子」出場;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寶玉;寶黛相會,一見如故。
4、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雨村補授應天府,薛蟠與馮淵爭買玉蓮,馮淵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當日葫蘆廟小沙彌、如今雨村門子阻其發簽,說薛家乃「護官符」上之「雪」(薛)。雨村聽門子之計,徇情枉法。薛家「百萬之富」,薛母乃王子騰之妹,與賈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媽要和王夫人「廝守幾日」。進賈府後住梨香院。
5、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賈母憐愛黛玉如寶玉;寶釵來後,人多傾向之,黛玉不忿;寶玉視其如一,略偏於黛玉;二人因親密後生口角。賈母等去寧府賞梅。秦氏(乃賈母「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領寶玉去她房中安睡。夢中觀看「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及「又副冊」。
紅樓夢前五回解析:
第一回:「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為塑造賈寶玉的性格和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染上一層浪漫主義色彩。
第二回:交代賈府人物,通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簡要地介紹了賈府中的人物關系,為讀者閱讀全書開列了一個簡明「人物表」。
第三回:介紹小說的典型環境,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林黛玉進府的行蹤是這一回中介紹賈府人物,描寫賈府環境的線索。
第四回:展現小說更廣闊的社會背景。通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系,把賈府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來描寫,使之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由於薛蟠的案件自然帶出薛寶釵進賈府的情節。
第五回:全書的總綱,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紅樓夢》只流傳下八十回,續寫部分對於《紅樓夢》中人物的命運,基本上是依據這些隱喻揣摩出來的。至此,全書的主要人物、環境背景、發展脈絡、人物命運基本上交代出來,小說的情節發展便在此基礎上展開了。
㈥ 紅樓夢前5回主要內容
說說《紅樓》前五回
《紅樓夢》一書,通過對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森羅萬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稱《紅樓夢》內蘊著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網路全書。
這部宏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藝術上,都有值得學習品味的地方。這里僅從結構布局的角度,研究一下《紅樓夢》前五回書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的特點。
一、過去對《紅樓夢》前五回的介紹
《紅樓夢》前五回的內容和在小說中的作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級中學語文第四冊(必修)教師教學用書》2004年10月第1版11月第1次印刷,39-41頁)
《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組成部分。《紅樓夢》的序幕由前五回構成,分別從各個不同角度,為全書情節的開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各有側重。因此,為了學習《林黛玉進賈府》,就有必要對前五回的內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開篇。先用「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作楔子,為塑造賈寶玉的性格和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染上一層浪漫主義色彩。
在「女禍補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寫了一塊「無材補天,幻形入世」的頑石。這便是隨賈寶玉一起降生,又為賈寶玉隨身佩戴的「通靈寶玉」。它對賈寶玉的叛逆性格有隱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無「補天」之材,是個不符合封建社會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與封建主義相對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從天而降的頑石一樣的「頑劣」性,難以為世俗所改變。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這塊「無材補天」的頑石與絳珠仙草的關系。說明這頑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變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絳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歲月,後來遂脫去草木之態,幻化人形,修成女體。在這頑石下世之時,她為酬報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這絳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為有這段姻緣,在林黛玉初見寶玉時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的感覺;賈寶玉也覺得「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至於「還淚」之說,正與節選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相照應。
第二回是交代賈府人物。通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簡要地介紹了賈府中的人物關系,為讀者閱讀全書開列了一個簡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紹小說的典型環境,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林黛玉進府的行蹤是這一回中介紹賈府人物,描寫賈府環境的線索。
第四回是展現小說更廣闊的社會背景。通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系,把賈府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來描寫,使之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由於薛蟠的案件自然帶出薛寶釵進賈府的情節。
第五回是全書的總綱。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 代出來。《紅樓夢》只流傳下八十回,續寫部分對於《紅樓夢》中人物的命運,基本上是依據這些隱喻揣摩出來的。
至此,全書的主要人物、環境背景、發展脈絡、人物命運基本上交代出來,小說的情節發展便在此基礎上展開了。
全書的結構,新穎而奇巧,開篇就用了五個回目,以神話故事,「假語村言」掩去內容的實質,將作品置入撲朔迷離的霧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觀念,託言「夢」「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說按著這一以假寓真的結構鋪陳發展,最後營造出一個「生活世界」。
上列的概括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講述了《紅樓夢》前五回書的內容與結構,但並不精當,只簡要地提了作品的內容,對作品的藝術特色並無體現。而且,這些文字在講述內容時有明顯的不合理的側重傾斜,倘若對《紅樓夢》不熟的人照了這些介紹按圖索驥,查對原文,則一定會一頭霧水。基於此,我們有必要重新進行概括,一則明了它的內容,二則搞清它的結構特點。
二、新的定位與概括
1、前五回的內容的新概括
第1回
回目: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內容:落魄書生賈雨村幸遇鄉宦甄士隱,受到資助,得以進京趕考。甄士隱在正月十五丟了小女英蓮;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燒光了家產,後遇一瘋道人,隨之而去。
交待了寫作緣起:青埂峰下一塊無材補天的頑石,得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幫助,幻形入世,卻將一番經歷鐫在自身之上,後被空空道人看見,抄錄下來,流入人間,是為《石頭記》。
交待了木石前盟(通過甄士隱的夢寫出)。
第2回
回目: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內容:賈雨村考中進士,謀得一個縣令得職位。由於貪酷,加以恃才傲上,被參革職。於是遍游天下,到了揚州,被林如海聘作林黛玉的家庭教師。一日,遇上故人冷子興,講起朝中新聞,了解了賈府的一些情況。
第3回
回目:托內兄如海酬訓教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回目又作: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金陵城起用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內容:朝中准奏起復舊官,賈雨村央求林如海幫忙。正巧賈母派人來接黛玉,林如海向賈政寫了一封求情信,托賈雨村送黛玉進京。在京都,賈政幫助賈雨村謀了應天府的職位。黛玉來到賈府,見到了賈母、寶玉及眾人。
第4回
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內容:賈雨村來到應天府,正趕上薛蟠殺人一案。在舊相識的勸說下,賈雨村徇情枉法,胡亂判了此案。薛蟠進京辦事,他的妹妹薛寶釵因待選,因此也一同來到京中,住進了賈府。
第5回
回目: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回目又作: 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內容:寧國府梅花盛開,尤氏請大家前去賞花。寶玉因倦怠睡了一覺,卻在夢中來到太虛幻境,見到警幻仙姑,讀了金陵十二釵的詩畫,聽了《紅樓夢》的曲子,並被封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2、前五回的內容設置目的與表達方法總結回顧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第4回
第5回
目的
全文開篇
創作緣起
賈府人物自然關系表(概說)
賈府環境
主要人物出場
小說的社會背景
全書總綱
人物的命運發展和結局
方式
由甄士隱和賈雨村的故事引出。
由賈雨村和冷子興的對話寫出。
通過林黛玉進賈府的見聞寫出。
由賈雨村判案引出。
帶出寶釵進賈府。
通過賈寶玉的夢游寫出。
以圖畫、詩詞揭示。
3、前五回的布局特點總結
把要說的內容穿插在故事中,不露痕跡地展示出來,使讀者感覺親切自然,如臨其境,既接觸了應該了解的內容,又不覺得呆板、單調。
比如第三回內容換一種順序與方式來表述:
(一)、先介紹賈府的建築
1、地理位置 2、外觀簡介 3、整體布局結構 4、外觀陳設 5、內部陳設
(二)、再介紹賈府的人物
1、介紹賈母的情況 2、介紹賈赦一家各人情況 3、介紹賈政一家各人情況4、介紹眾人之間的關系5、介紹賈府僕人的情況
表達結果會怎樣?
作者實際的安排:以黛玉行蹤為線索將有關內容串連寫出。
(這樣設計的理由:1、新到;2、親戚;3、晚輩)
所以這回書中寫的賈府和人物實際上應該是黛玉眼中的賈府、黛玉眼中的人物。
4、前五回書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
前五回書是全書的總綱,或者說是全書的序幕。
因為讀者對書中所寫的內容較為陌生,並且書中所涉及的人和事太過龐雜,所以在正式的故事展開之前先作必要的介紹與鋪墊,然後再正式開始講述,使讀者有一定的對內容的知識准備和對情節的心理准備,不至於在閱讀時覺著迷茫或突兀摸不著頭腦。
三、附:第三回書的結構布局
表一 總體的結構布局
黛玉行蹤
描寫內容
棄舟登岸
到來
進入城中
背景——街市繁華人煙阜盛
進寧榮街
外觀——宏偉壯麗氣勢不凡
進 賈 府
內部——結構與人物
表二 進賈府後的結構布局
黛玉活動
描寫內容
建築
人物
拜見賈母
結構 外觀 陳設
賈母 邢夫人 王夫人 三春 熙鳳
拜見賈赦
結構 外觀 陳設
邢夫人 賈赦(虛)
拜見賈政
結構 外觀 陳設
王夫人 賈政(虛)寶玉(鋪墊)
共進晚膳
結構
眾人表現 奴僕
會見寶玉
寶玉
安排住處
結構
僕人
本回書同樣具有這種突出的特點:把要說的內容穿插在故事中,不露痕跡地展示出來。
後記: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對待教學參考書就應該採取這種態度。教學參考書可以最快最簡捷地為我們提供有關課文的相關材料,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它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這就要求我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注意甄別,有所取而有所不取。這才是科學的、求實的態度。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32761
回答者: 愛你的落落 - 助理 二級 11-15 14:20
這是紅樓夢得總綱
回答者: 年輕的兔子 - 秀才 二級 11-15 15:00
1、大觀園里哭賈母——各有各的傷心事
2、賈寶玉的丫環——喜(襲)人
3、王熙鳳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4、劉姥姥出大觀園——滿載而歸
5、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
女媧煉石補天時,所煉之石剩一塊未用,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此石已通靈性,大小隨心,來去任意,因未被選中補天常悲傷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見其可愛,便將它攜至「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走了一道」。不知多長時間以後,空空道人經過這里,見石上刻著它那番經歷,便從頭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閱增刪、分出章回。以下便為石上所刻內容。姑蘇閶門外有個葫蘆廟,鄉宦甄士隱居住廟旁,可憐寄居廟內的窮儒賈雨村,贈銀讓他趕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兒英蓮被拐走;不久因葫蘆廟失火;甄家又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隨跛道人出家。
賈雨村中進士,任縣令,由於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兒林黛玉讀書。京城起復參革人員。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榮國府幫助:林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林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宗。並得林如海內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天府。
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寶玉因見美如天仙的表妹黛玉,便砸自己的通靈寶玉,惹起一場不快。
賈雨村在應天府審案,英蓮被拐賣。買主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媽之子薛蟠。薛蟠雖為爭英蓮打死原買主,但賈雨村胡亂判案,放了薛蟠。薛蟠與母親、妹妹薛寶釵也一同到榮國府住下。
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賈寶玉睡午覺,住在賈珍兒媳秦可卿卧室,夢游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與仙女可卿雲雨,醒來後因夢遺被丫環襲人發現,二人發生雲雨私情。
京官後代王狗兒已淪落鄉間務農,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鳳姐娘家聯宗,便讓岳母劉姥姥到榮國府找王夫人打秋風。王熙鳳接待,給了二十兩銀子。
薛寶釵曾得癩頭和尚贈金鎖治病,以後一直佩帶。黛玉忌諱金玉良緣之說,常暗暗譏諷寶釵,警告寶玉。
賈珍之父賈敬放棄世職,離家求仙學道。他生日之日,賈珍在家設宴相慶。因林如海得病,賈璉帶黛玉去姑蘇,他的族弟賈瑞調戲鳳姐,被鳳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賈珍恣意奢華,不僅東西都選上等,還花千兩銀子為兒子捐龍禁尉,以便喪禮風光。送喪途中,鳳姐貪圖三千兩銀子,拆散情人,使一對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殺。
林如海死後,黛玉只得常住榮府。一種寄人籬下的凄涼感籠罩著她,常暗暗流淚,身體也更加病弱。
賈政長女元春被冊封為妃,皇帝恩准省親。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采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也進榮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能作一首。襲人嬌嗔說要離開寶玉,深感遺憾的寶玉求襲人別走,襲人趁機規勸寶玉讀書「干正事」。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二人常爭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
寶釵過生日唱戲,小旦像黛玉,賈母娘家孫女史湘雲口快說出,寶玉怕黛玉生氣阻攔、結果惹得二人都生寶玉氣。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進園後,寶玉更成天和這些女孩子廝混;書童將《西廂記》等書偷進園,寶玉和黛玉一同欣賞。這是經典的一回。
賈政妾趙姨娘所生子,寶玉庶弟賈環嫉妒寶玉,抄寫經書時裝失手弄倒蠟燭燙傷寶玉,王夫人大罵趙姨娘。趙姨娘又深恨鳳姐,便請馬道婆施魘魔法,讓鳳姐、寶玉中邪幾乎死去。癩和尚、跛道人擦拭通靈玉、救好二人。黛玉性格憂郁,暮春時節傷心落花,將它們埋葬,稱為花冢,並寫《葬花辭》。寶玉丫環晴雯失手跌壞扇子,寶玉說她。她便頂撞,襲人勸,她又諷刺,氣得寶玉要趕走她。到晚間晴雯乘涼。寶玉又讓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雲勸寶玉會官員,談仕途,被寶玉搶白,並說黛玉從不說這種混賬話;恰巧黛玉路過聽到,深喜知心。王夫人丫環金釧兒與寶玉調笑,被王夫人趕出投井而死,被賈環告訴賈政。寶玉又結交忠順王爺喜歡的伶人蔣玉菡,使得王爺派人來找。賈政大怒,將賈寶玉打得皮開肉綻。王夫人找襲人,要她隨時報告情況。並決定將來襲人給寶玉做妾。
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成立詩社。第一次詠白海棠,寶釵奪魁;第二次作菊花詩,林黛玉壓倒眾人。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被賈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這位飽經世故的老婦也甘心充當這一角色。賈母又帶劉姥姥游大觀園各處。在攏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
為鳳姐慶生辰,從賈母起,各人出分子辦席。鳳姐飲酒過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賈璉正勾引仆婦。鳳姐哭鬧。逼得仆婦上吊,賈母迫使賈璉向鳳姐賠禮。
由於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記》曲文,被寶釵察覺,並寬容了她,二人關系好轉。黛玉承認寶釵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寫出《秋窗風雨夕》,抒發自己的哀愁。賈赦垂涎賈母丫環鴛鴦,讓其妻邢夫人找賈母。鴛鴦不肯,賈母也不願意,便斥責邢夫人。賈母與賈赦母子關系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調戲會唱戲而又豪爽的柳湘蓮,被柳毒打,柳怕報復,逃往他鄉。薛蟠無臉,也外出經商。其妾香菱(即英蓮)到大觀園學詩。又有幾家親戚的姑娘來到,大觀園中作詩、制燈謎,空前熱鬧與歡樂。襲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裡受寒傷風,身上燒得燙人。寶玉為舅舅慶壽,賈母給他一件俄羅斯裁縫用孔雀毛織的雀金裘,他不慎燒個洞。晚上回來、街上裁縫不敢修補。晴雯重病中連夜補好。
年關到,寧國府庄頭交租,送的東西數量驚人,賈珍還嫌少。由於過年操勞,鳳姐小產,無法理家,便由探春、寶釵、李紈等人協同理事。探春為趙姨娘所生,趙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給錢,母女大鬧一場。探春又在園中實行一些改革,將各處派專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財物.又給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環紫鵑試探寶玉對黛玉是否真心,假說黛玉要回姑蘇,寶玉相信而發病精神往復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寶玉心理,眾人也以為他們定成美滿姻緣。黛玉又要認薛姨媽為干媽,釵黛二人達到關系最融洽時期。
榮國府矛盾重重。賈環在寶玉處見到擦癬的薔薇硝,想要些,寶玉丫環芳官卻給賈環一些茉莉粉。趙姨娘到寶玉處大鬧一場。芳官又給她乾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乾娘的侄兒偷茯苓霜。幾件事鬧得大亂,險些打破僕人間的平衡。正當寶玉生日歡宴時,賈敬吞丹喪命。尤氏國喪事繁忙。請母親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來幫忙。賈璉見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賈珍原有不清白,賈珍還想攪渾水,賈璉又想把三姐給賈珍玩弄。尤三姐卻正氣凜然,將珍、璉大罵,並說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蓮。賈赦派賈璉外出辦事,賈璉路遇薛蟠、柳湘蓮。薛蟠遇強盜,被柳搭救,二人結為兄弟,賈璉為柳提媒,柳答應。到京城後,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訂禮,遇寶玉閑談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禮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鳳姐知道賈璉偷娶之事,裝成賢惠。將二姐接進府。請賈母等應允。賈璉回來,因辦事好,賈赦賞一妾。鳳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殺。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園中抬到綉有春宮畫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婦攛掇下抄檢大觀園,迎春懦弱,聽憑丫環被趕走;探春生氣,怒打仆婦;惜春這時和哥哥嫂子斷絕往來。晴雯被王夫人趕出,抱恨而死;賈寶玉無可奈何,寫《芙蓉誄》祭她。薛蟠娶妻夏金桂後,貪陪嫁丫環寶蟾美色,金桂為除香菱,答應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媽不準。夏金桂和婆婆吵鬧。薛蟠無法在家。只得外出。
(之後由於原著散失,內容不可知。上世紀一些學者開始根據現存八十回的伏筆等寫作特點,開始系統探索八十回後的情節,如俞平伯先生、周汝昌先生以及梁歸智、林冠夫、劉心武等。根據前文判詞可知遺失書稿大概內容為:四大家族沒落,黛玉憂郁成疾而死,元春在宮中暴斃,迎春誤嫁中山狼折磨致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王熙鳳死,巧姐被劉姥姥救出嫁給板兒。香菱死,襲人嫁給蔣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