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標題的妙用

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標題的妙用

發布時間: 2022-08-08 11:11:09

閱讀答題技巧(修辭手法的作用,文章主旨,說明方法的作用等等)

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J2SBdavulYoWTzxfTftScw

提取碼: a115

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Ⅱ 語文文學類和實用類文本答題技巧

小說閱讀模式解題類型
閱讀步驟:1、標序號 2、抓文脈(按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3、邊讀邊劃關鍵詞,適當點評(尤其是有關人物的)
解題步驟:1、審題干 2、定考點 3、根據模式醞釀 4、准確答題,力求准、全、通
考點一、分析人物形象
題型有: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3、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解題思路: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考點二、分析小說中的環境
題型有: 描寫了怎樣的環境?這樣描寫起了怎樣的作用?
解題思路:明確環境描寫必須為主題服務的宗旨,結合景物描寫的一般作用:一是烘託人物的心情,二是烘托周圍的氣氛,三是推動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四、暗示社會環境,五、突出主題。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具體描寫了……景色,營造(創設)了一種……氣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調;烘託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下文……情節展開作了鋪墊,推動……的情節發展。
考點三、分析小說情節
題型有:1、文中寫了XX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五起線索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情節(事物)為下文……埋下伏筆;與文中……相照應,突出了……,點明了……
考點四、分析小說的主題
題型有: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解題思路:一是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三是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小說通過描繪XX故事情節,暗示了……刻畫了……抒發了(呼籲)……
考點五、分析小說的標題
題型有:小說的標題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解題思路:一是通過分析小說的主要情節;二是通過分析小說的主要人物;三是通過分析小說的主要內容。
常見的作用有:一是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二是點明主題。
答題模式:一是具體的意思。(文中具體的XX ) 二是與主題相關的意思。
考點六、分析小說的表達技巧
題型有: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解題思路:一、表達方式 A、描寫的角度(直接描寫、間接描寫)B、人稱運用(第一、第二人稱的妙處)C、明確各種描寫的特點和作用(外貌、語言、心理、行動、細節、環境。)D、不同順序的作用(順敘、倒敘、插敘) 二、結構方式(前後照應、創造懸念、埋下伏筆、總結上文、點題) 三、表現手法(烘托、象徵、襯托、對比、鋪墊、欲抑先揚、先抑後揚……)
答題模式:小說用了什麼方法。(要辨明本語句所運用的是哪一種修辭或表現手法)表達了什麼內容。(分析這種修辭或表現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現什麼內容, 要清楚此種修辭或表現手法的一般表達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種修辭或表現手法的一般表達效果,並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說明 )

Ⅲ 如何應對小說文本閱讀題

一、小說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小說的故事情節包括哪幾部分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時前面有序幕,後面有尾聲。

三、小說標題的作用

答題時應考慮以下方面:

是否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是否是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是否是小說的線索;是否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是否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轉折;是否屬於一語雙關;是否對主題的表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小說「設疑法(懸念法)開頭」的作用

引起讀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節;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說的主題。

五、小說「寫景法開頭」的作用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刻畫人物做鋪墊、打基礎。

六、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局」的作用

從結構安排上看,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結局自在情理之中。

七、小說「悲劇性結局」的作用

能更好地深化主題;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使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八、小說「喜劇性大團圓結局」的作用

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願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凸顯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類嚮往和平美好生活的願望。

九、小說「第一人稱」的作用

便於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自然融入「我」這個角色;有利於抒發情感,進行詳細的心理描寫;使小說更具真實性,便於讀者體會作者心情;通過對「我」的詳細描寫,來喚醒讀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節敘述雜而不亂,使情感更能打動人心。

十、如何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形象特點)

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包括面容、神情、發型、身材、服飾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也叫行為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十一、小說中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

渲染某種氣氛;烘託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奠定小說感情基調;暗示當時的社會背景;為下文故事情節做鋪墊。

十二、小說中社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作鋪墊。

十三、小說心理描寫的作用

直接表現人物的思想和內在情感,表現人物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十四、小說細節描寫的作用

刻畫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好地表現生活環境;增強小說故事的真實性;深化小說的主題。

Ⅳ 文章標題有哪些作用記敘文的標題,回答清楚點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文章主旨.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麼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託了記述對象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6、文中某句話有什麼含義?或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並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准確地表達出來.7、比較閱讀理解.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8、說明文的閱讀理解.對於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於讀者理解相關內容.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准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中考閱讀常見的就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議論文較少,限於篇幅,不再贅述.希望對你在學習和考試時有所幫助.現代文閱讀試題答題技巧方法1、基本要領:整體把握,抓住關鍵語句,在文中找答案2、步驟:(讀文章共兩遍)第一遍:通讀全篇,大致了解.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閱讀時憑感覺劃出自認為重點的詞語、句子;[可以稍快]第二遍:審清題意,回讀原文.看一遍題目,確定回答問題的閱讀范圍,再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段、句,截取關鍵性文字;找出或歸納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細,並回讀檢查]最後:理清要點,認真答題.根據答題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煉.(盡可能利用原文中的關鍵性文字答題)一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的三個步驟詳第一步,通讀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數.那麼我們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東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哪些人?什麼事?什麼景?什麼物?什麼話題?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你是怎麼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主要思路.了解文章敘述的基本要素是什麼(記敘的人物、事情、時間、地點是什麼)?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樣安排的?文章是怎樣過渡的?弄清文章的線索、順序、層次等.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注意事項:用以下幾種方法可以達到上面的目的:一、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出現的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因為何況但是然而因此)等等,應特別注意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為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採用托物言志、象徵等手法,相當隱晦,我們也能從這些詞句中找到蛛絲馬跡.二、弄清文章的結構.從結構形式入手比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就是說,把結構層次弄清了,也就比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這一點來講,弄清結構是記敘文閱讀的基礎.弄清記敘文的結構,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l)找出文章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形式有:以時空轉移為線索,以一人、一事、一物為線索.閱讀文章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就能沿著它弄清段落層次結構.(2)明確文章的順序.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如《皇帝的新裝》.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後面.插敘:如《羚羊木雕》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3)理清文章的層次.理清文章的層次是弄清文章結構的重要一環.(4)把握文章的詳略.文章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第二步,審清題意,回讀原文.在對文章有了整體把握後,我們再仔細閱讀題干,找出每一題的出題點,回讀原文,將題乾和文章對應起來,那麼回讀原文的方法和步驟是什麼呢?1、找准了原文中對應題目的相關區域.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2、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綜合,順藤摘瓜.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關鍵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綜合,歸納出答案(摘瓜).第三步,理清要點,認真答題.1、引用原文.題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直接找出答案認真的寫上.2、抓住對應的關鍵詞句.沒有明確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不能機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來說,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我們應抓住這些重要的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概括、重組、歸納.3、組織好語言作答.先根據分值理清好答幾個要點,再作答.答題時要緊扣題意,盡量包含文中對應的關鍵詞句,選用恰當的句式,選取適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問就如何答,按照題干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但還有一些題目無法用簡單的重組文章語言的方法來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進行表述.4、還有一些題目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所以我們要了解這類題錯誤選項設置的規律(如斷章取義、偷換概念、范圍不清、無中生有、強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選項和原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一對一的比較,做出准確的判斷和選擇即可.現代文閱讀題答題模式一、概括題:(一)、概括文章內容題:按敘述的基本要素(行為、經歷)或小說情節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變化,篩選材料,組合回答.示例:◆請以朱丹的言行為發展線索,概括敘述小說的主要情節.(不超過80個字)(5分)◆請概括敘述「我的奇特經歷」.(不超過60個字)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據中心句進行概述總括.一篇文章內容的具體化,通常表現為圍繞某個中心敘述、議論或說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體的要旨.2、通過提煉要點,關鍵詞句進行概述總括.有的文章中,很難找到提示具體內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關的要點提煉出來.3、通過辨認相關性進行概述總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體內容,都是由局部構成的一個整體,從局部之間的關系入手,即辨認語句之間或語段之間的相關性,是進行概述總括的重要途徑.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為「繪春」.為什麼說③至⑦自然段為「繪春」呢?③自然段寫春草,④自然段寫春花,⑤自然段寫春風,⑥自然段寫春雨,⑦自然段為寫迎春.將其統而攝之,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從各個側面描寫著春天,所以我們可以將③至⑦自然段內容概括為「繪春」.4、通過牽頭接尾進行概述總括.牽頭,就是抓住具體內容的起始;接尾,就是連接具體內容的終結.通過牽頭接尾進行概述總括,其內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請看魏巍《我的教師》第10段.對這段文字的內容概述總括,我們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連接起來,其內容要旨就概括出來了.它的內容要旨是:慈愛、偉大、公正的蔡老師在那時占據了「我」的心靈.5若問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無中心句)歸納段意:本段(概括或具體)寫了「誰——干什麼」.(或「什麼——怎麼樣」)(二)歸納中心意思題1、歸納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出文章的主題.《白楊禮贊》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訴讀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⑶抓住文章的開頭、結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鍵句,一般都是抒情、議論句.例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驛路梨花》⑷通過結構分析歸納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藉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例如《荔枝蜜》⑸從時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時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寫作背景.例如《風箏》2、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三)問文章結構題1、問文章、段落的結構形式:注意總分式(A總分、B分總、C總分總);層進式;並列式;對比式.2、問文章線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3、問文章的順序.(1)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如《皇帝的新裝》.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後面.倒敘方法先把事情的結局說了出來,便吸引讀者急於了解起因和過程,對照就比較顯著,給人的印象也較深刻.如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採用的是倒敘方法,先把結果寫出,再弓!出對母親的回憶,人題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敘方法,適用於那些動人的、有特點的結局,必須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順乎讀和寫的思路.插敘:如《羚羊木雕》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2)說明文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現象——本質、原因——結果、整體——部分、概括——具體、特點——用途、主——次、總——分)4問文章的層次.分析結構層次,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以寫事為主的文章:1.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後時間分析;2.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地點轉換分析;3.按事情發展的階段分析.以寫人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長的階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點分析;3.按表現人物不同性格特徵的不同條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變化分析.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觀察景物的觀察點的變化,即空間變化分析;2.按不同時間的不同景緻的變化,即時間變化分析.5問文章的詳略.記敘文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詳寫略寫是指文章材料的處理.我們寫文章,在題目確定之後,就要圍繞題目確定的中心思想去選擇作文材料,然後把這些材料進行詳略處理,使之各得其所,各盡其材.文章寫得好不好,很大程度決定於材料處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處理得當,是指在結構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輕,篇幅上有詳有略.詳細寫,充分運用的材料,必須與文章中心思想緊密關聯,可以明確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這些材料寫得詳盡、具體、生動,就能加深讀者對文章的印象,並為之折服.閱讀記敘文必須弄清文章詳寫什麼,略寫什麼,並從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文章的重點和中心.二、理解、品味詞句題1、注音、解釋題:「積累運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詞的注音、解釋,成語和名言警句的背記運用,此類題目要求平時要多積累字詞和點滴知識,對於確實未見過的陌生詞語可結合語境(上下文)揣摩分析.2、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3、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調換另一詞題型解題模式:A、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B、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C、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准確、生動、形象或嚴密.)4、品味詞語:A、分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若沒有,則不寫這一點.B、表面意義(表面上的意思)和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特點)C、深層含義(聯繫上下文、主題、作者意圖,蘊涵有什麼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揚了/贊美了/歌頌了或批判了/諷刺了/否定了/反駁了,或者給了我們.的印象、啟示,道理等.5、問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A、能否B、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C、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後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麼關系,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說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並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三、理解、品味句段題1、理解語句、語段的作用:(要從三方面考慮)一從結構上,常起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全文,開啟下文或C總結上文的作用;二從寫作手法上,常有A開篇點題,B為後文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F、襯托G、渲染H呼應、照應I對比J象徵K先抑後揚,L預示性作用等特點.三從內容上(語面的象徵義、喻指義,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點明全文思想意義)2、談寫作手法和作用①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作用:交代時代背景、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和景物、場景)作用: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某性格、烘託人物某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深化主題②人物描寫:(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表現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徵③對比、反問、排比等的作用突出或強調該對象的××特徵,排比:增強了氣勢.④比喻、擬人、誇張等的作用A比喻、擬人的相比兩物的相似點;B生動形象地表現(描寫)該對象的××特徵⑤象徵的作用象徵該事物某種精神(品質、思想)示例:◆以下是有關對主人公朱丹的描寫,根據文意,分別指出其表達作用.(4分)①一身黑色雲錦衣衫彷彿把他也緊束成一棵梅樹.(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②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謹慎表現出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3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作用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①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②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四、問文章寫作特色:可從文章選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要結合該文寫作的手法.1、選材:材料典型、真實,詳略得當,表現、突出了中心2、結構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結構嚴謹,3語言:朴實或生動、形象、准確;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暢,修辭的運用等.4立意:思想深刻、新穎,以小見大、富有哲理等.五、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思想個性).◆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①文章通過……的敘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揭示了批判了贊美了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並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回答.(03年《橡數之謎》)六、問在文中某一具體情境下你的感受、體驗、做法.A指出這一具體情境下蘊含著的思想意義,道理;B結合文中具體的事例談你的感受、體驗、做法,並說明理由.C總結你的觀點七、問閱讀後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A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

Ⅳ 文學類文本閱讀 開頭情節有何作用

1、開門見山點題。
2、貫穿全文線索。
3、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做鋪墊。
4、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5、設置懸念,吸引讀者,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6、如果用倒敘,有設置懸念作用。
7、如果用歌詞、渲染氛圍,烘托意境

Ⅵ 標題的作用

標題有如下作用:

1、交代文章寫作對象(人或物);

2、點明文章中心思想;

3、交代文章寫作情感;

4、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5、作為文章的線索。

(6)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標題的妙用擴展閱讀

標題(title,head),讀音biāotí,是標明文章、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常言道:看書先看皮,看報先看題,標題可以使讀者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旨。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及核心。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和分標題幾種。

參考資料網路-標題

Ⅶ 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全面解讀

你好,我任教語文將近11年,關於語文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要抓住兩個個重點。

1、閱讀理解主要考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閱讀包含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整理歸納分析能力等,語文、英語閱讀在閱讀速度、歸納提取重點兩個方面表現得更明顯。
由於大家平時對快速閱讀接觸不多,可以通過直接訓練,訓練大腦和眼睛的協調能力,去年,有學者推薦《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作為假期學生學習計劃中,以為軟體練習30個小時就能使閱讀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學習每天練習1-2個小時,兩個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鍾左右的閱讀速度會達到3000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記憶力也相應的快速提升。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從事腦心理研究的專家朱法良的高度認可,目前我們學習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課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

2、為了節省時間在做閱讀的時候應該切忌:
(1)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這樣會導致閱讀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閱讀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超級速讀訓練同時就順帶訓練了記憶,而超級記憶部分的思維導圖對全面閱讀文章後,抓出文章脈絡和重點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著學習一下。

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精英特速讀》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希望你早日進步!

Ⅷ 文學類文本閱讀標題的作用有哪些

第一,看標題的本義和象徵義: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否點明寫作對象

第二,思考題目在結構上的作用:是否線索,貫穿全文

第三,思考與主旨的關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是否是抒情載體

第四,如果是寫人的文章,要考慮標題與人物的關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顯示作者對人物的評價和態度。

Ⅸ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有哪些套路或者答題技巧

要做好高中語文閱讀,首先要提高閱讀能力,包括閱讀速度、整體感知、整理歸納分析等放方面。可以練習掌握一下快速閱讀的能力,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培養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題效率;同時海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閱讀能力較弱的同學建議去練習一下,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在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幫助較大。閱讀能力是一方面,提高閱讀答題正確率,還需要平時多練習,最好能給自己規劃一下時間,每天或兩天練習一篇語文閱讀理解,各種類型的都要有,這樣才不會導致眼高手低。

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具體技巧,分別舉例如下幾點: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Ⅹ 在閱讀文中如何理解標題

中學閱讀答題方法技巧
中考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 問文章體裁?答:此文是一篇 。備選答案有: 詩歌、小說(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 散文、議論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 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強調三個部分:內容是什麼,文章怎麼樣,作者怎麼樣。
答: A、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即誰做了什麼—這可以作為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答案。
B、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5. 劃分層次?(1)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 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 總分總(掐頭去尾)
6. 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明線和暗線)———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依據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題目可以從—— A內容上 B主題上 C線索 D設置懸念上等方面進行品味。
示例:(1)主題上結合主旨必答,如象徵性的散文題目,也可以這樣回答:擬題巧妙,一語雙關,本指…實指…,突出主題,耐人尋味。
(2)說明文: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說明了……,點明了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點明了本文說明對象。
9.了解人稱的作用。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便於刻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徵。 第二人稱:便於情感交流。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10. 記敘順序及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詼諧幽默。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
12. 寫作手法及作用? 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寫作手法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想像、聯想、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設置懸念、象徵、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等。常用具體如下:
(1) 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 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象徵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 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 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 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 欲揚先抑和先揚後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11)文章開篇的寫作手法有:
A、可以用詩經里的賦比興手法。比如說,興,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類的
C、也可以先聲奪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氣勢強烈…… D、或是採用題記的方法。顯得雋永深刻,又有文采
E、開頭用景物描寫也不錯,渲染你所需要的氣氛和基調。 F、開門見山。 G、倒敘
13. 修辭方法及作用
(1) 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2)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3)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增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5) 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語句整齊、意韻鏗鏘,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強調語氣,強化內容的作用
(7)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 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16. 句子或語段的作用? 有些情況要結合第三點和第四點來回答。
答:一、內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義和象徵義。點明主旨、升華主題、,畫龍點睛、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語面的象徵義、喻指義 ,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點明全文思想意義)。有時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補充說明。
二、在結構上 :在文章開頭:(1)總提、總領全文、開啟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間:(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後文作鋪墊;標志思路、為下文作鋪墊、埋下伏筆等作用
在文章結尾:總結上文、全文、照應開頭、獨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綿長,發人深思、卒章點題,意味深長等作用。
三、表達效果上:升華中心、渲染氣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從寫作手法上:常有開篇點題、為後文設伏筆、作鋪墊、深化中心、點明主旨、襯托、渲染、呼應、照應、對比、象徵、先抑後揚、預示性作用。
17. 表達方式? 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 分析寫景狀物記敘文景物描寫的方法——①時間推移法 ②空間變換法 ③穩步換景法 ④分門別類法
19. 領會寫景的作用和寫物的目的。藉助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以「狀物」為主記敘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寫法。
20. 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了解描寫的幾種形式(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4)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
種類:一是人物描寫:A、正面描寫(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 (4)動作描寫(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作品主題。B、側面描寫 作用是:襯託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徵。
二是環境描寫:分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
重點了解幾種描寫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②語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③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④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季節和景物場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渲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表現人物某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徵、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渲染××環境氣氛。襯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
21.分析人物形象: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來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過對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等)方法的分析來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22.小說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環境、情節。其中情節包括(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
23.運用正副標題相結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強表達效果。
24.續寫小說結尾。 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續寫,要簡潔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調換另一詞題型解題模式:
答: A、 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 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
C、 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准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27.語言賞析或廣告:
類型1、分析某個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對策:(1)了解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精闢准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關鍵詞能為中心服務。
(2)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詞語的比喻意、引伸意、雙關義。如阿來的《詞典的故事》中「營業員臉上顯出了更多的憐憫,這位阿姨甚至因此變得漂亮起來」。「漂亮」一詞就要從它的引伸意義去答題,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來,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憐憫使我對阿姨產生好感的內心活動。
類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理由。
對策:(1)了解語言美的幾種形式及作用
①修辭之美------ 見第13個知識點.結合第28答題點回答.
②句式之美------如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達的效果就不同。疑問句造成懸念,感嘆句便於抒情;反問句加強語氣語調引人深思;排比句疊句氣勢磅礴、層層深入;對偶句鏗鏘凝練,重復余韻悠然,也可以從靈活多變、富有表現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處)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開頭結尾。(作用:可以給人以啟迪教育作用。)
④內容之美———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又與中心連接緊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穎,能很好地為中心服務。)
(2)注意答題格式:我喜歡 xx 句,因為它xx。
22.文章用典的賞析:一是豐富文章主題,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28.品味句子和關鍵詞。最好找詞語點評或整體點評:即怎樣寫、寫得怎樣和寫出什麼、給讀者怎樣的感受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或效果。
答:A、分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若沒有,則應選擇有生命力的詞語進行。
B、表面意義(表面上的意思)和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特點)或從正面和側面點評。
C、深層含義(聯繫上下文、主題、作者意圖,蘊涵有什麼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揚了/贊美了/歌頌了或批判了/諷刺了/否定了/反駁了,或者給了我們……的印象、啟示、道理等。
29.問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
答:A、能或否 B、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
C、 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後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麼關系,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說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並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
30.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作用? 答: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①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真摯深沉的感情,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②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義,以深化主題,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③說明是為了簡要地解說事物,闡明事理,使所敘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議論有時是融為一體的,無法截然分開的。
31.問文章寫作特色:可從文章選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要結合該文寫作的手法。
①選材:材料典型、真實、詳略得當、表現、突出了中心。
②結構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結構嚴謹。
③語言:朴實或生動、形象、准確;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暢,修辭的運用等。
④立意: 思想深刻、新穎,以小見大、富有哲理等。
⑤表現技巧:一是修辭手法:共八種。 二是表達方式:有五種。其中描寫可細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樂景寫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是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聯想、想像等。 四是結構手法: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小見大、先抑後揚等。
32. 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
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 性格 思想 個性)。 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
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①文章通過……的敘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 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揭示了/批判了/贊美了/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
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並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
33.問閱讀後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證明。 即提出、分析、解決問題。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A、指出本文蘊含著的思想意義以及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

熱點內容
姻緣情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17 04:30:48 瀏覽:379
修真道士穿越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7 04:15:58 瀏覽:699
小說網站墨排行榜 發布:2025-08-17 04:15:56 瀏覽:763
校園之我是創世神小說 發布:2025-08-17 03:52:44 瀏覽:303
免費全本小說重生農女好種田 發布:2025-08-17 03:52:39 瀏覽:220
逆天仙尊txt小說免費下載全集下載完整版 發布:2025-08-17 03:51:09 瀏覽:293
免費逆襲神醫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7 03:50:34 瀏覽:59
病態寵愛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8-17 03:41:56 瀏覽:452
我是主角他老爹推薦小說 發布:2025-08-17 03:41:53 瀏覽:86
推薦火影惡搞小說 發布:2025-08-17 03:25:19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