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小說書名推薦
『壹』 推薦外國小說名著或者經典文學
美國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以輕松幽默的筆調揭露戰爭的罪惡,開創了「黑色幽默」式的戰爭小說。
美國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中篇小說,絕對推薦),寫了一頭狗(巴克)在北極拉雪橇的故事,文明的人類把一頭狗逼入狼群的故事。
『貳』 求一個外國小說的書名
你好,關於外國同名小說
這個內容的同名小說,我在網上幫你搜索,看看他們查到,然後再回復你好嗎?
『叄』 搜集幾個外國名著書名(英文版).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Le Comte de Monte-Cristo》(基督山伯爵),《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魯冰遜漂流記),《Uncle Tom's Cabin》(湯姆叔叔的小屋),《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裡的守望者)。
1、《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
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盡管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是悲劇性的。
但他身上卻有著尼采「超人」的品質,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著勇敢地面對死亡,這些「硬漢子」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2、《Le Comte de Monte-Cristo》(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844—1846年。
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
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勛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該小說以基督山揚善懲惡、報恩復仇為故事發展的中心線索,主要情節跌宕起伏,迂迴曲折,從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節,小插曲緊湊精彩,卻不喧賓奪主,情節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
全書出色地運用了「懸念」、「突發」、「發現」、「戲劇」等手法,在敘述上有較大的敘述密度和復雜的人物關系。這一切使這部小說充滿了敘述的張力,洋溢著敘述本身所產生的美。
因此,《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的典範。這部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
3、《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魯冰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4、《Uncle Tom's Cabin》(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英語: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
是美國作家哈里特·比徹·斯托(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一部反奴隸制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中關於非裔美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並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導致美國內戰的地區局部沖突。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以及第二暢銷的書,僅次於最暢銷的書《聖經》),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年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
在它發表的頭一年裡,在美國本土便銷售出了三十萬冊。《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初期,當林肯接見斯托夫人時,曾說到:「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後來,這句話為眾多作家競相引用。
《湯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啟發而寫作出的各種劇本,還促進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產生,這些形象在當今都為人們所熟知。
譬如慈愛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順從、堅忍並忠心於白人主人的湯姆叔叔。最近幾十年來,《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這些消極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反奴隸制工具」的歷史作用。
5、《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1年。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局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游盪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鑒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
憤怒與焦慮是此書的兩大主題,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廣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
『肆』 求國外經典小說書名或好看的國外經典小說,謝謝~
哈利波特系列(魔法)
暮光之城系列 (吸血鬼與人類的愛情)
基督山伯爵(復仇)
『伍』 最經典的100本外國文學的書名
世界名著100部:
1.烏托邦 莫 爾
2.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亞
3.簡·愛 夏綠蒂·勃朗特
4.唐璜 拜 倫
5.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
6.魯賓遜飄流記笛 福
7.名利場 薩克雷
8.傲慢與偏見 簡·奧斯丁
9.雙城記 查爾斯·狄更斯
10.戀愛中的女人 D·H·勞倫斯
11.新工具 培 根
12.政府論 洛 克
13.尤里西斯 詹姆斯·喬伊斯
14.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 馬克·吐溫
15.老人與海 海明威
16.飄 瑪格麗特·米切爾
17.嘉莉妹妹 德萊塞
18.小婦人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19.悲慘世界 雨果
20.約翰·克里斯朵夫 羅曼·羅蘭
21.幻滅 巴爾扎克
22.歐葉妮·格朗台 巴爾扎克
23.貝姨 巴爾扎克
24.邦斯舅舅 巴爾扎克
25.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儒勒·凡爾納
26.漂亮朋友 莫泊桑
27.娜娜 左 拉
28.包法利夫人 福樓拜
29.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
30.茶花女 小仲馬
31.巴黎聖母院 雨 果
32.紅與黑 司湯達
33.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
34.人是機器 拉美特里
35.社會契約論 盧 梭
36.浮士德 歌 德
37.少年維特的煩惱 歌 德
38.希臘神話故事 施瓦布
39.戰爭論 克勞塞維茨
40.懺悔錄 奧古斯丁
41.父與子 屠格涅夫
42.罪與罰 陀思妥耶夫斯基
43.安娜·卡列寧娜 列夫·托爾斯泰
44.復活 列夫·托爾斯泰
45.上尉的女兒 普希金
46.死魂靈 果戈理
47.童年 高爾基
48.我的大學 高爾基
4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50.白痴 陀思妥耶夫斯基
51.伊索寓言 伊索·拉封丹
52.理想國 柏拉圖
53.政治學 亞里士多德
54.安徒生童話 安徒生
55.牛虻 伏尼契
56.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
57.漢穆拉比法典 漢穆拉比
58.論神 斯賓諾莎
59.癩皮鸚鵡 利薩爾迪
60.太陽城 康帕內拉
61.性愛與文明 弗洛伊德
62.苔絲 哈代
63.拉摩的侄兒 狄德羅
64.理智與情感 奧斯汀
65.權力意志 尼采
66.苦悶的象徵 廚川白村
67.夢的解析 弗各伊德
68.資本論 馬克思
69.先知 紀伯倫
70.俄羅斯的童話 高爾基
71.桃色的雲 愛羅先軻
72.水晶瓶塞 莫里斯·勒布朗
73.鄉村醫生 巴爾扎克
74.高龍巴 梅里美
75.黃室奇案 嘉斯東·勒魯
76.克菜采奏鳴曲 列·托爾斯泰
77.陰謀與愛情 席勒
78.快樂王子 王爾德
79.變形記 卡夫卡
80.羊脂球 莫泊桑
81.魔沼 喬治·桑
82.死魂靈 果戈里
83.希臘棺材之謎 奎恩
84.母親 高爾基
85.被背叛的遺囑 米蘭·昆德拉
86.毀滅 法捷耶夫
87.絞刑架下的報告 伏契克
88.貴族之家 屠格涅夫
89.冷血醫生 瑪麗·希金斯·克拉克
90.十日談 薄伽丘
91.女富翁的遺產 高木彬光
92.綠野仙蹤 萊曼·弗蘭·鮑姆
93.法國中尉的女人 約翰·福爾斯
94.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
95.馬可·波羅游記 馬可·波羅
96.卡門 梅里美
97.美麗與悲哀 川端康成
98.野性的呼喚 傑克·倫敦
99.吉卜賽姑娘 塞萬提斯
100.淺灘迷船 里縸
『陸』 你還讀過哪本外國小說書名是什麼作者是誰
老人與海 海明威
瓦爾登湖 梭羅
『柒』 有什麼好看的外國小說
日本的東野圭吾的小說,很多很多,《白夜行》,《新參者》,《惡意》,《風雪追擊》,《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的獻身》,等等
東野圭吾在《仿徨之刃》、《紅手指》中,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未成年者的犯罪問題。《仿徨之刃》中長峰中年喪妻,與14歲的女兒相依為命,然而女兒繪摩在參加煙火大會後被兩個少年強奸致死。他認為日本的《少年法》沒辦法制裁那兩個歹徒,於是選擇自己復仇。《紅手指》中兒子失手殺死女童之後,父母設計讓患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去頂罪。《仿徨之刃》是從未成年犯罪的受害者家庭角度進行描述,而《紅手指》正好相反,是從加害者的家庭出發。
1990年東野圭吾創作了《宿命》,這篇小說被推理界認為是東野創作風格的分水嶺。在《宿命》中作者講到:「犯人製造了怎樣華麗精彩的詭計,這樣的謎團設定固然不錯,但我更希望創作出其他類型的意外性。」東野不再拘泥於兇手和手法,所謂「其他類型的意外性」是指為什麼,即「犯罪動機」,作者「寓謎團於社會現實」。這一時期作者開始涉及社會問題,例如濫用權力和科學、虐童等。故事通常以兇殺案為起點意外牽引出另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代表作有《宿命》、《迴廊亭殺人事件》、《過去我死去的家》、《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等。在敘述模式上,作者一改前期簡單的經典模式,嘗試運用較為復雜的結構方式,例如《宿命》擁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和倉勇作的成長之路,一條是須貝正清的謀殺案。通過謀殺案件引出戰後日本政府為培育間諜在人腦中安置金屬以進行腦科學研究的故事,這項研究的被害者日野早苗是勇作和晃彥的親生母親,須貝正清正是想重新開啟這項研究而遭到謀殺,這樣的情節安排著實給人意外感。政府高層為一己之私輕視生命,給三代人帶了了無法平復的悲慘記憶。小說將悲劇根源歸結為濫用權力的日本政府,起到了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目的。作者沒有將重點放在案件上,而是深入剖析導致案件發生的原因,有時甚至不涉及兇殺,例如《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它通過獨特的敘事視角營造懸念,採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敘事,以「記憶」模糊或喪失為基點,將重點放置在復雜的人際關繫上,以「關系」體現「人性」。
1996年東野圭吾創作了《名偵探守則》和《名偵探的詛咒》。前一部用諷刺的手法顛覆「本格派」經典元素,用全新的視角設釋了密室、密碼、童謠、不在場證明、肢解等。在藝術手法上,小說營造出舞台劇的感覺,天下一大五郎和大河原警部兩位主角在扮演偵探和警察角色的同時,他們會偶爾跳離故事情節發展,面對著讀者展開像「相聲般」的對話,這些對話不僅涉及故事的情節發展,而且常常借題發揮,評論當代推理作家和推理作品,有時甚至對它們進行一番譏諷。後一部以小說的形式闡釋了自己的創作理論。天下一五大郎費勁心思追查的「密室謀殺」其實是門門被碰觸後自己落下,兇手的足跡被連夜的大雪掩蓋造成的,作品將許多偶然發生的事件與偵探「縝密」的邏輯放在一起,使推理顯得荒誕可笑,東野用這種方式表達出對自己之前言論的質疑態度。在《名偵探的詛咒》中,作者對「本格派」的挪榆更加直白。小說背景被放置在未來世界的小鎮上,「本格派」己經銷聲匿跡,主人公天下一五大郎批評本格派小說:「這種無聊、幼稚、非現實、不自然的東西」讓他意識到真實性、現代性、社會性是小說的三大支柱,若非如此,將難以在今後的推理小說界生存。」東野圭吾借天下一五大郎之口表達了他對推理小說的新看法,他決定放棄「本格派」創作道路。天下一五大郎對「社會派」也有頗多異議,他認為松本清張的作品不再適合讀者的口味是因為「表現方法的問題,即使使用同樣地材料,烹飪方法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在作者看來,「本格派」作品因為脫離現實會被時代淘汰,「社會派」表現手法落後,不再適應讀者需要,真正優秀且適應時代需求的作品是既重寫實又重手法的,於是他開創了「寫實本格派」。
在自己的理論指導下,東野的推理小說在日本引起巨大反響,這一時期創作的作品幾乎本本暢銷,代表作有《惡意》、《秘密》、《神探伽利略》、《白夜行》、《預知夢》、《信》、《幻夜》、《聖女的救濟》《湖畔》等。 小說以九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東京、大阪兩座現代化大都市為背景,將社會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案件經過藝術處理後融入小說內容,例如《白夜行》中的游戲卡帶盜賣案,信用卡偽造案,信息犯罪案,《幻夜》中的珠寶搶劫案和《神探伽利略》中的科學犯罪案等,做到了「真實性」和「現代性」。其中《神探伽利略》是典型的理工科推理,全書共五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一副犯罪現場的畫面。 接下來,就輪到警察和偵探出場解密。 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動機,而是犯案手法,要麼是高科技犯罪,要麼就是一些不可思議的物理現象的變形體。 識破犯案手法,罪犯也就浮出水面。 不過與美國刑偵劇那樣完全使用高科技來追捕兇手不同的是,東野是運用邏輯推理及對人性的解剖來推導得出結論。
望採納!
『捌』 求五本外國著名小說,書名要英文的,作者也要英文的。謝謝。
《莎士比亞》、《復活》、《童年》、《呼嘯山莊》、《紅與黑》、《巴黎聖母院》、《我的大學》……
『玖』 請列舉出多本著名外國小說或故事的書名(要有英文和中文),作者以及國籍
【作者】維克多·雨果(法國)
【中文名稱】巴黎聖母院
【法文名稱】Notre-Dame de Paris
【英文名稱】Notre-Dame Cathedral
【作者】維克多·雨果,(法國)
【中文名稱】《悲慘世界》
【法文名稱】Les Misérables
【英文名稱】The Miserable Ones.
【作者】簡·奧斯汀(英國)
【中文名稱】《傲慢與偏見》
【英文名稱】Pride and Prejudice
【作者】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國)
【中文名稱】《海底兩萬里》
【英文名稱】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
【作者】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國)
【中文名稱】《神秘島》
【作者】(法)斯當達
【中文名稱】《紅與黑》
【英文名稱】The Red and the Black
1.上帝為人們造了一張臉,他們卻又為自己造了一張。——《哈姆雷特》
(我個人認為這句比「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更有實際意義。
2.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之——《紅樓夢》
3.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4.獲取一顆沒有被人進攻的經驗的心,也就像奪取一座沒有守衛的城池一樣。——《茶花女》
5.離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泰戈爾詩選》
『拾』 10部有名的外國文學名著
一,《戰爭與和平》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故事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二,《巴黎聖母院》作者:維克多·雨果
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而展開,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的故事。
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三,《呼嘯山莊》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超現實氣氛,驚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帶有部分哥特文學的奇幻恐怖色彩。
四,《童年 》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五,《大衛·科波菲爾》作者:查爾斯·狄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是狄更斯的帶有自傳性的扛鼎之作,正如狄更斯自己所言「在我心底深處有一個孩子最為我寵愛,他的名字叫大衛·科波菲爾」。這部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曾被列夫·托爾斯泰譽為「一切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六,《紅與黑》作者:司湯達
小說圍繞主人公於連的個人奮斗及兩次愛情經歷的描寫,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的波瀾的階級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會腐敗,貴族反動和資產階級利慾熏心的廣闊生活畫面。
七,《悲慘世界》作者:雨果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八,《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庄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九,《約翰·克利斯朵夫》作者:羅曼·羅蘭
是一部通過主人公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沖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奮斗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後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
十,《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
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