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汪曾小說閱讀

汪曾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3-01-29 12:37:40

1.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6篇

汪曾祺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 散文 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寫的散文有一種獨特的韻味,那麼在看完他的散文之後,會有怎樣的感受呢?現在由我收集整理的六篇汪曾祺散文選 讀後感 ,歡迎閱讀!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1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汪曾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擅於將生活中的瑣碎雜亂串聯成一幅幅生動別致的畫卷。汪老的筆調平淡質朴,貼近生活細節,不追求華麗辭藻的刻意堆砌,不注重觀念思想的有意灌輸,在他的 文章 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樣自然純朴,卻又意味深長。古雲文如其人,汪老一生處事淡泊、不計名利,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人格魅力令人景仰。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張家口勞作的日子裡,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說,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汪先生的品行心境決定了他散文創作的獨特風格,讀汪老的散文,猶如在和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拉家常,雖然話語平實,但饒有風趣,令人回味無窮。

(一)汪老散文之貼近生活

拜讀過汪先生的諸多散文之後會發現,他所寫散文的主題大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見卻未細心留意的人或物。如《夏天》中對夏天景色的細微描寫,《泡茶館》對茶館里的閑人趣事的生動刻畫。汪老從細小的視角嵌入,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 典故 ,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並於平凡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趣味。

現代社會下的都市人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劇增,他們沉浸於工作和學習中,閑情逸致都拋之腦後,對於 身邊平凡的人或物他們無暇顧及。除了工作學習,他們無法體會到生活的其他樂趣,他們的世界被物慾所包圍著,周圍一切平凡美好的事物都與他們劃清界線,他們將自己局限在自我的小世界裡,然而社會生活的喧囂與緊張唯有透過心靈的恬淡與靈靜才能得到調劑與釋放。許多讀者喜愛汪老也正是被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與關注所吸引,在汪老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心靈的愉悅和凈化,進而對周圍環境有了重新的注目。

(二)汪老散文之平淡質朴

汪曾祺先生曾說過:「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姑娘似的話…… 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正如汪老所言,他的散文中至始至終彌漫著平實主義風味,散文語言簡單易懂,曾有評論家評價汪老的語言十分特別,拆開來看,每一句都很平淡,但放在一起,就別有一番味道。個人比較喜歡汪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筆調朴實,如拉家常,但卻字里行間中折射出父子之間無需言語表達的親情。

(三)汪老散文之以小見大

汪先生的散文並不是一味描寫生活瑣事,他對事物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感悟和奇妙的審美發現,擅於以小見大,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如汪老在其散文《吃食和文學》中談到苦瓜到底是不是瓜時,最後從苦瓜想到文學創作,他說作家應該口味雜一點,不能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汪先生這種生活中的敏思與睿智,是值得我們所提倡與奉行的。「我思故我在」,不斷的思考才能迸發生命的靈感。

(四)汪老散文之樂觀豁達

先生的散文格調向我們展示的永遠是樂觀向上的精神與內涵,這與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有關。現在的很多藝術過於浮躁,無病呻吟,汪曾祺先生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凈土。從汪老散文中散發出來的豁達精神對於我們的人生是一種鼓舞,不管經歷多大挫折與磨難,堅信曙光的到來,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享受人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當我們真正以樂觀胸懷視之,我們會發現任何的困難都只是成功道路上的基石。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2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間草木》第一篇就是《花園》。讀了幾遍,每次都是一邊讀一邊笑,一邊讀一邊嘆,一邊讀一邊搖頭——唉,天籟之作啊,我怎麼就寫不出這樣的文字呢。

汪先生的散文好在哪裡呢?掩卷思考,說不清楚好在哪裡,反正感覺好像就是在一個靜靜的冬夜,坐在火爐旁,手捧著一杯熱茶;又好像在風和日麗的早晨,行走在小橋流水的江南;更多的時候,就是回到了童年,在體味童趣時,既感到溫暖又感到淡淡的憂傷,「逝者如斯」啊。

就我的閱讀水平,我想這篇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在於作者用渾朴自然的文字,從小的視角楔入寫凡人小事之美,於看似不經心、不刻意之中設傳神妙筆,寫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

通篇並沒有多少景物的描寫,而是用 兒童 的眼睛掃描花園。你看,花園的背景是灰青色、褐色、黑色的老宅,裡面充滿了影子——伸拔到無窮高的大柱子(兒童的眼裡當然是「無窮高」),神堂屋裡掛著的鳥籠和「永遠眯著眼睛假寐的鳥(兒童的心理!)」。寫園子里的草,並不寫草如何青如何綠,而寫「巴根草」的兒歌、「我」躺在草地上拉草根的聲音、草根的甜味和似有若無的水紅色、寫「我」與草的「游戲」,寫被草磨得發光的鞋底、寫難聞的「臭芝麻」,一筆帶過的虎耳草的腥味和紫蘇的紅色。寫蟲,寫天牛、蟋蟀、鼻涕蟲、蟬、蜻蜓、土蜂,都不是描寫蟲如何如何,而是寫「我」與蟲們的 故事 。寫鳥,寫冒冒失失飛進花廳里的鳥,寫吃偷吃米粉,灶飯,碗兒糕的鳥,寫自己養的鳥被貓吃了的「哭」。寫花,也並不寫花如何美,而是寫供花,寫掐花,寫穿花,甚至寫綉球花和白緞子綉花的小拖鞋以及它們是主人小姑姑,還有花匠、花房、含羞草、荷花……。通篇文章都是兒童純凈的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兒童純真的心靈里感受到的美。特別是土蜂的那段描寫: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這種蠢頭蠢腦的傢伙,我覺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來撅去的,有點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當作窠的。看它從洞里把個有絨毛的小腦袋鑽出來(那神氣像個東張西望的近視眼),嗡,飛出去了,我便用一點點濕泥把那個洞封好,在原來的旁邊給它重掘一個,等著,一會兒,它拖著肚子回來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個洞,鑽進去,看看,不對,於是在四近大找一氣。我會看著它那副急樣笑個半天。或者,乾脆看它進了洞,用一根樹枝塞起來,看它從別處開了洞再出來。好容易,可重見天日了,它老先生於是坐在新大門旁邊息息,吹吹風。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點氣,因為到這時已一聲不響了。

在汪先生的筆下,蠢頭蠢腦的土蜂,在花朵上把屁股撅來撅去,那對東張西望的「近視眼」,拖著的肚子,坐在新大門旁邊息息吹吹風的神情,酣態可掬的小動物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而那個可愛的小男孩,覺得土蜂在花朵上撅來撅去有點不配而對土蜂的愚弄,則體現了童趣和對花朵、動物、花園、大自然的熱愛。

獨到的審美,也是這篇散文特點之一。美在身邊,美在本分,真正具有可體驗的美的特徵的,恰好是真實的個體生存中的無時無刻不在的「小 文化 」「小話語」「小敘事」。《花園》讓我感受到的藝術神韻,就在渾朴自然的文字中,在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文人的雅趣和 愛好 中,在小事的敘述和刻畫中。

文章開頭並沒有講花園,而是講老宅,灰青色、褐色與黑色的老宅,充滿了影子的老宅。試想,在這種背景下開放的報春花,深紅、純白、碧藍、紫紅、淺黃等色的報春花,「它不至於被曬得那麼多粉」,更何況,還有花園,色彩斑斕,鳥語花香,能不美嗎?這是對比的美。講桂花,是這樣寫的:「父親一醒來,一股香氣透進帳子,知道桂花開了,他常是坐起來,抽支煙,看著花,很深遠的想著甚麼」,這是意境的美。寫臘梅,「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裡誰也還沒有起來,我常去園里摘一些冰心臘梅的朵子,再摻著鮮紅的天竺果,用花絲穿成幾柄,清水養在白磁碟子里放在媽(我的第一個繼母)和二伯母妝台上,再去上學。我穿花時,服伺我的女傭人小蓮子,常拿著撣帚在旁邊看,她頭上也常戴著我的花」,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和白磁碟子以及穿花時立在身邊頭上戴著花的小女孩,就是一幅美麗的寫意畫,這也是色彩的美。最使我感動的是這段十分唯美的描寫:

想起綉球花,必連帶想起一雙白緞子綉花的小拖鞋,這是一個小姑姑房中東西。

我真不知道,作者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寫的,綉球花和白緞子綉花的小拖鞋有什麼聯系——那是一個舊時女孩閨房的東西啊,這個女孩是作者的小姑姑又是好朋友。愛素雅的白綉球花和白緞子綉花拖鞋的女孩,該是多麼聖潔啊。

當讀到「那些綉球花,我差不多看見它們一點一點的開,在我看書作事時,它會無聲的落兩片在花梨木桌上」、「姑姑已經嫁了,聽說日子極不如意。綉球快開花了,昆明漸漸暖起來」時,我的眼淚突然湧上來,真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啊。

這樣的小場景,在《花園》中比比皆拾:

夜宴,點一個紗燈送客,燈光照在花上樹上;槐樹上看到的佛院,關著的那兩扇門,關在門外的一片田園,悠徐單調的鍾鼓聲,抱柴草打水的小尼姑來抱一捆草,水東東的滴回井裡;半夜在園子里抽煙的父親和我……一幕幕的小場景溫馨又有點傷感,這種美,就像清麗澄明的溪水沁入了我的心。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花園》通篇的筆調是清淡委婉、渾朴自然的。讀這些文字,就像在聽一個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即興偶感,娓娓道來,平淡質朴,如話家常般的自然。每每讀到會心處,不覺一笑,好像說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這種不事雕琢的風格,恐怕緣於作者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脫。而就是這種看似不經意、看似閑適恬淡中包孕著一種文化、一份厚重。

另外,我在想,《花園》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恐怕不僅僅是美好童年的回憶,對家鄉親人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還有更深刻的東西,我說不清楚,但我感受得到,感覺就像《尋找家園》、《融入野地》這樣的作品一樣,在引領我們尋找一種精神上的東西,是真善美?精神家園?或許因為我們就是從泥土裡走出來的,嚮往的就是泥土和自然?當然,和那些作品不同的是,汪曾祺的文字是寧靜、閑適、恬淡的。

我想,《花園》帶給我的,是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雅趣,讓我體味到含蓄、空靈、淡遠的藝術風格、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永恆的美學價值。《花園》創造的真境界、傳達的真感情,引領著我步入精神世界的凈土。從這個角度來看,《花園》就是我們不斷尋找的精神家園。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3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語言文風。汪曾祺的作品是可以讀出生活的。這是源於作家對生活的真誠吧。他所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界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北京京劇團的戲曲演員;故鄉的大淖、荸薺庵,昆明的白馬廟等。他的作品中總有他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寫起來有真切的認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較多的是散文。下面我將從他的散文中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語言,表達我的感受和觀點。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知道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么,那麼嫩。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下午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 ——《花園》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有趣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感覺手是可以觸摸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寫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著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和溫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胡同是貫穿大街的網路。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里更加安靜了。——《胡同文化》

汪曾祺描寫的胡同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寫每個人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集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說:我們要在小說里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著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出,想得透。汪曾祺寫的《胡同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希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說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用樸素著實的語言記錄生活。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點擊下一頁還有更精彩的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2. 求汪曾其《泡茶館》全文~

「泡茶館」是聯大學生特有的語言。本地原來似無此說法,本地人只說「坐茶館」。「泡」是北京話。其含義很難准確地解釋清楚。勉強解釋,只能說是持續長久地沉浸其中,像泡泡菜似的泡在裡面。「泡蘑菇」、「窮泡」,都有長久的意思。北京的學生把北京的「泡」字帶到了昆明,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便創造出一個新的語匯。「泡茶館」,即長時間地在茶館里坐著。本地的「坐茶館」也含有時間較長的意思。到茶館里去,首先是坐,其次才是喝茶(雲南叫吃茶)。不過聯大的學生在茶館里坐的時間往往比本地人長,長得多,故謂之
「泡」。

有一個姓陸的同學,是一怪人,曾經徒步旅行半個中國。這人真是一個泡茶館的冠軍。他有一個時期,整天在一家熟識的茶館里泡著。他的盥洗用具就放在這家茶館里。一起來就到茶館里去洗臉刷牙,然後坐下來,泡一碗茶,吃兩個燒餅,看書。一直到中午,起身出去吃午飯。吃了飯,又是一碗茶,直到吃晚飯。晚飯後,又是一碗,直到街上燈火闌珊,才夾著一本很厚的書回宿舍睡覺。

昆明的茶館共分幾類,我不知道。大別起來,只能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茶館,一類是小茶館。

正義路原先有一家很大的茶館,樓上樓下,有幾十張桌子。都是荸薺紫漆的八仙桌,很鮮亮。因為在熱鬧地區,坐客常滿,人聲嘈雜。所有的柱子上都貼著一張很醒目的字條:「莫談國事」。時常進來一個看相的術士,一手捧一個六寸來高的硬紙片,上書該術士的大名(只能叫做大名,因為往往不帶姓,不能叫「姓名」;又不能叫「法名」、「藝名」,因為他並未出家,也不唱戲),一隻手捏著一根紙媒子,在茶桌間繞來繞去,嘴裡念說著「送看手相不要錢」!「送看手相不要錢」 ——他手裡這根媒子即是看手相時用來指示手紋的。

這種大茶館有時唱圍鼓。圍鼓即由演員或票友清唱。我很喜歡「圍鼓」這個詞。唱圍鼓的演員、票友好像不是取報酬的。只是一群有同好的閑人聚攏來唱著玩。但茶館卻可借來招攬顧客,所以茶館便於鬧市張貼告條:「某月日圍鼓」。到這樣的茶館里來一邊聽圍鼓,一邊吃茶,也就叫做「吃圍鼓茶」。「圍鼓」這個詞大概是從四川來的,但昆明的圍鼓似多唱滇劇。我在昆明七年,對滇劇始終沒有入門。只記得不知什麼戲里有一句唱詞「孤王頭上長青苔」。孤王的頭上如何會長青苔呢?這個設想實在是奇,因此一聽就永不能忘。

我要說的不是那種「大茶館」。這類大茶館我很少涉足,而且有些大茶館,包括正義路那家興隆鼎盛的大茶館,後來大都陸續停閉了。我所說的是聯大附近的茶館。

從西南聯大新校捨出來,有兩條街,鳳翥街和文林街,都不長。這兩條街上至少有不下十家茶館。

從聯大新校舍,往東,折向南,進一座磚砌的小牌樓式的街門,便是鳳翥街。街角右手第一家便是一家茶館。這是一家小茶館,只有三張茶桌,而且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茶具也是比較粗糙的,隨意畫了幾筆蘭花的蓋碗。除了賣茶,檐下掛著大串大串的草鞋和地瓜(即湖南人所謂的涼薯),這也是賣的。張羅茶座的是一個女人。這女人長得很強壯,皮色也頗白凈。她生了好些孩子。身邊常有兩個孩子圍著她轉,手裡還抱著一個孩子。她經常敞著懷,一邊奶著那個早該斷奶的孩子,一邊為客人沖茶。她的丈夫,比她大得多,狀如猿猴,而目光銳利如鷹。他什麼事情也不管,但是每天下午卻捧了一個大碗喝牛奶。這個男人是一頭種畜。這情況使我們頗為不解。這個白皙強壯的婦人,只憑一天賣幾碗茶,賣一點草鞋、地瓜,怎麼能喂飽了這么多張嘴,還能供應一個懶惰的丈夫每天喝牛奶呢?怪事!中國的婦女似乎有一種天授的驚人的耐力,多大的負擔也壓不垮。

由這家往前走幾步,斜對面,曾經開過一家專門招徠大學生的新式茶館。這家茶館的桌椅都是新打的,塗了黑漆。堂倌系著白圍裙。賣茶用細白瓷壺,不用蓋碗(昆明茶館賣茶一般都用蓋碗)。除了清茶,還賣沱茶、香片、龍井。本地茶客從門外過,伸頭看看這茶館的局面,再看看裡面坐得滿滿的大學生,就會挪步另走一家了。這家茶館沒有什麼值得一記的事,而且開了不久就關了。聯大學生至今還記得這家茶館是因為隔壁有一家賣花生米的。這家似乎沒有男人,站櫃賣貨是姑嫂兩人,都還年輕,成天塗脂抹粉。尤其是那個小姑子,見人走過,輒作媚笑。聯大學生叫她花生西施。這西施賣花生米是看人行事的。好看的來買,就給得多。難看的給得少。因此我們每次買花生米都推選一個挺拔英俊的「小生」去。

再往前幾步,路東,是一個紹興人開的茶館。這位紹興老闆不知怎麼會跑到昆明來,又不知為什麼在這條小小的鳳翥街上來開一爿茶館。他至今鄉音未改。大概他有一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情緒,所以對待從外地來的聯大學生異常親熱。他這茶館里除了賣清茶,還賣一點芙蓉糕、薩其瑪、月餅、桃酥,都裝在一個玻璃匣子里。我們有時覺得肚子里有點缺空而又不到吃飯的時候,便到他這里一邊喝茶一邊吃兩塊點心。有一個善於吹口琴的姓王的同學經常在紹興人茶館喝茶。他喝茶,可以欠賬。不但喝茶可以欠賬,我們有時想看電影而沒有錢,就由這位口琴專家出面向紹興老闆借一點。紹興老闆每次都是欣然地打開錢櫃,拿出我們需要的數目。我們於是歡欣鼓舞,興高采烈,邁開大步,直奔南屏電影院。
再往前,走過十來家店鋪,便是鳳翥街口,路東路西各有一家茶館。

路東一家較小,很乾凈,茶桌不多。掌櫃的是個瘦瘦的男人,有幾個孩子。掌櫃的事情多,為客人沖茶續水,大都由一個十三四歲的大兒子擔任,我們稱他這個兒子為「主任兒子」。街西那家又臟又亂,地面坑窪不平,一地的煙頭、火柴棍、瓜子皮。茶桌也是七大八小,搖搖晃晃,但是生意卻特別好。從早到晚,人坐得滿滿的。也許是因為風水好。這家茶館
正在鳳翥街和龍翔街交接處,門面一邊對著鳳翥街,一邊對著龍翔街,坐在茶館,兩條街上的熱鬧都看得見。到這家吃茶的全部是本地人,本街的閑人、趕馬的「馬鍋頭」、賣柴的、賣菜的。他們都抽葉子煙。要了茶以後,便從懷里掏出一個煙盒——圓形,皮製的,外面塗著一層黑漆,打開來,揭開覆蓋著的菜葉,拿出剪好的金堂葉子,一支一支地捲起來。茶館的牆壁上張貼、塗抹得亂七八糟。但我卻於西牆上發現了一首詩,一首真正的詩:

記得舊時好,

跟隨爹爹去吃茶。

門前磨螺殼,

巷口弄泥沙。

是用墨筆題寫在牆上的。這使我大為驚異了。這是什麼人寫的呢?

每天下午,有一個盲人到這家茶館來說唱。他打著揚琴,說唱著。照現在的說法,這應是一種曲藝,但這種曲藝該叫什麼名稱,我一直沒有打聽著。我問過「主任兒子」,他說是「唱揚琴的」,我想不是。他唱的是什麼?我有一次特意站下來聽了一會兒,是:

……

良田美地賣了,

高樓大廈拆了,

嬌妻美妾跑了,

狐皮袍子當了……

我想了想,哦,這是一首勸戒鴉片的歌,他這唱的是鴉片煙之為害。這是什麼時候傳下來的呢?說不定是林則徐時代某一憂國之士的作品。但是這個盲人只管唱他的,茶客們似乎都沒有在聽,他們仍然在說話,各人想自己的心事。到了天黑,這個盲人背著揚琴,點著馬桿,踽踽地走回家去。我常常想:他今天能吃飽么?

進大西門,是文林街,挨著城門口就是一家茶館。這是一家最無趣味的茶館。茶館牆上的鏡框里裝的是美國電影明星的照片,蓓蒂·黛維絲、奧麗薇·德·哈茀蘭、克拉克·蓋博、泰倫寶華……除了賣茶,還賣咖啡、可可。這家的特點是:進進出出的除了穿西服和麂皮夾克的比較有錢的男同學外,還有把頭發捲成一根一根香腸似的女同學。有時到了星期六,還開舞會。茶館的門關了,從裡面傳出《藍色的多瑙河》和《風流寡婦》舞曲,裡面正在「嘣嚓嚓」。

和這家斜對著的一家,跟這家截然不同。這家茶館除賣茶,還賣煎血腸。這種血腸是氂牛腸子灌的,煎起來一街都聞見一種極其強烈的氣味,說不清是異香還是奇臭。這種西藏食品,那些把頭發捲成香腸一樣的女同學是絕對不敢問津的。

由這兩家茶館往東,不遠幾步,面南便可折向錢局街。街上有一家老式的茶館,樓上樓下,茶座不少。說這家茶館是「老式」的,是因為茶館備有煙筒,可以租用。一段青竹,旁安一個粗如小指半尺長的竹管,一頭裝一個帶爪的蓮蓬嘴,這便是「煙筒」。在蓮蓬嘴裡裝了煙絲,點以紙媒,把整個嘴埋在筒口內,盡力猛吸,筒內的水咚咚作響,濃煙便直灌肺腑,頓時覺得渾身通泰。吸煙筒要有點功夫,不會吸的吸不出煙來。茶館的煙筒比家用的粗得多,高齊桌面,吸完就靠在桌腿邊,吸時尤需底氣充足。這家茶館門前,有一個小攤,賣酸角(不知什麼樹上結的,形狀有點像皂莢,極酸,入口使人攢眉)、拐棗(也是樹上結的,應該算是果子,狀如雞爪,一疙瘩一疙瘩的,有的地方即叫做雞腳爪,味道很怪,像紅糖,又有點像甘草)和泡梨(糖梨泡在鹽水裡,梨味本是酸甜的,昆明人卻偏於鹽水內泡而食之。泡梨仍有梨香,而梨肉極脆嫩)。過了春節則有人於門前賣葛根。葛根是葯,我過去只在中葯鋪見過,切成四方的棋子塊兒,是已經經過加工的了,原物是什麼樣子,我是在昆明才見到的。這種東西可以當零食來吃,我也是在昆明才知道。一截葛根,粗如手臂,橫放在一塊板上,外包一塊濕布。給很少的錢,賣葛根的便操起有點像北京切涮羊肉的肉片用的那種薄刃長刀,切下薄薄的幾片給你。雪白的。嚼起來有點像干瓤的生白薯片,而有極重的葯味。據說葛根能清火。聯大的同學大概很少人吃過葛根。我是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都要買一點嘗一嘗的。

大學二年級那一年,我和兩個外文系的同學經常一早就坐在這家茶館靠窗的一張桌邊,各自看自己的書,有時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語。我這時才開始寫作,我的最初幾篇小說,即是在這家茶館里寫的。茶館離翠湖很近,從翠湖吹來的風里,時時帶有水浮蓮的氣味。

回到文林街。文林街中,正對府甬道,後來新開了一家茶館。這家茶館的特點一是賣茶用玻璃杯,不用蓋碗,也不用壺。不賣清茶,賣綠茶和紅茶。紅茶色如玫瑰,綠茶苦如豬膽。第二是茶桌較少,且覆有玻璃桌面。在這樣桌子上打橋牌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因此到這家茶館來喝茶的,大都是來打橋牌的,這茶館實在是一個橋牌俱樂部。聯大打橋牌之風很盛。有一個姓馬的同學每天到這里打橋牌。解放後,我才知道他是老地下黨員,昆明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學生運動搞得那樣熱火朝天,他每天都只是很閑在,很熱衷地在打橋牌,誰也看不出他和學生運動有什麼關系。
文林街的東頭,有一家茶館,是一個廣東人開的,字型大小就叫「廣發茶社」——昆明的茶館我記得字型大小的只有這一家,原因之一,是我後來住在民強巷,離廣發很近,經常到這家去。原因之二是——經常聚在這家茶館里的,有幾個助教、研究生和高年級的學生。這些人多多少少有一點玩世不恭。那時聯大同學常組織什麼學會,我們對這些儼乎其然的學會微存嘲諷之意。有一天,廣發的茶友之一說:「咱們這也是一個學會,——廣發學會!」這本是一句茶餘的笑話。不料廣發的茶友之一,解放後,在一次運動中被整得不可開交,胡亂交待問題
,說他曾參加過「廣發學會」。這就惹下了麻煩。幾次有人專程到北京來外調「廣發學會」問題。被調查的人心裡想笑,又笑不出來,因為來外調的政工人員態度非常嚴肅。廣發茶館代賣廣東點心。所謂廣東點心,其實只是包了不同味道的甜餡的小小的酥餅,面上卻一律貼了幾片香菜葉子,這大概是這一家餅師的特有的手藝。我在別處吃過廣東點心,就沒有見過面上貼有香菜葉子的——至少不是每一塊都貼。

或問:泡茶館對聯大學生有些什麼影響?答曰:第一,可以養其浩然之氣。聯大的學生自然也是賢愚不等,但多數是比較正派的。那是一個污濁而混亂的時代,學生生活又窮困得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卻能自許清高,鄙視庸俗,並能保持綠意蔥蘢的幽默感,用來對付惡濁和窮困,並不頹喪灰心,這跟泡茶館是有些關系的。第二,茶館出人才。聯大學生上茶館,並不是窮泡,除了瞎聊,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讀書的。聯大圖書館座位不多,宿舍里沒有桌凳,看書多半在茶館里。聯大同學上茶館很少不夾著一本乃至幾本書的。不少人的論文、讀書報告,都是在茶館寫的。有一年一位姓石的講師的《哲學概論》期終考試,我就是把考卷拿到茶館里去答好了再交上去的。聯大八年,出了很多人才。研究聯大校史,搞「人才學」,不能不了解了解聯大附近的茶館。第三,泡茶館可以接觸社會。我對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生活都發生興趣,都想了解了解,跟泡茶館有一定關系。如果我現在還算一個寫小說的人,那麼我這個小說家是在昆明的茶館里泡出來的。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三日

載一九八四年第九期《滇池》

3. 大味至淡――汪曾祺 閱讀答案 作者周遊

1.大味至淡汪曾祺 題目有何意義?
答:最常見的是大智若愚,大音希聲。當某類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能將某些細節現象簡化,從而掌握本質。好的味道,好的事物也不需要給人多大的刺激和享受,即使平淡無奇,只要足夠細膩,令人回憶起珍視的滋味或感覺就算是極致了。
2.糖是甜的,為什麼文中卻說糖是苦的?
糖本身雖然是甜的,但它卻讓我回憶起童年時物資嚴重匱乏的艱難,更主要的是體會到了父母對於自己的寬容,這些讓我心裡總覺得欠父母一些什麼,當年吃下的糖自然變得有些苦了。這苦,是生活的苦,是覺得愧對父母的苦。
3.讀完全文,談談你對汪曾祺的評價。

答:他的散文樸素、平淡、韻味無窮,字里行間有書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他對美食有獨特的研究,對美食的描寫傳奇入神。他的散文感情真摯,流轉生動的語言,真摯關懷的語言,自然曠達的思想共同為我們營造了一個似水空明淡泊,闊遠生動的美好境界。

文章作者以一個汪迷的身份,用質朴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汪曾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汪佬一生淡雅,瀟灑超脫的崇高敬意。抓住題目「大味至淡」,文章主旨進行分析,得出答案。
原文我是個「汪迷」,像汪曾祺的許多鄉人一樣,到現在,在他過世後仍然稱他汪老。汪老的每篇作品問世,無論小說還是散文,我都迫不及待地找來先睹為快。許多作品,不知道究竟讀過多少遍,有些段落還能背誦下來,尤其有關美食的文字。

汪老談美食,不同於周作人的冷峻和張愛玲的矯情,也不同於梁實秋的一臉吃客相。汪老總是娓娓道來,信手拈來,別有風味地流露出淡淡的文化氣味,都是尋常吃話,百讀不厭。不過,汪老也不掩飾他的「饞樣」。說到吃,舊時最俗的說法是大魚大肉。汪老既不避俗,又有化俗為雅的本事。他曾寫過《肉食者不鄙》和《魚我所欲也》,前一篇專說豬肉,從揚州獅子頭到雲南宣威火腿,其間包括上海的腌篤鮮、蘇州的腐乳肉、紹興的霉乾菜燒肉、湖南的臘肉、廣東的烤乳豬及全國到處都有的東坡肉等,百餘字一段,特色與做法都已說清,頗似清代才子袁枚《隨園食單》的文體。後一篇說了十來種魚的食法,看了不能不讓人垂涎。當然,汪老不僅寫過大魚大肉,還寫過很多上不得檯面甚至似乎不值一提的食物。《汪曾祺文集》收有十幾篇專寫故鄉食物的散文,舉凡虎頭鯊、昂嗤魚、翹嘴白、�花魚、鱖魚、鯿魚、螃蟹、硨螯、螺螄、蜆子,還有�、鵪鶉、斑鳩、野鴨、鴨蛋,還有馬鈴薯、馬齒莧、雪裡蕻、冬瓜、苦瓜、茨菇、蔞蒿、萵苣、薺菜、蒓菜、韭菜、蘿卜、木耳、香椿、竹筍、枸杞,還有豌豆、綠豆、黃豆、扁豆、芸豆、豇豆,還有茶干、豆腐、百葉、春卷、餛飩、炒米、焦屑……他都寫了,寫得那麼細致,那麼動情,一些平時不大惹人注意的食物在他筆下竟都奇跡般活靈活現,顧盼生輝。當然,汪老所寫的故鄉食物,絕對不是逗人食慾,更重要的是把深藏在讀者心底的那種平時不易流露的濃濃鄉情也撩撥起來了。譬如《鹹菜茨菇湯》描寫兒時在冬季下雪天喝鹹菜茨菇湯的感受,他在文章的結尾似有意若無意地寫下了這樣的兩行文字: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菇湯。
我想念家鄉的雪。
即使不是高郵人,讀了也會怦然心動,黯然思鄉。汪老是諳熟食之五味的,而且每每在文章中津津樂道,彷彿為了藉助回味無窮再過把癮。除用散文記述故鄉的食物,汪老還在小說中介紹故鄉的食事。一篇《八千歲》寫滿漢全席,在《橋邊小說》中寫到連萬順茶干製作的講究,其精通程度就連一些內行人也為之瞠目。此外,使人最感興趣也最逗人食慾的要數在小說《異稟》中提到的王二賣的桃花�了。他說:「我一輩子沒有吃過比�更香的野味。」台灣作家施叔青讀了汪老的《故鄉的食物》,不禁心馳神往,要求汪老帶她到高郵品嘗水鄉的美味,可惜未能成行。
汪老對中國飲食文化頗有研究,從古代、現代到當代以及少數民族的食事,他都非常熟悉,尤對各地風味食品、名吃、小吃特有興致。他在南寧體驗生活,不吃招待所的飯,拉上賈平凹跑到街頭瞎吃「老友面」(酸筍)。他在內蒙古吃沒有什麼調料的「手把羊肉」和半生不熟的「羊貝子」,同去的人不敢領教,他照吃不誤,並且嘖嘖稱贊:「好吃極了!鮮嫩無比,人間至味。」他說:「我在江陰讀書兩年,竟未吃過河豚,至今引為憾事。」看來美食家不僅要有好胃口,還要有好膽量。汪老在昆明住過七年,愛吃那裡的菌子。在昆明,每到雨季,諸菌皆長,連空氣中都彌漫著菌子的氣味。比較常見的是牛肝菌。牛肝菌菌肉很厚,可切成薄片,宜於炒食,入口滑膩細嫩。汪老吃牛肝菌的經驗是加大量蒜片,否則吃了會頭暈。菌香蒜香撲鼻而來,直入肺腑。百菌中,最名貴的是雞蓯。雞蓯生長在田野間的白蟻窩上,菌蓋小,菌把粗長,吃這種菌主要就是吃形似雞大腿的菌把。在汪老看來,雞蓯當為菌中之王,其味正似一年的肥母雞,還有過之,因雞肉粗而菌肉細膩,且雞肉絕無菌香。汪老注意到,菌子里味道最深刻、樣子又最難看的,是乾巴菌。乾巴菌像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顏色如半干牛糞,亂七八糟,當中還夾雜了許多松毛草莖,擇起來十分費事,整個擇不出一塊大片,只是螃蟹小腿肉粗細的絲絲。洗凈後,與肥瘦相間的豬肉加青辣椒同炒,入口細嚼,味美得讓人半天說不出話來。離開昆明四十多年,汪老偏偏總是念念不忘那裡的菌子。有回朋友從雲南帶來一點雞蓯,他便請評論家王干品嘗,王干開始不感興趣,他向王干傳授吃法,王干方才津津有味地慢慢咀嚼。後來,王干每次出差去滇,每餐必點雞蓯,臨走還帶點回家享受。
汪老不僅精通吃經,而且還有頗為精湛的烹飪手藝,擅長做淮揚菜,只是北京難以買到正宗的做淮揚菜的原料,只好就地取材另找代替。這樣一來反倒形成汪老獨創的風味,源於淮揚,又並非純淮揚菜,其中巧妙地融入北方風味。汪老閑時常邀三五知己小酌,親自下廚,菜不過幾品,其色香味絕不讓名聲顯赫的酒樓。
1986年,作家高行健陪同一位法國漢學家到汪老家作客,汪老有意以家鄉菜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什麼菜呢?說出來令人捧腹,大都是當今高郵人請客拿不上桌的菜,比如汪豆腐、三仙湯,更出人意料的還有鹽水煮毛豆,即使普通百姓也不屑一顧。但那法國客人見到雪白的盤中堆著碧綠的豆莢,竟忙不迭地連殼一起大嚼起來。汪老微笑著連忙提醒:「這豆殼是不能吃的。」去了殼,那老外越發覺得鹽水毛豆鮮嫩可口。
1988年,美國作家安格爾偕夫人聶華苓訪華,中國作協應兩位客人要求,安排汪老在家設宴招待,並由汪老掌勺。在他的菜譜中有一個大煮干絲,一個干煸牛肉絲,一個熗瓜皮。聶華苓吃得尤為開心,最後端起大碗,連煮干絲的湯也喝得光光的。
台灣陳怡真來北京也要汪老親自下廚請客。汪老給她做了幾個菜,其中一個是燒小蘿卜。她吃了贊不絕口。事後,汪老解釋:「那當然是不難吃的。那兩天正是小蘿卜最好吃的時候,都長足了,但還很嫩,不糠;而且我是用干貝燒的。」這話就像出自一個菜農或是廚師之口的。
有一次,汪老在菜市場遇見一個買牛肉卻不會做牛肉的南方婦女,便熱情主動地盡了一趟義務講了一通牛肉做法,從清燉、紅燒、咖哩牛肉,直到廣東的蚝油炒牛肉、四川的水煮牛肉、干煸牛肉絲……那位南方婦女洗耳恭聽,直把汪老當廚師。
作家鄧友梅說:「五十年代曾祺做菜還不出名,做的品種也不多。除去夏天拌黃瓜,冬天拌白萊,拿手菜常做的就是『煮干絲』和『醬豆腐肉』。後來我在他家吃過兩次『醬豆腐肉』。」「兩次味道、顏色都不盡相同,看來整個五十年代都還沒定稿。」我想,汪老的文學創作也是如此。汪老曾把文學創作比作「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軟熟,筋道,有勁兒。水和麵粉本來是兩不相乾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發生了變化。寫作也是這樣,下筆之前,要把語言在手裡反復摶弄。」可以說,下廚做菜是汪老文學創作獨創性的外延,或是又一種形式的曲折表現。然而,把用於文學創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執筆之餘用於掌勺做菜,這才有了不同於常人的創造。汪老曾經賦詩:

年年歲歲一床書,弄筆晴窗且自娛。
更是一般堪笑處,六平方米做郇廚。

每當汪老把做好的菜送到客人面前時,他只是每樣吃兩口,然後就坐著抽煙、喝茶、吃酒,十分快樂地看客人們吃,我想,那心情肯定如同把自己精心創作的美文奉獻給廣大讀者一模一樣。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5/view-1323345.htm

4. 故里三陳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故里三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故里三陳

陳小手
我們那地方,過去極少有產科醫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請老娘。什麼人家請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門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爺、小姐,差不多都是一個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戶,生人怎麼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況,哪個年長的女傭人可以當她的助手,當「抱腰的」,不須臨時現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個老娘「吉祥」,接生順當。——老娘家都供著送子娘娘,天天燒香。誰家會請一個男性的醫生來接生呢?——我們那裡學醫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臉的女兒傳其父業,成了全城僅有的一位女醫人。她也不會接生,只會看內科,是個老姑娘。男人學醫,誰會去學產科呢?都覺得這是一樁丟人沒出息的事,不屑為之。但也不是絕對沒有。陳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產科醫生。
陳小手的得名是因為他的手特別小,比女人的手還小,比一般女人的手還更柔軟細嫩。
他專能治難產。橫生、倒生,都能接下……
請採納

5. 求汪曾祺選集讀後感,1000字

讀書感:(摘抄在後面)
(一)

在現當代作家裡,我最喜歡的是汪曾祺。在寒假我把他的自選集認真地讀了完了。
汪曾祺不同於同時代的作家。他有兩個創作高峰期,一個是四十年代,一個是八十年代。這兩個時代都有很強烈的政治意味,四十年代在歌頌革命歌頌黨,八十年代又是對文革的反省,「傷痕」遍地。在這樣強的政治語境下,很多有個人特色的作家作品只能潛伏暗沉。而汪曾祺的作品卻有十分鮮明的個人特色。在他的小說里我們看不到明顯的政治色彩,更多的是他對於生活的描繪。
他描繪的人和事都很活,雖然沒有太大的崇高意義,卻濃縮了許多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在他筆下的生活是真實生動的,鮮活的。他筆下的人物大多是有風骨的,像《歲寒三友》里的三位摯友。「陶虎臣壞了一隻眼睛,還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不像一般有殘疾的人往往顯得兇狠。他依然隨時是和顏悅色的,帶著寬厚而慈祥的笑容。這種笑容,只有與世無爭,生活上容易滿足的人才會有。」(《歲寒三友》)還有《鑒賞家》里的季陶民和葉三之間知己般的惺惺相惜。
我還十分驚訝於汪老對民間風俗事物的了解程度。很多准備遠離我們的食物、器物他都能准確地寫出,而且寫得饒有興味。尤其民間的傳統美食,寫得簡直讓人垂涎欲滴。「立春前後,賣青蘿卜。『棒打蘿卜』,摔在地上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團雪,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一線紅』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後,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鮮菱、雞頭、蓮蓬、花下藕。賣馬牙棗、賣葡萄。重陽近了,賣梨:河間府的鴨梨、萊陽的半斤酥,還有一種叫做『黃金墜子』的香氣撲人個兒不大的甜梨。菊花開過了,賣金橘,賣蒂部起臍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後,賣栗子、賣山葯(粗如小兒臂)、賣百合(大如拳)、賣碧綠生鮮的檀香橄欖。」看著他的文字,真的好想吃啊!
他的語言十分流暢,口語化,雖然辭藻不華麗,卻能夠把活生生的生活圖景呈現在讀者面前。「像一隻飢餓的鳥,到處飛,想給兒女們找一口食。回來時總帶著滿身的草屑灰塵:人,越來越瘦。」(《歲寒三友》)這寥寥幾句就把王瘦吾想發財維持一家生活的強烈願望給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活、生動,便是最大的文采。
我同時也很佩服汪老對人世的洞察,世故得天真有趣。他的文章也因此像一股清風,給傷痕累累的文壇帶來了歡愉。讀他的文章時,內心是清透的,它們颳去了疲憊和煩惱,讓人欣賞到生活的美。

(二)

旅行人長途跋涉,他走到一個廟里借宿。這是一座怎樣的廟宇?

「多少日子以來,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點,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來越高,山頭和山頭擠得越來越緊。路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模糊。他彷彿看到自己,一個小小的人,向前傾側著身體,一步一步,在蒼青赭赤之間的一條微微的白道上走。低頭,又抬頭。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條長線,無窮無盡地向前面畫過去。雲過來,他在影子里;雲過去,他亮了。他的衣裾上沾了蒲公英的絨絮,他帶它們到遠方去。有時一開眼,一隻鷹掠過他的視野。山把所有變化都留在身上,於是顯得亘古不變。他想:山呀,你們走得越來越快,我可是只能一個勁這樣走。及至走進那個村子,他向上一看,決定上山借宿一宿,明天該折回去了。這是一條線的盡頭了,再往前沒有路了。」

旅行人走過很多路,他幾乎用一生尋找他的仇人,一個從沒見過的仇人。他有些累了,有些疲倦了,但有些不想走了:「山呀,你們走得越來越快,我可是只能一個勁這樣走。」於是,他走到山路盡頭的廟宇。其實,也是他人生路的一個歸宿。

在這里,旅行人見到住在廟里的和尚。「蜂蜜和尚」。
廟里只是一個和尚嗎?
「但是我知道我並不想在這里出家!」
旅行人突然喊出這一句話的時候,「他為自己的聲音嚇了一跳」。我們也被嚇了一跳。這一刻,我們才知道,廟宇不是一個和尚,這里有另一個和尚。
「這和尚好怪!和尚是一個,蒲團是兩個。一個蒲團是和尚自己的,那一個呢?佛案上的經卷也有兩份。而他現在住的禪房,分明也不是和尚住的。」
一切彷彿有著冥冥的註定。
然後,我們帶著這一個聲音向上或往下回溯。
「他在心裡畫不出和尚的樣子。他想和尚如果不是把頭剃光,他該有已投多好的白發。一頭亮亮的白發在他的心裡閃耀著。」
那一刻,旅行人以為那一頭白發,是母親的。但是,他不知道,那一頭白發也是他的。另一個和尚,是他。這是神秘的預兆。文章結尾有一句話映照了這個預兆:
「兩滴眼淚閃在廟里白發的和尚的眼睛裡。」
為什麼流淚?誰流淚?
旅行人。或許他為心中放下沒有恨的仇恨流淚。或許他為仇恨放過他而流淚。

全文涌動著非常強烈的意識流。疲倦,仇恨,解脫,三者意識相互交織,非常完整地交代了一個故事。更巧妙地,汪老也用一個鏡頭的語言,交代了仇人的贖罪。
「好了,到了頭:
一堆長發。長發蓋著一個人。匍匐著,一手鏨子,一手鐵錘,低著頭,正在開鑿膝前的方寸。他一定是聽見來人的腳步聲了,他不回頭,繼續開鑿。鏨子從下向上移動著。一個又一個火花。他的手舉起,舉起。旅行人看見兩只僧衣的袖子。他的披到腰下的長發搖動著。他舉起,舉起,旅行人看見他的手。這雙手!奇瘦,瘦到露骨,都是筋。旅行人後退了一步。和尚回了一下頭。一雙熾熱的眼睛,從披紛的長發後面閃了出來。旅行人木然。舉起,舉起,火花,火花。再來一個,火花!他差一點暈過去:和尚的手臂上赫然有三個字,針刺的,塗了藍的,是他的父親的名字!……」

過去與現在交織,復仇者與被仇恨者相遇,仇人與和尚形象重合,執迷者被渡,仇恨情緒終歸於虛無,正應和了卷首的莊子之語:
「復仇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不怨飄瓦。」
(三)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暗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是陸放翁的詩,與他廣為人知的表達報國雪恥之志的詩歌不同,這首詩給我們看到了一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閑適的心情有一種不被塵世所染的脫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愛這首詩的,不如說是他喜愛這種心情,這種心情是具有生活氣息的,他想展現給我們的就是他的帶著心情的生活。
他對生活的感覺,似乎略有逃學孩子的清閑,世界也就這么大:嘴裡叼著的微甜的草根、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嬌嗔柔和的「賣楊梅——」聲、在窗檯上悄悄「吸著水」的綉球花,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他真實地、切身地享受這種藝術。
他是個別樣的作家,他與當今坐在家裡或辦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神經幾近被絡繹不絕的電話摧毀的作家不一樣。他的文章、他的書像是被他本人撫摩過千萬遍的,字里行間散發出的是木頭鉛筆的味道,而不是機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個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鉛筆,面帶淡定從容的微笑,他細膩動情的筆觸時不時地給自己和我們一個小小的驚喜、小小的感動,為了一小盤帶著雨珠的潔白的緬桂花,抑或是為了一條從湖心突然一躍而起的大魚,還是堂倌頗具京腔的一聲「收茶錢——」,它們以滋潤人心的方式詮釋了「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東方古訓,《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http://1.unjs.com)。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境界、一種認識,大多數人為了擺脫平庸而奮斗,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經歷了暴風雨也見過了彩虹後,往往不再好高騖遠,而是理解平淡、用這種平淡的心境熱愛著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
其實從他的文章里得以體現的閑適之美正是他經歷了人事浮沉後所潛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固然可畏,但是他給我們看到的是那種能令人會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邊,美在本分。可惜現在人們大多沒有精力和心情去關注這些看似瑣碎的美,他們大多腳步匆匆,厚重的鏡片竟把人們的心與社會、與自然隔離,太多的金屬製品竟把人們的心層層包裹,作者在極力讓我們感受美的同時,我分明聽到一個慈祥的聲音在對忙著趕路的世人們說:「孩子們,慢點走,你們看這朵海棠的顏色,像是哪個大家閨秀的胭脂水不小心從指尖滑落,浸進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四)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語言文風。汪曾祺的作品是可以讀出生活的。這是源於作家對生活的真誠吧。他所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界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北京京劇團的戲曲演員;故鄉的大淖、荸薺庵,昆明的白馬廟等。他的作品中總有他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寫起來有真切的認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較多的是散文。下面我將從他的散文中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語言,表達我的感受和觀點。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知道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么,那麼嫩。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下午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 ——《花園》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有趣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感覺手是可以觸摸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寫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著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和溫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胡同是貫穿大街的網路。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里更加安靜了。——《胡同文化》
汪曾祺描寫的胡同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寫每個人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集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說:我們要在小說里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著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出,想得透。汪曾祺寫的《胡同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希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說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用樸素著實的語言記錄生活。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五)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著露水(蜘蛛網上也掛著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質朴,如話家常的文筆有幾人寫得如此愜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讀汪曾祺的散文,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裡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後,用馬筋在小棍上固定祝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著。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笑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爺般呆在架子上。
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帶來的感覺享受。讀汪曾祺的散文處處可見這樣的文筆,行文中透著淡泊寧靜,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寫出不同的韻味。
如自1938年9月,日軍飛機瀕臨昆明進行空襲,狂轟亂炸,西南聯大教職員宿舍亦有被炸毀的,造成人員傷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聯大學習,當時師從沈從文,後來寫得小說受其影響,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西南聯大當時集中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著名教授和專家學者,如對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頗有研究的陳寅恪,對中國哲學史研究卓有貢獻的馮友蘭,新文學運動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專長的聞一多、錢鍾書、沈從文、柳無忌、葉公超、吳晗、錢穆、錢端升、張奚若、費孝通、羅隆基、潘光旦、賀麟、陳岱孫、王力、吳宓、聞家駟等。在很多名人的回憶錄中,這段時間是慘淡動盪的。然而在汪曾祺關於這段時間回憶的散文中,卻透著生活的情趣。如《跑警報》:
跑警報大都沒有準地點,漫山遍野。
說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幾個比較集中的「點」。古驛道的一側,靠近語言研究所資料館不遠,有一片馬尾松林,就是一個點。這地方除了離學校近,有一片碧綠的馬尾松,樹下一層厚厚的幹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馬尾松揮發出很重的松脂氣味,曬著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或仰面看松樹上面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都極舒適外,是因為這里還可以買到各種零吃。昆明做小買賣的,有了警報,就把擔子挑到郊外來了。五味俱全,什麼都有。最常見的是「丁丁糖」既麥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關東糖,不過做成一個直徑一尺多,厚可一寸許的大糖餅,放在四方的木盤上,有人掏錢要買,糖販即用一個刨刃形的鐵片揳入糖邊,然後用一個小小的鐵錘,一擊鐵片,丁的一聲,一塊糖就震裂下來了………..
在極度動盪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氣味、陽光、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這讓我感嘆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經歷過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勞動的日子裡,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說,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朴,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脫,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正因為有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為便不難理解了。他是唯一敢於在江-青面前翹著二郎腿、抽煙的人。其中膾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涼。」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淵博多識,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我對於汪曾祺的了解,始於讀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設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這話讓我深受觸動,父子之間能做到這樣少見。這讓我對汪曾祺的文章有了興趣,於是到書店去搜尋,遺憾而歸。只好在網上斷斷續續的看。學校讀書協會買了一批書,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書拿到手中,如獲珍寶,細讀之後,忍不住想寫感想。沒有想到,動手寫時,卻頓頓卡卡總是詞不達意,意猶未荊看到極美的風景時,我們總是會感嘆詞彙的缺乏,似乎任何詞語也表達不出此時的美。讀到一本好書,也是這樣的感受:任何評價都是多餘的,任何詞語都不能精確表達自己讀後的感受。
微塵見世界,我只能這樣說。
(六)

這一兩個月來,很多很多我仰慕已久卻絕不能得見的老人會偶然出現在我的夢里,好奇特,以至於讓我覺得如果沒有幾句話記下我的夢會讓我遺恨。
讀《汪曾祺文集》後,我夢見那位「可愛」的汪曾祺。之所以用「可愛」來形容汪曾祺,是因為他的筆觸里沒有華麗、沒有異想不到,即便在生活貧困的年月他也能保持那種特有的風度,用一種幾近調侃的調調述說他在抗日戰征時期的西南聯大讀書生涯,每次讀及他大學時代的那些小故事,你會產生錯覺,會誤以為抗日戰爭時期是昆明城在演習娃娃過家家,不是嗎?你看汪曾祺的那些同學,人家忙裡偷著樂呢——許多許多的男生在跑警報的時候會手拿著女生喜歡的花生、瓜子,在女生的宿舍門口等候,所以跑警報的時期也是他們談戀愛的絕佳時候,所謂的「患難見真情」,於是在這千百次的警報中,有些女生發現只有一個是真情的,有的女生則發生多個真情實意的男生,當然他們也會在防空洞里寫對聯、寫詩,好玩吧!但也有不怕死的不跑警報的個例,如一個女生總是趁別人跑警報的時候洗澡,等那些人從防空洞里出來,人人排隊洗澡時,她卻好逍遙。還有另一個男生,警報響了他也跑,可他不進防空洞,他來回在路上看,看有沒有跑得急跑掉的財物或手飾,當然也偶有所得。當然,汪曾祺書中不僅僅是那些跑警報的人沒有怨言,連十年文革的勞動改造也讓他在文字中淡化了哀傷,不信你可以看看他是怎樣寫老舍在一個寒冷的清晨,一個冬日如何被逼無耐投太平湖自盡的。
其實在大學里就老聽愛好文學的舍友提起汪曾祺,在她的眼睛裡,汪曾祺的書是通俗易懂的,沒有我們所讀的哲學書籍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架勢,汪曾祺的人是可愛的,盡管著書立學,可是沒有學者的講究,但是那個時候的我一付除了課本其餘都不讀的懶散作風,讓我與汪曾祺擦肩而過。時至今日翻閱兩遍《汪曾祺文集》後,才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想想,如若早在十年前我有幸拜讀,會不會讓我人生更積極、更樂觀、更陽光些?是呀,日子就是這樣的,愁是一天,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像他一樣,每天整裝待發時放下生活的重負,淡化郁悶與憂傷,快樂的、輕松的生活呢?
其實我很愛汪曾祺的文章,還有另一重意思,我是一個愛臭美的小女子,不但愛美衫、美裙還酷愛美食,但凡我有機會外出,必會想方設法到當地的菜市逛逛,然後帶回一堆的特色調味品或干貨,比如從成都帶回鵑城豆瓣、花椒、核桃花、蟲草花,從重慶帶回秦媽火鍋料和橋頭火鍋料,從武夷山帶回岩耳和紅菇,從龍勝帶回煲湯的三七根和油茶果子等,把這些個寶貝收集回來,細細研究煮法,用一道道小菜贏得品嘗者的贊許和期待,即是我遊玩回家對旅途的另一種回憶。因此,對一個文章中也會提及美食的作者,我便如同面見了知己一般,汪曾祺,您說的家鄉出產的高郵雙黃咸鴨蛋,西湖糖醋魚現在還是那時的味道嗎?

摘抄:
我初學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於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我以為語言具有內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並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幹內部汁液流轉,一枝搖,百枝搖。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我每天醒在鳥聲里。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坐在亭子里,覺山色皆來相就。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她問了我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為什麼我的小說里總有水?即使沒有水,也有水的感覺"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我們去得早了,他還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鍾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個滑車。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撰稿人為黨內外的理論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先生是致命的一擊。可以說,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雲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國子監,現在已經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於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襄贊其事,並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胡同的和建國後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新校舍大門東邊的圍牆是「民主牆」。牆上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壁報,左、中、右都有。有時也有激烈的論戰。有一次三青團辦的壁報有一篇宣傳國民黨觀點的文章,另一張群社編的壁報上很快就貼出一篇反駁的文章,批評三青團壁報上的文章是「咬著尾巴兜圈子」。這批評很尖刻,也很形象。「咬著尾巴兜圈子」是狗。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育於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麼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國子監,就是從前的大學。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6. 老舍先生汪曾 短文主要從哪些方面描寫老舍先生的 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一、從四個方面描寫老舍先生:
1、愛花。愛花成性,晴天搬出去,風雨天搬進來,經常一身汗。
2、喝茶。愛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釅。一天到晚都喝茶。
3、藏畫。所藏大都是精品,所藏的齊白石的畫可謂「絕品」。
4、好客。每天下午,來訪的客人不斷,都是以禮相待,談得很投機。
二、印象最深的是好客。原因是約同仁一起來家吃飯,喝葡萄酒,吃芝麻醬燉黃花魚、芥末墩、「盒子菜」等等;對他下面的幹部很了解,也很愛護。當時市文聯的幹部不多,老舍先生對每個人都相當清楚。也很愛才,對有才華的青年,常常邀請到家裡,還在各種場合稱道。
二、內容簡介: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去拜訪老舍先生,進門後,老舍先生給作者沏了一壺茶,不論是誰,老舍先生都會以禮相待,如果老舍先生有工作的話,你在他的房間里可以看到很多畫和字,其中就有齊白石的後才知道了老舍和齊白石交好,你不會感到一點不自在或者煩躁,你可以看看花花草草,最後用一些事跡說明了老舍是屬於全中國的。
三、作者: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3]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熱點內容
求推薦先虐後甜的小說 發布:2024-05-05 21:54:20 瀏覽:972
盜墓筆記9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4-05-05 21:21:42 瀏覽:96
好看鬼書小說 發布:2024-05-05 21:04:00 瀏覽:688
吸血鬼言情小說下載 發布:2024-05-05 20:46:46 瀏覽:306
相親結婚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4-05-05 20:27:09 瀏覽:272
萌師在上小說全集免費閱讀目錄 發布:2024-05-05 20:27:06 瀏覽:228
免費的小說我曾愛你情深難為 發布:2024-05-05 20:25:44 瀏覽:955
最好看的盜墓小說推薦 發布:2024-05-05 20:24:16 瀏覽:295
難逃清糖小說閱讀全文書包網 發布:2024-05-05 20:19:57 瀏覽:795
七貓免費閱讀小說能設置聽嗎 發布:2024-05-05 20:19:50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