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泰戈爾小說喀布爾人閱讀

泰戈爾小說喀布爾人閱讀

發布時間: 2021-07-14 05:17:09

A. 《童年》泰戈爾

《高爾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寫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在人間》、《我的大學》主要敘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經歷。為使讀者對阿廖沙的成長過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這里簡介一下後兩部作品的內容。《在人間》描繪阿廖沙歲走向社會外出謀生的經歷。他備受生活煎熬,做過各種工役,受盡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體驗了社會生活底層的艱辛,認識到人性的丑惡。不過,外婆的善良、廚師的正直、瑪戈爾皇後的博學,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鑒定人、司爐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與復雜。他酷愛書籍,利用一切機會讀他所能碰到的書籍,為此吃了種種苦頭。《我的大學》描寫他在喀山時期的活動與成長經歷。他16歲報著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但理想無法實現,喀山的貧民窟與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他無處棲身,與人共用一張床板。在碼頭、麵包房、雜貨店到處打工。後來,因接觸大、中學生、秘密團體的成員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思想發生變化。他閱讀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著作,直至參加革命活動。在革命者的引導之下,擺脫了自殺的精神危機。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學識、社會經驗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1914年俄國作家梭羅古勃在《作家日記》中談到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時寫道:「我邊讀邊感到遺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爾斯泰那充滿芬芳氣息的童年。相反地這里卻是打架,斗歐,鞭笞……簡直是一種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確,整篇《童年》中所描繪的是一種濃厚的、色彩斑斕的、離奇的難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彷彿是由一個善良而且極端誠實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講出來一個悲慘的童話。在那種黑暗生活中,殘酷的社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錯了一點事,要脫掉褲子挨打;父子兄弟間為了分家,吵架斗毆,甚至打得頭破血流;外祖母毫無過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腳踢;米哈伊爾舅舅為了尋開心,用燒紅的頂針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親跪在地上請求繼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繼父卻用他穿著靴子的腳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為外公幹了一輩子活,當他雙目失明,喪失勞動能力時,卻被趕出染坊,流浪街頭乞食為生;外公不但殘酷剝削工人,而且六親不認,與老伴一起煮茶時,茶葉也要放在手心裡細細數過,生怕自己吃了虧。最後,又把老伴與外孫趕出家門,讓她們自謀生路。但盡管作品中描寫了那麽多目不忍睹的慘事與醜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陽光透過雲層一樣放射出了樂觀主義的思想光輝。主人公阿廖沙沒有被艱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壓倒,他滿懷信心,奮斗拼搏,沖破種種障礙與不幸,不斷探索新生活,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帶上了積極的色彩。作者高爾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說明:「每當我回憶起俄國令人壓抑的齷齪野蠻的生活,我常常問自己:這種醜陋的行為有必要去寫嗎?我每次都懷著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為這就是活生生的醜陋的生活現實,這種現實目前還存在著。要改變這種現實,要從人們的記憶和心靈中,從我們沉重齷齪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響,就必須透徹地了解這種現實。」「我描寫現實生活中的這種丑惡行為,還有一個比較積極的原因:雖然這些醜行令人惡心,使我們感到壓抑;雖然它們扼殺了無數美好的靈魂,但俄羅斯人的心靈仍舊是那樣健康、年輕,正在克服並且最終能夠克服這種丑惡的行為。」「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的肥沃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生長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創造性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它們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的希望。」這一方面表明了高爾基的美學原則:作家不必迴避生活中的任何醜事,但目的是為喚醒人們的重視,從而徹底消滅它,並且堅信人類社會有一種真善美的自我調節機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爾基寫童年的悲慘經歷,目的不是為了向人顯示他是多麽值的同情與可憐,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回憶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無論環境多麽惡劣,生活多麽艱難。總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懷著一顆向上的心,在齷齪的環境下也能培養出健康、正直的心靈。因此,我們說全書的思想內容表現上是積極向上而非頹廢委靡的。作品主要塑造了兩大類人物形象,作者通過對這兩大類人物的敘述表達了對他們的愛憎之情。兩大類人物一類以外公為代表的自私殘暴的人,一類是以外婆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討厭的一個人<SPAN lang=EN-US>,對他無論是外貌描寫還是內心世界的刻化,總有作者辛辣的諷刺意味在裡面。他矮小、乾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來步子快而細,自私殘忍,野蠻粗暴,動輒就打人罵人,哪怕遇上一點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發作。為了維護他那搖搖欲墜的小業主地位和分崩離析的家庭,他殘酷的虐待工人伙計,甚至六親不認,將替他勞動了一輩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趕出家門,共同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謀生路。有錢時作威作福,獨斷專行。破產後更加貪婪吝嗇,品格底下。物質上破產,精神上也完全垮掉。盡管在這個市儈氣十足的人身上還有一點人性的閃光,如他年輕時候在伏爾加河當纖夫,經歷了貧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個生活的鬥士與勇士。當他給阿廖沙講到那時的經歷時,露出一種真誠而興奮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識字也體現對阿廖沙的疼愛。但這一切並不能掩蓋他整體人性上的殘忍與自私。對於外公的種種惡劣行為,阿廖沙是非常討厭的,尤其是外公無故毆打善良的外婆時,他無比憤怒,報復外公。這種厭惡、憤怒同樣也存在於作者心中,通過對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以外公為代表的那一類人的蔑視、厭惡、否定,也表達了作者對小市民階層骯臟、齷齪不良品性的否定。與對外公那類人的厭惡相反,作者通過對外婆等人的回憶,表達了對以外婆為代表的勞動人民的熱愛、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愛親人,愛鄰居,愛所有的人。她心甘情願把生活中的一切壓力都承擔下來而毫無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毆打、兒子的忤逆……都熄滅不了她內心深處的仁愛之光。她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與詩意的勞動婦女,她能歌善舞,善於講形形色色的傳說、童話、民間故事。她還是一個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時,所有的人都驚慌失措,只有她沖進火海,搶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鹽。因此,盡管她有對惡勢力順從忍耐,對上帝盲目信仰的缺點,這並不影響她整體人性上的光輝。與外婆同類的人還有小夥子茨岡與房客「好事兒」。小夥子茨岡是個棄嬰,被外婆收養,長大後就成了外公的僱工,他勤勞能幹,力大無窮,雖然被外公與舅舅當成牛馬使喚,仍很善良樂觀。相對於小夥子茨岡來說,房客「好事兒」則是一個成年人,對生活有透徹的了解與感悟。他是祖國無數優秀人物中的一個,見識遠大,教阿廖沙用心觀察生活、發現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技巧。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歡與崇敬的,他們對阿廖沙人生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從正面喚起了阿廖沙對生活的熱烈嚮往。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開自己的心靈,幫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醜事之外,還存在著健康與富有創造性的東西。作者在作品裡寫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蜂窩,一些普通、平凡的人們象蜜蜂一樣,把自己的知識和關於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裡,每個人盡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實著我的心靈,這種蜜往往是骯臟而苦澀的,但這一切知識仍然是蜜。」因此,高爾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對這些人的熱愛、贊美之情,通過阿廖沙的與他們的交往熱情謳歌了他們。作品通過對阿廖沙童年經歷的描寫從側面也暴露了當時社會的現實。當時的俄國社會處於<SPAN lang=EN-US>19世紀70—90年代,正是俄國大革命的前夕,整個社會處於沙皇的統治之,下人民流離失所。偷竊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種風氣,已經不算是罪惡,而且對於半飢半飽的小市民來說差不多是唯一謀生的手段。兒童無錢上學,淪落街頭,靠撿破爛為生。從廣義上講,也正是這種民不聊生的社會環境造成了阿廖沙的個人悲劇。

B. 泰戈爾《喀布爾人》文章賞析2000以上,急需!

在《喀布爾人》中,這個「從喀布爾來的人」的
姓名不詳。他是個體格強壯的帕坦人,穿一身寬松而
骯臟的衣服。他曾因斗毆被捕入獄,監禁使他更加狂
暴,用他自己的說法,進監獄是到了「老丈人家」里。
這人行為粗野,沒有教養,但與外號「小話匣子」的
五歲小女孩敏妮的友誼卻讓人感動。喀布爾人常給這
個加爾各答一個作家的小女兒帶去一些杏仁、葡萄乾
和葡萄;但卻從不要錢。這使孩子的母親對喀布爾人
產生了種種疑慮和擔心:恐怕這個大漢會把女兒抱走,
或者把女兒裝到背著的大口袋裡拐跑。多年以後,剛
剛出獄的喀布爾人又給已經長大了的,快要出嫁的作
家女兒帶去一些乾果。當作家接過來東西要給他錢時,
他卻抓住作家的手說 :「不要給我錢!——您有一個
小姑娘,在我家裡我也有一個像她那麼大的小姑娘。
我想到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要賺錢的。」
這時,「他伸手到寬大的長袍里, 掏出一張又小又臟
的紙來……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手印, 不是相片, 也
不是一幅畫像……當他每年到加爾各答街上賣貨的時
候,他自己的小女兒的印跡總在他心上」。 這一細節
使人們終於認識了喀布爾人,任何疑慮和擔心都會雲
消霧散,而且會對喀布爾人肅然起敬。泰戈爾對「小
小的手印」這一細節的渲染,使喀布爾小販這一形象
更加血肉豐滿,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生動逼真的
印象使人終生難忘。彷彿一提到父愛,便會使我們想
起這個喀布爾人,想起這一細節——它對喀布爾人愛
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更具文學史的
典型意義。

C. 關於泰戈爾的經典短篇小說有哪些

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
《素芭》(1893)、
《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
《摩訶摩耶》(1892)、
《太陽與烏雲》(1894)

在《喀布爾人》中,這個「從喀布爾來的人」的
姓名不詳。他是個體格強壯的帕坦人,穿一身寬松而
骯臟的衣服。他曾因斗毆被捕入獄,監禁使他更加狂
暴,用他自己的說法,進監獄是到了「老丈人家」里。
這人行為粗野,沒有教養,但與外號「小話匣子」的
五歲小女孩敏妮的友誼卻讓人感動。喀布爾人常給這
個加爾各答一個作家的小女兒帶去一些杏仁、葡萄乾
和葡萄;但卻從不要錢。這使孩子的母親對喀布爾人
產生了種種疑慮和擔心:恐怕這個大漢會把女兒抱走,
或者把女兒裝到背著的大口袋裡拐跑。多年以後,剛
剛出獄的喀布爾人又給已經長大了的,快要出嫁的作
家女兒帶去一些乾果。當作家接過來東西要給他錢時,
他卻抓住作家的手說 :「不要給我錢!——您有一個
小姑娘,在我家裡我也有一個像她那麼大的小姑娘。
我想到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要賺錢的。」
這時,「他伸手到寬大的長袍里, 掏出一張又小又臟
的紙來……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手印, 不是相片, 也
不是一幅畫像……當他每年到加爾各答街上賣貨的時
候,他自己的小女兒的印跡總在他心上」。 這一細節
使人們終於認識了喀布爾人,任何疑慮和擔心都會雲
消霧散,而且會對喀布爾人肅然起敬。泰戈爾對「小
小的手印」這一細節的渲染,使喀布爾小販這一形象
更加血肉豐滿,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生動逼真的
印象使人終生難忘。彷彿一提到父愛,便會使我們想
起這個喀布爾人,想起這一細節——它對喀布爾人愛
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更具文學史的
典型意義。

D. 泰戈爾小說《戈拉》簡介,主人公…………

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E. 求《喀布爾人》原文

喀布爾人①

--------------------------------------------------------------------------------

①喀布爾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人在印度做小販的很多。

我的五歲的女兒敏妮,沒有一天不嘰嘰咕咕地說個不停。我真相信她這一生沒有一分鍾
是在沉默中度過的。她母親時常為此生氣,總是打斷她的話頭,可是我就不這樣做。看到敏
妮沉默是很不自然的,她倘若半天不說話,我就不能忍受。
因此我和她的談話一直是很熱鬧的。
比方說,一天上午,我正在寫我的新小說第十七章的時候,我的小敏妮溜進房間里來,
把小手放在我的手心裡,說:「爸爸!看門的拉蒙達雅,管烏鴉叫『五鴉』。他什麼都不
懂,對不對?」
我還沒有來得及向她解釋世界上的語言是不同的,她已經轉到另一個話題的高潮。「您
猜怎麼著,爸爸,普拉說雲里有一隻象,從鼻子里噴出水來,天就下雨了!」
當我靜坐在那兒思索著怎樣來回答她最後的問題的時候,她忽然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爸爸!媽媽跟您是什麼關系呢?」
我不知不覺地低聲自語著:「她在法律上是我的親愛的妹妹!」但是我綳起臉來敷衍她
道:「去跟普拉玩去吧,敏妮!我正忙著呢!」
我屋子的窗戶是臨街的。這孩子就在我書桌旁,靠近我腳邊坐下來,用手輕輕地敲著自
己的膝蓋玩。我正在專心地寫小說的第十七章。小說中的主人公普拉達·辛格,剛剛把女主
人公康昌拉達抱住,正要帶著她從城堡的三層樓窗子里逃出去,忽然間敏妮不玩了,跑到窗
前,喊道:「一個喀布爾人!一個喀布爾人!」下面街上果然有一個喀布爾人,正在慢慢地
走過。他穿著寬大的污穢的喀布爾族服裝,裹著高高的頭巾;背著一個口袋,手裡拿著幾盒
葡萄乾。
我不知道我女兒看到這個人有什麼感想,但是她開始大聲地叫他。「哎!」我想,「他
要進來了,我這第十七章永遠寫不完了!」就在這時候,那個喀布爾人回過身來,抬頭看這
孩子。她看到這光景,卻嚇住了,趕緊跑到媽媽那裡去躲起來了。她糊里糊塗地認為這大個
子背著的口袋裡也許有兩三個和她一樣的孩子。這時那小販已經走進門里,微笑著和我招呼。
我書里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況是那樣地緊急,當時我想既然已經把他叫進來了,我就停下
來買一點東西。我買了點東西,開始和他談到阿卜都·拉曼①、俄國人、英國人和邊疆政策。
①十九世紀末葉阿富汗的國王。

他要走的時候,問道:「先生,那個小姑娘在哪兒呢?」
我想到敏妮不應當有這種無謂的恐懼,就叫人把她帶出來。
她站在我的椅子旁邊,望著這個喀布爾人和他的口袋。他遞給她一些乾果和葡萄乾,但
是她沒有動心,只是更緊緊地靠近我,她的疑懼反而增加了。
這是我們第一次會面。
可是,沒過幾天,有一個早晨,我正要出門,出乎意外地發現敏妮坐在門口長凳上,和
那個坐在她腳邊的大個兒喀布爾人,又說又笑。我這小女兒,一生中除了她父親以外,似乎
從來沒遇見過這么一個耐心地聽她說話的人。她的小紗麗的角上已經塞滿了杏仁和葡萄乾—
—她的客人送給她的禮物。「你為什麼給她這些東西呢?」我說,一面拿出一個八安那①的
銀角子來,遞給了他。這人不在意地接了過去,丟進他的口袋裡。
①印度幣名,一個盧比的十六分之一。

糟糕得很,一個鍾頭以後我回來時,發現那個不祥的銀角子引起了比它的價值多一倍的
麻煩!因為這喀布爾人把銀角子給了敏妮,她母親看到這亮晶晶的小圓東西,就不住地追
問:「這個八安那的小角子,你從哪裡弄來的?」
「喀布爾人給我的,」敏妮高興地說。
「喀布爾人給你的!」她母親嚇得叫起來。「呵,敏妮!你怎麼能拿他的錢呢?」
我正在這時候走進了門,把她從危急的災難中救了出來,我自己就對她進行盤問。
我發現這兩個人會面不止一兩次了。喀布爾人用乾果和葡萄乾這種有力的賄賂,把這孩
子當初的恐怖克服了,現在這兩人已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們常說些好玩的笑話,給他們增加許多樂趣。敏妮滿臉含笑地坐在喀布爾人的面前,
小大人似地低頭看著這大高個兒:「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你口袋裡裝的是什麼?」他
就用山民的鼻音回答說:「一隻象!」也許這並不可笑,但是這兩個人多麼欣賞這句俏皮
話!依我看來,這種小孩和大人的對話裡面,帶有一些非常引人入勝的東西。
這喀布爾人也不放過開玩笑的機會,便反問道:「那麼,小人兒,你什麼時候到你公公
家去呢?」
孟加拉的小姑娘,多半早就聽說過公公家這一回事了。但是我們有點新派作風,沒有讓
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敏妮對於這個問題一定有點莫名其妙,但是她不肯顯露出來,卻機靈地
回答道:「你到那裡去么?」
可是在喀布爾人這一階層中間,誰都知道,「公公家」這幾個字有一個雙關的意思。那
就是「監獄」的雅稱,一個不用自己花錢而照應得很周到的地方。這粗魯的小販以為我女兒
是指這個說的。
「呵,」他就向幻想中的警察揮舞著拳頭說:「我要揍我的公公!」聽到他這樣說,想
象到那個狼狽不堪的「公公」,敏妮就哈哈大笑起來,她那了不起的大個子朋友也跟她一起
笑著。
那些日子是秋天的早晨,正是古代的帝王出去東征西討的季節;我卻在加爾各答我的小
角落裡,從來也不走動,卻讓我的心靈在世界上漫遊。一聽到別的國家的名字,我的心就飛
往那邊去,在街上一看到一個外國人,我的腦子里就要織起夢想的網,——他那遙遠的家鄉
的山嶺啦、溪谷啦、森林啦,布景里還有他的茅舍和那些遠方山野的人們自由獨立的生活。
也許因為我過的是植物一般固定的生活,叫我去旅行,就等於當頭一個霹靂,所以在我眼前
幻現的漫遊景象,加倍生動地在我的想像中重復地掠過。看到這個喀布爾人,我立刻神遊於
光禿禿的山峰之下,在高聳的山嶺間,有許多窄小的山徑蜿蜒出入。我似乎看見那連綿不斷
的、馱著貨物的駱駝,一隊隊裹著頭布的商人,有的帶著古怪的武器,有的帶著長矛,從山
上向著平原走來。
我似乎看見——但是正在這時,敏妮的母親就要來打擾,她央求我「留心那個人。」
敏妮的母親偏偏是個極膽小的女人。只要她一聽見街上有什麼聲音,或是看見有人向我
們的房子走來,她就立刻斷定他們不外乎是盜賊、醉漢、毒蛇、老虎、瘧疾菌、蟑螂、毛
蟲,或是英國的水手。甚至有了多年的經驗,她還不能消除她的恐怖。因此,她對於這個喀
布爾人充滿了疑慮,常常叫我注意他的行動。
我總是笑一笑,想把她的恐懼慢慢地去掉,但是她就會很嚴肅地向我提一些嚴重的問題。
小孩從來沒有被拐走過么?
那麼,在喀布爾不是真的有奴隸制度么?
那麼,說這個大漢把一個小娃娃抱走,會是荒唐無稽的事情么?
我辯解說,這雖然不是不可能,但多半是不會發生的。可是這解釋還不夠,她的恐怖始
終存在著。因為這樣的事沒有根據,那麼不讓這個人到我們家裡來似乎是不對的,所以他們
的親密友誼就不受約束地繼續著。
每年一月中旬,拉曼,這個喀布爾人,總要回國去一趟,快動身的時候,他總是忙著挨
家挨戶去收欠款。今年,他卻勻出工夫來看敏妮。旁人也許以為他們兩人有什麼密約,因為
他若是早晨不能來,晚上總要來一趟。
有時在黑暗的屋角,忽然發現這個高大的、穿著寬大的衣服背著大口袋的人,連我也不
免嚇一跳,但是當敏妮笑著跑進來,叫著「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的時候,年紀相差
得這么遠的這兩個朋友,就沉沒在他們的往日的笑聲和玩笑里,我也就覺得放心了。
在他決定動身的前幾天,有一天早晨,我正在書房裡看校樣,天氣很涼。陽光從窗外射
到我的腳上,微微的溫暖使人非常舒服。差不多八點鍾了,早出的小販都蒙著頭回家了。忽
然我聽見街上有吵嚷的聲音,往外一看,我看見拉曼被兩個警察架住帶走了,後面跟著一群
看熱鬧的孩子。喀布爾人的衣服上有些血跡,一個警察手裡拿著一把刀。我趕緊跑出去,攔
住他們,問這是怎麼回事。眾口紛紜之中,我打聽到有一個街坊欠了這小販一條軟浦①圍巾
的錢,但是他不承認他買過這件東西,在爭吵之中,拉曼把他刺傷了。這時在盛怒之下,這
犯人正在亂罵他的仇人,忽然間,在我房子的涼台上,我的小敏妮出現了,照樣地喊著:
「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拉曼回頭看她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笑容。今天他胳臂底下沒
有夾著口袋,所以她不能和他談到關於那隻象的問題。她立刻就問到第二個問題:「你到公
公家裡去么?」拉曼笑了說:「我正是要到那兒去,小人兒!」看到他的回答沒有使孩子發
笑,他舉起被銬住了一雙手,「呵,」他說,「要不然我就揍那個老公公了,可惜我的手被
銬住了!」
①離德里不遠的一個印度城市。

因為蓄意謀殺,拉曼被判了幾年的徒刑。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他被人忘卻了。我們仍在原來的地方做原來的事情,我們很少或
是從來沒有想到那個曾經是自由的山民正在監獄里消磨時光。說起來真不好意思,連我的快
活的敏妮,也把她的老朋友忘了。她的生活里又有了新的伴侶。她長大了,她和女孩子們在
一起的時間更多了。她總是和她們在一起,甚至不像往常那樣到她爸爸的房間里來了。我幾
乎很少和她攀談。
一年一年過去。又是一個秋天,我們把敏妮的婚禮籌備好了。婚禮定在杜爾伽大祭節舉
行。在杜爾伽回到凱拉斯去的時候,我們家裡的光明也要到她丈夫家裡去,把她父親的家丟
到陰影里。
早晨是晴朗的。雨後的空氣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陽光就像純金一般燦爛,連加爾各答
小巷裡骯臟的磚牆,都被照映得發出美麗的光輝。打一清早,喜事的喇叭就吹奏起來,每一
個節拍都使我心跳。拍拉卑①的悲調彷彿在加深著我別離在即的痛苦。我的敏妮今晚就要出
嫁了。
①一種印度音樂曲調名。

從清早起,房子里就充滿了嘈雜和忙亂。院子里,要用竹竿把布篷撐起來;每一間屋子
和走廊里要掛上丁丁當當的吊燈。真是沒完沒了的忙亂和熱鬧。我正坐在書房裡查看帳目,
有一個人進來了,恭敬地行過禮,站在我面前。原來是拉曼,那個喀布爾人。起先我不認識
他。他沒有帶著口袋,沒有了長頭發,也失去了他從前的那種生氣。但是他微笑著,我又認
出他來。
「你什麼時候來的,拉曼?」我問他。
「昨天晚上,」他說,「我從監獄里放出來了。」
這些話聽起來很刺耳。我從來沒有跟傷害過自己的同伴的人說過話,我一想到這里,我
的心瑟縮不安了,我覺得碰巧他今天來,這不是個好的預兆。
「這兒正在辦喜事,」我說,「我正忙著。你能不能過幾天再來呢?」
他立刻轉身往外走,但是走到門口,他遲疑了一會說:「我可不可以看看那小人兒呢,
先生,只一會兒工夫?」他相信敏妮還是像從前那個樣子。他以為她會像往常那樣向他跑
來,叫著:「呵,喀布爾人!喀布爾人!」他又想像他們會和往日一樣地在一起說笑。事實
上,為著紀念過去的日子,他帶來了一點杏仁、葡萄乾和葡萄,好好地用紙包著,這些東西
是他從一個老鄉那裡弄來的,因為他自己的一點點本錢已經用光了。
我又說:「家裡正在辦喜事,今天你什麼人也見不到。」
這個人的臉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他不滿意地看了我一會,說聲「再見」,就走出去了。
我覺得有一點抱歉,正想叫住他,發現他已自動轉身回來了。他走近我跟前,遞過他的
禮物,說:「先生,我帶了這點東西來,遞送那小人兒。您可以替我交給她嗎?」
我把它接過來,正要給他錢,但是他抓住我的手說:「您是很仁慈的,先生!永遠記著
我。但不要給我錢!——您有一個小姑娘;在我家裡我也有一個像她那麼大的小姑娘。我想
到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想賺錢的。」
說到這里,他伸手到他寬大的長袍里,掏出一張又小又臟的紙來。他很小心地打開這張
紙,在我桌上用雙手把它抹平了。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手印。不是一張相片。也不是一幅畫
像。這個墨跡模糊的手印平平地捺在紙上。當他每年到加爾各答街上賣貨的時候,他自己的
小女兒的這個印跡總在他的心上。
眼淚涌到我的眼眶裡。我忘了他是一個窮苦的喀布爾小販,而我是——,但是,不對,
我又哪兒比他強呢?他也是一個父親呵。
在那遙遠的山舍里的他的小帕拔蒂的手印,使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小敏妮。
我立刻把敏妮從內室里叫出來。別人多方阻撓,我都不肯聽。敏妮出來了,她穿著結婚
的紅綢衣服,額上點著檀香膏,打扮成一個小新娘的樣子,含羞地站在我面前。
看著這景象,喀布爾人顯出有點驚訝的樣子。他不能重溫他們過去的友誼了。最後他微
笑著說:「小人兒,你要到你公公家裡去么?」
但是敏妮現在懂得「公公」這個詞的意思了,她不能像從前那樣地回答他。聽到他這樣
一問,她臉紅了,站在他面前,把她新娘般的臉低了下去。
我想起這喀布爾人和我的敏妮第一次會面的那一天,我感到難過。她走了以後,拉曼長
長地吁了一口氣,就在地上坐下來。他突然想到在這悠長的歲月里他的女兒一定也長大了,
他必須重新和她做朋友。他再看見她的時候,她一定也和從前不一樣了。而且,在這八年之
中,她怎麼可能不發生什麼變故呢?
婚禮的喇叭吹起來了,溫煦的秋天的陽光傾瀉在我們周圍。拉曼坐在這加爾各答的小巷
里,卻冥想著阿富汗的光禿禿的群山。
我拿出一張鈔票來,給了他,說:「回到你的家鄉,你自己的女兒那裡去吧,拉曼,願
你們重逢的快樂給我的孩子帶來幸運!」
因為送了這份禮,在婚禮的排場上我必須節省一些。我不能用我原來想用的電燈,也不
能請軍樂隊,家裡的女眷們感到很失望。但是我覺得這婚筵格外有光彩,因為我想到,在那
遙遠的地方,有一個久出不歸的父親和她的獨生女兒重逢了。

F. 泰戈爾愛情詩精選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是泰戈爾整個著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成就非常突出。正如孟加拉學者阿本·卡塞姆·喬杜里所說:「短篇小說是泰戈爾的第二個主要成就,僅次於詩歌。」1
短篇小說一直是泰戈爾最喜愛的文學體裁之一。16歲時,他就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女乞丐》。上個世紀90年代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短篇小說。這種興致經久不衰,直到他生命的最後幾周。60餘年他創作了90餘篇短篇小說(約百萬字)。這在短篇小說體裁剛在孟加拉文學中誕生的年代,不能不算是驚人的成果。從效果方面來看,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與浪漫主義的詩歌一樣,都是最受讀者歡迎的篇章。
1 阿本·卡塞姆·喬社裡《泰戈爾小說集》(AbunKasemCaudhuri,《Rabi-ndranatherGalpaguccha》)達卡,孟加拉文版,前言部分。
泰戈爾是孟加拉文學以及印度文學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開拓者。印度古典梵文文學極為發達,孟加拉民間文學也絢麗多姿。就散文文學而言,雖不乏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寓言、傳說、神話等等,但卻沒有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而中、長篇小說領域也還是19世紀中葉由泰戈爾前輩文豪般吉姆·錢德拉·查托帕代(查特吉)①等人所開拓。在泰翁大量創作短篇小說之前,這一體裁在孟加拉文學中還處於朦朧狀態。凱特羅·古普塔在《孟加拉現代文學史》一書中說得好:「孟加拉文學中的短篇小說體裁是由羅賓德拉納特開創的。」②蘇庫馬爾·森也說:「泰戈爾是孟加拉真正的短篇小說的創建者。」③
作家不只是在孟加拉文學乃至印度文學中開辟了短篇小說的新領域,而且還以自己量多質優的作品,將這一體裁推到了日臻完善的地步。正如孟加拉學者納拉揚·喬杜里說的:「羅賓德拉納特是孟加拉短篇小說的一位大師。在這方面的實際影響,直至今天,還無人能夠與之相比。」④泰翁的小說,大膽運用民間口語,給孟加拉文學語言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氣息,促進了孟加拉現代文學語言的形成和發展。
①般吉姆·錢德拉·查托帕代(查特吉)(BankimcandrachattopādhāyCattopādhāy,1838—1894)是19世紀孟加拉乃至印度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在孟加拉文學中為小說這一體裁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②凱特羅·古普塔《孟加拉現代文學史》(KsetraGupta《AdhunicBānlāSāhityerItihas》)加爾各答1961年孟加拉文版168頁。
③SukumārSer《HistoryofBengaliLiferatura》新德里,1979年英文版282頁。
④納拉揚·喬杜里《散文文學》(NārāyanCaudhuri《Katha-Sanitya》)加爾各答,1963年孟加拉文版,33頁。
泰戈爾的短篇小說不但在孟加拉和整個印度確立了無可爭辯的權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英國著名的文學家、發表過許多研究泰戈爾著作作品的E·湯普森曾說:「優秀的短篇小說使他(指泰戈爾——筆者按)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①這話毫不誇張。泰翁的短篇小說完全可以與莫泊桑、契訶夫等這些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相媲美。像《喀布爾人》、《莫哈瑪婭》、《烏雲和太陽》、《一個女人的信》等作品,無疑都屬世界短篇小說名篇之列。1912年泰戈爾訪問英國時,首先使英國文壇轟動的就是短篇小說《喀布爾人》和某些詩集的英譯本(由聖蒂尼克坦的教師艾吉庫瑪·查克拉瓦蒂翻譯的)。②泰戈爾短篇小說在世界各地不脛而走,大受歡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其偉大成就。他的短篇,世界各大語言都有譯本。我國最早的中譯本可追溯到1917年《婦女雜志》上的《雛戀》(即《放假》)。《喀布爾·人》的中譯本至今已達八種之多。這種風起雲涌競相翻譯的盛況是很說明問題的。綜上所述,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既是他眾多作品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孟加拉文學、印度文學以及世界文苑中的瑰麗珍寶。
①E.Thompson《RabindranathTagore,hislifeandwork》倫敦,1920年英文版,103頁。
②見《泰戈爾評傳》(印)S.C聖笈多著,董紅鉤譯,原湖南人民出版社版,20頁。
二.泰戈爾創作的90餘篇短篇小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主題突出,愛憎分明。作家把古往今來的故事盡收眼底,但他那生花妙筆主要還是集中描繪了他所處時代的現實生活,即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前期印度城鄉生活的各個側面,描寫了當時各階層的不同人物。每當我們閱讀這些小說時,眼前便會呈現出一幅色調深沉令人感憤的時代畫卷。
作家所處的時代,正是英國在印度強化殖民統治的年代。祖國淪亡、民族屈辱的現實,激起作家崇高的愛國情感。他曾拋棄英王賜予的爵位,公開怒斥英國殖民者對人民進行的屠殺,並通過藝術形象宣揚愛國主義,揭露殖民主義。《烏雲和太陽》描寫一個與世無爭、愛好和平的大學生紹什普松,親眼看到一位洋大人尋歡作樂開槍擊沉鄉民小船淹死人時,滿腔仇恨地上告官府。然而官官相護,洋人逍遙法外。作家在小說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個英國人的心目中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不會因為開了這樣一個小小玩笑而受到某種懲罰。」後來,這位主持正義的大學生,反而被投入監牢。
作家不但譴責英國殖民者,而且還把筆鋒指向其附屬機構和他們的奴才。通過一個鄉村醫生的見聞,揭發了警察當局敲詐勒索、欺壓村民、橫行鄉里的暴行(《過失》)。透過一寡婦失身淪落的經過和其自殺事件的處理,暴露了法官道貌岸然的虛假面目(《法官》)。
隨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印度的發展,追求金錢牟取暴利的惡念與日俱增,並且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因而,金錢拜物教也逃脫不了泰翁的抨擊。在《藝術家》一篇中,寡嫂冒著傾盆大雨把兒子送到身為藝術家的侄子家裡。請他把兒子「從貪求金錢的欲惑中拯救出來」。因為滿身沾滿銅臭的監護人——孩子的堂叔的教導是「首要的事情,是全力以赴地撈錢」。
泰戈爾對封建勢力和陳規陋習嫉惡如仇。他反對種姓制度和宗教糾紛。《偏見》中一清道夫老頭,只因在公用水龍頭下洗衣服,後來又不知怎麼碰了一下他人,結果被打得頭破血流。而那些口頭上激烈的「愛國者」卻在圍觀,成了舊習俗的衛道士。《棄絕》描寫了種姓制度造成的鴻溝。一對彼此傾心相愛的男女,終於棄絕了種姓,堅持了愛情。《原來如此》是一篇嘲弄虔誠信神的好作品。查比平聽到虔誠修行的父親承認一穆斯林是自己的兒子時,他感慨萬端地說:「老一輩人虔誠就是這么一回事!」而書中另一角色講得更直截了當:「世上聖人和凡人的區別,就在於聖人會裝模作樣,而凡人則開誠布公。」《偷來的財寶》通過兩輩兩對戀人結合的故事,駁斥了「本命星」、「生辰八字」等迷信思想。《贖罪》則撻伐了因循守舊的贖罪儀式。作家不但嘲諷宗教的腐朽殘忍的習俗,而且還戳穿它的代表人物的虛假面孔。
泰戈爾之前,印度農村的情況在文學作品中極少反映。作家本人也說:「有一時期,我月復一月地創作有關農村生活題材的短篇小說。我相信,這之前在孟加拉文學中對農村生活的圖景還從來沒有過如此規模的描寫。①作家豐產期的短篇小說就主要是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家對貧苦農民傾注了無限的同情。在《原來如此》中,我們看到佃戶阿奇姆丁傾家盪產,背一身債。在《判決》中,作家告訴我們,農民在收獲大忙季節,哪怕是自己的莊稼泡在水裡,也得去給地主修理公事房。「有時他們不得不站在雨水裡淋著,可是卻沒有拿到應得的工錢,相反,倒聽到了不少無禮的責罵。」泰翁既寫了農民貧困受壓迫的處境,也描述了農民的反抗。在《難以避免的災禍》里寫道:「地主總管想要大幅度增加地租,激起了佃戶們奮起反抗。」佃戶阿奇姆丁被逼得走投無路時,也終於舉刀向地主頭上砍去。
①轉引自《泰戈爾文集》莫斯科,1961年,俄文版,第一卷563頁。
印度婦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慘處境是政、族、神、夫四權束縛的結果,是封建殘余和資本主義人吃人社會造成種種弊端的反映。這些最低層的人們,是泰翁短篇小說中寫得最多的題材。作家描寫了許多不幸的婦女被封建婚姻制度無情地吞噬了。《莫哈瑪婭》是控訴寡婦殉葬的佳作。美麗多情的莫哈瑪婭與情人約會時,被兄長撞見。她兄長為保持種姓的純潔竟將其妹嫁給一個垂死的老頭。婚後的第二天她便當了寡婦。狠心的哥哥又強迫她給丈夫殉葬。後來雖死裡逃生,但烈焰已舔掉了她那俊俏的面容。作品以奇巧的構思和細膩的描寫,鞭笞了這種封建制度的罪惡。
泰戈爾對童婚惡習也進行了猛烈抨擊。這種落後的風俗既有害於少女的身體,也有損於她們的心靈。《筆記本》中的烏瑪年僅9歲就出嫁了。她不但失去了父母的寵愛,而且連學慣用的筆記本也被沒收。這是多麼殘忍的現實啊!
作家在描寫印度婦女悲慘命運的時候,也塑造了一些追求光明渴望自由的女性。《一個女人的信》里的姆麗納爾,在夫家15年終於覺醒,決定離開這墨守成規嫌貧愛富的家庭,以反抗吃人的禮教。吉麗芭拉也是一個感人的形象。這位「為自己周身漫溢著的青春所陶醉。的美人,受盡丈夫冷落欺凌後,毅然決然地投身於藝術舞台(《打掉傲氣》)。
印巴分治,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由來以久的沖突愈演愈烈。1941年6月下旬,泰戈爾卧床不起之時,還專門構思了他最後一個短篇——《穆斯林的故事》。該篇雖未來得及進一步加工,泰翁就與世長辭了。泰翁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寫過一位穆斯林公主苦苦追求一婆羅門30餘年的故事(《泡影》)。可見大力宣揚兩教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創作主題是十分鮮明的。
泰戈爾短篇小說涉及的面極為廣泛。幾乎每一篇都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光輝。作品中,到處可見真與假的搏擊,善與惡的斗爭,美與丑的對立,愛與恨的抗衡。作家總是旗幟鮮明地同情弱者,反對強權;褒獎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他愈是較完美地把愛和恨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寫得愈真摯和深刻,就愈能激起人們去增恨那些破壞友愛的勢力。《喀布爾人》是作家以人道主義為主題的作品中最突出的篇章。一個窮苦的喀布爾小販結識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歲的小女兒米妮。小販把對遙遠故鄉獨生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米妮身上。這種愛使他們跨越了年齡的鴻溝,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並持續了多年。這種真摯之愛也感動了米妮的父親。他緊縮米妮的婚禮開支,資助喀布爾人回家,盡力使這久出不歸的父親能與自己親生女兒重逢。在這篇作品裡,泰戈爾把父女的感情和對窮人的同情完美地揉搓在一起,挖掘和表現極為深刻。愛與情的力量,消除了喀布爾和孟加拉之間迢遙萬里的距離,也消滅了富有的作家和貧窮的小販之間地位懸殊的差別,因為他們都是鍾愛自己女兒的父親!這怎麼能不「在人們心靈中喚起善良的感情」(高爾基語)。
三.泰戈爾短篇小說之所以成為文藝奇葩,除了在內容方面絢麗多姿、真實可信、引人入勝之外,還應歸功於作家的高超寫作技巧和生動朴實的語言。由於泰翁體察入微地觀察生活,在創作實踐中刻苦磨煉,並批判地繼承前人的藝術經驗,他所創作的短篇小說真是熠熠閃光。而且,不論是國度的差異,還是時間的流逝,都不能磨滅其光輝。下面主要從短篇小說的結構、形象、語言和場景四個方面略作分析:
·結·構泰翁短篇小說的結構布局極為靈活而且變化多端。從總體上來講,大多數篇章結構比較單純,但也有少數小說較為復雜,使人有應接不暇之感。就單篇來看,大多數通篇較為平淡,但平淡中常有奇峰突起,使人覺得意境新鮮。短篇的開頭有對話、有描寫、有插白……五彩繽紛。這樣即使情節的展開如行雲流水,舒捲自如,但又不落俗套,頗具新意。如《一個古老的小故事》一開頭就是「又要我講故事?不,我再也講不了啦」。賣過關子後,還是講了一個既古老又常新的寓言式的故事。開頭不拘一格各盡其妙。結尾呢,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回味無窮。如《加冕》以三呼「萬歲」來結尾,不是妙趣橫生而又新穎別致嗎!小說情節的發展大多是按事件發生先後順序平鋪直敘的,但有時也用跌宕起伏的倒述和回顧(如《棄絕》、《法官》等篇)。前者如滔滔江水奔騰直下,一瀉千里,痛快淋漓;後者似幽幽山徑蜿蜒盤旋,千回百轉,柳岸花明。
結構的千變萬化,如以愛情為主線的《河邊台階的訴說》、《棄絕》、《素芭》、《莫哈瑪婭》、《筆記本》、《打掉傲氣》、《女鄰居》、《海蒙蒂》、《訣別之夜》、《女隱士》、《新郎和新娘》、《偷來的財寶》等20幾篇短篇小說為例,它們各有側重,寫法各異,毫無雷同之處。
總之,從結構方面來講,靈活勻稱渾然天成。既是匠心獨運,卻又看不出慘淡經營的痕跡。
·形·象塑造典型形象是文藝創作的中心問題之一。泰翁非常注意這問題,而且做得很成功。他的短篇幾乎篇篇都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人過目難忘。他所塑造的人物從不圖解式臉譜化,而是各有特色。如小說中女主人公為數極多,但都找不出雷同的例證。他著力選擇和提煉典型人物。如《烏雲和太陽》中的紹什普松這個典型很深刻。他雖是法學碩士,但對打官司毫無興趣,是個十足的書獃子。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與世無爭、愛好和平的大學生,卻被迫主持正義打官司,足見壓迫之深和反抗之烈,更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這層意思。人物形象一般都是以其自身的言論和行動來表現的。作家對於所同情的人物,描寫其內心感受和心裡活動一般比較詳細(如大多數女主角就是如此);對於嘲諷或抨擊的對象,常以他們的行動來表演。如《難以避免的災禍》中的地主總管,頗似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里的尤利亞·希普。作家未用任何「虛偽」之類的字眼來形容他,只是描寫他對同村一婆羅門五次行觸腳禮這個單調重復的動作,就把這個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偽君子刻畫得淋漓盡致!作家嫻熟地運用對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往往是以反面角色的卑鄙渺小,把正面人物襯托得更加高尚偉大。
·語·言鮮明的形象要靠生動的語言來塑造。泰戈爾駕馭語言的能力極強,不愧為一位大師。他的藝術語言下列幾個方面更為突出:
1.幽默諷刺尖銳詼諧。細讀泰翁的作品,常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會心的微笑或者憤怒的遣責。特別是那些略帶悲劇色彩的短篇,幽默詼諧的特點尤為明顯。
2.簡潔含蓄筆墨精煉。如《女隱士》結束部分僅用博羅達講的一句話和一個掏目錄的動作,就反映他12年來徹底變了的嘴臉。又如《海蒙蒂》結尾寥寥數語就明確透露出她的不幸命運。
3.借喻比擬浮想聯翩。這是作家經常採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如在《法官》里有這樣一段話:「從海上看來,墨綠色森林籠罩著的海岸,像仙境一樣的可愛和美麗。然而一上了岸,就覺得不那麼迷人了。」作家以「海岸」來比擬一個15歲守寡少婦的心情和不懂人情世故而抱的幻想,既簡單具體又惜墨如金。
4.寓意象徵意味深遠。如《烏雲和太陽》,其篇名本身就寓示著光明與黑暗。
5.警句插白畫龍點睛。泰翁短篇里常夾著一些警句或警句式的插白,對前後文或主題的理解,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描寫紹西對出門的丈夫從心靈深處激起了熱烈的愛情時,插上一句「離別的紐帶拉得越緊,溫柔的心裡的愛情結扣就系得越牢。」(《姐姐》)這是多麼形象化的高度概括!泰翁許多插白既風趣幽默又極為貼切。讀者自己去品味吧!
上述語言特點,常常是相互摻和交織在一起,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場·景在小說中泰戈爾很講究場景的描寫。一般無大段的風景畫面,往往以廖廖數筆就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圖景。在泰翁的短篇里,我們看到了孟加拉的旖旎風光——熙攘喧嘩的城鎮,悠閑寧靜的村莊,崢嶸競艷的春日,稻麻金黃的秋天……作家的場景描寫總是與表現主題、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烘托氣氛息息相關,並且達到了情景交融、意境統一的地步。試舉一例:《棄絕》開頭的場面是「月圓之夜」鳥語花香,一對新婚夫婦坐在卧室里,沉浸在愛情的幸福之中。後來他們棄絕種姓堅持愛情而被雙雙趕出家門時,那一夜是「漆黑的夜晚。沒有鳥鳴。」環境描寫與情節發展配合得多麼緊密啊!

G. 有誰能我找一篇泰戈爾的短篇小說的賞析文章嗎

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
《素芭》(1893)、
《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
《摩訶摩耶》(1892)、
《太陽與烏雲》(1894)

在《喀布爾人》中,這個「從喀布爾來的人」的
姓名不詳。他是個體格強壯的帕坦人,穿一身寬松而
骯臟的衣服。他曾因斗毆被捕入獄,監禁使他更加狂
暴,用他自己的說法,進監獄是到了「老丈人家」里。
這人行為粗野,沒有教養,但與外號「小話匣子」的
五歲小女孩敏妮的友誼卻讓人感動。喀布爾人常給這
個加爾各答一個作家的小女兒帶去一些杏仁、葡萄乾
和葡萄;但卻從不要錢。這使孩子的母親對喀布爾人
產生了種種疑慮和擔心:恐怕這個大漢會把女兒抱走,
或者把女兒裝到背著的大口袋裡拐跑。多年以後,剛
剛出獄的喀布爾人又給已經長大了的,快要出嫁的作
家女兒帶去一些乾果。當作家接過來東西要給他錢時,
他卻抓住作家的手說 :「不要給我錢!——您有一個
小姑娘,在我家裡我也有一個像她那麼大的小姑娘。
我想到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要賺錢的。」
這時,「他伸手到寬大的長袍里, 掏出一張又小又臟
的紙來……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手印, 不是相片, 也
不是一幅畫像……當他每年到加爾各答街上賣貨的時
候,他自己的小女兒的印跡總在他心上」。 這一細節
使人們終於認識了喀布爾人,任何疑慮和擔心都會雲
消霧散,而且會對喀布爾人肅然起敬。泰戈爾對「小
小的手印」這一細節的渲染,使喀布爾小販這一形象
更加血肉豐滿,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生動逼真的
印象使人終生難忘。彷彿一提到父愛,便會使我們想
起這個喀布爾人,想起這一細節——它對喀布爾人愛
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更具文學史的
典型意義。

H. 泰戈爾短篇小說讀後感

概述:一個窮苦的喀布爾小販結識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歲的小女兒敏妮。小販把對遙遠故鄉獨生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敏妮身上。這種愛使他們跨越了年齡的鴻溝,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並持續了多年。這種真摯之愛也感動了敏妮的父親。在喀布爾人從監獄里出來看望敏妮時,他緊縮敏妮的婚禮開支,資助喀布爾人回家,盡力使這久出不歸的父親能與自己親生女兒重逢。「我喀布爾人疼愛敏妮的原因是什麼?喀布爾人把對遙遠故鄉獨生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敏妮身上,所以對敏妮特別疼愛。」文中「我」對喀布爾人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開始只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小販看待,所以當喀布爾人送乾果給敏妮時,「我」給了他錢。後來發現他與敏妮成了好朋友,開始慢慢改變看法,並相信他對敏妮不會有什麼威脅,也就放心了。婚禮上他的到來,讓「我」有了不好的預兆,態度有點冷淡。直到看到他小心保存的自己女兒的手印,才終於明白了這個喀布爾人,對他的所有疑慮都煙消雲散,並縮減婚禮開支,資助他回家與女兒團聚。文中有多處細節描寫,請找出來並談談這些細節描寫對於刻畫人物、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例:「他伸手到寬大的長袍里,掏出一張又小又臟的紙來……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手印, 不是相片,也不是一幅畫像……當他每年到加爾各答街上賣貨的時候,他自己的小女兒的印跡總在他心上」。這一細節使人們終於認識了喀布爾人,任何疑慮和擔心都會雲消霧散,而且會對喀布爾人肅然起敬。泰戈爾對「小小的手印」這一細節的渲染,使喀布爾小販這一形象更加血肉豐滿,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生動逼真的印象使人終生難忘。彷彿一提到父愛,便會使我們想起這個喀布爾人,想起這一細節——它對喀布爾人愛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更具文學史的典型意義。超越階層的深沉父愛。在這篇作品裡,泰戈爾把父女的感情和對窮人的同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挖掘和表現極為深刻。愛的力量,消除了喀布爾和孟加拉之間迢遙萬里的距離,也消滅了富有的作家和貧窮的小販之間地位懸殊的差別,因為他們都是鍾愛自己女兒的父親!這怎麼能不「在人們心靈中喚起善良的感情」(高爾基語)。 泰翁的小說,大膽運用民間口語,給孟加拉文學語言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氣息,促進了孟加拉現代文學語言的形成和發展。 泰戈爾短篇小說涉及的面極為廣泛,幾乎每一篇都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光輝。作品中,到處可見真與假的博擊,善與惡的斗爭,美與丑的對立,愛與恨的抗衡。作家總是旗幟鮮明地同情弱者,反對強權;褒獎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他愈是較完美地把愛和恨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寫得愈真摯和深刻,就愈能激起人們去憎恨那些破壞友愛的勢力。

I. 印度近代大詩人泰戈爾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是( )

A《戈拉》和《沉船》

熱點內容
文筆好的的甜文校園小說完結 發布:2025-09-23 00:29:15 瀏覽:557
好看的重生種田小說 發布:2025-09-23 00:23:49 瀏覽:110
網游英雄無敵無女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3 00:15:12 瀏覽:862
顧遇年陌念小說名字 發布:2025-09-23 00:02:18 瀏覽:175
穿越成女配角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3 00:01:42 瀏覽:702
免費小說億萬富翁寵妻 發布:2025-09-22 23:48:34 瀏覽:498
禁愛有肉的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9-22 23:48:30 瀏覽:232
都市言情有聲小說在線聽 發布:2025-09-22 23:32:07 瀏覽:956
帶空間類農民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2 23:30:32 瀏覽:522
校園言情小說男主女主都是豪門 發布:2025-09-22 23:27:57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