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二黑的春天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二黑的春天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7-14 16:21:24

1. 林斤瀾《春天》閱讀答案

閱讀第一、二自然段,概括出北京春天的兩大特點。(各3個字)
北京春天:(1):脖子短
(2):風沙大
作者說,北京的春天不僅僅是刮土,而且有「別樣的體會」。這「別樣的體會」在第七、八自然段中分別表現為:
(1)
:消冰凍
(2)
:化霜雪
作者的文中寫道:起先還「懷念江南的春天」,後來又不願回江南;起先寫北京的春天成天「刮土」,後來又強烈的「懷念北國的春風」。這樣寫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句(1)的作用是:
反襯桃園春天具大的吸引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句(2)的作用是:形成巨大的反差,突出表現北國春風強勁的個性特點。

2. 閱讀春天答案求大神解答

  1. 修辭手法:擬人 作用:寫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賦予春天人的行態

  2. 春風 特點:溫和、舒適、「調皮」

  3. 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

  4.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以上個人所想 僅供參考

3. 二十年後 歐亨利 閱讀題目外加答案

1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鮑勃對警察說「這兒沒有出什麼事」,表現了他在和老友見面前的愉快心情。

B. 鮑勃說「這些年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反映出他負罪在逃的窘迫之狀。

C. 鮑勃給警察講述他和朋友約會的緣起,是為了緩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緊張心理。

D. 高個子男子擔心鮑勃很快認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領向上翻著,蓋到耳朵。

E. 鮑勃讀便條時微微顫抖,表現了他當時驚愕、恐慌、尷尬等復雜的內心活動。

【答案】AC

【解析】A項不是「愉快」而是「緊張心情」,C項「緩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緊張心理」錯,是為了體現他的「重情守信」

12. 小說兩次寫到「一陳冷颼颼的風」,有什麼作用?(6分)

【答案】①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

【評分要點】每答對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

13.小說中的鮑勃具有什麼樣的性格?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

【評分要點】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4.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8分)

【答案】1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評分要點】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4. 春的消息閱讀答案。(附全文及題目)

1、這是一句(設問)句。讀這首詩時,我的感受是(心曠神怡)。

2、詩歌描繪了許多畫面。請選擇一幅畫面,描述一下。

在一個明媚的春天,萬物復甦,春意盎然,一個漫步者暢游在春的氣息里,盡情的玩耍,累了之後隨身躺在嫩綠的草地上,愜意地呼吸著春天的氣息,突然感覺面頰上有異樣的東西在搔癢,原來是剛出生的小草,不禁笑了起來。

拓展資料


《春的消息》為金波所著現代詩,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和上海語文課本三年級下冊第一課。

這是一首兒童詩,詩中字里行間流露出告別冬天,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的喜悅之情,贊美了春天的美麗。

5. 春天 閱讀答案 看以下詳細問題。

問: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詞和句子的意思。
(1)太陽依舊病懨懨的樣子:
答: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冬天太陽的嚴寒,也表明了作者低落的心情。
(2)嬌嬌:
答:小草嫩綠剛發芽的樣子,側面寫出了春天的來之不易,草的細小更能體現出「痕跡」。
2 文中「發現了第一抹春痕」指的是什麼?
答:學生在課桌的縫隙里,放的一撮小草芽。
3 將「這些鮮艷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使用小手指將它們拾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中的「染」換成「插」好不好,為什麼?
答:不好。前文把「彩色的粉末」形容成「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這里用「染」字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孩子們像春天一樣天真爛漫、生機勃勃。

6. 春天 閱讀答案

熱愛生活的人,對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摯而執著。一絲毫不起眼的綠,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會使他眸子閃亮,盈滿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輝,盪漾幸福的漣漪。春天對於熱愛它的人,無時地刻不在散發著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疇,松軟的泥土散發著清新濕潤的氣息,冬憩後醒來的麥苗兒精神煥發,展現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機;渠水歡唱,如母愛的乳汁,與土地和麥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盪,魚蝦暢游,蛙鼓抑揚弄喉嗓,柳絲婆娑舞倩影,陽光水波交相輝映,灑落捧捧金和銀。春在天空,燕語呢喃,蝴蝶翩躚,風箏高飛,濃濃春意彌漫潔白的雲朵間,甜脆笑聲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園,紅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樹飛雪,蜂蝶追逐喧嚷,醞釀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春天是聲聲婉轉清脆的鳥語,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春草尖上的一顆露珠,紅紅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種子破土而出時拱動的力,樹木拔節時喧響的節奏;春天是透明純凈的夢,火熱沸騰的歌,靈感流溢的詩;春天是孩子臉蛋上的天真無邪,姑娘面頰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們用汗水、 勤勞和智慧栽種的一茬茬的希望、夢幻和理想。
16. 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繪了哪幾幅春光圖?
(1)( 田疇 )春光圖 (2)( 河畔 )春光圖
(3)( 天空 )春光圖 (4)( 果園 )春光圖
17.從內容上看,第2段與第一段中用那句話相照應?
春在果園,紅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樹飛雪,蜂蝶追逐喧嚷,醞釀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對於熱愛它的人,無時地刻不在散發著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18.根據文中第3段文字的意見想想看,春天還是什麼?發揮你的想像里,用自己的話寫一例。
春天是一隻鈴鐺,喚醒了在沉睡的動物。
19.本文在描繪春天是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試寫出一種。
春就像媽媽的手,輕輕的撫摸著大地。
20.對比《春》這篇課文,本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喜愛春天的思想情感。

7. 《春天》閱讀的答案

參考答案:

1.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繪了哪幾幅春光圖?
(1)( 田疇 )春光圖 (2)( 河畔 )春光圖
(3)( 天空 )春光圖 (4)( 果園 )春光圖

2.閱讀第二段完成下列問題
(1)從視覺角度描寫春天的句子:冬憩後醒來的麥苗兒精神煥發。

(2)從聽覺角度描寫春天的句子:甜脆笑聲穿梭浩淼九天。

(3)從嗅覺角度描寫春天的句子:松軟的泥土散發著清新濕潤的氣息。

3.選文中描寫那些修辭方法?請舉兩例?
①比喻:渠水歡唱,如母親的乳汁。

②擬人:蜂蝶追逐喧嚷。
③排比:紅杏流紅,桃花漫霞,梨樹飛雪。

請採納,謝謝支持!

8. 等待第二個春天閱讀答案

答案:1.①無論誰或任何事物都比不上;②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2.滿心歡喜,垂頭喪氣;3.阿獃沒有耐心,而阿土卻很執著;4.他可能會很後悔;

9. 春天的閱讀答案

1 不同是它通過各種修辭手法直接描繪了春,而課文是通過草花雨風等景物來描寫。相同是都對春進行了贊美,都表達了對春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 神奇的魔力是指讓看到它的人就產生喜悅之情,生命力是指春回大地的生機勃勃。
3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更喜歡《春》里的句子,因為更有生命力。
4 春是一朵溫暖的雲彩,一股歡快的泉水。
5 用我們的言傳身教去呵護春天、關心春天,用我們的心血精力去編織春天、灌溉春天,呵護關心春天的風吟鳥啼柳綠花紅,編織灌溉春天的田園風光妖嬈風情,讓春天常駐我們身邊,永駐我們心靈深處的愛心家園…… 升華主題 有生命力 用了排比



春天
看看日歷,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戶外,覺得風還是冬天的風,冰涼刺骨。太陽依舊病懨懨的樣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濛蒙的顏色,鉛筆畫似的。哪裡有一絲春天的蹤跡?有一天,我卻意外地從學生的課桌上,發現了第一抹春痕。

學生在寫作業,我在靜悄悄的教室里巡視,驀然看見,一張課桌的縫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細細的白線嬌嬌的扎著。草芽針一樣細,頂端嫩綠,往下是鵝黃,根部則嫩白。我站在那裡端詳了許久,心中一時有些感動。我相信,這是天地間第一抹春色。在寒風料峭的二月里,灰黃蒼茫的天地間,發現這一抹淡到極致的春色,需要怎樣的耐心和細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纖細的草芽看了看,又插進桌面的裂縫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臉望著我,笑了。

這以後,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從學生的課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動和蔓延了。桌縫里,有一二截剛剛泛青或萌發芽苞的小樹枝,還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麼小,白的似米粒,黃的、紅的,像蠟筆上削下的碎屑。想這些鮮艷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使用小手指將它們拾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有一天,我迎著學生的歌聲走進教室,看見我放著教科書的課桌上,循著縱橫的縫隙,長滿了青草、綠葉、小花。那課桌,彷彿是從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塊芳草地。我打開教科書,書頁里也夾了幾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學生們也喜形於色。那一笑,已使師生的心溝通了。這一節課,學生始終情緒高昂。下課後,我拿起一枝開著淡紫色花朵的葛條,嗅了嗅,對學生說:「真是春天了,連咱們的課桌也都開花了!」學生大笑,歡呼起來。這時候,一個調皮的男孩,指著一個女孩子說:「老師,她也開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辮子上,簪了一枝粉紅的野花。學生們又是一陣擊掌大笑。

在這開花的課桌間踱步,聽著學生們那晴朗的笑聲,我覺得,這教室該是春天的源頭了。春天從孩子們的身上產生,先染了他們的課桌,然後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詩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種姿勢。
問: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詞和句子的意思。
(1)太陽依舊病懨懨的樣子:
(2)嬌嬌:
2 文中「發現了第一抹春痕」指的是什麼?
3 將「這些鮮艷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使用小手指將它們拾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中的「染」換成「插」好不好,為什麼?

問: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詞和句子的意思。
(1)太陽依舊病懨懨的樣子:
答: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冬天太陽的嚴寒,也表明了作者低落的心情。
(2)嬌嬌:
答:小草嫩綠剛發芽的樣子,側面寫出了春天的來之不易,草的細小更能體現出「痕跡」。
2 文中「發現了第一抹春痕」指的是什麼?
答:學生在課桌的縫隙里,放的一撮小草芽。
3 將「這些鮮艷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使用小手指將它們拾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中的「染」換成「插」好不好,為什麼?
答:不好。前文把「彩色的粉末」形容成「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這里用「染」字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孩子們像春天一樣天真爛漫、生機勃勃。

10. 春的閱讀答案

《春》朱自清閱讀題

課文第一段問答題
1第一段,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答:運用連續反復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對春天的盼望心情以及喜悅心情

2為什麼一連說了兩個「盼望著」?

疊用「盼望著」,反復更突出瞭望春急切的心情
運用反復的手法,突出了作者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

課文第二段問答題

1第二段,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總寫春天,作者著眼於哪些景色的變化?這些景色的變化給人以怎樣的感受?

答:1)運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2)總寫春天,作者著眼於山、水、陽光的變化,形象表現了春來大地積雪融化春光明媚,山上變得淡綠潤澤明朗,水位上漲,春日融融的暖意.
3)作用:從總體上寫大地回春,生機勃發為下文具體描寫春的美景而張本

課文第三段問答題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春草?在詞語的運用上有什麼特點?效果怎樣?
答:1)作者描繪了小草剛剛長出的情態,用了「偷偷」「鑽」,給人以不知不覺的感覺,又用「嫩嫩」「綠綠」使小草惹人喜愛,還寫了小草的長勢和生長的面積,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給人以清新悅目之感。更進一步寫小草的質地,用「軟綿綿」,讓人願意和它親近,人們在小草上坐著、躺著、打滾、踢球、跑步,有無限愜意的感受。

2)這段描寫用了較多的疊用的形容詞,對小草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2從第3段中找出描寫小草的質地、色澤和生長旺盛的詞語.

①描寫質地的:軟綿綿的 嫩嫩的

②描寫色澤的:綠綠的

③描寫生長旺盛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3「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句中「偷偷地」「鑽」用得很好,好在哪裡?修飾語「嫩嫩的,綠綠的」放在句末,有什麼好處?

「偷偷地」和「鑽」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擬人的修辭,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經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

「嫩嫩的,綠綠的」放在句末,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也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4為什麼要寫人的活動?側面寫春草,表現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課文第四段問答題

1作者描繪春花圖,抓住了什麼特點?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答:1)寫春花競相開放,愈開愈多,愈廣,花色多樣、濃艷,花香帶著甜味。由花聯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艷、花香。寫樹花之後寫地上的草花,野花雖然小而稀疏,卻別有一番情趣,同樣招人歡喜。
2)本段運用了擬人、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春花寫「活」了,有極強的動感。

2桃樹、杏樹、梨樹,……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抓住了春天裡花的繁多的特點;「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寫花的顏色,其特點是五彩繽紛。

3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句話和寫春景有什麼關系,起什麼作用?

這句是作者想像,由眼前春花引發聯想,滿樹的果實是眼前滿樹的春花的必然結果,這是一種因果聯想,反過來,這種對秋豐收的想像又襯託了春花的美麗和春天的生命力.

4「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為什麼"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兩個比喻描繪了陽光照耀下野花隨風擺動鮮艷明麗的樣子,這里沒有明寫陽光和風,但已寓於描寫之中了.因為有陽光,所以野花才像眼睛\星星一樣亮;因為"風輕悄悄的",野花搖搖擺擺,所以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眨呀眨的".兩個比喻又互補: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是,眼睛沒有星羅棋布的特點,不能照應"遍地,星星又無眉目傳情的妙處,兩者相結合,真是把野花寫活了.

課文第五段問答題

1描繪春風,作者嫻熟地用人的哪些感覺器官來感受春風: 、 、 ,把春風寫得有感有情。請你分別說說各是怎樣描繪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樣呢?

答:從觸覺上感受,「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輕柔、溫暖,充滿了愛撫。

從嗅覺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濕潤,青草味清爽,花香,濕潤、清爽、淡香,由輕風融在一起,由輕風傳送給人們。

聽覺上,由輕風傳來了鳥鳴、流水、短笛的和諧悅耳的樂曲

人們不能不感謝春風帶來的溫馨、柔潤,不能不感謝春風給予的清新、振奮。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一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出了春風怎樣的特點?

運用了引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突出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

3在這一段中春風有哪些特點?

從觸覺寫春風的柔和,從嗅覺寫春風的芳香,從聽覺寫春風的和悅。

課文第六段問答題

1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描繪出一幅迷人的春雨圖?

答:作者抓住春雨細密、輕盈、綿長的特點。從靜景寫到動景,由近寫到遠,勾勒出—幅南方傍晚春雨綿綿的朦朧剪影圖,意境深遠,十分迷人。

2有人認為,牛毛、花針、細絲都有「細」的共同特點,因此三個排比句重復了。你怎麼看?請談談你的理由。

三個排比並不重復,而是各有側重點。「牛毛」強調細密,「花針」強調輕盈、閃亮,細絲強調綿長。

3第④句中的「逼」字,它在文中的意思__逼近__,試就此字的作用作一點分析。將小草入目由被動化為主動,寫出了雨中小草極其青綠的色彩,側面突出春雨的潤物的作用

4.對"人家屋頂上全籠罩一層薄煙"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D)

A.寫居民們正在做晚飯,屋頂上炊煙裊裊.

B.寫做晚飯時的炊煙與蒙蒙細雨交織在一起的景狀.

C.與"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相照應,從近處寫出了細雨蒙蒙的景狀.

D.寫春雨細密而輕盈的特點,用"一層薄煙"來比喻細雨蒙蒙的狀態.

課文第七段問答題

1作者描繪迎春圖,從哪兒寫起,落在什麼地方?

答:作者由「風箏」寫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擴展到「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歡天喜地地出來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此段與盼春呼應,由盼而迎,表達了人們盼春、愛春的心情。

課文第八、九、十段問答題

1作者贊春,運用了哪幾個比喻,各自突出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答:像剛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長」讓人振奮,給人希望;

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給人以美的感受,讓人充滿活力;

像健壯的青年,突出了「壯」,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壯,給人以奮進的力量。

這三個比喻句是全文的總結,集中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贊頌。

2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成一體,表達效果會受到什麼影響?

因為它們是按照春天的時間順序來寫的,分別表現不同時段的不同景象,分別側重表現「新」「美」「力」的特點。如果合成一體,則無層次感,表達效果不好。

《春》的結尾處的三個比喻句有何深刻含義?
解析:三個比喻句,從不同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特徵,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把春天比作「娃娃」,因為春到人間,給人帶來希望,具有「新」的特徵;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為春天美化了人間,使人感到活潑可愛,具有「美」的特徵;把春天比作「青年」,因為春天有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使人充滿活力,具有「力」的特徵。這三個比喻句既是對春天的贊美,又形象地揭示了人們對春天的嚮往,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執著的追求。

熱點內容
飛讀小說廣告推薦視頻 發布:2025-09-22 12:01:28 瀏覽:150
台灣短篇言情小說後悔 發布:2025-09-22 11:43:18 瀏覽:717
最火的言情暢銷小說作者 發布:2025-09-22 11:42:33 瀏覽:281
雅文言情小說免費閱讀混沌天體 發布:2025-09-22 11:42:30 瀏覽:545
快穿之魔王宿主超無敵聽書 發布:2025-09-22 11:41:04 瀏覽:761
斗羅大陸3龍王傳說小說免費全集閱讀 發布:2025-09-22 11:32:25 瀏覽:619
最新免費言情全本小說 發布:2025-09-22 11:30:03 瀏覽:681
口袋妖怪小說系統完結 發布:2025-09-22 11:26:00 瀏覽:126
皇宮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2 11:22:25 瀏覽:181
修真聊天群小說閱讀 發布:2025-09-22 11:12:05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