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的基本框架
『壹』 寫小說怎麼設計小說結構和框架
資料轉載至龍的天空,希望對你有幫助。
發帖人—寄傲劍魂
很多的新作者在推出了大量的作品後,卻是留給讀者的是迷茫,包括作者本人都處於迷茫之中,一開始都想寫成一部輝宏巨作,場面巨大,卻寫到一半發現,後文該不知如何寫下去,也不知道如何延續,如何收尾,數十萬字的文章如何才能打動讀者,如何才能胸有成竹的撰寫,這就需要,像是在蓋一幢大樓前,必須有一副精細的圖紙,任何一部分都能心中有數,文章也會條理分明,情節也可以循序漸進。
以下的提綱就是為所有新作者們提供的一個寫小說前的框架,也適合於多人合寫,如果把小說當作一個人,那這個提綱就是小說的骨架,情節就是肌肉,風格就是外表,筆力就是情感。
沒有一個堅實的骨架,小說就會顯的軟弱無力,讓讀者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小說不是給作者自己看的,而是給千千萬萬的讀者欣賞的,所以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是至關重要,首先讓別人看明白之前,就必須自己比別人更清楚。
雖然以下的提綱有點像是游戲製作的設定,但同樣也是小說所需要具備的元素,每一個環節和設定都在寫之前都明列清楚,因為寫小說跨度時間長,人的記憶不可能長時間記憶原先設定的內容,在寫作時就不會出現如從下手和甚至偏離原來設定的尷尬局面,每一節的編輯就會如同把一句話放大成數千字一樣,能夠隨時把握小說的進度和方向,寫作時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這樣能利於新作者們把自己的獨特風格和創意展現給大家。
寫作提綱草案
書名:《XXX》
第一、體材:玄幻,武俠,科幻,幻想,軍事,YY
第二、主題:主要情節內容,說明什麼?內涵
第三、內容簡介:
第四、預計字數:XX萬
第五:環境設定
環境地理:哪個世界環境,如是異時空需要說明,什麼地名,越後面越遠,供人物移動使用。
中央:
東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設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間角色和閑雜職業)
1.姓名:性別,年齡,性格,語言風格,初始技能,後學習技能。
N.姓名:性別,年齡,性格,語言風格,初始技能,後學習技能。
第七、技能設定:
1.技能名稱:學習過程,使用動作,效果,優點描述,缺點描述。
第七、道具設定
1.道具名稱:尺寸,外型,重量,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製造成分。
第八、情節設定(最簡潔的一句話介紹整個情節)
環境序引:
世界格局:
勢力分布:
第九、情節結構
主角出世:
生活環境:
引發情節:
主角入世:
學習情節名:
受挫情節名:
組隊情節名:
敵對情節名:
戰斗情節名:
進化情節名:
再學習情節名:
大勢力情節名:
書末戰斗情節名:
末尾結文情節名:
敵對情節:
介紹情節名:
結仇情節名:
內部對話情節名:
分裂或發展情節名:
盟友情節:
介紹情節名:
結盟情節名:
幫助情節名:
第十、章節情節簡述(200-500字說明全節內容)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
大結局:
第十一、他人潤色拼接說明:
1.組隊拼寫流程:主題提出->情節規劃->初建提綱->創意補充->情節補充->確立提綱->包干分配->回稿審核->章節修改->思路調整->回稿修正->拼接潤色->漏洞群修->發布計劃;
2.閱讀全文,風格及語言修改,必須由同一人完成;
3.如需要他人續稿填坑,需提供需續稿部分的詳細提綱和思路的,並保留續稿者個人標記;
4.留伏筆或新的思路,需在節末註明,利於後文編寫;
5.若單節審核,由原作者修改,需要寫詳細書評,優缺點。
6.留個人標記:作者:XX續貂(續貂:意指狗尾續貂,對前文原作者的尊重。)
『貳』 怎麼寫小說框架
先把你目前所想到的記在一張紙上,像人物的設定、幾個重要的情節。另外再在另一張紙上畫出主要的人物關系圖,標明時間。列一張時間大綱,將你先前寫的人物事件什麼的填充進去,然後選擇一個開頭(插敘、倒敘或是直敘的方式)動筆寫。
『叄』 怎樣設定小說框架
做夢.很多小說都往往是做了一個夢,馬上把它記下來.有很多詞句都是從夢中來的!
『肆』 如何構思一本小說完整的框架如何寫大綱我發現想一點寫一點實在是寫不下去。誰能告訴我怎麼列大綱
總的來說,你要先把文章的方向給定下來,那樣才好些嘛。
然後第一:就要確定人物的性格等等
第二:大概會出現的主線,就是主角在這部小說中做什麼,主要要做什麼,要體現出來。
第三:來條暗線,所謂暗線就是一般情況下不出現的劇情,潛伏的,或是伏筆之類的,這都由你自己來設計!
第四:大概構思好小說的結局方面。
第五:寫好該書的簡介。(這個要好好下功夫首先吸引人了,別人才會看你的小說嘛)
第六:動筆,你腦子想的再好,但是你沒動筆就完全不一樣,動筆了之後,再在你的大綱的框架上加入血肉!
(第七:這個是話外了。寫小說要就是要把事具體話,所以立了大綱後要把內容寫得很充實,很多人就是這點沒做好。)
其實所謂的大綱,都是自己設計的,你想怎麼設計都行,按照每個人自己的風格,我的大綱不會超過幾百字,因為都是幾個字,或是幾句話就一個大篇幅的內容,至於裡面的詳細內容,邊寫邊想。
例如說 殺人,搶親!
這個就是一個大劇情,裡面的細節不需要寫那麼明確,只需要等你自己要寫的時候,自己腦子邊動,邊打出來就成了!
至於後面跟大綱內容不符,我覺得這個不好說,寫小說就是你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也就是說他本就是一個不固定的事,你沒必要太去勉強。但發生明顯的錯誤,就不好了。
『伍』 小說的六要素
小說的基本要素有:人物設定、故事背景和故事框架三個部分。想要成為一個網路作家需要做到的就是總結、堅持和創新,只要做到這三點,還是有很大幾率可以成功的。
由此可以看出,創作一部優秀的網路文學作品。要做到在人物設定、故事背景和故事框架三點因素當中,至少要有兩點與眾不同。比如異世界題材作品當中,主角大多都是天賦異稟的人物,在異世界打敗大魔王,迎娶白富美的套路。那我們在異世界的題材當中,可以將主角設定為一個資質平平或者是具有明顯弱點的人物,在異世界也不一定要拯救世界,可以是為了經營好庄園、牧場、或者是白手起家,自己創業的故事。將故事的重心放在怎樣生存下去。甚至到最後都不必是世界武力的巔峰,可以是成功將自己身上的先天不足補齊或者是重新回到原來的世界,都可以。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前輩的作品做出區分。只要在文筆上多下功夫,不要偏離最初的設定,應該很有機會獲得不錯的熱度。希望我不成熟的建議可以幫到您。
『陸』 小說基本框架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發展、高潮、結果
『柒』 小說網站結構框架圖怎麼寫
你可以參考其他一些主流的小說網站
『捌』 小說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小說的情節是由特定的情節單元或敘事單元構成的。不同的小說篇章,其情節單元的構成方式是不同的,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有不同的敘述特點和審美功能。從對中外小說創作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小說情節結構的基本類型有6種,即線狀結構、網狀結構、畫面結構、象徵結構、寫實結構、散文結構。下面,讓我們對這6種情節結構的敘述特點和審美特點進行分析。
線狀結構
線狀結構,就是各個情節組成部分按時間的自然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順序連接起來,呈線狀延展,由始而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雖然有時倒敘、插敘和補敘,但並不改變整個情節的線式格局。線狀結構有單線式和復線式之分。復線式結構根據情節線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主副線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分主次,交叉共進。二是交叉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難分主次,交叉共進。三是平行式,即有兩條難分主次的情節線索,但並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狀態,並通過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情節的線狀結構,在西方小說中一般呈現為直線運動,其情節結局往往是毀滅性的。
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大多呈現為一種潛隱的圓形,結局是大團圓式的,或是回歸性的。例如破鏡重圓、夫妻團圓,歷經艱險、親人團聚,受盡磨難、終成正果,金榜題名、美夢成真,或者是散而聚、聚而散,合而分、分而合,盛而衰、衰而盛。不僅如此,一些長篇小說還構成了潛隱的多層性圓形,例如《三國演義》中由東漢一分為三——魏、蜀、吳,又三合為一——西晉,在這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的敘事大圓中,又包含著魏、蜀、吳三家由創業到滅亡的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個中等圓,以及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來去匆匆的小圓,在這種圓圓相續相套之間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我國3世紀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謀略和戰爭傳奇。可以說,中國古典小說的深層,大多運行著這個周行不殆的「圓」。這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在對宇宙和生命的感悟和體驗中,形成了所謂圓形思維,即傾向於認為宇宙、社會、歷史、人生呈現著一種圓形的運行機制,傾向於追求天地交泰、天人合德和人與自然宇宙和諧相融,而與之相契合的敘事作品的審美理想是那種超拔而圓融的藝術境界。
3網狀結構
以人物的心靈為中心點,以人物的意識、心理活動為輻射線構成情節,其結構如蛛網般,就是網狀結構。這是西方意識流小說所採用的基本情節結構形式,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中被稱為「心理小說」的作品也採用這種形式。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網狀情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1. 小說所敘述的對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流動過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識、回憶、聯想、想像、感覺、直覺、印象、夢境等。2 .作家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憑借人物的意識流動來組接素材。3. 作者採用了心理分析、獨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覺、夢境等表現手法展開敘述。
4畫面結構
以景物、場面為主體的畫面式情節單元的組合,即為畫面結構。這種情節結構,在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創作旨向、畫面特點和組合的具體方式卻有很大差異。傳統畫面結構,就其創作旨向而言,作家著意於通過畫面創造而抒情寫意。就其畫面構成而言,是在如畫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之中鑲嵌著人物故事,作家的寫作興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賴以發生的空間和環境;寫人物動作不求戲劇舞台表演那樣的戲劇化,而求富有靜感的神韻。例如我國現代小說史上著名的作家凌叔華的創作,正如朱光潛所評論的那樣:「以一隻善於調理丹青的手,調理她所需要的文字份量。」「作者寫小說像她寫畫一樣,著墨不多,而傳出來的意味很雋永。」①傳統畫面結構,其畫面之間的連接,是畫簿式的,正如朱光潛對廢名的小說《橋》所作的分析那樣:「《橋》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離開前後所寫境界而獨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與章之間無顯然的聯絡貫穿』。全書是一種風景畫簿,翻開一頁又是一頁②。也正如沈從文曾經對自己的小說《斷虹》所作的說明一樣:「我這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也將不免近於一種風景畫集成。」③當然,在大多數傳統畫面式小說中,仍然會有一個簡單的前後貫通的故事作為「粘合劑」把各個畫頁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亂倒錯。現代畫面結構小說,主要指的是20世紀50、60年代誕生於法國的「新小說」派作品。
就創作旨向而言,「新小說」派認為,人不應是小說的中心,小說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態,而「人物」只是「臨時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作家不應該從主觀感情出發來描繪事物,而應該用冷靜的語言如實記錄客觀世界和現代人的活動。就畫面的構成而言,新小說只是用語言文字將景物轉化為繪畫一樣的視覺形象,以期收到觀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寫到人,思想感情也被過濾了,僅剩下一些圖景。畫面之間的連接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這當然使得畫面之間實現了意義的銜接,但又使得畫面之間的關系有了多義性,敘述的整體意向有了不確定性。因此,在這類作品中,讀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確定」、「測不準」的事物畫面。
5象徵結構
象徵性情節結構,即全部情節單元緊緊圍繞著某個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識、觀點、思想、感覺而展開和進行,理念是情節的內核,是情節片斷之間的連接線索。加繆的《局外人》、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美國海勒的《出了毛病》、我國新時期張抗抗的《北極光》、鄧剛的《迷人的海》、王安憶的《牆基》、高曉聲的《魚釣》等都是典型的象徵結構作品。象徵性情節結構小說的藝術特點如下:
1.象徵涵義凝聚著所有的情節單元,貫穿著整個形象體系。當然,其中大部分小說外觀上還有情節的時間線索,但是就小說的審美價值而言,如果僅僅從線式情節的角度去理解,那麼這些小說的意蘊將黯然失神,甚至盪然無存。
2. 象徵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動性。從創作過程來看,是象徵涵義凝聚和貫穿了形象和情節,但從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節暗示和表現著象徵涵義。所以,作家在賦以小說象徵涵義時,仍然致力於形象完整性和生動性的描寫。
3. 情節過程簡明、清晰。因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節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盡管整體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動性的特徵,故事情節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節過程卻必然是簡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過程的傳奇性、戲劇性和緊湊性,省略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放棄了各種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甚至於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來歷和事件的時間地點,以便讓象徵涵義不被情節枝蔓所遮蔽而突現出來。
4. 象徵形象具有大幅變形的特點。象徵情節結構中的形象一般是經過了大幅度變形處理的,因為只有高度誇張極度變形的形象,其象徵性質才更為強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於傳達。
6寫實結構
寫實結構是「新寫實」小說所採用的情節結構。「新寫實」小說不像傳統現實主義小說那樣去營構因果相扣的嚴密精緻的情節和創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現代主義小說那樣徹底打碎時間情節而完全依據人的意識的流動和閃回組織敘述。它注重於展示客體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現象)的原初狀態和本來面目,通過人生中平凡、瑣碎的細節,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質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體悟,而相對淡化社會歷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義,甚至作者的主觀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謂「以零度感情介入」。例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按時間順序把從凌晨4點到晚上11點這一時間內的生活如實的展示出來,就像用藝術手法把生活還原到「一絲不掛」的狀態。通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麼煩惱,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是何等可憐和可悲。小說從人們生活中那些自發性和隨機性的平常事件中,展示了人們生存中的需求和行為方式。由於注重展示生活的原生態,故「新寫實」小說的情節結構體現為:故事情節不是精緻嚴密的、封閉自恰的因果邏輯情節,而是鬆散的、開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現實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實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惡丑的現象……都會在敘述過程中浮現出來,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寫實」小說是絕對的寫實化了。盡管梁曉聲說他的寫實小說《父親》「沒有一點虛構的成份在內」④,寫實小說《信從彼岸來》的作者王毅捷亦鄭重宣布此作是「絕無虛構之處,研究歷史的大量事實,這是我的信條」⑤。但事實上任何寫實之作都有虛構成份在內,不會是絕對的寫實,絕對的寫實是不可能的。
7散文結構
散文化情節結構的特點:一是故事情節呈現為散文的片斷,就如同散文的敘事是片段事件的連綴,而不是有頭有尾的連貫故事一樣。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過片斷事件的敘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會風情的描繪,創造出生動的意境,表達特定的主體情思。這似乎同於散文了,其實不然,散文所敘之事之人多是真實的,而「散文」結構所敘之事之人之境,卻是虛構的。「散文」結構實際上就是採用了散文的情節形式而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世界。何立偉的《小城無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結構。「散文」結構,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如汪曾祺的許多小說,大多用倒敘回憶的方式,往事片斷汨汨而來,或長或短,或濃或淡,隨思緒而定,無刻意修飾的痕跡。汪曾祺曾經說過,一篇小說未產生前,即已有此小說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說的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的『天理』。一篇小說是不能隨意伸長或縮短的。汪先生所強調的正是那種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不事斧鑿和雕飾的情節結構。
8簡易結構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玖』 小說框架如何構造
就故事在小說中的地位而言,它只有一個優點:使讀者想要知 道下一步將發生什麼。……故事雖是最低下和最簡陋的文學肌體,卻是小說這種非常復雜肌 體中的最高因素。" 然而,初學寫作者必須了解,小說的故事和一般意義上的故事是有很大區別的。小說的 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這種虛構--臆造由於作者充分發揮了想像,並進行了巧妙的組織, 讀者會覺得比現實生活中的事件還要真實可信。當然,發揮想像構思故事絕對不是毫無根據 地胡思亂想,胡編瞎造,而是以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作 為構成作品情節的基礎,從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和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中,選取最能展示人 物性格的事件,經過提煉的加工改造的功夫,構成富有表現力的情節。這種提煉的加工改造, 就是情節典型化的過程。它告訴我們:根據提煉出的主題,從人物性格出發虛構故事情節, 這是小說構思的基本原則。 學習寫作小說必須懂得情節及其與故事的區別。情節是什麼?高爾基認為,"文學的第三個 要素是情節,即人物之間的聯系、矛盾、嶼、反感和一般的相互關系,--各種不同的性格、 典型成長和構成的歷史。"也就是說,情節是環繞著人物性格以及人 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展開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愛·摩·福斯特指出:"情節是小說中較高 級的一面","情節是小說的邏輯面","情節同樣要敘述事件,只不過特別強調因果關系罷 了傳統小說的情節一般包括破題、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等五個環節。當代小說的情節安排 已經不受這些環節的限制,如有的沒有破題,直接寫開端;有的可在高潮中暗示結局。 在寫作時,情節通常是由場面和線索構成的。場面,指小說中被處理在某一時間、某一 地點的具體的矛盾沖突--人物之間的關系,它是比事件更為具體的生活畫面。線索,指把 人物活動貫穿起來完成情節發展的事物或事件。短篇小說多為一根情節線索,也有兩根的, 一是主線,一是次線;一是明線,一是暗線。 安排故事和情節需要使用"大綱"。一般來說,"大綱"包括:1、主要人物表;2、故事 要點;3、重要場面;4、作品主題;5、篇章結構。這樣的"備忘錄"式的大綱,雖然在實 際寫作時會有修改,但是它比沒有大綱要好得多,尤其對初學寫作小說的人更為重要。 六、精於首尾,善於敘述 一篇好的故事包含三個要素:一是必須簡單;二是能引起讀者廣泛的興趣;三是要有一 個好的開頭。所謂好的開頭,不僅僅是個結構的問題,實際上是小說如何截取生活片斷、恰 當地"切入"的問題,是小說的總體構思的問題。好的開頭必須直截了當,引進人物,展開 故事。 至於結尾,在短篇小說寫作中同樣重要。這是因為好的結尾可以提高和深化作品的的思 想意義、加強作品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優秀短篇小說的結尾,或給人以人生哲理的思索, 或給人以希望和鼓舞,或使人掩卷深思…… 對於整個作品的敘述的技巧--寫的技巧,同樣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王蒙指出:"構思得差 不多了,靠寫。寫,不僅僅是把想好的東西記錄下來。固定下來,寫,是創造的最重要的階 段。正是在寫的過程中,你的思維活動、感情活動、內心活動才空前活躍起來。" 那末,怎樣來敘寫?可以像寫章回體小說那樣去敘寫,也可以像書信那樣去敘寫;可以連貫 性地敘寫,也可以間斷性地敘寫……應該看到,短篇小說的敘寫是十分自由的。 敘寫中的時間如何安排是個技巧問題,這是因為:"時間是小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時間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的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