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中考小說閱讀教案

中考小說閱讀教案

發布時間: 2025-01-29 01:02:55

① 中考名著閱讀有哪些

中考名著閱讀主要有:《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等。

一、《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神魔小說,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傳奇歷程。這部作品不僅有著豐富的想像力,還蘊含了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在中考中,關於《西遊記》的閱讀和理解是常見的考點,需要考生對主要人物、重要事件有清晰的掌握。

二、《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宋江領導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梁山泊聚義的故事。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曲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藝術價值。在中考中,常常需要考生對《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重要事件進行分析和理解。

三、《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展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虛偽和罪惡。這部作品的閱讀難度較大,需要考生對其中的人物關系、社會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在中考中,關於《紅樓夢》的閱讀和理解也是重要的考點之一。

四、《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與傳奇相結合的小說,講述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曲折,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中考中,常常需要考生對《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和理解。

以上名著在中考中的閱讀題目通常包括人物分析、情節概述、主題理解等方面,需要考生對其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② 如何做小說閱讀題

小說類閱讀題專題教案
在各式文學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體裁要算是小說,別林斯基曾說過,什麼書最被人愛讀和爭購?乃是小說。同樣,在全國各地的高考試卷中,小說也有出現的趨勢,以它為命題材料,用來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既然大家如此關注它,那麼我們該如何解答小說類閱讀分析題呢?
大家都知道,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有其自身的特點,那就是: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個性鮮明,環境描寫逼真,主題思想深刻,構思角度精巧。這樣,我們在閱讀小說時就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題技巧。下面筆者將通過具體例文來談談解答小說這一文體的解題要領,供大家參考:
木 笛
南京樂團招考民族器樂演奏員,其中一名木笛手。
應試者人頭攢動,石頭城氣氛熱烈——這是一個國際級樂團,它的指揮是丹麥音樂大師,這位卡拉揚的朋友長期指揮過倫敦愛樂樂團。
招考分初式、復試和終試三輪。兩輪過後,每一種樂器只留兩名樂手,兩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終試在藝術學院階梯教室。
房門開處,室中探出一個頭來。探身者說:「木笛。有請朱丹先生。」
聲音未落,從一排臘梅盆景之間站起一個人來。修長,纖弱,a一身黑色雲錦衣衫彷彿把他也緊束成一棵梅樹。衣衫上的梅花,彷彿開在樹枝上。走進屋門,朱丹站定,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後,抬起頭,他看見空濛廣闊之中,居高臨下排著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聲名遠播的丹麥音樂大師。
大師什麼也不說,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種神色,彷彿羅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師隨手從面前的一疊卡片中抽出一張,並回頭望了一下坐在身後的助手。助手謙恭地拿過卡片,謙恭地從台上走下來,把那張卡片遞到朱丹手中。
接過卡片,只見上面寫著——在以下兩首樂曲中任選一首以表現歡樂:
1.貝多芬的《歡樂頌》;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
看過卡片,朱丹眼睛裡閃過一絲隱忍的悲戚。之後,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躊躇歉疚地說:
「請原諒,能更換一組曲目嗎?」
這一句輕聲的話語,卻產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來。
片刻,大師冷峻發問:「為什麼?」
朱丹答:「因為今天我不能演奏歡樂曲。」
大師問:「為什麼?」
朱丹說:「因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師問:「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
朱丹說:「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師問:「你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麼考試嗎?」
朱丹答:「沒有忘記。」
大師說:「你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藝術前途應當懂得珍惜。」
朱丹說:「請原諒——」
沒等朱丹說完,大師便向朱丹揮了揮手,果斷而又深感惋惜地說:「那麼,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聽到這句話,朱丹頓時湧出苦澀的淚。他流著淚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輕輕放回絨套,轉過身,走了。
入夜,石頭城開始落雪。
沒有目的,也無需目的,朱丹追隨雪片又超越雪片,開始他孤獨悲壯的石頭城之別。朱丹不知不覺走到鼓樓廣場。穿過廣場,他又走向坐落在雞鳴寺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
臨近石碑是一片瑩瑩輝光,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彩墨在宣紙上的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競然是一支孩子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明顯是一個自發的群體而不是一支組織的隊伍。堅忍是童稚的堅忍,緘默是天真的緘默,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彷彿一座雪松森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一片紅燭流淌紅寶石般的淚。
紀念碑呈橫卧狀,像天壇迴音壁,又像巴黎公社牆。石牆斑駁陸離,像是胸膛經歷亂槍。
頃刻之間,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寬闊,彷彿紛紛絲巾在為記憶擦拭銹跡。
佇立雪中,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輕輕吹奏起來。聲音悲涼隱忍,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這個聲音,火焰溫暖這個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之間翩然迴旋。
孩子們沒有出聲,孩子們在傾聽,他們懂得,對於心語只能報以傾聽。
吹奏完畢,有人在朱丹肩上輕輕拍了一下。
回頭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麥音樂大師。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師鞠躬。
大師說:「感謝你的出色演奏,應該是我向你鞠躬。現在我該告訴你的是,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你已經被樂團正式錄取了。」朱丹問:「為什麼?」
大師略作沉默,才莊重虔敬地說:b「為了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說完,大師緊緊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著木笛。
1、文章主要寫了和音樂大師有關的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句一一概括。
2、閱讀全文,結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處把小說情節補充完整。(每處不得超過6個字)
請求更換曲目— —佇立紀念碑前— —終被樂團錄取
3、文章中對「雪」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
5、這則故事揭示了什麼主題?從中你受到什麼啟發?
6、文中兩次寫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意圖是什麼?
7、文章a處寫朱丹穿「一身黑色雲錦衣衫」的用意是什麼?
8、文章b處畫線句子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9、在大雪中出現了「孩子方陣」,這一細節描寫說明了什麼?
10、請你說說這篇小說在藝術構思的2點特色。
一、故事情節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其中最為典型的題目是概括故事情節,實現整體感知。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以下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上文中第一、第二題就屬於這種類型;面對這種試題,我們該從何下手呢?
我們知道,對事件的完整敘述,我們必須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萬萬不能粗枝大葉,丟失了本該有的要素,此為其一;其二,由於事件的復雜性,我們在概括故事情節時,要避免前後情節的相互交錯,還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對象,做到前後一脈貫通。
第一題實際上包括了三點要求:一是概括事情,二是與大師有關的(與朱丹有關的事就不要),三是語句要簡明。明白了這個道理,答案就馬上得到:①在考場上,大師拒絕了朱丹更換曲目的要求;②大師在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前找到了朱丹,並把正式錄取的消息告訴了他。第二題的解答與第一題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要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源——題干中已概括的故事情節,我們可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它們暫時刪除,這樣情節就顯得比較簡明,便於迅速找准目標,正確概括;二是故事情節的對象是朱丹(與大師有關的事就不要),這樣,兩個空格的答案就是:「被拒離開考場」和「吹奏悼念亡魂」。
附帶一提的是,如果要求把小說所有的事情都一一概括出來,就只要把第一和第二題的答案加在一起就行了;倘若要具體指出故事情節的四個部分,其方法大致相同——先概括比較後正式確認,這里就不再具體闡述。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因而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①指認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例文中的第四、第六和第七題就屬於此類。
第四題是對朱丹這一人物的綜合考察,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樂才華,這主要表現在:①是兩位參加決賽的選手之一;②從紀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樂才華,大師的高度稱贊和最終被音樂學院錄取也證明這一點。同時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這主要表現在:①寧可落選也不願吹奏歡樂曲,②到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憑弔死難同胞,並吹奏起悲壯的木笛。由此可知,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樂才華,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第六題是動作描寫和細節描寫,寫朱丹兩次「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說明他對木笛的珍愛,而木笛是一種中國民族樂器,其意圖顯而易見:表現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第七題屬於外貌描寫,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特殊打扮,自然有特殊的用意,我們只要再結合「請求更換曲目」和「佇立紀念碑前」這兩件事去思考,問題就可得到解決: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
三、環境描寫的作用。
環境描寫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對揭示小說的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在中考試題中,常見的題型有三種: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例文的第三題就屬於這種類型。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明確了解題的思路,我們就可以聯繫上下文來分析文章對「雪」的描寫所起的作用:①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令節氣,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②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樂大師純潔高尚的美好心靈,凸現了少年兒童心靈的潔白無暇。
四、作品主題的挖掘。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在高考閱讀測試時,常見的題型是: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例文第八和第五題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那麼,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一是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三是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明確了解題思路,我們就對之作簡要的分析:第八題畫線的句子既是朱丹被錄取的根本原因,也是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該句在文中的作用就自然得出: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題。第五題是直接要求歸納主題,其解題方法除了從文中找出點題句外,還可以從人物的性格、故事情節上開竅:才華橫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為一名中學生,要不忘民族的恥辱,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知識豐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為時時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的衛士。
五、精妙技巧的捕捉。 質量上乘的作品,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這是因為寫作技巧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的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才能。在中考試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題型主要有三種: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第九題在表面上是要說出細節描寫在文中的用意,其實質卻是分析小說巧妙的構思在文中的作用:「孩子方陣」的自發出現,表現了像朱丹一樣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並不是少數,孩子們的背後暗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父輩們的教育,這樣就使朱丹的舉動更具有典型意義,從而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第十題是從整體上把握小說在藝術構思上的特點,我們只要知道一些常見的精妙技巧,答案就瓜落蒂熟:①情節曲折生動,結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細節描寫生動細致。③場面描寫庄嚴凝重,真切感人。④對比手法的運用。

③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中考是一項高風險的選拔性考試,具有重大的影響。小說閱讀是中考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任何一項考試,試題是關鍵。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原文

丟失的硬幣

吉鳳山

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聽見一個小女孩跟我說:“叔叔,幫我拿一下好嗎?”一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小女孩說著,將手中的東西遞到我面前,是一瓶純凈水和一枚一元的硬幣。她說:“我系一下鞋帶。”接過兩件東西,我一邊饒有興致地看著小女孩系鞋帶,一邊將那枚硬幣在手中拋著玩。我問小女孩:“怎麼只帶一元錢啊?”女孩說:“老師讓我們每人交一元錢。”

這個時候,我一不小心,硬幣從手中滑落,蹦蹦跳跳落入了下水道。

我想從衣袋裡掏一元錢的硬幣還小女孩,可身上沒有硬幣。當小女孩系好鞋帶抬起頭來,我只得將一張10元的票子遞給她。

小女孩伸手剛要接,卻又縮了回去:“我剛才讓你拿的是一元錢的硬幣啊。”我說:“你剛才那枚硬幣,叔叔不小心掉入下水道了。”小女孩說:“怪不得我剛才聽見丁丁當當的聲音呢。”小女孩猶猶豫豫地接過錢:“那我先帶上你的錢,放學回來再把9元錢還給你。”

晚上,響起敲門聲,打開門一看,門外站著小女孩和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小女孩指著男子說:“叔叔,他是我爸爸,我們是來還你錢的。”

我趕緊將他們讓進屋說:“你們真是太認真了。”

“哪能欠帳不還呢?”小女孩的爸爸掏出幾張紙幣遞向我,手伸在半道上卻停住了,直盯著我的身後看。“這都是你的東西?”他問。我順著他的目光轉過身去,原來他看到的是櫃子上放著的那些陶瓷製品。我點點頭:“對,我喜歡 收藏 一些小古董。”

聽我這么一說,小女孩的爸爸將手縮了回去:“這錢我不給你了。”我一愣,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說:“我本來就沒要你給嘛。”

他又說:“這9元錢不但不給你,你還得給我錢。”我以為他是開玩笑,便也笑著問他:“為什麼?”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一個小“豆腐塊”說:“我今天看到這張報紙,上面有個 廣告 ,你自己看看吧。”我接過報紙一看,這是一則“收藏硬幣發發發”的小廣告,上面寫著:一枚特殊年份出廠的硬幣,收藏價可達千元。

“可這跟我有什麼關系?”

“你就別裝糊塗了。”他走到我身後,拿起一件青花瓷器,在手中把玩,“不是我上門看到這些東西,還不知道你是干這行的。我女兒的那枚硬幣,根本沒掉進下水道,而是被你私吞了,一轉身,你就能賺大錢吧。”

我想跟他解釋,他一擺手:“你不用再說了,給錢吧。”我有點生氣地問他要多少錢。他堅定地說:“給我500元。”

這時,小女孩拉著她爸爸的衣襟說:“爸爸,叔叔沒有騙我們,我當時還聽見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叔叔沒有騙我們。”

那男人勃然大怒道:“大人的事情,你不懂,少摻和。”

小女孩恐懼地低下頭,不說話了。

又是一番口舌,我感覺到再爭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便拿出500元錢,遞給男人。他迫不及待地揣著錢,領女兒走出大門。我聽見男人教訓小女孩:“傻丫頭,看到爸爸沒有誣陷好人吧。他要是心裡沒有鬼,能那麼痛快地給咱們500元錢?”小女孩委屈地說:“爸,你就是冤枉叔叔了,我聽見了那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又是一聲怒喝,父女倆的爭辯聲漸漸遠去。

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一個消息讓我吃一驚:昨天晚上,一個小女孩偷偷地從家裡跑出來,用鐵撬撬開窨井蓋,鑽到下水道中。由於下水道年久失修,沼氣的濃度很大,小女孩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新聞的最後還提醒家長,要看管好自家的孩子,不能讓他們出入危險的場地。

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她正是早上我遇到的那個女孩,她的小手裡捂著一枚一元錢的硬幣。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女孩失去最寶貴的生命,是那枚硬幣,還是成年人卑劣的心理?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目

(1)填寫出本文的 故事 情節。接硬幣→_____→_____→_____→嘆硬幣

(2)除掉開頭部分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和結尾部分的“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這些文字行不行?為什麼?

(3)你認為是什麼讓女孩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作者寫這篇 文章 意在呼籲什麼?

(4)有讀者指出,本文在情節上存有一處破綻:既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對於小女孩死亡這件事應該在家就能早聽說,為什麼非要寫“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才知道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2017年中考小說 閱讀答案

(1)丟硬幣→賠硬幣→買硬幣

(2)不行。這些文字起照應作用。開頭部分的文字照應了我為什麼會給小女孩拿東西和小女孩為什麼晚上能很快來我家還錢;結尾部分照應了我為什麼能確定死去的就是那個小女孩。

(3)爸爸卑劣的心理和做法 誠信,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4)提示:問題,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不同意。雖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但“我”沒在家、小女孩家封閉消息或者 其它 原因都會造成“我”沒早聽說這個事實。

示例二:同意有破綻。前一天晚上小女孩和她爸爸到“我家”還錢,“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可看出小女孩發生事期間“我”一直在家,應該能聽說。即使在家不知道這件事合理,文章中應該有所交待與照應,要知道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是十分注意鋪墊和照應的。

猜你喜歡:

1. 2017年語文中考題答案

2.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3.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4. 2017年中考語文測試卷及答案

5. 2017年中考語文訓練試題及答案

④ 中考名著閱讀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人。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2.《魯濱遜漂流記》
本書作者——英國作家笛福,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還有土人「星期五」。小說描寫了水手魯濱遜在航行中遇險後,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多年,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記》
本書作者——喬納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書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5.《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原名:周樹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另:初中所學的魯迅的小說全部選自《吶喊》。)

6.《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7.《水滸傳》
本書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書名卻是羅貫中起的。《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可施耐庵對書名總感到不滿意。羅貫中建議用《水滸傳》,他覺得很好,他說,「『水滸』有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於是便將書名正式定為《水滸傳》。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時間先後排列依次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注意:《三國志》屬於史書,不是小說)

8.《駱駝祥子》
本書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主人公
——人力車夫祥子、車主女兒虎妞、小福子。
《駱駝祥子》精彩語言輯錄
△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
△為金錢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錢,忠誠不立在金錢上。
△人間的真話本來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長話。
△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預備反抗。
△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線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著一些公理。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里養不出牡丹來。

9.《名人傳》
本書作者——瓦薩里。《名人傳》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文獻,作者在1568年的修訂版中明確宣告,該書的宗旨就是要敘述「藝術再生的進程」。「再生」一詞不僅是瓦氏整部巨著的主題,而且構成了其歷史觀念和藝術判斷標準的基石。他破天荒第一次將建築、繪畫、雕刻這三門藝術當作一個整體,而非像他前輩那樣總是將其孤立開來進行處理,同時,他依據風格類型而提出了一套批評體系以區分藝術作品的高下優劣。這些特點使他的《名人傳》與以前一切著作拉開了距離,成為西方藝術史學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童年》
本書作者——高爾基,原名阿歷克謝·馬克西莫維奇·比什科夫,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倚小說第一部,小說主人公——阿遼沙。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⑤ 初中語文中考閱讀技巧和答題模式

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先讀題後讀文,注意從題干中找出「題眼」,帶著問題讀文。
讀文時,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
准備答題時,再次細讀題目,找准「題眼」。
具體題目涉及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則再讀全文。

文章體裁:
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散文種類:
敘事散文、抒情散文。

散文特點:
形散而神不散。

小說種類:
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小說三要素:
人物、環境、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記敘的線索及作用:
線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
作用: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答題套路:
如:文章以「……」線索,中間串寫了「……」、「……」幾件事,組成一種「冰糖葫蘆」的「串」式結構,選材典型,脈絡清晰,主旨鮮明。

記敘的順序及作用:
順敘: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倒敘: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修辭方法及作用:
運用了XX的修辭手法,如「……(某一段話)」;運用了「XX」的修辭手法,使(能)「……」(套修辭作用)。

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化抽象為具體,使人易於理解。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使語言更有表現力,更有氣魄。
對偶:使句式整齊,結構一致,形式優美,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題,觀點鮮明。抒情強烈,富有感染力。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引用:使內容更真實、准確、深刻、精密。
反語:增加諷刺意味,使表達更深刻,更有力度。
對比:形成強烈反差,加強讀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文段中關鍵詞語、短句的分析:
在題目的題干中出現了加引號的詞語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對象源出於原文,在分析時應貫徹這樣的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

⑥ 中考專題之小說閱讀 《漠視也是一種關懷》他第一次出現便使。。。。

他第一次出現便使眾人情不自禁地爆發出了一陣陣戲謔的歡笑。他雙耳漲紅,眼中打著淚花,青筋暴起,從教室的正門,一路走到了最右面的角落,成了我的同桌。
②他的刻苦與奮進讓我覺得有些驚異。對於上課連課本都不會翻開的我來說,他的聚精會神,常常讓我覺得他是在睜著眼睛打瞌睡。因為,最後一排的學生,不是問題少年,就是終年無法突破倒數的防線。這么一群被眾人忽視的可憐兒,似乎常年都看不到陽光。我們從不曾想過努力,對於我們來說,那是一種類似於無用功的掙扎。
③第一次考試成績下來,後排同學無不瞠目結舌。這個右腿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小個子,原本以為他的刻苦一定可以幫我們這群可憐兒出氣,沖上排名前十。誰知,他比我們更惡劣,竟然穩坐了倒數第一。他耷拉著腦袋,一語不發地坐在那兒,直至下課鈴響了,他還是不曾離開。
④沒過多久,他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上課傳紙條,說話,睡覺,無精打采;下課打鬧,拉幫結伙,生龍活虎。我們之間,沒有一個人忘記他是瘸子。所有游戲里邊,只要是沾有跑步的,我們一律不讓他參加。我們知道,那樣不僅會讓我們大失興致,還會深深地傷害到他。於是,整整一年的中學時光,他都不曾與我們一同嬉戲打鬧過。
⑤開學,班主任強行實施一項極為民主的政策——班委競選。我們原本以為這又是一段可以安睡的甜美時光,殊不知,他竟然厲聲宣布,每個同學都必須上台參加競選!頓時,後排男生一陣哀嘆。
⑥想想,終日無所事事的我們,說閑話笑話還可以,要我們說演講詞,參加競選,怎麼可能?這不是明擺著讓我們出醜嗎?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去說兩句。於是,原本死氣沉沉的後排男生,忽然熱血澎湃地准備起來,忙得不亦樂乎。
⑦輪到我的時候,我在台上結巴了半天,硬是沒說出一句話來。最後走下講台的時候,班上同學忽然大聲來了一句:「你到底要競選什麼職務?」我想了半天,還是沒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只好順口說了一句:「勞動委員!」然後,狼狽地在一片歡笑聲中下場。
⑧他還未走上講台,班上的同學就已笑倒了大片。他手中拽個紙條,衣衫陳舊,像個受傷的戰士,一瘸一拐地向前方陣地逼近。他等了很久,直至笑聲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戛然而止,他才緩緩地念出自己的演講詞:「親愛的同學們,我今天競選的職務是體育委員。健全的你們無法體會到,我有多麼渴望自由自在的奔跑……」
⑨沒有一個人再笑他。他的眼裡盈著熱淚,以一種慷慨激昂的方式,重重地叩響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門。我記得那天,他歪斜著肩膀,站在講台,博得了一片歡呼與喝彩。
⑩他想,自己是不可能當上體育委員的,畢竟,自己形如這般,如何帶領大家積極鍛煉?可讓他想不到的是,班主任不僅讓他做了體育委員,還讓他成為了自己的科代表。
⑾「老師,你不覺得我有問題嗎?我可能勝任不了這兩個職位。」他有些沮喪地說。
⑿「我沒有看到你有什麼問題啊!難道,你覺得自己有問題?」班主任一臉疑惑。
⒀他艱難地伸出了自己的一隻腳:「老師,我是個殘疾……」話未說完,悲咽的哭聲便沖破了後來的談話。
⒁「哦,原來是這樣。可你那天的演說實在太精彩了,致使我沒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我覺得這無關緊要。難道,你覺得它很重要?」
⒂他以為,自己的老師一定會先熱語寒暄地安慰他,而後,再將先前的成命收回。豈知,老師竟是以這樣一種漠然態度,回絕他的辭請。
⒃後來,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學生幹部。他的開朗、豁達、毅力,深深地感動著我們,包括所有的後排男生。但關於他和班主任的那段簡要談話,我們卻是畢業後才知道的。
⒄那一次短暫而冷漠的談話,終於讓他重新正視自己,並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繼續這段本是不幸的人生。但誰能說,這故作漠視的冷淡中,就沒有人性的光輝和對弱者的無上情懷?

問題及答案:

1.根據下面的提示,補全故事情節。(6分)
①他進教室受到同學們嘲笑→②他刻苦奮進沒有收獲,受到打擊放棄努力 →③他參加班幹部競選意外當選 →④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學生幹部

2.聯繫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沮喪: 灰心喪氣,寫出「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對身兼雙職的不自信。

(2)漠然:冷漠,漫不經心,表現了老師用忽視缺憾的方式來鼓勵「他」的良苦用心。
3.請具體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第⑦段寫「我」競選時沒有準備,狼狽下場,與下文形成鮮明對比,更能體現他對這次競選的認真,重視程度。
4.一次短暫的談話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班主任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請結合全文分析「他」是怎樣一個人。(6分)
班主任談話簡潔,一方面表明自己看重學生能力,增強「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兩次反問,加強語氣,讓「他」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正視自己。「他」敏感、自卑,但對生活仍充滿希望,能反省自己,有悟性,豁達開朗。
5.畫線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看法?你是否贊成?請說明理由。(6分)
作者認為漠視也是一種關懷,忽略他人的缺憾,用平等的方式相處,同樣能表現人的善良。第一問示例:贊成,有時過多關注會增加心理壓力,忽略他人的缺憾,可以讓他們重新正視自己,用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不贊成,有缺憾的人是弱勢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與幫助,漠視他們他們的感受,會對他們造成更大的傷害。

6寫出讀了此文的感受:

如果被漠視的人有一顆不屈的心,那麼別人的漠視就是他先進的動力。當他成功的那天就是他將漠視他的人狠狠踩在腳下的一刻。因此要平等對待身邊的事;平常心對待身邊的人;

⑦ 中考時,小小說的閱讀與一般記敘文的閱讀有哪些區別要詳細一點的,最好能舉例說明。

小小說的人物形象典型,是凸現主題的主要載體,它的選材以小見大。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常常藉助議論、抒情、說明來開拓意境,深化主題,語言特點准確、生動。
下面是幫你找的記敘文閱讀方法:

一是概括文章的內容,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1)把握記敘文的要素,以寫事為主的應明確寫什麼事,寫人為主的應明確寫什麼樣的人。

(2)把握關鍵性語句,揣摩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人,事。

(3)分析層與層之間的關系,理清文章脈絡,然後概括。

二是弄清記敘文和文學作品的結構特點及表現形式。掌握以下劃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時空變化劃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來劃分

(3) 按記敘內容的變化來劃分

(4) 按描述角度的變化、事情發展的階段來劃分

2.文段在內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聯系(思想感情)來答

在結構上:總分總

文段在開頭:總起全文

文段在中間:承上啟下

文段在結尾:總結全文或照應主題或首尾呼應。

熱點內容
贅婿小說完結 發布:2025-05-20 15:12:58 瀏覽:248
經典悲劇小說短篇言情 發布:2025-05-20 14:55:06 瀏覽:786
懶人聽書怎麼設置女聲 發布:2025-05-20 14:42:08 瀏覽:134
小說下一站幸福免費 發布:2025-05-20 14:32:39 瀏覽:589
小說推薦現言有肉 發布:2025-05-20 14:31:55 瀏覽:501
免費看全本小說軟體 發布:2025-05-20 14:19:56 瀏覽:63
都是官場yy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20 14:06:52 瀏覽:544
exo小說那些好看 發布:2025-05-20 13:58:42 瀏覽:120
看了很多言情小說的女生 發布:2025-05-20 13:45:50 瀏覽:344
無限流長篇小說小推薦 發布:2025-05-20 13:43:35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