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小說閱讀答案
㈠ 倖存者回憶錄媒體推介
與伍爾芙一樣,多麗絲·萊辛總是讓人氣餒。《倖存者回憶錄》(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0月)不是一本易讀的小說,綿密的意象、飄忽的文字、漂在水面之上的句子,都在考驗著閱讀者的耐心,很容易讓你喪失掉繼續閱讀的勇氣。
故事從一片現實主義的荒寂開始。一次災難之後,水源被污染,食物匱乏,人們成群結隊地離開。在空空如也的城市裡,一個無名無姓的中年女人獨居在一幢幾成廢墟的清冷公寓里。有一天,12歲的叛逆女孩艾米莉離奇地來到女人身邊。一種微妙的關系在兩人之間蔓延開來。
這是一部本質上悲觀的小說,應和著萊辛性格里的宿命感。這個貓一樣的女人有著憂郁豐富的內心,總是以靜默來對抗世界的荒謬。在這個虛構的末日世界裡,人們相互疏離,社會架構形同虛設。整個世界構築在一片脆弱的地基之上,彷彿只需輕輕一推,就會摧枯拉朽般地倒掉。如果小說是一個鏡像,那麼照見的永遠都是作者豐沛的靈魂。
在這本雜糅著現實主義、神秘主義、幻想與夢囈的末世寓言里,在文字與意象的重重迷局之後,萊辛寫的還是她自己。少女艾米莉與中年的「我」,彷彿是萊辛的兩個分身,兩個自我交織糾纏,兩條線交替進行。副線里失衡的人格隱藏在主線的女性成長故事之下。艾米莉外向,「我」內省;艾米莉掙扎著逃離命運既定的安排,在反叛之中一點點長大成人;而「我」卻已漸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始終在冷靜、敏感地旁觀著世事的進程。
公寓里那道頗具魔幻意味的「牆」是幻想世界的入口,也是兩個自我的交接。這里陽光普照,開滿了美麗的花草,恰恰映照出現實的蒼白與無力。鏡像中童年的艾米莉與現實的萊辛相遇,現實中遍身鱗傷的女孩終於在幻境中得到寧靜。兩個分身的統一與彌合,既是女性自我認知的完成,也是小說最終的救贖。
(1)倖存者小說閱讀答案擴展閱讀
多麗絲·萊辛是2007年諾貝爾獎得主,1974年,又一部重磅作品《倖存者回憶錄》以富於哲人氣質的深邃和詩人的想像探討了人類文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