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五鼠鬧東京小說閱讀

五鼠鬧東京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5-05-11 17:13:40

❶ 程明梁爽的開心書場說過哪些小說

俠義鬧京城(37回)
瓦崗英雄傳(62回)
尋秦記(52回)
鍾無艷(26回)
群仙大破天門陣(50回)
千里走單騎(41回)
哪吒鬧海(22回)
貓鼠案(38回)
濟公傳(80回)
妲己入宮(41回)
八仙外傳之張果老得道(25回)
八仙外傳之呂洞賓(38回)

❷ 三俠五義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我整理的三俠五義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俠五義讀後感1

三俠五義是俠義公案小說的代表作。它講述的是宋仁宗時期,包拯安境保民以及一批俠客義士幫助朝廷除暴安良的故事,他塑造嫉惡如仇,大義滅親包拯,智勇雙全的南俠,北俠,雙俠和五義士。我至今都非常喜愛。這本書善用巧腔,人說"諸公一句一誇一字一贊,合心同悅眾劉眾口音"。

它主要說了包拯如何斬死龐和側死藩王,和眾俠士如何除掉龐賊的羽翼而為平民百姓報仇。這本書披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表現了人們不畏強,無屈服於強的精神。

這本書主要是宣揚忠義,但是我從側面卻領悟到一個不變的真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可是下面還有一句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惡人頭上自有惡人而《三俠五義》正如這兩句老話說的一樣,苗秀到了魚肉鄉里,最後被南俠五鼠白玉堂各偷了350濟貧,白玉堂並捎掉了苗秀的妻妾的雙耳,並用白布塞進嘴巴並拉進茅廁這就是果報。佛教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因果關系。因果是有聯系的,不管你怎樣扭曲聯系的線,得到的還是那個結果,而這個過程,也是時間問題。不管你做的事有一丁點的對人不利的事,千萬不要做;只有一丁點的對人方便的,千萬不要做,可你做的一切事情,上天都會報答於你,可沒有叫到,可能他放在陰陽德箱里。善有善報,好像《三俠五義》,南俠一樣,被封了"御貓"之名。

或許以我的資質只能把這本書品味到這里,可我覺得,這些足以夠我受用一時。

三俠五義讀後感2

最近閑著沒事,就讀了一本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

說起來也真有趣,當初讀這本書可以說是同事介紹的,其實這也不是讀這本書的動力,因為曾經看過由焦恩俊主演的電視劇版的《七俠五義》,所以電視都看過了,再看書也就沒什麼意思了呀。但是與同事們聊天中才得知,原來那個英俊瀟灑的展昭——結婚了,而且是跟三俠中的丁氏雙俠的妹妹結婚的,哇!夠神吧!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有這么一段呀!這也就是我能決心、一口氣讀完的原因了。嘻嘻,不過,話說過回來就這個原因還真是有些滑稽。

讀後,發現這部書還真是不錯。小說敘寫宋朝包拯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俠客義士幫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其中包公平冤獄、「鍘寵昱」、「除藩王」等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表現了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小說把俠客義士的除暴安良行為,與保護官府大臣、為國立功結合起來,南俠、五鼠均被授皇家護衛,表現了宣揚忠義和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思想。如小說揭露和抨擊了太師龐吉恃寵結黨營私,誣陷忠良;龐昱荼毒百姓,搶掠民間婦女;苗秀父子魚肉鄉里,重利盤剝;葛登雲、馬剛肆虐逞凶,為害地方等。同時,對嫌貧愛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劉洪義、嫁禍於人的馮君衡等,褒貶態度亦極鮮明。

這部還真不失為一本好書!有機會的話,大家也一起看看吧!!

三俠五義讀後感3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光緒五年(1879年)由北京聚珍堂以活字版推出,封面作者題為「石玉昆述」四字。《三俠五義》是一部雅俗共賞、備受廣大讀者歡迎的武俠小說。書中前半部主要描寫宋代包拯為官期間不畏權勢為民伸冤除害;後半部敘述忠良俠義之士除暴安良,正氣熱腸的壯行豪舉,不同於一般的荒誕神怪的俠義小說,文筆酣暢淋漓,描述精彩動人,具有較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動人心魄的震撼力量。這也正是《三俠五義》流行一百多年來,始終深受平民百姓喜愛的重要原因。

從書的體例來說,應該屬於章回體小說,全書共一百二十回,以真宗時期為背景,開篇就營造了一場巨大的陰謀。應雲:「天狗飛來肇不適,皇子腹中全不知,惡劉深恐後位遺,埋了賊心劉妃痴。」話說真宗時期,欽天監上奏天狗星犯闕,於儲君不利,不巧的是當時劉李二妃皆有孕在身,且時歲無差,真宗便召來二位寵妃,許下誰先生得皇子便是太子,誰知劉妃向來善妒,心地不良,便有了耳熟能詳的狸貓換太子,三俠五義便是在這個太子長大即位後的圍繞包拯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書名為《三俠五義》。「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各有各的本領神通。

北俠歐陽春綽號紫髯伯,使龜靈七寶刀,武功是這些人中最高的,會點穴,一把寶刀江湖無敵手。喜愛小孩和可愛的東西,對女性興趣缺缺。信仰佛教,家住千山伯石嶺古郡鳳凰亭,遼東六老之一,後出家,仁宗賜號寶頌羅漢。在第六十回出現。

南俠展昭,字熊飛,自幼習武,善輕功、會袖箭、劍法高超,兵刃為巨闕劍,後在茉花村與其妻丁月華定親時交換了湛盧劍。展昭與包拯相識於包拯進京趕考的途中,曾在金龍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龍崗退劫匪,天昌鎮捉刺客,太師府刺殺暗害包公的刑吉,功績累累。後經包拯舉薦,被皇上御封為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封號「御貓」在第三回出現。其餘俠士也都各有作為,在此不一一介紹。

在現代社會,被遺忘的榮譽感,不得不丟棄的英雄夢,難以實現的俠客行,

從小就很嚮往英雄俠義般的生活,都是在金庸小說或者評書中與歷史共進與文學形象同行,將自己的豪情萬丈都融進了俠義小說中,甚至古人的這些俠客行影響到了我的價值觀,在為人處世中我習慣了與人豪爽坦誠布公的交往,在《三俠五義》中,我看到了作為俠者擁有的氣質,從前對俠客德爾認識僅是功夫了得,後來才是道他們之所以稱之為俠,並不是因為他們武功高強,而是因為他們與百姓為伍,任何時候,以信義為重,看重感情,自覺的肩負起了社會的責任。

自作主張的講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收歸為一個原因,他們是有理想之人,不為世俗所羈絆,不是盲目得過且過之人,現代人缺乏的便是自己的思想和理想,總是固守傳統,當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成為我們民族的包袱,我們還要不要背著它繼續前行?我想對俠士們說:「本可選擇平坦磊落的路途,你卻選擇了荊棘叢生,崎嶇危險。本可選擇雲淡風輕的路過,你卻選擇了飛蛾撲火,不計後果。本可選擇熱鬧喧囂的狂歡,你卻選擇了煢煢而立,孑然孤單。不管歲月如何變遷,因為不得言悔,所以甘心承擔。」便想到在硬性世界中,世凄涼,人情冷,文正一聲呵堂下。必端詳,暗忖度,清官三鍘拯世風。井下古鏡可知神鬼,情打龍袍匡扶正道。龍虎狗鍘分斬三六九,貪淫盜輩難逃法杖。

三俠五義讀後感4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於是,我便用暑假時間閱讀了《三俠五義》。這本書主要說敘了宋朝包拯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俠客義士幫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其中包公平冤獄、「鍘寵昱」、「除藩王」等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表現了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小說把俠客義士的除暴安良行為,與保護官府大臣、為國立功結合起來,南俠、五鼠均被授皇家護衛,表現了宣揚忠義和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思想。如小說揭露和抨擊了太師龐吉恃寵結黨營私,誣陷忠良;龐昱荼毒百姓,搶掠民間婦女;苗秀父子魚肉鄉里,重利盤剝;葛登雲、馬剛肆虐逞凶,為害地方等。

同時,對嫌貧愛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劉洪義、嫁禍於人的馮君衡等,褒貶態度亦極鮮明。讀了此書,我明白了做事要行俠仗義,扶危濟困,秉公無私,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三俠五義讀後感5

「則見他款定三弦如施號令,滿堂中萬緣俱寂鴉雀無聞。但顯他指法兒玲瓏嗓音兒嘹亮,形容兒瀟灑字句兒清新。令諸公一句一誇一字一贊,眾心同悅眾口同音。」

這一段來自子弟書《嘆昆》,其中所嘆的這個「昆」,便是石玉昆,道光年間第一說書人。說的這書則是他自己編纂整理的《龍圖公案》,後世所稱《三俠五義》。

關於《三俠五義》的作者,歷來似乎有兩個版本:石玉昆、俞樾。俞樾的整理到底是刪削了唱詞部分,還是進行了大的改造修訂?我傾向於前者,也就是說俞只做了編輯的工作,而不是再創造。理由有二,一是語言文字的鮮活程度,非說書人不辦,卻不像是翰林院編修所為。譬如展、白初識夜探一段,展昭曾自嘲「人家偷驢,我還等著拔橛兒么」;再如包公奉旨進宮除妖,太監的前倨後恭,還有「送個拳頭大小的哈巴兒」這樣的話,活靈活現是京城旗人口吻。按石玉昆是旗人包衣,而俞樾生在浙江,主講蘇州書院,單從語言風格來看,《三俠五義》屬於石玉昆確鑿無疑。二是之後的偽書《小五義》、《續小五義》,其形式為故事夾雜韻文,如頂針格的外貌描寫之類,恰是子弟書風貌。現今的大鼓詞依然留有它的影子,雖非石玉昆所作,想必仍是石韻一流。其白話部分與三俠五義的寫法相似,則俞樾對三俠五義,並無太多功勞,或者說,並無太多斫傷。

我曾經說自己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是《萍蹤俠影》,後來才醒過神來:不是。真正的武俠啟蒙應當從這部開始。石玉昆的敘事風格不像一般說部,甚少誇張排比,不動聲色,娓娓道來,卻又引人入勝。人物刻畫也有獨到之功,往往只寥寥幾筆,性格為人立刻躍然紙上。緊張關頭另有閑筆,對話頗有奇趣,在意想不到之處抖出冷幽默、小包袱。說書人份內事,原本比小說家小小伎倆來得駕輕就熟。

華視包青天當年是很火的片子,但和石本相差頗大。首先是包公的形象,在石玉昆筆下有個成長過程,從小小蒙童到開封府尹,其間還經歷了避難荒山,誤傷人命等節,而劇中包公似乎從來沒有變過,一開始就一把年紀老謀深算了。無法想像金超群翻牆逃出,坐在農家弔祭用的大蠟燭光下喝一碗熱豆漿的情景。石版包公是「人」的形象,並非腔調十足的青天。細節上也有漏洞,書中包展初會,二人都是青年,一文一武。包是初出茅廬的舉子,展那時卻已在江湖上有了南俠名號,即使不大過包,也當與其年歲相若,不會是劇中偌大差別。這一部《包青天》,和石玉昆的聯系不大。倒是內地在很久以前曾經拍過一部《包公》,情節多半遵照了原著,手法嚴謹,值得一看。主體曲用的是包拯自己寫的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算不得佳作,但確是斯人口吻。

俞樾曾將此書命名為七俠五義,把智化艾虎等統統列入俠義一流,不可取。一部小說能塑造好一兩個人物已不容易,閑雜人等太多,勢必照料不到。以石先生如此深厚的說書功力,也難駕馭自如。莫說張龍趙虎等同活動布景,就連公孫先生也少有展示才藝的機會。然而在俠義形象上,說部的描寫設定還是相當成功的。華視包青天可以看作《三俠五義》的同人之作,故事面目全非,角色個性卻難以撼動,蓋白玉堂的驕傲任性,蔣四的滑稽多智,展昭的溫厚雍容,早已深入人心。一部作品能塑造出這許多人物,石先生可謂功德圓滿。

五義之中最出彩的,自然要算白五;而白玉堂出彩在三處:與顏查散初會三吃魚,盜寶被捉之後死不認錯,沖霄樓銅網陣絕命,一字記之曰「傲」。傲骨天成,貫穿始終。初看時不覺得,掩卷細思,那些話、那些事果然非白老五不辦。個性如此鮮明,甚至決定命運,白玉堂算得上石玉昆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其次要算蔣平,擒五爺、三盜簪無不凸現一個「智」字。語言偶有詼諧刻薄,仍覺可親可敬。大義盧方,唯「厚」而已,就記得眼淚掉得最勤快。二義韓彰面目模糊,倒是三義徐慶,金殿面聖一節渾得可愛。

至於三俠,描寫北俠的技法如今很多新派武俠小說也還用著,表面膽小怕事,實則深藏不露,是個出人意料的人物。可惜一閃而過,筆墨甚少,彷彿過場動畫。雙俠中老二兆蕙比較有趣,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哥哥與展昭面前的嬉皮笑臉,最終還偷偷牽線定了妹妹的婚事。老大兆蘭純是用來陪襯的,與北俠一節陪襯了歐陽春之深沉,與兄弟相處又陪襯了兆蕙的跳脫,自身則乏善可陳。著墨較多的南俠展昭,似應是俠中君子一流,但太過完美,反而看不到內心,比起白玉堂的真實率性來說,刻畫偏淺。華視劇中先後由何家勁、焦恩俊出演展昭,何版更好一些,英氣逼人。焦版則太過文秀,略帶小家子氣。

北俠是隱者之俠,雙俠是江湖之俠,南俠是公門之俠,註定後者要比前二者難為。魯迅評三俠五義的時候頗多憤激之語,說道「終究還是奴才」。其實這正是盛世之俠的尷尬。前些天說盛世無俠,天涯多反駁。然而盛代無隱者,何況俠者。有所為有所不為,亂世後者為難,治世前者不易。倘不願隱、不能隱、不忍隱,除卻「將一腔熱血賣給識貨的」(阮小七語),別無他法。在江湖則落草為寇,在廟堂則奔走麾下,所求的也不過是「心之所安」這四個字而已。是以展昭的隱忍,反倒最難,也最令人敬服。

——南俠也不答言,接過書來拆開,看了一遍,道:「你如今放心罷,我已然在開封府作了四品的武職官了。」展忠道:「官人又來說謊了,做官如何還是這等服色呢?」展爺聞聽,道:「你不信,看我包袱內的衣服就知道了。」此時伴當已將包袱打開。展忠看了,果有四品武職服色。

這一段是展昭回鄉祭祖與家中老僕的對話,並無特別之處,我卻印象深刻。展爺慣常在江湖朋友面前說「瀟灑的身子被官袍拘束住了」這一類話,似有矯情之嫌;然而在親近的老家人面前表現亦是如此,得官只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便知先前的話出於真心至誠,骨子裡確實沒看重這御前四品。言行不脫古風,當得起這個俠字。

三俠五義讀後感6

憶往昔獨坐一處,閑來無事,靜讀幾頁書。。。。。。,當讀畢《三俠五義》,雖已隔數月,但書中妙處仍令人久久回味,每每想到有趣的地方,也不禁拍手稱贊,笑意橫溢。

《三俠五義》乃是清人石玉昆所著,《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在初刻本每頁邊上都書「三俠五義」四字,可見著者是把「三俠五義」四個字作為原書的別名。書中妙語連篇,內容極其豐富,塑造了眾多的俠義人物!往來讀後感必定會談及一些情節和人物,我也難以脫俗。所謂三俠,指的是北俠歐陽春、南俠展熊飛、雙俠丁兆蘭丁兆蕙;而五義則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鑽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書中描述了一眾名臣俊傑安良民、除強|暴,定國難、救世道等英勇義舉。字句中妙語連連,各種人物或是豪義、或是機敏、或是火爆、或是儒雅,皆淋漓盡致。說起我最敬佩俠士,莫過於北俠歐陽春。他俠義心腸,精細穩重,且又武藝絕倫。他有萬丈豪情,連狂傲的白玉堂不得不對他尊敬。當受到白玉堂的挑戰,他步步相讓,而玉堂卻步步逼人,最後只好無奈地擊敗了白玉堂,並讓其懂得了人外有人的事實。

讓人難以忘懷的情節敘寫了北宋仁宗年間,包公出世,赴任定遠縣、執掌開封府,奉皇命到陳州放糧賑災,公孫策設計要來御賜刑具三口銅鍘,安樂侯龐煜派人刺殺包公,南俠展昭暗中保護幫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鍘國舅,除暴安良。隨後,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宮冤案「狸貓換太子」案,使仁宗與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團聚。南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閱武樓獻藝被皇帝封為「御貓」,引發五鼠鬧東京的故事,後來五義同歸朝廷供職開封府,其中間穿插韓彰蔣平等人捉拿採花賊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門生倪繼祖在北俠歐陽春、黑妖狐智化、小俠艾虎等人

的幫助下鏟除霸王莊惡霸馬強、治理洪澤湖水患、收復軍山、剪除襄陽王趙爵等誅強鋤暴的故事。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為民做實事的清官,人們稱之為「包青天」。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縱使每每想起都會心生敬佩,不禁豎起大拇指。在成就「包青天」的`美名的同時,眾俠義之士之名縱使是在如今也是如雷貫耳,他們一身俠骨義膽豪腸,縱橫在劍風槍影刀光中,踏走在江湖風與浪之上。雖四海為家卻來去無求,為了管人間那些不平事,他們哪怕蹈火赴湯,哪怕雨暴風狂!打破沖霄樓,似乎氣勢逼人,卻又不知犧牲多少生命,死傷多少兄弟。

北俠歐陽春,一把寶刀江湖無敵手,武功之高讓人心生敬佩,但個性醇厚,心有俠義,可稱之為俠之大者;南俠展昭,少年任俠,仗劍四方,好不平事,百里傳名,如此威名卻站在包公之背後持上古名劍巨闕劍衛道,屢次救包公於危難之間;雙俠之丁兆蘭,鎮守雄關總兵之子,與弟弟丁兆蕙合稱「雙俠」,仁義厚道。雙俠之丁兆蕙,丁兆蘭之弟,與兆蘭的老成厚道相比,兆蕙顯得更為機智聰明,活潑開朗,幽默,為人豪爽。兄弟二人與眾俠客一起行俠仗義,聲名遠播;五義之鑽天鼠盧方,善輕功,人很忠厚,義薄雲天,五鼠中第一個義歸開封府,輔佐包大人,盡心盡力,忠心耿耿;五義之徹地鼠韓彰,手持一把刀,善打毒葯鏢,會挖地雷,徹地鼠之名也因此而得,為人耿直,說到做到講信用;五義之穿山鼠徐慶,手持兵刃刀,力大無窮,義在心中,最後義歸開封府;五義之翻江鼠蔣平,擅長潛水,能在水中潛伏數個時辰,並且開目視物,在水中來去自由,因此得名「翻江鼠」,為人機巧靈變,是五鼠中的智囊,最後義歸開封府;五鼠之錦毛鼠白玉堂,因少年華美,氣宇不凡,行俠作義、文武雙全,故人稱「錦毛鼠」。他英雄俠義,初登場,就顯其慧眼,與有志有德的貧寒書生顏查散結為兄弟,並為其鳴冤,多方救助。最後,為探謀反朝廷的襄陽王的虛實,三闖沖霄樓,疑似命喪銅網陣。正所謂以英雄俠義始,以英雄俠義終。若來總結他的一生,便是這兩句:死死生生心力盡,千秋義俠結為心。他們個個一心為民,決無私心,絲毫不重自己生命。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也許每次與惡人對決,他們都有可能因而遇難,可卻每次與惡人對決,他們都從不膽戰心寒!志士一劍在手,一葉知秋;志士俠義心腸,熱血染殘陽!

當年的壯士今天的英雄,當年的豪義今天的頌歌。千年的傳頌,不減當年的風騷。不管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是在當下與未來的道路上,他們的俠義之歌千古流傳。時間帶走了俠士,卻帶不走俠義。現在或千年以後,是否還會記得御賜三鍘刀的傳說,是否還記得包公的清正廉直,是否還記得三俠五義的義薄雲天,是否還記得他們給我們留下的精神食糧。

三俠五義讀後感7

坦白說,一直對於明清小說具有很強的抵觸性,因為無論文筆,思想表達與個人情感,都與現代文學有些出入與抵觸,所以一直沒有對這類小說進行攻讀,哈,不過由於高清翡翠台播放了新包青天,讓我憶起童年回憶,所以決定攻讀一下《三俠五義》,於是就有了這篇粗略的讀後感,因為後面還有小五義與續小五義沒有看,所以就只對此書進行一下個人看法。

其實三俠五義算是公案戲的開端或是鼻祖,其中所包括的:對於公理正義的追求,對於「俠」的詮釋等等,都是很精闢的。

第一個特點,我覺得是其中所包括著的神怪觀念:「天道公理,自有天道論斷,人倫法理,必有天道庇佑。」這類的思想,坦白說,是推動書中劇情發展的重要線索,好像審烏盤,正是因為死者有冤情,希望星主(包公)可以為他洗雪冤情,所以以烏盤鳴冤。但如若沒有烏盤的鳴冤,那麼冤案就會石沉大海,無法被發現,所以這種「報應與冥冥中自有註定」的思想充滿了在書中,但是這種超自然現象所要申訴的冤情,只能藉助別人的口來訴說與表達,並不能自我表達,所以在夜審郭槐的時候,借用了一個戲子(小說中是勾欄妓—女,電視劇中是戲子)來假扮寇珠來嚇郭槐,繼而套取出他的口供。

第二個特點,就是劇情人物的塑造,這類劇情人物不同於主線人物(包公,展昭與五鼠等),他們的性格特點比較千篇一律,如果是貧民,若是兇手者,性格必是貪小便宜,為財殺人,為財糾紛;若不是兇手者,一般都會是息事寧人,不願多惹是非,但是如果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會奮起反抗。如果被人求助,出於義憤,也會出手幫忙,反映出了廣大底層人民的仗義,也正好應了『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句話,反映出人民的特性,難怪魯迅先生也說過「《三俠五義》為市井細民寫心」。

而在權貴方面,忠貞之士雖然也有,但是不多,而大多數的犯人,都因為這些,那些的利益原因而犯罪,而且很多犯人,本身以前就是忠貞之士,受到官場的影響而偏離原本的個性。

第三個特點就是對於主線人物的塑造,三俠五義,三俠之中,注重展昭,五義當中,則為白玉堂,同時有一個處事公正,待人真誠的包拯,將江湖力量與朝廷力量溝通起來。但這里也顯現了一個人物性格上的缺陷,就是人物性格特質的雷同性,雖然各個人物大性格上都是各個特異,但是不免在各種事情的處理上讓人感覺雷同,所以這里就不論述了,因為本人覺得有點矛盾,所以感覺很難表達。

此書劇情開闊較大,人物登場較多,但是始終貫穿與三俠五義之間,彰顯人文倫理與天道正義,不過對於封建王朝的忠貞催眠與對於天子受命於天的思想也在書中,王權至上的思想破壞了包拯等人追求正義的形象,雖然書中皇帝相當英明,但是畢竟正義還是操縱在他之手,讓人頗感無奈,不過這也是因為本書的作者的時代局限,導致的,撇開這點,書中的精神還是很讓人感動。

❸ 誰知道關於五鼠,小五義這幾部評書的正確順序啊

我暈!1樓復制我以前回答的!

他回答的是我以前曾經回答過的。

我感覺我寫的挺清楚的,你應該能看懂,《三俠五義》180回 《七傑小五義》80回 《白眉大俠》 320回 《龍虎風雲會》320回。 順序就是這么個順序

❹ 世界文學名著寶庫:七俠五義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名著寶庫:七俠五義(青少版)》源自清代說書藝人石玉昆的《龍圖公案》及其筆錄本《龍圖耳錄》的改編小說《忠義俠義傳》。

「七俠」指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以及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五義」即「五鼠」: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些如雷貫耳的英名,加之五鼠鬧東京、智定軍山等膾炙人口的掌故,雜以栩栩如生的北宋風俗,威風凜凜的包公斷案,其樂融融的展昭娶親,令人流連忘返,不忍釋卷。

在《世界文學名著寶庫:七俠五義(青少版)》中,讀者可以沉浸在充滿智慧與正義的冒險故事中。七俠五義不僅擁有超凡的武功與智慧,他們更有著對正義的執著追求與對朋友的忠誠,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忠義」的精神。他們所面對的敵人,無論是貪官污吏還是江湖惡人,都能在他們的機智與勇敢下敗下陣來。

書中不僅有緊張刺激的打鬥場面,更有細膩入微的北宋風俗描寫,讓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體驗到了包公斷案的公正嚴明,展昭娶親的喜慶熱鬧。每一章節都充滿了轉折與驚喜,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無法放下。

《世界文學名著寶庫:七俠五義(青少版)》不僅是一本充滿傳奇色彩的小說,更是一次對正義、忠誠與智慧的探索之旅。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著每一個讀者,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享受到了故事帶來的樂趣,更在心中種下了對美好品質的嚮往與追求。

❺ 關於單田芳老師的評書 《小五義》和《七傑小五義》的問題

按照單田方老師錄音順序應該是 三俠五義(又名七俠五義)-大破沖宵樓-七傑小五義-白眉大俠(修改版為龍虎風雲會)
五鼠鬧東京為三俠五義一部分 400回版小五義是單老師後來錄的一個版本 包括 大破沖宵樓和七傑小五義建議聽這部 因為大破沖宵樓和七傑小五義是分開錄的 其中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原著小說的閱讀順序應為 三俠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
七俠五義是清文人榆越對三俠五義的修改版 他認為雙俠是兩人 所以應該是四俠 再加上沈仲元和智化 艾虎共成七俠
單老師的七俠沒有沈仲元 而有柳青 稱其為陝西俠 其餘六人不變

熱點內容
男的看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6 21:45:04 瀏覽:610
姜藍欣名字的小說 發布:2025-08-26 21:44:56 瀏覽:467
總裁強受虐心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6 21:30:21 瀏覽:380
全國最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6 21:30:09 瀏覽:55
穿越斗羅大陸系統小說推薦下載 發布:2025-08-26 21:28:28 瀏覽:719
日在校園綜漫小說 發布:2025-08-26 21:22:01 瀏覽:588
好看的穿越攜帶著系統的小說 發布:2025-08-26 21:08:03 瀏覽:314
遠古小說言情有肉 發布:2025-08-26 20:52:01 瀏覽:216
寫的好道術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6 20:37:18 瀏覽:934
反特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8-26 20:33:37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