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文學類小說閱讀之情節

文學類小說閱讀之情節

發布時間: 2025-06-11 22:28:23

『壹』 小說情節構思特點(說越詳細越好)

A.單線型結構是小說情節的一種常見組織形式,它圍繞一個中心人物或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展開,形成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這種結構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尤為常見,如「三言」「二拍」中的短篇小說,以及現當代文學作品中,如《喬廠長上任記》、《小鎮上的將軍》等。單線型結構的優點是情節簡單明了,容易為讀者所理解。
B.復線型結構則包含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它們或並行發展,或相互交織,形成一個更為復雜的故事網路。《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典型的復線型結構小說,其中既有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故事,也有列文的鄉村生活和精神探索。這種結構能夠展現更為廣闊的生活面和更加豐富的人物內心世界。
C.輻射型結構以一個中心點出發,情節線索向四面八方展開,最後再匯聚在一起。這種結構常用於意識流小說,如王蒙的《人到中年》就是從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出發,逐漸展現出其生活的各個方面。輻射型結構有助於深入挖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展現其心理活動的復雜性。
D.蛛網型結構特點是多條線索交織,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網路。古典小說《水滸傳》和現代文學巨著《紅樓夢》都採用了這種結構,使得情節豐富,人物關系緊密。蛛網型結構在推理小說中也很常見,如柯南·道爾的作品,通過多條線索的交織,最終揭開案件的真相。
E.回環型結構強調情節線索的循環往復,形成一個閉合的故事圈。例如張弦的《扯不斷的紅絲線》,故事情節繞著主人公的經歷展開,最終回到原點。這種結構加深了故事的寓意,使人物命運更具戲劇性。
F.情緒型結構重在抒發作者的情感,而非構建復雜的故事情節。這類小說往往缺乏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性,而是通過流動的意識描寫和細膩的情感抒發來吸引讀者。王蒙的《春之聲》和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都是情緒型結構的典型。
G.板塊型結構是現代小說中較為新穎的一種形式,它打破傳統的情節模式,將小說內容分割成多個獨立的板塊,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主題和風格。這種結構賦予作者更大的創作自由,讀者在閱讀時也能體驗到更多的驚喜和挑戰。
最後,對於提到的「王三水」,似乎是發信息者的署名,並不影響文本內容的結構和意義。

『貳』 小說的情節發展和人物設計方面的技巧,要詳細點的

1.小說概念及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小說的情節結構 (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3.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環境描寫襯托對比等)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社會環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
自然環境作用: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氣氛等。
命題角度(一)故事情節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
1.把握故事情節
(1)三種題型: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抓住場面;
②尋找線索;
③理清小說的結構。
(3)分析小說故事情節時要注意兩點:
①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沖突發展的體現,分析小說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沖突; ②分析情節不是鑒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所以,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
2.鑒賞故事情節。
這類型的題目主要是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
常見題型:1、文中寫了XX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內容作用+結構作用
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 內容1、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2、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3、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
4、照應前文。
5、推動情節發展。
6、刻畫人物性格。
7、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8、起線索作用。
9、埋下伏筆。
結構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
二是前後照應;
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
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
五起線索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
1/6頁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結構),突出了……,表現了…… (內容)。
2、情節安排評價
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
作用:使結構緊密、完整。
如《睡美人》,開頭說女A角失蹤,製造懸念,結尾寫她在觀眾席上鼓掌,揭穿謎底,使事故情節完整,又表現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題。又如《雪夜》開頭結尾都寫雪花飄舞,渲染凄涼氣氛,暗示了人物命運。
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
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後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製造懸念

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如《書法家》。
此外,還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喜劇式等。
解題技巧
1、找出情節線索,理清情節的來龍去脈。
2、由事及人,看情節發展如何為塑造人物服務。
3、見微知著,從場面和細節描寫中分析情節對表現主題的意義。
4、賞析技巧,注意發現作者組織情節的藝術匠心。
命題角度(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因而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
常見題型:
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3、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解題思路: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命題角度(三)•環境
常見題型:
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環境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②暗示社會環境(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2/6頁

④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⑤推動情節的發展或作為情節線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命題角度(四)•主題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

『叄』 小說的三要素中情節是指什麼

情節是小說另一個基本的構成要素。情節對於所有敘事文藝作品通常都是必不可少的,比較起來,不同種類和體裁的藝術作品中,情節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比如,敘事詩雖有情節,但更注重抒情,因此情節比較單純;敘事散文也有情節,但往往夾敘夾議,所以情節不需要完整;戲劇與電影都離不開情節,但由於篇幅與時間的限制,情節的設置必須相對集中,不能夠在錯綜復雜的情節中來刻畫人物性格。而相比之下,傳統小說的情節具有完整性、復雜性和多樣性。波瀾起伏的情節不僅可以引人入勝,對讀者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還是展現人物性格、拓深作品主題的重要手段,生動而深刻的情節,成為小說審美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小說的情節一般要求曲折生動,經典小說的閱讀多半先和引人入勝的情節相關。《三國演義》之所以扣人心弦,就在於作者善於設置情節,使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層層迭進。如長坂坡大戰一段,先從劉備兵敗人散被曹軍追剿入筆,引出趙子龍單騎救主的精彩情節,再到曹軍團團圍困的危難處境,直到張飛勒馬站立橋頭大聲呵退80萬曹軍,最後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有勇無謀的張飛斷橋而去,狡詐多疑的曹操率兵追趕,諸葛亮派兵接應的結尾。情節環環相扣,波瀾迭起,錯落有致。小說的情節也要求真實感人。真實是小說情節賴以成立的根基,虛假的情節會使讀者的審美情感受到極大的傷害,甚至當讀者發現作品中某一處情節或某一處細節是憑空編造的時,也會頓時興致大減。反之,只有入情入理的情節才會深深地吸引讀者,使讀者在贊嘆之餘去心悅誠服地接受小說家的思想意旨。中篇小說《人到中年》,堪稱新時期文學作品中一部真實表現知識分子的艱辛生活與他們的美好心靈的佳作。小說中的女大夫陸文婷是一個平凡的知識分子,她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然而生活對她卻並不公平,作品從許多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現象的描繪中,通過這些感人至深的情節和細節,刻意發掘生活的底蘊,刻畫出一位血肉豐滿、真實感人的知識分子藝術形象。小說的情節還要求含蓄深沉。小說家們往往通過概括、暗示等多種藝術手法,以小見大,以少勝多,以有限的情節表現廣博深厚的內容,使讀者品味出蘊藏在作品中的深沉雋永的思想和含蓄深刻的意蘊。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品。這篇小說的情節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地步,無非是講述了老漁夫桑提亞哥與鯊魚搏鬥的故事,情節單線發展且平鋪直敘。但是,由於作者在刻意簡化的故事情節中蘊含著發人深思的象徵性意蘊,尤其是刻畫出一位與命運頑強抗爭、在精神上永不氣餒的人物形象,使這篇小說充滿了悲壯雄渾的詩意,使讀者受到深刻的啟迪和有力的震撼,領悟到作者的寓意:只要有永不頹唐的意志,人就永遠不會失敗。顯然,情節作為小說中由人物的行動和人物之間的關系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審美價值。

『肆』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考點梳理!

小說也是高考文學作品閱讀的重點考查文體,古典小說、現代小說、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節選)都是考查的范圍。
高考重點考查考生對小說的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能力,從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主題、語言內涵、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同時,注意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鼓勵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創意性的解讀。
1.體察小說人物

體察人物形象可以從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角度審視,也可以將其放在具體的環境、情節里審視,還可以從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評價的角度去審視。【典型例題】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廣東卷)【相關文段】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
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河《第三條岸》)
【解題指導】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側面,這就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人物。這里作者將「母親」放在「父親」故事的主線上展示她的個性,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待「父親」的行為態度,「語言」與「行為」上是有所不同,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側面。
【參考答案】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2.分析小說主題
小說主題的分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誰?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對其有何評價?③人物之間的關系(映襯、對比、沖突),為什麼這樣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小說題為「侯銀匠」,說明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寫了侯銀匠一家人的生活,表達了社會下層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親情,表現他的勤勞、精細,還有內心的寂寞、凄苦,這便是小說的主題。根據選材為主題服務的原則,總體上我們可以說,寫侯菊的筆墨,也是為了寫侯銀匠(用映襯、烘托之法),也是為了突出主題。
(2)從情節入手:從情節透視人物命運、作者情感傾向等,進而探究小說的主題。
(3)從時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傳》、《風波》等小說的主題,都要將其置於辛亥革命失敗這一大的背景下來思考。
(4)從描寫手法切入,即從小說對比、象徵、細節描寫等藝術手法入手探究主題。如孫犁的小說《囑咐》寫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飛行和太陽光沖開濃霧的情景,就不僅充滿詩情畫意,而且象徵著人民解放事業的飛速發展、分離的暫時性和勝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說情節
理解小說情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情節的發展階段: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把握情節的意義,透視情節表達的思想本質。
(3)把握情節安排上的特點、藝術構思的巧妙(伏筆、照應,懸念,巧合,誤會,陡轉,抑揚)。
(4)分析某一情節在人物塑造、故事發展、表達主題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節作用」類的題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慮某個情節與全文中相關情節的關系。如,這道題題干對思考點進行了明確的限定,即「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麼作用」,顯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節與下文的關系,並能從這個關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節的匠心。如小說《侯銀匠》第二段就表達手法而言屬於概述,就全文情節展開而言起交待(鋪墊)作用。小說後面的情節寫侯銀匠如何愛女兒,女兒怎樣聰明能幹,都有據可依。這也是小說的常見技巧之一。
二是考慮情節與主題的關系。如《駱駝祥子》中暴雨狂瀉,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著頭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節,反映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凄苦生活、悲慘命運。
三是考慮情節與人物性格的關系。如《水滸傳》寫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給讀者以武松會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著安排哨棒打斷,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邊,兩手揪住老虎頭皮,按在地上,提起鐵般拳頭,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竅流血的情節,有力地彰顯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學會創意解讀
鑒於高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即便是探究題,也會在給學生選擇機會的同時,對回答問題的角度、思考范圍等進行適當的限制。解答這類試題,考生應該在題干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角度,這樣更有利於實現有創意的解讀。

【典型例題】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

『伍』 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在情節安排上有何特點」這類題該如何做答

小說的情節安排:
1.所選題材要有現實基礎
2.情節安排合理化,有相應的輔助和暗示
3.情感變化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

具體內容請參見網路詞條。
http://ke..com/view/2615889.htm

『陸』 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全面解讀

你好,我任教語文將近11年,關於語文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要抓住兩個個重點。

1、閱讀理解主要考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閱讀包含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整理歸納分析能力等,語文、英語閱讀在閱讀速度、歸納提取重點兩個方面表現得更明顯。
由於大家平時對快速閱讀接觸不多,可以通過直接訓練,訓練大腦和眼睛的協調能力,去年,有學者推薦《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作為假期學生學習計劃中,以為軟體練習30個小時就能使閱讀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學習每天練習1-2個小時,兩個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鍾左右的閱讀速度會達到3000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記憶力也相應的快速提升。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從事腦心理研究的專家朱法良的高度認可,目前我們學習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課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

2、為了節省時間在做閱讀的時候應該切忌:
(1)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這樣會導致閱讀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閱讀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超級速讀訓練同時就順帶訓練了記憶,而超級記憶部分的思維導圖對全面閱讀文章後,抓出文章脈絡和重點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著學習一下。

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精英特速讀》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希望你早日進步!

『柒』 油燈——文學類文本閱讀,求解釋,文中所要解釋的宗旨是什麼。

我是2012屆考生,下面我就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學習經驗


文學類文本閱讀

(一)小說

一.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1. 分析作品結構:開端,發展,結局,高潮

  2. (1)分析小說線索:人物,事物;單線,雙線;主線,副線;明線,暗線

  3. (2)概括小說情節: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4. 2.概括作品主題:蘊含於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中,重在理解形象

二.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對情節,人物,環境的具體描繪及其敘述的語言風格

故事發展的表現手法:順序,倒敘,插敘

敘述人稱的表現手法:第一,第二,第三人稱

小說特色的表現手法:(營造環境,安排情節,表現主題等方面)鋪墊,襯托,渲染,伏筆,照應,懸念,突轉,抑揚,對比,描寫方式

  1. 襯托:使主體鮮明突出,主題說明充分,思想表達更強烈

  2. 2.懸念:有設懸和釋懸,先設置謎面,適時點破,使讀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滿足

  3. 3.抑揚:可使文勢曲折多變,搖曳生姿,增強作品的可讀性

  4. 4.對比:形成反差,達到表現人物,凸顯事件,深化主題的藝術效果

  5. 5.突轉: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畫龍點睛的作用

  6. 6.細節:逼真,細膩,具體,生動的描繪,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7. 7.景物描寫:交代時間背景,渲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心理,推動情節發展,暗示人物命運

三.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1.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

  2. (1)體會重要詞句的豐富含義:指代義,隱喻義,象徵義

  3. (2)體會重要句子的豐富含義:語境靈活把握,體會言外之意,揭示文章主旨

  4. (3)分析句子作用:內容,結構

  5. 2.品味小說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6. (1)品味小說敘述性語言的表現力:講故事,交代情節,交代人物,第一人稱記敘的小說也交代」我「的經歷和感受

  7. (2)品味小說中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幽默,莊重;委婉含蓄,直來直去;簡潔,啰嗦;羞羞答答,大大方方;粗野,文雅。有的人物語言常表現地方色彩鮮明,富有生活情趣

  8. (3)品味小說的獨特的語言風格:平實,樸素,冷峻,熱烈,簡潔,明快,曉暢,典雅,清麗,幽默,辛辣,含蓄

四.欣賞作品形象,賞析作品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1. 欣賞作品的形象: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2. (1)分析人物外貌特徵,揭示人物性格

  3. (2)分析人物行為動作,語言,揭示人物性格

  4. (3)分析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5. (4)緊扣故事情節,概括人物性格

  6. 2.賞析作品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7. 內涵:作者褒貶的態度,喜怒的情緒,作品的主旨,社會意義

  8. 藝術魅力:塑造形象,運用語言,表達技巧的藝術力量

五.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評價方面:小說思想是否積極,健康,深刻,與時代精神是否合拍;作者觀點是否正確,是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批評力量;作者的感情是否真摯,是否符合時代精神和審美習慣


六.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意蘊:在於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語言表述

人文精神: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精神文化的珍視,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七.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1. 創作背景

  2. (1)宏觀:政治格局,審美情趣,價值取向

  3. (2)微觀:作者的心境,影響心境的因素

  4. 2.創作意圖:挖掘作品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八.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1. 答題指向不是單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單層次的,是多層次的

  2. 2.答案不是唯一的,需發現作品的豐富內涵和深層意義

  3. 3.試題是半開放的,有一定的開放性,但不是漫無邊際

九.規律探討

  1. 整體感受,把握主題:開端,發展,結局,高潮,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 2.緊扣文本,理清細節:概括故事情節,理解情節的作用

  3. 3.篩選信息,全面概括:從人物行為,語言,心理,細節描寫方面篩選,按不同性格特點分類

  4. 4.依據要求,簡明表述:分條表述,概括分類,適當分析

(二)散文

一.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1. 分析作品結構

  2. (1)整體結構:把握線索,分清層次關系(並列,遞進,因果,轉折,總分總,總分,分總)

  3. (2)照應結構:首尾照應,前後語意照應

  4. (3)過度類結構:承上啟下,統領下文,總結上文

  5. (4)開頭段落作用:a.綜合句

  6. 1)結構的作用:點明主旨,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點題,交代事情起因

  7. 2)內容:考慮開頭時對象表情達意的作用

  8. 3)表達技巧:首選修辭

  9. b.單一句:開頭結構的作用

  10. 2.概括作品主題

  11. (1)對段奕的概括

  12. 有中心句抓中心句,無中心句抓關鍵詞,標志詞,過渡詞

  13. (2)對層意的概括

  14. (3)對作品主題的概括:通過寫什麼表現了什麼思想感情

二.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1. 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

  2. 情感表達方式:通過記人,敘事,寫景,狀物表達

  3. 材料選擇上:通過聯想

  4. 體裁上:以小見大重視真實

  5. 2.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

  6. 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7. 情感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懷,欲揚先抑,以小見大,虛實相生

  8. 情景描述方式:鋪墊,象徵,對比,映襯烘托,動靜結合,以動寫靜

  9. 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10. (1)分析表達方式

  11. 肖像描寫:表現人物特徵,以形傳神

  12. 動作描寫:表現性格特點

  13. 語言描寫:言為心聲,表現性格特點

  14. 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15. 細節描寫:准確,傳神,鮮明

  16. 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現,具體生動

  17. 白描:簡筆勾勒,簡潔,准確,傳神

  18. 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寄託感情

  19.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強烈的感染力量

  20. 間接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蘊含含蓄

  21. 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

  22. 倒敘:設置懸念,引發興趣,波瀾起伏

  23. 敘後議論:畫龍點睛,點名題旨

  24. 比喻說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25. (2)分析表現手法

  26. 象徵:引申事理,形象含蓄,意義普遍

  27. 鋪墊,製造氣氛,層層推進,水到渠成,形象鮮明

  28. 抑揚:印象強烈,增強藝術效果

  29. 托物言志:能給人留下思考的餘地

  30. 白描:突出事物神韻

  31. 虛實結合:凸顯事物,景物特點,集中揭示題旨

  32. 借景抒情:含而不露,意境悠遠

  33. 開門見山:直入正題

  34. 襯托或渲染:為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

  35. 點面結合:反映事物全貌,突出重點,表達事件的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

  36. 以小見大:感人並且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37. 懸念:使人產生關心事物發展或人物命運的心理活動,引人入勝

  38. 伏筆:前後連貫,結構嚴謹

  39. 聯想想像:形象豐滿增添藝術表現力

  40. 動靜結合:互相襯托,相得益彰

  41. 對比:突出特點,形象鮮明

  42. (3)分析修辭手法

  43. 比喻:使事物生動形象,給人鮮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44. 比你:使人或物生動形象,表達親切,有情趣,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45. 借代:使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快,收到新穎別致,幽默風趣的效果

  46. 誇張: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給人以啟示,表達感情強烈,增強生動性和感染力

  47. 對偶:節奏感強,有音樂美;表達集中凝練,比照鮮明

  48. 排比:一氣呵成,節奏鮮明,突出強調,長於抒情,內容集中,增強氣勢

  49. 反復: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多次強調,給人深刻印象

  50. 設問:提示注意,突出強調,引起思考,是回答有說服力,增強表達效果

  51. 反問:表達鮮明,起強化語氣作用

三.體會重要語句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1.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豐富內涵義,隱喻義,象徵義

  2. 2.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平實,華麗,自然,明快,含蓄,深沉,幽默,辛辣,憤激

四.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1. 形象

  2. (1)外在特徵:形態,聲音,色彩,氣味

  3. (2)內在特徵:性格,本質,精神

  4. (3)作者的愛憎情感

  5. (4)理解形象與環境的關系

  6. (5)手法:對比,襯托,動靜結合,抒情手法,修辭

  7. 2.內涵

  8. (1)了解作者情感傾向

  9. (2)整體把握內容思想,時代背景

  10. (3)把握詞語,如「我認為」等

五.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價值判斷:時代精神,人文情懷,道德情操

審美取向: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丑惡的摒棄,對正義光明的歌頌,對黑暗邪惡的批判,對弱小者的悲憫,對恃強者的憎惡


六.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 中國人的傳統心理特徵

  2. (1)勤勞節儉,自強不息

  3. (2)求同務實,謙和持中

  4. (3)家庭為重,親疏有別

  5. (4)倫理為綱,尊卑有序

  6. 2.當代中國人的民族心理特徵

  7. (1)愛國愛家,關心社會

  8. (2)義利兼顧,禮貌文明

  9. (3)勤奮朴實,勇敢謙和

  10. (4)標新立異,敬業樂群

  11. 3.人文精神

  12. (1)人性:人的尊嚴,即廣義的人道主義

  13. (2)理性:對真理的追求,即廣義的科學精神

  14. (3)超越性:以人為中心,關心人,愛護人

七.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宏觀:政治格局,審美情趣,價值取向

微觀:作者心境,影響心境的因素


八.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多角度挖掘內涵,獲得獨特的感受和內涵


九.規律探討

  1. 高屋建瓴,突破主旨

  2. 2.讀懂題面,扣緊題眼

  3. 3.藉助語境,搜尋答案

  4. 4.綜合分析,簡明概括

  5. 5.辨明手法,明確作用

我把高三復習資料中精髓的部分都為你逐字打出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種馬女兵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2 00:03:22 瀏覽:92
言情感人小說片段 發布:2025-08-21 23:56:42 瀏覽:143
少年阿賓txt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21 23:54:42 瀏覽:152
有什麼很肉很黃的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1 23:49:54 瀏覽:550
有關穿越紈絝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1 23:46:54 瀏覽:230
江移小說名字 發布:2025-08-21 23:39:50 瀏覽:290
小說言情農民 發布:2025-08-21 23:30:28 瀏覽:458
穿越女強言情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21 23:27:38 瀏覽:164
只求你愛我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21 23:13:48 瀏覽:146
手機有聲小說聽書軟體排行榜 發布:2025-08-21 23:05:32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