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如何進行小說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小說閱讀教學

發布時間: 2025-07-02 04:28:28

① 小說教學如何創設情境

一、 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好戲看開頭」,一個良好的開端,可以說是整個教學過程成功的首要條件。良好的導入情境創設,往往象磁石一樣緊緊地把學生吸引住,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獲得知識。《社戲》是一篇充滿江南水鄉生活氣息的文章。它描繪了江南水鄉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連山、朦朧的月色、含香的水氣、令人自失的笛聲,還有一大幫頑皮、無私、友好的農村兒童一起煮豆的經歷,讀來令人回味無窮。然而由於生活經歷的不同和時代的變遷,學生對小說中的環境和人物的認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農村水鄉生活經驗的學生,覺得課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沒有這種生活體驗的學生,豆子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為了讓學生體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課堂上,可先讓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談談自己的童年的趣事,接下來跟學生說起江浙一帶的風土人情和魯迅童年生活的軼聞趣事。這樣學生說得有勁,聽得有味,閱讀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自覺把思維的觸角伸向那迷人的水鄉和亦真亦幻的月夜,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二、 自讀提示,把握重點

自讀提示是課前指導學生閱讀的綱領性材料。學生通過閱讀自讀提示來把握文章的重點、難點和主要內容,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和意圖,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抓住文章總綱,進而開展有效閱讀。教師在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朗讀與默讀相結合,朗讀與思想相結合。精讀、略讀和瀏覽是學生閱讀需要的選擇,誦讀是學生積累、體驗和語感培養的需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去選擇閱讀方法。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他們充滿信心,給予信任,適當點撥,指導他們正確理解課文。

三、 利用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思維

課堂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問題探討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不能漫無目的地讓學生去讀,要給學生明確的目標,給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閱讀不止是停留於表面,而是進行深入的閱讀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閱讀教學才會有深度、有效果。巧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閱讀的思維。例如,學習課文《范進中舉》,在閱讀課文前,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假設范進穿越歷史,來到的現代,他經過了自己的刻苦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他會發瘋嗎?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閱讀課文,拓展思維,尋找答案,教師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把中舉前,中舉後,社會環境,人物表現等知識點穿針引線,連接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摧殘的主題,從而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的任務。

四、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只關注知識的傳授而不關心學生內心狀態,不懂得開動學生腦筋,那麼,只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疲倦。換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使學生保持高昂的情緒,問題情境創設作為能調動學生情緒的有效手段,也受到語文教師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通過問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求知慾,提高學生探究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師不但要懂得如何進行問題情境創設,還要知道何時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一般來說,學生乏味時,正是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良機。其次,根據重點、難點設置啟發性問題,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② 兒童小說閱讀教學的基本活動有哪些

兒童小說閱讀教學的基本活動有哪些如下:

一、指導思想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則是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通道。為了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積極推行素質教育進程,學校決定舉辦校園讀書節。

通過活動,要讓每一位師生親近書本,養成愛讀書、好讀書的習慣;在實踐中與大師對話,為人生奠基;引導師生共同讀書,與書為伴,與經典為友,與博覽同行,開拓視野,從而享受學習的快樂、生活的快樂。

二、活動目的

指導幼兒制訂讀好書計劃,從「尋找一本好書」入手,培養幼兒愛讀書的好習慣,拓展幼兒的知識面,提高幼兒的內在素質修養。全校形成讀書熱潮,使校園充滿濃濃的書香之氣。

讓幼兒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引導幼兒達到從「閱讀」到「悅讀」的境界,引導幼兒與書籍一生相伴,爭做「讀書之星」。

2、幼兒讀書

開展繪本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圖書畫面,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開展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看圖書活動,各班級要做好讓幼兒推薦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通過講述圖書的內容,帶動班級幼兒喜歡圖書,從而激發閱讀的興趣。

圖書漂流活動。各班級幼兒從家裡帶來一本圖書,在班級進行互動交流後,各年段進行交換欣賞,增加圖書的流動量。

3、親子讀書活動

建議家長帶幼兒到書店、圖書館、網上購書,拓展讀書渠道。每天睡覺前半小時定為親子閱讀時間,每天陪幼兒讀一篇兒歌,看一篇經典故事。每周五家庭間開展家長親子閱讀交流活動,並進行好書推薦。

③ 【淺談小學現代文小說閱讀教學】小學科學1-6年級教案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小說體裁的課文不多,只有兩篇中國古典名著選讀――《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九冊)、《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冊)和兩篇現代外國小說――《船長》、《愛之鏈》(第十一冊)。它們和眾多的故事、散文混雜在一起,很難區分。我是這樣理解的:小說是寫人的,坦冊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寫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故事進行的。小說是虛構的,散文是寫實的。小說、散文和故事是不同的文學體裁,各自的要素不同。小說是通過對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
蘇教版國標本語文六年級語文(上),在第二單元中選編了兩篇小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船長》、美國作家傑尼・巴尼特、羅依・李的《愛之鏈》。下面就針對小說的特點,結合單元訓練要求談談現代文小說閱讀教學可採取的一些教學思路:小說是一種敘事性文學樣式,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塑造出多種多樣具有「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所以,閱讀小說可以認識世界,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閱讀小說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分析情節結構

抓住情節發展的階段,從人物活動的場面及人物事件的關系、人物性格發展、矛盾沖突過程等方面去理解作品,這是小說教學的基礎。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後通過分析情節結構,概括小說的中心事件。比如,《船長》一文講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屹讓手立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崇高精神。這是以人物活動為線索展開情節的。《愛之鏈》是一首愛的贊歌,文章極其細膩地描寫了發生在一個嚴寒的冬夜裡的充滿愛的故事:下崗的喬依無償幫助老婦人修好汽車,老婦人在用餐時又得到喬依妻子的悉心照顧,也受到了愛的感染,留下一些錢,悄悄姿遲地走了。這就要根據場面的流動把握故事情節的發展了。這篇課文的作者匠心獨具,構思巧妙,故事從喬依說起,最後又回到喬依身上,結構上首尾呼應,尤其是結尾耐人尋味,既揭示了喬依和女店主是夫妻關系,又暗含著喬依的無私付出也得到回報。

二、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教學時要通過具體分析人物的肖像、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把握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比如,《船長》這篇課文的主要寫作特色是:集中筆墨,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運用對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質。客輪遇險以後,船長想到的是60個人的安全,唯獨沒有想自己,這60與1的對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質;在人們混亂時,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兩處對比,突出了船長的鎮定自若,臨危不慌。
2.運用語言動作,突出人物性格。客輪遇險後,哈爾威船長「大聲吼道」,「簡短有力的對話」,「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下達著命令,一切都在聽從他的調遣,危急中還不忘搶救見習水手克萊芒,突出了人物果斷、堅決的性格。
3.運用特寫鏡頭,展現人物形象。「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這是一個典型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人物忠於職守、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

三、分析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的描寫常常起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作用,而社會環境的描寫則往往能揭示出作品的深刻內涵。
《船長》開頭,「薄霧籠罩著大海」是一句很簡單的環境描寫,看似作者的隨意之語,其實非常重要,它是撞船事故的導火索。「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這句話包含的信息量很大,「突然」說明事情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猝不及防。「沉沉夜霧」遮蔽了人們的視線,「冒出」「陰森森」的「瑪麗號」讓我們感覺當時十分恐怖,讓人不寒而慄,環境襯托心境。教學時可以拋給學生這兩個問題:1.小說開頭的環境描寫起什麼作用?2.這場海難的發生誰負主要責任?從文中哪裡可以看出?
新課標提出,高年級閱讀教學應指導學生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課文中那些似乎是不經意的幾筆,卻是襯託人物品質的點睛之筆,這就是小說的獨特魅力。

四、概括小說主題

小說主題的概括,要在分析情節結構和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和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加以解決,做到水到渠成。以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語文(上)的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圍繞「人間真情」這個主題,通過三篇課文,多角度、立體地歌頌了人情美、人性美。其中,《船長》塑造了船長在客輪被撞毀的危機時刻,指揮若定,視死如歸,為旅客置生死於度外,為職守「與陣地共存亡」的崇高形象!《愛之鏈》是寫下崗的喬依,在路上主動幫助老太太修車,並謝絕了報酬;老太太開車到了一個路邊的小飯店吃飯,又暗暗資助孕婦的故事。這兩篇課文分別歌頌了愛崗、愛社會的偉大精神,展現了課文主人公們為他人獻出真愛,向人間撒播真情的崇高精神境界。教學時要善於指導學生發現和把握小說中關鍵性題旨句,指導學生歸納主題。從而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接受美感教育,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為學好語文奠定良好基礎。■

④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效率

小說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會學生閱讀小說。我覺得這關鍵有兩點。一是要有一個適宜的閱讀態度。小說是文學作品,它反映著人與現實之間的一種審美關系,我們必須以審美的態度來鑒賞小說中所寫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說里的人和事作「傳記」或「新聞報道」式的分析。二是要交給學生讀小說方法,才能實現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思想。

小說的這兩個教學目的,都需要「知識」的支持。過去我們反對語文教學中過多的傳授知識,但語文本身並非不需要知識,恰恰相反,我們的許多教學目的,都需要知識教學這個載體,以知識教學為渠道來實現。我們不需要陳舊的知識,但我們迫切須要新知識。這新舊之別就在於,舊知識是客觀的陳述教學對象的特徵。新知識是從學生出發,幫助學生「閱讀」的知識,幫助學生「實踐」的知識。這樣的知識就是「管用」的知識。在小說教學中「敘事視角」知識就是這樣的知識,它教給學生如何閱讀小說的知識。

在不斷的反思中我還有更多的體會。小說的教學還要注意紮根語言教學。從文體的特點考慮,小說是敘事的藝術,是形象塑造的藝術,但它首先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根,敘事是干,形象是果。有時候教師見了這種形象之「果」就忍不住要從學生嘴裡搶過來,自己津津有味的吃下去,結果小說課成了老師人物形象的圖解演說。小說教學要紮根語言教學就要把「說」的機會,「說」的權力交給學生。小說的美是學生自己品出來的,而不是教師講出來的。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揣摩品味語言,讓學生自己看到小說情節的波瀾。在語言的表達,交流中去構想鮮明的形象,體驗獨特的情感。

還有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習如同登高,給學生一根繩子,讓他們自己爬上去。我們要給學生一個探索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教學中不光需要匠心獨運的構思與設計,更要有充滿人文關懷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去發現。教師要帶著欣賞的眼光有區別的去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發現。真正體現對學生主體性及個體性的充分而真誠的尊重與關懷。小說教學還要讓學生讀出他們的個性來。人們在現實中是有很多無奈的,無奈之一就是人在現實中的活法不只是一種。你選擇了這種就意味著你放棄了千百種活化。小說則最大限度的滿足了人體驗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入精神享受的王國。因為文學是引領人走向真善美的藝術形式。讀著別人的故事,流著自己的眼淚。理想的小說閱讀境界大抵如此。

總之,在小說教學中我們不斷反思,就會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2012高考小說閱讀答題技巧知識鏈接1.小說概念及三要素2.小說的情節結構3.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環境描寫襯托對比等)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及其作用社會環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作用: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氣氛等。命題角度(一)故事情節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1.把握故事情節(1)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住場面;②尋找線索;③理清小說的結構。(3)分析小說故事情節時要注意兩點:①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沖突發展的體現,分析小說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沖突;②分析情節不是鑒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所以,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2.鑒賞故事情節。這類型的題目主要是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常見題型:1、文中寫了XX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解題思路:內容作用+結構作用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2、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3、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4、照應前文。5、推動情節發展。6、刻畫人物性格。7、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8、起線索作用。9、埋下伏筆。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五起線索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X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結構),突出了……,表現了…… (內容)。 2、情節安排評價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使結構緊密、完整。如《睡美人》,開頭說女A角失蹤,製造懸念

熱點內容
談判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2 14:16:50 瀏覽:327
楚月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02 14:07:38 瀏覽:228
我男配重生了小說全文 發布:2025-07-02 14:06:44 瀏覽:529
傷感的言情小說片段 發布:2025-07-02 14:04:08 瀏覽:214
殺性奴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02 13:50:12 瀏覽:387
外國經典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2 13:46:37 瀏覽:485
一念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02 13:35:56 瀏覽:265
鹿鼎記有聲聽書網 發布:2025-07-02 13:35:49 瀏覽:399
自編校園小說畢業季 發布:2025-07-02 13:26:52 瀏覽:358
聽書步非煙 發布:2025-07-02 13:26:33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