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高考探究題思路
① 如何回答語文大閱讀中的探究題
現代文探究題的答題解析指導
一.解讀兩類文本能力要求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2)探究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1.關於「個性化」和「創意」。
文學類文本鼓勵多元解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甚至可以從正反對立的角度設題,作品的內涵豐富而有韻味,實用類文本的主旨相對明確;閱讀時不求個性化,只要求對文本的疑難問題提出見解,做深層次的解讀。題目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探究,答案相對固定,考生自由選擇觀點的空間較小。
2.關於「人文精神」和「時代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作品的主旨大凡是環境與命運、情與法、情與理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中又彰顯人性的光輝和永恆的人文關懷。實用類文本選文不求經典性,而突出時代性。傳記類文本的傳主都是有高遠追求和高尚情懷的正面形象,如梁漱溟、楊守敬;新聞類文本則體現時效性,注重彰顯時代精神,如《夢碎雅典》,要求結合奧林匹克精神來談認識。
二.理清四大類的探究題
1.正反對立類。
例一(08年寧夏、海南卷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
2.深層剖析類。
例二(08年廣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絕妙的錯誤[美]劉易斯•托馬斯
作者為什麼將標題取名為「絕妙的錯誤」,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
「絕妙的錯誤」指的是DNA的演變過程,在不斷的「錯誤」中由單細胞生物逐漸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稱為「錯誤」是指演變過程中「每一個突變都是某種隨機的全然自發的意外」,比如「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苷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也可能還有病毒遷移進來,隨身帶來一些小小的異己的基因組;還有來自太陽或外層空間的輻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縫,於是就孕育出人類」這些錯誤。說錯誤是「絕妙」的主要是說這一個個的意外錯誤,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標題取名為「絕妙的錯誤」。
3.拓展啟示類。
例三(08年山東卷文學類文本閱讀):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請結合文本,談談它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6分)主要是以小見大的手法。啟示主要有兩點。①要善於觀察,注意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尋找最佳的切入點。如本文對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發現。②要精於思考,學會從具體事物中發現和發掘深刻的意蘊,就像作者從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樣。
例四(08年山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作為一篇評傳性文章,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梁漱溟的?這樣寫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6分)主要是從學問和人格兩個方面去認識梁漱溟的。
啟示有四點。(1)從文體來說,要評傳結合。
(2)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3)中心內容要體現人物的身份特徵。
(4)通過細節表現人物。
4.綜合理解類。
例五(07年寧夏卷實用類文本閱讀):葉聖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來自勉。依據傳記內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經體現了葉聖陶的「孺子牛」襟懷。請簡要論述。(8分)三個方面:①對子女循循善誘,呵護備至。②對作者、讀者精心扶植,熱情寬容。③對年輕編輯輔導提攜,關心愛護。
三、探究題答題技巧。
就高考而言,探究性試題是具有一定開放性和獨立思考性的試題,要求說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現成答案的試題。它不一定都標出「探究」的字樣。
就答題而言,它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與「一千個讀者只能有一個哈姆雷特」的微妙結合。
開放性:其答案是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試題要求,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也即「個性化解讀」。
限制性:挖掘隱性信息,如「聯系全文」。不能視而不見,偏離命題指向,導致失分。
答題技巧:1、開放性——有觀點2、限制性——有分析3、表述要求
(一)有觀點
1、唯一型(有觀點)所謂唯一,就是表面上問題有兩種或三種觀點,但是只有一種觀點是正確的,考生們只能選擇這一觀點來作答。
2、選一型(有觀點)所謂選一,就是問題有兩種或三種觀點,而且每種觀點都獨自成立的命題,考生們可以任意選擇其中一種觀點來作答。
3、融合型(有觀點)所謂融合,就是問題有兩種或三種觀點,但是每種觀點都不能偏廢,考生們只能融合這些觀點來作答。
4、自創型(有觀點)所謂自創,就是問題沒有直接給出觀點,要考生自己思考並形成觀點作答。
比如:試就本文所說的「通才」問題,舉例談談你個人的看法。要求:聯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比如可以確立這樣的觀點:
(1)我認為通才比專才更有利於人們打開視野,發揮才能,從而將事情做得更好。
(2)我認為通才固然很好,但認准一個專業,成為專才,對人類會有更大的貢獻。
(3)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我認為「通才」是不可取的,這將造成資源的浪費,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探究題觀點來源小結:四種類型(唯一型、選一型、融合型、自創型),面對探究題時,可以先判斷它屬於哪一類型,然後確立觀點,觀點必須明確,態度必須鮮明,觀點的表述多用判斷語氣的句子,比如「我認為……」「我覺得……」 「我贊成……」等。
(二)有分析
分析首先需要依據,探究題型的依據主要有三類,即文本依據、事例依據和理論依據,在把握依據的前提下,再結合觀點進行分析。據此將分析過程歸納為四種類型:
1、觀點+文本
這種探究題的標志性語句是「聯系文本(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等。要求同學們要篩選和運用好文本相關內容,注意摘錄或者化用文本的相關字詞句,整合成話,扣緊觀點進行分析。
2、觀點+事例
這種探究題的標志性語句是「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你是否同同意這一觀點,請舉例說明」等,此類題目,分析過程要注意事例的敘述簡潔,分析到位,材料與觀點要相互融合。
例如:試就本文所說的「通才」問題,舉例談談你個人的看法。要求:聯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答案:我認為通才比專才更有利於人們打開視野,發揮自已的才能,從而將事情做得更好。(觀點)中國歷史上的蘇軾就是一個典型,既通書法繪畫,又曉詩詞文賦,是一個藝術通才,他打破了藝術界限,互相借鑒技巧,創作出許多後人難以企及的藝術佳作。(事例)
3、觀點+理論
答題中的理論常見的有生活理論、文藝理論、寫作理論等,這種分析過程要注意理論精闢概括,理論與觀點相互印證。
4、文本+現實+觀點
這種探究題的標志性語句是「聯系文本(文章內容)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理由)」等。此類題目,要求同學們要篩選和運用好文本相關內容,還要結合現實進行分析.
(2007山東卷) 22.作者在文章結尾說:「她的世界百米冠軍夢,雖然沒有實現,但在世人心中,奧蒂何嘗不英雄!」請結合奧林匹克精神,談談你的看法。(6分)
☆參考答案「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現實)奧蒂的「悲劇命運」令人嘆息,但她屢敗屢戰,不向厄運低頭的堅毅和執著,完美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文本)失敗者未必不是英雄,奧蒂雖敗猶榮。(觀點)(聯系原文,結合奧林匹克精神,答出觀點)
(三)有總結
分析之後要進行簡明扼要的總結
四、表述要求:
關鍵是審好題,抓住文本主旨
1.務必要亮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才分析(闡述);
2.採用提綱挈領式,層次清晰,分點羅列;
3.不寫錯別字,避免出現病句。
4.注意安排好字數,答題不超出范圍。
五、一點建議
考生答題時要做融通,在重點突破某一點的同時,也用簡潔的語言把其它的要點帶一下,這樣,就實現了重點突破和多點開花的良性循環。
② 小說閱讀 探究主題 主題有哪些
考查角度五:標題、主題及問題探究
標題對於一篇小說,尤其是小小說,往往是「照亮讀者眼睛的燈籠」,往往會起到攝人心魄的作用。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小說探究題往往是要求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要求能對文本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審美閱讀和探究。它包括三個方面:(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1.常見的標題有以下類型: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清兵衛與葫蘆》。
②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如《在橋邊》《邊城》等。
③概括小說主要事件,如《范進中舉》《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
④設懸念,引起閱讀的興趣。如海明威的《喪鍾為誰而鳴》。
⑤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如《牆上的斑點》《項鏈》《葯》等。
⑥具有象徵意義,揭示小說主題,畫龍點睛,如《洗澡》《子夜》《紅與黑》等。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如《變色龍》。
2.小說主題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它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題寓於小說中的題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一般來講,可以通過環境、背景甚至小說的標題來了解小說的主題;也可以通過人物、情節了解小說的主題。
3.小說探究
所謂「探究」就是探討疑點、難點,有所發現和創新,是一種高層次的語文能力。據此可知,所謂探究題型就是探尋(或追究)式題型,屬於開放性試題。開放題型更為真實地反映了學生閱讀鑒賞中的思維品質,符合閱讀學「讀者參與文本效果的共建」的個體化閱讀基本原理,因而它又是科學地評測考生語文能力的良好途徑。因此,隨著新課標「三個維度」理念的進一步推廣,開放題將可能成為高考中極為重要的考點。
對於小說文本意圖的探究包括對小說表現出來的主題評價,對小說體現的價值觀的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評析,對小說傳承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討,對小說創作者的創作意圖的分析等。
探究文本意圖,可以從兩大方面入手:一是從小說本身的情節入手,發掘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態度;二是從小說針對的社會現實入手,探討小說故事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對於小說的個性化解讀,包括對小說主題的個性化的理解與認識,對小說構思的個性化再創造,對小說創作者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是故事的結局)進行個性化的評析,對小說中人物言行和作者對其態度的個性化分析,對小說中處理情節、人物方法的評判,對小說給予人生或社會的某些啟示的理解等。
個性解讀文本,主要考慮四個方面:一是小說本身的主題,即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小說的各種藝術處理的效果,即作者的創作意圖;三是聯系小說細節,從細節中找到我們解讀的依據;四是聯系生活實際,從自身經歷和社會類似現象來談自己的看法。
因為「探究文本意圖,個性解讀文本」包含並可以涉及的考點相對較多,因此我們在答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立場要鮮明,觀點要清楚;②文本是基礎,情節是證據;③主題要明確,意圖要清晰;④生活和現實,聯系要緊密;⑤分析要有據,主張要有理;⑥條理要清楚,邏輯要嚴密。
③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
要想語文得高分,就要有大量的閱讀積累,提高語文語文素養。這樣不管是閱讀題、鑒賞題還是 作文 ,都能夠得心應手。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一
一、小說閱讀備考要求:強化兩個意識
1、強化文本意識:讀懂文本(泛讀)、結合文本答題(精讀)
2、強化規范意識:審題規范(認真審題,熟悉考點和題型);答題規范(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格式正確,語言簡練、准確);書寫規范;問答連讀。
二、小說閱讀考查要點——圍繞著四個關鍵詞(環境、情節、人物、主題)命題
1、環境
「一景三考」 ,分析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的特點、寫法和作用。有時探究環境描寫的作用與深刻寓意。
2.情節
分析小說 故事 情節的階段(序幕、開端、發展、、結局、尾聲),概括故事情節;分析情節安排的特點及作用;探究情節安排的作用。
3.人物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義,對人物形象的評價。分析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 方法 ),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寫,間接(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4.主題
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評價小說主題,探究小說主題的現實意義,探究情感取向。
5.構思:分析小說構思的特色
文章 構件的一般作用
1.題目:①寫作對象;②文章體裁;③ 其它 重要內容。
2.開頭:⑴開篇點題;⑵總領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3.主體部分:⑴過渡段:承上啟下(過渡)作用;⑵段落總括句: 總結 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觀點態度
4.結尾:⑴卒章顯志(點明……的中心),畫龍點睛;⑵總結全文,深化(強調、升華)中心;⑶首尾呼應(照應開頭,呼應題目)。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二
一、不空題:
在絕對不空題這一點上,可能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提醒過吧,因為做語文卷子,尤其是閱讀,空題那可是大忌,即使完全不會也不能一字不答,多多少少能寫什麼,就寫什麼。空題會給整個改卷老師非常不好的印象,答對答錯,碰對一點和正確答案相符的點,老師都會給點分的,要知道真正的高考那可是一分值千金啊。
二、字跡工整:
再說一個印象分吧,提高高中閱讀的質量無非就是為了真正的高考,那麼像語文這樣靈活性很強的科目,就應該想盡辦法在這科上多賺幾分,把字練好,答題時字跡工整,重點基本都抓住了,老師就會給高分。如果字寫得亂七八糟,即使答得都正確,沒准老師手一抖就要給扣一兩分了。
三、看題型、題量:
一般情況下,高中語文試題中閱讀的部分都有好幾種題型,當拿到卷子時,應快速瀏覽閱讀題型,抓自己最擅長的題型先做,如果沒有擅長的題型,就先抓題量少的,閱讀量少的先做。
四、看分值:
所謂的看分值,就看清楚閱讀問題中所給的分值,例如一道問答題是十分,那你就應該至少答五點和題目有關的答案。這樣估算一點2分,才能剛好到10分。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多答一兩點,給分老師會擇優選擇。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三
1、「人物形象」常見題型
(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_ ×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3)_ ×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解題思路】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語言表達的一般格式:
_ ×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人,他……,表現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質)。
對這種題型,一般可從四個方面揣摩:
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第三,小說里的人物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2.「故事情節」常見題型
(1)文中寫的_ ×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2)_ ×事物、_ ×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服務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五是起線索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
語言表達的一般格式:
_ ×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現了……
對這種題型,一般可按下面思路揣摩: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理清小說的結構、尋找線索、抓住場面等幾方面入手,要特別注意情節的設計如何有力地表現人物性格,情節的發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推動,人物的行動和行動方式是否由其獨特的性格決定等較為深層面的意義。
3.「環境描寫」常見題型
(1)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 句子 。
(2)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3)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對這種題型,我們首先分清環境描寫的類型。自然環境描寫,一般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烘託人物心情。社會環境描寫,一般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社會關系特徵、人物活動的背景等。然後結合上下文弄清楚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位置,結合人物、寫作手法等分析。
4.「主題思想」常見題型
(1)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
(2)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
(3)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把握小說的主題,一般從下面幾個角度思考:
(1)從小說的題目入手思考小說的主題。(標題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幾種:設置懸念;標題就是小說的線索;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推動情節的發展或推動故事情節的轉折,化解人物矛盾沖突;突出主題,一語雙關,對主題的表現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2)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3)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思想性格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4)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5、形象刻畫基本技巧——各種描寫手法的運用與作用
⑴肖像、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
⑵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體現著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②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⑶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寫,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思想活動描寫,它往往和外貌、語言、行動交叉在一起。
⑷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徵。
細節是文學作品中細膩描繪的最小環節。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許多細節組成的,如場景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等,成功的細節可以增強藝術感染力,是文學創作和 記敘文 不可忽視的技巧。
6、細節描寫的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細節可以刻畫人物性格追求 愛好 。如魯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會「回」字的四種寫法,典型地表現了這個人物的迂腐和呆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嚴監生臨終前望著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芯而不肯斷氣,入木三分地表現了這一人物的吝嗇和刻薄。
②典型的細節可以深化主題。如魯迅《葯》中的「人血饅頭」這一「物」的細節,形象而深刻地表現了辛亥革命脫離人民群眾的根本弱點。
③典型的細節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營造一種氛圍。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那雪下得正緊」這一自然景物的細節描寫,致使林沖到山神廟躲避風雪,才有殺死仇敵的故事,這樣細節描寫就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水滸傳》「回頭看那日色時,漸漸的墜了下去」。營造渲染了一種緊張而恐怖的氣氛,為老虎的出現作鋪墊。
④典型細節可以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如魯迅《風波》中釘了十六個銅釘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就渲染了當時的時代氣氛和地方特色。
⑤營造典型的環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動。《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一文,作者在寫竺可楨到毛主席住處時,有一處細小的景物描寫:雪後初晴,玉樹瓊枝,掩映如畫。寥寥幾字就烘托出當時的氣氛雖是冬日,卻溫暖如春。烘托出會見時的融洽氣氛,襯託人物的愉快心情。
⑥典型的細節可以暗示影射。如魯迅《葯》中描寫丁字街頭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個字,其實是影射秋瑾就義地點——「古軒亭口」,暗示小說中的夏瑜影射了秋瑾。
④ 高考小說閱讀答題技巧誰是主要人物
.探究小說的主人公
設問:你覺得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應該是誰?/你認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個?
思路:探究誰是主人公,主要分析:要點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寫手法(正面、側面描寫,對比、襯托手法等)及其對主人公的作用;要分析情節怎樣圍繞主人公展開及其對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說塑造主人公了怎樣的性格及通過該主人公表現什麼主題(誰是小說主題最集中的體現者)。
例:2008江蘇卷《侯銀匠》:你認為小說的主人公是誰?請結合文本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主人公是侯銀匠。①標題是「侯銀匠」,表明侯銀匠是寫作的主要對象。②小說以侯銀匠開頭,以侯銀匠結尾,中間寫女兒出嫁,因為那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情節是緊緊圍繞侯銀匠展開的。③作者正面描寫侯菊,目的是烘托侯銀匠的人生況味。④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的精細、勤勞等品質,小說通過他表現中國傳統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長。。
⑤ 如何探究小說主旨意蘊 高考語文復習教案
一、主題類探究題
1.題型特點和探究方法
(1)題型特點
主題類探究是一種基於文本內的探究,探究的內容多是小說所表現的豐富意蘊或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它不是直接概括主題,而是挖掘主題的豐富性或深刻性。
(2)探究方法
①多角度解讀文本內容,把握文本的豐富內容。尤其是情節、人物形象,這是探究的基礎。例如2010年江蘇卷第14題要求「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而這一探究是建立在「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基礎之上的。因此,必須首先理解這一故事包含了哪些內容:
a.馱隊飛越大自然險峻的峽谷,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這一層內容。
b.馱隊如何渡峽谷?這裡面又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內容;既有馱隊之間的關系,又有馱隊與「我」的關系。
c.馱隊是以牛為運輸工具的,那麼,如何讓牛過去呢?這其中又有一層人與動物的關系內容。
如此分析,探究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②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層含意,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就事論事。
二、社會類拓展探究題
1.題型特點和探究方法
(1)題型特點
這種題與散文中的「社會類拓展題」沒有多大區別。它是立足於文本向課外拓展的題型,多是就小說中提供的社會現象或觀點,要求聯系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談自己受到的啟示。
(2)探究方法——內引和外聯相結合
「內引」,就是能夠把握語境,做到詞不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