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閱讀
㈠ 小說閱讀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
小說閱讀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
小說閱讀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閱讀小說對我們有著一定的作用,並且也能提升我們的氣質,學生閱讀小說在寫作文上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閱讀小說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小說閱讀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
小說閱讀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1
第一,拿到書之後,先看一下目錄。
拿到書之後,我們要先看一下目錄,目錄是每一個章節提取出的重點和精華部分,我們先記下本書的目錄,看看本書包含哪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制定好讀書計劃,分章節讀書。
看完目錄了,我們可以粗略的制定一下讀書的計劃,計劃好每天看幾頁,都是什麼時間看,看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分章節讀書,因為每一章節是一個完整的內容,與後邊的內容有著必然的聯系。
第三,循序漸進的讀書。
萬事開頭難,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的讀,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沉下心來,耐心讀書,這樣我們才可以吸收書中的精華,坐下來,讓自己的心也靜下來。
第四,看書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當我們看書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這樣我們才知道我們看了什麼,如果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話,一定要休息一下,慢慢調節自己,等調節好了再認真看書。注意力不集中的話,看了也沒效果。
第五,對於不懂的句子,先劃出來,多讀幾遍。
我們看書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比較深奧的,讀不懂的地方,對於不懂的句子,我們可以先劃出來,多讀幾遍,等讀完一段文字之後,我們可以後期通過查閱字典或者網路搜索,查找一下相關內容,看看這些句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六,完整的讀完之後,再回頭看看不懂的地方。
等我們完整的讀完之後,我們要再回頭看看不懂的地方,著重的`看看,不要有所遺忘,可謂:溫故而知新。我們看完一遍之後,再看第二遍應該就快了。
最後,邊讀書邊寫讀書筆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我們閱讀的時候,一定要養成邊讀書邊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通過用筆去寫,這樣還可以加深印象,看完書之後,我們要有所思考,可以寫一下讀後感,這樣還可以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小說閱讀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2
1、讀書的常見方法有哪些
首先是瀏覽。對一本不太重要的書籍或者文章時,可以大略的去讀,不必一個字一個字去摳,了解每一句話是什麼含義,只要讀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或說了一個什麼道理即可,讀完以後有個整體的認知,這種讀書方法適合讀小說等作品,目的是為了消遣或休閑娛樂,並不是真的為了學到什麼。
其次是精讀。對特別重要的作品要細致的去讀,一字一句琢磨,尤其課文更是如此,文言文尤甚。讀這類作品的目的就在於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精研作者咬文嚼字的功夫,學習作品的藝術特色及寫作的精妙之處,這類作品一般都是古代文化經典,比如《雷雨》。
最後是通讀。這種方法適合於一般作品,只要讀一遍即可,不要太較真,但也要多少思考一下,有一個整體印象,遇到好的精彩的地方可以仔細看一看,其餘地方可以略看。
2、讀書該怎麼讀比較好
讀書沒有一定之規,最主要的就是理解。如果是經典的作品,可以反復去讀,也可以多查閱資料,看看其他人是怎麼點評的,然後結合自己的理解去反復琢磨體會。而一般的文學作品,可以在讀書以前先看看簡介,這樣讀起來會比較容易理解,更快理清書中人物關系,讀書時不僅速度快一些,理解上也能更近一步。
讀書時可以邊看書邊做筆記,把自己的讀書感悟和心得寫在書旁,每時每刻讀書心境是不同的,書常讀常新,而且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做記錄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式。讀書最好不要中斷,中斷以後讀書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建議讀完一本書再去讀另外一本書,效果會更好一些。讀書可以讀完以後幾個人在一起進行討論,會獲得更多的想法和靈感。
㈡ 梳理理解小說中人物形象的閱讀方法有哪些
一、根據寫作重點,界定主次關系
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是根據人物對主題的表現而確定的。一般來說,主要人物是作者要著力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次要人物則是為了對主要人物起到襯托作用而設置的。
在拿到一篇文章後,需要通過快速掃視,結合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區別出哪個人物是被重點刻畫的,主要標志是看主題落在哪個人物身上,做好大的定位後,在之後的閱讀中,對主要人物要進行重點關注。
在王願堅的名篇《七根火柴》中,出現了盧進勇和無名戰士兩個人物,雖然無名戰士沒有名字,但是因為文章主體及主題都是圍繞這個人物進行的,而盧進勇在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交代關於無名戰士的事情,是串聯起故事的線索人物。因此,在閱讀時,也要把無名戰士作為主要人物進行探究,並進而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梳理整合事件,界定人物類型
英國小說家福斯特把小說中的人物分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扁平人物,就是指作品當中性格特徵比較單一的人物形象,如《水滸傳》中的李逵,從出場到死亡,性格魯莽暴躁,沒有變化。
而圓形人物,因為其具有性格的多變性,在他的身上往往交織表現出多個方面的性格特徵,構成了一個復雜而矛盾的個體,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他帶刀刺殺董卓,具有正義一面;但又在明知已經誤殺呂伯奢家人後仍然再殺呂伯奢,又有其殘忍狡詐的一面;他能夠在決勝袁紹之後燒毀所獲信件來穩定軍心,不咎下屬通敵之過。
但又不能夠忍受楊修說中心事,非要給其定個「惑亂軍心」之罪,斬殺其於陣前……這樣的曹操,因為其性格的多面性,反而讓人覺得他真實可信。
定位主次人物後,通過梳理整合人物事件,進而歸納並定位人物的類型歸屬。如果是扁平人物,需要把能表現其性格特徵的事件歸納出來,用關鍵詞進行定位並加以凸顯,主要是合並同類項的工作。
如果是圓形人物,則需要根據其在不同事件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性格特點,進行全方位地概括,不忽略其性格的任何一面,通過對不同事件進行歸納整合,進而形成對其人物形象和完整性格的概括。
三、研讀細節、心理,界定人物特徵
在對人物的形象描寫中,有很多細節描寫,能夠凸顯人物性格。例如,《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珠間或一輪」突出她瀕臨死亡時精神狀態的麻木,缺乏生氣。在閱讀中,就需要研讀重點細節,通過概括細節,並給出能夠凸顯性格主要特徵的詞語來定位人物形象。
當然,還有作品對人物心理的變化描寫也很突出,這樣的文章,就需要抓住人物心理的變化過程,進而對人物特徵進行概括定位。
例如《阿Q正傳》中阿Q在關於被抓畫圓時的心理變化,最初是「羞愧自己畫的不圓」,之後又「不十分懊惱」,隨後又「釋然」,最後他居然睡著了。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入木三分地表現了阿Q麻木不仁、愚昧無知的精神狀態。
如果是靜態人物,作者往往更強調用細節強化其特徵,像李逵,因其突出特徵就是狂暴、一言不合就斧頭見血,無論什麼場合均是如此。所以,只要鎖定相關事件中關於李逵的描寫,就能夠進行分析了。
如果是動態人物,則需要捕捉其在不同環境、不同情況下的性格變化,這往往外顯為一些行為,或者有作者的一些相關語句進行暗示,草蛇灰線,並不一定明顯,這需要閱讀者有一雙慧眼,把這些地方整合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
綜上所述,對一部作品的形象進行深入分析時,先定位好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再根據不同事件來區分人物性格類型,梳理概括人物性格的不同側面,之後通過深入研讀細節或人物心理變化來把握人物性格特徵,就能夠輕松地做到理清人物關系、明晰人物類型、把握人物形象了。
㈢ 小說閱讀方法
小說閱讀方法如下:
小說閱讀法特指根據小說的體裁特點提出的一種閱讀方法。
小說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它的特點是以刻畫典型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著的環境的描好尺寫,來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晌世節、典型環境是小說的三個要素。
閱讀小說,與閱讀一般的記敘文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友謹高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一)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尤其要重點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二)熟悉並分析故事情節。(三)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義。
㈣ 小說閱讀基本知識及答題模式
我們常常在各種類型的小說中找到樂趣,你知道怎麼樣去閱讀小說,有哪些基本的知識要點呢?下面是有我為你整理的小說閱讀基本知識及答題模式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小說閱讀基本知識
一、關於小說
1、小說的概念
小說是文學的一大類別,是一種與詩歌、 散文 、戲劇並列的敘事性文學體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綜合運用語言藝術的各種表現 方法 ,通過完整的 故事 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廣泛地、形象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
2、小說的分類
小說的分類由於所持標准不同而有許多種劃分方法。按題材內容分,可分為歷史小說、社會小說、偵探小說、愛情小說、問題小說、推理小說、科幻小說、戰爭小說、諷刺小說、譴責小說等;按文體樣式分,可分為詩體小說、 日記 體小說、書信體小說、章回體小說、童話體小說、傳記體小說、筆記小說、話本小說、傳奇小說等。
人們通常依據篇幅的長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說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四類。這是最常見的分法。(微型小說又稱小小說,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小小說雖然短,但也同樣遵循小說創作的基本規律,如典型化、形象化,不受時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等等。小小說的主要特點是以小見大,以少勝多,立意奇特,文短意長,情節完整,結局出人意料,使人回味無窮。)
3、小說的三要素
無論什麼樣的小說,都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小說都是重在寫人物的,“文學即人學”,小說創作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離不開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生活環境,所以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節,描寫典型環境也就成了傳統小說的基本藝術特徵。對於高中學生來說,小說鑒賞和高考命題選材的對象一般就是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小說,鑒賞和命題的著眼點,也必然主要集中在人物、情節、環境、主題、線索、表現手法和語言等相關的幾個方面。進行小說鑒賞就是要學會如何分析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性格特徵,弄清人物活動的環境、提煉小說表現的主題,品味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等。
4、小說的流派
鑒賞小說還須了解一些小說創作流派的知識。小說創作主要有三大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
傳統小說主要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但在小說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小說藝術特徵受到強烈沖擊,表現手法已日趨豐富。
現代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產生的一個反傳統的文學流派,它包括表現主義、象徵主義、達達主義,存在主義、未來主義、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意識流、新小說派、超現實主義、荒誕派等等。其反傳統的特色不僅表現在創作方法上,也表現在思想內容上,與人們一些傳統的認識格格不人。中學生對此只做一般的了解即可,不是我們學習鑒賞的重點。
二、鑒賞方法
1、理清情節線索
小說的主題思想需要在情節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有的小說甚至有多條線索多種矛盾相互交錯,要准確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必須理清作品的線索和情節。分析情節,要善於把握故事發生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四個環節,並能概括各部分的要義,為提煉主題思想做准備。同時,我們還須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活動,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
如有一篇小說叫做《想討一本書》,它就是通過“討書”“買書”這兩個事件反映出方先生不讀書又強裝斯文儒雅的性格特徵的,物質的富有與精神的貧乏這個矛盾也是在“討書→買書→碰壁”這個情節中得以展現的。要分析情節,先要抓線索,情節的發展離不開線索的貫穿。《想討一本書》這篇小說就是以“書”為線索貫穿全文,推動情節發展的。當然,有時故事情節比較復雜的小說還會有兩條線索,如魯迅的《葯》就設置了兩條情節線索。 文章 可以以事物為線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動為線索。如巴金的《燈》開頭是“窒悶”,中間有“心漸漸安定”“呼吸也暢快了許多”,結尾有“對著山那邊微笑了”,抓住了這些,文章的情節和思路就得到了整體把握。其次抓時空變化(或情節發展脈絡)。例如閱讀魯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幾次來魯鎮的不同時空及其肖像言行的變化,就可以較准確地把握全文的情節和思路,進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禮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題。
當然,與分析情節有關的還要看選材、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結構是否完整,過渡照應是否自然恰切等。
2、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指的是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要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認真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等,從而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出各色人物善惡美醜的精神世界;通過對小說的整體閱讀,能對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准確把握作品的內涵。
小說中的人物並非就是現實中的“真人”,而是拼湊起來的角色,是作家經過典型化處理的“人”。所謂“典型化”,就是作家以概括現實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現象進行分析選擇集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質的東西,突出其中本質的主要方面,並加以充分的想像和合理的虛構,以此創造出具有鮮明獨特個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人物形象,達到反映生活、表達作者主觀情感的目的。所以,小說的世界,是作者經過藝術加工的世界,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在閱讀中鑽牛角尖。評價人物,只有從事件本身來評價人物才是客觀公正的,切忌帶先入為主的主觀色彩,也要避免貼標簽式地將人物 臉譜 化的泛泛而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需要通過各種描寫方法來刻畫。主要有心理描寫、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等。
心理描寫有助於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氣氛、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等。如高爾基的《母親》一文中心理描寫的方法很多,有側面敘述人物內心活動或感覺的,有運用人物內心獨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動的,有通過動作表情描寫反映心理活動的。莫泊桑的《項鏈》在心理描寫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例如寫瑪蒂爾德看到舞會請帖時,既急切盼望出席舞會,又沒有合適的服飾,那種焦急、懊惱、悔恨的復雜心理,就刻畫得惟妙惟肖。
細節描寫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一個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人物言談舉止細節、生活情景細節、自然景物細節等。細節的最大特點就是“細”,這“細”包括兩層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細小事物;其二,對它的描寫必須是細致入微的。另外,細節應當是典型的,能以一當十地反映生活及表現人物性格。如《變色龍》里寫奧楚蔑洛夫為擺脫尷尬,要葉爾德林不斷地幫他脫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見風使舵的變色龍性格。
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獨白和人物對白的描寫。人物語言描寫要求個性化和本質化,即在用詞、語氣、表達方式上顯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文化 水平、思想修養、職業身份、內心世界等。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在描寫人物的獨白、對話時,常適當加入一些關於人物的心態、聲調和口吻的提示。如孔乙己的語言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多乎哉?不多也”“竊書不能算偷”打上了封建讀書人的鮮明烙印;而咸亨酒店掌櫃重復的“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也打上了一個惟利是圖的商人的鮮明烙印。
多種描寫手段集中而精彩表現出來的作品還要數《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王熙鳳出場的那段場面描寫。對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語言描寫,“三角眼”“吊梢眉”的肖像描寫,林黛玉的心理描寫,周圍人物的肅整和王熙鳳的放誕無禮的對比描寫,先哭後笑、轉悲為喜、又是打量又是抹淚等綜合運用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把王熙鳳察言觀色、機變逢迎的性格特徵刻畫得人木三分。
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分析評價人物形象必須分析多種多樣的描寫方法。
3、了解環境的作用
環境描寫,包括社會背景、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的場所。人物的性格通過環境得以凸顯,環境是為人物而設置的。小說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境的痕跡。小說追求相對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著力於人物所處的環境的描繪,人與人之間所釀成的氣氛和整體意境的形成,無不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思想情感。很多作品所浸含著的往往就是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緒。如《葯》中對愚昧麻木的民眾的描寫,正是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環境現狀的反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也是在祝福那種環境氣氛中顯現出來的,其中無不包含著作者對主人公的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不平,以喚起人們療救的注意。
4、把握作品的主題
小說的主題實際就是作者通過各種形象所要表達的思想。文學作品的作用就是要感奮人、激勵人、愉悅人,使人從中得到教益,所以正確把握小說的主題是評價文學作品最重要的環節,是實現小說社會功能的關鍵所在。
在小說中,由於作者濃墨重彩皆潑灑於主要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題性人物”。在故事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際遇遭逢、命運歸宿常常聯系著社會生活的某種本質,顯示著作品主題的價值。在性格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某種典型性格的代表和化身。這種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發展的歷史,是作品主題所要展示的內容。在心理印象小說中,主要人物是特定環境的主要感受者和由此產生的特定心理的主要反映者。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往往具有對特定社會環境客觀認識的普遍價值,是作品的主題所在。所以,把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分析透徹了,作品的主題也就不言自明了。
5、品味作品的語言
閱讀小說要充分注意它的語言特點和表現力量。要分析它怎樣運用具體性的語言敘事描景,展開情節;更要分析它怎樣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性格化的語言刻畫人物,通過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徵理解作品的主題。而且小說運用各種寫作方法結構篇章,也都是通過語言來體現的,分析寫作方法和篇章結構的表現力量,也都和分析語言的表現力量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因而,把握小說中准確、鮮明、生動的語言,並且具體分析它的表現力量,是深刻理解小說思想內容的重要方法。小說中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對語言的運用有不同的要求。—般地說,敘述要簡明、流暢,描寫要生動、形象,抒情要真切、感人,議論要精確、深刻。
品味語言要做到:(1)仔細揣摩作者描繪環境、敘述故事、說明事物、刻畫人物、發表議論、抒發感情等的敘述語言是如何構成一篇和諧完美的整體的;②充分體會作者敘述語言的客觀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動性;③認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以及個性化語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④學會正確審視作家的藝術語言,正確評價作家運用自己的藝術語言所形成的獨特鮮明的語言風格。
6、欣賞作品的表達技巧
“技巧”指文學技巧。它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方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技能;它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理、規律和方法來表現文章內容的。對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藝術效果等。鑒賞的核心是審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達到某種美感享受。
對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分析:(1)從表達方式角度。看各種表達方式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敘、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描寫的特點(白描、細描、景物描寫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言事說理服務的;②從選材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關系、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③從表現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象徵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後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們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④從結構安排角度。看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是否結構嚴謹,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⑤從語言運用角度。看語言是否准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委婉含蓄、尖銳直露、冷峻深沉、熱情澎湃等);給讀者哪些藝術審美情趣;文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反語、誇張、排比等)創造出什麼樣的意境,表達效果如何,等等。
小說閱讀基本知識的答題模式
考點一:人物形象
① ※常見題型:
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3、X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答:X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② 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
1、 從內容上:肖像、心理、行動、語言、細節描寫
2、 從表達形式上:正面(直接)描寫,側面(間接)描寫,對比,襯托
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通過環境描寫了解人物的活動背景
2、 通過分析情節透視人物的思想性格
3、 分析作者寫人物的方式
4、 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PS:1、首先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徵
2、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考慮人物與故事的真實性的關系 ②考慮人物與故事情節、其他人物、主題的關系
考點二:情節結構
① ※常見題型:
1、 情節的作用
2、 情節的概括
② 情節運行模式
1、 基本模式: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2、 搖擺:一波三折(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
3、 歐·亨利式結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小說情節的生動性)
③ 情節設計的技巧
節奏,巧合,串聯,並聯,突轉,懸念
④ 情節的作用
1、 對主題:點題或突出主題,使主題由隱而顯
2、 對人物塑造:發展或表現了人物性格,交代了人物活動的環境
3、 對整個故事: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線索,伏筆,照應前文,設置懸念,使情節波瀾
考點三:環境描寫
① ※常見題型:
1、 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 句子 ;
2、 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3、 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② 景物描寫的方法
1、 描寫角度:視(遠近,上下,高低),聽,嗅,觸覺
2、 手法:白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象徵,修辭
③ 場景的作用
1、 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時間,地點,季節)(前段)
2、 渲染氣氛 奠定情感基調
3、 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前中段)
4、 暗示升華主題(最後段)
5、 烘託人物心情,表現人物形象
6、 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或展示世態風情
考點四:小說主題
① ※常見題型:
小說閱讀基本知識要點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敘事性文學體裁。小說必須具備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這三個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的描寫。
人物塑造的方法:從描寫的角度看
1、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即通過直接地描寫人物的肖像/外貌(包括外貌、神情、姿態、服飾等)、行動、語言(對人物的對話、獨白及語氣聲態進行描寫的是語言)、心理、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及性格特點,反映作品主題。
2、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即通過他人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
3、細節描寫。通過分析人物的具體細微的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環境和場面的細枝末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
(二)人物形象
1、小說的三要素是(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活動的)環境描寫。
2、在小說塑造的人物中,體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和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的人物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現出來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說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說的主題思想。
(三)常見題型:
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3、X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四)解題思路: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
二、故事情節
(一)故事情節
1、故事情節是作品所描寫的生活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小說的情節一般可以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些小說還具有序幕、尾聲兩上部分。
2、開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沖突的第一件事;發展 是作品中矛盾沖突從展開到激化的演變過程;高潮是決定矛盾各方的命運工主要矛盾即將解決的關鍵時刻,是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人物的思想斗爭最緊張,最激勵,最尖銳的階段;結局是矛盾得到解決,人物性格的發展已經完成,事件有了最後的結果,主題思想得到充分展現,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
3、分析情節,要善於把握故事發生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四個環節,並能概括各部分的要義,為提煉主題思想做准備。同時,我們還須從情節中剖析把握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
(二)常見題型:
1、文中寫了XX情節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情節的一般作用: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四是 總結 上文、點明題意;五起線索作用。
3、概括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三、環境描寫
(一)環境描寫
1、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環境描寫和事情發生的背景的描寫,它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2、自然環境描寫,也叫做景物描寫,主要是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花鳥蟲魚等場景的描寫。
3、社會環境描寫,主要是對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系的描寫。
4、環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有:
A、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背景。
B、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C、有些環境描寫還起著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二)常見題型:
1、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3、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三)解題思路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
1、 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2、 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或展示世態風情;
3、 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
4、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5、 奠定情感基調;
6、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等。
四、主題思想
常見題型:
1、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
2、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
3、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五、表達技巧
常見題型:
1、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3、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六、小說的語言。
常見題型:
1、某一詞語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詞語(句子),寫了……,表現了……
對關鍵性詞語含義的理解:根據文章所提供的語言環境來理解詞語在這個環境中的比喻義、象徵義、指代義或者其所具有的內涵和外延。在做題的過程中可藉助“代入法”將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檢驗一下這種理解與上下文的意思有無不協調,甚至沖突的地方。
3、理解題目的含義
題目是文眼,其作用:①點明中心,如大連市《冰凍百合》、錦州《高等 教育 》;②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如《冰凍百合》、河南的《六個饅頭》;③是本文的線索,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傘》;④主要人物,如:魯迅的《孔乙己》;⑤主要內容,如:臨汾的《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
七、小結
1、小說的情節一般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情節的發展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通過對故事情節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節中各自表現,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有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通過這些人物描寫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進而理解其反映的社會情況。
3、小說中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及場景,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圍,表達人物的心情、表現主題等。
看了小說閱讀基本知識及答題模式的人還看:
1. 小說創作基礎知識
2.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與方法
3. 高考小說答題技巧
4. 安全知識答題試題以及答案
5.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簡答題及答案
6. 黨建知識簡答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