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小說集免費閱讀
㈠ 推薦博爾赫斯的經典小說
博爾赫斯的經典小說作品眾多,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薦的經典之作:
《惡棍列傳》:這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其中包含了多個描繪惡棍形象的故事。博爾赫斯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深刻的主題思想,將這些惡棍塑造得栩栩如生,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和世界的混沌性。
《杜撰集》:此小說集同樣匯聚了博爾赫斯的多個短篇小說,這些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和非現實感,展現了博爾赫斯對幻想文學的傑出貢獻。他的作品常常打破現實與虛構的界限,讓讀者在虛幻與現實之間遊走。
《小徑分岔的花園》:這是一部極具創意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迷宮和時間旅行的故事。博爾赫斯通過這個故事探討了無限可能性和人類認知的局限性,展現了他對哲學和文學的深刻思考。
《虛構集》:這部短篇小說集是博爾赫斯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多個以夢、迷宮、圖書館等為主題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還反映了博爾赫斯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阿萊夫》:這是一部包含多個短篇小說的小說集,其中《阿萊夫》這個故事尤為著名。它講述了一個神秘的球體,能夠展現出宇宙的無限細節。博爾赫斯通過這個故事探討了宇宙的奧秘和人類存在的意義。
以上推薦的博爾赫斯的經典小說作品,不僅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還反映了博爾赫斯對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他的作品充滿了奇幻色彩和非現實感,對幻想文學貢獻巨大,值得一讀再讀。
㈡ 博爾赫斯短篇小說集txt全集下載
鏈接:
㈢ 畢飛宇文集:輪子是圓的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畢飛宇文集:輪子是圓的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這個集子里的作品發表於1995至1997年。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後來得了不少獎,因此,不少朋友對我這一個時間段的寫作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事實上,這一段時間我的創作狀況並不好,我指的是心態。我非常地焦慮,只有極少的幾個朋友知道我內心的秘密。這里牽扯到我的一次深夜閱讀,大約是1995年的夏天,我閱讀的是依然是博爾赫斯。博爾赫斯曾經是我心目中的一個文學之神,但是,在那一個凌晨,我對博爾赫斯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我至今願意承認博爾赫斯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然而,我不愛他了。就這么簡單。我當然不是博爾赫斯,不過,我對博爾赫斯的厭倦聯帶了我對自己的懷疑與厭倦。我渴望變,往哪裡變呢?我不知道。我想強調的是,我所渴望的變化不只是敘事形態上的,而是我究竟要寫什麼,我到底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作家,我與這個世界究竟要建立怎樣的一種關系。我還要強調的是,一個作家產生了新的想法固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他是否能在他的作品中徹底轉……
㈣ 博爾赫斯的作品有哪些
博爾赫斯,J.L.,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
阿根廷詩人、小說家。1899年 8月24日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醫生家庭。童年受英國家庭教師教育,涉獵大量歐美文學名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家移居瑞士。後就讀於劍橋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國語文。中學時代即開始寫詩。大戰結束後,隨家遍游歐洲各國。在西班牙居住期間,與極端主義派作家過從甚密,同編文學期刊。1921年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在公共圖書館任職,同時進行文學創作。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熱情》和後來發表的兩部詩集《面前的月亮》(1925)、《聖馬丁的手冊》(1929),表現出明顯的先鋒派的影響,其中描繪的景色、事物都帶有神秘色彩。1935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世界醜事》問世,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引起評論界注意。1941年短篇小說集《交叉小徑的花園》發表,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國家贏得很高聲譽。 其他重要短篇小說集還有 《阿萊夫》(1949)、《死亡與羅盤》(1951)和《布羅迪埃的報告》(1970)。此外,他還寫了大量的散文和文學評論。
1946年,庇隆執政不久,博爾赫斯因在反對庇隆的宣言上簽名,被革去圖書館的職務,派為市場家禽稽查員。他拒絕任職,並發表公開信表示抗議,得到知識界的聲援。1950至1953年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庇隆政權被推翻後,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還被聘為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客座教授,並在英、法、西班牙、瑞士等國講學。1956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金,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金,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金。
博爾赫斯早年受尼采、叔本華等人的不可知論和宿命論的影響,認為人生在世猶如墮入迷宮,既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出路。因此,他的作品的基調是孤獨、迷惘、彷徨、失望,代表作《交叉小徑的花園》就集中表現了這種人生哲學,這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對現實悲觀失望而又無可奈何的復雜心理。他的創作的表現手法受到西班牙極端主義流派和卡夫卡、愛倫·坡等人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成為超現實主義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種模式,文體純凈,以新穎奇特的構思或幻想的情節,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出現,因而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小說的結構不受時間空間正常順序的約束,故事在「心理時間」內展示;「迷宮」式荒誕離奇的情節和現實並存,虛實、真假混合,造成以虛帶實、以假見真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