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之歌小說閱讀
『壹』 世界文學中著名的「三部曲」
前蘇聯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法國的凡爾納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海底兩萬里》。
一、高爾基自傳三部曲
1、《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2、《在人間》
《在人間》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作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是其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他為了生活,靠與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賣糊口,他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干過洗碗工,還做過聖像作坊徒工。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但他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
生活的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在人間》是高爾基用圓潤的筆法寫了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他用親身體驗的生活經歷,反映了當時俄國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徵和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
3、《我的大學》
《我的大學》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該書中作者描寫了他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惡痛絕,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
二、凡爾納三部曲
1、《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寫於1865~1866年,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一部,全書共3卷70章。
小說故事發生在1864年,講述了遊船「鄧肯號」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當中,得到了兩年前遇險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的線索。
為了搭救落難的格蘭特船長,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組織旅行隊,帶著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起踏上了尋找格蘭特船長的旅程。
整部小說跌宕起伏,情節引人入勝,同時具有科幻小說和探險小說的特徵,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感染著讀者,展現了蘇格蘭民族的精神。
2、《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3、《神秘島》
《神秘島》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三部曲的第三部,全書共3部62章。
故事敘述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個被困在南軍中的北方人,中途被風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個荒島上,他們團結互助,建立起幸福的生活;
直到格蘭特船長的兒子羅伯爾所指揮的「鄧肯號」經過那裡時,才把他們搭救;回到美國之後,這幾個「島民」又重新開始他們在島上建立的事業。
小說將現實和幻想結合起來,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對奇異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寫,並且把各種知識融會到驚心動魄的故事之中。
作品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深信人類無窮的創造力和科學的巨大力量將使人類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凡爾納三部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爾基自傳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