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評書古龍小說在線閱讀封神劫

評書古龍小說在線閱讀封神劫

發布時間: 2025-08-18 11:45:20

⑴ 小說《天尊令》是誰寫的,在那能找到

古龍成名之後,"古龍"兩個字突然變得太值錢了。

一時間古尤、吉龍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這在中國文化史上不得不說是詼諧的一筆。

第一種情況:小說的開頭是古龍寫的

第二種情況:小說的創意是古龍想的

第三種情況:出版社把真品改個書名當新書賣

第四種情況:出版社把偽作掛上古龍的署名賣

第五種情況:?

這一切自然都是為了錢。而且有市場,有需求。

〓〓 〓〓 〓〓 〓〓

曝光

A

B
白羽 白骨林 不祥刀 寶馬奇緣
百變書生 碧血幽靈 北掌南鞭 百靈城奇俠
C
闖關 長干行 闖崆峒 蒼穹恨
楚小香 戳情劍 殘掌銹劍 翠湖俠影
翠袖絳雪 翠袖飄香 財神窮仙 蒼山劍客
彩環魔女 痴童神怪 春水駝鈴 催命毒神
長河落日劍
D
刀神 刀魂 短刀 毒連環
獨眼龍 丹鳳針 叮嚀劍 大手印
斷腸刃 賭笑乾坤 丹鳳神龍 喋血武林
地煞天心 毒情斷魂 大金鵬王 達摩之劍
奪魄七星 喋血嬌娘 奪命青蚨鏢 獨臂闖七關
大俠沈勝衣 大俠鐵無雙 刀下也風流 大禪九宮圖
毒掌擎天威 奪命天玄劍 大風堂·唐門·霹靂彈
E
恩仇報
F
伏擊 風雷引 鳳凰劫 風塵客
飛龍吟 飛羽令 封神劫 鳳凰谷
富貴山莊 風流殺手 伏魔飛龍 風神七戒
風神七劍 風雨夜譚 飛虹無敵 風雲男兒
飛豹揚鷹 飛花逐月 風雨雙龍劍 飛馳十三俠
風流小劍王 風雲十七劍 風雲殘劍錄 風流神仙府
封劍隱山林 風流江湖路 風塵俠隱鷹爪王 風流名將八鳳嬌
風流大俠拾美郎 風流豪俠痴情女 風流殘劍血無痕
G
鬼堡 鬼簫 丐幫之主 掛劍還珠
蓋世神鞭 鬼堡神針 勾魂金燕 詭異刀聲
趕盡殺絕 怪俠神功 關洛游俠 關山雄如鐵
H
黑劍門 紅袖刀 花痴少爺 虎符劍令
黑衣三郎 恨世淫魔 寒星翠劍 護花野王
紅塵玉娃 黃金戰袍 紅線千里 黑血牡丹
紅袖刀訣 鶴唳長空 鶴舞江南 寒劍丹心
回天七絕 弧天血令 花賭小瘋俠 淮上英雄傳
紅粉斷劍未了情
I

J
劍膽 絕殺 劍俠情 劍公子
解語劍 絕情劍 江湖境 金刀亭
劍封王 劍門關 金釵令 金甲人
劍影情魂 劍俠柔情 劍底揚塵 金色山莊
劍血紅顏 酒色江湖 劍花滿天 驚虹血劍
金蘭梅花 金龍倩女 菊門殺劫 金刀情俠
假面傳奇 金鷹武帝 劍俠留芳 劍門碧玉
江湖奇譚 劍花金虹 江湖紅顏 九月奔雷
劍沖九斗 劍上光華 巾幗梟雄 金龍玉鳳
劍氣簫簫 將帥風雲 劍俠十一郎 江湖殺手情
金斗萬艷杯 江湖小痴情 江湖魔刀魂 江湖的故事
劍下不風流 酒色財氣四殺手 劍氣滿天花滿樓 江湖夜雨十年燈
K
快活林 骷髏貼 骷髏殺手 狂龍飛鷹
快刀浪子 狂龍戲嬌鳳
L
獵刀 龍鳳劍 鈴玉盟 雷神震天
烈馬狂生 龍蛇神斧 龍鳳玉盒 流星雙劍
浪界絕魔 六爪蜻蜓 龍虎殺手 龍虎爭霸
綠色英豪 流氓英雄 狼山邪鈴 冷香玉釵
六宿風雨 龍門三擊 龍刀鳳劍 雷霆千里
浪子游俠 浪子風流 六月飛霜 冷星魂劍
龍城壁傳奇 藍色水中的刀
M
墨寶 魔刀 迷光血影 墨玉夫人
魔王天鷹 魔女媚娘 魔島驚魂 魔劍俠情
蠻小子發威 魔鼓小游俠 名流劍客末羽箭
N
南劍北斧 怒海仙侶 怒刀無情 女俠瀟劍
怒挑鐵掌幫 南刀北劍大結局
O

P
霹靂劍 飄香劍女 霹靂無情 飄香一劍
飄花看劍籙 飄泊英雄傳
Q
虯龍令 情人劍 七神龍 七絕魔劍
七神龍俠 七絕追魂 情海魔子 七絕魔影
情劍魔俠 奇劍三燈 倩女情俠 情天劍痕
情人看刀 七夜勾魂 七星聖劍 七步干戈
千臂修羅 千面人魔 奇俠仇女 奇俠三花妹
奇劍童子功 奇俠昆侖劍 七神龍傳奇 旗俠風流傳
潛龍飛鳳消魂夜
R
仁者無敵
S
獅釜 死狐 死亡鳥 三俠傳
拾美郎 失魂人 神秘門 鎖陽道
嗜血刀 神拳小馬 失魂玉蟾 殺氣爭霸
神劍情俠 神劍嬌龍 四海游騎 聖劍魔音
雙劍嬌虹 神刀驚魂 聖劍神筆 十二金佛
神捕情俠 神戟梅香 神賭怪俠 殺戮江湖
生死雙劍 雙流神劍 神劍山莊 殺氣嚴霜
神州傳奇 三代絕刀 十三殺手 三絕閻羅
神劍一笑 神劍盪魔 神劍魔刀 塞外飛龍
殺手傳奇 霜劍絕塵 神功飛魔 聖白虎傳
神刀驚魂 生死無恨 神掌奇俠 四海英雄會
雙龍戲江湖 十二連環塢 殺手賀羽傳 三龍戲四鳳
獅鶴潛龍劍
T
天刀 屠龍 天魔 天恨
屠龍令 桃花劫 天魔劫 天尊令
天魔經 天風扇 鐵騎令 天驕天魔
鐵劍俠情 鐵樹艷魂 鐵騎英俠 天妖玉龍
天靈聖劍 天寶志異 鐵血京華 鐵騎英傑
天蠍神掌 天武風雲 鐵膽柔情 鐵獄飛龍
鐵樹艷情 鐵血江胡行 鐵劍天魔傘 天都女兒紅
鐵手無情追魂令 天地神鬼四魔君
U

V

W
無敵令 無雙門 無名鎮 武林迷
無情客 無情碧劍 萬里飛虹 烏珠龍頭
武林邪魔 無頭蟋蟀 武林霸主 威震江湖
歪哥邪妹 亡命雙龍 無影神劍 玩命情人
五毒天羅 五毒飛燕 無字秘笈 武林春秋筆
武林風流劍 武林四公子 亡命風塵客 無敵劍·碎心人
亡命殺手勾魂姬 無情劍客斷魂劍
X
邪俠 血魔女 血花宮 香妃劍
玄鐵令 血印門 銷魂令 俠隱庄
簫劍令 血蝙蝠 相思劍 小龍王
俠隱島 血龍玉佩 玄雷神劍 旋風小子
蕭十一劍 邪派怪手 血掌魅影 袖箭流香
香艷殺劫 血劍魔尊 俠義男兒 香帥傳奇
逍遙浪子 俠骨殘肢 吸血陰陽 血光魅影
邪魔煞星 仙霞劍士 逍遙三魔 血雷飛珠
相思夫人 星月寶鑒 血劍震武林 血海魚腸劍
血濺江湖路 小子戲武林 俠盜楚留香 血旗亂江湖
小子·魔女·六鳳
Y
銀狼 妖魂 銀雕 幽靈門
玉蜻蜓 一劍皇 雁翅刀 一劍光寒
玉蕭神劍 胭脂神劍 一劍飄香 英雄殺手
游劍武林 艷女雙俠 一劍成名 一皇三公
銀劍金刀 玉女天魔 玉女金戈 燕趙雙英
御用殺手 陰手陽拳 一賭斷魂 雁血飄香
艷女神劍 倚馬桃源 玉令動江湖 陰陽追風劍
玉龍美豪客 又見探花郎 玉獅血煞星 英雄不寂寞
雁盪俠隱記 陰陽三書生 一掌震乾坤 一劍鎮神州
一劍刺向太陽 幽靈銀雷六合劍
Z
賊贓 鎮陰谷 載酒行 竹劍客
追風堡 戰燕雄丐 醉癲情俠 追魂十二令
追獵八百里

⑵ 黃鷹簡介及詳細資料

人物經歷

童年來港。讀中學時就開始撰寫武俠小說。其創作風格受古龍影響頗深,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成名。代表作《天蠶變》、《大俠沈勝衣》系列。其中《沈勝衣》還被"麗的映聲"改編為電視劇。另有"僵屍系列"小說與余無語並列鬼王。

黃鷹是公認傳承「古龍風格」最逼真、最傳神的武 俠名家,文字之優美、意境之優雅、構想之奇絕、節奏之明快,均直追古龍 盛年時的諸部名著,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黃鷹這個人,對於一個出色的武俠小說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悲哀,他就像是古龍的影子,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武功卓絕",一樣的英年早逝。有很多人說,黃鷹如果不是早逝,"梁、金、古"之後的武俠世界絕不會讓溫瑞安,黃易專美。但很可惜,這一說法已經無法證實。

70年代末黃鷹被蕭若元延攬到香港麗的電視台,1980年,創作電影劇本《賊贓》,之後又陸續創作出數十部電影劇本,並涉足出品人、監制、導演、演員等職業;此外,還曾進入"環球出版社"工作,為該社出版的書刊畫插圖。

黃鷹是極好鬼神的,盡管《驚魂六記》中這所謂的無稽之談屢屢被否定,但他的小說卻屢屢鍾情於此,不厭其煩的運用"鬼神"為噱頭吸引客群,其"僵屍系列"小說,與余無語並列"鬼王";一手操刀電影《僵屍先生》以其"鬼才"風靡了大江南北。當年拍《僵屍先生》時,一班主創在荒郊野外拍了一個多月,期間雖沒有怪事發生,但映後二十餘年間,卻有三人英年早逝!1991年,黃炳耀猝死異邦!而相隔僅一年,黃鷹亦英年早逝。讓人意外的是,兩人死時均不足五十,且均屬猝死,黃炳耀在德國拍戲時心臟病發身亡,黃鷹則落到借高利貸拍戲的慘境,最終竟被債主打成重傷死在家裡,直到屍體發霉才被發現!彼時,距《僵屍先生》映期也不過六七年!

主要作品

小說

⊙ 《驚魂六記》系列(承襲古龍創意):

《血鸚鵡》(前四章古龍,之後由黃鷹代筆);《吸血蛾》;《黑蜥蝪》;《水晶人》;《無翼蝙蝠》;《粉骷髏》(又名《羅剎女》)。

⊙ 《沈勝衣》系列:

《無雙譜》(大俠沈勝衣)、《銀劍恨》、《十三殺手》、《白蜘蛛》、《相思夫人》(又名《相思劍》)、《畫眉鳥》、《鳳凰劫》、《無腸公子》、《天刀》、《銀狼》、《死亡鳥》、《玉蜻蜓》、《屠龍》、《鬼簫》、《碧血幽靈》、《血蝙蝠》、《追獵八百里》、《風雷引》、《七夜勾魂》、《骷髏殺手》、《魔刀》(又名《天魔刀》)、《雷霆千里》、《銷魂令》、《風神七戒》、《鳳凰谷》、《黃金魔神像》、《地獄刺客》、《紅蝙蝠》、《死亡殺手》(待考)、《天外三煞》(待考)、《雙龍會》(待考)。

⊙ 《天蠶變》系列:

《天蠶變》、《天蠶再變》、《天龍訣》(雲飛揚外傳)。

⊙ 《大帝王傳奇》系列:

《封神劫》、《飛龍吟》、《飛虹無敵》、《御用殺手》、《雁血飄香》、《九月奔雷》、《鐵血京華》(又名《碧血濺京華》)

⊙ 《大幻天傳奇》系列:

《名劍》、《天魔》、《五毒天羅》、《毒連環》、《風雲十七劍》、《妖魂》、《骷髏帖》、《天下第一刺客》、《賊贓》

⊙ 僵屍系列:

《僵屍先生》、《中國第一具僵屍》、《僵屍翻生》、《魔高一丈》。

⊙ 其他小說:

《魔界》、《霹靂無情》、《亡命雙龍》、《一劍風流》、《勾魂金燕》、《血河神掌》、《虯龍倚馬錄》(與龍乘風合著)、《武俠聊齋》、《火龍》。

參與電影

故事

《名劍》(1980)、《無翼蝙蝠》(1980)、《粉骷髏》(1981)、《黑蜥蜴》(1981)、《大俠沈勝衣》(1983)、《天蠶變》(1983)、《水晶人》(1983)、《妖魂》(1983)、《布衣神相》(1984)、《僵屍先生》(1985);

編劇

《賊贓》(1980)、《名劍》(1980)、《鬼打鬼》(1980)、《粉骷髏》(1981)、《水晶人》(1983)、《洪拳大師》(1984)、《摸錯骨》(1985)、《時來運轉》(1985)、《茅山學堂》(1986)、《甜蜜十六歲》(1986)、《流氓英雄》(1986)、《僵屍翻生》(1986)、《魔高一丈》(1987)、《義本無言》(1987)、《賭王》(1990)、《笑傲江湖》(1990);

出品監制

《魔高一丈》(1987)、《賭王》(1990)、《強屍至尊》(1991,參演);

導演作品

《摸錯骨》(1985)、《茅山學堂》(1986)、《魔高一丈》(1987)。

人物評價

1說黃鷹-- 魏君子(2007-05-08 19:33:58)

數武俠名家,黃鷹算老幾?

不好說。

若計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名家,黃鷹應該能進前十。不過,由於黃鷹本身是槍手和編劇,仍然很難提升他在武俠小說領域的地位。

比如《吸血蛾》被徐克改編成電影《蝶變》,可《吸血蛾》卻是黃鷹為古龍代筆的《驚魂六記》之一,因是古龍創意,所以大家都把功勞算在古大俠身上。《天蠶變》堪稱武俠劇的里程碑,實際卻是蕭若元先與黃鷹、江龍集體創作劇本拍成劇集,後來才由黃鷹寫成小說。幾位編劇創作"雲飛揚"究竟誰出力最多、誰主導創作?曾經一度爭功不休。

老實說,替人捉刀代筆,將賣座影視劇改成小說,都是捷徑,但能玩轉這兩招,也算黃鷹的餬口絕技。況且黃鷹也有代表作,便是《大俠沈勝衣》,雖然筆法技巧、人物塑造、推理懸念仍不脫古龍之風,但水準已不在古龍之下,尤其"沈勝衣"這個人物有血有肉,改編成影視劇亦是大獲成功,早已與楚留香、陸小鳳、雲飛揚並列為武俠人物長廊中的經典形象。

只是,黃鷹早年做慣了槍手,後來又常年做編劇,縱然寫了不少佳作,或許賺了不少錢,但名頭卻仍不夠響亮。十幾年前武俠小說《大俠沈勝衣》在內地大賣,很多讀者包括小弟如醉如痴,卻都以為是古龍作品呢。

當然,黃鷹的成就不僅局限在武俠小說領域,他做編劇亦是高手。當年他被蕭若元從台灣請到香港麗的(亞視前身)做編劇,一部《天蠶變》打響名堂,之後他進洪金寶的寶禾公司,寫出《僵屍先生》、《僵屍翻生》兩個劇本,結果票房大賣,更引領了長達數年的港台僵屍片熱潮。見此良機,黃鷹自然又順勢將劇本改成僵屍小說,居然贏得"鬼王"之譽。

不過,黃鷹的野心遠不止於編劇本寫小說。既然僵屍片正火,黃鷹又是金牌僵屍編劇,順理成章編而優則導,首部執導作品《中國第一具僵屍》(上映改名為《茅山學堂》),創意夠,但整體水準就稀鬆平常,太耽於兒戲胡鬧,不脫當時僵屍片俗套,遠不如他後來改成的同名小說好看過癮。之後又導了一部《魔高一丈》,倒是搞足了血腥惡心的僵屍片慣有場面,也有驚有險,無奈僵屍片熱潮已過,賣座平平。

對於"僵屍片",黃鷹坦承:"無可否認,個人對這種令人又驚又笑的電影片種的確還有一份偏愛,也所以,難怪曾志偉在七年前便以'鬼王'笑稱。這許多鬼鬼怪怪那兒來的資料,很多人都奇怪,無疑只憑空想、穿鑿附會是不可能的了,事實個人在這方面的資料收集已做了十多年,由讀書時期已開始,藏書的豐富可以說無人能及,有許多絕版書籍,現在根本不可能買到的了,這許多資料,再加上個人的胡思亂想,推而廣之,自然更加多姿多彩。"有這份偏愛和博學,再加當時得令,黃鷹開辟武俠領域之外的鬼怪題材,並浪得一時之名,亦不足為怪。只是,從1985年到1992年,8年間拍了上百部僵屍片,你再有才,也有盡時,觀眾也早該疲勞了。

本來黃鷹可以繼續做編劇的,徐克籌拍《笑傲江湖》就找過他寫劇本;他也可以繼續寫武俠小說的,古龍早逝,他學古龍又最得神韻,若能沉心奮筆,90年代之後的武俠文壇絕不會讓溫瑞安、黃易專美。再者,即便今日讀黃鷹之僵屍鬼怪小說,仍然好看抵死,較之近期網路興起之玄幻魔怪題材絕不遜色。可惜,黃鷹當時醉心電影,眼見《金裝鬼打鬼》、《新僵屍先生》相繼開拍上映,以為僵屍鬼片即將復興,勘不透這是港片蜂擁濫拍即將搞壞市場的迴光返照,居然借高利貸去拍電影,結果被追債人打成重傷,最後慘死家中,直到一個星期後屍體發臭才被發現!

更慘的是,對於黃鷹的死因,媒體發布的訊息是"腦溢血",根本無人追究幕後真相。黃鷹的身後事更是慘澹,妻子早已離去,只剩老母獨愴,生前是武俠名家、一代鬼王,死後葬禮卻是門前冷落,與之前同是"金牌編劇"的黃炳耀(與黃鷹、司徒卓漢曾合編《僵屍先生》)葬禮門若庭市、群星雲集的熱鬧相比,當真是天壤之別!也難怪蔡瀾先生發不平之聲了!

黃鷹死後7年,真實死因才被他的"伯樂"蕭若元揭出真相。然斯人已逝,世上又有幾人會記得黃鷹是誰呢?寫此文時,搜遍網路,居然找不到一張黃鷹本人照片,悲!

2黃鷹已入白雲-諸葛慕雲的黃鷹情結

2003年9月,我無意中進入舊雨樓,猶如躍進了武俠的海洋。沒有想到國內外有這么多的武俠愛好者。

特別發現許多曾被疏忽的武俠名家,均在舊雨樓中受到了應有的重視。不讓金庸專美於前,更為感動。

月前在溫古知心區,看了幾篇關於黃鷹先生的文章,不禁也回了幾份貼,抒發一下我對他的少許認識,提供一些小小資料。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國,因我愛書成痴,所以家人均不讓我帶書出國。

而我卻在臨行前的一個晚上,在一名好友手中"半搶半借"的拿了一本港版小說-"沈勝衣之相思夫人"。(據說那位朋友還為此陪了人家20元人民幣,那時候的20元是很貴的了)。

八十年代末,正是古語小說風行大陸的時候,我看了一頁"相思夫人",就被黃鷹的文風所吸引了,驚嘆曰:竟有如此和古龍筆法相似之人。

一本百十來頁的港版小說,竟讓我看了一個月,不是我看的慢,而是我不捨得看,怕看完就沒得看了。舊雨樓諸君,要知道十五年前得德國不像舊金山和巴黎有唐人街。在德國是沒有什麼中國書店得,而且那時候出國真得是"此去天涯路漫漫,回首不知那時幾許身"了。

少年時代得我初到他鄉得前期只有面對"相思夫人",才能略溫相思之情。當然,那時思鄉多於相思!

後來時間稍長後,曾托相熟得港人在香港買黃鷹作品,未果。

九三年回國內偶看錄像"天蠶再變",才知這也是黃鷹先生的作品。正好在舊書場上"淘到"盜版的"天蠶神功"6冊。馬上廢寢忘食的看了起來。那時我認為(現在仍一樣)雲飛揚的童年頗有楊過的色彩。不知黃鷹先生有否得到金庸先生的啟發。"天蠶神功"結尾處是很草率的,寫到雲飛揚的死交代的也不清楚。反面人物獨孤無敵寫得很有氣魄。可與卧龍生的李滄讕,溫瑞安的嚴倉北比美。獨孤無敵是個梟雄,可是黃鷹先生把獨孤無敵到後來,失去了梟雄的氣魄似乎因壞而壞了。有可能黃鷹先生編這部書的時候,是為電視劇的劇情著想。在我的印象中"天蠶變"第一次拍攝是集體創作的,然後有蕭笙請黃鷹改成小說,蕭笙先生也曾為此寫過一篇文章,時日久遠。我也記不清了。總之,"天蠶變"是黃鷹名著之一,從今日的眼光看,黃鷹先生那時的筆法尚未到圓熟境界。我那時(93年)看完書,就對身邊好友說:"黃鷹寫此書結構很龐大,橋架也搭得好。但別人說寫人、寫景入木三分,而黃鷹只得二份"。

但"天蠶變"不斷地被搬上熒幕。徐少強、余安安,顧冠忠均得此片集揚名立萬是不爭的事實。唱"天蠶再變"主題歌的關正傑已旅居美國,而唱插曲的梁詠琪目前已是天後級的了。

2000年代,少壯派武星吳京飾演了新一代的雲飛揚"金蠶絲雨",暫不論製作如何,但在整部片頭片尾未曾註明黃鷹原著,對製作方的這一做法我是深表反感的。

九四年有一位好友來信問我"粉骷髏""十三殺手"是否古龍作品?他那時正迷上古龍小說,我心想難道中國內地出了黃鷹的作品嗎?立即來信告訴他這是黃鷹的作品,並全部買下寄往德國。終於在相識"相思夫人"六年以後,再一次於"沈勝衣"重逢。那時讀"相思夫人"是惜讀如金。這次是"風卷殘雲""如飢似渴",苦等六年的書籍終於出現在面前。舊雨樓諸君都是愛書之人,換做你們會怎樣?(後來,有位朋友的父親在德國KOELN,開了家小說出租店,我把全套"沈勝衣"送給他,"以壯聲勢",當然,"相思夫人"除外.)

"沈勝衣"絕對是武俠小說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平心而論,以武俠小說人物而言,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筆下的一些經典人物外,其他名家筆下的人物讓人讀後不忘懷的少之又少。而"沈勝衣"絕對是其中的一個。

相信黃鷹先生在塑造"沈勝衣"這個人物時是借鑒了古龍筆下的角色。但給予了"沈勝衣"個人的血與肉,使他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沈勝衣"有一些些"楚留香"的影子,有一些些"陸小鳳"的影子,但絕對不同於這二個人。"沈勝衣"就是"沈勝衣"。

當年環球出版社曾做廣告語:黃鷹筆下"沈勝衣"創武俠新人物,刮武俠新鏇風,也真的颳起了鏇風。台灣方面請了當年的武俠偶像張振寰飾演"沈勝衣",長發披肩、瀟灑出眾。他那時的鼻子似乎沒現在這么大,扮像很俊美。台灣拍的電視片集是一集一個故事,很忠於原著。當年上海有錄像帶借的,如果是現在就不一定了。香港方面,當年的"麗的"也拍了"沈勝衣",仍是徐少強主演。論身手,徐少強過張振寰。論瀟灑,張版的"沈勝衣"似乎更勝一籌。這是我一家之言而已!徐少強版的"沈勝衣"在上海有買。徐少強版的主題曲是由張國榮先生唱的。當時張國榮先生出道未久,嗓音卻像成名後一樣,低沉纏綿。

"沈勝衣"在七八十年代曾改編成廣播劇,其主題曲"舊侶難忘"有一代歌霸羅文演唱,在香江曾傳誦一時。

廣東人大都信鬼神,鬼古小說在港台通俗小說佔一席重要位置,大陸近幾年是開放了許多網際網路上、DVD上、書籍中恐怖故事佔了很大比例。九十年代初,絕對是禁止的。我曾從國外寄予一本慕容羽軍的鬼古給朋友,卻讓郵局開封收了去,這是事實。鬼古文學的地位當然比武俠文學更低。但仍有許多作家為此付出努力。香港的張宇、余過(四人夜話)、詞人林夕的"似是故人來"就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鬼古。新加坡的黃卓倫的鬼古系列在明窗出版,也有很多的銷路。倪匡也寫過"香港鬼故事",諸葛青雲也寫了"台灣艷鬼集"。二位武壇前輩既有珠玉在前,本就充滿突破性的黃鷹更不甘後人,幾經周折,終於創出了"僵屍系列"與余無語並列鬼王。黃鷹的二部僵屍小說在舊雨樓都有的讀,在此不多述了。"僵屍先生"出版後曾受倪匡的好評。看過的朋友如果注意黃鷹先生在此的筆法,其流暢程度更勝早期的武俠小說。其聲口之"溜"更使人有如看電影似的暢快。八十年代寫的"僵屍小說"現在讀來仍是一瀉到底、流暢無比。

僵屍小說的社會地位我們不論,但我們不可否認他給予我曾經帶來的樂趣。就象孩提時代騎的木馬,你現在不可能再去騎了。但你永遠無法忘記它當年為你增添的樂趣。

僵屍小說更為香港電影開辟了另一條光明大道。除了以黃鷹劇本改編的"僵屍先生"和黃鷹自編自導的"魔高一丈外",洪金寶的"人嚇人"、"鬼打鬼",午馬的"凶屋叔叔",林正英、元彪的"僵屍家族",都是黃鷹版"僵屍"的衍延品。天皇巨星林子祥、譚詠麟、鍾正濤都出演過僵屍片集。那時真是大小僵屍滿天飛。年前我在上海坊間發現大量"僵屍劇場"的老片。可知當年由黃鷹掀起的"僵屍熱"之勝不讓美國的"ZOMBI(活死人)"專"美"於前。

黃鷹其實是個很有理想的人。這從他作品的自序,後記中能看出。自序和後記最能體現作家的本身思想。他一直想將他的小說、電影事業更上一層樓。九十年代,他參與了許冠傑版的"笑傲江湖"編劇,在這之前也編了周潤發客串的江湖片"義氣血",似乎沒有得到重視。

2000年的某一天,我讀了蔡瀾先生的文章,知道黃鷹先生過世了(後來據說是在美國遇車禍),過世時黃鷹先生全盛時代已過。靈堂很冷清,蔡瀾先生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他去了,黃鷹先生的白發母親哭得傷心,這是必然的,我也一樣。我一直珍藏著那本陪我孤寂歲月的"相思夫人"。過去的歲月往往是珍貴的歲月。在一味崇拜金庸的今天,不要忘記黃鷹也為武壇耕耘過。

從黃鷹先生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喜歡李商隱的詩,就像古龍偏愛柳永的詞一樣。

結束前我也作一首小詩,不管作的好不好,只為了對這位前輩表示一份敬意、一份懷念。

黃鷹已入白雲去,

獨留沈郎不勝衣。

天蠶至此絲方盡,

蠟炬依舊照汗青。

去世爭議

關於黃鷹的死亡原因,官方訊息稱是死於腦溢血。時隔七年後,1999年蕭若元接受周刊采訪時揭出真相--90年代,黃鷹拍攝"僵屍電影"資金不濟借了高利貸,後來卻血本無歸,因而被追債的人打死在家中。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也證實了其借高利貸被打致死這一說法。

⑶ 黃鷹小說全集缺幾本 高分求

《白蜘蛛》
《玉蜻蜓》
《骷髏殺手》
《銷魂令》
《風神七戒》
《畫眉鳥》
《血蝙蝠》
《雷霆千里》
《七夜勾魂》發的話太大了`你上新浪愛問肯定有````

⑷ 黃鷹人物介紹


黃鷹
黃鷹本名黃海明(1956.10.28——1992),又名黃明(另有一說王明),另有筆名「盧令」。1956年10月28日生於北京。原籍廣東中山,「靈異推理派」作家。
黃鷹在香港出版界、電影界、電視界及漫畫圈內均享有盛名的作家和編劇家。
中文名:黃海明
別名:黃鷹,黃明,王明,盧令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6年
逝世日期:1992年
職業:作家,編劇家
代表作品:《驚魂六記》、《天蠶變》系列、大俠沈勝衣
人物經歷
童年來港。讀中學時就開始撰寫武俠小說。其創作風格受古龍影響頗深,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成名。代表作《天蠶變》、《大俠沈勝衣》系列。其中《沈勝衣》還被「麗的映聲」改編為電視劇。另有「僵屍系列」小說與余無語並列鬼王。
黃鷹是公認傳承「古龍風格」最逼真、最傳神的武俠名家,文字之優美、意境之優雅、設想之奇絕、節奏之明快,均直追古龍盛年時的諸部名著,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黃鷹這個人,對於一個出色的武俠小說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悲哀,他就像是古龍的影子,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武功卓絕」,一樣的英年早逝。有很多人說,黃鷹如果不是早逝,「梁、金、古」之後的武俠世界絕不會讓溫瑞安,黃易專美。但很可惜,這一說法已經無法證實。
70年代末黃鷹被蕭若元延攬到香港麗的電視台,1980年,創作電影劇本《賊贓》,之後又陸續創作出數十部電影劇本,並涉足出品人、監制、導演、演員等職業;此外,還曾進入「環球出版社」工作,為該社出版的書刊畫插圖。
黃鷹是極好鬼神的,盡管《驚魂六記》中這所謂的無稽之談屢屢被否定,但他的小說卻屢屢鍾情於此,不厭其煩的運用「鬼神」為噱頭吸引受眾,其「僵屍系列」小說,與余無語並列「鬼王」;一手操刀電影《僵屍先生》以其「鬼才」風靡了大江南北。當年拍《僵屍先生》時,一班主創在荒郊野外拍了一個多月,期間雖沒有怪事發生,但映後二十餘年間,卻有三人英年早逝!1991年,黃炳耀猝死異邦!而相隔僅一年,黃鷹亦英年早逝。讓人意外的是,兩人死時均不足五十,且均屬猝死,黃炳耀在德國拍戲時心臟病發身亡,黃鷹則落到借高利貸拍戲的慘境,最終竟被債主打成重傷死在家裡,直到屍體發霉才被發現!彼時,距《僵屍先生》映期也不過六七年!
主要作品
小說
⊙《驚魂六記》系列(承襲古龍創意):
《血鸚鵡》(前四章古龍,之後由黃鷹代筆);《吸血蛾》;《黑蜥_》;《水晶人》;《無翼蝙蝠》;《粉骷髏》(又名《羅剎女》)。
⊙《沈勝衣》系列:
《無雙譜》(大俠沈勝衣)、《銀劍恨》、《十三殺手》、《白蜘蛛》、《相思夫人》(又名《相思劍》)、《畫眉鳥》、《鳳凰劫》、《無腸公子》、《天刀》、《銀狼》、《死亡鳥》、《玉蜻蜓》、《屠龍》、《鬼簫》、《碧血幽靈》、《血蝙蝠》、《追獵八百里》、《風雷引》、《七夜勾魂》、《骷髏殺手》、《魔刀》(又名《天魔刀》)、《雷霆千里》、《銷魂令》、《風神七戒》、《鳳凰谷》、《黃金魔神像》、《地獄刺客》、《紅蝙蝠》、《死亡殺手》(待考)、《天外三煞》(待考)、《雙龍會》(待考)。
⊙《天蠶變》系列:
《天蠶變》、《天蠶再變》、《天龍訣》(雲飛揚外傳)。
⊙《大帝王傳奇》系列:
《封神劫》、《飛龍吟》、《飛虹無敵》、《御用殺手》、《雁血飄香》、《九月奔雷》、《鐵血京華》(又名《碧血濺京華》)
⊙《大幻天傳奇》系列:
《名劍》、《天魔》、《五毒天羅》、《毒連環》、《風雲十七劍》、《妖魂》、《骷髏帖》、《天下第一刺客》、《賊贓》
⊙僵屍系列:
《僵屍先生》、《中國第一具僵屍》、《僵屍翻生》、《魔高一丈》。
⊙其他小說:
《魔界》、《霹靂無情》、《亡命雙龍》、《一劍風流》、《勾魂金燕》、《血河神掌》、《虯龍倚馬錄》(與龍乘風合著)、《武俠聊齋》、《火龍》。
參與電影
故事
《名劍》(1980)、《無翼蝙蝠》(1980)、《粉骷髏》(1981)、《黑蜥蜴》(1981)、《大俠沈勝衣》(1983)、《天蠶變》(1983)、《水晶人》(1983)、《妖魂》(1983)、《布衣神相》(1984)、《僵屍先生》(1985);
編劇
《賊贓》(1980)、《名劍》(1980)、《鬼打鬼》(1980)、《粉骷髏》(1981)、《水晶人》(1983)、《洪拳大師》(1984)、《摸錯骨》(1985)、《時來運轉》(1985)、《茅山學堂》(1986)、《甜蜜十六歲》(1986)、《流氓英雄》(1986)、《僵屍翻生》(1986)、《魔高一丈》(1987)、《義本無言》(1987)、《賭王》(1990)、《笑傲江湖》(1990);
出品監制
《魔高一丈》(1987)、《賭王》(1990)、《強屍至尊》(1991,參演);
導演作品
《摸錯骨》(1985)、《茅山學堂》(1986)、《魔高一丈》(1987)。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1說黃鷹——魏君子(2007-05-0819:33:58)
數武俠名家,黃鷹算老幾?
不好說。
若計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名家,黃鷹應該能進前十。不過,由於黃鷹本身是槍手和編劇,仍然很難提升他在武俠小說領域的地位。
比如《吸血蛾》被徐克改編成電影《蝶變》,可《吸血蛾》卻是黃鷹為古龍代筆的《驚魂六記》之一,因是古龍創意,所以大家都把功勞算在古大俠身上。《天蠶變》堪稱武俠劇的里程碑,實際卻是蕭若元先與黃鷹、江龍集體創作劇本拍成劇集,後來才由黃鷹寫成小說。幾位編劇創作「雲飛揚」究竟誰出力最多、誰主導創作?曾經一度爭功不休。
老實說,替人捉刀代筆,將賣座影視劇改成小說,都是捷徑,但能玩轉這兩招,也算黃鷹的糊口絕技。況且黃鷹也有代表作,便是《大俠沈勝衣》,雖然筆法技巧、人物塑造、推理懸念仍不脫古龍之風,但水準已不在古龍之下,尤其「沈勝衣」這個人物有血有肉,改編成影視劇亦是大獲成功,早已與楚留香、陸小鳳、雲飛揚並列為武俠人物長廊中的經典形象。
只是,黃鷹早年做慣了槍手,後來又常年做編劇,縱然寫了不少佳作,或許賺了不少錢,但名頭卻仍不夠響亮。十幾年前武俠小說《大俠沈勝衣》在內地大賣,很多讀者包括小弟如醉如痴,卻都以為是古龍作品呢。
當然,黃鷹的成就不僅局限在武俠小說領域,他做編劇亦是高手。當年他被蕭若元從台灣請到香港麗的(亞視前身)做編劇,一部《天蠶變》打響名堂,之後他進洪金寶的寶禾公司,寫出《僵屍先生》、《僵屍翻生》兩個劇本,結果票房大賣,更引領了長達數年的港台僵屍片熱潮。見此良機,黃鷹自然又順勢將劇本改成僵屍小說,居然贏得「鬼王」之譽。
不過,黃鷹的野心遠不止於編劇本寫小說。既然僵屍片正火,黃鷹又是金牌僵屍編劇,順理成章編而優則導,首部執導作品《中國第一具僵屍》(上映改名為《茅山學堂》),創意夠,但整體水準就稀鬆平常,太耽於兒戲胡鬧,不脫當時僵屍片俗套,遠不如他後來改成的同名小說好看過癮。之後又導了一部《魔高一丈》,倒是搞足了血腥惡心的僵屍片慣有場面,也有驚有險,無奈僵屍片熱潮已過,賣座平平。
對於「僵屍片」,黃鷹坦承:「無可否認,個人對這種令人又驚又笑的電影片種的確還有一份偏愛,也所以,難怪曾志偉在七年前便以『鬼王』笑稱。這許多鬼鬼怪怪那兒來的資料,很多人都奇怪,無疑只憑空想、穿鑿附會是不可能的了,事實個人在這方面的資料收集已做了十多年,由讀書時期已開始,藏書的豐富可以說無人能及,有許多絕版書籍,現在根本不可能買到的了,這許多資料,再加上個人的胡思亂想,推而廣之,自然更加多姿多彩。」有這份偏愛和博學,再加當時得令,黃鷹開辟武俠領域之外的鬼怪題材,並浪得一時之名,亦不足為怪。只是,從1985年到1992年,8年間拍了上百部僵屍片,你再有才,也有盡時,觀眾也早該疲勞了。
本來黃鷹可以繼續做編劇的,徐克籌拍《笑傲江湖》就找過他寫劇本;他也可以繼續寫武俠小說的,古龍早逝,他學古龍又最得神韻,若能沉心奮筆,90年代之後的武俠文壇絕不會讓溫瑞安、黃易專美。再者,即便今日讀黃鷹之僵屍鬼怪小說,仍然好看抵死,較之近期網路興起之玄幻魔怪題材絕不遜色。可惜,黃鷹當時醉心電影,眼見《金裝鬼打鬼》、《新僵屍先生》相繼開拍上映,以為僵屍鬼片即將復興,勘不透這是港片蜂擁濫拍即將搞壞市場的迴光返照,居然借高利貸去拍電影,結果被追債人打成重傷,最後慘死家中,直到一個星期後屍體發臭才被發現!
更慘的是,對於黃鷹的死因,媒體發布的消息是「腦溢血」,根本無人追究幕後真相。黃鷹的身後事更是慘淡,妻子早已離去,只剩老母獨愴,生前是武俠名家、一代鬼王,死後葬禮卻是門前冷落,與之前同是「金牌編劇」的黃炳耀(與黃鷹、司徒卓漢曾合編《僵屍先生》)葬禮門若庭市、群星雲集的熱鬧相比,當真是天壤之別!也難怪蔡瀾先生發不平之聲了!
黃鷹死後7年,真實死因才被他的「伯樂」蕭若元揭出真相。然斯人已逝,世上又有幾人會記得黃鷹是誰呢?寫此文時,搜遍網路,居然找不到一張黃鷹本人照片,悲!
2黃鷹已入白雲-諸葛慕雲的黃鷹情結
2003年9月,我無意中進入舊雨樓,猶如躍進了武俠的海洋。沒有想到國內外有這么多的武俠愛好者。
特別發現許多曾被疏忽的武俠名家,均在舊雨樓中受到了應有的重視。不讓金庸專美於前,更為感動。
月前在溫古知心區,看了幾篇關於黃鷹先生的文章,不禁也回了幾份貼,抒發一下我對他的少許認識,提供一些小小資料。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國,因我愛書成痴,所以家人均不讓我帶書出國。
而我卻在臨行前的一個晚上,在一名好友手中「半搶半借」的拿了一本港版小說-「沈勝衣之相思夫人」。(據說那位朋友還為此陪了人家20元人民幣,那時候的20元是很貴的了)。
八十年代末,正是古語小說風行大陸的時候,我看了一頁「相思夫人」,就被黃鷹的文風所吸引了,驚嘆曰:竟有如此和古龍筆法相似之人。
一本百十來頁的港版小說,竟讓我看了一個月,不是我看的慢,而是我不捨得看,怕看完就沒得看了。舊雨樓諸君,要知道十五年前得德國不像舊金山和巴黎有唐人街。在德國是沒有什麼中國書店得,而且那時候出國真得是「此去天涯路漫漫,回首不知那時幾許身」了。
少年時代得我初到他鄉得前期只有面對「相思夫人」,才能略溫相思之情。當然,那時思鄉多於相思!
後來時間稍長後,曾托相熟得港人在香港買黃鷹作品,未果。
九三年回國內偶看錄像「天蠶再變」,才知這也是黃鷹先生的作品。正好在舊書場上「淘到」盜版的「天蠶神功」6冊。馬上廢寢忘食的看了起來。那時我認為(現在仍一樣)雲飛揚的童年頗有楊過的色彩。不知黃鷹先生有否得到金庸先生的啟發。「天蠶神功」結尾處是很草率的,寫到雲飛揚的死交代的也不清楚。反面人物獨孤無敵寫得很有氣魄。可與卧龍生的李滄讕,溫瑞安的嚴倉北比美。獨孤無敵是個梟雄,可是黃鷹先生把獨孤無敵到後來,失去了梟雄的氣魄似乎因壞而壞了。有可能黃鷹先生編這部書的時候,是為電視劇的劇情著想。在我的印象中「天蠶變」第一次拍攝是集體創作的,然後有蕭笙請黃鷹改成小說,蕭笙先生也曾為此寫過一篇文章,時日久遠。我也記不清了。總之,「天蠶變」是黃鷹名著之一,從今日的眼光看,黃鷹先生那時的筆法尚未到圓熟境界。我那時(93年)看完書,就對身邊好友說:「黃鷹寫此書結構很龐大,橋架也搭得好。但別人說寫人、寫景入木三分,而黃鷹只得二份」。
但「天蠶變」不斷地被搬上熒幕。徐少強、余安安,顧冠忠均得此片集揚名立萬是不爭的事實。唱「天蠶再變」主題歌的關正傑已旅居美國,而唱插曲的梁詠琪目前已是天後級的了。
2000年代,少壯派武星吳京飾演了新一代的雲飛揚「金蠶絲雨」,暫不論製作如何,但在整部片頭片尾未曾註明黃鷹原著,對製作方的這一做法我是深表反感的。
九四年有一位好友來信問我「粉骷髏」「十三殺手」是否古龍作品?他那時正迷上古龍小說,我心想難道中國內地出了黃鷹的作品嗎?立即來信告訴他這是黃鷹的作品,並全部買下寄往德國。終於在相識「相思夫人」六年以後,再一次於「沈勝衣」重逢。那時讀「相思夫人」是惜讀如金。這次是「風卷殘雲」「如飢似渴」,苦等六年的書籍終於出現在面前。舊雨樓諸君都是愛書之人,換做你們會怎樣?(後來,有位朋友的父親在德國KOELN,開了家小說出租店,我把全套"沈勝衣"送給他,"以壯聲勢",當然,"相思夫人"除外.)
「沈勝衣」絕對是武俠小說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平心而論,以武俠小說人物而言,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筆下的一些經典人物外,其他名家筆下的人物讓人讀後不忘懷的少之又少。而「沈勝衣」絕對是其中的一個。
相信黃鷹先生在塑造「沈勝衣」這個人物時是借鑒了古龍筆下的角色。但給予了「沈勝衣」個人的血與肉,使他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沈勝衣」有一些些「楚留香」的影子,有一些些「陸小鳳」的影子,但絕對不同於這二個人。「沈勝衣」就是「沈勝衣」。
當年環球出版社曾做廣告語:黃鷹筆下「沈勝衣」創武俠新人物,刮武俠新旋風,也真的颳起了旋風。台灣方面請了當年的武俠偶像張振寰飾演「沈勝衣」,長發披肩、瀟灑出眾。他那時的鼻子似乎沒現在這么大,扮像很俊美。台灣拍的電視片集是一集一個故事,很忠於原著。當年上海有錄像帶借的,如果是現在就不一定了。香港方面,當年的「麗的」也拍了「沈勝衣」,仍是徐少強主演。論身手,徐少強過張振寰。論瀟灑,張版的「沈勝衣」似乎更勝一籌。這是我一家之言而已!徐少強版的「沈勝衣」在上海有買。徐少強版的主題曲是由張國榮先生唱的。當時張國榮先生出道未久,嗓音卻像成名後一樣,低沉纏綿。
「沈勝衣」在七八十年代曾改編成廣播劇,其主題曲「舊侶難忘」有一代歌霸羅文演唱,在香江曾傳誦一時。
廣東人大都信鬼神,鬼古小說在港台通俗小說佔一席重要位置,大陸近幾年是開放了許多互聯網上、DVD上、書籍中恐怖故事佔了很大比例。九十年代初,絕對是禁止的。我曾從國外寄予一本慕容羽軍的鬼古給朋友,卻讓郵局開封收了去,這是事實。鬼古文學的地位當然比武俠文學更低。但仍有許多作家為此付出努力。香港的張宇、余過(四人夜話)、詞人林夕的「似是故人來」就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鬼古。新加坡的黃卓倫的鬼古系列在明窗出版,也有很多的銷路。倪匡也寫過「香港鬼故事」,諸葛青雲也寫了「台灣艷鬼集」。二位武壇前輩既有珠玉在前,本就充滿突破性的黃鷹更不甘後人,幾經周折,終於創出了「僵屍系列」與余無語並列鬼王。黃鷹的二部僵屍小說在舊雨樓都有的讀,在此不多述了。「僵屍先生」出版後曾受倪匡的好評。看過的朋友如果注意黃鷹先生在此的筆法,其流暢程度更勝早期的武俠小說。其聲口之「溜」更使人有如看電影似的暢快。八十年代寫的「僵屍小說」現在讀來仍是一瀉到底、流暢無比。
僵屍小說的社會地位我們不論,但我們不可否認他給予我曾經帶來的樂趣。就象孩提時代騎的木馬,你現在不可能再去騎了。但你永遠無法忘記它當年為你增添的樂趣。
僵屍小說更為香港電影開辟了另一條光明大道。除了以黃鷹劇本改編的「僵屍先生」和黃鷹自編自導的「魔高一丈外」,洪金寶的「人嚇人」、「鬼打鬼」,午馬的「凶屋叔叔」,林正英、元彪的「僵屍家族」,都是黃鷹版「僵屍」的衍延品。天皇巨星林子祥、譚詠麟、鍾正濤都出演過僵屍片集。那時真是大小僵屍滿天飛。年前我在上海坊間發現大量「僵屍劇場」的老片。可知當年由黃鷹掀起的「僵屍熱」之勝不讓美國的「ZOMBI(活死人)」專「美」於前。
黃鷹其實是個很有理想的人。這從他作品的自序,後記中能看出。自序和後記最能體現作家的本身思想。他一直想將他的小說、電影事業更上一層樓。九十年代,他參與了許冠傑版的「笑傲江湖」編劇,在這之前也編了周潤發客串的江湖片「義氣血」,似乎沒有得到重視。
2000年的某一天,我讀了蔡瀾先生的文章,知道黃鷹先生過世了(後來據說是在美國遇車禍),過世時黃鷹先生全盛時代已過。靈堂很冷清,蔡瀾先生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他去了,黃鷹先生的白發母親哭得傷心,這是必然的,我也一樣。我一直珍藏著那本陪我孤寂歲月的「相思夫人」。過去的歲月往往是珍貴的歲月。在一味崇拜金庸的今天,不要忘記黃鷹也為武壇耕耘過。
從黃鷹先生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喜歡李商隱的詩,就像古龍偏愛柳永的詞一樣。
結束前我也作一首小詩,不管作的好不好,只為了對這位前輩表示一份敬意、一份懷念。
黃鷹已入白雲去,
獨留沈郎不勝衣。
天蠶至此絲方盡,
蠟炬依舊照汗青。
去世爭議
關於黃鷹的死亡原因,官方消息稱是死於腦溢血。時隔七年後,1999年蕭若元接受周刊采訪時揭出真相——90年代,黃鷹拍攝「僵屍電影」資金不濟借了高利貸,後來卻血本無歸,因而被追債的人打死在家中。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也證實了其借高利貸被打致死這一說法。

熱點內容
逆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8 16:18:28 瀏覽:18
無限流恐怖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8 15:59:38 瀏覽:181
奧特曼打怪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8 15:50:49 瀏覽:286
免費全本小說愛你蝕骨 發布:2025-08-18 15:41:57 瀏覽:466
小貓咪的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8-18 15:30:12 瀏覽:888
黑白朝小誠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8-18 15:19:22 瀏覽:39
好看的娛樂圈小說愛豆 發布:2025-08-18 15:02:21 瀏覽:740
活色生香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8 15:02:14 瀏覽:363
免費抗日小說 發布:2025-08-18 15:01:07 瀏覽:167
超級好看的經典現言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8 14:37:21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