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怎樣閱讀小說
①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中考是一項高風險的選拔性考試,具有重大的影響。小說閱讀是中考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任何一項考試,試題是關鍵。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原文丟失的硬幣
吉鳳山
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聽見一個小女孩跟我說:“叔叔,幫我拿一下好嗎?”一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小女孩說著,將手中的東西遞到我面前,是一瓶純凈水和一枚一元的硬幣。她說:“我系一下鞋帶。”接過兩件東西,我一邊饒有興致地看著小女孩系鞋帶,一邊將那枚硬幣在手中拋著玩。我問小女孩:“怎麼只帶一元錢啊?”女孩說:“老師讓我們每人交一元錢。”
這個時候,我一不小心,硬幣從手中滑落,蹦蹦跳跳落入了下水道。
我想從衣袋裡掏一元錢的硬幣還小女孩,可身上沒有硬幣。當小女孩系好鞋帶抬起頭來,我只得將一張10元的票子遞給她。
小女孩伸手剛要接,卻又縮了回去:“我剛才讓你拿的是一元錢的硬幣啊。”我說:“你剛才那枚硬幣,叔叔不小心掉入下水道了。”小女孩說:“怪不得我剛才聽見丁丁當當的聲音呢。”小女孩猶猶豫豫地接過錢:“那我先帶上你的錢,放學回來再把9元錢還給你。”
晚上,響起敲門聲,打開門一看,門外站著小女孩和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小女孩指著男子說:“叔叔,他是我爸爸,我們是來還你錢的。”
我趕緊將他們讓進屋說:“你們真是太認真了。”
“哪能欠帳不還呢?”小女孩的爸爸掏出幾張紙幣遞向我,手伸在半道上卻停住了,直盯著我的身後看。“這都是你的東西?”他問。我順著他的目光轉過身去,原來他看到的是櫃子上放著的那些陶瓷製品。我點點頭:“對,我喜歡 收藏 一些小古董。”
聽我這么一說,小女孩的爸爸將手縮了回去:“這錢我不給你了。”我一愣,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說:“我本來就沒要你給嘛。”
他又說:“這9元錢不但不給你,你還得給我錢。”我以為他是開玩笑,便也笑著問他:“為什麼?”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一個小“豆腐塊”說:“我今天看到這張報紙,上面有個 廣告 ,你自己看看吧。”我接過報紙一看,這是一則“收藏硬幣發發發”的小廣告,上面寫著:一枚特殊年份出廠的硬幣,收藏價可達千元。
“可這跟我有什麼關系?”
“你就別裝糊塗了。”他走到我身後,拿起一件青花瓷器,在手中把玩,“不是我上門看到這些東西,還不知道你是干這行的。我女兒的那枚硬幣,根本沒掉進下水道,而是被你私吞了,一轉身,你就能賺大錢吧。”
我想跟他解釋,他一擺手:“你不用再說了,給錢吧。”我有點生氣地問他要多少錢。他堅定地說:“給我500元。”
這時,小女孩拉著她爸爸的衣襟說:“爸爸,叔叔沒有騙我們,我當時還聽見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叔叔沒有騙我們。”
那男人勃然大怒道:“大人的事情,你不懂,少摻和。”
小女孩恐懼地低下頭,不說話了。
又是一番口舌,我感覺到再爭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便拿出500元錢,遞給男人。他迫不及待地揣著錢,領女兒走出大門。我聽見男人教訓小女孩:“傻丫頭,看到爸爸沒有誣陷好人吧。他要是心裡沒有鬼,能那麼痛快地給咱們500元錢?”小女孩委屈地說:“爸,你就是冤枉叔叔了,我聽見了那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又是一聲怒喝,父女倆的爭辯聲漸漸遠去。
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一個消息讓我吃一驚:昨天晚上,一個小女孩偷偷地從家裡跑出來,用鐵撬撬開窨井蓋,鑽到下水道中。由於下水道年久失修,沼氣的濃度很大,小女孩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新聞的最後還提醒家長,要看管好自家的孩子,不能讓他們出入危險的場地。
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她正是早上我遇到的那個女孩,她的小手裡捂著一枚一元錢的硬幣。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女孩失去最寶貴的生命,是那枚硬幣,還是成年人卑劣的心理?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目(1)填寫出本文的 故事 情節。接硬幣→_____→_____→_____→嘆硬幣
(2)除掉開頭部分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和結尾部分的“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這些文字行不行?為什麼?
(3)你認為是什麼讓女孩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作者寫這篇 文章 意在呼籲什麼?
(4)有讀者指出,本文在情節上存有一處破綻:既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對於小女孩死亡這件事應該在家就能早聽說,為什麼非要寫“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才知道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2017年中考小說 閱讀答案(1)丟硬幣→賠硬幣→買硬幣
(2)不行。這些文字起照應作用。開頭部分的文字照應了我為什麼會給小女孩拿東西和小女孩為什麼晚上能很快來我家還錢;結尾部分照應了我為什麼能確定死去的就是那個小女孩。
(3)爸爸卑劣的心理和做法 誠信,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4)提示:問題,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不同意。雖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但“我”沒在家、小女孩家封閉消息或者 其它 原因都會造成“我”沒早聽說這個事實。
示例二:同意有破綻。前一天晚上小女孩和她爸爸到“我家”還錢,“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可看出小女孩發生事期間“我”一直在家,應該能聽說。即使在家不知道這件事合理,文章中應該有所交待與照應,要知道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是十分注意鋪墊和照應的。
猜你喜歡:
1. 2017年語文中考題答案
2.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3.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4. 2017年中考語文測試卷及答案
5. 2017年中考語文訓練試題及答案
② 初中語文中考閱讀技巧和答題模式
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先讀題後讀文,注意從題干中找出「題眼」,帶著問題讀文。
讀文時,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
准備答題時,再次細讀題目,找准「題眼」。
具體題目涉及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則再讀全文。
文章體裁:
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散文種類:
敘事散文、抒情散文。
散文特點:
形散而神不散。
小說種類:
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小說三要素:
人物、環境、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記敘的線索及作用:
線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
作用: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答題套路:
如:文章以「……」線索,中間串寫了「……」、「……」幾件事,組成一種「冰糖葫蘆」的「串」式結構,選材典型,脈絡清晰,主旨鮮明。
記敘的順序及作用:
順敘: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倒敘: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修辭方法及作用:
運用了XX的修辭手法,如「……(某一段話)」;運用了「XX」的修辭手法,使(能)「……」(套修辭作用)。
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化抽象為具體,使人易於理解。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使語言更有表現力,更有氣魄。
對偶:使句式整齊,結構一致,形式優美,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題,觀點鮮明。抒情強烈,富有感染力。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引用:使內容更真實、准確、深刻、精密。
反語:增加諷刺意味,使表達更深刻,更有力度。
對比:形成強烈反差,加強讀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文段中關鍵詞語、短句的分析:
在題目的題干中出現了加引號的詞語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對象源出於原文,在分析時應貫徹這樣的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