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好的紀實小說推薦
1墓畔回憶錄(墓中回憶錄)- 夏多布里昂
2 時光中的時光:塔可夫斯基日記(1970—1986)- [蘇]安德烈·塔可
3達夫游記- 郁達夫
4絞刑架下的報告- 伏契克
5徐霞客游記- 徐弘祖
6我的前半生(上)我的前半生(下)- 愛新覺羅·溥儀
7人生不過如此- 林語堂
8智利地震- (德國) 克萊斯特
9准風月談- 魯迅
10奧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11彼得大帝傳略- (蘇) 尼·伊·帕
B. 天涯最好看的紀實文有哪些
天涯最好看的紀實文章推薦:
《寫下些回憶》來自天涯。
這個印象太深了,沈芳對景明無條件的包容與愛,真的是無私的,兩人千回百轉,最終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六年的等待我們終於迎來了幸福》來自天涯。
寫文寫了九年,現在還在記錄。末末和YEN從校園到最終結婚,舍友六人買房子都買到一起,雙方父母都處成了好親家,事業愛情友情,太完滿了。
《風城奇緣》來自天涯。
這個異國戀看的我心一抽一抽的。
《無關TP的故事》來自豆瓣天空組。
局長強勢的愛,還有無數action movie。
《上海往事》她們相愛頗深 卻相知不深,文風和她們的情感一樣,隱忍克制。
《美國十年》這個也是天空組的一個貼子,當時在組里轟動一時。
《她是即將回國的研究生,我是喜歡了她6年的老師,再見是同事》來自天涯
老師和學生相互喜歡,最終被家人接受。老師文筆很好。
其他類型的文章推薦:
《愛在泉城》來自天涯。
我特別喜歡小新的性格,她們的愛情真的好純粹,後面的出櫃也是非常艱難曲折,最終也是柳暗花明。
《記錄經歷了直婚後的自己》來自天空組。
這應該算是一個記錄貼,堅持自我,毫不妥協,與自我和解,經歷風雨依然選擇相信愛情,最終也收獲愛情,當你穿越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C. 有關紅軍長征的書
1、《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篇》
作者:埃德加·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一本記述20世紀30年代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面臨絕境,被迫轉移,歷經艱難險阻,終於脫離險境的紀實性文學作品。由美國作家、全美作家協會主席哈里森·埃文斯·索爾茲伯里於1986年寫成,三年後被譯成中文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
這本關於長征的書自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國出版以來,在很短時間里就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該書還在歐洲和亞洲的主要國家及許多小國翻印出版。那些從未閱讀過紅軍壯麗史詩的人們,現在可以從這本書中開始了解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不惜犧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質。
他們將從這里開始知道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一場生存大博弈。他們僅僅從統計數值中就可以明白紅軍所作出的犧牲有多麼重大—一九三四年十月,八萬六千名男女從江西出發,到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澤東率領的第一方面軍抵達陝北時,其麾下只剩下大約六千人。
3、《長征風雲》
作者:趙蔚
這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它將對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這一偉大壯舉進行正面的全景式的描寫,以展現長征的歷史風貌。
歷史背景為一九三四年夏秋之際,國民黨南京政權對中央蘇區發動空前規模的第五次「圍剿」,在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統治下,紅軍失利,被迫放棄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作品以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派信使歸國傳達國際指示為序幕,真實生動地反映出長征前國際國內的風雲變化和黨內軍內復雜激烈的斗爭。
4、《長征行》
作者:石仲泉
紅軍長征是中華民族史和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著名學者石仲泉的《長征行》告訴您:歷史,不能遺忘,也不容遺忘。70年前長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沒有隨著長征結束而熄滅,它一直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熾烈地燃燒著,隨著歷史的發展將會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書記述了沿途的民風習俗、禮儀服飾、飲食特產等,匯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貴圖片。
5、《金沙江的記憶:紅軍長征過雲南紀實 》
作者:史石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為重溫長征歷史、弘揚長征精神,雲南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了《金沙江的記憶——紅軍長征過雲南紀實》一書。
以實錄筆法逼真地再現長征這段歷史是該書特色,作戰雙方將領的回憶文章、作戰指示及電文,外國記者的實地報道等,都能讓我們以親歷者的視角充分領略戰爭的全景和細節,感受戰爭的緊迫和真實。穿插全書的60多幅圖片,不僅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也讓讀者更形象地了解歷史。
以圖文並茂形式重現了紅軍長征過雲南這一史實,並由五個相關的附錄從不同側面豐富、補充了這一偉大行動的史料。
該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紅軍將領回憶長征過雲南的文章;第二部分為5個附錄,包括外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有關紅軍長征過雲南的報道,當年紅軍所過之地民眾對紅軍的回憶,當時在雲南圍堵紅軍的國民黨將領的記述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