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華妃類小說推薦
A. 求甄嬛傳皇後朱宜修的文,最好是原著小說而非電視劇的同人
以下是甄嬛傳作者流瀲紫本人寫的有關皇後的番外《夜深沉》,是小說中的而非電視劇中,但是有很多共通內容,其餘有關皇後的番外都不是原作者寫的,望採納。
====================
良夜深沉。
十六扇朱漆雕花長窗洞然而開,一輪明月雪色光華無遮無攔傾倒而下,真真是空明世界,清透如琉璃。
我倚在窗邊,不自覺便帶了一抹笑意,輕聲問:「繪春,吩咐你折的牡丹折來了么?」
繪春喜滋滋的:「回稟皇後娘娘,庭院里早起新開的並蒂牡丹,奴婢早已按娘娘的吩咐折好供了起來。」
我沿著她所指看去,琺琅雙耳連理瓶里,一雙嫣紅牡丹灼然盛放,映著殿中一樹樹仙鶴銜芝的蠟燭,越加顯得流光艷轉。
連理瓶,並蒂花,無一不是成雙成對,映襯著今夜的花好月圓。連紅羅百子百福紗帳的金帳鉤,也被宮女們細心地換成了赤金流蘇鴛鴦鉤。
我滿意地頷首,才發覺繪春換了一色暗粉熟羅深赤紋理的宮人服,我微笑:「怎麼換 了這樣喜氣的顏色,本宮記得你早起穿的是暗綠的衣裳。」
繪春抿嘴一笑:「娘娘不知,奴婢與剪秋、綉夏、染冬都換了呢,也給咱們宮里多添點喜氣。」
我拈過絹子算是一笑,華妃盛寵,莞嬪後起之秀風頭漸起。後宮的春色大多在她們那裡,也難怪,繪春她們想多點喜氣。
到底,繪春和剪秋,是跟了我多年的人,也能揣摩我的幾分心意。
這樣讓鳳儀宮上下歡喜的日子啊。
今夜是十五。
每個月的十五,是帝後必定要一起相處的夜晚。這是大周百年的祖宗規矩了。天知道是哪位祖宗定下的這條規矩,在我初入宮還是嫻妃的日子裡,我常常嗤笑這條規矩,來日我做了皇後,若是只有每月的十五夜可以和心愛的玄凌一起度過,那是多麼可憐與可悲。而且,帝後之間平起平坐,想見便可見到,為何一定要定在某一日,一定要在一起呢。
直到如今,我才明白,定下這條規矩的祖宗是多麼地睿智。她一定也是一位女傑,或者是一位位高權重又深宮寂寞的太後,才如此體恤,給了以後的歷代皇後,這樣一個名正言順的日子。
可彼時的我,只是少不更事的嫻妃。宮里的人也遠沒有那樣多,只有我與端妃而已。端妃雖然入宮比我早,出身將門嫡女,一直隨侍在太後身邊長大,可是,那又如何?玄凌與我相敬如賓,甚至許諾,只要來日我誕下皇子,便冊我為後。他一直說,入宮只為嬪妃,是委屈了我。
不不不,我一點也不覺得委屈,因為那時,他待我那樣好。皇後之位遲早是我的,我怎會懼怕那一點點時日的等待。
雖然,入宮只為妃子,是因為我庶出的身份。
這重身份,一直是我最大的恥辱。
哪怕到了如今,我已是大周的國母,母儀天下。我胸中依舊隱隱有那難以脫去的一重氣悶。是的,即使我已經站到了最高處,人們還是記得,我是庶出的皇後,比不上嫡出的先皇後那樣尊貴。
我不能不恨我的母親,哪怕我是那樣愛她,依戀她,與她相依為命,一起在朱門深宅中挨過了十幾年寂寞的日子。
我的母親不夠美,這是我在長大後臨鏡相對所知的,因為,我也不夠美。
其實美與不美,是比較出來的。譬如我與姐姐一同去與年紀相仿的小姐們游樂賞春。初見的時候我若先出來,她們自然也認為我美,可是姐姐一出現,她便是所有的目光與贊美所在,我便生生地成了不夠美,成了那一枝優雅潔白的百合邊毫不起眼的綠葉。
這樣的命運,我深深地知道,卻不能出聲埋怨。
是的。那是源於我母親的選擇。許久許久之前,在她也是少女的時候,她是父親青梅竹馬長大的鄰家姑娘,父親因為太後朱氏入宮的緣故,漸漸發達,離鄉入京。隨著太後由普普通通的校書女史而一躍產子成為琳妃,繼而成為太後,母族的興旺也在情理之中。父親先後娶了一妻一妾,然後在回鄉祭祖時,偶爾發覺了我依舊雲英未嫁的母親,知道了母親一直等候他的心情。或許是因為年少相識的一點情誼,或許是出於對一個痴心於己的女子的憐憫,父親便納了母親為妾室。
我一直覺得父親納母親,更多的是因為後者的原因。因為在許諾納母親入門之後,他又趕著將一個受他恩寵已久的通房丫頭納為第二房妾室。當然,這是出於大夫人的授意,也是在後來被我認定是打壓我母親的一條證據。因為母親雖然是鄉間的小姐,在朱府的地位,卻生生低於了一個通房丫鬟,成為父親的第三房妾室。
這樣的際遇,註定了母親在朱府並不太得寵的地位。所以她終身所出,不過一女,就是我。而慶幸的是,那位自一開始便打壓母親的正室夫人,也不過只有一女,便是早我兩個時辰出聲的姐姐朱柔則。
誰也不曾想到,出自普通官員人家只不過是姿容中上的大夫人,會生下這樣冰肌玉骨玲瓏剔透的女兒。那時的父親對於兩個接連到來的女兒並不甚歡喜,因為太後的母族顯然更需要可以入朝為官的男丁,直到姐姐的聰慧美貌逐漸顯露,加之嫡出的身份,成為無可爭議的寵兒,而姿容略顯平庸的我,成了姐姐這顆掌上明珠身邊黯淡的魚目。
對此我不能不介意,可是母親告訴我,要安分度日。在生育我之後,大夫人日漸發覺母親並無威脅她地位的能力,所謂的青梅竹馬在爭寵的日子裡絲毫不見優勢,於是她安心,賞我們母女安靜度日的可能。
母親死於生育我的十年後,那次艱難的生產讓她的身體越來越羸弱。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晴好午後,她安靜地死去。
我以為她是死於生育我而帶來的病症,可是在我打開母親從家鄉帶來的一個木皮箱子時,我才發覺,她有多麼愛我的父親。
他們幼時一起在鄉間折下的桑條,已經枯萎得只剩下光禿禿的一根枝條,母親卻依然愛惜地保存著。還有他們一起放過的風箏,折好的紙船,和母親的幾封信箋。
我相信,那幾封信箋,父親從未見到過。因為裡面的內容,分別述說了她在家鄉時對父親的思念,新嫁後的滿足,誕育我的幸福和臨死前的渴盼。還有,更重要的,父親曾在年少時許諾過,要娶母親為妻。
我的眼睛落在這個字上許久不能移動。「妻」,如果這個許諾成真,我就是朱府嫡出的小姐,而不是抬不起頭的庶女。當然,這句話早已是空談,而一切未變的,是母親對父親的愛,不管他是鄉間普通人家的野小子,還是後來的國舅爺。
我終於明白了,母親臨死之前,為何一直牢牢盯著門外,雖然那裡除了午後寂靜的風聲和落花,別無他物。
她死於日復一日的失望。
這樣深沉的愛,母親卻藏在心中,從不說出來。而父親,在他偶然來探視我時,看到了那些桑條和風箏,卻以為是我從哪裡撿來的破爛玩意兒。
是的,一個已經榮華富貴的男人,怎還記得一份微時的愛情。他不肯,也不願。
我在深深的愕然與悲傷之餘,是那麼震入心肺地覺得,如果不用心用力爭取,再深的愛,也不過是被人無視的一抹雲煙。
在那個下午,我在與母親居住的小院里掛起了白色的布幔,我的母親,連死也死得那麼寂然無聲。
因為兩天後,太後就要回府省親。府中不許見哀樂,而要不是我與母親住在府中最偏僻的角落,可能連掛白幔的資格也會被取消。
太後見到了一身素裹卻不悲不慟的我,她在詫異之餘問了我幾句,她問我:「你母親死了,為什麼不哭?」
「哭便是傷心么?真正記得我母親,哀悼母親最好的辦法,就是我要爭氣,活得不讓她在九泉之下不安寧。」
這句我發自內心的回答,得到太後對父親說:「這個女兒,你好好養著罷。」
自此,我才得到與姐姐一同出席的地位。父親對我另眼相看,而姐姐,也對我很好。當然,她一直是對我很好的,哪怕是大夫人威重的時候,她也是悄悄兒對我好。
她是真把我當做妹妹。
她那樣出色,那樣美好,彷彿世間一切美妙的詞語加之她身上都是多餘,善良,溫柔,善驚鴻舞,作琵琶語,幾乎,沒有她不會的。而對於一個女子而言,若是才情多餘,那麼美麗,是她最大的優點。
當然,她不擅長書法、繪畫,甚至對葯理和香葯一竅不通,可是即便這些我通通擅長,也沒人覺得,那是我的優點。因為我在這個家中,如一粒無人注視的塵埃。其實我一直暗暗地恨,恨自己雖然和姐姐一樣有一半相同的血緣,卻沒有那樣出塵的容貌。
可是母親總撫摸著我的額頭對我說:「你姐姐是春花燦爛,而你沉靜如秋葉,也不是不好。」
而這個理由,最終成了太後拒絕大夫人而屬意我入宮的理由。
太後說:「阿柔雖然貌美,但性子柔和,不足以母儀天下,安定後宮。宜修的性格,更適合在後宮生存。」
大夫人對此十分不忿,她生來這樣美的女兒,怎肯不讓她入宮,於是她力爭:「宜修是庶出,不宜入宮為後。」
這句話,實在是太錯了。因為她在情急之中忘記了,太後也是庶出。
這句話,生生得罪了太後,也斷送了大夫人所有的希望。我清楚地記得,那日我默默站在角落,聽著父親、大夫人與太後討論著我未來的命運,那種跌宕起伏的心情。
太後的神情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在腦中。彼時的她不過是淡然一笑,斜斜倚靠在座椅上,她的目光還是那般沉穩,可是掃過大夫人的面龐,硬是逼出了大夫人一頭一臉的冷汗。
太後淡淡地笑著說:「哀家是庶出,宜修也是庶出。哀家從未做過皇後,那宜修也就和哀家一樣,從妃子而起吧。只是來日,哀家沒坐過的皇後之位,總要給自家人坐上去的。」
這一句話,便定了我的終身。
那是我初入宮闈的日子,現在想起來,還是帶了一層淡淡朦朧的煙雨粉紅,那樣撩人而甜蜜。
玄凌待我,不是不好的。而我,在得選入宮的狂喜之後,更多的,是對我的夫君的愛慕。他是那樣年輕而英挺,他是這個王朝至高無上的男人,他帶給我脫離庶出身份帶來的恥辱的可能。這樣命定的政治的婚姻,也可以讓我得到這樣一個溫柔而英俊的夫君。
我入宮的那夜,他含著清澈而柔和的笑意,親手將一雙碧澄澄的玉鐲戴到我的手腕上,執過我因為緊張和忐忑而微微潮濕的手,柔聲在我耳邊道:「朕身邊沒有親近的人,有你來,朕便多了一重親近和信任。小宜,朕與你,願如此環,朝夕相見。」
從未有人這樣親昵地喚我,「小宜」,這樣珍惜的稱呼,連母親都未曾喚過我。雖然在姐姐入宮後,這樣溫柔的一聲「小宜」,也成了寡淡的一句:「宜修」。
便是那一瞬間,我的心徹底淪陷。
長至於十幾歲的女兒家心腸,見慣了冷眼與忽視,誰曾這樣溫柔待我。
那時節,真的是朝夕相見啊。宮里的人那麼少,連飛揚而過的時光都是安靜的,籠著一層天青色薄霧,靜靜地揚起,落下。
端妃雖然入宮早,可玄凌對她不過爾爾,也常去坐坐,卻很少過夜。而她的性子又那樣靜,那樣避世,從不與我爭鋒芒。玄凌的夜晚,多半是留在我的宮中。連太後,也因為我將宮內上下打理得妥妥帖帖,而對我極為滿意。
那時的我,真有片刻的得意,彷彿我生來,就是為了入這紫奧城的深宮,做這個王朝最高貴的女人。
所以當我終於有了期盼已久的身孕時,我的榮寵與幸福,步至人生的最高點。
我的夫君,他在一個月圓之夜,執著我的手歡喜道:「小宜,只要你誕育下皇子,朕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立你為皇後了。」
那一夜我的欣喜與安慰,誰可知?我只想著,若母親還在,她一定會很高興,很高興。
彼時的我,只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之中,怎能料到世事突變,一切幸福都會在即將唾手可得之時消弭殆盡。
一切,不過是因為我的姐姐,我善良的好姐姐,偶然的一次入宮探視,探視我與腹中的孩子,便招來我一生的彌天大禍。
世事傾覆,我完美的人生,就在玄凌與她相遇的那一刻,全盤顛覆。
我從前不知,太後為何要防著這對本是親眷的男女相見,甚至玄凌,從未見過我艷名遠播的姐姐。太後的遠見,遠非我可知。那一天,我只是本著一腔喜悅,想見見自小事事處處高明於我的姐姐,感受一下終於可以在她面前揚眉吐氣的感覺。
而一樣不服輸的大夫人,居然如此盛裝打扮姐姐,讓她耀眼地出現在紅牆闌干之中。命運,在那一刻放棄了我,轉而向姐姐投去青睞的目光。
太後在難以扭轉玄凌對姐姐熱切的愛情之後,嘆息著對我說:「宜修,哀家的心血都白費了。阿柔不是不好,可她不適合帝王家。而皇帝,也不應該對一個過分美麗的女子有那樣熱切的愛情,那會焚毀他自己,更會焚毀身邊的一切人。先帝與舒貴妃,便是前車之鑒。」她憐惜地撫摸著我的手,「宜修,哀家一直覺得,皇帝對你的感情,恰恰好。而阿柔……」
末了,太後以一聲長嘆,作為對這對男女無法抗拒的愛情的注腳。
而那樣的愛情,除了以立姐姐為皇後之外,根本沒有其他可以作為它偉大而殘忍的告終。
姐姐死的那一晚,暴雨如注。
她連臨死的姿態都是那樣美,像一脈纖細的百合,散發出臨近枯萎的氣息,緩緩伏倒在悲痛的玄凌的懷里。
暴雨傾瀉而下,如無數的鞭聲嘩嘩捶打著大地,連檐頭鐵馬,都發出惶亂的悲鳴般的聲音。
姐姐烏黑如雲的長發披散著,鬢邊的幾抹蘸著黏膩的汗水貼在臉上,襯出她氣血散盡後雪白的面龐。她的目光已經開始發直了,她身上的素白寢衣浸透了猩紅的血,那樣濃重的血腥氣,不僅宣告了她腹中孩子的死亡,更預示了她不可逆轉的生命。
我伏跪在她床前,一臉哀戚,看著她最後一次伏在玄凌懷里。
我哭泣著說:「姐姐,你別傷心,小皇子命薄,一生下來就去了。可是,皇上還在,你們還會有孩子的。」
她在聽聞孩子的死訊的一瞬,身體劇烈地顫抖了一下。她痛苦地攥著玄凌的衣襟,哀求道:「皇上,讓臣妾看看咱們的孩子,讓臣妾看一看!孩子……」
玄凌緊緊地擁著她,「宛宛,孩子生下來就是個死胎……看了只會傷心,實在不必了……」他恨聲道:「是甘氏和苗氏,她們惹得你心悸動了胎氣,朕已經下旨讓她們跪在你殿外在暴雨中懺悔,若你再傷了身子……」
姐姐的手指在發抖,已經完全沒有力氣,她的手虛弱地滑下,攔住了玄凌,「是臣妾的錯,不該一時動怒,誤傷了甘氏的孩子,是臣妾自己作孽。四郎,你別……」
我失聲痛哭,「姐姐,為什麼我們姐妹都這樣福薄,我的孩子留不住,你的孩子也留不住。姐姐,姐姐……」
姐姐伏在玄凌膝上,氣息奄奄:「我命薄,無法與四郎白首偕老,連咱們的孩子也不能保住。我唯有宜修一個妹妹,請四郎日後無論如何善待於她,不要廢棄她!」
我心頭一震,未想到她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有片刻的感動從心的最底處漫延出來。這么些年,她雖然以她的光彩將我遮蔽得黯然如塵芥,可是她,也是對我好的。
這樣一想,我心底難免生出了幾分愧疚,我遲疑地伸出手,握住她冰涼而潮濕的手。
玄凌捂住她的嘴,眼淚落下:「宛宛,朕不許你說這樣的話。朕許過你,要與你白頭相守,不離不棄。」
我的手在他說完的一瞬變得同樣冰冷而潮濕。
為什麼?我深深愛著的男人,會這樣深深地愛著我的姐姐。她的到來,奪去了朱府所有人的關愛;她的入宮,奪去了我的夫君對我的憐愛與依戀,甚至連太後,也垂愛於她;而她的身孕,更讓所有人忘記了我的喪子之痛。
我的孩子,呵,我的孩子。那個會給我帶來皇後之位的孩子,那個可以讓我給他嫡出的身份,不必如我幼年一般遭人輕視的孩子。在姐姐成為皇後的第三年,我那出生不到三歲的孩子,死於過度的高熱,心脈衰竭。枉我通曉醫術,卻救不回我的孩子。
也是這樣的雨夜啊,我抱著我的孩子已經沒有氣息的身體在滂沱大雨中走了整整一夜,我想求滿天神佛拿走我的命吧,我已經不願活著了,換我的孩子,換他活過來就好。
可是他再也不能睜開眼了。
也許是胎中帶來的孱弱影響了他的身體,也許是我懷著他時抑鬱難解的心情導致了他的孱弱。我怎能不抑鬱難解呢,我的姐姐占據了本該屬於我的皇後之位,讓我腹中的孩子尚未出世便要接受庶出的卑下命運。雖然因為愧歉,玄凌給了我貴妃之位,後宮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僅次於皇後的地位。可是哪怕是貴妃,差了一步,便是差了整個完整的人生。我註定,只能是姐姐光芒下卑微的螻蟻。可我還要強顏歡笑,不在人前露出一絲痕跡,對姐姐恭敬有加,處處維護,更要周旋在新入宮的賢妃甘氏和德妃苗氏之間,應付她們對我那隻會柔和不懂權謀的姐姐的挑釁,周旋其中。
唯有我自己知道,姐姐入宮後的日日夜夜,我是如何咬碎了牙齒,忍受著椎心泣血般的痛苦。
一開始,我尚有幻想,以為生下了大周第一個皇子,玄凌會顧念我,愛惜我,疼愛我們的孩子。可是我清醒不過地發現,他每次到來時對我的敷衍,我連想都不必想,便知道那是我善良的姐姐勸他來看我的。或許我還應該慶幸,這樣的機會,我比甘氏和苗氏的確多得多。也難怪,她們是那樣恨姐姐。
我那些不能言說的怨恨,只消稍稍挑撥,便能惹起她們對姐姐無休止的詛咒與攻訐。
真好,愚蠢的女人,便只能用來對付一樣愚蠢的女人。我便只要站在她們身後,一臉恭謹溫和,抱著我的孩子,默默旁觀。
可是我連我的孩子也沒有了。他已經會笑,會說話,會喊我「母妃」。真的,姐姐來後,宮中的生活是如此無趣而酸澀,可只要一見到我的兒子,見到他那樣天真無邪的笑臉,我便什麼心酸都可以咀嚼著強咽下去。
我在暴雨中精疲力竭地暈去,醒來時,卻是玄凌無可抑制的欣喜若狂:「宜修,你別傷心。老天爺知道你沒了孩子,可是宛宛有了身孕,她的孩子,也會是你的孩子。」
我的骨縫里都冒著森森的寒意。
為什麼?我沒了孩子,姐姐卻有了孩子!為什麼,她的命逼著我的命,她的孩子一來,便索了我兒子的命?
我實在想不通,只覺得頭痛欲裂。那麼痛,那麼痛,和我的喪子之痛糾在一起,生生逼得我再度暈去。
我再次醒來時,已經懂得強迫自己笑,強迫自己把姐姐腹中的胎兒當做自己的胎兒,衣不解帶,照顧得無微不至。沒有一個人不為此動容,連我自己都相信了,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孩子。
確切地說,是為了這個孩子和他母親的死亡。
我終於如願。外頭的雨聲那樣大,姐姐已經說不出話來,她的嘴唇微微張合著,眼睛直直地勾著我,手上的力氣越來越大。
我忽然讀懂了她無聲的喃喃,她居然是在說——對不住。
她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逐漸失去了光彩,握緊我的手驟然失卻了力氣。殿外的慟哭聲激烈地響起,玄凌亦痛哭流涕。我怔在原地,唯有淚珠自覺地不斷落下,滾燙著我的皮膚。
她居然,是明白的。
我一直以為她善良、單純,但是蠢鈍不堪。她算不清內務府的賬本,理不順嬪妃間的鉤心斗角,她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出離塵世生長著。
可是最後,她居然明白我的恨!
同樣明白的,應該還有太後。雖然她什麼都不曾對我說。
但是姐姐死後的某一日,太後召見我時,臉色卻不如平時一般和善。
太後的神色那樣冷,恍若一塊化不開的堅冰,淡淡道:「阿柔死與不死,你都失了得盡丈夫歡心的可能。自然,你要是委屈自己,降低一切姿態去博取皇帝的憐憫,甚至不惜做阿柔的影子,憑著皇帝對阿柔的眷戀,你倒還有幾分得寵的希望。現在,你自己想清楚,是要寵妃的里子,還是皇後的面子?」
胸口有細碎而凜冽的痛楚層層滲盡,我深深地吸一口氣,平視著太後:「朱府沒有其他可以為皇後的女子,千斤重擔,太後擔著的,兒臣也願意一起擔著。」
太後靜靜看了我片刻:「記住你今日所言,不要妄想二者兼得。那樣,你才能過得很好。」端然起身轉入內殿,只餘下一句話給我,「哀家沒有看錯,你果然是皇後最適合的人選。」
可是,我怎能不妄想?皇後之位已然在握,而我的夫君,曾經對我那樣溫柔的夫君,卻再也沒有回來。我怎可能,不去追尋,不去爭取?
我也,不過是一個女子。
哪怕沒有姐姐臨終那番話,僅僅因為是她的妹妹,同樣出身朱氏,我都是無可爭議的皇後人選。
可是這個皇後,真的沒什麼滋味。因為姐姐的緣故,這個皇後,離我最初的期望,已經差得太遠太遠。無論我做什麼,人們都會不可避免地將我與姐姐比較。她是皇後,嫡皇後。而我,只是繼後。由貴妃這個妾室的地位被扶正的皇後。
我從未覺得姐姐已經死去。從另一種意義而言,她一直活著,活在一個男人永恆的追念與思慕之中。
我後來才明白,那也許是我一生最大的錯誤,我不該讓一個本就美麗的女人在她最美好的時候逝去,成為男人心裡永不凋謝永不老去的定格。
或許歲月,才是消弭姐姐最好的利器。可那時年輕的我,怎麼忍得住,忍得住姐姐和我心愛的男人良辰美景,花好月圓。明明,明明我才是先來的那一個啊!
這樣的無可忍耐,終究成了我最不可克制的心魔。我忍不住,忍不住玄凌對一個新來的後來的女人的寵愛,忍不住她們有了他的孩子,而我,卻成了無法生育之身。
我這樣忍不住,卻偏偏要做出一副大度雍容的姿態,定格成我母儀天下垂愛四方的形象。上自太後,下至皇後冠服,宮人嬪妃的伏拜,無不一一提醒著我——是你自己的選擇,是你自己,選擇了皇後之位。
我知道我忍不住,哪怕我明知道,那些女人,不過是姐姐的影子,鏡花水月中讓玄凌得到片刻的安慰。史美人的鼻子,李修容的手指,端妃的琵琶,敬妃的溫婉,安陵容的歌喉……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還有那個,與姐姐神似的甄嬛。
唯一不太相同的,是華妃,慕容世蘭。那個艷烈的女子,以無可匹及的明艷和烈火般的性格,迅速捲走了玄凌的心。
彷彿是在華妃入宮之前,我的夫君,便開始了他另一種不為人知的喜好,嬪妃越來越多,內寵越來越多。正當盛年的他成了風流天子,像不知疲倦的蝴蝶,穿梭於後宮繁麗的奼紫嫣紅。
華妃的出現,讓專寵再度成了一種可能。我從未見過她那樣的女子,撒嬌撒痴,嬌蠻任性,可是玄凌,照樣喜歡,見慣了溫順與柔婉,華妃確是一個另類。連我都不得忌憚,這個越來越凌厲的女子,倚仗著身後的慕容世家和汝南王,日漸囂張地侵犯著我身為皇後的尊嚴。
可是太後也不聞不問。我知道,我自己做的因,必須由自己承受這個果。可我不能不怕,萬千辛苦得來的皇後之位,怎能輕易為人動搖。可是我沒有辦法了,哪怕我成了皇後,玄凌那麼依舊尊重我,可他,卻不愛我。鳳儀宮迎來君恩的日子,越來越少得可憐。
終於有一日,華妃有喜。玄凌卻在屬於華妃的歡喜日子裡,來到我的宮中。當我正詫異他的不安時,他卻告訴我,他的畏懼。
經過攝政王之亂後,他比誰都疑心,都害怕。功高震主,何況華妃的背後,是軍權在握的南汝王。
我擁住他,默然無聲地鬆了口氣。
這是最好的結盟。
秉承他的心意,我親手調制了一碗濃濃的紅花,交到尚未知情的端妃手中。一斧兩損,華妃出身將門,端妃也是,這才是真正的兩敗俱傷,我才能安穩。
然後,華妃在失去孩子的痛呼中,我站在風中,靜靜地銜了一抹笑意。
我再也不怕了。我的母親,我的孩子。
我坐穩了皇後之位,熟練地撥弄著後宮的女人和她們的孩子們。
你們一定會為我高興,哪怕我的容顏慢慢在愈加青春的女子們之間失了顏色。至少,至少我還有這十五月圓,每月不會變更的一天,與我的夫君,共度良夜。
這一夜,我不會孤衾難眠,摸著空落落沒有溫度的另一邊枕衾,一夜一夜睜著雙眼,望穿秋水。
呵,回想往事,真是讓人疲累。我望望天際,圓月西墜,中天的明澈已然暗了幾分。我微微揉了揉酸痛的肩,輕聲喚道:「繪春。」
繪春怯怯上來,已不復方才歡悅神情。我眼尖,一時瞥見躊躇在窗外的剪秋,心裡一涼,喚道:「剪秋,你回來了。皇上呢?」
剪秋訥訥不敢言,我定了定神,「若是在批奏摺,或是在華妃那兒,晚點就晚點吧。」
剪秋嘴唇微微發白,片刻,終於說:「娘娘,皇上說,今晚要陪伴莞嬪,不能來了!」
我霍然一驚,不可置信地轉頭:「怎麼會?皇上從未失約十五月圓?」
剪秋神色憂憤:「奴婢也是這樣說。娘娘,要不奴婢再去請?」
這是他第一次,第一次連十五之夜都不來。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他再也不來吧。
鳳儀宮,已經那麼冷,遲早有一天,它會冷透了。
我枯坐著,直至天光轉亮,又是新的一天了。
剪秋和繪春陪著我熬了一夜,眼圈都黑了。剪秋終於說:「皇後娘娘,天都亮了,皇上是真不能來了。你要不眠一眠,養養神吧。」
我輕輕地揮了揮手,看著鏡子里憔悴的自己,眼前漸漸浮現出姐姐,和那個神似姐姐的名為甄嬛的女子。
我扶著繪春的手起身,鎮定道:「替本宮梳妝。繪春,去傳安氏來吧。
lz和我的口味比較像啊!薄荷荼蘼梨花白、帝王業、蔓蔓青蘿、夢回大清、綰青絲、且試天下、瀟然夢、暮光之城都是我喜歡的小說。
嘩備棚後宮甄嬛傳(文筆很好,但超長 宮廷經典 爾虞我詐 悲劇)
鳳求凰 猗蘭霓裳 (架空 後宮爾虞我詐 文筆好 悲劇)
歌盡桃花 (女主醫術很好的)
醉玲瓏
暮光之城
木槿花西月錦綉
大漠謠:西漢,漢武帝時代。王侯將相
雲中歌:西漢,漢昭帝時代。王侯將相
鳳求凰 紫曉 (架空)
孤芳不自賞
木玉成約
門當戶對
十里紅妝 這3本是一系列的,葉迷的書,都很短,但好看
七夜雪(悲劇 武俠 滄月的)
美人如玉劍如虹
月沉吟
紅顏亂
除了我你還能愛誰(是搞笑的那種)
蘭陵繚亂 寫的是女扮男裝的蘭陵王的故事,有情節
後宮·甄嬛傳by流瀲紫
【文案】
碧玉挽金絲,香深路參差。 一瓣捻魂魄,天成國色姿。
清杯汲酒淚,睡酣俯煙鸝。 會得華清醉,三界天人痴。
玉階羞顏色,檐宇浴洪熹。 嬉戲雪花女,雲共滾彎鴛鴦期。
突如天裂皸,饕餮跑亂塵。 世事堪預料,生死帝武門。
蜀山橫勢峻,名聲破地甄。 波滾天地動,雨悲落雲津。
花落歸坡冷,魂銷盡藐瞑。 雨住林幽寂,風聲猶泣鈴。
垂卻海棠楚,卑薄妾婢身。 多情遺古恨,長使淚拭巾。
女人之間的斗爭,永遠是最殘酷的斗爭……而後宮,是殘酷亂則的密集地……我想寫的,不過是寂寂深宮中一個關於愛情和斗爭的故事……
【點評】
我想這本書應該是後宮斗爭的經典之作了!寫得真是太好了!寫盡了後宮寵辱興樂與悲涼,文筆優秀,鋪陳得當,環環相扣,可稱是後宮文的典範,較之港劇金枝欲孽有高無低。初戀的甜,驚醒的痛,摯愛的濃,離情的苦,真真讓人讀來欲罷不能。雖然文中甄嬛與玄清相知相許的情,甄嬛與沈眉庄的誼,讓人感覺溫情暖暖,卻更多的被後宮中的慘斗心驚。如文案所寫,這篇文章寫的「女人之間的斗爭,永遠是最殘酷的斗爭……而後宮,是殘酷的密集地……」一語實在不假。皇宮真是個傷情薄情的所在。玄凌這樣的男子也讓我頓感惡心不已,白白糟蹋了那麼多原來純潔無辜的豆蔻少女。恣意的把別人當作替身,還道是她的福氣;寵幸之後一旦膩了卻又轉瞬拋之腦後;有人道他對於純元皇後卻是深情,我還是不以為然,只不過是因為純元皇後在最美好的時候去世了罷了,如若她好端端活著,恐怕也早失寵了。有道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而在喜到最深時乍失,卻是會在腦海中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其次,雖然皇帝一直念念不忘先皇後純元,很寵愛與其想像的女子,但除此之外終究也還是有喜歡其他不同的女子,例如華妃,例如安陵容,例如胡蘊蓉,例如葉瀾依。這位皇上真是我看書至此最最覺得惡心的男人了,實在不配擔上痴情二字。只有如玄清這樣溫潤如玉的男子,才是真正痴心深情的。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樣的男子才真正讓人值得託付一生啊。然而可憐甄嬛雖得此一心人,卻終是沒能白首不離。看過此書後,實在感到沉重無比啊。
[月沉吟]
穿越非我意,卿卿復卿卿。
六國亂世,曾經幸福的一家,四散飄零。我只是想活下去,只是想和我愛的人一起活下去。
春風少年 總角晏晏
紅閣畫樓人閑
騰雲涌煙 怒濤千尺
黑風摧城天變
水阻霧攔三千里 雁來秋去又十年
弦似銀鉤 魄似蛾眉
鳳簫聲動新月
南風有翼 夜景闌珊
月下沉吟誰念
銷魂出匣定千古 鳳鳴千仞動蒼天
黃泉碧落不見
生死與君絕
誓奪天下
為紅顏
遍染
血
笑
江山
擁嬋娟
但看今生
是雲翼之夢
還是夜月之緣
孤芳不自賞
白娉婷一向不信「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
她是小敬安王的侍女,卻過得比一般小姐更加矜貴,
所憑恃的不是容貌,而是比男子更睿智聰敏的頭腦;
她不需要旁人為她平庸的外在感到遺憾,
她想要的是能夠並駕齊驅、一較高下的心靈。
因此,縱使那男人是敵國大將、縱使兩人之間盡是謊言與陰謀,
她依舊無法不為這個男人動心。
話說我看了很多遍,但是都為白娉婷和楚北捷的深情給打動。
「我們對月起誓,永不相負。」
[醉玲瓏]
完美的現世愛情破碎以後,寧文清無意間啟動了九轉玲瓏陣,回到古代,成為天朝鳳氏仕族女子鳳卿塵,捲入江湖與廟堂的紛爭。一個帝王的駕崩之謎,一脈皇族的混亂血統,一件上古巫族的鎮族之寶,精彩情節縱橫交織。凌王之冷、汐王之穩、湛王之雅、溟王之魅、十一之俊、十二之狂,面對各樣的情感攻勢,卿塵如何選擇,又如何與四皇子夜天凌並肩作戰?當夜天凌想要隱居避世,她也會欣然同往嗎?九轉玲瓏陣再次啟動,命運又將發生何種顛覆呢?
她嚮往自由,他厭惡束縛,偏偏天不從人願,月老的一根紅繩將彼此縈系。竹林寂寂,簫聲幽然。一縷清音撥動了彼此心中埋藏最深的那根弦,不由捫心自問:他和她,掙得開嗎?
[紅顏亂]
一部架空歷史的愛情小說
一場為奪紅顏的朝野之戰
她抽中一支將命為鳳凰的運簽——「帝王燕」,卻在幾日後嫁作宰相之妻;她有傾國傾城的貌與溫順賢良的德,夫君卻深愛著皇帝的寵妃。洞房花燭夜,他滿臉愧疚地對她說:除卻愛,什麼我都能給你……
侯門雖深,她的生活倒不單調,於皇宮內撿來新科狀元,於後巷中解救弩族王子,更與當朝年輕將軍共墜山崖,與皇帝鬥智在內殿之上……
眾多男子無不被她的美貌與智慧征服,可他們在博取美人芳心之時,卻也不放過對權欲的掠奪。朝堂之中暗流洶涌的爭鋒,沙場之上金戈鐵馬的殺戮……美人嬌嬈,權欲熏心,何者才是英雄冢?
亂世戰起,他們於這紛爭中求存,爭的是權傾天下,奪的是傾國紅顏……
天下因這紅顏,亂了;這紅顏又會因誰而嫵媚一笑呢?
介紹不太好找,只能這么多了!
另外回答LZ的問題,清穿到康熙年代的的確比較多,像夢回大清、恍然如夢 、瑤華 、步步驚心都是清穿,清穿到別的年代的也有,如果想看,我建議你看獨步天下,主要關於海藍珠和皇太極,比較長,深情的那種。還有宸宮。
說了這么多,希望LZ能滿意!
PS:上面的很多小說有些看了還沒刪,假如LZ願意可以給郵箱,那樣看起來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