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集小說全本閱讀
1. 《三十而已》完結,謝天謝地,這次編劇總算沒搞個惡俗大團圓結局
都市劇《三十而已》的大結局,近來引發了不少爭議,也算從側面折射出當代社會的多元性與開放性。
有的觀眾覺得是大團圓結局,有的觀眾覺得大顧佳離婚、許幻山進了監獄十分解氣,也有人覺得顧佳離開上海、王漫妮十萬元出國留學、鍾曉芹一本小說進賬百萬的情節太過荒誕離奇,總之是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論點論據。
或者,這恰巧可以說明,這個社會,和我們這些社會人,真是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了。人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再人雲亦雲,不再整齊劃一,這必須得說是觀眾們的一種成長,一種進步。
比起各路觀眾們這許多年來在一干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泰劇、香港TVB、台灣苦情劇、鄉土劇、偶像劇等等各路劇集熏染下所取得的飛速進步,編劇們的成長腳步似乎略微慢了一點,這些年有不少劇集都被冠以雷劇之名。
所以,《三十而已》這部都市劇在一干俊男美女整天只在一起談戀愛的都市劇同行襯托下,全劇畫風顯得分外現實主義,雖然內里也脫不了爽劇的底子。三位女主角的經歷也沒少被編劇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開上些金手指。
但是,最終的大結局,編劇總算沒有沿襲以往許多都市劇的範例,讓女主角從一而終的與渣男前夫復婚,或者以女主角終於找到一個英俊多金的男主角(優質飯票)為大團圓結局,這,不能不說是都市劇的向前一大步。
如果說得誇張一點,三位女主人公的結局不妨可以看作,女性角色的終極目標,已經由「嫁入豪門」變成了「我就是豪門」。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新時代,女性們前所未有地意識到「靠天靠地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所以,最後三個女主角都用不同方式實力闡釋了這一點。
顧佳出世,帶著父親、兒子,離開大上海,遠離俗世,到純天然但偏僻茶山去打理自己的茶葉生意了。
王漫妮出國,去愛丁堡一個設計學院進修一個專業買手課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之餘,努力給自己未來職業上的轉型升級打基礎。
鍾曉芹出書,處女作小說就進賬百萬,開啟了自己的作家之路。
我們可以說編劇對這三個主角的結局處理都有爽劇的嫌疑,主角光環在結局時刻閃的不是一般的耀眼。
但是,這種靠自己努力去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人格的獨立,比以往那些終於找到一個愛她的男人,劃重點,是英俊帥氣、溫柔多金的男人,結為伴侶的大團圓結局,要好得太多,太多了。
在觀眾看來,大家終於在國產劇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大團圓結局了。
畢竟,女性的個人獨立、自我實現,從古至今,都是說著容易做著難。
中國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說,標准結局都是奉旨完婚大團圓。就像西方童話故事的結尾一定要讓王子和公主從此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一樣。簡言之,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終於找到了一個足以依附的男人,開啟自己全新的幸福生活了。
不過,現實真的是那樣嗎?現實中倒是有不少實例告訴我們那些美麗可愛的女主角們怎樣被婚後一地雞毛一樣的瑣事包圍,由珍珠變成魚眼睛,硃砂痣變成蚊子血。
2020年了,但許多東西並沒有變。前不久剛播完的都市劇《公關關系》,陳數在其中飾演的女強人,既堅強又美麗,既能幹又優雅,但因為遭遇了婚姻的滑鐵盧,不是也有許多觀眾為她嘆息。大家骨子裡似乎還是認定了,如果一個女人的婚姻家庭不幸福,即使事業上取得再大的成就,她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
有趣的是,在這一點上,大家對於男性的婚姻狀況,是單身還是離異,卻抱有無限高的寬容性。或者說,在衡量一位男性是否成功的時候,這一點通常是被人人們視而不見的。
因為這些緣故,在大結局裡,編劇沒有讓顧佳為了家庭或為了孩子原諒許幻山,或者與許幻山復婚,真是讓人驚喜。
而對於只有十萬塊錢就敢出國進修的王漫妮,雖然這個情節在現實中是否能夠發生讓觀眾們吵出天際,但在讓女主人公自我成長還是依賴別人實現躍遷這件事情上,我寧可接受她去出國進修。
畢竟,頂著結尾一定要給女主人公安排一個圓滿結局任務的編劇,大抵只有兩種選擇,一是事業有所成就,或升職或升學。二是生活(既愛情)有所成就,比如認識了一個新的英俊多金、完美專一的男人,並開啟了一段新戀情。
那麼,在王漫妮與新男友你儂我儂甜蜜之餘,問題的解決方式還是走回到了,女性的成功就意味著也只意味著她一定要找到一個好男友或者好丈夫的老路上去。
所以,我們還是寧可王漫妮去走這條相對辛苦的進修之路吧。雖然她還將面臨學成歸來以後,年齡方面的職場競爭力將會進一步降低,以及婚姻問題、求職問題等等一系列問題。不過,這條路雖然走的艱難,也好過去走再次接受梁振賢追求這條看似簡單的短平快進階之路。
對於鍾曉芹的復婚,大家都覺得是情理之中,只是對於一本處女作小說就能拿到220萬版權費驚詫不已。雖然有很多網路小說作家都憑借自己小說的版權費收入不菲,但讓人關注的重點,並不在於鍾曉芹這本小說到底掙到多少錢,而是鍾曉芹的成功是依靠她個人的努力,而非藉助以往那些經常出現在各種國產劇里,為女主人公鞍前馬後,出錢出力的男主男配們的力量。
換言之,鍾曉芹的自我成長,是以工作上的自立自強方式實現的。編劇為她安排的作家之路,其實是她個人經濟獨立之路。因為賺錢的技能點有了飛躍提升,所以她可以放飛自我的買買買,甚至幫婆婆把想買的民宿買下來。這個可以視做經濟獨立產生的決策自主。我們與其高興於她與陳嶼終於甜蜜復合,其實更應該為她的自我成長與獨立感到高興。
電視劇一開始,三位年齡三十歲的女主角便呈現出當代女性婚姻生活中的三種狀態:已婚、未婚、離婚。
故事結尾,三位女主角的婚姻狀態依然如此:已婚、未婚、離婚。
但在這之間,卻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感慨,讓人深思的故事。不過,故事最後,三位女主角的另類大團圓結局,還是用行動闡釋了她們之前說過的話:想去山的那邊看一看,30歲重新出發吧。三位女性有著三個不同結局,相同的一點是她們都踏入了自己的新生活,開始了人生新的奮斗目標。
或許,這正是編劇想告訴大家的,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重新再出發,只要你肯努力。那些你想要的東西,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