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丑兵
㈠ 丑兵 閱讀答案 1.小說運用了那些人物描寫手法刻畫丑兵說說這樣寫的好處。2.「老卡」的稱呼是他人對老兵
參考答案:
1.(6分)(1)(3分)比喻(1分),把丑兵的外貌(肖像)比作「歪脖子榆樹」「干疤土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丑兵的外表之丑,語言富有鄉土氣息,引起讀者閱讀興趣,也為下文寫丑兵作鋪墊(2分)。
2.(4分)起初別人用老卡嘲笑自己相貌醜陋,丑兵覺得受到侮辱(1分),後來認識到內在的美遠勝過漂亮的外表(1分),自稱「老卡」是丑兵自信、成熟的表現(1分)。通過前後對比突出真正的美不在於外表而在於心靈(1分)。
3.(5分)對以貌取人的做法表示愧疚;對丑兵在艱苦環境中還能創作小說的行為表示敬佩;對丑兵不惜生命保衛國家的精神表示感動;對丑兵善良美好的品格表示贊美。
恩···好像是這樣的 :-)我們做過 望採納~~
㈡ 莫言的代表作品和其主要內容。
1、《透明的紅蘿卜》
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呆 ,並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 、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2、《 紅高粱家族》
《紅高粱》以抗日戰爭及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高密東北鄉的民間生活為背景,主要通過"我的奶奶"戴鳳蓮以及"我的爺爺"余占鰲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講述發生在山東的生命贊歌。
《紅高粱》主線是"爺爺"余占敖率領的武裝壓擊日軍,輔線是"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從民間的角度給讀者再現了抗日戰爭的年代,展現的是一種為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對時代背景進行塑造時,莫言通過狂歡式的語言形式給讀者展現了抗日戰爭初期的時代情緒,既有壓抑、荒涼、凄楚、沉悶,又有歡樂、抗爭、激憤,在這種復雜的情緒下奏響時代的旋律,在沖突與糾結之間表達一種憂郁的悲劇感,
有動盪不安的社會給人民造成的禍患,有因為列強入侵帶給人民的毀滅性傷害。莫言竭盡全力的對幾乎所有的戰爭場面都進行了精心的雕刻,無論戰爭場面的大小,甚至人與野狗在吞噬屍體時的較量也用了極多的筆觸,展現了一幅幅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血淋淋的畫面。
在這些血肉交匯之中,莫言描繪了一片紅如鮮血的紅高粱,整個世界都是血紅的。
3、《蛙》
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朴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4、《豐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並且在這一幅生命的流程圖中,彌漫著歷史與戰爭的硝煙,真實,不帶任何偏見,再現了一段時期內的歷史。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
5、《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中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這5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圍繞著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並透過生死輪回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㈢ 《丑兵》閱讀答案
內在美比外在美更加重要,因為內在美是一種成熟和穩重,我整理了《丑兵》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丑兵
1976年冬天,排里分來了幾個山東籍新戰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與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楊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樹,白花花的雞蛋堆里滾出了一個干疤土豆。
長得丑,就老老實實的,少出點風頭吧,他偏不,他對任何事情都熱心得讓人厭煩,口齒又不太清楚,常常將我姓郭的「郭」字讀成「狗」字,於是我在他嘴裡就成了「狗」排長。
不久,春節到了。省里的慰問團來部隊慰問演出。政治處讓我們排派十個公差去當臨時服務員。我立即挑選了九個戰士,命令他們換上新軍裝,就在我指指劃劃地做「戰前動員」時,丑兵回來了。一進門就嚷:「‘狗’排長,要出公差嗎?」他這一嚷破壞了我的興致,我便氣忿忿地說:「什麼狗排長,貓排長,你咋呼什麼!」他的嗓門立時壓低了八度,「排長,要出公差嗎?我也算一個。」我隨口揶揄他說:「你去干什麼?去讓慰問團看你那副漂亮臉蛋兒?」這些話引得在一旁的戰士們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著我的話茬說:「老卡(他們稱丑兵為卡西莫多)你呀,還是敲鍾去吧!」
戰士們又是一陣大笑。丑兵像是挨了兩巴掌,本來就黑的臉變成了青紫色,他腦袋耷拉著,慢慢地退出門去。
後來,丑兵向連里打了一個報告,到生產組喂豬去了。
三年過去了,我已提升為副連長,主管後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邊境關系緊張到白熱化程度,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動員大會之後,決心書,請戰書一摞摞地堆在連部桌子上。有的人還咬破指頭寫了血書。全連唯有丑兵沒寫請戰書。說實話,我很惱火。
晚上,支委會正式討論去南邊的人員名單,會開到半截,丑兵闖了進來。
指導員疑惑地笑著問:「王三社同志,你?」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說:「我想上前線。我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個人,中國青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丑兵被批准上前線了。
開完歡送會,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單獨睡在豬圈旁邊一間小屋裡。半個月亮明燦燦地照著營區,像灑下一層碎銀。小屋裡還亮著燈,我推開門走進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頭小豬崽,見我進來,他慌忙站起來。把喂好的小豬抱進一個鋪了乾草的筐子里:「這頭小豬生下來不會吃奶,放在圈裡會餓死的,我把它抱回來單養……"
我說:「小王,咱們就要分手了,你有什麼話就說出來吧,千萬別憋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連長,我這次是抱著拼將一死的決心的,不打出個樣子來,我不活著回來。
「我不敢指望人們喜歡我,也不敢指望人們不討厭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厭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誰也不能扭轉這個規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變一樣。但是,美,僅僅是指一張好看的面孔嗎?小豆子他們叫我卡西莫多,開始我認為是受了侮辱,漸漸地我就引以為榮了……
「兩年來,我讀了不少書,並開始寫一部小說。」
他從被子下拿出厚厚一疊手稿,把手稿遞給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著,從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間,彷彿有一支悠揚的歌子唱起來,一個憨拙的孩子沿著紅高粱爛漫的田間小徑走過來……
「副連長,我就要上前線了,這部稿子就拜託您給處理吧……」
我緊緊地拉著他的手:「好兄弟,謝謝你,謝謝你給我上了一場人生課……」
幾個月後,和丑兵一塊上去的戰友紛紛來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卻杳無音訊。
丑兵的小說投到一家出版社,編輯部很重視,來信邀作者前去談談,可是丑兵卻如石沉大海一般,這實在讓人心焦。
終於,小豆子來信了。他寫道:……我和三社並肩搜索前進,不幸觸發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感覺到被人背著慢慢向前爬行。我大聲問:「你是誰?」他瓮聲瓮氣地說:「老卡。」我掙扎著要下來,他不答應。後來,他越爬越慢,終於停住了。我意識到不好,趕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來的腸子……
丑兵死了,竟應了他臨行前的誓言。我的淚水打濕了信紙,心也一陣陣痙攣。
(選自《莫言中短篇小說散文選》,有刪改)
《丑兵》閱讀題目:
1.賞析文中劃橫線的句子。(6分)
(1)恰似白楊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樹,白花花的雞蛋堆里滾出了一個干疤土豆。(3分)
(2)半個月亮明燦燦地照著營區,像灑下一層碎銀。(3分)
2.小說運用了多種人物描寫手法刻畫丑兵,找出幾處,說說這樣寫的好處。(5分)
3.起初被人叫「老卡」,丑兵很受打擊,後來他卻自稱「老卡」,對此,你如何解讀?(4分)
4.「好兄弟,謝謝你,謝謝你給我上了一場人生課……」請探究「人生課」在全文中的深刻意蘊。(5分)
《丑兵》參考答案:
1.(6分)(1)(3分)比喻(1分),把丑兵的外貌(肖像)比作「歪脖子榆樹」「干疤土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丑兵的外表之丑,語言富有鄉土氣息,引起讀者閱讀興趣,也為下文寫丑兵作鋪墊(2分)。
(2)(3分)環境描寫(1分),交代時間(夜晚),以景寫人,烘托丑兵美好的心靈(2分)。或比喻手法(1分),以景寫人,烘托丑兵美好的心靈(2分)。
2.(5分)外貌(肖像)描寫,「歪脖子榆樹」「干疤土豆」抓住外貌特徵寫丑兵之「丑」;動作描寫,「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頭小豬崽」,突出他的愛心和善良;語言描寫,「要出公差嗎?我也算一個」「這頭小豬生下來不會吃奶,放在圈裡會餓死的,我把它抱回來單養」「我這次是抱著拼將一死的決心的,不打出個樣子來,我不活著回來」等,表現他熱情上進(善良,寬容等)個性;神態描寫,「眼睛潮乎乎地說」,表現淳樸真摯的愛國情懷。(每點1分,答出4點給滿分。如答細節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等,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3.(4分)起初別人用老卡嘲笑自己相貌醜陋,丑兵覺得受到侮辱(1分),後來認識到內在的美遠勝過漂亮的外表(1分),自稱「老卡」是丑兵自信、成熟的表現(1分)。通過前後對比突出真正的美不在於外表而在於心靈(1分)。
㈣ 莫言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莫言,生於1956年,山東高密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集《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天堂蒜苔之歌》,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蘿卜》、《爆炸》等。中篇小說《紅高粱》是莫言的代表作品,發表於《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獲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後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於1988年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熊獎。
㈤ 莫言的全部作品表
一、莫言的所有作品:
1、《白狗鞦韆架》
2、《紅高粱家族》
3、《食草家族》
4、《酒國》
5、《檀香刑》
6、《透明的紅蘿卜》
7、《四十一炮》
8、《牛》
9、《十三步》
10、《會唱歌的牆》
11、《豐乳肥臀》
12、《生死疲勞》
13、《蛙》
14、《春夜雨霏霏》
15、《丑兵》
16、《為了孩子》
17、《售棉大路》
18、《民間音樂》
19、《島上的風》
20、《雨中的河》
21、《球狀閃電》
22、《金發嬰兒》
23、《爆炸》
24、《枯河》
25、《老槍》
26、《秋水》
27、《築路》
28、《草鞋窨子》
29、《歡樂》
30、《紅蝗》
31、《天堂蒜薹之歌》
32、《復仇記》
33、《歡樂十三章》
34、《你的行為使我恐懼》
35、《父親在民夫連里》
36、《白棉花》
37、《戰友重逢》
38、《懷抱鮮花的女人》
39、《紅耳朵》
40、《神嫖》
41、《夜漁》
42、《魚市》
43、《翱翔》
44、《幽默與趣味》
45、《模式與原形》
46、《夢境與雜種》
47、《食草家族》
48、《神聊》
49、《霸王別姬》
50、《三十年前的一場長跑比賽》
51、《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
52、《白楊林里的戰斗》
53、《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
54、《會唱歌的牆》
55、《師傅越來越幽默》
56、《祖母的門牙》
57、《野騾子》
58、《司令的女人》
59、《藏寶圖》
60、《兒子的敵人》
61、《沈園》
62、《紅樹林》
63、《檀香刑》
64、《倒立》
65、《良心作證》
66、《掃帚星》
67、《拇指拷》
68、《清醒的說夢者》
69、《罪過》
70、《什麼氣味最美好》
二、作者簡介: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中國當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2000年,莫言的《紅高粱》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2011年莫言憑借作品《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