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語文小說閱讀技巧
『壹』 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小說命題特點及教學建議
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小說命題特點及教學建議
----19年12月17日許家豪老師講座復盤
小說命題特點:
(一)選文特點
1、 薈萃中外名家經典, 講述「求真、務實、向善、追美」的生動故事,回應了評價體系中「立德樹人」的核心立場。 (全國卷一是魯迅的《理水》,全國卷二是莫泊桑的《小步舞》,全國卷三是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前兩位可謂是家喻戶曉,第三位我們不熟,但我一查是貴州的著名作家,所寫內容也具地方特色,想必中部地區的人也會很熟悉)
三篇小說作品從選文內容和主題上看,都積極回應了高考評價體系堅持 立德樹人 的價值導向,講述 奮斗 故事,倡導 美育 修養,思索生命進程,厚植 家國情懷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注入拼搏的精氣神,涵養其精神美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文本特色鮮明,「顯與隱」、「小與大」、「曲與直」藝術呈現,閱讀難度適中,有較突出的設題點,精準落實「服務選拔」和「導向教學」。
3、 選文涵蓋面更廣 ,小說素養考查更加全面。 (分析:中外並舉,小說散文不偏不倚)
(二)設題特點
1、重視小說創作的基礎知識和技巧考查, 設題在「必備知識」上下功夫 。
——三道客觀題12個選項和六道主觀題,分別從 文本內容理解、細節分析、語言品味、結構認識、形象塑造、手法鑒賞、場景和景物描寫的作用、文本基本特徵以及內涵主題理解等方面 做了考查。
2、凸顯小說應用、綜合的考查要求,設題在「關鍵能力」上顯高低
(1)問題設計更綜合。 著眼於小說文本整體特徵,從核心人物形象刻畫,篇章結構構思,主要表現手法,主題旨趣等角度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綜合性問題。
(2)考察取向更多維。
3、創設小說文本具體、新穎 情境 的考查,設題在「學科素養」上求創新。
(1)是將命題與文本具體的語境緊密結合,創設復雜、生動的答題情境,考查學生真實的閱讀素養和鑒賞能力。 (如莫泊桑的《小步舞》中苗圃在情節上的作用考查)
(2)是 將命題材料與教材相結合, 創設開放、關聯、綜合的考查情境。 (如魯迅的《理水》人物形象分析題)
備考建議:
1、把我們 教材 內小說教扎實。
2、小說復習選擇名人佳作,要給學生搭建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 (可根據歷年高考題,做一個具體的復習計劃)
3、 《外國文學小說欣賞》 選修教材的利用。 (針對不同考核方向去設題,並嘗試解答,運用於教學)
4.有效 設計小說閱讀具體復雜的情境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具體復雜情境中典型任務的能力。
5.小說復習可以更加緊密地聯系教材,不要忽略對教材的梳理和利用,要注重在教材學習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6.學生 審題讀題能力 的培養
一種是任務語
一種是限制語
一種是導引語
『貳』 如何分析小說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徵
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小說類文本閱讀受到重視。廣東、寧夏、海南、江蘇和浙江卷都在文學作品閱讀中考查了小說閱讀的,而賞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說閱讀的必考題目,因此,熟練掌握一些賞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技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賞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技巧
1、從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賞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寫的方法:①正面描寫,一般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事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
(2)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②語言描寫:A、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B、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③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④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徵。
2、從分析人物活動的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環境是人物活動和故事發生發展的場所。特定的人物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小說環境描寫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等,有時起渲染氣氛的作用。社會環境主要是渲染時代特徵。另外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也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選小說《烏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寫就為我們提供了主人公烏米的生活環境,突出了她孤獨無助的處境,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3、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歷史。情節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慾望的沖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來展開的。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可以從情節入手,據情論人。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特徵,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全面、恰當、實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徵是從情節中引出的結論,反過來可以解釋情節。只有全面而恰當的結論才能正確解釋全部情節。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多重性,多角度進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徵。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4、從人物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許多小說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我們准確分析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確定主次,從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所選小說《侯銀匠》,雖然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可是小說的主要文字卻是寫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確地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很難全面總結出侯菊的形象特點。
5、從分析小說的主題入手,揣摩作者的評價。
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題往往是通過作品中人物的活動體現出來的,因此通過分析小說的主題,揣摩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正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河的第三條岸》,文章語言含蓄,內容抽象,考生需認真分析小說的主題,敏銳地認識到作者對「父親」的選擇是肯定的,才能夠正確分析出「父親」的性格特徵,從而准確地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賞析題設題類型
命題者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根據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賞析題答題思路
1、總體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徵。
2、具體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4、得出全面完整的結論。
例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第17題答案:(總體概括)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具體分析,舉例說明)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澮,她覺得羞辱。但她雖不理解父親,在物質方面卻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