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最有意境的名字
㈠ 金庸小说中那么多好听的人名是怎么取的
一般都是诗句
比如:张无忌,若少时无忌,老来不悔,人生何其圆满。
吴劲草,名字出自《旧唐书·萧瑀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最后吴劲草和灭绝较劲,果然劲草的风骨就出来了。
黄钟公,出自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就是笑傲江湖这个冷冰冰的世界。
鹿杖客、鹤笔翁:仗下仪客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
其次是景物
《倚天屠龙记》里的武当七侠
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太有意境了,美不胜收,一种道风仙骨的感觉油然而生。
还有什么王语嫣、木婉清、钟灵、阮星竹、秦红棉、曲非烟、周芷若、李沅芷、何沅君、霍青桐、沐剑屏、水笙、何红药、程遥迦、苗若兰、岳灵珊、任盈盈、殷素素、夏青青、凌霜华、纪晓芙、洪凌波、李莫愁,不是景物就是情绪,要不就是诗句
然后是典籍
慕容景岳、薛鹊、程灵素:毒手药王的徒弟们,名字也都和医学息息相关。前者出自张景岳和扁鹊,后者暗合《灵柩》《素问》。
五绝:东邪为木,对应黄药师。西毒为金,对应欧阳锋,带个金字旁。南火所以南帝要为一灯,火克金,所以一阳指克西毒。北丐为水,对应洪七公,带个水字旁。中神通为土,对应王重阳,最后果然和古墓结缘,也小小的讥讽了以下这个道风仙骨的道长火气大,和女人还肚量小,尘缘太多
阿朱、阿紫——二姐妹是一母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其名取自《论语》。《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最后是反讽
苗人凤、田归农:正如书中所说,二人的气质与名字刚好相反,人中龙凤是个安于江湖的人,归农却是野心家
万震山、万圭:万震山的名字在八卦里是“上震下艮”的“雷山小过”卦,有“弑君致祸”之意,。而万圭则是“上艮下艮”之卦,有一意是若行为不检会招“蛊之祸”,所以被蝎子咬了。
任我行、左冷禅、向问天:任我行名字取的好却偏偏被软禁。左冷禅却性格有点火爆,至于向问天明明豪情问天最后却表现的像个奴才...
谢逊:一点也不逊于人,而且貌似也不谦逊.....
金庸很喜欢这种文字游戏,所以想会起中国名字,首先要喜欢典籍诗句,其次要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
㈡ 武侠小说里最文艺的人名是哪个
芷若,是金庸笔下最美丽的名字之一。芷为白芷、若为杜若,都是古代香草名。
古代多把香草和美人、志向高洁之士并喻。
描写最多的是屈原的楚辞:“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杂杜衡与芳芷”,“沅有芷兮澧有兰”、“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顺便多说两句,这里还可以看出黄药师之妻子阿衡这个小名的出处,“杂杜衡与芳芷”,杜衡也是香草,可见阿衡之名也是拿香草来比拟绝代佳人。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衡与芷也是并称的!可见金庸笔下,芷若是与阿衡一样优秀的女子!
“芷”是香草最多描写入诗句的一种,经常和兰花并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有趣的是,确实有种芷草叫做薛芷,屈原有诗:“扈江蓠与薛芷兮”,而周姑娘曾提到“家母姓薛”,这被许多人当成把周女比喻薛宝钗的证据,看过本文之后,周迷要记得毫不客气的反驳他们,红楼梦出自清朝,
人家芷若早在几百年之前,怎么可能与之有丝毫相同之处?
“家母姓薛”,从名字上来猜测,正确的联想应该是她的母亲叫薛芷,本名就与香草相符,而把女儿取名为“芷若”,就像南兰的母亲把女儿取名为“若兰”一样。
不过大家千万不能把芷若的‘若’也当成好象的意思,以为芷若就是“若芷”,那可就错了。因为这个若--杜若香草也有她自己独特的个性。
杜若个性刚烈,一夜间灿然绽放,隔日便悄然凋零。其花貌似坚强,实则柔弱,它绽放得太过刚烈,虽然枝叶强韧,但花瓣脆弱,一旦全力绽放,便注定颓败。这就够了,因为如泰戈尔所说,“毕竟在天空中留下痕迹。”
作为武侠小说之“集大成者”与“创新者”,金、古二人洋洋洒洒的几千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谓不少。在对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笔生花,各有千秋。
(一) 朴实与华丽
作为起初的一个历史学者,金庸身上承载的更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实敦厚,如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狄云、陈家洛、袁承志、陈近南……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带有很强的仿真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名字一样可能会出现,而且几率还很高。
作为后起之秀的古龙,新武侠主义的创新者,在取名上当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龙的浪子情怀,所以他笔下的人名往往飘逸出尘,极具诗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门吹雪、花满楼、叶孤城、中原一点红、花无缺、秋凤梧、萧别离……这些名字跟金庸笔下的比较,就显得虚幻了许多,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直楞楞地就从虚空中走出来,华袍锦服,丰神俊朗……
简言之,金庸:传统仿真而朴实;古龙:现代虚幻而华丽。
(二)男女有别
在对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宽容、欣赏得多。因而在对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时,个人感觉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为男性角色取名时更用心。其笔下清丽脱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飘逸,“木婉清”之灵气,“王语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龙女”之高贵,“霍青桐”之清幽、“程灵素”之脱俗、“苗若兰”之娟秀、“凌霜华”之冷寂、“岳灵珊”之轻盈……字字珠玉,为我们打开一幅群葩争芳的佳人图。
古龙则是一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者。他的小说跟吴宇森的电影一样,更多的是在讲述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情、生死义,女人永远只是点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这种信条下,古大侠对笔下的红颜之名,往往显得漫不经心,随意而为。如:苏樱、丁灵琳、红袖、甜儿、朱七七、铁心兰、林仙儿、田思思……一看就是可爱的邻家女生。相比金庸考究的态度来,显得内涵底蕴不够。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诗音(感觉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灵如明月心;飘逸如蝶舞;诗意如翠浓……
在对女性角色的取名时,金庸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鲁迅之“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
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王语嫣——“语笑嫣然”
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几个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样的聪明、任性、泼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纤纤出素手”。
可见,金庸对笔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欢的,取名时恐其不美不雅,引经据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看古龙笔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几乎没有用什么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名字,动感、活泼、甜美……相反,对其笔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认真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用典,如:
萧十一郎——唐崔郊“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西门吹雪——元代诗人虞集“剑吹白雪妖邪灭,袖拂春风槁朽苏”
叶孤城——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叶孤城的内心与他的名字一样,是一座封闭而孤独的城
柳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多易醒。柳余恨抚钩叹曰:“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相聚”
萧别离——无边落木萧萧下,杜宇啼血,不忍别离
卓东来——老子入函关,紫气东来
另外,在古龙代表作品楚留香系列和陆小凤系列中,古龙竟然用了同一种模式:三个男人一台戏,堂堂七尺女儿名——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而西门吹雪和花满楼这两个名字极具画面感和审美意境。衣冠胜雪照冷月,横剑西门轻吹雪;江南三月,花满西楼。一个高远出尘的不世剑客,一座花香盈盈的悠然小楼。叹乎,惜乎!
除了画面感的名字,古龙笔下的还有些人名充满了“动感”。一如高渐飞,渐行渐远,越飞越高。让我总想起《东方不败》中的猿飞日月,在长草间如风般掠过;二如卓东来,似登高台,胸藏沟壑,东风渐至,我自岿然,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三如萧泪血,双眸如星,浊泪似血。我似乎看到了剑庐里“泪痕”始出时,萧大师的悲喜交织的矛盾心情,数番心血,不忍毁之,泪洒名剑,滋然有声。于是萧泪血在满天夕阳下来到长安古城,去破解“泪痕”中封铸的谶语。
简言之,金庸女人名字取得好,古龙男人名字取得绝。
(三)严谨与随意
在金庸的作品中,无论主要人物的名字,还是次要人物的名字,金庸都一视同仁,皆严谨认真的取名,不会敷衍了事,即使是跑龙套的也不例外,有些小人物往往还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笑傲江湖》中的“黄河老祖”,《倚天屠龙记》里的“海东青”……这是金庸一贯秉持的大家风范和尽善尽美的态度。
古龙则不然,除了主要人名他老人家费点心思琢磨外,次要的人名随意而为,打杂的跑龙套的命运就更惨了,往往以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就打发了。在古龙看来,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不是旋即消失在故事的烟尘中,就是被“咔嚓”掉当英雄炮灰的,不值得他老人家劳神费力。具体的例子我就不列举了,反正是小人物,说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呵呵。
简言之,金庸:主次同等,严谨认真;古龙:重主轻次,率性而为。
(四)常用与生僻
这里指作品中人物的“姓”。
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的姓氏大多常见,尤其是主角的,如:张、杨、郭、李、胡、萧、陈等。而古龙作品中人物姓氏多不常见,甚至生僻,如楚、路、荆、铁、花、姬、水、明、刀……比起金庸来,古龙更喜欢用复姓。诚然,金庸作品人名中也有复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虽然只有15部作品(加《越女剑》),人名却近1500多个。涉及复姓有“司徒、端木、尉迟、上官、欧阳、慕容、令狐、东方、独孤、完颜、耶律”,考虑到金庸作品中的历史因素,将“完颜、耶律、慕容”等除外,真正金庸有意取的复姓名字也很有名气的就是欧阳峰、东方不败、令狐冲及独孤求败。古龙则不然,在他作品中,复姓多且出现频率颇高,除上述提到的,还有“司马、司空、皇甫、西门、南宫、轩辕、公孙、百里”等,尤其武林四大家中的“东方、西门、南宫、北野”中的前三者和“上官”等尤其情有独钟。哎,都是很多武侠作家的通病。如果说金庸是无心插柳,那古龙则是有心栽花。
简言之,在这点上金庸注重内容,古龙注重形式,也符合他“剑走偏锋、追新逐奇”的固有心态。
㈢ 你认为武侠小说中最美最好听的人名是什麼
哈哈 这些都是老名字了 西门吹雪 花满楼 楚留香
这是刚找的 感觉都很好听...
男:白岩鹤<冷漠的> 华迎雨 刘清狐
女:欧阳姮雁 <活泼的> 吴琪花 佟石婷 单婉莺
女:韩雪依 韩月雪 韩珍茵 鑫乐漪 尹智秀 尹恩惠
男:林飞儒 江纯一 郑依南 千川雪
男: 萧崖.剑悉.司南.武影
女: 剑蛾.栀蔷.蔓樱.诗妍
女:黄紫玉、白牡丹、明月、彩云、庄梦蝶、徐碧莲、柳飘飘、谭雪云、谭雪莹、杜紫鹃、紫霞、紫云 鄢紫绮,王莫忆,李梦颜,秦雨若 萧寒 葳冰 涟伊水 窦华伦 王莫忆,李梦颜,秦雨若 佩晴
㈣ 求:金庸所有小说中所有有含义的名字!
程灵素——来自两本医书《灵柩》,《素问》
李秋水——《庄子》
任盈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王语嫣——笑语嫣然,忘了出自哪儿了
还有一个无涯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无涯子老前辈那样多才,也当得起这两个字了。视天下英雄为无物,来去如疾风,气势吞鲸鲵,一份豪情气慨从名字中就能看得出。又如雪山派的白自在,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最后成了个自大狂,与其姓名,妙合得有趣。“左冷禅”也是寓性格、行事于姓名,这是一个处心积虑一心要吞并异已称霸江湖的家伙。单从姓名看,就给以冷僻阴险的印象,这位左兄本已入左道,却又参的是“冷禅”,如果说野狐禅让人觉得滑稽,那这冷禅便使人起鸡皮疙瘩了。
金庸作品中还有一类人物的名字,具有丰富的字面意,象一个个符号,解读起来如饮甘醇,不得不佩服作者精深的文化素养。无一例外地,这些名字的文化含义也与人物本身的性格相符,从而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清晰。
“穆念慈”是一个典型。她是杨康父亲杨铁心的养女,在一场比武招亲中,与杨康结下一世情缘,此后,不管杨康多么奸恶,不管别人怎么劝解,这个外柔内刚满腹心事的女子一心只念着杨康,生也好死也好,只认为自己是杨康的人。对杨康念念不能忘怀——正应了她的名字:念慈。“念慈在慈”是一句古语,源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这本是说大禹非常怀念 陶,慈便指陶。穆姑娘念慈,念的则是杨康。单从字面上看,“念慈”是个温柔、善良、
慈和的人,事实也是这样,穆姑娘确是善良温柔,不仅要感化杨康,还因悉心照料两个受了伤的叫花子而蒙洪七公传授了三招掌法。
与穆念慈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木婉清。婉清源于《诗经》中的《有美一人》,是一个男子对山涧溪水旁的女子的吟咏:“有美一人,婉兮清扬”。诗中描写的女子,美丽清冷高洁,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木婉清在《天龙八部》中的出现,正贴合这种意境,她自幼长在山中,不见外人,到大理万劫谷来寻仇,也以一块黑布蒙上了面孔,而且她与段誉的相识相交,也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对段誉而言,自是“有美一人,婉兮清扬”。
武当七侠的老六殷梨亭的名字,起得也极具文采。史载张三丰原有七个弟子,中有殷利亨一人,这个名字源于“元亨利贞”,是俗得极具市井商业气息的小市民名字,金庸因字换型,因型造意,变成极有诗意的“梨亭”,山亭立,梨树傍,清峻潇洒的意境呼之欲出。
在金庸笔下,名字不仅是供辩认的符号,除本身带有一定的文化意韵外,也与全书的笔调意境融为一体。遣词造句,行文布局自不待论,人物名字也起得如此考究与全书浑然一体,在中国小说史上,金庸堪称第一人。
在金庸的人物名字中,有的堪称神来之笔,极可玩味。如不同作品中的同被称做“妖女”的三个女孩子,青青、盈盈、素素,同样的聪明、任性、泼辣,也同样能在《古诗十九首》中找到出处:“盈盈楼上女”、“青青河畔草”,“纤纤出素手”,虽然金庸未必参考了《古诗十九首》创造出这三个名字,但三个同样称谓、同样性格的女孩子的芳名,同出现在《古诗十九首》中也颇值玩味。
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来之当时的国难家仇,杨过这个名字,则源于杨康的一生之误,因而字改之。金庸是如何想起姓杨名过字改之的?原来,南宋时期(与杨过同时代),有个大词人叫刘过,他的字便是改之,史载刘过也是个慷慨仗义的人,与辛弃疾友善,由刘过刘改之到杨过杨改之,神迹无痕。
另一个看是信手而起的名字叫鸠摩智,这个吐蕃国的大国师佛法精深,庄严宝相,武功深不可测,人又极聪明,不枉叫了一个”智“。这名字起得也是十分有讲求的。东晋时有个高僧叫鸠摩罗什,是印度人,在龟兹弘法,后定居凉州十八年,被东晋政府迎入长安后,封为国师,他翻译了大量佛经,被称做“中国三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的“罗什”,是龟兹语,意为“智者”,“鸠摩罗什”完全译成汉文,便是“鸠摩智”。
象杨过与鸠摩智这类名字,既普通,又自然,其中的文采意蕴,藏而不露,正所谓大智若愚——无大智,又焉能如此若愚?
王语嫣这个名字来自“笑语嫣然”,看似平淡无奇,可这是修订过的文字,在最初发表时,王语嫣还叫“王玉燕”,从“玉燕”这个庸俗脂粉的面目到“语嫣”这个凌波仙子的境界,同音又不同字,便能看出金庸的匠心。
由人物名字到人物性格,进而再到全书的意境,如此浑然天成,不能说不是作家的潇洒,更是作家的智慧
㈤ 试论金庸小说人物的取名艺术
一、有历史厚重感和哲理性,比如“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这些都给金大侠以灵感。
二、有诗词的温婉可人,比如周芷若,芷、若都是《离骚》中的香草名字;比如任盈盈,可能名取自《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
三、有首家的辩证思维,比如,令狐冲和任盈盈的名字,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但事物是辨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再说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说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过这句话,可旁证这种解释并非牵强。“周伯通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跟着将这四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郭靖听了默默思索。”)冲与盈又达到了统一。而事实上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的。
四、有五行思想,比如,东方尚青,属木,故“东邪”为黄药(药)师(平时都穿着青袍);南方尚赤,属火,故“南帝”号一灯;西方尚白,属金,故“西毒”为欧阳"锋";北方尚黑,属水,故“北丐”为"洪"七公;中央尚黄,属土,故“中神通”为王重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镶嵌在五人的姓名中。《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与此类似。
㈥ 金庸写得意境最唯美的文段有哪些
楼主你好
金庸小说没有所谓意境,都是很直观的说话,动作,打架,,上天入地。就是很直来直去地把故事讲清楚,。描写容貌的也很简单,几句对比,或引用一段诗词就出来了
要意境可以看看古龙的一些小说。
㈦ 求金庸武侠小说里面有诗意的地名
好多啊,桃花岛,绿柳庄,绝情谷,断肠崖,弹指峰,清音洞,冰火岛,黑木崖,缥缈峰,燕子坞,蝴蝶谷,试剑亭等等
㈧ 金庸小说有诗意的女性名字
凌霜华谐音“凌霜花”,很符合她的人淡如菊的性格;程灵素的名字来自医书《灵枢》与《素问》,颇有意味;阿朱与阿紫的名字看似简单,却是饱含深意:红与紫色调相近,无怪乎二人为姊妹。不过紫色终非正色,不红不黑,混浊暧昧。因此孔子要说“恶紫之夺朱也”。妹妹想要取代的是姐姐在乔峰心中的位置,然而“夺朱非正色”,终归于绝望。任盈盈的“盈盈”出自一个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有“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之说,所以她与令狐冲才是一对!霍青桐-青桐又名梧桐,是忠贞爱情、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所以在《书剑恩仇录》中她是不快乐的,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翠羽黄衫“注定是孤独的!
㈨ 金庸小说里哪些人物的名字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金庸小说里,几乎所有主角的名字,都是很有文化底蕴的,绝不是随口起来。
下满只举例说明:
袁紫衣——“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
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王语嫣——“语笑嫣然”
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任盈盈——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句;之十《迢迢牵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句;盈盈,有容貌端丽之意,其名字十分符合小说中那个重情貌美的女子形象。
曲非烟——《笑傲江湖曲》的创造者曲洋的孙女儿,小名非非。“非烟”二字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唐权德舆《杂诗》之一:“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纳兰容若《江城子•咏史》有“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句。
余沧海——《法言•吾子》:“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也,况枯泽乎!”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宋苏轼《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赤壁赋》中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句,意为天地之大,沧海不过一粟,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颗粟米自比,说明人是何其的渺小。青城派掌门人心胸狭窄,却自命为“沧海”,金庸显然是用此名进行反讽了。
钟灵——出自成语“钟灵毓秀”,聚集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清陆以湉 《冷庐杂识•神缸》:“天台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甲於他邑。”小说《天龙八部》中钟灵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少女,灵气十足。
康广陵——取自“嵇康”和《广陵散》。嵇康是竹林七贤,广陵散更是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小说《天龙八部》中,康广陵是“函谷八友”之首,人称“琴颠”,倒也配的上这个气场十足的名字。
逍遥子——“逍遥”取自《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流传于世后,很多人都把庄子成为“逍遥子”;屈原《楚辞•离骚》中有:“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句;刘淇铭也写有《逍遥叹》一词。在《天龙八部》中逍遥子虽出场不多,但那种悠然那种洒脱也深得道家真味。
柯镇恶——《世说新语》:“桓石虔,小字镇恶”。《晋书•桓石虔传》:“石虔小字镇恶。有才干,趫捷绝伦……三军叹息,威震敌人。时有患疟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后遂以“桓石虔”来谓镇恶去疾的典故。《射雕英雄传》中“飞天蝙蝠”柯镇恶身为“江南七侠”之首,一生嫉恶如仇,正应了其名号。
向问天——日月神教光明左使,江湖外号“天王老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屈原放逐于江南时作《天问》;李白《把酒问月》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词之间流露出的豁达豪迈也恰似向问天一代枭雄的性格。
阿朱、阿紫——朱紫即红色与紫色。《文选•张衡<西京赋>》:“木衣绨锦,土被朱紫。”李善注:“朱紫,二色也。”《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 《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在《天龙八部》中朱紫二人虽同是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但性格、品质迥异,阿朱善良温柔,阿紫狠毒顽劣。金庸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自然是很明显的了。
㈩ 金庸先生小说中的女生名字众多,你觉得最动听的是谁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使人印象深刻的女子名字有很多,像小龙女、王语嫣、殷素素、赵敏、程灵素、穆念慈、木婉清等等,但我觉得最动听的还是“周芷若”。因为有两点,第一是,叫起来朗朗上口;第二是因为这个名字不多见,清新脱俗。
一个好名字,往往要“名副其实”。而“周芷若”和高圆圆饰演的这个角色同样也非常的匹配。从最开始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内敛”,到最后黑化也没有让人感觉到很突兀,反而是经历过真正的觉悟之后展示给人的是一种“浴火重生”的样貌,不知道是人物角色所塑造的还是真实小说里的人物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最动听的因素里我想还会带有对人物的印象分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