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结小说 » 小说中好听的乐器名字

小说中好听的乐器名字

发布时间: 2021-08-07 15:53:13

❶ 所有乐器的名字

中 文 意文全称 意文简称yUdE
&;梵音论坛 -- 冥冥梵音 9[3s#
木 管 乐 器+"
短笛 Piccolo Picc.U'MRp@
长笛 Flauto(-i) Fl.XzHI
双簧管 Oboe(-i) Ob.SS/
英国管 Corno inglese C.ingl.2~<3
小单簧管 Clarinetto piccolo Cl.picc.g,E/K
单簧管 Clarinetto(-i) Cl.4M27
低音单簧管 Clarinetto basso Cl.b.)=u8{L
大管 Fagotto(-i) Fag.OqI8
低音大管 Contrafagotto C.fag.G
&;梵音论坛 -- 冥冥梵音 m~+@
铜 管 乐 器(j"%
圆号 Corno(-i) Cor.lzw[i^
小号 Tromba(-e) Trb.W
长号 Trombone(-i) Trbn. i}t
大号 Tuba Tub.E@W27
&;梵音论坛 -- 冥冥梵音 ^cgX~n
打 击 乐 器5|
定音鼓 Timpani Timp.JV/+fs
三角铁 Triangolo Trg.d<}N
铃鼓 Tamburino T-no.B4
小鼓 Tamburo T-ro.$sB
响板 Castagnetti Cst-tti.O=_i
钹 Piatti P-tti.vw\:KV
大鼓 Cassa CassaTg,Y)
锣 Tam-Tam T-tamQCd}s{
&;梵音论坛 -- 冥冥梵音 {>V
色 彩 乐 器052
排钟 Campane Cmpna.BWQ"e
钟琴 Campanelli Cmpli.[0h{rp
木琴 Silofono Sil.!<]P 5
钢片琴 Celesta Cel.s@
竖琴 Arpa Arpa0
钢琴 Piano P-noZjt! F
&;梵音论坛 -- 冥冥梵音 A
弓 弦 乐 器{
小提琴 Violino(-i) Vl.4^
中提琴 Viola(-e) Via.(-e)]&-
大提琴 Violoncello(-i) Vc.*I
低音提琴 Contrabasso(-i) Cb.

民族乐器

葫芦丝:傣族;马头琴:蒙古族;芦笙:壮族;冬不拉:维吾尔族;巴乌(哈尼族) 伽耶琴:朝鲜族);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❷ 求玄幻小说里关于音乐,乐器之类的描写,,,越多越好,简练,精美的那种。好的加分。(分类啊)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这句我最喜欢

仙剑神曲和青帝里面都有很多,你去找找吧

❸ 帮忙找一些古典乐器..可以当小说中用乐器作法器的乐器

古人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编钟、磬这两种乐器所发出的音响清脆明亮,被称为“金石之声”,是官方认可的“最高雅的声音”。

古代乐器主要有埙、缶、筑、排箫、箜篌、筝、古琴、瑟等。汉唐以后,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并被中国人改良发展,逐渐替代了中国原来的本土乐器。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宠爱,得以乐器流传,正式在“民乐”公众中演出的乐器几乎都是外来的。

编钟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钟”组成,每一个钟体上都饰有简 单的兽面,内腔是空的。编钟的编制有许多种类,东周时期的 编钟以九枚一组的居多;较大的编制以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 出土的编钟)为代表,共计六十四枚,分三层悬挂。

编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当时的钟多为陶制;商代以后的编钟多为铜制。

编钟属于变音打击乐器族,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 。具有东方色彩,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音阶的音乐。

编钟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5/04/30/[email protected]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
喜欢中国古典乐器,喜欢品赏古典音乐,每每沉浸于那种远古空灵的境界中而清心寡欲,忘记周遭一切。最近鲜少听西洋音乐,倒不是因为西洋乐不够动听,总觉少了某种内涵韵味——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后的韵味。以为西洋乐器表现的形式多是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其思想和情感的体验,而中国的古乐器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这可能就是我比较喜欢中国音乐的原因吧!
古琴就象个大度的贤士能包容一切的高人名士。古人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这个琴字指的就是古琴。古琴因为长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又有着优雅诗意的名字,诸如“绿绮”“九霄环佩”“海月清辉”等。虽然唐宋元明清时的古琴早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却始终是作为活的、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使用,而不单是作为文物或工艺品被陈列着。“琴者靠天地之声”“通神明,惊鬼神”,因而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几乎所有有关音乐的故事都来自古琴。古琴又有着极为广阔的艺术表现力,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所以其表现境域十分宽广: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质雅清纯的《梅花三弄》、悠闲舒缓的《渔樵问答》、刚烈粗厉的《广陵散》、哀婉沉痛的《长门怨》、 气势磅礴的《流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古琴所能及。
如果说古琴是高人名士,那末箜篌便是袅袅婷婷、飘逸优雅的上古佳人。
在所有乐器中,箜篌外型是最特别最漂亮的,有着古琴同样悠久的历史。其音色更偏向清亮圆润又内含悠扬之韵,也是唯一可以用左右手同时弹奏出旋律的乐器。《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它本来自西域,于是更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白乐天形容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却觉得此句用来形容箜篌之音韵更贴切。它比琵琶轻柔雅致,有如纤纤佳人长袖起舞。一曲空灵又写意的《湘妃竹》传来,旷野上的行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使人远离喧嚣。
古筝又如传统中带着现代因素的女子,其音色比较清脆典雅却不同于古琴的沉稳、箜篌的飘逸,所以更被现代的女孩子大为接受,学习它可以少些古琴所必须的古典文化底蕴。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说明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的意境最适合古筝来诠释,任何乐器的声韵都无法做到如此完美。古人曾有“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句形容筝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葫芦丝的外形毫无修饰,简单朴素得象十七八岁纯真无忧的邻家少女,给人纯美愉悦的感觉。但它节奏感却特别强,音色亲切动人。它能传达男女间的纯洁的情爱,可以是云南美丽山水的声音,也可以是孔雀美丽的多姿的羽屏,只是它没有大气空阔的意象。《月光下的凤尾竹》是甜甜脆脆的小家碧玉式的低吟,《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婀娜清丽的浣沙女儿式的浅唱。这样浪漫迷人的音律当作清雅场所的背景倒是最好不过了。
琵琶的线条和形态很柔美,娴静地摆在那里犹如一个性感的女人。可它的品性却是刚烈的,一如霸气的勇士。所以它最能演绎《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因为它的密度和强度及嘈嘈切切的声音总不免绷紧人的神经,随时担心着弦会断裂。一般场合心境是不大适宜听这样的曲子的。
而洞箫更象隐者僧人,总在月色下在松林中在幽涧边超然忘我。
其实今日洞箫之源就是汉代的羌笛,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情感基调正也说明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箫所善于表达的情绪。洞箫与竹笛外形相似又同是吹奏的乐器,但笛音色粗犷、高昂、嘹亮,大异洞箫。微微惆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低低说着箫史与弄玉的动人传说,竹笛是无法摹拟的。同时它又蕴含着禅味,《寒山僧踪》《深山禅林》是最适合它的,幽深渺远的声音绵长不绝,让人恍惚中悟到回归和出世之高深。
二胡是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或许就说是瞎子阿炳更贴切。
阿炳其实也擅长琵琶、瑟、笙、鼓等多种乐器,他是天才的音乐家。可他却只因为二胡而被推崇,他的经历背景和二胡的品性多么相似!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二胡融合为一体,这个带着悲剧性的乐器根本就是他本人。他只开始调弦,你便感觉到了那种凄惨和悲凉。《汉宫秋月》中宫女孤伶的幽怨、《二泉映月》里命运的劫厄,都是清冷黑暗的长夜里对人生的控诉。只是《二泉映月》这文雅的曲名偏和曲子本身营造的意境是多么不和谐,仿佛是故意为之的讽刺。
埙是所有乐器中最无法言喻的东西,它的成质是泥土,发出的声音也是泥土的呜咽,仿佛沉埋千年后的殉葬品,有永远诉不尽的伤感。只能说它象个幽灵,不属于尘寰不属于白天也不属于人类,你也根本无法分辨它的声音来自何处,若远若近那么飘渺迷茫。《哀郢》的旷古、凄厉,《楚歌》的古朴、低沉表现了埙的极度荒凉不着边际之感。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 ,《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埙的声音是立秋西风中的萧索,异常冷静的,是另人深思的,也许人们受不了那种沉沉的哀怨,所以很少有人去“感受”--我以为埙的呜咽声不能只用“听”字。
中国的古典乐器还有好多,每种乐器都驾奴着演奏者倾听者的思维神经,安静地感受它们,你会被那种无形的网纠缠着感染着,那是着了魔的状态,直到曲终时才能缓缓找回自己。
参考资料:http://www.blogercn.com/user1/6285/archives/2005/9927.shtml

❹ 求玄幻小说的古琴名称

琴帝中:五大名琴

九宵环佩·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伏羲式
枯木龙吟琴
鸣凤琴
春雷琴·连珠式

古代:

飞泉
秋波琴
玉玲珑
松雪琴
风雷琴
蕉叶琴
九霄雷琴
大圣遗音
沧海龙吟琴
九天珠玉琴
九霄环佩琴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证,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绕梁”琴之命名,源于《列子》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王妃樊姬异常焦虑,以“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杀身之祸,失去了江山社稷”来规劝楚庄王。楚庄王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以至于“绿绮”成了古琴的别称。后来,司马相如抚“绿绮”琴歌《凤求凰》向才女卓文君求爱,缔结良缘,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色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从古至今,古琴都受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许多外国朋友也很喜爱古琴——1977年,美国发射到宇宙中探访航天员类的“航行者二号”宇宙飞船上,就有一张由外国音乐专家精选出的27首“地球音乐”喷金铜唱片,其中就收录了管平湖先生弹奏的《流水》)。当今,古琴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许多朋友(包括一些少年儿童)都想学习弹奏古琴。纵观琴史,历朝历代的琴界前辈编印出过各种优秀的关于古琴的书,近代琴家管平湖、吴景略、查阜西、刘少椿等琴家为古琴的发展与传播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1. 周/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春秋/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汉/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东汉/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5.唐/春雷
    长126cm 高10.8cm 肩宽22.1cm 尾宽17.2cm
    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6.唐/九霄环佩
    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臣旧藏之“大圣遗音”,均有“至德丙申”款;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之“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之“枯木龙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二方,篆刻时间略晚于唐代。此琴弦长112.5厘米,音质苍古,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沈迈士先生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处藏,早年流失海外。
    7.唐/大圣遗音
    这架唐代大圣遗音琴为神农式,桐木斫,髹栗壳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发蛇腹间牛毛断纹。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圆形龙池、径7.6厘米,扁圆凤沼为12厘米长,1.2米宽,龙池上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俱系旧刻填以金漆。腹内纳音微隆起,其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响亮松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生动,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8.唐/独幽 独幽琴 晚唐 长120.5cm 肩宽20cm 尾宽14cm 湖南省博物馆藏凤嗉式。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静题款。此琴于明末清初为王船山所用,民国时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静珍藏。

    9.唐/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琴 晚唐 长122cm 额宽22cm 尾宽14cm 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
    10.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长127.6cm 肩宽19cm 尾宽15.6cm 故宫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11.其他
    1>蛇腹
    古代名琴,它的断纹很像蛇腹下的花纹。
    宋·何远《春渚纪闻·古声遗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无华饰,以最古蛇腹文为奇。”
    2>断纹
    古代名琴。琴以古旧为佳,琴身崩裂成纹则证明年代久远,故名断纹。
    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琴辨》:“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凡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
    3>峄阳
    古代名琴,以峄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南坡(山之南面为阳)所产桐木制成,故名。
    《格古要论》:“古琴有阴阳材。盖桐木面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可验也。”
    《尚书·禹贡》:“峄山孤桐”,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孤桐,中琴瑟。”后以“峄阳”为琴之别称。
    4>冰弦
    古代名琴,以冰蚕丝为琴弦。
    王嘉《拾遗记》卷十“员峤山”云:“员峤山,一名环邱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为蜜。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载,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给杨妃琵琶,“弦乃末诃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贡者,渌冰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
    一说冰弦为一种素质丝弦,明·项元汴《蕉窗九录·琴弦》:“今只用白色柘丝为上,秋蚕次之。弦取冰者,以素质有天然之妙,若朱弦则微色新滞稍浊,而失其本真也。”


❺ 中国乐器名称大全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

吹奏乐器
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

弹拨乐器
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
打击乐器
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 全部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钟 、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萨巴依(维吾尔族) 。

拉奏乐器
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
族)

❻ 写小说用的乐器名

伏羲琴乱

❼ 好听的冷兵器和乐器名

十大好听的乐器

西洋乐器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小号,长号,竖琴,木琴,吉他。

民族乐器是:二胡,琵琶,三弦,扬琴,京胡,板胡,月琴,竹笛,洞箫,唢呐。

其他:

柳琴

贝斯

长笛

口笛

二胡

萨克斯



口琴

短笛

古筝

电子琴

葫芦丝

。。。。。。。。。。。。

【还有很多】

冷兵器:

长兵器:

戟刀

如腰刀

柳叶刀

环刀

朴刀

笔刀

凤嘴刀

偃月刀

眉尖刀

三尖两刃刀

春秋大刀

钩镰刀

乾坤日月刀

长枪:

古矛枪

绿沉枪

鸦角抢

虎头枪

提卢抢

倒马枪

钩镰枪

花枪

单牙月

九曲戟

短兵器:

九环刀

大砍刀

马刀

连环刀

七星剑

龙泉剑

方节鞭

达摩杖

铁扇子

少林板斧

软兵器:

九节鞭

大扫子

三节棍

软鞭

流星枪

绳镖

龙头杆棒

链子剑

剑鞭

流星锤

双兵器:

鸳鸯刀

乾坤日月轮刀

龙凤双剑

双棍

板斧

双板斧

少林双戟

梅花匕

子母鸳鸯钺

奇门兵器:

判官笔

宫天梳

峨嵋刺

子母刀

鸳鸯钺

日月轮

龙凤扇

双拐

月牙刀

铁扫帚

暗器:

摔手箭

金钱镖

梅花针

飞蝗石

血滴子

铁莲花

飞铊

铁鸳鸯

喷筒

如意珠

飞铙

梅花袖箭

袖弩

镖刀

袖圈

袖蛋

折凳

母铁胆

远程兵器:







请求 采纳 and 赞!!!!!!!

本人想升级! 还差一个 采纳数!!!!!

谢谢大家了!!!!!

❽ 小说中好听的名字

1.曲雅
2.紫洁
3.文珊
4.雨馨
5.白翼
6.亦辰
7.哲瀚

❾ 玄幻小说中好听的笛子名字

永遇乐,苏幕遮,清平乐,这些都可以,我小说女主笛子就叫永遇乐,女主爸妈武器是琴瑟,名字是余音和绕梁

热点内容
武则天被杀小说阅读 发布:2025-10-20 08:47:34 浏览:268
恐怖的直播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20 08:36:38 浏览:405
言情小说虐文的作者 发布:2025-10-20 08:34:52 浏览:788
都市后宫搞笑流完本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20 08:33:14 浏览:477
腹黑少爷小甜妻小说免费 发布:2025-10-20 08:12:42 浏览:240
基地游戏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10-20 08:12:36 浏览:361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小说txt书包网下载 发布:2025-10-20 08:11:55 浏览:451
校园任务小说恐怖 发布:2025-10-20 08:04:13 浏览:532
男穿女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20 07:34:55 浏览:504
推荐完本言情小说 发布:2025-10-20 07:31:13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