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结小说 » 明朝抗倭援朝小说名字

明朝抗倭援朝小说名字

发布时间: 2022-03-23 03:12:54

『壹』 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明军的主帅是谁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旋进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浙江临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二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叉、钯、棍、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贰』 明朝什么时候我们援朝抗倭的啊 那场战争叫什么名字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明朝将领李如松带领战士们在朝鲜平壤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打得日本军队抱头鼠窜,帮助朝鲜李氏王朝收复了平壤。

丰臣秀吉野心大出兵朝鲜假道入明

万历年间的这场平壤战役源于日本权臣丰臣秀吉的野心。16世纪后半期,日本还是大名割据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是尾张(今爱知县)大名织田信长的手下,原来叫羽柴秀吉。织田信长死后,丰臣成了这一股势力的顶梁柱,逐步征服盘踞关东的德川家康等部。1585年迫使朝廷授予他“关白”(参与一切政务的重要官员,皇帝的辅佐大臣)之职,1586年天皇赐姓其“丰臣”。至1590年前后日本完成统一,丰臣成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但小小岛国不能让丰臣满足。在出任“关白”后,他经常在书简中署名“てんか”,这个词的一个含意就是“天下”,可见他的野心了。1590年冬天,他公开致信朝鲜国王,宣称要“长驱直入大明国”,威逼朝鲜臣服,企图“假道入明”,进攻中国。万历二十年(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朝鲜,在釜山登陆后迅速向北进攻。朝鲜李氏王朝已经二百多年没有战争了,陆上战备早已松弛,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两个月就占领了京城(汉城)、开城、平壤三大城市。朝鲜国王吓得从京城逃到义州,没办法,只好向明朝求援。

连折两将神宗启用李如松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虽然他比不上开国祖宗朱元璋英明神武,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他知道:“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接到朝鲜国王的告急请援书以后,他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刚开始的时候,明朝对敌情的估计过低,只派了游击史儒率领少量兵马前往平壤。由于既不熟悉地理,又遭连日阴雨,史儒兵败送命。紧接着统兵渡鸭绿江增援的副总兵祖承训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厄运。初战失利,朝野震动。神宗命正在宁夏平叛战场的陕西讨逆军务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克期东征。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从小就随父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对兵机韬略极为精通,又熟悉朝鲜情况。让他做东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个英明决断。

将计就计智取改成强攻

李如松来到平壤之前,日方小西行长曾佯装与中方和谈,说愿意接受封贡,并且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深明战事的李如松认为小西这样的行为必定有诈,况且如此划界,让他们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也是不能容忍的。不过参谋李应试提醒他,或许可以将计就计,出奇兵偷袭。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初四,李如松率兵来到肃宁馆举行所谓“封贡大典”,对小西封贡。小西派遣二十几人迎接,不料李如松突然下令拿人,日人一时慌乱,被明军拿下三人,其余的逃回小西处汇报。小西觉得奇怪,问和谈人员:“是不是翻译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导致李提督误解?”于是又派亲信前往解释。李如松使用迷魂计,对他们抚慰备至。

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兵来到平壤城下,小西以为明军接受划界条件了,兴奋地派部下夹道迎接,而李如松却要布置将士整营入城。小西部将看出破绽,登城据守,决战在所难免。

正月初八黎明,战斗开始。李如松以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攻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普通门;副总兵祖承训、游击骆尚志与朝鲜兵使李镒、防御使金应瑞攻含毬门;游击将军吴惟忠和副总兵查大受攻牡丹亭。李如松率领亲兵百余骑进逼城下,指挥战斗。战斗非常激烈,根据《万历三大征考》记载,当时“倭炮矢如雨”,军中稍微有人退却,李将军就亲斩退却者,并挺身向前高呼“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霎时火药并发,硝烟弥漫空中。战斗中游击将军吴惟忠牺牲,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但将士们愈战愈勇,“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平壤收复。

朝鲜海军龟船大破日寇

这场战争中,日军在陆路上占优势,但是朝鲜水军却不容他们小看。尤其是李舜臣指挥的几次水上战斗,更是让日军吃尽苦头。

李舜臣被任命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他上任以后,加紧补充水师,制造大量火药、武器和战舰,为战争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尤其是建造了新的水上战舰———龟船。

龟船船身长19米多,宽4米多,用坚硬的木料做成船身,上面覆盖着一个用硬木制成的外壳,再铺上铁板,就成了铁板船。铁板上面留有十字形的窄路,其余部分插满了刀子和锥子。遇到敌人的时候,用干草把船盖住,敌人攀登龟船时就会被刀子和锥子刺死。龙头和船身上凿有枪眼和炮穴,枪炮能同时从龙嘴和四周发射,龙嘴还能喷烟雾迷惑敌人。龟船的船身大,船中心低,能装载很多的水和粮食,所以不必担心长时间的运行和战斗。有了这么多的优点,龟船成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战舰。

1592年5月1日,李舜臣得知玉浦港停靠着50余艘日本兵船,船上的士兵大都上岸抢劫百姓财物去了,他立即指挥90多艘龟船去偷袭日军。日军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看清那群“乌龟”原来是战舰,顿时慌了神。李舜臣一声令下,千百道炮火扑向日船,转眼间40余艘日船被炸毁、击沉,士兵伤亡不计其数。李舜臣就是靠着这些龟船,率领朝鲜水军取得玉浦、泗川、唐浦、唐项浦、安骨浦等海战的胜利的。朝鲜水军越来越强大,严重困扰日本进攻。

丰臣秀吉暴亡朝鲜之战结束

平壤之战后,日本人很快又缓过了气。对丰臣来说,这是一场经过周密准备的侵略战,明军继续前进受阻,李舜臣也因为朝鲜内部党争受到打击,双方进入对峙的局面,开始议和。不过事情并不像神宗想像的那么简单:神宗认为只要给丰臣秀吉日本国王的头衔,这个“关白”就会对明朝感恩戴德,但丰臣要的是朝鲜和中国的国土。于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丰臣再次发兵侵略朝鲜,明朝又被拖入战争。再一次相持的时候,风云突变,丰臣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7月9日突然死去,日军大乱,战火才算熄灭。此年闰四月初八,神宗为东征胜利向全国颁发诏书。

『叁』 谁有抗倭援朝的资料 福清能买到有关明史的书吗

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抗倭援朝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历经战与和的反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由于此役,明朝在二十年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打击。也由于此役,日本侵华战争拖延到二十世纪。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六月至二十六年(1598年)十二月,明军应邀两次大规模入朝,援助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又称“东征”。与明朝官军征播州杨应龙(参见明平杨应龙叛乱)、征宁夏哱拜(参见明平哱拜叛乱),并称为“万历三大征”。 16世纪末,日本关自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为满足国内封建主和商人的扩张欲望,把侵略矛头指向国防松弛的朝鲜。万历二十年四月十四日,日军先遣军小西行长部1.8万余人,乘船700余只,由对马海峡渡海,占领釜山(今属韩国)。继而加滕清正等部相继在釜山登陆,分道北进,突破朝鲜军临津江防线,相继占领国都王京(今韩国汉城)、开城(今属朝鲜)、平壤(今属朝鲜)等地,朝鲜国土大部沦丧。国王李呛北逃义州(今朝鲜新义州),向明朝求援。明廷以朝鲜为属国,唇齿相依,且“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决定立即派兵援朝。六月二日,明廷令辽东发兵两支为先遣队,后续大军随后跟进。七月十七日,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军5000至平壤,因不谙地形,轻敌冒进,在攻平壤时遭重创,全军伤亡大半。八月十八日,明廷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加紧入朝战备。十月十六日,以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任防海御倭总兵官,率师援朝。十二月二十五日,援朝明军4万人(一说7万人)设左、中、右三军,由副将李如柏、张世爵、杨元分统,东渡鸭绿江向平壤挺进。二十一年正月八日,中朝联军以5万对2.4万的优势兵力,一举收复平壤(参见平壤之战)。日将小西行长率余部逃往开城。明军乘胜向南推进,开城日军弃城他去。十九日,明军占领开城。小西行长再退汉城。沿朝鲜东海岸北上深入的加滕清正闻平壤、开城失守,从咸镜道南撤,亦向汉城退却。平壤会战,中朝联军共歼灭日军1.2万人,收复平壤、开城等朝鲜北部大片领土,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正月二十六日,明军南渡临津江,兵锋直指王京。二十七日,李如松听信误传,督军疾进,在王京北30里碧蹄馆之大石桥,陷入日军重围,精锐损失大半。遂退回开城布防:李宁驻开城,杨元驻平壤,扼守大同江,掩护明军饷道;李如柏扎宝山(今地不详)等地为声援;查大受驻临津,李如松率精兵来往策应。二月,李如松督奇兵突袭日军龙山(今地不详)一带粮仓,焚毁粮食数十万石。四月十九日,日军因平壤之败及军粮不继,被迫放弃王京,退守釜山。同月,宋应昌遣使与日军议和,以图早日结束战争。日军为迟缓明军进攻,重新集结力量反攻,遂进行议和。七月一日,明廷令援朝明军撤归。宋应昌因日军仍留釜山,请留刘綖川兵5000,吴惟忠、骆尚志南兵2600合蓟、辽兵共1.6万人,协助朝鲜军驻守全罗、庆尚(今均属韩国)等地。明兵部尚书石星一意主和,以转运粮饷困难为借口,只留刘蜒驻守大丘(今属韩国)。二十四年九月,谈判破裂。朝鲜再次遣使请求援军。 二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明廷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杨镐为经理朝鲜军务,兵部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五月,麻贵统兵1.7万人先渡鸭绿江,邢玠征调四川、浙江、蓟州、辽东、宣化、大同、山西、陕西及福建、吴淞水兵继进。杨元部迅速进屯南原,吴惟忠部进屯忠州(今均属韩国)。六月,日军战船数干艘渡海增援,七月,攻夺梁山(当今釜山北)、三浪(釜山西北)、庆州、恭山岛(疑今珍岛)、闲山要塞。邢玠急令明军严守汉江、大同江,以阻日军北上。八月十九日,加滕清正围攻南原,守将杨元败退,损兵2700人,马3400余匹。全州陈愚衷部闻南原失守,弃城北逃。麻贵急令游击牛伯英赴援,与陈愚衷合兵屯公州(今属韩国)。日军由东、西两路北上,来势凶猛。明军遂收缩兵力,据汉江天险,退守王京。九月,日军进至汉江,旋即退回东南沿海。十一月,明军毕集,分兵三协,由李如梅、高策、李芳春分统,拟集中兵力攻击盘踞蔚山(今属韩国)的加滕清正部。二十三日,明军攻克蔚山,击毙日军400余名。二十四日,明军进攻岛山,连破3寨,毙敌661名。在岛山日军防线即将被突破之时,明军收兵,致失战机。二十五日,李如梅督师再攻,伤亡惨重,遂改变策略,围困日军达10昼夜。二十六年正月二日,杨镐误以小西行长东上增援,策马先逃。明军大溃,遭加滕清正追击,死亡2万余人,被迫退守王京。杨镐以战败免职。二月,陈璘、刘綖、邓子龙率江南水兵相继开赴朝鲜。九月初,援朝明军增至9万人(一说7万)。二十日,明军发兵四路,向屯据东南各地的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南会战。二十日至十月三日,明军4路皆败,伤亡惨重,被迫撤军;日军也遭重创,无力反攻,只困守釜山、顺天、南海等据点。十一月初,丰臣秀吉死讯传到朝鲜,日军全线退却。十七日夜,加滕清正弃蔚山退回日本。明军闻讯,迅速发动露梁海战,截击撤退中的日军,重创西上增援小西行长的石曼子部。石曼子仅以50余只战船逃脱。明将陈璘乘胜挥师西进,与陆路刘綖夹攻顺天,焚毁日军船只百余。小西行长困守顺天孤城,求援不得,乘混战之际,率亲信逃脱。未及逃走之余部逃匿乙山。十二月初,陈璘率队围剿乙山,遍搜崖洞丛林,歼灭日军干余名。至十二月中旬,日军余部全部肃清,朝鲜战争至此结束。

『肆』 谁有明朝好看的小说啊,万历,天启,崇祯几朝

妄语臣的《猎明》,主要讲万历时的抗倭援朝战争、大明与日本在朝鲜所进行的战争的。
里面也有部分大明朝廷争权夺利的内容,比如锦衣卫和东厂的矛盾、国本之争等等。不过主要还是战争为主(也包括中日议和那段)。200多万字,基本把这场战争写得很细,而且是中日两个角度。其中不乏相互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的勾心斗角与尔虞我诈,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伍』 万历抗倭援朝题材的电影,比较精彩的电影

电影的话,中国这边拍得很少。可能是题材比较敏感吧。包括日本也比较避讳这段历史。韩国拍得电影比较好的有《鸣梁》(国内又叫《鸣梁海战》),可惜没有明军的镜头。另外电视剧还有一部《惩戒录》,但是也是挺贬低明军这边的,一味地夸大朝鲜军队的作用,也是看着来气。
除了影视作品,小说倒是有几本写得不错的。我正好也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凡是写这段历史的国内小说基本都看过,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1,高拙音的《龙战三千里》,字数30来万。写得比较简略,也就是把明史里面的内容稍为复述了一遍。感觉不够深入。
2,马伯庸、汗青的《帝国最后的荣耀》,字数40来万字。比高拙音写得稍为带点儿情节,但是依据也基本都是明史这边单方面的资料。有些矫枉过正、反而过于夸大明军的威力。还算有意思,但是40来万字感觉份量还是不够足,读过一遍,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基本是对着明史照本宣科。但却丝毫没发觉明史里面本身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疑点重重的地方。
3,妄语臣的《猎明》,字数200多万。强烈推荐。这个说起来,是我今年偶然才发现的小说,在写这段历史的小说里面,感觉是写得最细、三方(中日朝)人物刻画最深入、也最为客观写实的一本。看得出作者八成是详细查了中国、日本、朝鲜等各方的资料,其中还有不少的逻辑推敲、隐含其中(比如沈惟敬这个人物的动机分析、大明朝廷内部的国本之争、朝鲜内部光海君的夺嫡之争、露梁海战其中猫腻的影射讽刺等等),虽然这个作者名气不大,但感觉这本不仅情节精彩、而且也最写实,远比前两本比着中国单方史料、丝毫不做逻辑推敲、照本宣科、一看就是赶时间转稿费的要深刻得多。200多万字,洋洋洒洒,也把整个战争全貌、包括中间议和的曲折,包括中、日两个视角的全方位展示,写得都很到位。看完之后对中日双方好几个人物都觉得十分立体,感情复杂。
4,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第六本后半部分),字数大约不到20万。当年明月在写《明朝那些事儿》里面,也着重写过这段历史。写得确实比较有意思,老早看时觉得就挺好的。不过,在后来看过不少资料、尤其是上面妄语臣的那本《猎明》后,觉得当年明月写得虽然也挺有意思,但是未免过于浅了些。很多隐藏在其中的东西都没有深入发掘出来。(举个例子,比如沈惟敬明史里面写是一个嘉兴的小混混,却会说日语。在那个年代,而且是对日本海禁几十年的时代,怎么可能有个普通小混混会说日语呢?放在信息发达的现代,估计嘉兴市的小混混里面也没几个会说日语,能和日本人谈买卖的吧。而且普通小混混又怎么这么容易被举荐到朝廷、委以重任?这么大的疑点,当年明月也就是一提,丝毫没有分析以下历史隐藏的真相)
总之,看电影推荐韩国的《鸣梁海战》,电视剧就《惩戒录》。
小说里面,没时间就《明朝那些事儿》第六本后半部分,图个乐呵就行。《帝国最后的荣耀》也还可以。对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的话,建议还是看妄语臣的《猎明》。越往后看越觉得作者其实挖掘得很深刻。
望采纳。

『陆』 找一本写明朝小说的名字

《明朝那些事》

简介: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7]

大结局[14]

对整个明朝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15]

『柒』 明朝那些事 抗倭援朝是从哪一话开始的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而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捌』 明朝抗倭援朝是谁指挥的

李如松(1549-1598),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出任辽东总兵,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

『玖』 明朝的抗倭援朝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明朝赢

明朝的抗倭援朝之役持续了七年之久,最后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结束。明朝援助朝鲜,把日本人赶出朝鲜的目标得以实现,成功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所以单从战争的结局来看,中朝两国是胜利的。在这场战争中明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班师回朝后面临的尴尬局面也使得明朝自己吃了暗亏。

(9)明朝抗倭援朝小说名字扩展阅读

这次战争是中朝人民并肩战斗共同夺取胜利的一役,体现了中朝人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通过这次卫国战争,朝鲜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中国也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到清乾隆年间,到访中国的朝鲜人洪大容还曾对潘庭筠和严诚称道明王朝的再造之恩。

『拾』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喜欢拿明朝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与清末甲午战争做对比

一个是暴打日本人,另一个是被日本人暴打,被拿来联想其实也不奇怪吧。

但是这两者一点可比性都没有。明朝那次日本都不算完全统一,是纯粹的封建军队,各领主间也是貌合神离,龌龊不断。清末那次日军是标准的近代化军队,吊打旧时代的清军完全没有任何悬念,这就是军事科学的威力。

中国五四之后宣扬要讲科学,实际上吊用没有。号召人家学数理化,实际上理科专业出来最难就业,连考公务员都不好考,除了进研究所当苦力哪都不好去。整个社会都是一堆没有逻辑思维,不懂科学的文傻控制话语权,所以一般人对这种简单问题才会想当然。

热点内容
苹果看英文小说的app推荐 发布:2025-09-12 20:32:21 浏览:344
小说阅读主旨训练 发布:2025-09-12 20:32:20 浏览:146
超虐的都市言情小说肉肉 发布:2025-09-12 20:26:49 浏览:60
言情小说强爱小说 发布:2025-09-12 20:26:04 浏览:478
小说推荐女主吃糖 发布:2025-09-12 20:23:05 浏览:667
女主穿越重生军旅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2 20:08:11 浏览:994
婚后冷战小说全文 发布:2025-09-12 19:53:28 浏览:119
好看的男残小说 发布:2025-09-12 19:43:28 浏览:433
求一部好看的言情修真小说 发布:2025-09-12 19:42:46 浏览:813
校园小说欧美小说 发布:2025-09-12 19:42:44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