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说戏班子的名字
⑴ 戏班子的成员有什么,戏台上的角色都有什么
1.生行
生行指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一般都以唱工为主,也有一种做工老生,专以念白和表情见长,代表人物是周信芳。另外,有些唱做之外还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叫文武老生。小生指青年角色,又细分为巾生,穷生,官生。小生中有三大著名流派,代表人物分别是姜妙香,俞振飞和叶盛兰。武生指会武艺的人物,分为长靠和短打两种。武生还可分出武老生,指年纪大的武生。武小生指年轻的武生,周瑜风流潇洒而在战场上又是手持兵器的武小生,因此这种角色被称为文武小生
2.旦行
旦指女性角色,按年龄分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为武旦和刀马旦。老旦指一般老年妇女,唱与念用真嗓,近似老生,动作比生角带有女性色彩。花旦代表性格活泼,天真和泼辣的青年女子,服装以袄裤为主,表演上着重京白与各种动作。武旦,顾名思义是指会武艺的女性角色。其表演动作既要英勇善战,又要婀娜多姿。打破青衣与花旦的界限,兼有二者特点并吸收了刀马旦表演特点的一个新行当“花衫”是王瑶卿和梅兰芳所创,便与表现更多不同的妇女性格。四大名旦老师王瑶卿把他们表演特点概括为4句话:梅兰芳的‘相’,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此外,还有一些未被归类推选,但功力深厚,艺术成就较高的坤旦,满台升辉,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3.净行
也叫花脸,因为脸上涂抹大量颜色,是性格与相貌有特点的男性角色。用宽音,鼻音和假音演唱,讲究胸腔和颅腔的共鸣,一般多念韵白。重唱工的净叫“正净”,也叫“大花脸”或“铜锤”。侧重表演身段,功架与对白的净叫“副净”,也叫“架子花”或“二花脸”当今最有名的演员是袁世海。净的表演程式是最夸张的,尤其是脸面的化妆,涂上各种图案和花纹。对于不同人物的脸有各种不同规定的图案。
4.末行
传统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性。宋杂剧中已有末出现。明清戏曲都有这行脚色,表演上基本与生、外相同。近代有些剧种(如京剧),末脚已逐渐成为生行的次要脚色,如《李陵碑》的杨六郎、《文昭关》的皇甫讷等即规定由末扮演。目前已不再有此区分,但有些剧种(如汉剧等)则仍作为一个主要行当。
5.丑行
“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块白,所以叫“小花脸”。丑主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种。武丑是会武艺的丑角,又叫“开口跳”这是因为要擅长念白和跳跃之故。文丑是不会武艺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年老诙谐的人物为“老丑”如《女起解》里的崇公道。“彩旦”一般指年龄较轻的,扮相特别夸张的女性丑角~
⑵ 求一个民国时期关于三个人在戏班子里的电视剧,小说改编的
生死桥!!
⑶ 民国的戏班子的名字怎么起
某某班(例如庆余班、洪福班、大雅班),某某社(例如晋风社、快乐生力社),某某团(例如新光豫剧团),某某舞台(例如胜利大舞台)
⑷ 民国戏楼只有一个戏班子吗,如果不止一个戏班子,那之间会有竞争吗
没有竞争,那时候喜欢听戏的人多,有个两三个戏班子都有活路,
⑸ 好听的戏班名,写小说用~
戏班啊:梨花园,梨花苑,汉家苑,德明戏班 ,一般大多数都以......苑,......院,......戏班为名字
⑹ 民国的戏楼除了戏班子都有些什么人
戏楼。刚开始还不是专门做戏园子的,主要是品茗为主那个时候,叫“茶园”,是有钱人的地儿。后来发展的主要功能就是唱戏的,唱戏不能等同于唱歌跳舞——这是古代的戏园子。
进入民国时期,很多戏园子都被重新修建成剧场。变成剧场之后,就开始有类似唱歌跳舞的现代化模式的娱乐项目了。不会单纯表演唱戏(京剧啥的)而是更加现代化的戏曲,喜剧
从品茗到喝酒,是一个戏园子的变化,也是这个文化现代化的一个表现。
⑺ 民国时期京城的小戏班子里的角可以一个人演几个行当吗
有的,因为花旦和青衣都属旦角。梅兰芳先生就反串过小生。那时候学艺讲究的是多方面,不是像今天,学京胡就只拉京胡,那时候只要是手里的活吹拉弹都要会。
⑻ 民国戏班子在哪里唱戏
青楼和戏班子是两个地方。
好的戏班子有自己的戏园,客人去听戏,或者应高端客人要求上门去唱戏;还有些戏班子是走南闯北的,这个地方唱一段时间后再到其他地方去唱。
还有的就是一些权贵专门养戏班子。
⑼ 求一部电视剧名字,讲的是一个戏班子在抗日时期爱国不移,不向鬼子低声下气卖唱的故事。
应该是《北方有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