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说名字读完
1. 有没有那种可以把小说读出来的应用叫什么名字
如果是线上收听的话,推 荐:懒人听书、喜马拉雅、氧气听书、酷狗。
要是线下朗读本地电子书的话,推荐:阅读星、静读天下、91熊猫读书、安卓阅读——这几款阅读器都是可以支持听书功能的!
不过他们的共同点是需要安装语音合成软件【听听中心】来共同配合使——没有语音合成软件是不会有语音的。。。听听中心需要格外下载安装。
不过我给你的建议是:使用阅读星——它除了支持听听中心外,还支持系统tts及讯飞语点,语音合成选择更多,而且还支持后台朗读、空闲时间退出等非常人性化的功能!
至于语音合成的话,还是建议你用讯飞的tts或者讯飞语点。听听中心虽然做的也不错,但比起性能和朗读质量、合成效果、稳定性而言是远远比不上讯飞语音的!
嗯!大概就这样把!
2. 小说名字怎么起,急!
常有人问,书名怎么取?
其实开始可以不用管,拿起笔写就是了,写着写着你就有了灵感,反而能取一个好书名。
常言道:“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题”指主题,也指书名。
书名是吸引读者注意法宝之一。在书店,你一眼扫过去,映入眼帘的全是书,直接给你第一印象的就是书名,决定你要不要拿来看。那取书名有哪些方法呢?
1、简明扼要法
简单有力,是这类取名法的特点。因为简短,才能浮想联翩,意味深长,达到“少即是多”的效果。
如鲁迅的《药》、钱钟书的《围城》、韩寒的《毒》,还有两个字的网络小说——《剑来》《诛仙》《参天》《零点》等等。
张威的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也更名为三个字《为了你》。之前书名过于冗长,在给别人推荐时,书名还没说完,人就不见了。
2、抽取并列法
抽取并列,顾名思义是在故事中提取几个关键词,并列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既简洁又完整的书名。
如钱钟书的小说《人·兽·鬼》,冰心的小说《荷叶·母亲》,农村故事片《篱笆·女人·狗》等。
这种方法在简洁有力的同时,还文采飞扬、诗情画意。书名与读者眉来眼去,吸引注意。
3、形容张力法
当然,为了使书名更具张力,可利用形容词,或动词来撩拨读者神经,引起注意。如《京都名厨》《斗破苍穹》《开挂庸医》《最强狂兵》等。
简洁有力,让读者在三秒内理解的书名,便能快速抓住眼球。
4、制造矛盾法
故事就是冲突,冲突就是矛盾。突出矛盾点的取名法,会让你屡试不爽。如《这个杀手不太冷》《拐个上神当夫君》《撒旦总裁晚上见》等等。
注意到没有?矛盾法取名,偏向于采用名词和动词,直接把剧情冲突展现出来。书名往往一语中的,引发读者好奇心,不自觉地会拿起书翻看起来。
5、比喻生动法
网文,虽然讲究通俗易懂,但不等同于平铺直叙、枯燥乏味,还必须有乐趣。取一个有趣的书名,你就先人一步了。
运用比喻、拟人等个修辞手法来取名,便可以做到妙趣横生、回味无穷。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三毛的《温柔的夜》等等。
以上用拟人手法取的书名,给读者一种靓丽新颖、生动有趣的感觉。不错,那就看一看吧!
6、诗词套用法
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流行俗语曾给人深刻印象,只要改动一两个字,就可以当作书名,这样的书更吸引眼球,更利于传播。
如《梅花甜自苦寒来》模仿于“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降我材必有用》模仿于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等。
只要避免生搬硬套、哗众取宠,此类取名法也值得一试。
7、红词流量法
一部小说火了,便出现跟风的书名来蹭流量词,比如重生、最强、穿越、兵王等红词。
只要你的书名包含这些红词,便会自带流量。如《重生我的2003》《最强重置人生》《穿越到明朝当王爷》《都市最强兵王》等。
3. 改病句 他把一本小说读完了 急急急,高手请进!!
“一本”含有歧义,可理解为数量词,也可理解为整本。
可改为:他把整本小说读完了。
4. 谁能把儿童文学里的小说名字全说出来
这可难啦,你说的是儿文杂志吗?我已经看了六年了,这么久谁还都记得,不过我空间里有几篇,我记得比较好的,比较喜欢的,很久以前的家庭日记、猫(格瑞塔)、濯锈(修铭)胖子奥吉塔的幸福舞鞋、龙角人传说、秘语、朱雀(梁惠玲)紫云英(吴洲星)我的名字叫宋萍果·····还有n多,懒得打字啦,你要是不是必须要,这些就差不多了吧,还有就是顾抒的,要是还要,就追问,我在写一些·····
5. 读古龙小说应该按什么顺序读
我本来很讨厌古龙的小说.但后来不知不觉喜欢上了.
我的顺序是 第一部 绝代双骄(但不知道是古龙的 随便看的,不算了)
正式开始读的第一部点名小说<三少爷的剑>,在别人推荐下读,不好看.无味.但是第一次接触到了他那种风格.
第二部读的是<楚留香传奇>系列,,从最初的三部曲开始,再到桃花传奇 新月传奇 等,知道了古龙的风格 这是正式开始喜欢读古龙的开始.
然后是 <边城浪子> 这是当时真正读懂古龙风格的开始.非常欣赏他字里行间的话.
读完后就开始找他中后期的作品(早期的不要看 一点意思也没有)
然后就是小李飞刀系列啊 大人物 陆小凤系列啊 等等 你可以看他中后期的列表.后面就随便读了
我是古龙迷 欢迎交流
附我喜欢的书的目录: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 (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这个读不懂,是楚留香传奇里最难懂的)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这个也喜欢 是叶开的)
欢乐英雄 (1971) (这个是最不一样的写法,第一次读的时候不喜欢,后来再读就喜欢了 建议放到后面看)
大人物 (1971) (这个不错,挺有意思的,建议稍放后看)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这个初读的时候还可以 不适合多读,多读则无味)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现代枪战小说 (建议放到最后看,这个是现代题材的 没什么意思)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我最初读到的古龙的精品)
血鹦鹉 (1976)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古龙的 个人认为不算,大部分是别人代笔的吧)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由中碎梅代笔 (没看过)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由司马紫烟代笔 (看了 后面没什么意思)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还行)
英雄无泪 (1978) (也是中后期读到的一部精品,当时读的时候他名字叫 湘妃剑,后来才知道名字有误,湘妃剑是他早期的作品 不好看,这部真名叫英雄无泪 还记得有淡紫的封面 后来喜欢上了那种淡紫色)
七星龙王 (1978) (尚可)
风铃中的刀声 (1980)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由丁情代笔 (不好看 大部分是重复的堆砌)
那一剑的风情 (1982)同上 (同上)
边城刀声 (1983)同上 (同上)
猎鹰·赌局 (1984)遗作, 短篇 (也算是精品)
6. 会为了一本喜欢的小说,去读完这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吗
会,因为我喜欢的书的作者写的书永远都是那么对我胃口哈哈哈。比如墨香铜臭的三本书《人渣》《魔道祖师》和正文刚完结的《天官赐福》,偷偷问一句:有道友吗?😄😄😄(不喜勿喷)
7. 小说怎么自己读
小说能满足我们的想象力,徜徉在作者创造出来的世界中,让我们觉得原来还可以这样。如何阅读好小说呢?
快读,并且将全身心投入到作者创造的小说世界中去。让自己真正的走进小说中角色的内心,因角色的快乐而快乐,因角色的忧伤而忧伤。相信这些事是真的,即使有疑惑也不要去怀疑。
小说中,因其篇幅过长,出场人物过多,而作者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铺设人物,导致我们在阅读时,因不太清楚人物关系,而产生焦虑感。小编想说,没有关系,就像我们换单位一样,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熟悉了。小说也是这样。我们可以在阅读开始的时候,把某个名字直接看成是甲、乙、丙。因为作者会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再次帮读者缕清人物关系。
一本小说,最好一口气读完,但如果你真的很忙碌,也要将其尽快读完。如果时间过久,会漏掉一些情节,最后可能导致自己都不知道读了些什么。
小说阅读后,你要知道,这个故事在讲一些什么,在哪些场景中发生了什么。好的作品会让我们满足,同时也会让我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它不仅仅影响我们的思想,还会影响我们的人生。
8. 请推荐阅读时及读完后让人反复纠结,心痛到催人泪下的现代言情小说!
要小说么?我在听卡农,每次听到卡农我都会想起那本书,以下是我的读后感,也许字数太多,需要发两次,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看,喜欢我推荐的话可以追问,我可以继续推荐.《孽债》
他说话很小声,像是怕惊吓了胆小的小动物,可语气里的哀求 又像是极力向固执的母亲讨要糖果的小孩子,谢乔的那点可怜的软心肠就又开始泛滥了,还没来得及犹豫,潘东明的唇便又寻着她的,轻轻的咬,细细的吻,还抽空在她的耳边轻轻呢喃,她就懵了。
他进入的时候呢喃着说:“乔乔,你都不知道,我找了你多久,你都不知道。”
“这么多年了,原来是你……乔乔,原来是你。”
“我知道你恨我,恨我吧乔乔,把我恨到心里,恨到骨头里,恨我吧乔乔。”
“我可真混,我都不知道……找了你这么久,原来,原来就是你。”
谢乔根本就听不明白他喃喃着说的这些话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他仿佛喝醉了酒一样,一边胡言乱语一边胡乱的亲吻,谢乔睁开眼睛,潘东明满头都是汗眼神迷离,却伸出一根手指点住她的唇,轻轻的摇着头说:“别,别说话,什么都不要说……求你。”
谢乔看着这个外形明朗冷峻桀骜城府深手段绝的男人,此刻像是正在承受巨大痛苦一样紧蹙着眉头,流着汗,无奈无力又像是万般伤心的样子,她的心,就像烈日下的冰激凌般融化了,她的眼睛里泛水光,轻咬着唇,点点头收紧手臂
9. 能把在手机里的TxT小说读出来的软件
如果是诺基亚等手机我建议你用百阅,百阅在手机上只要你点击小说他可以自动打开的,而且读完自动储存,不管你是触屏还是按键的手机都非常方便
其次熊猫也还好,,我同学用过ibook,这个软件打开小说得转换,,很麻烦还有gbook都没有百阅好
如果你用的iphone我建议你用91熊猫或者苹果开发的stanza。。或者直接下载图书。。。
希望能帮到你
亲就直接下载有声小说就好了,,,有声小说吧或者直接下载广播剧,,,
10. 铁凝为什么将小说名字取名为《大浴女》
读完时下被炒得火热的长篇小说《大浴女》,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有钱(名)就是成功,肉麻就是有趣”。《大浴女》果真如媒体上所说的那样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吗?本文试图用三把刀来解剖一下《大浴女》。
第一把刀:大浴女是否涉嫌炒作
自今年三月以来,国内各大主要媒体都先后报道了关于《大浴女》的消息:消息内容几乎雷同到如出一辙,就像新华社的通稿。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一是报道《大浴女》交由出版社出版,有望摘得所谓“金布老虎”;二是报道《大浴女》为防盗版成为“白皮书”;三是报道《大浴女》的作者、著名作家铁凝如何婉拒“金布老虎”。这还只算是第一波,第二波就轮到召开出版座谈会,由在场的各位著名评论家撰写的各类书评出场。
从目前出版社的商业炒作程式来看,这完全符合流行的炒作模式。然而,《大浴女》的炒作技巧可以说是太拙劣了。本文的第一把刀就要首先来解剖这一炒作过程的虚假法。
首先避开“金布老虎”一说,不谈它多么有点类似年初李敖自我炒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单说所谓“为防盗版,《大浴女》成白皮书”一项,据该书责任编辑安波舜介绍:大家手上拿到的《大浴女》白皮书,我们只做了30本书,也算是珍藏本,可以做个纪念物。原来这30本白皮书只不过出版社为了炒作,而于书正式出版上市前,为了方便那些评论家写书评而临时拉出来一用,等到炒作够了,书就上市了。
第二把刀:解题《大浴女》
为什么小说要叫《大浴女》呢?这是为数不少的读者读完小说后不禁想问的第一个问题。一般此种情况下要先读完小说才知道个究竟。但我们的读者读完全书仍然是个谜,那么在此我们不妨先来看人家怎么说。
在《大浴女》出版炒作会上,我们看到了十几位著名评论家围坐一起,共同为《大浴女》解题,实则是在本书责任编辑的组织下,为《大浴女》这个书名找个说法。
白烨:《大浴女》若从题目上望文生义可能会以为写美女出浴什么的其实这里的“浴”可以理解为在社会和生活风浪中成长,或者说沐浴。仅从书名上看,就不是一个一般的作品。
解剖:这是自我解惑。白作家也许自己也没弄懂《大浴女》是什么意思,于是先“望文生义”然后再“引申开去”。他竟然能只从一个书名就可以看出它不是一个一般的作品。这样的专家太厉害了。
安波舜:《大浴女》这个名字,最早我们在谈的时候,灵感始于塞尚的一幅画。后来我们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好,觉得具有象征意义和诗性的因素,这个“大”字就把俗和雅区别开来。
解剖:名字非常地好!确实!它既能跟世界名人塞尚挂起勾来,炒作起来有底;又能具有“象征意义和诗性的因素”,因为读者一看,还以为是“美女洗澡”或“贵妃出浴”,挑逗性还带有点黄,符合现代口味,君不见西安温泉,大名人一到西安谁不遥想当年贵妃洗澡模样,非常富有意淫。况且“一个‘大’字就能把俗和雅区别开来”,足见汉字的魔力。
周政保:《大浴女》首先是在“浴”上,其次才是“女”。有句俗话,女人是变成女人的,其实一个人有被塑造的过程。……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一个堕落的女人。谁塑造了她,每个人都在沐浴。男性同样是沐浴的一部分,他参与了女性的塑造,而且这个塑造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
解剖:周老师解题别有深意。他与安先生对《大浴女》的理解不同,安认为重在“大”,周则以为当先是“浴”,其次才是“女”,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女”要“浴”,换是“男”的话,这部小说谁也不会去看。他认为“没有理由去指责一个堕落的女人”,但对此解释采用的是模糊力学。看来周老师很是同情社会上那些“堕落女人”,她们卖淫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都在沐浴”,这个“沐浴”也就是“塑造”,不管正作用还是反作用,一个女人的堕落与每个男人都有瓜葛。
雷达:为什么叫大浴女,我想有点裸体的意思,就是灵魂与肉体都是暴露的,要审视的不是穿着衣服或者扭扭捏捏、伪善矫揉造作的。
解剖:这正所谓道学家看到淫,革命家看到革命。谁都想“审视”一下裸体,管这个裸体是灵魂还是肉体,是灵魂则看到别人的隐私,是肉体则看到人家的阴私,何乐而不为。雷先生率直得可爱。
好了,不罗列了。总之,读者也好,专家也罢,谁也没有从《大浴女》中看到一只浴缸,哪怕是小小的一只浴盆都没有,莫怪许多读者都大喊上当,白花了几包烟钱,结果什么浴女也没看到,冤!或许现在都不搞盆浴了,搞淋浴。盆浴的话毕竟还羞羞答答,欲露还藏,淋浴则不同了。但我们只听到水响,没看见浴女,也冤!(上述冒号后边名家的话都引自《小说选型》2000年长篇小说增刊137—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