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的小说名字
A. 梁晓声的作品有什么
1、作品:
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生非》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2、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
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3、创作特点:
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地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分析,十分深刻。
B. 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是什么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197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2002年开始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
C. 梁晓声有那些文学作品以及他的简介
梁晓声(1949--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在粗犷、浓烈、严峻的气氛里,刻画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等令人肃然起敬的知青形象。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这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D. 请问作家梁晓声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
E. 梁晓声代表作有哪些
梁晓声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雪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列举五个如下:
1、《今夜有暴风雪》
《今夜有暴风雪》是梁晓声著的中篇小说 ,获全国优秀小说奖。作品在粗犷、浓烈、严峻的气氛里,通过对知青生活、命运、成长、斗争的具体描绘,刻画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等令人肃然起敬的知青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垦荒戍边、建设边疆的生活战斗风貌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
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获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是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一个缩影,曾感动了无数读者。同时还有同名电影《今夜有暴风雪》。
2、《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19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晓声。小说集中描写了屯垦“满盖荒原”的男女知青——李晓燕、王志刚、“我”及其妹妹梁珊珊壮烈的行动,丰富的情感,美好而辛酸的爱情,以及因爱情而引起的同性间的纠葛。其中写得颇有特色的是李晓燕和王志刚。
3、《雪城》
《雪城》是梁晓声著的一部经典长篇小说。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热映。本书是“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梁晓声的长篇代表作之一。
《雪城》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通过大众媒体,走向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刘欢激情演唱的主题歌更是传遍大江南北,使梁晓声的声誉达到了顶峰。
4、《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是2009年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晓声。本书通过一个红卫兵自己的自白,从一定程度上再现了那一段伤心,痛苦,荒唐的历史。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内容简介:七户大杂院,四月十六日的《北京日报》,批判“三家村”,站毛主席一边,人民群众,人变“鬼”,红五类、红袖标、红卫兵,大黄楼批斗,批斗父亲,三十元钱,美丽的囚徒,卧轨,进京火车,到了北京,见到毛主席,离开四川,张珊和姚舞,我回家了,家非家,“炮轰派”灭亡。
5、《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是于1997年12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梁晓声。该书主要对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版,在生产力发达而先进的时代,一无所有的人必是少数。这样的时代,经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明白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关怀和体恤一无所有的人们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它有能力,因为有能力渐渐富有经验。
由阶级而细分为阶层的社会不再发生阶级斗争。对于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熟着,阶级正日愈加快地分划为阶层……故曰阶层分析,而非阶级分析。
F. 梁晓声的代表作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现居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1977年从复旦毕业后,他相继创作了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等。
2015年初出版了《我们的时代与社会》、《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两本书。
G. 梁晓声作品知青小说三部曲是什么
梁晓声作品知青小说三部曲是:《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77年从复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他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知青生活经历,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他相继创作了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等。
1982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4年《今夜有暴风雨》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3、1984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分别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5年《今夜有暴风雪》获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1988年《雪城》获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H. 梁晓声长篇小说代表作是什么
梁晓声长篇小说代表作是:《人世间》。
《人世间》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小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
小说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
《人世间》主题内容:
小说与梁晓声以往的创作和思考,既有精神上的关联,又有格局上的扩展。在这里,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自己熟悉的城市贫民区的底层生活写起,然后一步一步发散到社会的其他阶层和人群,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写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从而勾画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
梁晓声作品特色:
梁晓声则以他的社会责任感,对人民灼热的情感,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依然勤奋地在文学园地里笔耕不辍,接连创作出大量紧扣时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刻反响的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作品。
梁晓声的创作风格归纳为: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