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塑武侠小说

王塑武侠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7-18 22:14:58

1. 推荐几本好看武侠小说吧!

好久没看原创武侠小说了,回忆一下曾经看过的吧
小椴的武侠是我看过的最经典了(下面是我在别处的回答,再贴一遍……)
很喜欢小椴的武侠,很古风的文,而且是作者自身真实的文学底蕴不是那种网上常见的凑古诗充字数。
若论经典,《杯雪》是不能不看的。在南宋这个充满了侵略和反抗江大时代背景下,一个讲述着友情、爱情和民族大义的故事。虽说有一点青稚的感觉,因为是最早的了,确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作品。
若说新书,《开唐》正在放,第一部教坊出了书,第二第三的胡姬王孙正在今古武侠版上连载,但开唐吧里也有文档版的。总觉得像是有种总结的意味,风格很圆润大气,仍在慢慢铺陈。
《洛阳女儿行》实可谓字字珠玑,源于汉唐,高于汉唐,雄风犹在,而多了一份温婉,一份峭拔,一份缠绵,一份感喟。实在佩服小椴的古典文学修养,一句句古诗的化用,似信手拈来,却又那么水到渠成、无半点雕琢的痕迹,所谓的"独具匠心",比之无需匠心的浑然天成怕是要逊色一筹吧。
当年椴公写完《洛阳》之后据说累的咳血,真的是在用心的写自己的武侠
《长安古意》一共5部,主线是一个不会武功的女子,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了自己、为了儿子、为了余国老,甚至是为了自己已死的丈夫,奋起一搏。但是每一部都有一位一场出彩的人物出现。这些人里有残疾的老人,有村间的丑妇,也有酒楼里洗碗的盲女,但是她们在危机和信仰面前所爆发的光彩却是震撼的。也就是从这篇文中椴公最经典的一句话“且从绝处读侠气”以一种非常震撼的方式展现给了读者。
以前老一点的中短篇,个人比较喜欢《卜》、《青丝井传说》,
《隽永刀》、《华年轮》两篇好像是可以看出你心里年龄的,华年轮苍老些,味道是要品的。
===========粘贴完毕,继续回忆==============
《隆庆天下》很大气,很好看
《边荒传说》我没看过,但是根据曾经一起买《武侠版》的同学们的反映来看,貌似还是很不错的(好多年没买武侠版了,那帮坑钱的编辑啊,望天………………)
《碎空刀》是我看过的时未寒的小说中最好的一篇,当时的感觉真的很惊艳,后来的偷天换日还行,绝顶什么的还是不看为好(这个文笔越来越差的家伙把我喜欢的主角配角全写死了!!!!!)
《风野七咒》这个是武侠么???是武侠么???(应该是武侠和小部分奇幻的结合体吧,但是人家是在《武侠故事》上连载的)总体还不错,有些X点文的风范,情节够曲折,人物够丰富,主角运气也够好
PS:这年头有一种文叫“同人”,金庸和古龙经典大作的同人小说很多,不知道你看不看,期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
推荐四下里陆小凤同人作品的《冬梅问雪》

2. 武侠小说作家的第一排名是谁

武侠小说作家排名第一的是金庸,金庸号称大侠,是武侠四大名家金古梁温之首,他创作的14部武侠小说流传甚广,在全世界都留下了深远影响,金庸的武侠小说改编影视剧次数最大,经典数不胜数。

3. 有一部武侠小说,主人公叫王变,他是一个采花贼,练有九转神也

御女心经
江山如此多娇
总之主角都姓王
还是 猪妖王大战变形金 啊 我错了 额你确定没记错名字 真的想找的话,再说的详细点,你是在什么时间 什么网站 看得该书
是穿越类 异能类 魔法类 架空 还是什么的。。。。

4. 以前有个好像叫王塑的人,骂金庸,有这么一回事吗

王朔:我看金庸
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
初读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体验:情节重复,行文口罗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
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上掉下来
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
我认为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
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
你可以不关心,不喜欢,不推崇,但你不会不知道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存在着金
庸和王朔这两个人。作为极具特色的重量级人物,他们极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和据此改编
的大量影视,无疑对文坛内外几代青年深具影响力。
但偏偏,王朔对金庸作品颇有异议,不吐不快,这无疑在文坛内外投下一枚重磅炸
弹。本刊刊出此文,无意哗众取宠,或厚此薄彼。因为一:挑战金庸,前无来者。正如
文学的植物园里,既有鲜花香草,也有嶙峋怪石。作为文学批评,只要自圆其说,言之
成理,童言无忌,但说无妨;二:和声构成交响,斑斓组合繁华。日益沉寂的文坛需要
强音。如因此文引起广泛文学讨论,乃至重振文学声威,是价值所在。
――编者
金庸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只知道那是一个住在香港写武侠的浙江人。按我过去傻
傲傻傲的观念,港台作家的东西都是不入流的,他们的作品只有两大宗:言情和武侠,
一个滥情幼稚,一个胡编乱造。尤其是武侠,本是旧小说一种,80年代新思潮风起云涌,
人人惟恐不前卫,看那个有如穿缅裆裤戴瓜皮帽,自己先觉得跌份。那时我看人是有个
尺子的,谁读琼瑶金庸谁就叫没品位,一概看不起。琼瑶是牢牢钉在低幼的刻度上,她
的拥戴者一直没超出中学年龄,说起喜欢的话也是嫩声嫩气,也就是一帮歌迷捍卫自己
的偶像。她是有后来者的,大陆港台大批小女人出道,把她那一套发扬光大。现在那些
玩情调的女人说起琼瑶都撇嘴,全改张爱玲了。
金庸可不一样,读的人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多,有好事者还拉下茅盾添上他,把
他列为七大师之一,两方面发生了一些口角。像每个偏执自大的人一样,我也对发生在
新闻纸上的评论不屑一顾,只重视周围小圈子朋友的判断,并不在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
公众名声。他们中已然有了一些金庸爱好者。有一个人对我说:金庸小说的文字有一种
速度感,这是他读其他作家作品感受不到的。有一个人讲:金庸的武侠对人物的塑造是
有别于旧武侠的,像韦小宝、段誉这等人物在旧武侠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近于现代
小说中的“反英雄”。更多的人出差带着一套金庸,晚上睡不着就看,第二天眉飞色舞
与同好聊个没完,言谈之中也带出一二武术招数,俨然两大高手切磋武学,遇到我们这
种金庸盲便讪讪笑道:看个热闹,换换脑子。接着往往也要再三相劝:你也看看你也看
看,没那么差。被人劝的次数多了,我也犹豫,要不就找来看看,万一好呢,也别错过
去。第一次读金庸的书,书名字还真给忘了,很厚的一本书读了一天实在读不下去,不
到一半撂下了。那些故事和人物今天我也想不起来了,只留下一个印象,情节重复,行
文口罗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
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下掉下来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
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这有什么新鲜的?中国那些旧小说,不论是演义还是色
情,都是这个路数,说到底就是个因果报应。初读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体验,开始怀疑
起那些原本觉得挺高挺有卤的朋友的眼光,这要是好东西,只能说他们是睁睛瞎了。有
时不经意露出这怀疑,朋友反唇相讥:你才看半本,没有发言权。
再读金庸就是《天龙八部》电视剧播得昏天黑地的时候。无聊的晚上也看了几眼,
尽管很难容忍从服装到道具到场景到打斗动作的糊弄和得过且过,有几天还是被剧情带
着走了。金庸迷们也不满,说比小说差远了。电视剧糟蹋原作是有传统的,这话我也就
信了,看到书店摆着这套书就买了,准备认真学习一下,别老让人说没看过人家东西就
乱说话。
这套书是7本,捏着鼻子看完了第一本,第二本怎么努也看不动了,一道菜的好坏不
必全吃完才能说吧?我得说这金庸师傅做的饭以我的口味论都算是没熟,而且选料不新
鲜,什么什么都透着一股子搁坏了哈喇味儿。除了他,我没见一个人敢这么跟自己对付
的,上一本怎么,下一本还这么写,想必是用了心,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到了。什么速
度感,就是无一句不是现成的套话,三言两语就开打,用密集的动作性场面使你忽略文
字,或者说文字通通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的作用。他是真好意思从别人的作品中拿
人物,一个段誉为何不叫贾宝玉?若说老金还有什么创意,那就是把这情种活活写讨厌
了,见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张嘴就惹祸。幸亏他前边还有个《水浒》,可以让他按着一
百单八将的性格往他笔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贴标签。这老金也是一根筋,按图索骥,开
场人物是什么脾气,以后永远都那样,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正的邪的最后一齐皈依佛
门,认识上有一提高,这是人物吗?这是画片。
就《天龙八部》说,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老金大约也是
无奈,无论是浙江话还是广东话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这就限制了他的
语言资源,说是白话文,其实等同于文言文。按说浙江人尽是河南人,广东话也通古汉
语,不至于文字上一无可为。
中国旧小说大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诲
淫诲盗,这在金庸的小说中也看得很明显。金庸笔下的侠与其说是武术家不如说是罪犯,
每一门派即为一伙匪帮。他们为私人恩怨互相仇杀倒也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给他们暴
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这种事也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为了正义哪怕血流成河。金
先生大约是纯为娱乐大众写的这类读物,若要你负起教化民众的大任你一定不肯,那又
何必往一些角色脸上苦苦贴金?以你笔下那些人的小心眼儿,不扯千秋大义家国之恨他
们也打得起来。可能是我不懂,渴望正义也是大众娱乐的目的之一,但我觉得,扯淡就
是扯淡,非要扯出个大原则,最恶心。
我不相信金庸笔下的那些人物在人类中真实存在过,我指的是这些人物身上的人性
那一部分。什么小说,通俗的、纯的都是人类自身的写照,荒诞也是因为人的荒诞在先,
总要源自人体的一部分真实,也许是梦魇,也许是幻想,也许是病态,可能费解,但决
不是空穴来风。只有一种小说跟这都不挨边,那就是坏小说,面儿上看着别提多实了,
骨子里完全是牵线术,跟着作者的主观意图跑,什么不合理的事只要情节需要就硬干,
说起来有名有姓,可一点人味儿没有。
我一直生活在中国人之间,我也不认为中国人有什么特别的人种气质和超于世界各
国人民的爱恨情仇,都是人,至多有一些风俗习惯的讲究。在金庸小说中我确实看到了
一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那么狭隘,粗野,视听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严重障碍,差不多
都不可理喻,无法无天,精神世界几乎没有容量,只能认知眼前的一丁点儿人和事,所
有行动近乎简单的条件反射,一句话,我认不出他们是谁。读他的书我没有产生任何有
关人、人群的联想,有如在看一堆机器人作业,边读边问自己:这可能吗?这哥们儿写
东西也太不过脑子了!一个那么大岁数的人,混了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莫
非写武侠就可以这么乱来?
我认为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这群人通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
泛播映,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以为这就
是中国人本来的面目。都说张艺谋的电影歪曲了中国人的形象,我看真正子虚乌有的是
金庸,会些拳脚,有意见就把人往死里打,这不是热血男儿,也与浩然正气无关,这是
野生动物。
我尽最大善意理解这件事也只能想到: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活得太累,很多人活
得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停脑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再一条,中国小说的通
俗部确实太不发达,除了老金的武侠,其他悬疑、科幻、恐怖、言情都不值一提。通俗
小说还应该说是小说家族的主食,馒头米饭那一类,顿顿得吃。金庸可算是“金馒头”
了,一蒸一屉,十四屉,饭量再大也能混个饱。
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并不是
我不俗,只是不是这么个俗法。我们有过自己的趣味,也有四大支柱:新时期文学,摇
滚,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十年。创作现在都萎缩了,在流行
趣味上可说是全盘沦陷。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不知道。也许在中国旧的、天真的、自
我神话的东西就是比别的什么都有生命力。
中国资产阶级所能产生的艺术基本上都是腐朽的,他们可以学习最新的,但精神世
界永远浸泡、沉醉在过去的繁华旧梦之中。上述四大俗天天都在证明这一点。我们自己
的那些艺术家呢,莫非他们也在努力证明他们都是短命的?有时,我真不知道该不该相
信进化论。

王朔:我对金庸算客气的

朔爷“口没遮拦”,对不顺眼的事横加戟指。这次,他又把矛头对准了“大侠”金
庸。这场从北京传来的“大地震”已在全国产生了不大不小的“余震”,记者近日拨通
了王朔的电话。
记者:你写那篇文章有没有想到会触犯无数“金庸迷”?
王朔:这怎么啦,你问题问得很奇怪。我倒想问一句,“金庸迷”到底还是不是作
品迷,说他们几句怎么了!再说,金庸能有这么厉害吗?
记者:你批判了金庸的趣味,说是给“现代太累的人停停脑子”用的,可有人说你
的“顽主”系列也是让人“消停”的,你觉得你跟金庸的趣味有区别吗?
王朔:金庸他们的趣味我在那篇文章里讲过了,他们贩卖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在旧体小说创作中都算不上高明,他能跟张恨水比吗?
我说金庸只是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看法也肯定是偏颇的,我没有不让别人发言。
记者:你说金庸只是“设计密集的动作场面临摹画面”,但金庸小说中有种“人性
张力”,比如他的“韦小宝”就被人树作“中国人一大典型”。
王朔:你也不用跟我说金庸多么好,你说好的我现在都说不好。一个作家不可能每
个人都喜欢,我这也不是学术讨论。“韦小宝”我没接触过,但每个作家写的人都可说
是一类中国人。以金庸的文字水平,我不相信他能写多好。我觉得他的文字在当代作家
整体水平中属下游。
记者: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金学”现象?
王朔:我没听说什么“金学”。中国庸俗的东西都很受欢迎。“群众的眼睛”我不
太相信。你看当代小说家的作品没比我更“卖”了吧,能说我的全好吗?
市场是个评判标准,但不是惟一的,要说卖,手纸卖得最多。现在就有些人以“市
场”加重金庸的砝码,所以我觉得内地评论界没有正经对待金庸。“迷”就是一种“神
化”。什么是评论,即就作品实事求是地讲好坏。
记者:南京有位评论家说“你文章那么尖刻,不要引得金庸跟你打官司”,你怎么
看?
王朔:什么?金庸跟我打官司?他不会像“金庸迷”那么小气的。当然他打我也不
在乎。
文学有个“生态平衡”问题,有人说他好就有人说不好。行文尖刻是我的“文风”,
这不代表我对金庸多不满意,我觉得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有人对我那文章虎视眈眈,
我可真不当自己那篇文章怎么回事。

5. 想找一本书名四个字的武侠小说,只记得四个字中有个字是王字

额,亲这个范围太大了,不知是什么类型的书?大概写什么还记得吗?

6. 求一部很老的武侠小说大概是198几年前的小说里面的主角不记得名字了他有一批马好像叫小桃红

听着像《翠堤潜龙》

《翠堤潜龙》

作者:秋梦痕

类别:武侠

简介:

当年九州金童与红豆仙子结下恩怨,遗留下彼此憾恨,红豆仙子在心碎下,将所有绝学留在十二颗红豆之中。江湖上纷纷传说:“谁得到十二颗红豆,谁将成为武林之尊。”

武林英雄南白华英明盖世,但也为他带来不少杀身之祸,先是“天台大戏”,接着又受天欲圣母、血帜双魔胁迫,吞下带毒的十二颗红豆,一时间天下武林各派为争夺南白华及吞下的十二颗红豆,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

《翠堤潜龙》一书所展示现的各式绝招,几乎是集天下神奇于一身。从自然界的红豆、参芝灵樱、八奇果、狼王丹,道器具方面的青白蛟剑、夺魂索,到特异功能的丹心指、凄心啼,无所不能,而且愈到后面愈精彩。此书可以称为纸上九连环,一件奇物套出另一件奇物,一个奇人跟着一个奇人,现身江湖,在连环中令人有峰回路转之感,使人看完无不称绝。

7. 求武侠小说

金庸、梁羽生的我都看过一点!!
虽然已经突破了旧派武侠!!但还是够新!!
我看了前半部 ,就能猜到了后半部!!(不过金庸的电视剧是在经典!!)
但说道好看、耐看、有内涵、还是古龙的最好!! 古龙是新派武侠最典型的一个!
也是最经典的一个!!重在人物的心理、细节描写!把每一个情节写得很细!(例:血鹦鹉中,他通过许多环境、心理描写把情节推至高潮!环环深扣!最终揭示了扑朔迷离的情节!)!
古龙的文学修养很高!(听说以前曾写过一些文学作品)他把文学作品与武侠相结合!得到众人好评!
古龙的小说注重“以人为本”!把武功抽象化
用来修饰人!更体现出武功的神秘性!
建议看一下!罗立群先生评古龙: http://tieba..com/f?kz=390201706
有人把古龙比作李白,李白号称“诗仙”,奇思异想,天外飞来,警句妙语,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
(建议先看金庸的!古龙的小说就70来部!看完就没了!压轴的!)
下面是我朋友对古龙武侠作平的介绍!
古龙:
15.《大人物》
《大人物》无疑是古龙的后期作品,我对它有点偏爱,专门为它写过一节。
这部小说的主题标新立异,歌颂一个平凡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人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书中的人物性格极为鲜明,杨凡、田思思跃然纸上。一个平凡而幽默俏皮,一个任性而热情奔放。其他人物,如柳风骨、秦歌、田心、张好儿、王大娘,都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小说中虽然少有武打场面,但有不少精采的对话作为弥补,大为增色。我尤其佩服作者用笔之含蓄,如那个大侠岳环山并未出场,虚写一笔,无中生有,可见古龙是个聪明的作家。
可惜,《大人物》毕竟只有三十万字,小说的容量不够大,结构上也有点小毛病。作为古龙的代表作,它只能排名第十五位。
14.《英雄无泪》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批刚猛冷峻的艺术典型。卓东来是一个,高渐飞是一个,朱猛又是一个。但三个典型并不雷同。小说的气氛激烈紧张得叫人透不过气来,且又带点神秘色彩,结尾处悲壮深沉,如一曲英雄悲歌。
这部小说的妙处,还在于作者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口神秘的箱子,但作者的旨意仍在于写人。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道理通过形象的细节表现了出来。
这部小说写内奸,写英雄的失意与豪爽,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英雄无泪》的结构有缺陷,那口神秘的箱子也太玄妙了一点。从总体上说,它尽管超过了《大人物》,但语言上却不及《大人物》俏皮。它的排名,我以为可列第十四位。
13.《大旗英雄传》
《大旗英雄传》是《铁血大旗》的修订本,是古龙中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说是古龙自成风格、走向成熟的成名作。
《大旗英雄传》气势宏伟,情节紧凑,非古龙前期作品可比,内容也比他后期的某些作品丰富,耐读。该小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描写环境与武侠小说有异,写马背上的厮杀多了一些,写得又不够玲珑,气氛也嫌太悲凉。铁中棠这个人物颇具个性,但总觉得比不上古龙写楚留香、陆小凤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小说的尾声有点模仿金庸的《飞狐外传》,作品有力度而缺少特别精采的篇章。
因此,《大旗英雄传》只能排名第十三位。
12.《圆月弯刀》
古龙写过两部如神魔小说般的武侠小说,即《血鹦鹉》、《圆月弯刀》,写预示凶兆的鹦鹉,还有善良的狐狸精,这自然都是作者虚晃一枪,结果是人在起作用。两部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是《圆月弯刀》。
《圆月弯刀》写青年侠客丁鹏初入江湖,为柳若松所骗,后来被魔教所救,练成绝技,震惊武林。这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有情有味。尤其刻画人物个性,颇见功力。
读秦可情设下美人计,便知漂亮的女人很可能是温柔的陷阱。
读柳若松卑躬屈膝,翻睑无情,便知卑鄙的小人用心之险恶。
读丁鹏九死一生,重出江湖,便知人生的成功不可不经磨练。
读郭云龙初入江湖,即栽跟头,便知世家子弟成名之不易。
读谢小云巧言惑众,笑里藏刀,便知和聪明的女人打交道要退避三舍。
读谢晓峰功成名就,退隐江湖,便知成名者内心的苦闷与徘徊。
读青青温柔多情,宽容大度,便知一个好女人应具备哪些品行。
更难得《圆月弯刀》的语言巳趋炉火纯青。它创作时间应在古龙后期,书中曾出现了龙啸云的后代龙天香以及李寻欢的影子。这部小说的排名本来还应该在《武林外史》之前,可惜的是,《圆月弯刀》写性爱太露骨了一些,文字不够洁净。这个毛病在金庸小说中是绝对没有的。
因此,《圆月弯刀》只能排名于古龙代表作的第十二位。
11.《流星·蝴蝶·剑》
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职业杀手孟星魂。但孟星魂与人交手的场面,几乎没有细表,作者着意描摹他内心世界的冲突,揭示他冷酷性格后面的热血沸腾和人性的复苏。这样写法,新颖而成功。
读《流星·蝴蝶·剑》,忘不了孙大伯与律香川。前者威严、沉着、老谋深算;后者奸猾、阴险,笑里藏刀。这种性格的表层特征,写好也不难,难的是写出了导致这两个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聪明的古龙不仅写武林高手的武功高超,更擅长写他们之间的斗智斗诈。其他人物如高老大、凤凤、孙蝶,也有入木三分的刻画。还有那个忠心耿耿的孙巨的下场,着墨不多,但令人读而泣之,感而叹之。相对来说,《流星·蝴蝶·剑》的结构也较严谨,四十万字一气呵成,情节也有起伏,环环紧扣,尤其写律香川这个角色的真相逐步暴露,一波三折、层层挖掘,可见作家写人的功力不弱。
《流星·蝴蝶·剑》的欠缺,是行文中有一点血腥味,读了叫人感到压抑,整部小说的基调也太沉闷。我想,这部作品可排名在第十一位。
10.《武林外史》
《武林外史》近一百万字。在气魄上,可以和《绝代双骄》相比,但在情节安排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略觉逊色。
小说的主角是沈浪,沈浪是古龙笔下的主要艺术典型。沈浪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李寻欢又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叶开是第三个时代的代表。三个艺术典型,李寻欢写得最好,沈浪写得最差。
但沈浪毕竟有其个性,他的懦弱、善良,可以反衬出朱七七的敢作敢为。《武林外史》有曲折起伏的情节,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却缺少特别感人肺腑的细节。
写法上也比较平直,没有新的突破,行文中也没有耐人寻味的警句,但与前期作品相比,古龙的笔调正在趋向老练,它和《大旗英雄传》一样,反映了古龙中期作品的突变风格。它排名于古龙代表作的第十位,不知是否恰当?
9.《名剑风流》
我读古龙第一部小说,即《名剑风流》。后来重读一遍,仍然叫人兴味不减。
《名剑风流》好在三个地方。
一是结构相对严谨,长达百万字的长篇,能首尾呼应,人物情节纵向发展,放得开,收得拢,足以显示作者的大手笔。
二是写众多人物,多而不乱,并各具个性。古龙写小说注意渲染典型环境的氛围,如“杀人庄”,如“李家栈”,都是重头戏,以情节的变幻来揭示人物个性,有相当多的细节写得出神入化。比如姬灵凤的杀人与葬尸,又如凤三先生洞察一切的目光,再如朱泪儿、银花娘、郭翩仙的个性演变,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来展示的,并用对话回叙,写出他们各自的身世与性格形成,实属不易。
三是小说自始自终带有悬念,俞放鹤突然被杀,红莲花暗中相助,李家栈一场恶战,无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但这一个个不解之谜,又交代得清楚明了,让人在惊叹中佩服作者构思之精巧。欲罢不能不容易,回味无穷更加难。
1989 年4 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曾在“小说连播节目”中播送过这部书的前半部分,原因可能也在于此。
《名剑风流》也有个别破绽,因为作者过分追求离奇,有些情节的组合难以自圆其说。对于有些人物的出现,有呼之即来的败笔。
有人以为《名剑风流》应名列在《武林外史》之后,但我以为“李家栈”这一场戏,明显胜过《武林外史》,它的排名应该是第九位。
8.《九月鹰飞》
《九月鹰飞》写得别开生面,开卷即有恶战拉开序幕的气氛。把上官小仙这个人物来陪衬叶开,写得甚妙。叶开的个性,虽然比不上李寻欢,但他毕竟比沈浪更可爱。叶开的内心世界没有李寻欢深沉,但他的善良使其性格光彩四溢。上官小仙也写得入木三分,她初次出场,是个令人惋惜的“白痴”;戏的深入展开,才知她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但在尾声中又让她灵魂中另一面展示在读者面前。这种写法,层层剥开一个女人的神秘面纱,从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当然颇为高明。书中多禅语机锋,犀利而耐人寻味,写人性与爱情也表现得淋漓酣畅,叫人难以忘怀。在对话上,已具古龙后期作品的艺术风格。这是《武林外史》、《名剑风流》所未达到的。
这部小说的结尾,是败笔,与《多情剑客无情剑》雷同。
《九月鹰飞》在古龙代表作中宜排名第八位。
《欢乐英雄》
古龙追求文体欧化,有好几部小说,写得最成功的是《欢乐英雄》。
7.《欢乐英雄》第一个创新是文体。简洁、干脆、利索,令人想到海明威的电报文体式的对话,但古龙又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洋为中用。古龙的对话艺术,在《欢乐英雄》中有绝妙的体现。许多精采的情节与有情有味的故事,几乎不用旁白,全部由对话组成;而人物的性格与神态,也在对话中能揣摸出来。
《欢乐英雄》的第二个成功所在,是塑造了四个欢乐的侠客,自古以来的侠客形象,以悲壮、勇猛构成其性格特色的居多,但《欢乐英雄》有意反其道而行之,郭大路憨厚得可笑,王动机智得发噱,燕七女扮男装大可引人一笑,林太平的深情有趣得叫人不得不笑。尽管书里的情节也有时紧张有时沉闷,但整部作品的基调是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能把悲剧演成喜剧,能让有杀气的侠客走向幽默风趣的境界,这是古龙的一大发明。
《欢乐英雄》的弱点,是故事叙述上有点散乱,容量也嫌单薄了一点。但它毕竟在武侠小说史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品种,而新的创造总有它的价值。我以为《欢乐英雄》可排名第七位。
6.《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是由六个小中篇组成的,但揭示的道理却是一个。
我喜欢《七种武器》,也是喜欢其中的六个人物。
我喜欢艺高胆大的白玉京,
我喜欢很珍惜感情的高立,
我喜欢风流正少年的段玉,
我喜欢忍辱负重的萧少英,
我还喜欢问心无愧的杨铮,
我更喜欢沉着冷静的丁喜。
要领略古龙小说的哲理,《七种武器》不可不读;要欣赏古龙语言的独特,《七种武器》更不可不读。
《七种武器》排名第六,颇为恰当。
5.《白玉老虎》
这是一部带有悬念的新派武侠小说。读它,如读欧美侦探小说,一直读到完卷,才让你恍然大悟。《白玉老虎》中的人物典型,我已专门为它写了一节,这里不再啰嗦。但我总觉得,《白玉老虎》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它的情节巧妙,也不在于它的构思独特,而在于古龙能够把情节小说写成人情小说,写上官刃的忍辱负重,写赵简的舍身求义,写司空晓风的独撑大局,都在展示一种人性净化的境界。这部小说没有结局,也不必有结局。因为感情波澜的起伏已写尽了,留下的让读者去驰骋想象。我佩服古龙,因为古龙把思索与回味留给读者。把《白玉老虎》列为古龙代表作前五部之内,恐怕它当之无愧。
4.《陆小凤》
要在《陆小凤》与《侠盗楚留香》之间排名先后,实在很难。这两部作品都是古龙成熟的代表作,又都拥有大量读者。也可以说,没有陆小凤与楚留香,也就没有古龙。
《陆小凤》的情节波澜起伏、奇幻莫测,固然显示了古龙的才华不凡;但若论《陆小凤》的艺术魅力,还是因为古龙写活了书中的芸芸众生:《陆小凤》中最神秘莫测的人物是老实和尚。《陆小凤》中最有趣好玩的人物是司空摘星。《陆小凤》中最寂寞傲慢的人物是西门吹雪。《陆小凤》中最毒辣可怕的人物是熊姥姥。《陆小凤》中最大度的男人是朱停。
《陆小凤》中最小气的女人是上官飞燕。《陆小凤》中最会说谎话的是雪儿。
《陆小凤》中最善于伪装的是霍休。
《陆小凤》中最痴情的女人是二娘。
《陆小凤》中最薄情的男人是金九龄。《陆小凤》中最奸诈无耻的人是宫九。
《陆小凤》中最有心计的人是老刀把子。《陆小凤》中最适合当奸细的是孙不变。
《陆小凤》中最会多嘴多舌的是犬郎君。《陆小凤》中最有风度的人是叶孤城。
《陆小凤》中最懂禅机的人是玉罗刹。这张人物谱当然不能全部包括《陆小凤》中精采的艺术典型,但以上所列的男男女女,却各有其鲜明的个性,都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不过《陆小凤》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典型,只能是陆小凤本人。因为陆小凤的性格是立体的,他的性格特征决不是几个定语可以概括出来的。他有时机智,任何诡计都无法在他面前奏效;他有时厚道,明明上过当还会第二次受骗。他有时心细如发,从一个细节侦破出武林大疑案;他有时善良,总是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他有时刚强不屈,在刀光剑影中是铮铮男子汉;他有时温柔多情,在女人的进攻前情不能抑。他疾恶如仇,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抱打不平,不愧为武林中的真义士。
他风流潇洒,倜傥不凡,诙谐幽默,妙语如珠,不愧为女人爱慕的奇男子。
他富有急智,临危不惧,洞察奸猾,料事如神,可谓是人杰中的智者。
他品格高尚,内心纯洁,光明磊落,乐于助人,又称得上江湖中的大侠。
总而言之,陆小凤既是一个大英雄,又是一个平凡的、可以令人亲近的朋友。
《陆小凤》除了写人的高明,在其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构思很新,线条很细,伏笔很巧,场面很大,造句很妙。
《陆小凤》能一读不放,再读而有回味,这与作品在开掘主题上富有新意有关。它写出善与恶的分界线,写出贪欲与追求的不同思想境界。他写正面人物的缺点,也写反面人物的内心苦闷,并通过陆小凤写出一个真正侠客的风范。陆小凤是侠与义的化身。
如若论《陆小凤》的欠缺,我以为有两个,一是显示了作者擅长写中篇而缺乏写长篇的才气;二是后两卷比前四卷逊色。这两个弱点,至少证明古龙驾驭文笔的功底还未进入精娴的地步。他对海上与沙漠的环境描写,都未能令人如临其境,说明古龙的知识面不及金庸广博。他是善于从小处着眼写大冲突的高手,他的聪明超过了金庸,而功力与博学都在金庸之下。
让《陆小凤》排名第四,不知妥否?因为从总体上说,它只是比《侠盗楚留香》稍弱一点。
3.《侠盗楚留香》
楚留香能排名在陆小凤之前,我至少可以找到三个理由。
第一,楚留香的风流倜傥更讨人喜欢一点。第二,《侠盗楚留香》的写景抒情,也更动人一点。
第三,《侠盗楚留香》在各卷的人物与情节连贯上,也似乎比《陆小凤》结合得稍好一点。当然,《陆小凤》中的其他人物群体,并不在《侠盗楚留香》之下,《陆小凤》中的西门吹雪,也完全可以和《侠盗楚留香》中的胡铁花、一点红媲美。楚留香与陆小凤很相似,都是有侠有义,都是富有急智。但楚留香决计不是陆小凤。从外形上说,楚留香更富有男性粗犷的美。他有漆黑的乌发、清澈而秀逸的眸子、挺直的鼻子、薄薄的嘴、宽宽的肩头、古铜色的背以及坚实的手臂和有力的手指。从气度上而言,楚留香比陆小凤潇洒、懒散、悠闲、风流,关于楚留香的故事,也比陆小凤离奇,惊险而富有情趣。在女读者的心目中,楚留香这个人更值得爱慕,他比陆小凤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更自尊;而在男读者的心目中,楚留香对朋友更讲义气,更能舍身求义,因此男读者更喜欢与他交朋友。
读《侠盗楚留香》,有些场面至今令人难忘:楚留香与一点红交手,看得人目不暇接。无花暗中出手杀女尼一幕,看得人毛骨悚然。黑珍珠与冷秋魂的骰子之戏,看得人拍案叫绝。秋灵素自绝前的内心独白,看得人对往事不堪回首。
高亚男一厢情愿追求胡铁花,看得人捧腹大笑。
李玉函夫妻假仁假义、巧言惑众,看得人怒目圆睁。
胡铁花谈论女人的妙处,叫人忍俊不禁。张简斋话说“假尸还魂”,叫人如入雾中。五十岁的金弓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令人作呕。薛衣人与薛宝宝合演“七步干戈”,令人神伤。写小麻子与小秃子的骂人本事,其实是写楚留香的义气。
写张三对吃鱼的迷恋,其实是反衬胡铁花的好色。
“白蜡烛”挑四箱黄金走长索如履平地,看得人眼睛发直。
原随云双目虽瞎以手当目技艺惊人,看得人惊叹倍加。
美如天仙的东三娘居然是个瞎女人,看得人有惜花之意。
因情入魔的枯梅大师难逃情劫,看得人百感交集。
《侠盗楚留香》的欠缺,与《陆小凤》很相似,每一部传奇都是一个小长篇,这是古龙小说结构上的致命伤。也因为如此,《侠盗楚留香》只能排名第三。
2.《绝代双骄》
如果说《武林外史》是古龙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那么《绝代双骄》则标志着古龙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古龙把《绝代双骄》归纳为他中期创作的最后一部。《绝代双骄》的问世,使古龙的新派武侠小说不仅超过了与他齐名的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而且他的声誉也不亚于梁羽生了。因此,《绝代双骄》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绝代双骄》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结构的严谨。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此复杂变幻的人情,如此扑朔迷离的情节,在古龙的生花妙笔之下,竟能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除了金庸的几部名著之外,我几乎找不到可以与之媲美的武侠小说。
《绝代双骄》的成功,还在于古龙精心刻画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典型:燕南天、江鱼儿、花无缺、江别鹤、江玉郎、“十大恶人”、“十二生肖”、铁心兰、慕容九、黑蜘蛛、南宫柳、苏樱、顾人玉..一个个神态毕真、呼之欲出。这些艺术典型各具面目、各具个性,通过他们可以去体味人生的经验,去领略世界的不平。
你要领悟侠义的涵义,去拜访燕南天;
你要知道爱情的嫉妒,去看邀月宫主;
你要明白世间的奸诈,去结交江别鹤;
你要懂得可怕的忍耐,去认识江玉郎;
你要惊叹人类的残忍,不妨进恶人谷;
你要体味女人的深情,不妨追求苏樱;
你要辨出人生的乏味,不妨找花无缺;
你要了解少女的心态,不妨寻铁心兰;
你要一睹豪赌的气派,看好轩辕三光;
你要悟出经历的磨难,去神交江鱼儿。
第三,《绝代双骄》不仅总体上气魄宏大,而且有些章节尤其写得精采。
我忘不了江枫与花月奴的悲惨下场;
我忘不了江鱼儿在恶人谷中上人生第一课;我忘不了江玉郎在粪坑下面挖出一条生路;我忘不了戴上面具的“江南大侠”的陋舍;我忘不了黑蜘蛛的来去无影;我忘不了苏樱为爱情跳井求爱;
我忘不了人前露笑、背后下手的恶人;
我忘不了江鱼儿与花无缺的最后一战。
这些场面,这些情节,读者读得惊心动魄,牵肠挂肚,心驰神往,欲罢不能。
读了后又是浮想联翩,惊叹倍加,思绪万千,大彻大悟。
《绝代双骄》不是没有缺点,不是没有漏洞。但《绝代双骄》毕竟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一部巨著,一部兼有可读性与文学性的好作品。它以悲剧落笔,以喜剧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剧。它在艺术上完全可以和金庸的《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媲美,但其格调又低于《笑傲江湖》。各章标题也太平庸。《绝代双骄》名列古龙代表作第二。
1.《多情剑客无情剑》
这是一部以“小李飞刀”李寻欢为主角的小说,但小说题目好像是写阿飞,这未免令人有点遗憾。但这个题目太美,也许作者也不得不用它。
《多情剑客无情剑》,我前后读了三遍,读一遍,多一分惊叹、二分喜欢、三分佩服、四分回味。《多情剑客无情剑》,全书三卷,七十余万字。是古龙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它的问世,奠定了古龙在新派武侠小说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对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不可读的定论作了一次有力的冲击。且不论这部小说结构之严谨、描写之细腻、人物之多采、情节之生动,单论李寻欢这个人物即可见作者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在古龙笔下的人物典型中,李寻欢是最具个性、最具人性的艺术形象。他既有楚留香、陆小凤的洒脱机智,又有叶开、沈浪的善良心地,他的磨难与痛苦,更不亚于江鱼儿,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中国武术大家的气度,而且把人性与武学的最深沉的理解融为一体。由于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因此他的出场更引人注目,更令人同情,更值得人们去观察他和赞美他。
他为了友谊,可以牺牲产业和爱情;
他为了朋友,可以舍弃生命,视死如归;他为了主持正义,可以蒙受恶名,忍辱负重;他为了成人之美,可以从容体现博大的胸襟。他活得痛苦、孤独、冷寂、凄凉;他又活得洒脱、飘逸、旷达、自在。
他既是一个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又是一个身怀绝技、见义勇为的侠士。他甘于挑战,又随时准备牺牲自己。
他重于义,为龙啸云、为阿飞、为任何一个求助于他的人;他重于侠,为世间不平、武林安宁、天下太平而搏杀。
他的无情,正是他有情的生动体现;
他的有义,又是他义无反顾的追求。
在某种意义上,《多情剑客无情剑》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而且是一部对武学真谛的文学解释,还是一部写尽人间炎凉世态而又格调颇高的人情之作,更是一部探索人生真理、触及社会现实的警世之卷。
《多情剑客无情剑》超出了武侠小说传统的创作模式,在艺术上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古龙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有实写,有虚写;有重笔描摹,有轻笔带过;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对话;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有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有张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转,有绝处逢生;有悲凉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驰骋想象;层出不穷而叙而不乱,悬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泪下,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
《多情剑客无情剑》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聪明、机智、深沉、才气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作者内心世界的冲突与多姿多彩的艺术匠心。
《多情剑客无情剑》不是古龙的搁笔之作,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之后,古龙又创作了一系列武侠小说,虽然他在不断地“求新求变求突破”,但无论从作品思想深度与艺术完美性来说,都没有能超过这部作品。
因此,《多情剑客无情剑》代表了古龙小说的最高成就。名列首位,无可怀疑。

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hi..com/%B2%AE%B0%B2%D5%DC%D1%A7/blog/item/3572292cc7cdbeeb8a1399d8.html

8. 急求完本的武侠小说推荐!!!谢谢了

十万大水 ——《 洗剑集 》 传统武侠
很好的一本武侠仙侠类型的书,里面的情节和打斗场景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欲罢不能。挺不错的。

枯南 ——《 侠道 》 传统武侠 看过最好看的武侠小说,人物塑造方面特别好,个性鲜明。情节迂回曲折,很不错的一本小说。

梦清轩 —— 《 清风啸江湖》 传统武侠
不是悲剧,却能让人感动。并非喜剧,却可让人开怀。江湖浪子,无意之间卷入武林中的惊天阴谋之中。刀与剑的交锋,血与火的洗礼!问鼎武林,谁主沉浮?故事情节豪气狂狷,行文紧凑,文笔细腻,让人不由沉浸在武侠世界之中。

萧二王爷 ——《 红尘饮》 传统武侠
小说将历史和演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从不同人的角度去描述天下大同对江湖武林的影响,开篇很吸引人。二爷写书很快乐,从字里行间都能感觉的到,只有真的爱,文字才会有生气。

9. 求一部武侠小说

这个我有印象,忘了。
推荐看看《鹰刀传说》

热点内容
老性生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7 14:36:03 浏览:646
推荐一下佛法的小说 发布:2025-07-27 14:34:06 浏览:448
免费百度听书 发布:2025-07-27 14:11:54 浏览:290
校花霉运小说全文 发布:2025-07-27 13:55:44 浏览:223
田园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7 13:55:10 浏览:22
喀尔喀女神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7 13:35:42 浏览:891
蒋牧童那个小说好看 发布:2025-07-27 13:28:56 浏览:949
纹玉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7 13:22:44 浏览:444
一妻多夫有肉穿越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7 13:22:40 浏览:334
鬼谷子的局9听书 发布:2025-07-27 13:22:39 浏览: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