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排名知乎
A. 你认为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金庸评论者刘国重曾经谈过这事,以下为其原文:金庸与古龙,我作如是观
然后引用一段:
金、古如双星,照彻武侠天宇。
金庸乃大雅君子,古龙为轻儇浪子;
金庸是一代通人,古龙是一世奇才;
金庸世故而古龙天真;
金庸厚重而古龙轻巧;
金庸全面而古龙独特;
金庸是通儒而古龙是才子。
金庸伟大而古龙优秀;
金庸,平和中正;古龙,笔走偏锋。
金庸如玄铁重剑,大巧不工;古龙如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金庸如堂堂之阵、正正之师;古龙似铁骑突出、奇兵乍现。
金庸是描摹人间世的老画师,古龙是青春期的浪漫歌手。
金庸笔下,琴棋书画;古龙腕底,酒色财气。
读金庸引人深思,阅古龙让人过瘾。
古龙奇幻如瀑,金庸浩瀚似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啊呀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239880/answer/50757139
来源:知乎
就内容来说,
首先,金庸对人物的师承来历写得非常清晰。比如郭靖一开始由江南七怪传授武功,期间偶遇全真教的道士马钰学了全真教的气功,后来遇见丐帮掌门洪七公,一是这小子运气好,也是黄蓉嘴皮子会说,加之厨艺不错,所以七公传给了降龙十七掌的前十几掌,后来又补全了後几掌。在桃花岛时,老顽童周伯通骗他学了九阴真经、又学了空明拳和双手互搏。
古龙就不是这样,比如他写李寻欢飞刀厉害,但是哪个门派的,谁传的,怎么练的,练了多久,都没说。
另外,金庸的武侠小说建立了一个庞大完整的武侠体系。差不多几本书看下去,就很清楚武林主要几大宗派,怎么开创,代代又有什么厉害人物。这个和上一点是有联系的。对古龙小说还没做到通览,不敢肯定,但是就我所知,这个和古龙也不同。
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取材历史,联系历史,甚至频繁有历史人物出镜,这个写作特点和我之后要提到的金庸的写作风格也有关。比如射雕英雄传的成吉思汗,更明显的还有鹿鼎记,很多人说鹿鼎记的暗线就是康熙盛世。换成古龙,虽然比如小李飞刀也不是毫无历史背景,比如明朝末年,考中探花啥的,但是个人的感觉是,在古龙小说里,历史背景就是一块不会动的幕布,换了一个背景,也不会怎么样,历史不再其中起太大的推动情节的作用,而在金庸小说中,历史已经超越了幕布,升任一个更重要的角色,既是背景,也是情节推动,书中人物亲身参与、见证、甚至左右着历史,或者被历史做左右,书中人物的人生观和最终的命运,也和时代紧密联系。比如郭靖曾见证过蒙古大军屠城,这个和他后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是有紧密关联的,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殉城,不得不说,他身处的时代和他的个人际遇决定了他的思想,进而又决定了他的命运。
写作手法来说,
差别太大,完全不同,古龙当年写作据说是按行付钱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特殊的文字风格。金庸的手法很有古文底蕴,所以他写历史背景的东西不是不犯错,但是就文字上到底驾重就轻。
嗯,放一段感受一下。‘
小李飞刀的开头: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很经典,也很多段。
金庸小说比如 天龙八部的第一章叫 青衫磊落险峰行
再比如《神雕侠侣》
这一日子艳阳和暖,南风薰人,树头早花新着,春意渐浓。程英指着一株桃花,对黄蓉道:“师姊,北国春迟,这里桃花甫开,桃花岛上的那些桃树却已结实了罢!”她一面说,一面折了一枝桃花,拿着把玩,低吟道:“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黄蓉见她娇脸凝脂,眉黛鬓青,宛然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儿颜色,想像她这些年来香闺寂寞,自是相思难遣,不禁暗暗为她难过。
情感表达,
个人感觉,金庸是,虽然也有写作主旨,比如鹿鼎记很重要的立意是,借韦小宝来反面讽刺官场甚至为人处世之间的虚伪狡诈,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雪隐鹭鸶飞始见, 柳藏鹦鹉语方知。”但是他中间有意无意也会表露出很多人世间的其他情感,比如小玄子和小桂子之间的感情还有放一段倚天屠龙记中心爱的段落。
张无忌陡地领会,原来她真正所爱的,乃是她心中所想像的张无忌,是她记忆中在蝴蝶谷所遇上的张无忌,那个打她咬她、倔强凶狠的张无忌,却不是眼前这个真正的张无忌,不是这个长大了的、待人仁恕宽厚的张无忌。他心中三分伤感、三分留恋、又有三分宽慰,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之中。他知道殷离这一生,永远会记着蝴蝶谷中那个一身狠劲的少年,她是要去找寻他。她自然找不到,但也可以说,她早已寻到了,因为那个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殷离这一段,实在很触动人心,很显人生洞见和经历。但是退一步说,这个洞见,助推了情节(否则张无忌可能还要和殷离在一起),也是作者有意无意的一个情感流露点。
金庸的情感表述,一方面自然要借力于复杂、好看、体系完美的情节,另一方面也会被情节束缚,较之古龙,金庸要花更多的时间,构造一个完整的体系,就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架构分明,舞姿动人。
古龙感觉是更为自由的写作者,他没有太多的武侠系统、历史背景去束缚他,所以他对人物命运和走向以及情感发展的掌握也更自如和灵动。私以为,古龙是按照要表达的人生变幻、武侠哲学,来构造作品和人物。金庸写武侠,还要写个历史浩大,气势恢宏,古龙不是。对古龙了解不够深,暂时还觉得,他写武侠,写的是他的武侠和人生思想。
觉得金庸作品是大爱,但是对古龙的了解自知有限,所以我在对比的时候,只是说,金庸怎么怎么样,古龙不是,欢迎所有喜欢和了解古龙的人来补充,古龙怎么怎么样,金庸不是。
谈到情感表达,感觉就比较偏主观和私人化了,不过鄙见,以博一笑。
个人以为每一种写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重结构和框架,就不可避免地相对少自由,重自由的,就缺少了结构上的美感。我只是了解古龙还不够多,谈得如果不多,不是因为不爱。
B. 知乎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现在网 络中的玄幻小说却都不被承认
应该是金庸古龙的小说比较有内涵吧。就像金庸写的天龙八部之类的书,里面都包括一些道家,易经的内容,不是文学素养很高的人看不懂的。而且逻辑性,文笔也都比网络玄幻好很多。
C. 金庸小说 最喜欢哪个男主角 知乎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人,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作品脍炙人口。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D. 知乎上有哪些完结的高质量小说
1、《那片蔚蓝色》:
男主之前是警察,后来因为任务兄弟牺牲,开始辞职做物流生意赚钱抚恤兄弟家属。而女主是心理咨询师,超会撩,男主和女主因为一次次见面的缘分而逐渐熟知,在慢慢熟知的过程中被女主而吸引。
E. 知乎好看的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1、《蛙》作者: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最新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位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的生活经历。它反映了新中国60年来农村生育的动荡历史,描述了中国为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实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经历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2、《红顶商人胡雪岩》作者:高阳
马云读了两遍!诠释中国传统政治与商业关系的至尊经典。胡雪岩花了30年的时间成为清朝最富有的人,仅仅3天就破产了。商业人士看到了一个安全的生存边界。政客们看到了权力的雷区。该书出版40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胡雪岩研究的至尊经典。
3、《清明上河图密码》作者:叶文彪
藏在古画中的阴谋与谋杀局。全图显示了824个字,每个字都有一个名字,假装在船上、汽车上和餐馆里埋伏等待。表面上和平繁荣,实际上杀戮四方。
4、《十宗罪》作者:蜘蛛
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名超级警察,各有特长,从国家警察队伍中挑选出来,对周围的重大犯罪进行侦查。十大奇葩谋杀案:地窖奴隶、雨夜鬼魂、人皮人物、萨梯传说、精神病院、人体雪人。
5、《诛仙》作者:萧鼎
柔弱的少年张小凡,意外卷入了天阴寺和青云门中的一段暗战,经历了险恶的江湖,游历了魔法世界,在混乱的世界里,倔强地走着自己的路。天空是无边无际的,仙女是无边无际的。由此展开了一个勇敢的人对抗他的命运的传奇旅程。
6.钱钟书围城
小说塑造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一群知识分子,生动地反映了国家特定时期特殊群体的行为操守与混乱。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当时的场景、气氛。尽管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了大众的弱点,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F. 金庸哪部小说最好看
个人认为《神雕侠侣》最好看!
金庸大作:《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小说!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96年至1997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G. 金庸武侠小说的巅峰是哪一部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003147/answer/384588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一部作品是否巅峰,是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估的,篇幅、结构、情节、人物几个方面都达到上乘,才能称得上巅峰。另外,一部作品要想从流行文学上升到经典文学层次,内里必须要有一些反思或者批判,因为只有作品里蕴含了深层的东西,经得起反复咀嚼,才值得一遍一遍去回味。
现在对于金庸作品的好坏,基本有一个定论,即时间越靠后,作品质量越高,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后期的几部,究竟哪一部称得上“最”,有待商榷。我们先按照上段几个要点,参照下面的年代表,看一下这些作品的巅峰程度。
作品名称备注《书剑恩仇录》1955年《碧血剑》1956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雪山飞狐》
1959年《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白马啸西风》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倚天屠龙记》
1961年《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侠客行》
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记》1969年—1972年《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从这个年代表上来看,金庸作品真正开始出现批判与反思的内容,是从连城诀开始的。连城诀相当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阿兹卡班的囚徒,从这个时候开始,金庸武侠的成人童话属性中的童话成分少了,成人属性多了。在这部小说里,第一次全面描写江湖的阴暗面,所有的大侠都是伪君子,连梅念笙也不例外。狄云和丁典一个质朴一个痴情,两个真性情的汉子反倒在江湖上无法生存,这让人看了满心悲愤。虽然最后也是以主角隐居作为结束,但却是无可奈何心灰意冷式的,与杨龙二人的隐居大相径庭。依照这本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理论,但凡一个作家的某一部作品变得跟之前的作品风格完全相反,那么他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作品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年代表看一下各书主题,侧面看一下金庸的心路历程: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恩仇与匡扶
射雕英雄传:战争与驰骋
雪山飞狐:争斗与抉择
神雕侠侣:侠义与浪漫
飞狐外传:恩仇与抉择
倚天屠龙记:道义与担当
连城诀:欲望与算计
天龙八部:命运与抗争
侠客行:自我与人生
笑傲江湖:斗争与脱离
鹿鼎记:世俗与圆滑
看完这些,我们大致有一些判断了。这一长串的主题变化,其实也是金庸自己的成长历程,连城诀以前,金庸自己还怀着年轻人的浪漫,到连城诀时,开始看到那些阴暗,并在天龙八部里反思它们。到了侠客行,这种反思回归自身。而到了笑傲江湖,仍是在反思批判,但是目光已经扩展到了江湖,或说政治。最终到了鹿鼎记,金庸49岁,说他老了也不为过,批判心已经很少了,当年的年轻人真正进入了世俗,开始享受圆滑在社会上的功用了。
从金庸自身来讲,当然得首推《鹿鼎记》为巅峰之作,因为这部书是真正的集大成者,文笔炉火纯青,情节驾驭纯熟,人物刻画生动,这些无论从何处来看,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忽略一点,作品是要考虑受众的,既然是武侠作者,那作品里侠的成分不能太少。作品可以阴暗,可以反思,但不能缺少快意,更不能反武侠,加入老成人的那些思想,循循善诱叫我们做一个世俗人。从这一点上,我比较推崇《笑傲江湖》与《天龙八部》,既有沉重的东西,也不缺少浪漫。
但笑傲限于篇幅,虽然是一流作品,但难登巅峰。天龙情节更加光怪陆离,场面也波澜壮阔,有恩,有仇,有压抑,更有发泄,有冰窖缠绵的幻想,也有树边解手的现实。人物塑造更是登峰造极,称得上是江湖的网络全书。并且在写这部书时,金庸正当年富力强,对故事节奏的掌控,和对场面的驾驭,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是前期与后期的金庸无法比拟的。
所以,最终我的跟孔鲤和飞花落雪没啥出入(有点说了半天白说了的感觉),天龙八部,为武侠第一,鹿鼎记,为金庸第一。
H. 好看的古典仙侠小说推荐知乎
1,《诛仙》
作者:萧鼎
简介:
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神仙的,但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于是神仙之说,流传于世。无数人类子民,诚心叩拜,向着自己臆想创造出的各种神明顶礼膜拜,祈福诉苦,香火鼎盛……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物产丰富,为正派诸家牢牢占据。其中尤以“青云门”、“天音寺”、和“焚香谷”为三大支柱,是为领袖。
这个故事,便是从“青云门”开始的。
推荐理由:
诛仙是网络小说仙侠领域的启蒙篇章,在网文界拥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很多人都奉诛仙为师,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又一个仙侠世界,在这之后才有了仙侠小说的百花争鸣的局面。
诛仙全篇字数并不多,属于节奏相对较快的作品,也是萧鼎的精心之作,虽然他曾经说过,以后要写出比诛仙更精彩的作品来超越他自身,不过就目前来说,尚未出现。
张小凡,碧瑶,陆雪琪几人的故事,正魔之争,是落寞还是辉煌,诛仙的世界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不同凡响和回忆。
2,《仙逆》
作者:耳根
简介: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
推荐理由:
耳根,网络文学界仙侠领域的顶级大神,曾经在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活动之中,荣获五大至尊的称号。这是一个由网文业界和海量读者共同决定的奖项,可见他的地位和名气。
仙逆的世界,主角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是从不向命运低头,在残酷,挣扎,风光的背后也有情感的悲凉与片刻的温馨,这是耳根最棒的一本书。
3,《遮天》
作者:辰东
简介: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亘古长存。
这是太空探测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极其震撼的画面。
九龙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还是来到了星空的彼岸?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
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
推荐理由:
辰东,网络文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和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梦入神机,唐家三少并称为网文圈的五大巨头。
很多人是这么评价遮天的,辰东成功的将遮天写成了一群人的遮天,主角不只是叶凡。无敌的无始大帝,风采卓绝的狠人大帝,盖世如荒天帝,人族古之大帝。还有柔情似水安妙衣,姬紫月。盖世天骄白衣神王,盖九幽,帝子。枭雄如不死天皇,帝尊,以及各路的禁区存在。这些人物,我等一世为人,如有他们半分丰姿,怕也是不枉此生。
这,大概就是遮天的成功之处,写出了一群人的遮天,也写出了所有读者心中想要的完美人物。
I.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哪个配角你印象最深
陈近南和康熙
陈近南的出场就是极其让人深刻难忘的。
船头忽然有人嘿嘿一笑,说道:“凭你们四人,原也没这等福分。”
船舱门呼的一声,向两旁飞开,一个三十来岁的书生现身舱口,负手背后,脸露微笑。瓜管带道:“官老爷们在这里办案,你是谁?”那书生微笑不答,迈步踏进船舱。刀光闪动,两柄单刀分从左右劈落。 (打斗略)
那书生奔到船头,提起竹篙,挥手掷出。
月光之下,竹篙犹似飞蛇,急射而前。但听得瓜管带“啊”的一声长叫,斥革已插入他后心,将他钉在地上,篙身兀自不住晃动。
那书生走进船舱,解开顾黄吕三人的穴道,将四名亲兵的尸体抛入运河,重点灯烛。顾黄吕三人不住道谢,问起姓名。
那书生笑道:“贱名适才承蒙黄先生齿及,在下姓陈,草字近南”。
省去打斗的一段文字,此处不足 300 字。一个出手狠辣却文质彬彬,心思缜密却清高自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在这样氛围下,陈近南第二次出场。这位总舵主明明书生打扮,却是目光如电,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韦上宝只觉说谎十分辛苦,还是说真话舒服得多,这种情形那可是从所未前,当下便将如何毒瞎海老公,如何杀死小桂子,如何冒充他做小太监等情形说了。
陈近南道:“你是我的第四个徒儿,说不定便是我的关门北子,天地会事务繁重,我没功夫再收弟子。你的三个师兄,两个在鞑子交战阵亡,一个死于国姓光复台湾之役,都是为国捐躯的大好男儿。为师的在武林中位份不低,名声不恶,你可别替我丢脸。”
在金庸笔下的陈近南,近乎完人,可偏偏,他的下场最惨。
陈近南身子一颤,忙道:“不,不!我是郑王爷的部属。国姓爷待我恩重如山,咱们无论如何,不能杀害国姓爷的骨肉……宁可他无情,不能我无义,小宝,我就要死了,你不可败坏我的忠义之名。你……你千万要听我的话……”他本来脸含微笑,这时突然脸色大为焦虑,又道:“小宝,你答应我,一定要放他回台湾,否则,否则我死不瞑目。”
韦小宝无可奈何,只得道:“既然师父饶了这恶贼,我听你……听你吩咐便是。”
陈近南登时安心,吁了口长气,缓缓的道:“小宝,天地会……反清复明大业,你好好干,咱们汉人齐心合力,终能恢复江山,只可惜……可惜我见……见不着了……”声音越说越低,一口气吸不进去,就此死去。
第一次读到陈近南的死,就像很小时候读三国读到关羽败走麦城。
沉重,惋惜,无奈。
这些其实一点不复杂的情绪,却能一直萦绕,挥之不去。
陈近南的死亡给我留下的震撼印象,胜过程灵素,胜过阿朱。如果有人在知乎提问金庸武侠里最让人感叹的死亡并给个排名。那么陈近南的死大概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乔峰。
然而另一名配角给我深刻印象远大于陈近南,他就是康熙。
真实的历史人物,特别是权贵,在金庸笔下往往改得比较惨。鲁莽呆萌如常遇春,手辣无情如朱元璋,心机深沉如乾隆。独独康熙,独享金庸的一份青睐。
康熙又是一阵大笑,说道:“皇帝虽不能升自己的官,可是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皇帝爱给自己加尊号。有件甚么喜庆事,打个小小胜仗,就加几个尊号,虽然说是臣子恭请,其实还不是皇帝给自己脸上贴金。真正好皇帝这么自称自赞,已然颇为好笑,何况许多暴君昏君,也是圣仁文武、宪哲睿智甚么的一大串。皇帝越胡涂,头衔越长,当真恬不知耻。古来圣贤君主,还有强得过尧舜禹汤的么?可是尧就是尧,舜就是舜,后人心中崇仰,最多也不过称一声大舜、大禹。做皇帝的若有三分自知之明,也不会尊号加到几十字那么长了。”韦小宝道:“原来鸟生鱼汤是不加自己尊号的。皇上是鸟生鱼汤,自然也不加了。不过照奴才看来,打平吴三桂之后,皇上倘若不加几个头衔风光风光,未免太也吃亏。”康熙笑道:“吃甚么亏?”韦小宝道:“打平吴三桂之后,皇上大封功臣,犒赏三军,大家都要升官发财。皇上自己非但升不了官,反而要大开库房,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一箱箱搬出去花差花差,岂不大大破财?”康熙笑道:“你就是没学问,没出息。扫除吴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那就是你主子的升官发财。”韦小宝道:“原来如此。”康熙道:“不过荡平吴逆之后,群臣一定是要上尊号的。这些马屁大王,有事的时候不能为朕出力分忧,一待大功告成,他们就来捡现成便宜,大拍马屁了。”韦小宝道:“皇上事事有先见之明。咱们那时候静静的瞧着,那几个官儿请皇上加尊号,谁就是马屁大王。”康熙笑道:“对!那时候老子踢他妈的狗屁股。”
我不厌冗长地摘抄这段话,实在是因为这这段写得太好。这样的皇帝形象讨人喜欢,十分有味道。
在归辛树打进皇宫那段,康熙居然也不紧张。睿智,冷静,幽默,短短一段话居然可以让这个人平添如此多的优点。
韦小宝跳起身来,说道:“好像有刺客。师父请坐着别动,让徒儿挡在你身前。”康熙哼了一声,心想:“这小子便有千般不是,对我毕竟有忠爱之心。”说道:“你以后再也不可叫我师父。你不守本门的门规,本师父将你开革了。”说着不禁有些好笑。
全书中,韦小宝不停在陈近南和康熙之间做出选择。
其实,这也是金庸的选择。
他们间的对比,因为尖锐,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陈近南有郭靖的执着坚韧,有张无忌的真实诚恳,有乔峰的果断勇敢。
他似乎有着侠一切的品质。
相比于他,康熙贵为皇帝,锦衣玉食,处庙堂之高,似乎和侠字一点不沾边。
但金庸的选择恰恰相反。
只看过电视剧的人可能不会理解为什么整个故事叫《鹿鼎记》,以为只是因为韦小宝最后被封为鹿鼎公。
其实不是。
鹿鼎二字,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之意。各自势力的斗争,只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反清复明,不过也为利益为地位为权贵,又或者只是觉得该这么做。这么做能有个好名声。
最后,不管鹿死谁手,鹿都是死了又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其实很难想象,当陈近南看着康熙治理下的社会逐渐安定,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他是应该伤心反清复明机会变得更加渺茫,还是该为百姓感到高兴。
当他看到地区灾害严重,他是该悲伤这么多人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还是应该庆幸反清势头有所增强。
康熙没有这样的纠结。
他会调理整治,会永不加赋,会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那就是你主子的升官发财。
这世上,人们凭着聪明制造了人与人的分类与屏障,又凭着爱将这些屏障打破。
这位皇帝是个深情的人,对韦小宝的友情,对建宁公主的兄长之爱,对太后的孝心,见到顺治后的失声痛哭,读到台湾灾情的泪光莹然。
哪怕具备了所有侠的品质,也不一定是一位对百姓有益的大侠。
陈近南用尽一生去加固屏障壁垒,小玄子却在用自己对百姓的爱来打破。
为国为民,是大侠的本质。但这四个太复杂,不如写成这一个字。
得出这个结论,我很难过。
整本《鹿鼎记》里,大侠只有康熙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