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文化与武侠小说
Ⅰ 侠文化的简介
新武侠小说的开山宗师梁羽生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武侠小说有武有侠,侠是第一位,武是第二位。“宁可无武,不可无侠。”可见武侠小说家对侠的重视。
侠有二重相关的含义:在事, 是指正义的行为;在人, 则指正义的代表,或“集中社会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于一个具体的个性,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梁羽生语)这是普遍承认和接受的。但金庸的小说却有例外。纵观金庸小说的创作道路,不难看出,金庸笔下的主人公有以下四点趋势或特点:
1人物个性越来越突出,侠的共性越来越少,离“侠”的典范越来越远。
2人物的侠气与正义的品质有一条明显的曲线,可谓“侠气渐消,邪气渐涨”。
3人物的侠义典范的理想性越来越少,而人物的现实人性表现越来越多。
4人物的人格力量越来越弱,心理冲突越来越多,社会冲突也越来越重要。社会环境的制约力量也越来越强。
从金庸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鹿鼎记》,从陈家洛到韦小宝,正体现了从侠到“反侠”,从伟人到小人的发展方向。这就是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他不仅托起高大的侠,还深刻地刻画了一个个真实的“人”,哪怕是小人。
Ⅱ 武侠的武侠文化
武侠与儒、道
从远古时期的部落战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习武就在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周武王《剑铭》中:“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则更是强调“以仁德为武”,至此“武”与“儒”便愈发不可分了。以后,游侠之风日盛,青少年多以身为游侠为荣,诗人骚客都崇尚书剑飘零、仗剑远游的生活。这些游侠总是或隐身山林、或略显神技后便飘然遁去,不知所终,颇具道士之风。《史记-游侠列传》更是以史书的形式记载了游侠的潇洒执着,话语间赞誉之意溢满文笔。
“武侠”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是属于平民阶层,武侠伦理实际上就是民间社会用以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标准,是一种“情义伦理”。它不仅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又与“道家”等各种思想相结合,蕴涵了很深的伦理,包容了极大的范围,是个不断再包容的文化。正如刘鹗所言:“儒、释、道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都是有的,不
过儒家的铺子大些,佛、道理的铺子小些。皆是无所不包的”。早在西汉时期,儒教已经过统治者的“独尊儒术”成为那时中国唯一的显学,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观念和社会中;佛教(从现有史料上看)于西汉末传入我国,至南北朝后便逐渐流行,略思便可知,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立足、得以传播,必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援儒入佛,设法通过儒士传播其教义,才快速流行起来的。其中最典型的要属东汉牟子的由儒而佛了,据《牟子》十四章云:“(儒与佛)如金玉不相伤,精魄不相妨”,可兼信,亦可互补。西晋的孙绰在《弘明集?噜道论》中也曰:“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内外名之耳。……”。
至于“武”与“侠”结合的开始,则早在先秦春秋时期,由“士”化分而出,即所谓“文者为儒,武者为侠”。在这一方面,儒家的对立面_法家的创始人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中叙述的很明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话虽有其偏激之处,然却一语道破了“武侠”与“儒家”同出一源的事实。它们之间互相抗衡,互相影响。然而,分久必合,两种文化的融合点逐渐扩大。从“武”可以健身看,与“儒家”、“道家”的长生不老,修身养性,就不谋而合。至此,“武”再也不是上古时代单纯的用招术、用兵器互相格斗了。它已经成了一种伦理,一种文化,已经上升为一种“侠”,一种精神,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的象征,一种独特的集体潜意识的人格崇拜,一种追求人格完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
如今的社会是越来越竞争激烈、欲海横流,武侠小说以其古老的伦理重义轻利、重亲情讲友爱、互助互利的精神,为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从精神上复归传统的最便捷的途径,提供了一个传统道德上的乌托邦。它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中国人的道德乐园,保持了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入世”和“出世”思想为主导,不“入”则“出”,“入”“出”结合,“武侠”正好可以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于是“武侠”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便成了幻想救国的出路之一,也成了自古文人的共同喜好。
因而,从某种层面上看中国四大传统文化可归为:“武侠”、“儒”、“道”。
Ⅲ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文化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金庸小说中的大侠,基本上都是民族英雄,国仇家恨的...
Ⅳ 求武侠文学的侠字的具体内涵,要详细一点的.谢谢!
上一个已经说的很好了,不过,因人而异的
Ⅳ 为什么中国偏爱武侠小说
中国人有很长也很复杂的历史,存在着很多历史故事。其中更是有很多在特定时期才会发生的奇异的事情,这给武侠小说提供了很多佐证和背景。另外,我们都很热爱自己的历史,但在生活中我们的激情都被压抑住了,因此需要武侠小说来释放一下热血
以上均为纯手工打字
Ⅵ 什么是侠文化
作家杨大侠HeroYang指出:有人说,武林中的一切问题,都由拳头产生;一切问题,都由拳头解决。其实,武林不应该充斥着暴力和血腥,而应该营造出侠的氛围和文化。真正的江湖哲学,其根本意义在于要调动武林中人对侠之热望与追求,不让武林在尔虞我诈的胜王败寇中走向异化。
Ⅶ 有哪些侠文化作品
新武侠小说的开山宗师梁羽生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武侠小说有武有侠,侠是第一位,武是第二位。“宁可无武,不可无侠。”可见武侠小说家对侠的重视。
侠有二重相关的含义:在事, 是指正义的行为;在人, 则指正义的代表,或“集中社会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于一个具体的个性,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梁羽生语)这是普遍承认和接受的。但金庸的小说却有例外。纵观金庸小说的创作道路,不难看出,金庸笔下的主人公有以下四点趋势或特点:
1人物个性越来越突出,侠的共性越来越少,离“侠”的典范越来越远。
2人物的侠气与正义的品质有一条明显的曲线,可谓“侠气渐消,邪气渐涨”。
3人物的侠义典范的理想性越来越少,而人物的现实人性表现越来越多。
4人物的人格力量越来越弱,心理冲突越来越多,社会冲突也越来越重要。社会环境的制约力量也越来越强。
从金庸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鹿鼎记》,从陈家洛到韦小宝,正体现了从侠到“反侠”,从伟人到小人的发展方向。这就是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他不仅托起高大的侠,还深刻地刻画了一个个真实的“人”,哪怕是小人。
Ⅷ 侠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侠的文化沉淀,即民族性中的侠文化心理或称“侠性”
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饱含着梦幻与荣光的意志,无论于理是合是悖,无论于法是反是违,侠永远固执著心中不变的追求。而这追求,是在呼天不灵时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应时的代地执法,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在执法不公正时,在合情不合理时,侠者蓦然回首、横空出世,代行着公平执法、救难救急的使命。
这种品格,叫做“义”。
以侠的方式行义,就是“侠义”。
“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义”这一种人格意气,这一种理想和梦幻,靠了侠的果敢急难而发扬光大。“侠”又秉持着“义”一道义、正义、侠义而渗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灵,贲张、激动、沸腾。
所谓侠的文化存在,就是指侠在历史中的文化表现。
Ⅸ 侠文化的页游与“侠文化”
2012年5月10日由游族网络发起的“侠文化”概念,其中关键提到“做顺应天意的事,做正直优良的人”“创立“做大侠”基金”“来鼓励好人好事,推动现实生活中的侠义之举”
游族网络宣布将推出旗下最新页游《大侠传》,并公布了“中华豪侠传”年度战略计划。据了解,该战略是一个集合中国玩家耳熟能详的中华武侠英雄题材网游合辑,概念类似目前市面上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而《大侠传》则作为该战略的首个“侠”题材页游即将面世, 游族网络自成立以来的每款作品都是以华夏传统文化为背景题材制作的,而游族网络还将在未来推出更多蕴含华夏文明的网游作品。“武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侠文化”将会作为一条重点产品线贯穿到游族现有和未来的战略发展计划之中。游族将会把包括“知名武侠人物”,“优秀武侠故事背景”以及所有优秀的泛武侠文化都打造成网游作品,希望能够同武侠小说,影视作品并重共举“侠文化”。
游族网络目前已经确立了一个用中国侠文化作为桥梁来诠释中国文化的基础。甚至正在筹划以老百姓熟知的侠——“郭靖”、“乔峰”、乃至“霍元甲”等,组成一个强大的页游产品线,在运营达到一定基础后推出“中华豪侠传”的终极产品。 针对《大侠传》这款游戏,游族网络CEO林奇表示,《大侠传》是游族精心打造并布局在武侠题材网游市场中的一款重头产品,同时也是游族年度战略重点产品之一。《大侠传》这款作品在产品模式上的创新、页游画面的升级、游戏剧情设计等改革,都围绕着“侠文化”而展开。当下武侠网游对于“侠文化”概念的缺失,武侠变成了纯打斗、纯PK,丝毫不能让玩家在游戏中体会到惩恶扬善、为正义而战的文化精髓。
此次游戏的上线,玩家不仅仅能体验到扮演古代大侠的游戏内容,更多的会体验到做大侠必须要具备的情操、行为、为人准则。 侠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侠也不是钢铁侠、美国队长等人造英雄,侠更不是用武力来解决一切争端与丑恶,“侠文化”的定义,林奇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解释道:“侠文化不仅存在于武侠小说,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它更是映射到了人性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侠,而每个人对于“侠”的理解又不尽相同。“侠”分很多种,但总结起来便是做顺应天意的事,做正直优良的人。”
游戏只能是网民感受侠,体验侠的一种虚拟手段,在玩游戏的同时,让这种文化底蕴重新去激发人们心中的真善美,从而影响到他的现实生活行为准则中去。
当今社会“侠”已经非常缺失,但这又是一个人人都能成为“侠”的时代,地铁里阻止小偷、制止路遇的大人欺负小孩、甚至看到可疑的人鬼鬼祟祟出没你的生活小区并上前询问一下,这些小行为,都能让自己真正的感受“侠”! 游族网络也是希望能够在为玩家带来娱乐体验的同时,将一种文化和信仰传承和扩散出去。有如《复仇者联盟》所展现的美国英雄主义精神不仅在其国内影响颇深,其对于全世界观众都有着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一种精神。而游族将会选择先以游戏的方式将华夏文明“侠文化”传播出去。”
除了以开发该类游戏来影响网民之外,如何创立“做大侠”基金,来鼓励好人好事,推动现实生活中的侠义之举,这也将成为游族推进“侠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多个大学校园频繁出现一股“分手侠”、“表白侠”风潮,其来源就是因为一位来自上师大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季来临之际,突发奇想,有偿的为那些难以启齿说再见的情侣和暗恋心仪对象多年的同学说出心中的所想。与自己去表白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该同学会身穿一袭大侠装扮,模仿着电视中英雄的模样,诙谐地、轻松地帮你说了最沉重的辞藻,整个过程,让当事人双方在不经意中抹去了些许本该拥有的巨大伤痛。故此,很多人都亲切的称呼其“分手侠”、“表白侠”。
面对此事,很多人对此事件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该同学头脑精明,赚到了踏上社会前的第一桶金,但面对纯正的校园,如此的行为又显得有些势力,毕竟此事是有偿的行为,而不是免费的助人为乐。也有人认为,虽然该同学靠这种创新的方法来赚钱,但这么做确实帮助到了很多应届毕业生,在减少离别带来的伤心同时,还寄予了双方在未来人生之路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如此事情可谓是利大于弊。
随着“分手侠”、“表白侠”在校园内的不断升温,一款名为《大侠传》的游戏介入其中。据了解,该游戏聘请了多位社会爱心人士来扮演“分手侠”和“表白侠”,无偿的去帮助那些即将毕业的学子们。这究竟是真正的意义上的仗义帮助,还是在此热门事件中的借势炒作瞎搅合呢?
是炒作还是真侠义?从《大侠传》介入的本身来分析,炒作的成分有,借势推进6月19日游戏内测,这个意图非常明显。但从事件的本质上来讲,《大侠传》的介入对于学生的义务帮助和困扰解决,既不像现如今司空见惯的恶俗营销,也不是游走道德边缘的低俗炒作,整个过程还以“侠文化”贯穿始终,这和现如今急功近利、花样繁多、不顾后果的低俗营销相比,无疑是有利于游戏市场炒作的社会印象,有利于玩家对游戏行业的良性认知。
从《大侠传》的近期推广宣传来看,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侠文化”,当下武侠网游对于“侠文化”概念的缺失,将武侠变成了纯打斗、纯PK,丝毫不能让玩家在游戏中体会到惩恶扬善、为正义而战的文化精髓。而《大侠传》的游戏剧情设计等改革,都围绕着“侠文化”而展开。玩家不仅仅能体验到扮演古代大侠的游戏内容,更多的会体验到做大侠必须要具备的情操、行为、为人准则。一款游戏能否承担起如此之大的社会责任,暂且不能知道,但有此力量和举动的,应该为其鼓掌和呐喊。
回到校园的“分手侠”、“表白侠”,《大侠传》在此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毕业在即的学生,让许多学生在离别的季节有一个毕生难忘的回忆。相比其他游戏的一些低俗炒作,我们宁愿相信这是一种行侠仗义的举动。其实,只要能真正的帮助到了一些人,是不是炒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侠传》对于侠义精神的传播,还有待我们后续的观察和检验。但是,游戏市场这种正面的引导和创新的举动,确实需要鼓励和赞誉,这对于推动游戏市场营销的健康发展有益、有利、有作用!
Ⅹ 中国最经典的十部武侠小说(写出作者)
==============================================================
《绝代双骄》古龙
《倚天屠龙记》金庸
《天龙八部》金庸
《连城诀》金庸
《亡命客》云中岳
《匣剑凝霜》云中岳
《云海玉弓缘》梁羽生
《寻秦记》黄易
《摇花放鹰传》卧龙生
《霸海屠龙》司马翎
1.《绝代双骄》:此书堪称完美,有善良的人性,有多情不如无情,有生不同时但求死能同穴,有兄弟之谊值得性命相交,有有情人亦成眷属。故爱此书最甚。
2.《倚天屠龙记》:此书出场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给,而且独具个性者不胜枚举。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运用情节去表现那种无奈的悲剧氛围,这种场面并非兵刃相见, 而又比刀光剑影的拼死一搏更叫人荡气回肠,感叹不已。
3.《天龙八部》:此书是作者比较成功的一部悲喜剧。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悯”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来开导读者,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
4.《连城诀》:此书是一部内容最残酷,基调最沉闷,回味最苦涩的作品。尔虞我诈、借刀 杀人、猫笑老鼠、惨绝人寰,凡此种种,透溢在字里行间,圈套中的圈套,阴谋中的阴谋, 叫人领略人性之恶,原来是如此卑鄙。
5.《亡命客》:此书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奇崛,意境蕴藉清远、别具风格,感情缠绵悱恻,读来感人颇深。
6.《匣剑凝霜》:此书既描写了化与恨的血腥,又体现了情与爱的缠绵,使人回味无穷。
7.《云海玉弓缘》:此书结构紧凑,情节动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正邪之间的决择,人在野生的与文化的之间的决择。
8.《寻秦记》:此书是黄易的梦幻系列代表作,乃科幻和现实结合的范作。
9.《摇花放鹰传》:此书中帮派离奇,情节诡异,尤其结局出人意料,要看江湖诡异的话这倒是本不可多的的好书。
10.《霸海屠龙》:此书节奏舒徐沉稳,复又充满智性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