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抄袭风热议
A. 关于网络小说抄袭的事件,作为读者该怎么看
“文学艺术上的事情不能叫抄,最多也就是借鉴而已。”———于正。
网络小说这样的事其实挺多,江南九州缥缈录模仿冰与火之歌,猫腻间客世界观照搬银英传....这能算抄么?顶多就是致敬嘛。
B. 网络文学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盗版和抄袭是困扰网络文学发展的两大顽疾。相比较而言,抄袭的治理难度更大。在缺乏创作规范、创作压力巨大而商业前景日益被各界看好的网络文学界,抄袭事件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
文学网站也加强了反抄袭的力度。目前在作品上线之前一般都要做人工审核和机器查重。但正如欧阳友权所指出的,网络抄袭的根本原因在人,在创作者,在写作主体的能力不逮和功利心态。他说:“文化资本的逐利性、商业力量的诱惑力、读者市场的激烈竞争都是抄袭事件的直接推手,但它们背后还是人的价值观在起支配作用。如果一个网络作家能严于自律,经得住诱惑,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责任,少一点商业心态、多一点艺术追求,任何商业环境和技术语境都很难使自己走进抄袭的陷阱。”
C. 求几件关于著作权纠纷的事件
(1)于正《宫锁连城》与琼瑶的《梅花烙》,最终于正败诉,被判实质性相似(即通俗说的抄袭)。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表达,而不是思想。如果只是某类主题相似,是不构成抄袭的,但如果情节设计,人物关系,语言表达高度相似,那就会构成抄袭。
琼瑶方面,上诉时概括了于正抄袭的21个主要情节。最终法院判决确认了其中的9个主要情节,存在实质性相似,并认定剧本《宫锁连城》作品涉案情节与原告作品剧本《梅花烙》及小说《梅花烙》的整体情节具有创作来源关系,构成对剧本《梅花烙》及小说《梅花烙》改编的事实。用通俗的话来说,抄袭情况属实,于正方面需向琼瑶方面赔偿500万并公开道歉。
情节1——偷龙转凤,是法院认定为抄袭的情节之一。让我们以此为例,来探索著作权法中思想和表达的界限。
(1)偷龙转凤,如果该情节概括到了“偷龙转凤”这一标题时,属于思想
(2)如果该情节概括到了“福晋无子,侧房施压,为保住地位偷龙转凤”,仍然属于思想
★(3)但对于原审判决所认定的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细节的情节,则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且不属于唯一或有限表达以及公知领域的素材。
陈喆(琼瑶本名)对于情节1中的设计足够具体,可以认定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具体是福晋连生三女无子,王爷纳侧福晋地位受到威胁后,计划偷龙转凤,生产当日又产一女,计划实施,弃女肩头带有印记,成为日后相认的凭据,该情节设计实现了男女主人公身份的调换,为男女主人公长大后的相识进行了铺垫,同时该情节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的起因,上述细节的设计已经体现了独创性的选择、安排。
(4)虽然与余征抽象概括的第4、5层级相比,原审判决中对于情节的认定未概括某些细节,如如眉挑衅映月、将军亲临佛堂施压等,但并未影响该情节属于表达的判断。
(2)
从大热的网络小说,到精装出版的实体书,再到去年年尾的电视剧,2013年至今,《锦绣未央》始终陷于“抄袭”风波。2017年1月,11名作者联合起诉原著作者秦简抄袭。现在还没有最终判决结果。
(3)唐三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涉嫌抄袭大风刮过《桃花债》,这在晋江网上是一段传了很久,很多粉丝热议的事件。因为三生三世 改编成影视剧,又被重新推上风口浪尖。双方粉丝各执一词,各自有很多的举证,但作者大风刮过本人没有提起诉讼,所以这个争议始终在民间,还没有走上法庭。
(4)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这是国内最早被法庭判决抄袭成立的案件之一。但事后,郭敬明始终没有道歉,商业影响力依然要高出原作者很多。
D.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当红网络小说种类套路固定,种田文、重生文等等,极易模仿抄袭,大量雷同的类型小说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当这种文学已经形成一种体系,可用的环节、元素,情节套路都已经基本固定。网文编辑们也会倾向于选择上架热销网文的“同款”,粉丝基础会保证他们的盈利。
E. 网络小说抄袭现象为何屡出
抄袭不可怕,最怕连自己的书都抄。
F. 为什么现在的网络小说抄袭的这么多。
因为抄袭比较简单,但身为一名作者的我,当然要抵制这种行为
G. 你怎么样评价网络小说疯狂抄袭的现状
我觉得就是现在的一个大众的趋势,因为自己写不出东西,所以就只能抄袭了。
H. 如何抵制网络文学的抄袭现象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作品总量1454.8万种,当年新增作品即达175万部,数量巨大的作品之下,发现抄袭线索主要来自于读者,读者是监督网络文学抄袭最强大的力量。
此外文学网站也英加强反抄袭的力度,在作品上线之前一般都要做人工审核和机器查重,,网络抄袭的根本原因在人,在创作者,在写作主体的能力不逮和功利心态,如果一个网络作家能严于自律,经得住诱惑,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责任,少一点商业心态、多一点艺术追求,任何商业环境和技术语境都很难使自己走进抄袭的陷阱。
希望网络作品的抄袭现象可以得到遏制!
I. 网络小说频现抄袭事件,这股不好的风气该怎么去扭转
郭敬明和于正混得挺好的呀!
J. 你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抄袭现象
网文抄袭泛滥已经是个老话题了,首先表明态度,抄袭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写文的过程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自己的孩子,被抄袭的心情,就像自己的孩子被抱走一般,难以容忍,特别是抄袭者还因此获得至高荣誉的时候,更是意难平。
网文抄袭泛滥的原因很多,然而我一直认为缺少对原创的敬畏之心、以及社会对抄袭的纵容是导致如今抄袭成风最为主要的原因。
脑残粉的纵容让抄袭者有恃无恐
实际上,除了原作者以外,真正关心是不是原创的人少之又少,大家在看网文的时候关注的是故事好看不好看,至于是否抄袭,根本就不care。还有很大一部分脑残粉认为抄就抄了,不是全盘照抄的就行,毕竟千金难买我喜欢,或者认为自己大大的书根本不存在抄袭,只是借鉴而已,甚至觉得是原作者眼红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在郭敬明、唐七公子、安意如等人的粉丝中经常可以看到。脑残粉的纵容,让一些抄袭者更加有恃无恐。
网文类网站的“鼓励”
很多网站为了获得流量,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看,也会鼓励一些写手“借鉴”他人作品,甚至直接将其他网站的桥段照搬过来,更换主人公名字、地点、以及书名之后重新上架。这类型的抄袭现象在一些小网站尤为突出。
另外,网文被抄袭的时候,一般是自己收集资料,做好调色板,然后上传给网站编辑判断是否抄袭,如果认定抄袭的话,严重的会将抄袭者的书下架。这儿就存在一个问题,网站编辑在判断是否抄袭的时候未必客观,可能会比较主观的进行认定,或者单纯根据词语、句子的重合度进行判断,而不是看整体的构思、背景等。一旦网站编辑判断失误,就会打击原创者积极性,助长抄袭者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