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只是中国特有的吗
『壹』 中国第一本玄幻修真小说是什么他是根据什么题材或依据来写作的,难道真的只是幻想作吗
第一本玄幻内容的小说已经无从考证 了 不过玄幻这个名词的由来是因为 《飘渺之旅》的出现 当初,中国幻 想类小说都是以西方魔幻(魔法、斗 气、幻兽)为主,通称魔幻小说,后 来第一本中国背景的修真小说:《飘 渺之旅》出现,使中国终于有发展本 国特色小说的背景设定。继而,玄幻 (修真、武侠、鬼道)小说替代魔幻 小说成为幻想类小说的通称。 从某 种意义上说,《飘渺之旅》就是第一 部玄幻小说
『贰』 什么叫做 玄幻小说 有没有具体的定义
玄幻小说的定义
玄幻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通常以冒险、战争为主题,时代背景、世界观等皆无拘束,可任凭作者想象力自由发挥。与科幻、奇幻、武侠等幻想性质浓厚的类型小说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玄幻小说一词为香港作家黄易所提出,原意指“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
1990年代后半网络文学兴起,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作品与日俱增,其中许多作品是以日本角色扮演游戏为基础所衍生出来,带有剑与魔法风格的冒险故事,曾一时被归类为RPG小说。但随著故事题材的拓展与多元化,开始有人引用玄幻小说一词来为这些小说分类,并且迅速普及于网络社群之间。
到了2000年代前半,由于文类定义的松散模糊,原则上凡是不能明确归类于科幻、武侠、恐怖等传统范畴的幻想小说,都可以被归于玄幻小说之类,因此其定义也明显超出了黄易初时对此用词的设想。
玄幻小说所涵盖的类型大致上和英语中的"fantasy"较为接近。约莫在玄幻一词开始普及的同时期,奇幻一词亦被引入中文用于对译fantasy,但由于两者的使用社群重叠不大,因而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意涵。
对于惯于以奇幻对译fantasy的社群而言,玄幻意指“混和奇幻、科幻、武侠等多重要素的中文幻想小说”。
对于惯于以玄幻来统称幻想小说的社群而言,他们有时会以玄幻来统括fantasy的范畴,有时会以魔幻一词来指称欧美的fantasy小说,尤其是强调其偏重于超自然与魔法的特色。
玄幻小说的定义,至今仍有不少争议。科幻小说家叶永烈说过,科幻小说、魔幻小说、玄幻小说是幻想小说的三大种类。这种分类方法目前得到较多的承认,所谓幻想小说是一种建立在假想情况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区别在于:科幻小说注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以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为第一部代表作;魔幻小说是建立在神话基础上的,以西方的《魔戒》、《龙枪》等为代表;玄幻小说最近才在中国大陆兴起热潮,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内走得比魔幻小说更远,更自由,不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多空间可以发挥幻想,黄易可视为中国现代玄幻小说的一个代表。中国的玄幻小说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早已把这各种元素都收拢其中了。网络上最火红的玄幻小说之一《飘邈之旅》开宗明义就说:“也许会看到古代中华的延续/也许会看到先进的文明/也许会看到诱人的法宝/也许会看到仙人的遗迹/也许会看到西方中世纪的古堡/也许会看到各种稀奇古怪野兽/这就是飘邈之旅。”仅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玄幻的玄,和玄学没有瓜葛,而仅仅是一种海阔天空恣意纵横的玄想了。
玄幻小说的区别
玄幻与魔幻,科幻,奇幻的区别
魔幻:辞海中可查的词组为“魔幻现实主义”。注释: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该派接受了原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文化的传统影响,同时吸收了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并从西方现代派文学得到了启迪。作品借用古老神话和民间传说,把拉美现实政治社会描写为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不乏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景……
玄幻:这个词辞海中没有,不过从么“某某幻”的构词结构可以分析“玄幻”的概念应该视基于“玄”这个背景的想象吧。那么“玄”的意义就可查了:1、幽深玄妙、高远莫测的道;2、精神性的宇宙本体。而纵观被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的文学作品“玄幻”的内容真实的的确确的“高远莫测”。大量的“玄幻小说”里面有西方的魔法、占星术、中国的武术和谋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或者特异功能,更有神话,而且往往是中国、印度、希腊神话并存其中。这个时候我发现“玄”这个字真的很“玄”。
科幻:可以在辞海中看出,“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写,所以与原本并没有科幻这个词。它的意义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探索人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各种科学事实和预见性想象。所以看出科幻的“幻”不是单纯的YY,而是有“探索”、“科学事实”、“预见”这样的基础的。
奇幻:辞海中查不到,在汉语的概念中还没有准确的定义。查过相关资料,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奇幻可以解释为“传奇”。什么是传奇呢?从中国文化史角度辞海说传奇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从西方文化史角度说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中一种长篇故事诗,主要描写骑士的爱情和游侠的冒险故事”。在现在,一谈及奇幻往往被人联想到精灵、矮人、吸血鬼等等。其实这只是狭义的把北欧神话的概念扩大了。
玄幻小说的概况
玄幻小说,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小说”。它的创作原则就是无原则,它的幻想基础就是无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玄幻小说基本上是综合了西式奇幻、中国武侠、日本动漫、科学技术的大杂烩。
中国文化包容性极强,任何外来事物都能溶进它的怀抱中,并衍生或变形出一些新事物。
玄幻小说正是如此。大多数玄幻小说,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国的武术和谋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再加上神话(而且经常是中国、印度、希腊神话并存……),构建出神奇的世界,精彩的故事。
论到虚构、幻想,玄幻小说是四类幻想小说中最自由的。它写未来科技,却不需要用科学理论验证;它写魔法,又不考证西方巫术学体系;它写武术,却比传统武侠更神奇强大,经常超越人类生理极限……不论是虚拟世界架构,还是人物经历,都是玄之又玄,天马行空,自由无比。
玄幻小说经常遭人斥骂。科幻迷骂它“胡思乱想”,奇幻迷也骂它“胡思乱想”。殊不知,玄幻小说的特点就是胡思乱想,无原则,无基础。但是,这种胡思乱想却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设定,不管这体系能否经得起严谨考证。
玄幻小说,可以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完全对立。魔幻是以“幻”作为渲染,主写现实事件;玄幻则是以现实事件作为情节表象,主写“幻”。
在四类幻想小说中,玄幻小说是最“幻”的一类。因为少了束缚,所以能够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读起来往往痛快淋漓,十分刺激。因此,尽管“正统科幻”和“正统奇幻”都对玄幻大加贬斥,玄幻小说仍然拥有相当广大的读者。
玄幻小说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为,玄幻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拥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快乐与放松——生活中最难受的就是不能随心所欲,而玄幻小说给了读者放松心灵、体验自由的机会。或者说,玄幻小说“读起来很过瘾”。
玄幻小说,由于其本身特征,很难对它下个确切定义。特别是在台湾,很少听到“奇幻”这个词,而是以玄幻代称。
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奇幻”、“科幻”甚至“武侠”小说,其实应该归入玄幻类。而市面上所售的玄幻小说,其中有极少部分实际上是奇幻、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很难获得成年读者的青眯,却往往受到青少年读者狂热喜爱。玄幻小说的作品数量最多,平均水平也最低,到处都是垃圾作品,因此往往令人产生“玄幻小说都很差劲”的印象。实际上,玄幻小说也有出色的精品。
对于“正统”的科幻迷、奇幻迷们来说,如果敞开心扉,不带偏见地去评析,玄幻小说也算是有存在价值的专门类别,而且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甚至还会更为壮大。毕竟,存在即合理,玄幻小说的盛行,是有其社会心理根源的。
『叁』 中国最早的玄幻小说是什么
第一部神怪小说《搜神记》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第一部穿越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
第一个穿越的概念《王质烂柯》
第一部玄幻小说《蜀山剑侠传》
第一部YY玄幻小说《寻秦记》
第一部网络玄幻小说已不可考,不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风姿物语》
以下为开创流派,或者影响巨大的作品。
开创桃色文学巨作《阿里不达年代记》《风月大陆》
开创洪荒流《搜神记》(树下野狐)
完整的西幻流《哈利波特》《亵渎》《魔法学徒》《我是大法师》
纯爱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小子真帅》
网游类《梦幻魔界王》《从零开始》
都市异能流《异侠》
佣兵类《佣兵天下》
第一个摸到流水线套路的文类《光之子》
网络武侠《浪子江湖》
无限流《无限恐怖》
星空机甲流《师士传说》
将仙侠推入高潮的作品《佛本是道》
最后恶搞一下,第一部神话版历史小说是《晋书》
『肆』 玄幻小说只在中国有吗,美国有没有
有的=v=哈利波特
『伍』 东方玄幻和西方玄幻的区别是什么呢
1、诞生的背景不同
东方玄幻是大背景在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在幻想的基础上加入东方的传统神话传说。东方玄幻容易被海内外华人所接受。
西方方玄幻是在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包含着浓厚的魔幻、魔法风格。
2、作品的大局观不同
东方玄幻是上古时期的仙侠文明,就是以修炼突破天地限制而获得强大力量,而西方传承的是独立的魔幻文明。
3、新时代玄幻作品的发展
东方玄幻:可以说是当代来才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小说”。它的创作原则就是无原则,它的幻想基础就是无基础。
中国文化包容性,任何外来事物都能溶进它的怀抱中,并衍生或变形出一些新事物。因为玄幻小说基本上是综合了西式奇幻、中国武侠、日本动漫、科学技术的大杂烩。
西方玄幻:逐步吸收东方玄幻的武术、音乐、谋略等等特点,但依然是追求自由的主旋律。
(5)玄幻小说只是中国特有的吗扩展阅读:
玄幻作品的特点:
到虚构、幻想,玄幻小说是四类幻想小说中最自由的。涉及未来科技,却不需要用科学理论验证;涉及魔法,又不考证西方巫术学体系;涉及武术,却比传统武侠更神奇强大,经常超越人类生理极限……不论是虚拟世界架构,还是人物经历,都是玄之又玄,天马行空,自由无比。
但玄幻小说必定有一个前提,以各自文化背景有的观念思维,以及英语或者中文特色风格描述的一个非传统幻想类小说。
玄幻小说,可以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完全对立。魔幻是以“幻”作为渲染,主写现实事件;玄幻则是以现实事件作为情节表象,主写“幻”。
『陆』 中国第一部玄幻小说是谁写的
创始人?玄幻小说这个名词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具体到人,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认为古代的 山海经 和搜神记算是最先的玄幻小说
玄幻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通常以冒险、战争为主题,时代背景、世界观等皆无拘束,可任凭作者想象力自由发挥。与科幻、奇幻、武侠等幻想性质浓厚的类型小说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玄幻小说一词为香港作家黄易所提出,原意指“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
1990年代后半网络文学兴起,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作品与日俱增,其中许多作品是以日本角色扮演游戏为基础所衍生出来,带有剑与魔法风格的冒险故事,曾一时被归类为RPG小说。但随著故事题材的拓展与多元化,开始有人引用玄幻小说一词来为这些小说分类,并且迅速普及于网络社群之间。
到了2000年代前半,由于文类定义的松散模糊,原则上凡是不能明确归类于科幻、武侠、恐怖等传统范畴的幻想小说,都可以被归于玄幻小说之类,因此其定义也明显超出了黄易初时对此用词的设想。
玄幻小说所涵盖的类型大致上和英语中的"fantasy"较为接近。约莫在玄幻一词开始普及的同时期,奇幻一词亦被引入中文用于对译fantasy,但由于两者的使用社群重叠不大,因而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意涵。
对于惯于以奇幻对译fantasy的社群而言,玄幻意指“混和奇幻、科幻、武侠等多重要素的中文幻想小说”。
对于惯于以玄幻来统称幻想小说的社群而言,他们有时会以玄幻来统括fantasy的范畴,有时会以魔幻一词来指称欧美的fantasy小说,尤其是强调其偏重于超自然与魔法的特色。
玄幻小说的定义,至今仍有不少争议。科幻小说家叶永烈说过,科幻小说、魔幻小说、玄幻小说是幻想小说的三大种类。这种分类方法目前得到较多的承认,所谓幻想小说是一种建立在假想情况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区别在于:科幻小说注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以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为第一部代表作;魔幻小说是建立在神话基础上的,以西方的《魔戒》、《龙枪》等为代表;玄幻小说最近才在中国大陆兴起热潮,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内走得比魔幻小说更远,更自由,不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多空间可以发挥幻想,黄易可视为中国现代玄幻小说的一个代表。中国的玄幻小说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早已把这各种元素都收拢其中了。网络上最火红的玄幻小说之一《飘邈之旅》开宗明义就说:“也许会看到古代中华的延续/也许会看到先进的文明/也许会看到诱人的法宝/也许会看到仙人的遗迹/也许会看到西方中世纪的古堡/也许会看到各种稀奇古怪野兽/这就是飘邈之旅。”仅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玄幻的玄,和玄学没有瓜葛,而仅仅是一种海阔天空恣意纵横的玄想了。
『柒』 玄幻小说到底是中国文化的歧途还是出路
上世纪90年代末,玄幻小说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和流行,短短数年,蔚为大观,因此玄幻小说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玄幻小说的几大特点:对生物进化和未来世界的想象,对世界末日的虚构与想象,对世界源起的想象与虚构,奇怪的神话宗教体系,架空世界,非人智慧生物/种族。
对于玄幻小说,本人其实也是非常热爱的,所以希望玄幻小说可以发展越来越好!
『捌』 中国的玄幻小说非常的多,为什么不能衍生出漫威宇宙一样的玄幻宇宙
这是因为在美国小说体系里面,角色设定是为剧情服务的,而中国小说体系里面剧情是为角色服务的,也就是说剧情要符合设定。这就是中美小说体系最大的区别。中国小说总是在用设定用剧情去塑造角色,在通过角色的遭遇和内心变化,从而引发观众思考。而美国小说则是用角色用设定去推动剧情,通过戏剧冲突爆发的张力,引发观众思考。
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小说诞生于街头茶馆,类似于说书人讲故事,自然需要人喜欢的角色才能够把故事讲下去。欧美的小说体系,更多的是诞生于舞台剧形式,也就是需要强调戏剧张力。角色是为了最后的戏剧冲突服务的,如果没有戏剧冲突,看剧的人就不想看了。
『玖』 玄幻小说分类的问题,比如说异界大陆和东方玄幻。
在科幻论坛听人说“倪匡的作品不是科幻,可归入奇幻”。
在奇幻论坛听人说“《魔戒之王》是近代魔幻小说开山之作”。
在某著名网站看到“我最喜欢《龙枪编年史》这类玄幻作品”。
又有人说:“黄易的科幻写得很有趣。”
够了。
脑袋疼,心疼。
搞分类似乎该是专家的工作,但看到这些混乱观念,实在忍不住要写点东西出来。
最难受的是,这分类问题还经常引发论坛口水仗。
喜欢或讨厌一件东西,本不需要理由,但若要捍卫它或是抨击它,首先也得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吧。希望朋友们看了此文,能少打些无价值的嘴仗,省下时间去看文、写作或是评论。
以下是笔者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若有不同意见,欢迎一同讨论。
科幻、奇幻、魔幻、玄幻,都带个“幻”字。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何为幻”?
虚构的。瞎编的。不存在的。假的。
可是,非幻想类文学,或者,我们常说“主流文学”,就全是真的么?
文学本来就带有虚构成分。哪部小说是完全真实的?即使是纪实文学,恐怕也有凭想象去修饰渲染的地方。
《红楼梦》中贾宝玉是真人还是虚构的人?
《三国演义》里倒有许多真人,可他们在小说里的对话,真的在历史上存在吗?
全是假的?那么,所有的小说都算得上“幻想”小说了?
也不对。
因为,非幻想类文学,与幻想文学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真实的可能性”,或者说“确实发生的几率”。
也就是说,非幻想类文学,虽然情节、人物都可能是虚构的,但我们很容易就能在真实生活中找到影子。一个故事,一个人,可能并不曾存在过,但只要上街转转,很容易发现类似的故事,类似的人。
非幻想类小说,写的是一些“很可能发生”的事。甚至,根本就是发生过的事,只是把人物改了名字,又或把几个人的经历揉在一起,再加些修饰润色。在进行虚构时,必须符合真实生活的逻辑。
而幻想小说就不同。它所描写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发生的,甚至根本不曾存在的。它所处的时代、环境,距离我们往往很远,不论是时间、空间,都远不可及,并且往往陌生新奇,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例证。
幻想小说,写的是一些“不太可能存在”的事。幻想小说在进行虚构时,不是基于物质的真实,而是基于精神的真实。
换而言之,在幻想小说里,除了人性,其他一切都可以是虚构的。
甚至人性都可以被变更。如果百万年后人类进化成非物质体,恐怕“人性”与现在相比会大大不同吧。
反过来说,幻想小说之所以能有读者,也正因为它里面还有人性。不管故事多荒诞,人性仍然在。没有这一点,就没法引起读者的共鸣了。毕竟,我们的读者都是人。
如果一位螳螂星人看到我的小说,我不敢保证他一定能喜欢。
同样,如果这位螳螂星人的妻子写小说,描写她如何把老公撕碎嚼食,并申明这样才是最美的爱情,恐怕我不但不会感动,还会大骂她。
好了,引出我对幻想小说的定义:
幻想小说,是以虚构的环境为背景,描写人的经历或思想。这种虚构环境,可能是以真实生活(包括古代和现代)为基础去推演,也可能是完全虚构,并不需要符合真实生活的规则与逻辑。
或者说,幻想小说就是造出一个虚假的世界,再把人扔进去,看这人会遇上什么事,会有什么想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会如何行动,会达成何种目标。
这个被创造出来的虚构世界,因为不需要过多考虑真实,所以往往很怪异,却很新奇。
因此,幻想小说,天生就带着精彩、刺激的特质。
但是,幻想小说,和其他所有小说一样,必须有人性存在。至少,要有某种“类人智慧思维”存在。
毕竟,小说属于社会科学体系,而不是自然科学。写月亮也好,写昆虫也好,总要加上人的思想感情。小说不是天体物理专著,不是数学论文,也不是生物学课本。
关注人的内心矛盾,关注人的喜怒哀乐,这才是小说的根本原则。新奇的科学,华丽的魔法,都是为了加强这一原则,而不是背弃或淡化它。无视这一点,小说就绝不会成功。
另一方面,科学、魔法以及种种新鲜怪异的东西,不仅令小说更精彩,也令矛盾冲突更激烈。幻想小说中,人物所要面临的考验,往往比真实生活要严峻得多,也可怕得多。正因如此,人性就更为突出,欢乐、痛苦也更为强烈。
幻想小说中人物的经历,是普通人不可能有机会体验的。
这正是幻想小说的魅力所在。
既然幻想小说要创造一个虚构环境,那么如何创造它?以什么为基础去创造?
科幻、奇幻、魔幻、玄幻,在这一点上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而这些不同方法也正是四类小说的区别所在。
实际上,许多幻想小说是很难归类的,既与以上四类沾边,又不适合完全归在某一类中。退一步说,这四类小说自身也没有足够清晰的定义。在此只是以我个人的观点对幻想小说试做分类。
一、科幻小说
主要以科学为基础进行幻想的幻想小说。对虚构的事物,用科学理论去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至少,作者必须设想出某种科学理论或技术,使作品中的虚构世界有可能存在。
科幻小说既然以科学为基础,又不能抛开小说的人文特质,创作时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着重于描写科学发展,描写新技术所建构出的新世界、新事物,等等;另一种是着重于描写科技对社会、对人的影响,描写在新的科学时代中,人的道德原则、伦理观念、生活目标和生存方式,等等。
前一种,就是所谓“硬科幻”,后一种则被称为“软科幻”。
必须注意的是,这两种方式绝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区分出硬、软,只是由于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只有“科”,单纯描写科学新技术,那就成了科普或科学假想;而只有“人”……那也称不上“科幻”了。
在此还想补一句:硬科幻和软科幻的区别,并不在于作品中“科”更多还是“幻”更多,而在于偏重“科”还是偏重“人”。不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幻”都是必然存在而且一直存在的。“幻”并没有多少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另一方面,即使是软科幻,也必须有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科学理论来支持。也就是说,科幻小说,必须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
例如,对于倪匡的大部分小说,我既不赞成归入硬科幻,也不认为该归入软科幻,而是把它看成科幻与玄幻交界的边缘类幻想小说(倪匡的少量作品,有些具备较为完整的科技设定,确实可算到硬科幻里,另一些则主写人在新科技面前的矛盾心理,似可放入软科幻类中)。
二、奇幻小说
奇幻小说的“奇”,或可解释为“传奇”。那么,奇幻小说就是“在幻想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
奇幻小说的本源,可上溯到古代神话和传说。实际上,大部分奇幻小说都脱不开古代神话的影子。黑暗之神降下灾祸,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这种情节在奇幻小说中最为常见。
在奇幻小说中,人物经常要面对魔法、巫术,甚至与神力对抗;同时,又往往面临着战争与和平、欲望与真情的痛苦选择。人物自身,多数懂得超凡的法术、战技,或是拥有罕见的神器法物;有些奇幻小说主角根本不是人类,而是吸血鬼、半龙半人、精灵族等等。
奇幻小说的这些设定,在令人物光华四射的同时,也把人物带到激烈的矛盾纠缠中,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中。可以说,奇幻小说中的主角,几乎都有着古典浪漫主义英雄气质。
奇幻小说在四类幻想小说中源流最久。那些古代传说、史诗,实际上已是奇幻小说的雏形。
其实,《西游记》、《封神演义》,都能称得上奇幻小说。《绿野仙踪》也算(不是外国那个《绿野仙踪》,是中国的,主角叫冷于冰,学道的)。《聊斋志异》可算是奇幻短篇集了。
但是,鉴于目前模糊不清的概念,并考虑到国人的习惯,我并不想把这些作品归入奇幻,因为中国以前并没有“奇幻”这个专门的分类名词。
目前常说的奇幻小说,大致可分为西式和日式两类。
西式奇幻根源最深,从《魔戒之王》上溯到亚瑟王与圆桌武士,再到希腊、北欧古代神话,处处都有西方文化的烙印。这种文化体系与中国差异甚大,许多地方几乎无法沟通。由于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观念隔阂,中国读者接受起来稍嫌费力。但是,说到对英雄的敬佩,对英雄主义的追求、赞赏,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西式奇幻,通常分为“主流奇幻类”(Hign Fantasy)和“剑与魔法类”(Sword&Sorcery)两种,前者比较注重文学性(如《魔戒之王》),后者则多偏重于冒险、战斗,更象是“动作片”。
日式奇幻,实际上是西式奇幻和日本文化结合的产物,而日本文化中又有中国文化的血脉。因此,比起西式奇幻,日式奇幻更容易赢得中国读者的亲近。再加上精彩动漫的辅助推广,日式奇幻很容易就在中国闯开了一条路。
日式奇幻,绝大部分是日本武士道精神、西式奇幻故事、中国谋略智慧的结合。文化根基较弱,但娱乐性强,人物塑造往往非常炫目。
一些恐怖小说,以现代生活为背景,加入吸血鬼、狼人、鬼魂等元素,勉强可归入奇幻类,或归入奇幻小说与恐怖小说交界的边缘幻想类。
所谓“历史架空”小说,通常是虚构出一个世界,或是一段历史,然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传奇故事,其中魔法、巫术、神怪内容并不多,基本采用历史小说的手法来写,人物能力也通常不超过正常人的极限。这类小说的“可能性”虽不大,“真实性”却较强,算是奇幻小说与历史小说的交叉类别。
三、魔幻小说
魔幻小说绝不是指“魔法幻想类”,而是有完全不同的定义,与一般人想象中的概念相去甚远。
魔幻小说,即“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这种流派的创作手法,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以图描绘和反映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往往采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的手法。典型的魔幻小说,其显著特点是:给现实生活变形;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诡异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内涵。
如果说现实主义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以比喻为社会的一面哈哈镜。虽然它蒙罩着一层神秘的外壳,但仍然是要描写现实世界。只不过,它没有采取写实手法,而是采用夸张、讽喻的方式。
魔幻小说与其他三类幻想小说的最大区别就是,它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它的“幻”是为了增加神秘气氛、加强讽刺意味,内核仍然是真实生活。
例如,著名魔幻小说《百年孤独》,如果去掉其中“幻”的内容,完全可以跟《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作品放在一块儿。
在《百年孤独》一开始就写到,吉卜赛人抱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吉卜赛人带来了磁铁、望远镜和放大镜等“新鲜玩意儿”,但是两块磁铁要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来换,放大镜又要用两块磁铁加上三块金币。为了看一下从未见过的冰块,居民们每人要付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
看过全书,再回看这段情节,就能明白这根本不是在写吉卜赛人,而是隐喻殖民者对贫苦人民的搜刮。《百年孤独》中,这种带有强烈讽喻意味的情节比比皆是。
因此,魔幻小说,根本不是娱乐性小说,而是外表夸张、内涵深刻严肃、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小说。
四、玄幻小说
玄幻小说,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小说”。它的创作原则就是无原则,它的幻想基础就是无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玄幻小说基本上是综合了西式奇幻、中国武侠、日本动漫、科学技术的大杂烩。
中国文化包容性极强,任何外来事物都能溶进它的怀抱中,并衍生或变形出一些新事物。
玄幻小说正是如此。大多数玄幻小说,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国的武术和谋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再加上神话(而且经常是中国、印度、希腊神话并存……),构建出神奇的世界,精彩的故事。
论到虚构、幻想,玄幻小说是四类幻想小说中最自由的。它写未来科技,却不需要用科学理论验证;它写魔法,又不考证西方巫术学体系;它写武术,却比传统武侠更神奇强大,经常超越人类生理极限……不论是虚拟世界架构,还是人物经历,都是玄之又玄,天马行空,自由无比。
玄幻小说经常遭人斥骂。科幻迷骂它“胡思乱想”,奇幻迷也骂它“胡思乱想”。殊不知,玄幻小说的特点就是胡思乱想,无原则,无基础。但是,这种胡思乱想却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设定,不管这体系能否经得起严谨考证。
玄幻小说,可以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完全对立。魔幻是以“幻”作为渲染,主写现实事件;玄幻则是以现实事件作为情节表象,主写“幻”。
在四类幻想小说中,玄幻小说是最“幻”的一类。因为少了束缚,所以能够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读起来往往痛快淋漓,十分刺激。因此,尽管“正统科幻”和“正统奇幻”都对玄幻大加贬斥,玄幻小说仍然拥有相当广大的读者。
玄幻小说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为,玄幻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拥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快乐与放松----生活中最难受的就是不能随心所欲,而玄幻小说给了读者放松心灵、体验自由的机会。或者说,玄幻小说“读起来很过瘾”。
玄幻小说,由于其本身特征,很难对它下个确切定义。特别是在台湾,很少听到“奇幻”这个词,而是以玄幻代称。
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奇幻”、“科幻”甚至“武侠”小说,其实应该归入玄幻类。而市面上所售的玄幻小说,其中有极少部分实际上是奇幻、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很难获得成年读者的青眯,却往往受到青少年读者狂热喜爱。玄幻小说的作品数量最多,平均水平也最低,到处都是垃圾作品,因此往往令人产生“玄幻小说都很差劲”的印象。实际上,玄幻小说也有出色的精品。
对于“正统”的科幻迷、奇幻迷们来说,如果敞开心扉,不带偏见地去评析,玄幻小说也算是有存在价值的专门类别,而且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甚至还会更为壮大。毕竟,存在即合理,玄幻小说的盛行,是有其社会心理根源的。
总结
在科幻、奇幻、魔幻、玄幻四类幻想小说中:
科幻小说,可以说最严谨。它有一条根插在科学中,因此一定要有科学性,并且要认真求证。要创作科幻小说,需要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幻小说通常是以未来为背景。
奇幻小说,人文色彩最浓。它讲究文学性、艺术性。要创作奇幻小说,需要足够的写作技巧,并且要对西方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奇幻小说通常是以中古或(类似中古)的时代为背景,科技水平不能太先进(否则魔法就失去价值了)。
魔幻小说,现实意义最强,讽喻色彩最浓,也最为深刻。它的价值,不在于“幻”,而在于“幻”之下的现实生活。要创作魔幻小说,需要足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素养。魔幻小说通常是以近现代为背景。
玄幻小说,最为自由,娱乐性也最强。要创作玄幻小说,往往需要比其他三类更为新奇、刺激的情节。写作门槛低,写出精品难。玄幻小说的背景不受限制。玄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幻想文学类别。
『拾』 中国玄幻小说什么时候才能有闻名世界的经典
你指望快餐能做出绝世美味,想太多了,现在中国的玄幻小说,大多打怪升级的套路,有谁真能坐下来好好构思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故事,有谁能不厌其烦,不被催更的一字一字去书写去修改。真要是有这样的,差不多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