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的出路在哪
1. 写武侠小说的前途
现在的武侠小说前景可谓是成王败寇。
因为现在的武侠可以说都被金庸垄断了。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可是金庸已经不在写了。
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
不要求你比金庸写的好。只要求你的文字能唤起读者的热情。
那么,你将比也言情小说更有前途
还有什么疑问网络HI我
2. 现在的武侠小说还有前途吗
当然有!
武侠小说是每个人孩童时期的爱。
以电视剧来说,到现在都还喜欢成龙演的武打片,以及古装江湖剧。
《南少林寺》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半夜三更,改电视画质,静音看电视的经历你们有吗?
现在不是很多小说改编电视剧吗?以这个方面来说,武侠小说是相当有前途的,当然,你要写出江湖人的豪情万丈!
现在不是很多小说改编电视剧吗?以这个方面来说,武侠小说是相当有前途的,当然,你要写出江湖人的豪情万丈!
3. 当今社会武侠小说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它可以有哪些出路
可以把那些奋斗过程当作现代化自己努力的根本,像毛主席,可以把水浒传的背景当作教科书来教导下属多发掘人才,体会民情。武侠小说也可以当做休闲,曾经有一个武侠迷,为了追求杨过的浪漫,唯美,立志读书,虽然最后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但进入了哈佛大学
4. 传统武侠小说在现今还有出路吗
当然有,看的人还是挺多的
5. 现在写武侠小说有出路么
可以的
首先,国家现在对于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很大,你写武侠小说将来形成产业了之后可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另外,当前的武侠小说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就现在的市场来看,武侠小说精品难出,依然停留在金庸,古龙的时代。因此,当前的武侠小说的市场空缺很大
最后,现代人对于现实的逃避心理愈演愈烈。人们越来越来希望能够在小说的虚拟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麻痹自身。因此,武侠小说值得你去写
6. 请问老师,武侠小说的出路是什么(闲人勿进)
说《三体》的那个真是不学无术,《三体》是什么时候的小说知道吗?06-10年的小说,什么时候轮到了去年(16年或者15年,如果你用的是农历)?去年是因为要拍电影,然而电影和小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小说不能总靠电影和电视剧!难道名著不拍成电影电视就不是名著了吗——我估计这个人连小说都没看过——还有去年是【三体热】不是【科幻热】
武侠小说的问题我回答过了很多,现在对于此,我想说,武侠小说,先不要在于一个题材,先是,你确定这是小说,小说有什么?有人物!人物有什么?有人物特点,有人物性格,我可以这么说,人物性格,一旦设置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动,剧情要为人物性格服务。
举个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物路人甲,设定了郭靖的性格,然后这个路人甲去强抢民女,你说这是为了小说情节不得不这么写,然而既然设定了郭靖的性格,又怎么可以再干这个?
巴金曾经说过,他说小说人物不是他控制的,而是人物控制着他——巴金这样说比较玄乎,其实意思就是,小说人物又人物自己的设定,虽然你是设定者,但你不能随意改变剧情,否则就不合乎剧情逻辑了——这叫【合理性】,在小说中太重要了,现在的小说就是人物设定的太不合理了,前后矛盾,令人读之不是伪君子就是圣母婊。
我举这么一个例子,不是教你写小说,而是要你确定,小说就是小说!武侠小说的出路,是小说,不是网络!
网络小说本来只是一种途径,借助网络形式发布的途径,但现在已经沦为一种快餐、小白、YY的垃圾文学——网络小说百分之99.9是垃圾,只有0.1%是好的(尽管只有0.1%,但也够了)。
所以武侠小说可以借助网络这种形式,但不能借助网络小说这种形式!武侠小说的出路,先是小说,把小说写好了,哪种类型的又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什么?讲故事,讲好一个故事!
然后我们到武侠小说,先不说武侠小说一些繁杂的设定,这些设定是细枝末节,不是大道,武侠小说的大道,终究是思想性!或者这么说,符合以上【工】的同时,写出你心中的武侠!
什么是【工】?
本人好写词,不是那种流行歌词之词,乃是诗词歌赋之词,词讲格律,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认为格律为上,苏轼、辛弃疾等人,认为格律并非首要,但要确定当时之时代格局,当时乐谱未流失,填词唱出来,但音调上区别很大,而且就算苏辛这样的人认为格律并非首要的,也是大部分遵守格律的。
作为一个好词之人,本人对格律的要求就是,【工而不拘泥于工】,就是要格律工,但不能过分苛求工,意境在工之上,但不是说就可以抛弃工了,而最高境界,就是在工的束缚下尽情逍遥。
举个武侠的例子:
轻功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原地画一个极小的圈子,然后你就能在这个极小的空间里,尽情逍遥、游若飞龙。
小说就是这样,上面提的人物性格,只是其中一方面,除了小说人物性格,还有文章的结构,剧情的合理性等等,这些,都是小说的【工】
然后,你就要戴着这些枷锁跳舞,真正的高手,哪怕身上戴了再重的枷锁,也能举重若轻,跳出绝世的舞蹈。
然后,你符合了这些条件,你要写出你自己心目中的武侠,不过这些,只不过是【基本】!
那么,什么是高级呢?
比如武侠小说,是什么?不管是架空的还是什么,历史,是永恒逃不过的一个命题——什么是侠?以武犯禁就是侠,这是【本义】!
本义是意思就是原来的意思,然后什么为国为民,这些叫【衍生义】,就好像,【闻】的本义是听,衍生义就是嗅,我们就是从本义出发。
然后,不管是江湖还是庙堂,都离不开一个构架,你可以完全不要朝廷,也可以介入朝廷,当然,一切都是合理——这里有小大之辩,小处谈人性,大处谈天下,二者没有高下之分。
接着,你要找出自己的思想性——怎样才能有思想性,就是不断的学习、思考——现在的武侠作家就是要么缺乏学习,要么缺乏思考。
举个例子,凤歌,他学习的很多,思考的也有,但很多东西经不住推敲,你稍微引证一下就可以反驳他小说里的很多观点,《昆仑》的缺点就是没有逻辑合理性,这和凤歌是文科生有关(PS,本人大学也是文科生),尽管《昆仑》中有很多数学方面的,但不是思维的体现,只是技术的运用,他的历史观也有局限性,他思考了,更多的是思考剧情,所谓的人文观点其实是西方那里照搬进来的,自己思考的关于思想方面的很少。
所以,思想性是最难的,现在很多人就是【懒】!
金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请问你们思考了什么?你们表达了什么?永远的拾人牙慧!
武侠小说,小说,最重要的是思想性!表达作者的思想性,除非你想炫技——中国古代以诗歌为显,回文诗是炫技的一种,璇玑诗更是炫技的最高巅峰,然而,有什么用?
李白炫技了吗?杜甫炫技了吗?苏轼炫技了吗?他们的诗词呢?是中国承认的最高巅峰!
所以,要学习,学习的同时要思考!
如今武侠小说的出路,在《英雄志》——不是说《英雄志》这本小说是出路,而是说《英雄志》的写作以及坚持是目前武侠小说一条已经【探明】的出路
出路不止一条,你能探明第二条吗?
我只能说,加油
7. 武侠小说有前景吗
《刀剑月》一本新星武侠,现在正在飞库网连载,飞库武侠之首。据说作者只有二十岁,写作功力堪比金庸的五分之一,全书通过青龙偃月刀、鲲鹏剑、月牙神镖三把兵器贯穿全文,很好看的,写了已经有一百万字了,你可以网络一下,网络已经收录了,谢谢...另外,作者还有刀剑月六部曲,第一部:《刀剑月》第二部:《月明珠》第三部:《珠玉倾城》第四部:《城上飞鹰》第五部:《鹰泣血》第六部:《血凤凰》,目前《刀剑月》正在创作中,其余五部将陆续登场。
8. 武侠的出路
以武为体,以侠为用,是中国武侠小说最基本的特征。也一向迎合我中华民族
崇尚仁,义,智,勇,信理想人格的传统心理。而新派武侠小说更注入了追求个
性自由的现代文化精神。但不知曾几何时,“武侠小说”这个具有我国浓烈特色
的文学品种,如今在人们的口中已经成了“庸俗” 的代名词。当曾经风靡华人世
界的大众文学已经自颠峰时期的百花齐放,淡褪到如今的黯然无光;当各种强势
传媒和流行文化占据市场,失去光环的武侠小说已沦为阅读领域的弱势族群,当
曾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光环,从当初的万人争读堕落到现时的无人问津。
在下此时心中只有四字可言;“隐隐作痛”~~~~~~~~。笔者自八岁起看第一部梁
羽生的《萍踪侠影录》起,已有一十六年。良师未必,挚友实然。它伴随我长大
,一起陪我渡过风风雨雨!期间虽也常读其余文学,但时至今日,“武侠小说”
仍是笔者的最爱。一直以它那率性由情,随意赋形,在生活场景,人物形象及情
节发展上独特的传奇性及娱赏性深深吸引着我。“时事变迁”,如今武侠小说竟
到了“举步为艰”的地步,这对于我们每一个忠诚的“武侠”迷来讲,可说是万
万没有想到也是深深不愿见到的。痛心之余,笔者在此想对此浅谈两句。
其实我国“武侠小说”一向都是“源远流长”。在我国武侠小说百年发展的壮
丽风景中,如按年代划分应有“新”“旧”两派之区别。以五十年代为一个分界
岭。说起“金”“古”“梁”三大家,各位肯定是众所周知。但殊不知以上三位
只不过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而已。而在此之前的三四十年代,则属我国旧
派武侠小说时期,其中也自有其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当属南向——“平江不肖生
”向恺然和北赵——“奇侠精忠”赵焕亭两位大师,如论在武侠创作上的造诣及
其贡献而言,较之新派实是“不趋多让”。“精典”二字也在这几位大家的作品
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就其“观赏性”而言较之其余文学更是毫不逊
色。
有一个问题,可能有众多“同行”都为此想过,那就是我国武侠小说沦落至此
到底为何?笔者也曾为这个问题困惑良久,长思之余,也算有点心得。笔者认为
到此地步固然有客观因素存在,但究其根本原因应还是在其自身,本质就是现今
绝大部份小说创作水平实在太差,大量伪劣之作充溢市场,情节更是千篇一率 。
每每男主角身负血海深仇,下山行侠仗义,奈何武功太低,屡屡不敌。幸好我神
州大地,人杰地灵,千年人叁,万年灵芝,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在奇遇巧缘之下
内功大增!名山大川,边疆荒漠,风尘奇人藏龙卧虎,更是慧眼独具,传之衣钵。
更授予绝世神功。另奉赠上古宝剑一把。天下弟一高手从此诞生。固然,少不了
绝世美女倾心相爱,以身相许。~~~~~~~~~~~~~~~~~~唉!读此等小说,正如“味
同嚼蜡”,久而久之,不禁心灰意懒之极,“独伧然而涕下”。长此以往,纵使
“古龙“重生,“金庸”复出,恐也难消其颓势矣!
说了许多,其实归根到底也就不外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写好。对于这个
问题,余本没有发言权,一来文学造诣颇低,二来文笔又甚是粗劣。但话已至此
,只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就随便说两句吧!笔者认为,要想创作出一篇成
功的“武侠小说”,至少要具备以下四点。
其一“文笔”[武侠的基础];“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笔者并不认
为它必须要有真正趋向完美和浓厚墨香的文字。但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有自已
的风格和特色。这一点金大侠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大多数读者都很难否认,金
庸的文笔虽然远非完美,但它俊爽潇洒,诙谐逗趣,其半文半白,简练又略带幽
默的叙事方法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不忍释卷。而梁羽生的文字含蓄蕴籍,清丽
婉转,好象一阕宋词,读起来,但觉余音袅袅,大有满口生香之意。古龙的文字
典雅古朴,辟境造意,别具一格,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读之余让人旦
觉余味无穷。我想用“难分伯仲”,“各擅胜场”这两个词来形容这三位的文笔
应该是再恰当也不过。成名并不是偶然的,如今武侠作者数不胜数,可真正的杰
出人物能有几人,真正称的上宗师的也不过这三位大家而已。好的文笔并不一定
意味着能成功,但想成功没有好的文笔却是万万不行。
其二“情节”[武侠的命脉];这里用“命脉”二字是因情节于武侠小说的重要
性就如同脉搏于人一般。常人心脉一断固然命不久矣,对于武侠而言,情节平淡
无奇自然整部小说都死气沉沉,索然无味。而一部成功的情节营构应当蜿蜒曲折,
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其实古往今来
如要在小说情节上“华山论剑”的话第一人自当首推金老先生,他在这方面的造
诣确实是“首屈一指”。小说中宏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真可说是奇
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至于武功的描写,爱情的阐述,更是
无不从精彩的情节中完美体现出来。例如《笑傲江湖》中独狐九剑中之无招胜有
招的要诣,《射雕英雄传》中降龙十八掌之让敌人避无可避,让无可让的宗旨。
《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之十六年的爱情长跑。无不绘声绘色,十分传神。
更让人叹服的是,金庸的小说“山藏海纳,无所不包”,什么天文地理,五形八
卦,阴阳相克,琴棋书画,医道用毒可谓应有尽有且尽能化为绝世武功。这些于
无形中就提升了作品的档次。想当初,金大侠以《书剑恩仇录》起家即一鸣惊人
,《飞狐外传》一出更是石破天惊,万人争读。直至〈射雕英雄传〉被视为天书
,从此确立一代宗师之地位。笔者常想武侠小说能写到这种境界,也恐怕只有“
天才”两个字才能解释的通了。
其三“历史”[武侠的主流];对于武侠小说来说,“历史”通常是使之更生动,
更精彩的背景要素。而我国的历史又素以“博大精深”而著称。正所谓入宝库岂
能空手而归。如论金梁古三大家,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比较注重历史环境
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笔者往往惊叹於他
们对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与娴熟运用像是重现历史场景般详细生动,
同时又令人物灵活地穿梭於僵硬固定的既定史实之中。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们的小
说才能成为“武侠名著”。其实,“历史是武侠小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
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抽离历史,脱离现实的
武侠小说,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的天赐良缘。而古龙的小说则是另一种
风格,他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这
也是笔者对古龙小说一直持保留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时的武侠小说家们在
其它方面比古大侠差得还远,这一点倒是发扬光大,更进一步,往往写得不知所
云,让笔者读完之后如处云里雾里,连是何朝代都没搞清楚。不禁啼笑皆非。能
写到这种地步也可用两个字来形容“神童”。
其四“人性”[武侠的灵魂];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性,指的是小说主人公一定要
有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武侠小说讴歌的正是生命的自由,人性的壮美,以及长
留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统中的浩然正气与道义精神。正所谓“武侠”,“武
”不仅是对力的崇拜,更是对义的追求。而“侠”更是重然诺,尚气节,轻生死
的,见义勇为,扶正除邪的“正气”化身。这一切本身就是我们现代社会中所崇
尚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优缺点都同时存在。小说也正是如此。只要
能深刻的创作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亲切
,感觉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样的小说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自武侠小说没落至今,有许多作者仍不断地努力著,试图为武侠开荆辟路、再
注新血。然而一则大势所趋,更刺激眩目的流行产物渐占上风;一则努力的成果
不彰,成功者鲜矣。老一辈的如“卧龙生”“司马翎”等人自不必说,新生代的
黄易,李凉储人虽已有了一定的成就,但还远远未到一代宗师的地步。与金梁古
三大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纵观我武侠数百年历史,“煮酒论英雄”,金庸确是
天下弟一,当之名至所归。其作品实已到了“圆熟无暇”的境界。但笔者认为金
庸的出现既是我武侠界之福,也是不幸。正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岳”,其成就已
致极致。是武侠小说高山仰止的绝境。许多读者心目中往往只有金庸,完全忽略
了其他优秀作家。对我武侠文学发展全局而言,实是弊多利少。眼看我武侠小说
已有数十年的空白出现,至今尚无领军人物出现,小弟心中实是闷闷不乐。但笔
者想,天下万物,无不“盛极而衰”衰极必盛”“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我武侠整
体“萎靡不振”之际,自有百年难遇之奇才横空出世,重整河山。再创盛世。盼
我武侠第二春早日到来。不要再折磨我们这些可怜的武侠FANS了。
此正是“武林至尊”“唯数金庸”“号令武侠”“莫敢不从”“??不出”“
谁与争锋”。可此人究竟是谁?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9. 现在武侠小说是不是已经不行了
人类总是对新设定充满着好奇,所以老式的武侠小说早已经被淘汰了,比起玄幻小说,武侠小说里面最多也就一招杀几人,玄幻小说一招可以直接毁灭现场,所以武侠小说早已经不行了
10. 武侠小说还有前景吗
恕我直言,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对武侠进行革新,恐怕是·······就像当年,梁羽生大侠首先改革武侠,然后金庸大师将武侠带上辉煌,然后古龙大侠再次革新,创立新派武侠,并将新派武侠推向巅峰。而现今,像古龙大侠那样的改革者已是不见踪影,而仿金庸大师的作者却是越来越多,因为走前人的足迹成名容易,而自立新派则困难重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