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派武侠小说的区别
㈠ 新派武侠与旧派武侠有什么区别
在近代武侠小说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是以1954年梁羽生於《新晚报》刊载的「龙虎斗京华」为分水岭,将武侠小说分为新、旧派武侠。在梁羽生之前的通称为旧派武侠,其中以南派的赵焕亭、平江不肖生以及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卢、郑证因、朱贞木)为代表;而五○年代之後的新派武侠,则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作家最负盛名。
此外,新派武侠在内容、观念和写作技巧上,也与旧派武侠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您要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可以从下列几个特点来做判断:
-旧派武侠-
武侠小说在清末民初的年代曾经盛极一时,而这段时期问世的武侠小说则被归类为旧派武侠,其对後代的武侠小说发展影响至深、有开拓奠基之功。旧派武侠大概有下列几项特点:
1 在内容上,主要是描写报恩复仇、除暴安良、剿匪平盗和民族斗争。
2 在武功描写上,或为神奇剑术、或为平实技击。
3 在小说技巧方面,基本采用章回体的小说格式和史传描写方法。
4 在观念上,主要是写善恶之争,通过平民与豪强、侠客与恶霸、清官与贪官污吏等之间矛盾斗争,来显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新派武侠-
在五○年代之後,新派武侠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格局,让逐渐式微的武侠风气又攀上另一个巅峰。其实新派与旧派之间并不能完全分割,在初期时,新派武侠也承袭了大量的旧派武侠元素,不过新派武侠突破了旧藩篱,使之更具现代感、多样化,且在剧情铺陈或写法上也与旧派迥异:
1 联系历史而不拘泥於历史,充分敞开想像。
2 刻划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
3 新派武侠小说也写江湖门派之争、正邪之斗、报恩复仇、除暴安良、民族斗争等仍是主要内容,但同时更注意了描写寻宝探险、情变、艰难的学艺过程和破案解谜等。
4 文体上吸收了大量现代文艺笔法和技巧,语言追求简洁、流畅、口语化,情节结构复杂,擅用多角度展示,心理描写和推理技巧等。
5 武功描写突破了传统的门户之见及「过招」窠臼,而重视内功、点穴、暗器、毒药和心智的较量,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玄功、妙式,而以「气势」与一个「快」字决胜,并发掘「武学」内在的生活哲理内容。
以上是新、旧派武侠的区别。而您所提的那种类似风云的武侠类型,可能不适用於新、旧派武侠的分法(因为旧派也有类似奇幻风格的小说存在),我想应该是以武侠小说流派来区分。例如叶洪生教授曾将七○年代之前的武侠小说区分为「技击派」、「超技击派」、「鬼派」、「新派」和「奇幻仙侠派」等类型,不过这样的分法在现在已不敷使用了。随著时代的演进,目前武侠小说还融合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元素,像是多了魔法、修真跟无尽时空想像的玄幻武侠类,存在著神怪、奇幻、毁天灭地的力量,这些都是以前所没有的东西。
㈡ 旧派武侠小说和新派武侠小说的区别在哪
我感觉就派武侠小说和新派武侠小说的区别,其实在于旧派武侠小说比较有一些旧世纪的味道,我感觉那种旧世纪的味道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对那种旧世纪的怀念,让我带给我们的感觉其实是非常不错的,那种旧东西特别有味道
㈢ 什么叫旧武侠小说
古章回体小说,陈腐语言,半白话文,市井百姓看的都郁闷,小说篇幅N长,废话太多,情节无新异,仙魔情爱,蜀山剑侠之流,藏龙卧虎,仁义大侠传记.
这就叫旧派武侠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新”在去掉旧小说的陈腐语言,用新文艺手法去构思全
书,从外国小说中汲取新颖的表现技巧,把武侠、历史、言情三者结合起来,
将传统公案与现代推理揉为一体,使武侠小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㈣ 武侠小说和玄幻小说有什么区别
先承认我是复制的
玄幻小说简单地说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反科学。玄幻小说我们不能当科幻小说读,当科普小说看,甚至不能把它当成魔幻系列看,它是建立在一个反科学的基础上;
第二点是反写实。因为我们写实主义有一套人性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还有政治的逻辑、还有理性的逻辑,写实的四大逻辑,对玄幻小说都套不住,它必须挣脱这四大逻辑才“玄”得起来,“幻”得起来;
第三个是反阐释。玄幻小说看起来很好看,怎么来阐释他?没法说。简单的东西不好阐释,复杂的东西也不好阐释,玄幻是把简单的东西做复杂了,还是把复杂的东西做简单了,还有待去实践,这是我对玄幻小说的逐步学习和体会。
武侠小说是每个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也许至今还没有出现另一种文学形态可以像武侠小说这般深得民心。在中国的武侠小说的派系里,有旧派和新派之分,旧派以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及王度卢为代表人物;新派以金庸,梁羽生和古龙为代表人物。不言而喻,后者深受前者影响。
武侠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说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无远弗届,驰想生命的奥秘,与中国各类古科学结合后,创造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动人天地。在那处,我们可以驰骋於中国优美深博的文化里,纵横於术数丹学、仙道之说、经脉理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宗教哲理,任由想像力作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深思,与历史和人情结合后,营造出武侠小说那种独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说现实,追求难以由任何其他文学体材得到的境界。」这正是显现他对武侠创作所持的态度
㈤ 文学:新派武侠和旧派武侠有什么区别
自1954年梁羽生《龙虎斗京华》后,便是新派武侠的开端。旧派武侠的共同特征是使用话本语言或浅显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而成。与此对应,之后的新派武侠作品,除使用白话文创作,与旧派比较,还具有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学技巧。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是新旧两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
㈥ 急寻大陆新武侠与旧武侠的区别
楼上的不要瞎说,步非烟算什么,武侠里带了玄幻就算新武侠?几篇短篇就可以挑战金庸?她说她要PK金庸,就真的能PK掉金庸了
这让我想到神雕侠侣中最后一回,新排出来的五绝 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 去华山,看到一帮人在华山那华山论剑,一开始他们以为武林之中出了很多后起之秀,但看了他们的武功之后……楼主你懂的,步非烟就是那些自认为可以华山论剑的“后起之秀”
要真的算后起之秀(就像神雕里的张君宝、郭襄),只能算 孙晓 凤歌
孙晓为《英雄志》的作者、凤歌为《昆仑》《沧海》的作者
武侠小说之所以有新、旧两大派的说法,大抵是由新、旧文学之分而来。故范烟桥着《民国旧派小说史略》特加点明:“旧派”主要是指章回体小说。然而此一 界定对于武侠小说而言,并无太大意义;因为凡是长篇武侠小说必分章回,无论其 为对偶、孤句或是长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
那么所谓“新派武侠”小说究竟何所指?笔者认为理应以作品的内容所表达的 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文学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新派武侠诞生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作家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因此题材更加广泛、更加精彩,人物形象也脱离了以往武侠一味求“侠”的风尚,更加贴近读者,表现了侠骨柔情的精神内涵。新派武侠因为其作者生活时代,在情节安排等方面抛弃了封建思想,也脱离了真实的历史背景,使作品更像是在一个架空的却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世界。如新派武侠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就融入了义和团。在写作技巧上,新派武侠融入了西方小说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此段来源,网络)
旧武侠是指古代的武侠故事(一楼把旧武侠归为金庸古龙我笑了)
比如《水浒全传》、《包龙图公案》、《海刚峰公案》
清代后期:《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施公案》、《彭公案》、《海公大红袍》、《海公小红袍》、《永庆升平全传》、《绿牡丹》、《圣朝鼎盛万年青》、《刘公案》、《狄公案》、《林公案》、《白牡丹》《正德下江南》、《英雄大八义》(大宋八义)、《小八义》(梁山后代)等侠义公案小说。
还有民国以后出现的《明清八义》、《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童林传)、《五女七贞》等等,尽管从年代划分不属于“古典文学”,但也都属于传统侠义小说,多以曲艺说书形式流行.到了当代,由于小说、影视、戏曲、曲艺的发展,传统武侠文学被改编为评书、评话、弹词等各种形式的作品,不断丰富发展,续书也很多,比如《金刀黄天霸》、《白眉大侠》等。
新武侠是由 梁羽生 创立,金庸 集大成者的
个人观点:
从写作上,新武侠更加白话,从内容上,新武侠最大的特点就是 内功,从思想上,新武侠更加人文、思想更加先进,旧武侠有明显的男尊女卑的倾向,在新武侠中,这种倾向慢慢的变少甚至没有,看梁老的《白发魔女传》就知道了
新武侠的三大代表:金庸、古龙、梁羽生,其中也有司马翎、卧龙生都作者也不错的
然后自从金庸封笔古龙逝后,武侠逐渐低落
温瑞安的出现挽回了一些局势
直到 黄易的出现,他对武侠的贡献在我看来大于 温瑞安
不过黄易不是只写武侠的,他也写科幻的
他的武侠作品,《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破碎虚空》《边荒传说》《寻秦记》等都是很精彩的作品。
而现代
孙晓
俗话说,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虽说是片面的,但也能说明英雄志的优秀
凤歌
在我看来,凤歌的成就在孙晓之上,只不过孙晓比凤歌较前出书
在06年,《昆仑》的出现,奠定了凤歌作为大陆新武侠小说领军人物的地位
沧月
欺世盗名之徒,她的作品是打擦边球的,按法律上来说,不算抄袭,但按道德上说,已经抄袭太多了,这也算了,自己的品德也不好,她的武侠作品更像言情小说,称其为批着金庸外壳的琼瑶小说
步非烟
没什么坏的地方,就是感觉狂了点,虽然狂是必须的,不狂的人连进步都很难,孔子都说不与中庸者为伍、那么至少也要和狂狷者为伍。不过她的作品,更像是玄幻小说,黄易的虽然是玄幻武侠小说,可到底玄幻的成分几乎为0,寻秦记穿越时空也不能完全算玄幻,唯有破碎虚空才玄幻,如果单看《大唐双龙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玄幻,而步非烟的作品,我不喜欢
翔子
古龙之徒,《放纵剑魂》《剑蝶》作者,书很有古龙味道(现在大部分武侠作者都喜欢模仿金庸)
另外i的还有 郑丰、马舸、浴红衣、贾羽、水蝎佳人、小椴、方白羽、时未寒等,就不一一提及了
㈦ 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区别在哪里
旧派武侠的共同特征是使用话本语言或浅显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而成。与此对应,之后的新派武侠作品,除使用白话文创作,与旧派比较,还具有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学技巧。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是新旧两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
㈧ 新派武侠旧派武侠之间的差别。
金庸作品所有人物都承载着历史使命,每个主角都必须为国家出一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大侠.如郭靖.....等.就连桀骜不逊,亦正亦邪的扬过,古灵精怪的韦小宝这两个区别于其他大侠的特例也不例外地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战争. 古龙作品人物几乎没有任何历史背景,行云流水,随意飘洒,如楚留香....等.李寻欢虽然是探花郎,压根看不出他与朝廷有何关系,陆小凤虽然粉碎了南王世子的阴谋,但本意还是为了他的朋友叶孤城和西门吹雪,与皇帝老儿也扯不上半点关系. 金庸的武侠是民族英雄型,古龙的武侠是浪子型,我比较喜欢古龙 古龙是一个专业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是靠写武侠谋生吃饭的,而武侠创作,对金庸来说,还只是一个副业性的工作。 金庸大多作品里总是小人物慢慢成长为大人物。让人觉得亲切,感觉自己也可以成为书里的人物,因为起点似乎不高。但是这些小人物的成长几乎都是奇遇,虽屡屡出现波折但总有贵人相助。到后期就成为高不可攀神祗般的武林至尊。比如神雕侠侣里的郭靖 古龙笔下的主人公出世就已经身怀绝技,而书里讲述的是主人公不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解决这些困难的往往不是武功强弱,而是人性,智慧,友情等等其他因素。比如流星蝴蝶剑里的孟星魂,小李飞刀的李寻欢 古龙的作品,人物的现代意识较强,个性突出,故事情节比较紧凑,节奏明快而有悬念,篇幅不长而有系列性,古龙作品改编差强人意,因为古龙作品的精髓,神韵以及独特的行文风格没有人能成功地搬上银屏. 古龙写武打场面不如金庸,但古龙擅长描写人物内心变化,试想,两个高手对视五分钟,然后一分钟就结束战斗,这样的难题导演该怎么拍?所以古龙的作品最好是看书,电视剧被改的太多了,与原著相差太大 金庸的作品,比较强调文化背景,人物有比较厚重的继承感,情节跨越的年代较长,用电影作品难以表现出特色来,却更适合用连续剧的方式来再现。金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是相当成功的,所以他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金庸作品平和轻缓,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中小学生都能看懂,都喜欢看 古龙作品句式严谨,寓意深刻,所以有“20岁前看金庸,20岁后读古龙”之说 金庸作品写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 古龙作品写的是侠之风流的浪子,形象 金庸作品中女性多为温柔可人形象; 古龙作品女性多是心如蛇蝎之人.所以古龙又间接失去了一批女性读者. 金庸主角都受到门规江湖道义仁礼信忠孝义节等束缚,无形中英雄有种沉重的精神枷锁,所以才会有乔峰因为"忠"的自杀,韦小宝因为"义"的归隐.所以金庸笔下永远没有古龙式的潇洒风流.仅仅一个令狐冲,略有一点点影子,但也为"忠孝"的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古龙作品也有苦闷,不过不象金庸那样来自外部,而是出于内心.如傅红学红雪,李寻欢都是长期挣扎在内心痛苦的深渊,最终获得个性解放.所以古龙笔下也没有金庸式的大侠.大侠也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如江别鹤等. 金庸作品按部就班,写主角拜师学艺,保家卫国,然后共成名就归隐,是横向描写. 古龙作品写主角摆脱内心束缚,获得心灵解放,是纵向描写. 因为横向,所以金庸迷广;因为纵向,所以古龙迷深. 金庸作品人物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大,全"的平面形象. 古龙作品人物是"潇洒风流,随性而为"的立体形象.
㈨ 传统武侠小说和新武侠小说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价值观念的问题,传统的武侠小说,总是善恶分明,小说主角也总是一副大侠的样子,正直的代表(高大全),但是新派的武侠小说就没有这种限制,小说要表达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传统的那种善恶观念,主角也可以是各种性格的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简单一句话,新武侠区别于传统武侠,就在于它跳出了传统武侠价值观念的条条框框,更加注重人性和特性的描写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