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的侠客
1. 武侠小说中的剑客和侠客如何区别
侠客,重在一个侠字上,自身要有侠义精神,不是街上的混混,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剑客,重在一个剑字上,这种人在剑上有其独道之处,不只是光会耍剑而是专心于剑的使用和发展上。
侠客可以是剑客也可以是别的客,比如刀客。。。,都是有侠义的好汉,有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而剑客他仅仅只是在剑上的过人之处,但在做人上没什么要求,所以剑客有好也有坏,杀手也可以是剑客的,在人心中侠客要比剑客的地位高多啦。做一个剑客难,但要做一个侠客更难!
2. 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是如何理解的
金庸的小说对于“侠”的阐述可谓是淋漓尽致,写出了“侠”的方方面面,写出了“侠”的伟大同时也阐明了“侠”的局限性。
第一方面
“侠”的伟大
代表人物 郭靖 胡斐 萧峰
这类顶天立地的侠客们为国为民可以做任何事,并把行侠仗义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在百姓心中和读者心中的光辉形象无可比拟,充分表明了侠义精神的伟大。
第二方面
“侠”的自由性
代表人物 令狐冲 杨过 张无忌
这类人物在金庸的小说中虽然是主角,但更多的是属于被配角推着前进的人物,他们生活中放浪不羁,感情上无视正邪之分,不理会社会评价,不拘泥于江湖规矩,凡事但凭随心所欲,大有“我欲为之便为之”的狂傲成分在其中。这类人物阐述了侠客们的自由狂放,不受拘束的特点。
第三方面
“侠”的局限性
代表人物 袁承志 陈家洛 陈近南
这类人物在金庸的笔下显得性格比较死板,人物丰满程度也不够,他们自认为为国为民,做事“循规蹈矩”(江湖规矩)。凡事都计划的天衣无缝却最后都一事无成,而其中与其对立的角色们做事就显得不择手段但往往无往不胜,比如袁承志,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和盖世的豪气,却最终被多尔衮利用,落得个与一个并不真心相爱的女人隐居孤岛的无奈结局。
陈家洛更是文武双全,张的更是一表人才,带领的红花会原本拥有武力铲除满清的实力却因为并不想用流血的手段而使人民陷入战乱的愚蠢想法而去幻想去策反乾隆,结果反被乾隆算计,不但喜欢的女人死了,而自己也亲手扼杀了完成复汉逐满的希望。
陈近南更悲催,江湖传言“为人不识陈近南,称做英雄也枉然”这样一句话,可见陈近南在江湖中的地位。但是这个人人品武功样样俱佳的一个人物却从未做成过什么事,甚至在小说中几次出手虽然都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却从未真正赢过,不是手下留情就是被人暗算,而相反他的徒弟韦小宝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常常取胜,无论面对多么诡诈强大的对手甚至是鳌拜和神龙教主这样的绝对强者也战无不胜。
通过这几个人代表人物的失败和他们的对立的角色相比较,金庸先生充分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人们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一些走后门、背后搞小动作和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都可以达成目的。这不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么?金庸通过描写这些人物揭示了这种社会风气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了侠客之路有着重大的局限性和缺陷。
以上是本人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理解。纯属个人见解,望勿喷之。哈哈
希望帮到你了。
3.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哪些潇洒侠客的一生是比较成功的
金庸武侠小说四位最潇洒的侠客,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位的一生?
1、杨过
《神雕侠侣》主要是讲爱情,这个应该没有太大争议吧?
杨过可以给女人提供极为优质的恋爱体验——这是在说他的能力。
杨过对小龙女忠贞不移 ——这是在说他的性情。
我们看惯了古龙笔下那些可怜虫:李寻欢、孟星魂、傅红雪、谢晓峰、李坏,甚至叶孤城、原随云、公子羽,我们看着他们忍受着无人领会的孤独感,于是我们觉得,经历了金庸笔下繁华过境,原来我们需要古龙这一方冷清。
4、田伯光
田伯光是《笑傲江湖》中的邪派人物,人称采花大盗,人倒不坏,与令狐冲斗了几场,武功虽胜过令狐冲,却不比之过甚,亦能识得令狐冲是英雄,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可谓是竖子可教也。古怪的是田伯光掠了仪琳姑娘,既是采花大盗,不但没采了这朵花,反让令狐冲从中搅弄得倒认仪琳为师父,后来又认仪琳其父为太师父,再后来做了不可不戒和尚。能解开这古怪事之迷的就是田伯光的痴情。
田伯光痴情处是,自己痴得连自己都不知道。为天下第一糊涂痴男子。
4. 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形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5. 武侠小说中的“剑客”和“侠客”哪个更厉害
剑客
侠客只是心地善良的会武功的
但武功造诣没剑客高
不过有的小说会把侠客写的很NB
6. 武侠小说中侠客们的钱从哪里来
身为侠客,出门必须的装扮自己,毕竟人靠衣装不能太寒碜,武器至少得是上等货色,满足这两点条件就可以出门了,那么钱从哪里来。在小说里看上去侠客们似乎都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其实不然:
1、侠客在江湖上有名气,一些地方有钱的又为人爱好结交朋友的一方地主霸主们一般会提供资助,譬如美女香车,好酒好菜,走了还得有金钱银票相赠,名声越大,得到的资助就越多,总之只要侠客们点头赞助商是遍地都是,自然不用为金钱的事情发愁了。举例,水浒传里侠客挺多的,一般都是认了哥哥什么的,然后资助全有了。
2、也有些侠客自命清高,不屑于赞助商,那么这类,一般都属于自立根生行了,官府会有通缉告示,那上面一般的悬赏都少不了,随便抓个把个也是有钱进口袋的。举例:古代还是有些赏金猎人的,例如电视剧武林外史里的沈浪。当然赏金猎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对于功夫不高的,街头卖艺,看家护院,也是不少的选择。开镖局做武师的更是不在话下。
3、不过很多的小说里面,侠客们一出场就是金钱美女一大推,那么这就是所谓的祖荫了,官二代富二代,然后那些通常是侠二代,当然他们的祖辈们发家还是详见第一二条。
4、这年头,有侠客就自然有恶霸,往往恶霸都是有钱的主,随便来个劫富济贫顺带自己留点生活费也就差不多了,钱来的还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贪官们的钱,每日去借点他们还不好意思声张,这也就是为什么朝廷和江湖合不来的原因之一。
5、最后这点,这是个大的漏洞,作者写文的时候忘记做出解释,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是经济管理毕业的。
其实看小说而已,娱乐为主,当真就没意思了。
7. 金庸等武侠小说家笔下的侠客与历史上真实的侠客差异有多大呢
有武艺的“侠”是“武侠”。
“武侠”也不见得都个个武艺高强。
传统来看,武艺最高强的,都是“官”、“将”,而不是“侠”。
近代中国,最后一个曾被誉为“侠名远播”的“大人物”,可能是杜月笙。他赚了钱,确实周济了不少贫苦的“街坊邻居”,他甚至还为抗战捐钱捐物。但他的钱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黄赌毒”!
所以说,“侠”这个字,是有两面性的。
“侠”中会武艺的那些,通常叫“武侠”,其真实的存在,多属于“落单的义匪”。
8. 关于古龙小说中的侠客
一、郭大路 《欢乐英雄》主角。 如果走在人群中,郭大路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有点“方脑壳”的平凡人。他相信时间所有的人都是诚实的,所有的事都是美好的,即使他被朱珠骗得几乎死去,但他最后还是好不犹豫地原谅了她;即使他碰到王动那样连吃饭都懒得离开那张破床的人,他也能笑着和他生活在一起;做公子,他相信所有前来向他要钱的人都是因为生活所需;做镖师,他相信前来劫镖的人的确是因为生活无着才不得已做这一行的,他不假思索地帮助了他们;做朋友,为不出卖林太平,他宁愿赴死;做情人,他能经受住种种艰难的考验,所以他最终凭着自己的真诚赢得了燕七的爱情。 他很穷,但穷得快乐,“他只做自己愿意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情。” 他也不怕克服困难时所付出的艰苦,却懂得享受克服困难后的那种成功的欢愉。 他也常常遭受失败,但绝不气馁和灰心。他懂得生命是可贵的,也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 所以,这是一个武侠史上独一无二的“欢乐之侠”。杜淳版铁中棠 二、铁中棠 《大旗英雄传》主角。 《大旗》是古龙成熟期的作品,当然这一时期的作品还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古龙风格还并未完成。但古龙对铁中棠的喜爱是非同一般的,他多次在后来的作品中提到这个名字。这或许是因为铁中棠是古龙塑造的第一个血肉丰满的大侠形象的原因。 铁中棠沉默寡言,忍辱负重,即使受了冤屈,也从不用言语辩解。他宁愿自己流血,也不愿别人为他流泪。他为别人作的牺牲,从不去张扬,别人也从不会知道。他有缺点,有时也会受不了打击,也会痛苦、悲哀和恐惧。 从人物性格来讲,这已经是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小说创作所普遍认同的那种侠的形象了。让古龙都吃醋的郑少秋版楚留香 三、楚留香 《楚留香》系列主角。 当然不能不提楚留香。当年,楚留香风靡整个东南亚,当饭馆的厨师都在谈论香帅会和哪个女子结婚的时候,古龙甚至有点吃楚留香扮演者郑少秋的醋。 楚留香是侠之风流的代表。是古龙塑造的一个非常深入人心的侠客之典型。他甚至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大侠。他是个盗贼。一个非常优雅的盗贼。 “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时,将踏月来取。君素豁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如果下边的署名是别人,那么大家会认为此人必是疯子,但如果署名是楚留香,那就不一样了,他说子时来取,那么这个白玉美人就不会在原主人家呆到丑时。 当然,他的盗,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一种使人间更公平合理的手段,楚留香将这种手段上升为一种艺术,一种非常优雅的艺术。 其实,整个楚留香系列,写楚留香行盗的情节几乎没有。他更像一个神探,因为这时候,古龙正在试图将推理破案引进到武侠小说中。他在楚留香这个人物身上开始了尝试,在陆小凤身上达到完美的程度。 不出去的时候,楚留香就呆在一艘船上,那里有温柔体贴的苏蓉蓉,有博闻强记的李红袖,有厨艺精良的宋甜儿。 楚留香身边从来不缺美人,他好像从来都对这些人没怎么认真过,只有《桃花传奇》中对张洁洁是个例外,他在张洁洁面前表现出了一个男儿对爱情的坚贞,古龙在这个故事了再次证明他“写情圣手”的称号并非浪锝虚名。
9. 武侠小说里的侠客到底是怎么赚钱了
身为侠客,出门必须的装扮自己,毕竟人靠衣装不能太寒碜,武器至少得是上等货色,满足这两点条件就可以出门了,那么钱从哪里来。在小说里看上去侠客们似乎都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其实不然:
1、侠客在江湖上有名气,一些地方有钱的又为人爱好结交朋友的一方地主霸主们一般会提供资助,譬如美女香车,好酒好菜,走了还得有金钱银票相赠,名声越大,得到的资助就越多,总之只要侠客们点头赞助商是遍地都是,自然不用为金钱的事情发愁了。举例,水浒传里侠客挺多的,一般都是认了哥哥什么的,然后资助全有了。
2、也有些侠客自命清高,不屑于赞助商,那么这类,一般都属于自立根生行了,官府会有通缉告示,那上面一般的悬赏都少不了,随便抓个把个也是有钱进口袋的。举例:古代还是有些赏金猎人的,例如电视剧武林外史里的沈浪。当然赏金猎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对于功夫不高的,街头卖艺,看家护院,也是不少的选择。开镖局做武师的更是不在话下。
3、不过很多的小说里面,侠客们一出场就是金钱美女一大推,那么这就是所谓的祖荫了,官二代富二代,然后那些通常是侠二代,当然他们的祖辈们发家还是详见第一二条。
4、这年头,有侠客就自然有恶霸,往往恶霸都是有钱的主,随便来个劫富济贫顺带自己留点生活费也就差不多了,钱来的还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贪官们的钱,每日去借点他们还不好意思声张,这也就是为什么朝廷和江湖合不来的原因之一。
5、最后这点,这是个大的漏洞,作者写文的时候忘记做出解释,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是经济管理毕业的。
其实看小说而已,娱乐为主,当真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