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的心理

武侠小说的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8-05 00:32:11

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看武侠小说跟他们无聊的心理有关么

各人情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爱好也不一样,就像有人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天天花时间浪费在网上,浪费时间在论坛上一样,有人爱打麻将,有人爱看小说书,有人爱上网,有人爱打游戏,有人爱旅游一样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爱这个完全是浪费时间,这也能学习到东西的,如有的人看到小说里的一些典故就去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的。

Ⅱ 谁写武侠小说比较伤感写主角小时候那种心理的

起点出的一本书!驱魔人!
不是武侠的!

我觉得很多书都很好啊!
但有的不是武侠.
如果想看的话给我发消息给你介绍!
有的忘记了!
记得看过一本顶好的武侠1`

Ⅲ 中年男人喜爱看武侠小说,反映了怎样的心态

英雄情节

Ⅳ 请问,喜欢看武侠小说的男人,是什么心理

热情奔放,对朋友真诚豪迈,讲义气,但内心不够平静,易冲动

Ⅳ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中年男人的心理

崇拜武侠,行侠仗义,还有英雄梦,男人喜欢武侠小说很正常。女人不是爱看言情、都市么。

Ⅵ 有没有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武侠小说,大家帮找一下啊。

其实很多武侠里都有关于心理的描写,如我最近看的《诛仙》,里面很多用景写情,不错的。我最推崇的是金庸,书比电视好看多了,《神雕侠侣》最好看!

Ⅶ 中华武侠小说特点及其文化分析

中国武侠和外国的武侠小说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中国武侠小说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道德水准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被认可,而外国武侠小说的内容建立在对帝王的尊重和纯粹力量的对比上。在《史记·刺客列传》(不好意思,我一直将这部分当武侠看)以及我们所知道的《虬髯客》、《大铁锥传》(这两部出自那里我忘记了)还有《七侠五义》等等都比较注重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被公众认可的道德准则,这种状况在可能一直延续到了上个世纪5、60年代,从司马麟的武侠小说就可以看出来。外国武侠小说从《奥赛罗》、《三个火枪手》(在以前的我没有看过了)那样的作品来看,大多比较注重力量的对比,纯粹是一种为贵族服务的小说和戏剧,可以认为它们是文字角斗场,但是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在商业上价值激增在19世纪、20世纪的欧美武侠(甚至于不能叫武侠只能叫侠客小说)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属《佐罗》了,《佐罗》的受欢迎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主义的衰落使得象美国那样的文化逐渐占据了美洲大陆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文化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东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活托托的一个奥赛罗)。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武侠小说的作者逐步将在西方小说中的逻辑推理等人所众知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说当中(如古龙的《陆小凤》、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于美苏太空争霸而引发的太空争夺战在商业上的利用价值,在国外他们着重探险,在中国我们着重和外星生物的争夺,或者根本就把战场开辟到太空上去。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侠的概念已经很广泛了,特别是中国的武侠的概念。

中国的武侠有三层含义: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斗技术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标准下被广泛接受的道德体现的精华(如郭靖之守襄阳不若文天祥乎?);三是,个人修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这比较符合中国近5000年的文化的遗传,这一点在武侠小说中不是以某一个主角体现出来的,而是由一部书中的一个群体体现出来的——个人认为这一点个人认为梁雨生做的很不错——所以中国的武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个人认为广义上讲武侠小说应该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过武技来体现人类潜能的小说,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会看看有网友所说的那部《狞皇武霸》的,但是就中国的文化含义来说,最孔武有力的人并非是武功最强的人:) 另外,小李飞刀,我一直认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评论里面我没有考虑他,有句话我很赞同就是“刀的好坏还是在于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剑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武学至上境界,乃即武学而超武学之境界,武学与非武学,本性一如之境界。如此境界,无佛家武学,无道家武学,亦无俗家武学,无佛家、道家、俗家分别之相,乃至亦无无分别之相,佛陀所言离一切分别无分别是也,亦可谓真如自性,大道之实性,此为一切武学非武学之源,不可思议,妙不可言之境界也。此不可言说,假而言之,曰武学之无极境界可也。对应于非阴非阳或无剑境界。

此无上妙境自性起用,自体自然生发而分别生出三相,即通常所谓佛家武学、道家武学与俗家武学是也。此三相初生,故尚未分离,分而未分。三相即一相,一相即三相,三而一,一而三,介于无与有之间,武学之太乙境界也。具体而言,九阳真经、九阴真经、独孤九剑[木剑境界(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系统化]即此境界也。九阳真经是佛而非佛:佛,是因为此武学圣典乃从佛学至上大乘禅宗正宗真传达摩祖师所传之无上佛法而化来,故一切佛门武功皆归于九阳真经;非佛,是因为此武学圣典含摄、超越天下一切武学,不止限于佛家武学也。九阴真经乃道而非道:道,乃由于此武学圣典为道家大宗师黄裳由道学渊薮道藏中化来,故一切道家武功皆归于九阴真经;非道,乃由于此武学圣典亦含摄、超越天下一切武学,不止限于道家武学也。独孤九剑则是俗而非俗:俗,是因为此武林绝学乃俗家千古奇人独孤求败以易经为总根源而化来,故一切俗家武功皆归于独孤九剑;非俗,是因为此武林绝学亦含摄、超越天下一切武学,不止限于俗家武学也。故天下一切武功皆以万流归宗之势融汇于以上三大武学,此三大武学又以九九归一之势归于自然无为的绝顶境界。故三大宗师,达摩祖师、黄裳真人和独孤大侠,虽假借佛门武学、道家武学和俗家武学之方便,而实际心中并无佛家、道家和俗家武学之分也。

三大宗师之分别:就最终意义而言,独孤大侠,黄裳真人,达摩祖师三大宗师当究竟无别,皆可称绝顶境界,然细论仍可分出高下:达摩祖师当下直承,纯以自心为源而生无上武学,武学只是明心见性之方便,也就是说, 达摩祖师对武学的境界是本来超越,本来无武;黄裳真人是假借道藏为缘,以自心为因而生至上武学之果,终究有所凭借,故虽最终超越了武学,尚非本来超越之境界,不过极其接近此境界,独孤大侠则经过一生极其艰苦的修习之后,直到最后才超越了武学,踏入武学和人生乃至天道证悟的至上境界,比之于以上两位稍逊一筹.达摩祖师乃无为境界,黄裳真人乃类于无为境界,独孤大侠则是由有为而归于无为的境界.达摩祖师是当下无极,黄裳真人是由太乙而无极,独孤大侠是遍历一切有形而无极[基本上经历了剑道修习过程中的所有阶段,经历最全],不过最终无异,都是体用一如之境界:达摩祖师以真如为体,以博大无边的无量武学为用;黄裳真人九阴真经上卷明大道微妙本体,下卷为破尽天下一切武学之法门;独孤大侠的无剑境界,既是内力的无所施而不可,又是剑招的变化无穷。

Ⅷ 哪位神人可以帮我分析一下那些武侠小说里在江湖上的人的心理

武侠小说会刻意淡化或者丑化政府,在武侠小说中,政府是作为与自由对立的体制出现的。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是文人的梦幻世界,真正的武人会觉得文人太酸的。掌门等代表了权力的巅峰,在自由社会中,强者为王实际代表了崇权者另一种权力崇拜,权欲也是人的共性。在武侠小说中,崇权者往往也是负面形象出现,一般也没有好下场,这是由武侠小说的初衷决定的,武侠中一般都追求快意恩仇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简单粗犷,实际上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对自己善念扩大的幻想。本宫什么的一是威严,二是畸形,一般这么自称的没几个好下场吧?或者心理上有缺陷。修炼是对长生或者力量的追求,这个好理解,或者太好了,当然想多活着,力量大多好,得不到的可以去夺,都是贪欲。江湖是一个半架空的世界,是文人幻想出的理想社会。就像桃花源记一样,不是人要混江湖,而是人就在江湖,只是你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想做买卖,有的人想当大侠,有的人要科举,一个道理。你开始做买卖,就是小说里常出现的人肉背景了,大侠就不说了,科举你不就成官府了?官府代表管,大侠代表自由,道不同不相为谋,武侠小说就会丑化淡化官府。单独行动的大侠往往都很穷的,门派一般都有产业。你表达的不甚清楚,欢迎来问。

Ⅸ 大家说说对武侠小说的看法

不好意思,在下愚见。曾经的演讲稿

我对武侠小的兴趣不仅在读,也在写。我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自己,借此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并不想发表。
目前武侠小说界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继古龙、金庸、梁羽生之后,陈青云、诸葛青云、卧龙生、云中岳、柳残阳、秋无痕等人又名声鹊起,为繁荣武侠小说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为什么这些武侠小说作家都是香港的,唯独没有一个大陆的呢?是大陆没有武侠小说创作的人才吗?不是,绝不是。
那又是为什么?是因为大陆没有培养这些人材茁壮成长的土壤。
武侠小说同中国武术一样,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件瑰宝。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描写的是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武功,但为什么作者不是我们中国大陆人,而是香港或台湾人呢?为此我深感难过,这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空前绝后的缺憾!尽管香港人和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但毕竟不能代替大陆人。
和千千万万人一样,我也期待着能有一天,武侠小说也能做为一件文化珍品登上大雅之堂,得到正名。可惜到目前为止,武侠小说非但不能被文学界所承认,甚至一再被打入冷宫,深受正统文学作家的攻击和排斥。那些一边提倡文学即“人学”的正人君子,另一边却著书立说怒斥真正“人学”作品的武侠小说,不知他们是居心何在?
当然,武侠小说大量出版,其中精品并不多,似古龙、金庸、梁羽生这类好作品很少,大多都是滥竽充数之品,但不能因此就把武侠小说一棍子打倒,把它贬得一文不值。虽然这些小说内容大多都是作者虚构的,这一点作者并不否认,但做为“成人的童话”角度来看待它,我强烈呼吁社会上能给予它一席之地。
我不提倡禁欲主义,因为它在中国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不实际,有的东西越禁止越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强烈好奇心,越容易促使人去一破禁区、一观究竟;若是不禁止反而没有人去注意它,这就是人的逆反心理。性欲本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没有什么神秘色彩,它也不是一种毒药,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把握。世上也本就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一口断定是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在于多少。酒少饮可舒筋活血,多贪则乱人心性;欲寡可使人松驰、安定,纵欲则损伤身体;卤水药人,却能点豆腐,快刀能杀人,但用在手术台上却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酒色财气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主题,用不着去极力回避,尽管有大多数人表面不肯承认。
我也同样不提倡占用大量篇幅、花费大量笔墨去描写激烈的武打场面。因为武侠小说不是国术指导,也不是武术理论杂谈,更不是用来教人如何去打人杀人的,只不过是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小说作家并不一定都钻研过武术,也不可能是武术家,他所写出的招式,往往连他自己也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甚至武功中根本不存在这一动作,而是他随便找几个字凑上去的。所以用这么大的篇幅去描写不现实的武打场面,是不是有些“画蛇添足”?我很赞同古龙的观点,武打场面不一定是打,而是制造氛围。
另外在情节的变化、人物的形象上,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突出旧格局。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武侠小说已出版发行不下几千部,同样的情节变化、同样的人物形象,已描写过许多次了,这样读者再看,就不会再感兴趣,而且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最凶恶的人就是大侠客,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头”,诈死、易容、毒药,金钱、势力、复仇,已不应是武侠小说再出现的内容,否则就很难发展。
要想创新,就得改变方式。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情感的变化、性格的冲突,只有人性,才是武侠小说描写的焦点。因为人性之复杂,远在任何一种武功之上。人无完人,人性也没有完美,只有接近现实,才能有发展、有创新。武侠小说已不再是单纯的武功决斗、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作为“成人的童话”也不适应现代读者的需要。把现代的生活情感、人类幻想,用古代的武侠小说表现出来,用富有幽默的语言、哲理的词汇反映出来,注入现代人的思想,岂不又把它推进了一大步?让它在新派武侠小说的现有阶段再进入一个全新里程。香港的古龙先生在这方面就已做出了很好榜样。
世上的路都有终点,只有艺业这条路是没有一定的终点。
而且是永无止境!

Ⅹ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男人,是什么心理

白衣胜雪,马踏桃花,快意恩仇。寻一处山水,遇几件奇闻,觅几人好友知己,寻我的盖世英雄。如有失意,总能一醉自救;如有离愁,也能一笑方休。觅不得英雄,也总能得几个故事。故事总会结束,总要回归冗长杂乱平凡一点都不够痛快的人生。总要有个地方可以做梦,每代人都需要自己的精神食粮。

热点内容
历史召唤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0 21:58:54 浏览:232
妾乃本尊非替身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0 21:56:09 浏览:195
免费阅读小说终极狂少 发布:2025-07-20 21:08:09 浏览:543
今日的小说排行榜百度百科 发布:2025-07-20 21:08:00 浏览:938
调教性女又小说阅读全文 发布:2025-07-20 21:03:00 浏览:16
古风言情小说故事情节大全 发布:2025-07-20 21:01:37 浏览:941
薛宛蒋华东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0 20:50:31 浏览:647
赵匡胤小说阅读 发布:2025-07-20 20:43:20 浏览:462
准夫星事小说阅读 发布:2025-07-20 20:36:01 浏览:94
关于蛊虫的好看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0 20:35:08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