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武侠小说
㈠ 曹文轩写过哪些书
1、《草房子》
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暇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
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 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越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曹文轩
2、《细米》
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曾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临海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
内容简介
少年细米生来就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儿,他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
这些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而其中的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历程。
他们初次相见时,彼此就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后来苦难而温馨的岁月中,细米一边在梅纹的引领下走向前方,一边开始暗恋着她的声音、她的举止以及她身上所有的一切,而她在那段孤独无助的时光里,似乎更深刻地陷入了一种对于细米的不可名状的眷恋。
一种非恋情的恋情,在一个到处是河流与芦苇的水乡世界中令人感动地展开着,处处风采飘逸,处处诗意流动。
小说深谙人的情感的微妙,写就了一段天地之间可以与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优雅的笔调完成了一个少年的心灵雕塑。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与四季优美的乡村风景一道,参加了这个东方少年的现实世界的加冕礼。
3、《小说门》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本书既是纯粹的学术著作,又是小说创作的入门之书。
本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小说的艺术”的最终成果。这是一部系统化的小说理论著作。作者从“古典”和“现代”的双重维度,探究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重大差异,在指出两者差异的同时又揭示了两者所共同遵循的小说艺术的基本面。
书中若干富有新意的判断来自于对大量小说文本的精细阅读,也来自于对古今中外小说理论的吸纳与辨析。在坚持学理的同时,作者将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感悟到的若干小说艺术的奥秘,上升到理论层面,直接进入表述。
其中,“摇摆”、“渗延”、“情调关系”等一系列观念,都是以前的小说理论中未曾有过的。本书既是纯粹的学术著作,又是小说创作的入门之书。
4、《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
内容简介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成稿于一九八七年,是当时第一部宏观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重大文学现象的理论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和筛选,最终选取了“原始主义倾向”、“淡化趋势”、“大自然崇拜”、“寻‘根'热”、“文学对哲学根柢的寻找”、“文学研究日趋立体化”等一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当下中国文学走向的重大文学现象。
通过宏观性的论述和微观性的解读,使其时的文学得以呈现出完整的风貌,并完成了一次对文学研究写作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写作方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研究。
5、《山羊不吃天堂草》
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91年,展现了乡村少年明子为生活所迫随木匠师傅和师兄外出务工,在城市这一特殊背景下艰难成长的故事。
该部作品1993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生动易读而又耐人寻味的长篇少年小说。
一群饥饿的羊,面对一片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却不肯将头低下,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壮烈的倒毙。由于生活所迫,小说主人公不得不远离故土,跟随师傅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谋生,但他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走进那个世界……
作品透过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刻画了主人公心路的坎坷以及他们优劣并存在所作所为,然而,整部作品回荡的却是歌颂道德和正义的昂扬旋律,高奏的是人格力量终胜利的铿锵乐章。
㈡ 如何写一部金庸古龙文风的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有一个特点,如果写得好,可以比电视剧电影更吸引人。一般来说,一本书是不如影视作品震撼力强,但是武侠小说恰恰相反。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可谓是登峰造极,看原著要比电视剧过瘾的多。就拿被演绎最多的一部作品来讲《神雕侠侣》,这是金庸的一部比较出色也是诞生在他写作初期的一部小说,所以笔锋犀利,很讨人喜欢,所以被拍成了好几次电视剧。但以我来看,这些电视剧比起原著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郭靖,郭襄,欧阳锋等人基本都被演残了。所以下面就拿《神雕侠侣》作为例子,讲一下一本好的武侠小说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人物刻画。把这个放在第一个,是因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为什么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四大名著?很重要的就是因为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前三部不必说,那么多人,每个人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风格。西游记中,孙悟空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而再拿神雕侠侣作为例子,郭靖的为国为民,大仁大义,宽厚朴实。杨过的风流倜傥,扶危济困,忠贞不二。都非常好地刻画了出来。但我觉得其实金庸笔下的令狐冲把语言才是用到了极致。因为郭靖杨过一类的都是通过还算明显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而令狐冲则是多处暗示,多处隐喻,很是精彩。所以,要想把书写好,写好人必不可少。所以如果不会写人,建议买一些曹文轩的书看一看,曹文轩的写人功底可以看成中国乃至世界之最,而且比较好模仿。
具有中国特色。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中国独有,外国文化最好不要往里掺杂。虽然按现在的观点来说,崇尚中西方文化交流合璧,但是武侠小说体裁特殊,里面所涉及到的内容基本是中国古代社会所独有。而且顺便一说,一定要以古代为背景,千万不要用现代世界,否则会不伦不类,写出来的会极是尴尬。至于哪一段历史时期,可以根据情节联合设置。
古代用语。要注意,虽然武侠小说绝大多数句子都是白话,但是很多对话内容都是要用古文的,比说“这厮”等等一类的古文。如果古文基础不好,那写起来就费死劲了。对于用语,更建议去看古龙的小说看看,用语更值得借鉴。当然,金庸先生的也很好,没问题。
情节一定要波折。这是很多武侠小说乃至非武侠小说写烂的败笔。作文老师都经常讲写作文要起承转合啊,这个“转”是很重要的,不转折故事情节不波澜那是绝对没人看的。该有人死的时候千万不要吝惜。
建议看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和古龙的《小李飞刀》
㈢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中哪几本最OK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共八册,分别为:《根鸟》《细米》《感动》《野风车》《红瓦黑瓦》《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个人认为《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最好看,特别是《草房子》让人看完印象很深。
《草房子》(长篇小说)曾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草房子》(电影)曾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剧本奖、第十四届德黑兰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意大利第十三届Giffoni电影节“铜狮”奖。
《草房子》的故事大概发生于60年代初,这个时期可说是中国政治运动旺盛的时期。但《草房子》却没有牵扯上政治色彩,片中也没有任何与政治事件有关的情节。它通过一个少年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展现60年代纯朴的风土人情,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从某种角度说有点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童年的回忆。不同的是《草房子》的主角年纪更小,在他眼中的世界当然更单纯也更美丽——虽然他见到的都是不幸。其实影片反映的只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情”:父子情、朋友情、家庭中的感情、团体间的感情、老师之间的感情。片中也有一段爱情,最后却是以悲剧告终,但他们分手的原因并不是女方父亲的嫌贫爱富(仅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主人公的“误事”(也仅是一个偶然),说到底是没有“缘分”,而这一切都不是因为政治的因素。
《草房子》属极少的例外,尽管它被划入“儿童片”,但常见的“儿童片”往往也是说教的代理品,从这一点来说《草房子》是非常难得的。它的故事中几乎看不到丝毫的道德说教。本片中“时间”的概念是停滞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带点浪漫,带点伤感,带点温情的故事。全片的主格调应该说是比较哀伤的,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幸,但其表现过程却又非常凄美,恰似江南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㈣ 曹文轩的所有作品
文学创作
作品名称 类型 出版时间
《没有角的牛》 中篇小说 1983年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
《古老的围墙》 长篇小说 1985年5月(江苏人民出版社)
《云雾中的古堡》 短篇小说集 1986年2月(重庆出版社)
《哑牛》 短篇小说集 1986年1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
《埋在雪下的小屋》 中篇小说 1988年9月(广西人民出版社)
《暮色笼罩的祠堂》 中短篇小说集 1988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忧郁的田园》 中短篇小说集 1989年1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山羊不吃天堂草》 长篇小说 1991年12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绿色的栅栏》 短篇小说集 1992年4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红帆》 短篇小说集 1993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
《红葫芦》 短篇小说集 1994年7月(台湾民生报社)
《少年》 散文集 1996年7月(台湾民生报社)
《蔷薇谷》 短篇小说集 1996年8月(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角地》 中短篇小说集 1997年7月(台湾民生报社)
《草房子》 长篇小说 1997年12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追随永恒》 散文集 1998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红瓦》 长篇小说 1998年4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根鸟》 长篇小说 1999年4月(春风文艺出版社)
《细米》 长篇小说 2003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天瓢》 长篇小说 2005年3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8册) 系列图书 2005年3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青铜葵花》 长篇小说 2005年4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红瓦黑瓦》(为《红瓦》缩写本,即《红瓦房》) 长篇小说 2005年3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野风车》 中短篇小说集 2005年3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黄琉璃》(《大王书》第一部) 长篇小说,系列作品 2007年7月(接力出版社)
《狗牙雨》 短篇小说集 2008年3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红纱灯》(《大王书》第二部) 长篇小说,系列作品 2008年6月(接力出版社)
《尖叫》(《我的儿子皮卡》) 中篇小说,系列作品 2009年8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仰望天空的猫》
《再见,钢琴》
《淘金兄弟》
《尿王》 中篇小说,系列作品 2010年10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影子灰狗》
《背叛的门牙》 中篇小说,系列作品 2012年1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矮鬼》
《丁丁当当·黑痴白痴》 长篇小说,系列作品 2012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丁丁当当·盲羊》 2012年3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丁丁当当·跳蚤剧团》 2012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丁丁当当·山那边还是山》 2012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丁丁当当·草根街》 2012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丁丁当当·黑水手》 2013年3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丁丁当当·蚂蚁象》 201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灰娃的高地》 中短篇小说集 2013年5月(明天出版社)
《枫林渡》 长篇小说 2014年5月(明天出版社)
《火印》 长篇小说 2015年5月(天天出版社)
㈤ 曹文轩有哪些好看的小说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包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沉淀多年的9部辉煌巨作, 它们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书名:《青铜葵花》、《野风车》、《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黑瓦》、《根鸟》、《感动》、《细米》和《狗牙雨》。
《青铜葵花》(长篇小说)是该系列中的最新作品,该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全书讲述了一个乡村男孩与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他们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作品清新纯美、格调高雅,小说抒写苦难、抒写美、抒写爱,将苦难、美与爱写到深刻、极致之处,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人类天性中的关怀与情意荡漾在字里行间。
《野风车》(中短篇小说集)中收录的中短篇小说15篇,是作者从多年创作的百余篇中短篇小说中精选而出: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来自苏州城的女孩之间清纯无邪却又有点微妙的情感、一个渴望幸福的男孩自以为剥夺了别人的幸福而陷入无边的内疚、几个孩子刚走进一座木屋却在此时雪崩发生了……这些作品叙事精致而富有智慧,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挖掘细致而深入,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本书收录的作品曾分别获得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海峡两岸少年小说征文优等奖、台湾《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读物奖、台湾“好书大家读”短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北京市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奖项,其中《蓝花》、《甜橙树》更是赢得广泛赞誉的名篇佳作。
《草房子》(长篇小说)是一部讲究品味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作品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本书自面市以来,总发行量已经达到148110册。并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九届冰心文学奖大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第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重要奖项。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草房子》也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剧本奖、第十四届德黑兰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意大利第十三届Giffoni电影节铜狮奖。
《红瓦黑瓦》(长篇小说)是曹文轩从他的40万字的长篇力作《红瓦》(曾获国家图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提炼创作而成的一部少年长篇小说,从小说反映的内容和生活来看,可以视为《草房子》的续篇。小说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地描述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本书曾经以《红瓦房》为书名在台湾出版,荣获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被韩国《中央日报》等评选为2001年度“十本好书”,其中第九章选入韩国高中语文教材。
《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是一部生动易读而又耐人寻味的长篇少年小说。由于生活所迫,小说主人公明子不得不远离故土,跟随“师傅”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谋生,但他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进入属于都市人的世界。作品透过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刻画了主人公的坎坷心路,以及他们优劣并存的所作所为。整部作品回荡着道德和正义的昂扬旋律,高奏的是人格力量最终胜利的铿锵乐章。尤其是作品将人生、生命、命运、哲理、象征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巧妙地糅合为一体,使作品既深刻厚重,又富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本书曾获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根鸟》(长篇小说)是一部迷人的、梦幻般的小说。一个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他以梦为马,度过他的成长阶段。根鸟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他出发了,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峡谷、小镇……一个个场景奇异而曼妙;恍惚、迷乱、摇摆、清醒、执著、一往无前,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此书可以引领每一个读者在梦幻中游走,在真实中体验人性。本书曾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狗牙雨》(中短篇小说集),包括《狗牙雨》《海牛》《枪魅》《三角地》等历年来所发表的23篇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文笔优雅自然,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充满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与曹文轩的长篇“纯美”系列作品保持了一致的审美理念与写作风格。
曹文轩是一位在儿童文学界颇负盛名的江苏籍作家,他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在教学、科研之余笔耕不辍。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9册):
细米
感动
根鸟
草房子
山羊不吃天堂草
野风车
红瓦黑瓦
青铜葵花
狗牙雨
㈥ 曹文轩有哪些文学作品
1、《山羊不吃天堂草》
《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91年,展现了乡村少年明子为生活所迫随木匠师傅和师兄外出务工,在城市这一特殊背景下艰难成长的故事。小说借助诗意的象征手法 ,浪漫的色调。
将精神场中既崇高又落实的人性、人情、人道等集中升华为明子心中一个虚幻又真实的“现场”,白山羊不肯去吃“天堂草”结果全体饿死的情景描写亦真亦幻,肃穆圣洁如宗教仪式,作者对自然景色描写细腻优美,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不惜用大幅笔墨营造忧伤的氛围,借助对情境的渲染建立一种美感,而书中山羊在蓝天、白云、碧水的优美景致中宁可饿死的悲壮,与明子在城市谋生虽艰辛但洁身自好的品性相呼应,风景不仅起到了表情达意的效果,使情、景、意得到较好的结合,且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往往被虚化为人物命运的对应物。
2、《草房子》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的成长历程。
3、《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2005年4月首次出版。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
4、《根鸟》
《根鸟》讲述的是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成长史,也是每个少年的心灵史;是讲给每个少年人听的成长故事,也是唱给每个少年人听的成长心曲;对于成年人来说,则是一部悠远而精彩的心灵童话。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小说,让人在梦幻中游走,在真实中体验人性。《根鸟》这本书曾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一等奖
5、《蜻蜓眼》
《蜻蜓眼》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的首部长篇力作,首发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六期。
小说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时代背景,以小孙女阿梅的成长为主要线索,从孩子的视角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的相扶相帮。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㈦ 曹文轩有哪些代表作品
截止2019年2月26日曹文轩的代表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蜻蜓眼》、《没有角的牛》、《古老的围墙》、《云雾中的古堡》、《哑牛》、《埋在雪下的小屋》、《暮色笼罩的祠堂》、《忧郁的田园》、。
还有《红瓦》、《根鸟》、《细米》、《天瓢》、《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青铜葵花》、《红瓦黑瓦》、《野风车》、《黄琉璃》、《狗牙雨》、《红纱灯》、《尖叫》、《仰望天空的猫》、《再见,钢琴》、《淘金兄弟》、《尿王》 《影子灰狗》、《背叛的门牙》、《矮鬼》。
(7)曹文轩武侠小说扩展阅读:
曹文轩的创作特点
1、主题多为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2、手法上采用多种表现方式
曹文轩的作品意蕴丰厚,在美学上有多种追求及在表现方式上有多方位探索。放在儿童文学的语境里,他的儿童小说是写的。曹文轩小说首先选择那些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情感色彩较强的词,还有特别的组词方法。
㈧ 曹文轩有哪些作品
一、曹文轩的作品:
1、主要文学作品集:
《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大水》、《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2、长篇小说:
《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等。
3、主要学术性著作: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4、文章约150篇(略)
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5、主编的书:
《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
《50年儿童文学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
《国外文学导读本》(6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5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新潮儿童文学丛书》(8卷),21世纪出版社,1989年
《现代名篇导读》(4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3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㈨ 曹文轩写过哪些长篇小说
1、《草房子》
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暇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
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 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越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曹文轩
2、《细米》
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曾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临海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
内容简介
少年细米生来就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儿,他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
这些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而其中的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历程。
他们初次相见时,彼此就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后来苦难而温馨的岁月中,细米一边在梅纹的引领下走向前方,一边开始暗恋着她的声音、她的举止以及她身上所有的一切,而她在那段孤独无助的时光里,似乎更深刻地陷入了一种对于细米的不可名状的眷恋。
一种非恋情的恋情,在一个到处是河流与芦苇的水乡世界中令人感动地展开着,处处风采飘逸,处处诗意流动。
小说深谙人的情感的微妙,写就了一段天地之间可以与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优雅的笔调完成了一个少年的心灵雕塑。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与四季优美的乡村风景一道,参加了这个东方少年的现实世界的加冕礼。
3、《小说门》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本书既是纯粹的学术著作,又是小说创作的入门之书。
本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小说的艺术”的最终成果。这是一部系统化的小说理论著作。作者从“古典”和“现代”的双重维度,探究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重大差异,在指出两者差异的同时又揭示了两者所共同遵循的小说艺术的基本面。
书中若干富有新意的判断来自于对大量小说文本的精细阅读,也来自于对古今中外小说理论的吸纳与辨析。在坚持学理的同时,作者将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感悟到的若干小说艺术的奥秘,上升到理论层面,直接进入表述。
其中,“摇摆”、“渗延”、“情调关系”等一系列观念,都是以前的小说理论中未曾有过的。本书既是纯粹的学术著作,又是小说创作的入门之书。
4、《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文轩。
内容简介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成稿于一九八七年,是当时第一部宏观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重大文学现象的理论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和筛选,最终选取了“原始主义倾向”、“淡化趋势”、“大自然崇拜”、“寻‘根'热”、“文学对哲学根柢的寻找”、“文学研究日趋立体化”等一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当下中国文学走向的重大文学现象。
通过宏观性的论述和微观性的解读,使其时的文学得以呈现出完整的风貌,并完成了一次对文学研究写作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写作方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研究。
5、《山羊不吃天堂草》
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91年,展现了乡村少年明子为生活所迫随木匠师傅和师兄外出务工,在城市这一特殊背景下艰难成长的故事。
该部作品1993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生动易读而又耐人寻味的长篇少年小说。
一群饥饿的羊,面对一片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却不肯将头低下,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壮烈的倒毙。由于生活所迫,小说主人公不得不远离故土,跟随师傅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谋生,但他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走进那个世界……
作品透过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刻画了主人公心路的坎坷以及他们优劣并存在所作所为,然而,整部作品回荡的却是歌颂道德和正义的昂扬旋律,高奏的是人格力量终胜利的铿锵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