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武侠小说图
Ⅰ 梁羽生武侠小说
金世遗:《冰川天女传》中初次出现,在《冰河洗剑录》里臻至神人之境。江海天:《冰河洗剑录》的主角,金世遗的徒弟,江南之子,少年英雄,武功也是不凡
Ⅱ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按人物故事排序
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挑灯看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 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锋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武林天骄》是梁氏武侠思想的总结及升华,梁学思想总结性著作(连载完成时间最后)。该书与《狂侠•天骄•魔女》有部分联系,亦归为“天骄”系列
01 龙虎斗京华 1954年01月20日~1954年08月01日
02 草莽龙蛇传 1954年08月11日~1955年02月05日
03 塞外奇侠传 1956年08月18日~1957年02月23日 又名《飞红巾》
04 七剑下天山 1956年02月15日~1957年03月31日
05 江湖三女侠 1957年04月08日~1958年12月10日
06 白发魔女传 1957年08月05日~1958年09月08日
07 萍踪侠影录 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
08 冰川天女传 1959年08月06日~1960年12月18日
09 还剑奇情录 1959年11月~1960年05月(待查)
10 冰魄寒光剑 至迟始于1960年,不知终于何时 又名《幽谷寒冰》
11 散花女侠 1960年02月23日~1961年06月22日
12 女帝奇英传 1961年07月01日~1962年08月06日 又名《唐宫恩怨录》
13 联剑风云录 1961年07月03日~1962年11月25日
14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12日~1963年08月09日
15 大唐游侠传 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
16 冰河洗剑录 1963年08月24日~1965年08月22日
17 龙凤宝钗缘 1964年06月25日~1966年05月15日
18 挑灯看剑录 1964年07月01日~1968年06月23日 又名《狂侠天骄魔女》
19 风雷震九州 1965年09月22日~1967年09月28日
20 慧剑心魔 1966年05月23日~1968年03月14日
21 飞凤潜龙 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
22 侠骨丹心 1967年10月05日~1969年06月20日
23 瀚海雄风 1968年03月15日~1970年01月21日
24 鸣镝风云录 1968年06月24日~1972年05月19日
25 弹铗歌 1969年07月01日~1972年02月04日 又名《游剑江湖》
26 风云雷电 1970年02月09日~1972年09月15日
27 折戟沉沙录 1972年02月16日~1975年01月13日 又名《牧野流星》
28 广陵剑 1972年06月03日~1976年07月31日
29 武林三绝 1972年10月01日~1976年08月16日 修订(未出版)
30 绝塞传烽录 1975年02月12日~1978年04月10日 31含《弹指惊雷》
32 剑网尘丝 1976年09月01日~1980年01月26日 33含《幻剑灵旗》
34 武林天骄 1978年05月02日~1982年03月09日
35 武当一剑 1980年05月09日~1983年08月02日
Ⅲ 梁羽生武侠小说全集
梁 羽 生 武 侠 全 集
七剑下天山 白发魔女传 塞外奇侠传
广陵剑 瀚海雄风 联剑风云录
散花女侠 萍踪侠影录 还剑奇情录
风云雷电 鸣镝风云录 飞凤潜龙
狂侠天娇魔女 武林天骄 慧剑心魔
龙凤宝钗缘 大唐游侠传 女帝奇英传
三剑楼随笔 草莽龙蛇传 龙虎斗京华
武当一剑 幻剑灵旗 剑网尘丝
绝塞传烽录 弹指惊雷 牧野流星
游剑江湖 侠骨丹心 风雷震九州
冰河洗剑录 云海玉弓缘 冰川天女传
冰魄寒光剑 江湖三女侠
Ⅳ 梁羽生武侠小说作品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排序如下:
01、龙虎斗京华
02、还剑奇情录
03、萍踪侠影录
04、散花女侠
05、联剑风云录
06、白发魔女传
07、七剑下天山
08、塞外奇侠传
09、江湖三女侠
10、冰魄寒光剑
11、冰河洗剑录
12、冰川天女传
13、云海玉弓缘
14、侠骨丹心
15、牧野流星
16、游剑江湖
17、弹指惊雷
18、绝塞传烽录
19、广陵剑
20、翰海雄风
21、龙凤宝钗缘
22、武林天骄
23、狂侠天骄魔女
24、风云雷电
25、鸣嘀风云录
26、大唐游侠传
27、女帝奇英传
28、慧剑心魔
29、风雷震九洲
30、武当三绝
31、草莽龙蛇传
32、剑网尘丝
33、幻剑灵旗
34、飞凤潜龙
35、武当一剑
书名 发表时间 连载报纸名(均在香港)
龙虎斗京华 1954年1月20日至1954年8月1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草莽龙蛇传 1954年8月11日至1955年2月5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塞外奇侠传 1955年至1957年 周末报
注:又名“飞红巾”
七剑下天山 1956年2月15日至1957年3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江湖三女侠 1957年4月8日至1958年12月10日 大公报·小说林
白发魔女传 1957年8月5日至1958年9月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萍踪侠影录 1959年1月1日至1960年2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川天女传 1959年8月5日至1960年12月1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还剑奇情录 1959年11月日至1960年5月 香港商报·谈风
散花女侠 1960年2月23日至1961年6月22日 大公报·小说林
女帝奇英传 1961年7月1日至1962年8月6日 香港商报·谈风
注:又名“唐宫恩怨录”
联剑风云录 1961年7月3日至1962年11月25日 大公报·小说林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12日至1963年8月9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冰魄寒光剑 始于1962年,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注:又名“幽谷寒冰”
大唐游侠传 1963年1月1日至1964年6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河洗剑录 1963年8月24日至1965年8月22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龙凤宝钗缘 1964年6月25日至1966年5月15日 大公报·小说林
狂侠·天骄·魔女 1964年7月1日至1968年6月23日 香港商报·说月
注:又名“挑灯看剑录”
风雷震九州 1965年9月22日至1967年9月2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慧剑心魔 1966年5月23日至1968年3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飞凤潜龙 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侠骨丹心 1967年10月5日至1969年6月2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瀚海雄风 1968年3月15日至1970年1月21日 大公报·小说林
鸣镝风云录 1968年6月24日至1972年5月19日 香港商报·说月
游剑江湖 1969年7月1日至1972年2月4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弹铗歌”
风云雷电 1970年2月9日至1971年12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牧野流星 1972年2月16日至1975年1月13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折戟沉沙录”
广陵剑 1972年6月3日至1976年7月31日 香港商报·说月
武林三绝 1972年10月1日至1976年8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绝塞传烽录 1975年2月12日至1978年4月1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剑网尘丝 1976年9月1日至1980年1月26日 大公报
弹指惊雷 1977年5月1日至1981年3月9日 周末报
武林天骄 1978年5月2日至1982年3月9日 香港商报
幻剑灵旗 1980年1月27日至1981年3月 大公报
武当一剑 1980年5月9日至1983年8月2日 大公报·小说林
Ⅳ 来说一下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 懂得来
金庸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就在于它们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简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24]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古龙
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古龙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有实写,有虚写;有重笔描摹,有轻笔带过;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对话;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有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有张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转,有绝处逢生;有悲凉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驰骋想象;层出不穷而叙而不乱,悬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泪下,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古龙的话:“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他打破了以往武侠以段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按古龙自己的说法:“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确实,古龙作品里尽管短句很多,但是文字的优美依然亮丽。古龙的作品永远在弘扬真、善、美,在他的笔下,无论如何凄厉的故事都能让人感觉出一丝淡淡的温暖。对人性的了悟以及在这了悟后的宽恕,是古龙所要表达的主题。
梁羽生
“以侠胜武”是梁氏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梁氏武侠的基本出发点,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也是梁氏始料不及的。梁氏的“侠”是一个和当时政治观念联系很紧密的概念,不是单单的行侠仗义。梁氏受左派思想影响很深,尤其是抗日救亡时那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梁氏任职于《大公报》,属于左派报纸而且基本上与大陆政府保持一致,梁本身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属于左派。所以梁氏小说中强烈的左派阶级斗争的思想就不奇怪了,况且六十年代的香港的政治气味很浓,金庸小说和政治往往也有很多的联系。左派的文艺创作思想的得失暂不去考虑,梁氏很强的政治与时代责任意识决定了“以侠胜武”。对侠义的宣扬是一种时代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态度,梁氏三十载牢守这个理念,证明他是一个极其有责任感的作家,而且证明他在试图开拓一条提升武侠境界的道路。只局限于江湖恩怨的武侠,没有一个积极的思想理念的武侠,永远不能突破武侠的平庸。
梁氏前期作品中侠义的宣扬还是比较成功的。尽管梁氏过于沿用左派“史论”,把侠义理解为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但天山七剑驰骋草原反抗异族的侵略,玉罗刹岳明柯等人反抗魏忠贤的鹰犬,营救忠良,尤其张丹枫的大侠之风,南霁云段圭璋在安史之乱为国死难的豪杰之气,真正把侠义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开拓了武侠的境界。
梁羽生曾为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此联既含有书的名字,又在联尾暗嵌自己的名字,正是一生淡泊名利的写照。
风格比较
一、小说内容选取
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都注重历史事件的重现,就这一点而言,金庸的表现尤为突出;梁羽生则是把虚构的人物来强化历史氛围;古龙的小说却是基本抛开了历史背景,用感性来直探人生。
二、小说武功特点
金庸小说的武功,融中国武术和诸子百家文化等传统文化于一炉,境界高深、神奇莫测;而梁羽生小说的武功,一招一式,细腻逼真;古龙小说的武功则以“怪招”取胜,重境界而轻招式。
三、小说人物性格特点
金庸小说人物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矛盾复杂性格;梁羽生小说的人物性格则更贴近生活,凸显真实人性;古龙小说多写变态人格,体现神秘怪异的人物性格。
四、故事情节构思
金庸小说往往开篇平平,随着事件的发展,而神奇莫测地展开,故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梁羽生小说是开篇引人,中间则是暴风雨前的平淡,结局而荡气回肠;古龙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而动人。
五、作家语言风格
金庸小说的语言,典雅古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且又诙谐逗趣;梁羽生小说的语言,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来陈述,多用诗词歌赋和民歌俗语,富有神采;古龙小说的语言则是多采用短句,力避平铺直叙,挥洒肆纵。
在网络上搜的,望能采纳
Ⅵ 梁羽生第一部武侠小说
龙虎斗京华
1954年三十岁 ;1月18日,被罗孚说服,决定创作武侠小说;19日,《新晚报》预告“本报增刊武侠小说”;20日,《新晚报》发表《龙虎斗京华》,署名“梁羽生”。8月1日,《龙虎斗京华》刊毕
Ⅶ 梁羽生武侠小说人物排名
一、梁羽生武侠小说人物排名如下:
状元:金世遗
榜眼:张丹枫
探花:慧明禅师
进士:牟沧浪、金逐流、白发魔女、上官云龙、云舞阳、凌未风
举人:杨炎、唐经天、空空儿、段克邪、齐勒铭、李思南、狂侠天骄魔女
二、分析:
1、梁羽生武侠人物武学虽然单调,正邪武功色彩浓重,但也不乏亮点,“天魔解体神功”、“修罗阴煞掌”、“惊魂指法”、“冰川剑法”、“幻剑”都有不错的描写,其中剑法的细腻更是精彩绝伦。成就最大的当属天山派,霍天都父子集天下剑术创天山剑派,在慧明禅师岳鸣珂手中发扬光大,包括白发魔女的天山支派,其后历代掌门无不是当世顶尖高手,代表有凌未风掌门的天山七剑、唐晓澜父子孙、杨炎孟华等。其中武学最好的当是慧明禅师,连白发魔女心里也承认不敌。天山一派受张丹枫影响颇深,霍天都父子受过他的指点,他的隔世传人孟华学了无名剑法后便与当时的天山掌门弟子唐嘉源旗鼓相当。所以,张丹枫的武学可能略高于慧明。
2、天山剑派一直领袖群伦,但后来却被另一武学世家抢了风头,那就是金世遗的金家。金世遗少时性格怪僻,学的虽是玄门正宗,招式却用旁门左道,后遇吕四娘的传人,再获乔北溟武学,终于将正邪武功融会贯通、修成正果,成为武林旷古绝今的第一人。其后徒弟江海天是当世第一高手,儿子金逐流居然当了四十年天下第一剑客,接班的是他的儿子金破浪,后代中也不乏名家,成为震烁古今的武林第一世家。金世遗一出场就和年纪相仿的天山掌门弟子唐经天打了个平手,其后武功大成,天山老掌门唐晓澜已不是他的对手,那时候他才不过30岁多,所以,他以乔北溟隔世传人的身份,武学成就当还在张丹枫之上。
3、扶桑武学也是粱派武学的一个重点,当年虬髯客和李世民以一局棋输了天下后,远走扶桑,创下扶桑一派,其武学之玄奥,招法之诡秘,虽鲜有传人踏足中原,但一来必定天翻地覆。以牟沧浪为代表的扶桑武功在唐中叶已经震惊中原武林,但可惜其已知的后世传人中屡有心术不正者,败了名声。金世遗曾以一己之力,退了扶桑七大高手,想来牟沧浪的武功与慧明禅师在伯仲之间,但慧明禅师将天山排发扬光大,排名应该在上。
Ⅷ 梁羽生武侠小说经典打斗场景
我个人觉得最经典的一场打斗是在《联剑风云录》结尾张丹枫大战乔北溟,两人分别是正邪两派的宗师级人物,而且这一场打斗影响了江湖几百年,我粘贴一点过来,其他部分你自己看书吧
张丹枫“呼”的一声,一口气喷将出来,乔北漠但觉扑面冰寒,但这股寒流瞬即过去,接着便是春风拂面,好像一下子从肃杀的隆冬到了阳春三月,周围的空气也变得温和潮湿起来。乔北漠心头一震,想不到张丹枫的内功深厚,竟至如斯!张丹枫也有点骇然,心道:“他果然是练成了第九重的修罗阴煞功!”
原来张丹枫是以绝顶玄功,将侵入体内的阴寒之气,一口气喷将出来,所以乔北漠先感寒冷,后觉温和,温和的最张丹枫本身的真阳之气,足见第九重的修罗阴煞功侵入张丹枫体内,也不过如将一颗石子投入湖中,稍稍荡起波纹而已。
但张丹枫虽没受伤,真气也不免有所亏损,当下立即运剑如风,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免得两败俱伤。乔北漠将独脚铜人舞得泼风也似,但听得一片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张丹枫这柄青冥宝剑有断金戛玉之能,剑锋一划,铜人上便是一道裂痕,一过片刻,铜人身上已是伤痕斑驳,铜屑纷飞,乔北漠暗叫不妙。激战中张丹枫一招“长虹经天”,横削过去,乔北漠将铜人一推,铜人双手倏地张开,竟似活人的手臂一样,灵活非常,戳向张丹枫的胸前大穴。高手比斗,只差毫厘,这一下等如乔北漠的手臂突然伸长数尺,只听得“卜”的一声,张丹枫被铜人戳了一下,于承珠。张玉虎大惊失色,但紧接着一道青光削过,铜人的两根手指也被宝剑削了下来,于承珠吁了口气,低声说道:“师父没有受伤。”
忽见两人的身形都缓慢下来,彼此绕场游走,过了片刻,乔北漠首先发出一声大喊,身形飞起,铜人一摆,朝着张丹枫磕下,张丹枫挺剑一挑,左掌横击,乔北漠的铜人抵着张丹枫的剑尖,他的身子便如同悬在半空似的,左掌划了个圈,也拍将下来,看看双掌只差半寸便要相交,乔北漠忽地在半空中翻了一个筋斗,倒纵出三丈开外,张丹枫仍然站在原地,但身形亦似惊涛骇浪中的小舟一样,摇摆不足,原来是彼此都受到对方的掌力震荡,各有顾忌,不待双掌相交,便即分开。这一招在内功的较量上是张丹枫胜了一筹,但乔北漠这一记劈空掌,却是挟着第九重的修罗阴煞功掌力,张丹枫要驱散侵入体内的阴寒之气,却不免比乔北漠多费一点真气,比对起来,实在是双方都未占到便宜。
一招过后,两人又都静止下来,但见乔北漠汗水淋漓,张丹枫的头顶如冒出热腾腾的白气。
原来他们二人,最初都想速战速决,但双方旗鼓相当。各有顾忌,结果还是不能不相持下去,彼此动用绝世神功,乘暇抵隙,袭击对方,这样一来,乔北漠每发一掌,固然是要消耗不少真力,张丹枫每次抵御他挟着第九重修罗阻煞功的掌力,同样也要耗损真气来驱散侵入体内的阴寒邪毒,故此,双方在每次换了一招之后,最少都要等待过了一盏茶的时刻,方能再度交手。
这时形势表面上虽似缓慢许多,其实却是外弛内紧,不但在每一次过招的时候,都有生命的危险,即在“松”下来的时候、也是充满危机,谁若稍微疏忽,敌人就必定会乘虑而入,教你命丧当场。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双方总共不过换了五招,乔北漠所用的那个独脚铜人,耳朵、鼻子、手指,全都被张丹枫的宝剑削掉。乔北漠发如乱草,根根倒竖,额上青筋暴露,颈下短须如朝,再加上用的是一个缺耳缺鼻缺指的独脚铜人,形状端的十分稀奇古怪,但场上却是静到了极点,谁都不敢笑出声来。乔北漠这方的人,心上都如悬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张丹枫这方的人看到他头顶的白气越来越浓,亦同样是惊心动魄!
就在这时,忽见乔北漠双眼圆睁,大喝一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铜人一磕,左掌平推,呼的一声,寒光陡起,在同一时候,发出了第九重的修罗阴煞功!修罗阴煞功固然是运足了功力,铜人的来势也是威猛无伦,使的是邪派中的一种“伏象神功”,力逾千钧,他居然能够一心二用,同时使出两种绝顶神功,当真是武林中罕见罕闻的超人本领,少林三大神僧和氓山派掌门韩铁樵这几个武学大行家,看到乔北漠这突如其来的一击,都不禁“啊呀”一声,惊叫起来!
霎时间,但见匝地寒光,漫天剑影,这两大高手,当真是静如江海凝光,动如雷霆疾发,乔北漠同时使出两种绝顶神功,张丹枫也施展了平生所学,骤然间使出了杀手神招。
但听得铛铛两声,铜人的两条臂膊又被削去,青光绕过,乔北漠的满头乱发被削得干干净净。说时迟,那时快,乔北漠的第二掌又已拍到,“蓬”的一声,正中张丹枫的背心,张丹枫整个身躯飞了起来。就在众人惊叫声中,张丹枫的第二招杀手神招早已发出,空中洒下了千百朵剑花,三大神僧中也只有本领最高的无相上人才看得清楚;就在这瞬息之间,乔北漠的身上已中了张丹枫七剑!
乔北溟大吼一声,将铜人掷出,这一掷是他毕生功力之所聚,张丹枫也不敢硬接,不得铜人飞到,立即也将宝剑掷出,但见一道长虹穿过铜人心腹,铜人去势顿缀,坠下地来,青冥宝剑兀自飞出十余丈外,这才插在树上。这几下动作快如电光石火!待得众人惊魂稍定,看清楚时,只见张丹枫与乔北漠又合在一起,双掌相抵,大家都动也不动,有如两尊石像。原来乔北漠在掷出铜人之后,立即闭了全身穴道,暂时止住流血,向张丹枫扑来。胀丹枫本来可以避开,但他知道乔北漠的心意,乔北漠练成了第九重的修罗阴煞功,若然不能与自己硬对一掌,他必然死不瞑目。张丹枫为了成全他的心愿,也想藉此考验一下自己的功力,竟然伸出双掌,接受他临死的一击。
这时除了三大神僧之外,谁都不知道乔北漠已是临死之前的挣扎,他虽然中了七剑,但身上没有半点血渍,面目狰狞,双目火红,哪里瞧得出他是受了重伤?连于承珠那等对师父有极度信心的也不禁惊惶,其他人等更是紧张得连大气也透不出来。
乔北漠将残存的真力都迫聚掌心,发出了第九重的修罗阴煞功,虽说是临死前的挣扎,威力也大得惊人,张丹枫吸了口气,骨节格格作响,全身的功力也都聚在掌心,乔北漠但觉对方的内功源源而来,竞似无穷无尽。要知乔北漠虽说是练成了正邪合一的内功。霸悍之处,为任何一派内功所不及,但到底时间还短,却怎及得张丹枫正宗内功的纯厚?乔北漠这才知道,即使自己没有受伤,一上场来就与张丹枫对掌的话,亦是胜他不得,争雄之念一灰,登时全身软了下来,张丹枫轻轻一推,说道:“乔北漠,你好生去吧!”乔北漠长叹一声,仆地便倒,真气一散,所受的七处剑伤,伤口立即扩大,血如泉涌。
张丹枫惨然问道:“乔北漠,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乔北漠断断续续地说道:“死在你的剑下,死也值得!只、只、只可惜我一生心血……武学失传……”张丹枫神色黯然,说道:“这我可没有办法帮助你了。“
其他的打斗的话我觉得《云海玉弓缘》中厉胜男大战唐晓澜和《萍踪侠影录》中张丹枫云蕾双剑合璧也不错
Ⅸ 梁羽生最经典的武侠小说是哪部
《萍踪侠影录》。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满意的作品。
小说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通过朱明王朝与张士诚后代的矛盾、朝中奸宦与忠臣义士的斗争以及中原与蒙古之间的民族冲突,表现出爱国保民的主题。
小说精心塑造了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世仇,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屡建奇功的大侠张丹枫的生动形象。
其间穿插了张丹枫与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爱情波折,有机地与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深沉蕴藉,凄怨动人,表达出作者"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的创作思想,交织成一个豪侠浪漫美好绝伦的传奇。
另外,《白发魔女传》和《大唐游侠传》也都不错,评分比较高...
Ⅹ 梁羽生写过哪些武侠小说
【梁羽生作品全集】
01
萍踪侠影录(共二册)
02
七剑下天山(共二册)
03
江湖三女侠(共三册)
04
云海玉弓缘(共三册)
05
冰川天女传(共三册)
06
女帝奇英传(共二册)
07
大唐游侠传(共三册)
08
龙凤宝钗缘(共三册)
09
广陵剑(共四册)
10
挑灯看剑录(共五册)
11
鸣镝风云录(共五册)
12
慧剑心魔(共三册)
13
瀚海雄风(共四册)
14
还剑奇情录(全一册)
15
风云雷电(共五册)
16
冰河洗剑录(共三册)
17
风雷震九州(共三册)
18
侠骨丹心(共三册)
19
散花女侠传(共二册)
20
联剑风云录(共三册)
【梁羽生新作系列】
1.白发魔女传(共二册)
2.武林天骄(共二册)
3.武当一剑(共三册)
4.游剑江湖(共四册)
5.牧野流星(共四册)
6.弹指惊雷(共三册)
7.绝塞传烽录(共二册)
8.剑网尘丝(共三册)
9.幻剑灵旗(共二册)
10.塞外奇侠传(全一册)
11.冰魄寒光剑(全一册)
12.飞凤潜龙(全一册)
13.龙虎斗京华(全一册)
14.草莽龙蛇传(全一册)
【梁学研究系列】
1.梁羽生武侠文学【柳苏】
2.三剑楼随笔【梁羽生、金庸、百剑堂主】
3.笔、剑、书【梁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