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芬网络小说
⑴ 马吉芬墓碑美国在哪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公墓。
菲里奥·诺顿·马吉芬,美国人,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中法战争期间来华,先后在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任职。
甲午海战期间,作为“镇远”号大副与中国海军一道,参加了“大东沟海战”同当时中国海军官兵一道,奋力抗击日本联合舰队。身受重伤,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他回到美国,终日奔走于美国当时各大舆论交流所在,到处演讲,叙说中国舰队的英勇作战。为“中国舰队”在西方遭受的不公正的舆论所愤慨。
1897年2月12日,也是丁汝昌,杨用霖,在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在美国医院愤恨自杀。
⑵ 马吉芬少校年轻有为为什么自杀
菲里奥·诺顿·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美国人,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中法战争期间来华,先后在天津水师学堂,水师任职。甲午海战期间,作为“镇远”大副与中国海军一道,参加了“大东沟海战”同当时中国海军官兵一道,奋力抗击日本联合舰队。身受重伤,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他回到美国,终日奔走于美国当时各大交流所在,到处演讲,叙说中国舰队的英勇作战。为“中国舰队”在西方遭受的不公正的所愤慨。年2月12日,也是丁汝昌,杨用霖,在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在美国愤恨自杀。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美国安那波利斯军校)是马吉芬的母校,年他临毕业时,美国国会突然一个法案,只有当军舰上缺员了,才能有新兵替补,这一年只有12个名额。马吉芬不是前12名,因此他在得到美元安置费后,回家待业。从小向往当海军的马吉芬并不想当待业青年,就在这时他听说中国为了迎战法国,将在福州开办水师,为了不荒废学业他搭了4个月的轮船,投奔中国海军。年4月10日他刚到天津港就听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事实上,这场战争根本没能打起来,为中国建造舰艇的德国人,迫于法国的压力,没敢把造好的军舰交付中国,中国海军甚至是用土炮木船来应战。所以在马吉芬前往中国的途中,这场战争早已在法国强大攻势和国际地位上不战而胜了。从布满水雷的天津港登陆中国后,马吉芬曾经请美国副领事派曲克把自己的求职信交给李鸿章,第二天他干脆直接跟着船长进了总督府。李鸿章告诉他必须通过军械局水师学堂的多学科考试,才能受雇。第二天,在一顶戴花翎的官员监督下,马吉芬通过船舶驾驶、枪炮使用、导航、航海天文学、代数、几何学、球面三角学、二次曲线以及积分等项目的考试,这也是中国水师学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他觉得自己只答了所有卷子的六成,但是中方考官认为这个24岁的洋人已经令他们满意了。从此,马吉芬成为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的外籍教习,也是唯一能同时教授船舶驾驶和枪炮使用的人,这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美国人还负责传授领航和航海天文学知识,同时还要训练陆军和炮兵的学员教他们如何筑防。这份职业带给马吉芬美元的年薪,聘期3年。因此,中日甲午海战中有很多军官都是他的学生。这一时期的马吉芬,心里一直盘桓着他的“曲线就业”梦想,李玉生查阅并翻译了他给家人的一封信。此后,他多次表达用在中国海军工作的资历来换取进入美国海军的资格。马吉芬从教的10年中,提职加薪,他不曾在购军火时吃过回扣,这点与当时的一些中官不同。因此具有极好的名声,中国人对他的信任可以从各种重量级的委派上看出来:他曾带领一组中国官兵前往英国造船厂验收订制的军舰,他建议在创办一所新型水师学堂也被李鸿章和丁汝昌接受,并委以水师学堂的总教习。有一次他个人举办了一场感恩节宴会,邀请所有留美的中国海军军官出席,前来赴宴者,不辞劳顿地来自旅顺、上海甚至香港。
⑶ 马吉芬的墓志铭
马吉芬入殓时身着北洋海军军官制服,棺材上覆着一面黄龙旗,墓碑上则同时雕刻着中美二国国旗──黄龙旗还压在星条旗之上。
墓志铭:
“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This tablet is erected in memory of a Brave Man who loved his own but gave his life for an alien flag.
而墓碑的基座上,则刻着他殊堪玩味的临终忏悔词:“一颗破碎的和忏悔的心灵,哦,主啊,希望不要轻视我。”
请允许我谨以这简短的语言,以一个感激的国家和个人的名义,献给您!用以感激您为国家而做出的光荣、忠诚而又可敬的服务,请允许我代表整个国家和民族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是您在我们民族最虚弱的时候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
⑷ 一外国人中国殉国,死前请求盖上中国国旗,是谁
身为外国人为中国殉国,并且要求给自己盖上中国国旗。这个外国人就是菲里奥诺顿马吉芬,他是一个美国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海军。
在晚清时期,有一支新式的水军,那就是北洋水师,在北洋水师里面,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但其中也有一些是外国人,就比如说菲里奥诺顿马吉芬。
马吉芬虽然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奉献给了北洋水师,与那些投敌卖国的人比起来,马吉芬是无私的。
⑸ 甲午海战中是因丁汝昌的指挥出现失误,才导致北洋舰队失败吗
是否有错,先来看丁汝昌在甲午海战中的战术部署,才能做决定,否则都是随意评说。只有甲午海战中日双方舰船的战术摆阵图,才是判断丁汝昌是否有错的原因,或者丁汝昌是否无能避战。
甲午海战的中日海军路线图⑹ 马吉芬的介绍
1菲里奥·诺顿·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1897)美国人,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中法战争期间来华,先后在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任职。甲午海战期间,作为“镇远”号大副与中国海军一道,参加了“大东沟海战”同当时中国海军官兵一道,奋力抗击日本联合舰队。身受重伤,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他回到美国,终日奔走于美国当时各大舆论交流所在,到处演讲,叙说中国舰队的英勇作战。为“中国舰队”在西方遭受的不公正的舆论所愤慨。1897年2月12日,也是丁汝昌,杨用霖,在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在美国医院愤恨自杀。
⑺ 马吉芬在北洋水师担任什么职位
菲里奥·诺顿·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1897)美国人,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中法战争期间来华,先后在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任职。甲午海战期间,作为“镇远”号大副与中国海军一道,参加了“大东沟海战”同当时中国海军官兵一道,奋力抗击日本联合舰队。身受重伤,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他回到美国,终日奔走于美国当时各大舆论交流所在,到处演讲,叙说中国舰队的英勇作战。为“中国舰队”在西方遭受的不公正的舆论所愤慨。1897年2月12日,也是丁汝昌,杨用霖,在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在美国医院愤恨自杀。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美国安那波利斯军校)是马吉芬的母校,1884年他临毕业时,美国国会突然出台一个法案,只有当军舰上缺员了,才能有新兵替补,这一年只有12个名额。马吉芬不是前12名,因此他在得到1000美元安置费后,回家待业。
从小向往当海军的马吉芬并不想当待业青年,就在这时他听说中国为了迎战法国,将在福州开办水师,为了不荒废学业他搭了4个月的轮船,投奔中国海军。1885年4月10日他刚到天津港就听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事实上,这场战争根本没能打起来,为中国建造舰艇的德国人,迫于法国的压力,没敢把造好的军舰交付中国,中国海军甚至是用土炮木船来应战。所以在马吉芬前往中国的途中,这场战争早已在法国强大政治攻势和国际地位上不战而胜了。
从布满水雷的天津港登陆中国后,马吉芬曾经请美国副领事派曲克把自己的求职信交给李鸿章,第二天他干脆直接跟着船长进了总督府。李鸿章告诉他必须通过军械局水师学堂的多学科考试,才能受雇。第二天,在一群顶戴花翎的官员监督下,马吉芬通过船舶驾驶、枪炮使用、导航、航海天文学、代数、几何学、球面三角学、二次曲线以及积分等项目的考试,这也是中国水师学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他觉得自己只答了所有卷子的六成,但是中方考官认为这个24岁的洋人已经令他们满意了。从此,马吉芬成为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的外籍教习,也是唯一能同时教授船舶驾驶和枪炮使用的人,这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美国人还负责传授领航和航海天文学知识,同时还要训练陆军和炮兵的学员教他们如何筑防。这份职业带给马吉芬1800美元的年薪,聘期3年。因此,中日甲午海战中有很多军官都是他的学生。
这一时期的马吉芬,心里一直盘桓着他的“曲线就业”梦想,李玉生查阅并翻译了他给家人的一封信。此后,他多次表达用在中国海军工作的资历来换取进入美国海军的资格。
马吉芬从教的10年中,提职加薪,他不曾在购买军火时吃过回扣,这点与当时的一些中国军官不同。因此具有极好的名声,中国人对他的信任可以从各种重量级的委派上看出来:他曾带领一组中国官兵前往英国造船厂验收订制的军舰,他建议在威海创办一所新型水师学堂也被李鸿章和丁汝昌接受,并委以威海水师学堂的总教习。有一次他个人举办了一场感恩节宴会,邀请所有留美的中国海军军官出席,前来赴宴者,不辞劳顿地来自旅顺、上海甚至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