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人物特征
㈠ 金庸武侠小说里人物的性格特点
不能一概而论。就像郭靖,忠厚憨实,但他的爱人黄蓉却是机智过人;杨过,聪明,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张无忌,优柔寡断,但他的爱人赵敏却十分聪慧,而且敢爱敢恨。
不过,这几个男主角人物都有共同点:武功高强,狭义心肠。
㈡ 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浩瀚奔腾的才气,俊逸潇洒的文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充满真情、柔情、豪情,深沉委婉、细腻动人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斑斓的社会画卷,塑造出一系列充溢着人性美的人物画廊,挥洒着无与伦比的雄浑力度和憾人心扉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这些人物形象塑造只是选取了他们最主要的特征,每一个形象的特征都是复杂的,他们有着复杂的性格,正是这些复杂的性格才让我们看到活灵活现的武侠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㈢ 金庸小说中的小人物的特点
朱为正色,紫为偏色。阿朱之外,还有一个阿紫,阿紫果然偏激非常,行事不出常理,诡异歹毒,心狠手辣,此才是真正第一妖女。 邪不胜正,惟萧峰才能轻易震慑制服阿紫,阿紫诸般心智机巧,小儿诡计,在萧峰堂堂正正大英雄气概面前却难以施展开来,处处别手别脚,处处自讨苦吃。 却不知阿紫的变态怪癖中,既有施虐的畅意,更有受虐的快感。 阿紫对萧峰,心中早已高举白旗。看她天真无邪的面容中,隐藏着无穷凶残的恶意,极精灵古怪,极刁蛮任性,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不可理喻也。不过,阿紫虽然行事不讨喜,才能却最能博得读者的同情和怜悯。 小姑娘何辜?阿紫是父母不负责的风流留下的孽种,从小没了爹妈,不如阿朱那么好运遇上了姑苏慕容家。她遇人不淑,错识匪类,在那种残酷和没有爱心的环境下,她清白的心灵被污染了,朴素的本质被扭曲了,这是她的错吗?何况,即使这样,她的邪恶中怎样也掩盖不住内心的一派天真烂漫,还有一片孤苦无依的凄凉。 阿紫的狡黠和恶作剧,有时也是无伤大雅的可爱,她毕竟还是一个不能完全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小姑娘啊!阿紫怎能不在心中崇拜、依恋和爱慕萧峰这样一个大英雄的姐夫?何况阿朱临死前萧峰已誓不言悔地答应要照顾阿紫。 既有姐妹同心,又有移情作用,阿紫嘴上不说,实已决心要取代阿朱姐姐的位置了。 看阿紫绕着弯、变着法和萧峰斗嘴、较劲,要让萧峰注意她,重视她,读之皆清新可喜。 萧峰丢不开阿紫的死缠烂打,一切皆因“姐夫”两个字,由此有一种血肉和亲缘般的关系,将萧峰和阿紫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看阿紫毕竟和阿朱是同胞姐妹,身形一般,连说话的音调也十分相像。萧峰伤感,为寄托对阿朱的哀思,虽心中不喜阿紫的行事,却也不能漠视她的存在。阿紫在星宿派中闯出祸事来,星宿派弟子来找阿紫算账,还是萧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手为阿紫解了围。最后阿紫因萧峰的帮助,胜过摘星子,反当上了众星宿派弟子的大师姐。看着星宿派中人物种种卑鄙无耻的行径,就不难理解阿紫扭曲的本性了。不过,就是如此,看阿紫还是比星宿派的卑鄙高级了许多,阿紫的本质其实是相当好的。 阿紫诱使萧峰重击了自己一掌,她成功了,她的内心在窃喜和得意,萧峰终于不能不对她好一点了,她在自虐中却得到另一种抚慰的快感。 阿紫每日有萧峰这般悉心照料,真是求仁得仁得偿所愿。看她微笑说:“我宁可永远动弹不得,你便天天这般陪着我。”宛如阿朱再生,一般的将心中的爱意不加以遮拦。难怪虽然阿紫在此处的表现多有给人口实处,但读者总还是宁愿原谅她,同情她。阿紫和萧峰在一起,也乖了好多,不再恶作剧。 如果真能以贴心的柔情和呵护去帮助她,她一定会变回成可爱纯真的女孩。 叹只叹萧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阿朱在他心中的分量太大了,再没有人可以取代。 阿紫的诸般痴心,终是付诸流水,日后阿紫怎能不再次怨毒和残忍! 阿朱之死,不仅是她自己的悲剧,也同时注定了阿紫的悲剧。 是真英雄才最能使人倾服,阿紫终于不再嘴硬,道出柔情。萧峰的真,萧峰的大,萧峰的视死如归,慨然赴难的好男儿万丈豪情,最值美人青睐。 阿紫忽遇奇祸,被丁春秋毒瞎双眼,命运实是多舛。此亦是其自找,要是她跟了萧峰后老老实实,不又去装神弄鬼,哪里会有此报应?阿紫见了萧峰,第一句话便是责怪他没有做好阿朱临死前要他照顾阿紫的嘱咐。 阿朱是萧峰的命门,阿紫出手就制住萧峰,让萧峰气也不是,怜也不是。 阿紫愈来愈胡作非为,她是为哪般?其实是为情所苦。她对萧峰单恋的痴心,并不在游坦之对她的痴迷的强度之下。 阿紫心高气傲,幼时教养不好,虽也数回明明白白表现了对萧峰的爱意,但不知萧峰是粗心还是装聋作哑,总是漠然视之,这才伤透了阿紫的心。阿紫的这许多偏激恶毒,自讨苦吃,自作自受,都是伤心的一种自暴自弃,在自我毁灭的意识中去寻求虐待和受虐的快感。 游坦之苦求虚竹将自己的眼睛给了阿紫,让阿紫重见光明。阿紫回到萧峰身边,再次亲口向萧峰表达痴爱。 心苦,又表错了情,爱又有什么错?只能怪萧峰是天人,非世上人物,这等柔情也无法将其打动。 萧峰又劝阿紫回到游坦之身边,接受其一片痴情。英雄有英雄的弱点,英雄总爱以自己的判断加诸他人,萧峰又何尝理解了阿紫的一片苦情?
㈣ 武侠小说名家的作品中的特点有些什么(如:人物的性格特点,侠义精神)
古龙小说情节跌宕,人物性格丰富,亦正亦邪,语言简练而有特色。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独行奇侠。
金庸小说寓情节于历史但有大量改动和创作,人物大气磅礴,正邪分明,语言规范。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大侠(“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也寓于历史事件之中但创作之处少,人物正邪分明,性格单一,语言有古典风格。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少侠。
温瑞安小说奇幻而绚丽,但血腥味太浓,过于惨烈。少年人莫读!!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刀客。
㈤ 金庸武侠人物性格分析
周芷若人物形象探究 周芷若人物形象是金庸的全新创意。 在金庸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极具理想人格的艺术形象。诸如一身正气、高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正直豪爽的洪七公;成熟稳健、义薄云天、富含谋略的乔峰(萧峰)等等。这类英雄,心中所存,脑中所思,动辄拯救苍生,行则追求民族大义。而周芷若的出现,则荡尽了条条框框的世俗伦理,而更多的带上了平常人的感情,在金庸笔下,周芷若成为了自由而又率真的立体形象。 周芷若之聪明机智及心计演技 周芷若非常聪明,她可以很巧妙地帮助别人,也为自己解困,同时城府很深,演技也是一绝。张无忌望着周芷若的背影,见她来时轻盈,去时蹒跚,想起当年汉水舟中她对自己喂饮喂食、赠巾抹泪之德,心想但愿她受伤不重。那村女忽然冷笑道:“你不用担心,她压根儿就没受伤。我说她厉害,不是说她武功,是说她小小年纪,心计却如此厉害。”张无忌奇道:“她没受伤?”那村女道:“不错!我一掌斩中她肩头,她肩上生出内力,将我手掌弹开,原来她已练过峨嵋九阳功,倒震得我手臂微微酸麻。她哪里会受甚么伤?”上面说过,因为周芷若的善良,她没有伤害蛛儿和“曾阿牛”,她只好在丁敏君面前表演了这一出。芷若暗中帮情郎,不留痕迹(后来也被昆仑派点破),又不伤及峨嵋派的声誉,这个女人的确不简单。 举这个例子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两个人谈情说爱,何谈演技?其实也曾考虑过很久,但还是感觉有对张无忌下了套,明明是一场有预谋的杀戮,却说成是一时糊涂,是圣人也有可能犯的错误,同时要张无忌保证有错也不能杀她,在做了对不起爱人的事情后,仍如此泰然自若,想来一般人因为心虚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另外可以看出,在张无忌(之后还有韩林儿)眼中周芷若是永远不会犯错的,可见周芷若确实是表里不一。周芷若这一次的谋划有多个目的,一是听张无忌的真心话;二是离间张无忌和赵敏,让赵敏自动退出;三是要求张无忌的一个承诺而将其套牢;四是要蛛儿现身,向她忏悔(想要忏悔的人,还弄出这么多事,原本诚恳的道歉,参杂太多的阴谋,诚心与否,实在是让人怀疑,或者她就是两者可以分的很清楚)。但由于张无忌的真心话,周芷若最终只达到了两个目的,其实算算已经是很赚了。 周芷若之心狠手辣 周芷若杀死蛛儿、嫁祸赵敏这一招可谓一举两得,不仅得到了屠龙刀、倚天剑,也成了张无忌身边唯一的女人,从偷取赵敏身上的十香软筋散,到划伤自己的脸,想必周芷若一定计划周密。但周芷若低估了张无忌对赵敏的喜欢,如果张无忌回到中土见到赵敏时,杀了她为蛛儿“报仇”的话,周芷若就不会失败了(当然蛛儿活了下来是个意外),只可惜她不够了解张无忌。原著中说周芷若不杀赵敏是因为会留下尸体,无法嫁祸,当然作者既然最终是要成全赵敏,这也是剧情需要。但按当时的情况周芷若是会杀赵敏的,其实很希望像苏有朋版描述的那样,是下不了手,但是不对,赵敏与她有杀师之仇、民族仇恨,相反蛛儿在金花婆婆面前,为她说过不少好话,周芷若能对蛛儿下手,赵敏又有何不可呢?从赵敏之后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当时是昏迷的,她并未看到周芷若做的一切,只是凭她的聪明猜到而已,因此放逐一个死人或中毒之人应该没什么差别,毁尸灭迹完全可能。所以最新版倚天中周芷若是将蛛儿和赵敏一同抛入了大海,只要赵敏的尸首不飘回岛来,一切就天衣无缝了,当然结果是蛛儿飘了回来,或许周芷若设想过可能会有此一劫,将蛛儿抛入大海之前划伤了她的脸,以此陷害赵敏,只可惜赵敏活了下来。 待得和那些采参客人分手,周芷若道:“义父,是否须得将他们杀了灭口?”张无忌喝道:“芷若你说甚么?这些采参客人又不知咱们是谁。难道咱们此后一路上见一个便杀一个么?”周芷若窘得满脸通红,张无忌一生之中,从未如此疾言厉色的对她说话。看来周芷若真的是不了解张无忌,要杀人就不能当着张无忌面。与之相反赵敏把张无忌看的很透彻(从赵敏没有在张无忌面前说过周芷若一句坏话就能看出这一点),注定周芷若要输给赵敏。 张无忌心下焦躁,叫道:“敏妹,你将周姑娘放在地下,别抱着她。”赵敏道:“我……我放不下。”张无忌奇道:“怎么?”赵敏道:“她……她背心……粘住了我手掌。”说话时牙关打战。身子摇摇欲坠。张无忌一惊更甚。只听得鹿杖客说道:“张教主,这周姑娘心好狠,她正在将体内寒毒传到郡主娘娘身上,郡主娘娘快要死了。她中了“玄冥神掌”后,本想将阴寒之气转入赵敏体内,待得张无忌出手相援,只觉全身暖洋洋地十分舒适,正感气力渐长,想要离开赵敏的手掌,一挣之下,竟似被一股极强的粘力吸住了,挣之不脱,自知适才赵敏的手掌被她背心粘住,此刻她背心反被赵敏手掌粘住,均是内力强弱有别之故,不禁大惊。张无忌驱寒毒,但觉自己的九阳真气送将出去,赵敏手上总是传来一股寒气与之相抗,他只道玄冥神掌的寒毒尚未驱尽,不住的加力施为,哪想到他每送一分九阳真气过去,便消去了周芷若苦苦练得的一分九阴真气。周芷若暗暗叫苦,却又声张不得,自知只要一张口说话,立时狂喷鲜血,真气泄尽而亡。赵敏体内融和舒畅,笑道:“无忌哥哥,我好啦,你专心去对付玄冥二老罢!”张无忌道:“好!”内力回收。周芷若如遇大赦,脱了粘力,自知这么一来,所中玄冥神掌的寒毒虽已驱尽,但自身的九阴内力却也损耗极重,眼见张无忌舞动屠龙刀专心攻敌,当即伸出五指,挥手疾往赵敏顶门插落。赵敏大叫一声:“啊哟!”只觉天灵盖上一阵剧痛,只道此番再也没命了,却听得喀喇一声响,周芷若痛哼一声,急奔而去。张无忌吃了一惊,忙回头问道:“怎么啦?”赵敏伸手一摸脑门,只吓得魂飞天外,说不出话来。张无忌只道她已为“九阴白骨爪”所伤,一般的魂飞天外,右手舞刀挡住二老,左手去摸她头顶,只觉着手处湿腻腻地,虽已出血,幸未破骨穿洞,心中一大块石这才落地,安慰她道:“皮肉之伤,并不碍事!”心道:“奇怪,奇怪!”却不知周芷若出手袭击之时,他输至赵敏体内的九阳真气尚未退尽,而周芷若自己却已内力大损,以弱攻强,非但伤对方不得,反而震痛自己手指。赵敏好心助周芷若运功抗御,周芷若先是将玄冥神掌的寒毒转入赵敏体内,后是直接出手杀赵敏,当然她不会成功,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周芷若如不在乎张无忌,杀得赵敏以泄恨,固然很好;但仍在乎的话,她应该庆幸没能成功,因为张无忌绝不可能跟一个凶手在一起,她将永远的失去张无忌(就张无忌的性格,他是下不了手杀周芷若的,这一点与赵敏在小酒馆约会时说过,‘你要是杀了周姑娘,杀了我手下任何一个亲近的兄弟,我便不再当你是朋友,我永远不跟你见面,便见了面也永不说话’)。
㈥ 武侠小说中对人物的形象描写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㈦ 简单说说金庸武侠小说特点
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
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
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的沧桑和百态。
㈧ 对武侠小说人物的评价
金庸似酒。古龙如茶。品质优劣,实属难分。
小的时候看武侠喜欢看金庸,逐渐长大之后,却更喜欢看古龙的。因为古龙的语言,精炼,唯美。小的时候看不懂,就不喜欢看。
金庸的小说首先在于气势。所有的小说都有一种气势磅礴,纵横捭阖的感觉,金庸老先生精通历史,把每一部小说都贯穿历史,既写史又写人,像他这样的作者,还真是少见。
金庸的小说其次在于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听了XX的话,不由地一怔……”,“XX心里有不由一甜,却有怪自己平日嘴拙,竟不知如何表明自己的心……”等等(这些只是我自己想的,有兴趣的可以参见《射雕英雄传》,本人认为此书的心理描写绝对精彩!当然,《天龙八部》也不错)。看的读者心里也是顿觉如书中人,与他一同感受。
金庸的小说的武功是一招一式,来不得半点虚假,全都是内力加招数,胜的实实在在,败的心服口服。个人感觉,金庸的小说实在是适合拍电视剧和电影。
而古龙的小说胜在语言,精简的不能再精简,留给读者的思考余地甚大。而我喜欢古龙的小说也是由于他的语言,唯美,空灵,像一幅画,任由读者自己想象。
“冷月
断崖
一人
一剑
剑是锋利的剑
人是冷俊的人。”
短短20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清冷的月光,孤独的人,站在断崖旁。没有容貌描写,没有心理描写,却让读者生出难以明说的感觉。锋利的刀刃,就着月光,微微映射出人的模样,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孤城
人影
走过的地方有刀划过的痕迹
刀是未开刃的刀
却带有杀气”
又是一幅画面,没有人,只有刀。其实刀即是人,虽未开刃,却带有杀气。人又是如何,还是没有描写,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异常强烈,不会有人去忽视他,没有人敢直视他。(这两幅画面也是自己想的,如有兴趣可以参见古龙小说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古龙的小说中招式只有一招。杀人即可,不在乎招式,能一招杀人,何必多?一击即中,不中乃落下风,甚至落败。
古龙的小说没有以退为进,只有“不退反进,绝处逢生,”这也是招式;没有以守为攻,只有“以攻为守”,这也是招式。
古龙的小说中女子都是聪明,美丽,温柔的。哪怕是要杀你的,也让你享受到美。但古龙的小说中从来没有容貌的描写,只有手,脚。美丽的女子,手和脚也必是美丽的。楚留香最会看美女,不看容貌,只看脚。
个人感觉,古龙的小说实在是适合画画的人,或者是喜欢想象的人。
㈨ 金庸笔下的人物及性格特征
黄药师是上中人物,洒脱不羁,把普天下都当作脚底下泥,他不喜欢傻小子郭靖,是情理中事(黄蓉喜欢郭靖,属于情理之外,只好认命)。本来,黄药师可算是绝顶人物,但是他迁怒,铜尸铁尸偷了九阴真经,与其他弟子何关?何况真的如此超绝,又何必如此重视九阴真经?难道无所不能的黄老邪,就非靠九阴真经不可?自己不会去创出比九阴真经更高的武功来?至于要在爱妻坟前,焚化九阴真经,那是执着的做作,不是至情至性的表现,所以,连上上人物都不是,只是上中人物
小龙女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她和香香公主截然不同。在未曾遇见杨过之前,她已经不动心,决不是“天真纯情”,她另有自己在古墓生活的一套观念。小龙女的这种形象,是接近神仙境界,而不是接近白痴。这其间的分别,十分微妙,所差也不过一线而已。小龙女是金庸笔下女角中最出色的一个,所遗憾者,是她在投崖十六年后再度出现,再度出现的小龙女,大是逊色。小龙女本来应该是绝顶人物,但由于末段逊色,所以只好是上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