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玉弓武侠小说在线阅读
1. 我要找一本武侠小说,一代奇功,是署名卧龙生著的,是独抱楼主写的!谁有我要买!
书名是《一代奇弓》,实为独抱楼主《璧玉弓》。孔夫子旧书网有售。
2. 想找一本旧武侠小说,<壁玉弓>
抱楼主小说—计有《南蜀风云》(1960年)、《青白蓝红》(1960年)、《璧玉弓》(1960年)、《恩仇了了》(1960年)、《古玉玦》(1961年)、《叱咤三剑》(1961年)、《七巧铃》(1962年)等书;加计大美书系所出《双剑忏情录》(1961年)、《迷魂劫》(1961年)、《人中龙》(1961年)以及春秋版《金剑银衣》(1962年,笔名冷朝阳)等早期作品,亦有十一部之多。可惜他退出武坛太早,书多绝版,令人欷嘘。
请注意最后一句话“书多绝版”,网络上应该不好找。
3. 有一本老版武侠小说什么碧玉玉弓的,女主叫溺水三千
是云海玉弓缘吗?
陈天宇一家回到故乡苏州,不料仇人追踪而至,妻子幽萍中毒受伤。陈天宇义弟江南前往天山寻求解毒圣药碧灵丹,途中遇到仇人向已故大侠杨仲英之女杨柳青寻衅报仇。江南得金世遗暗助,打败了一干强敌,博得了杨柳青之女邹绛霞的芳心,并从金世遗处得到了碧灵丹。金世遗被武林高手藏灵上人追踪,二人恶斗一场,藏灵上人伤重而亡,所携带的乔北溟藏宝图被江南得到后赠给了金世遗。
4. 找一本武侠小说《一代奇弓》
你说的小说《一代奇弓》[全六册]该书实为<台湾武侠小说九大门派>中提到的独抱楼主名著<璧玉弓>.见描述。
(一)描写绿弓派少主巩青麟上雁荡学艺,与仇家(断魂枪刘夏光)二女弱水一凤、忏娘之间的悲欢离合故事。又穿插了南北丐帮之争(血吻狼弑师)、鱼服帮内讧(吕化弑父)以及辽东梅剑派方家骨肉相残等等奇情。(约占全书三分之一)
(二)描写明末遗民勾陈君夫妇、南陵玉女(宫娥所生)及“谋、射、斗、御”四士组成勾陈派,遥奉长公主,进行反清复明大业。原本是以比武较技为名,企图联合江湖各方侠义共谋大事;却因种种阴错阳差而反目成仇,又给书主巩青麟惹上一身情债。最后天灾人祸逬发,勾陈派冰消瓦解,卒落入“三女配一夫”的窠臼,而以大团圆作结。(约占全书三分之二)
就事论事,本书若拆成两部各自独立的小说比较恰当。捏合在一起,则不但显得牵强,并且冗长。这是由于故事焦点转移,横生巨枝,另起炉灶之故。惟“旧派”章法(如还珠)大抵如此,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所致,亦不宜苛责。但全书叙事笔墨用得太多,节奏缓慢,令人发闷。这在四十年前尚可细细品味,是否能为今人所接受?不无疑问。
然就前段故事而言,所谓“百结嘲鱼服,蝶飞映绿弓;梅开埋一剑,花落玉楼东”(嵌武林七大门派之名),涉及的每一个主配角都可说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曲折又离奇之至。上一代的情孽误会(巩、刘两家)导出下一代的恩怨情仇,是本书最大悬念及卖点。其后苦尽甘来“凤还巢”,前嫌尽释恩仇了!颇能符合大多数读者共同的愿望。而作者腹笥宽广,妙笔生花!文史掌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再加上活色生香的情色描写,不作第二人想,因能轰动一时。(按:老友于东楼生前谈到此书写人之大欲,每每眉飞色舞,叹为一绝。)
参考资料:http://wuxiay.com/article/1/6/2007/20070202818.html
5. 推荐本武侠小说,金庸古龙的看过了
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
诸绿叶代表作有卧龙生《仙鹤神针》、诸葛青云《紫电青霜》、司马翎《剑气千幻录》、独抱楼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剑》、萧逸《七禽掌》、云中岳《古剑歼情记》、丁剑霞《神箫剑客传》、柳残阳《玉面修罗》、独孤红《雍乾飞龙传》;还有“鬼派”——书名、内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杀,动辄就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陈青云《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灯》等。尚可一观。
6. 找武侠小说看(内附限定条件)
传统武侠啊……
我很喜欢的《枭霸》《青龙燕铁衣》(柳残阳著)和你想要的第三条不符……
陈青云的小说还能看看,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寒星冷月仇》
司马鼎的也是,名字大多不记得了,貌似有一本叫《八极神童》,他的书不是很多
至于还有什么无极啊、诸葛青云啊之类的,我几乎都快把书名给忘光了的……《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蛮好看的武侠小说
7. 关于武侠小说
50年代上半期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后期作品多数是一种风格,不提也罢。
梁开创了一个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无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字和历史的描写还是很有水准。
与金庸同时代香港另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人从事武侠小说创作。但是,金庸这座山太高,与他同时代的武侠小说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或以主观条件不足,便难乎为继;多半只能遵循既往“帮会技击派”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根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的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台湾至少有过三百位武侠作家赖此维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以上的武侠小说。结集成书则自数部至数十部不等。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
司马翎在当时影响力最大。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鼎、易容、萧瑟等皆是。
可惜司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创作后期虽有《剑海鹰扬》这部超卓巨著为武侠小说大放异彩,但此后即逐渐走下坡——除《人在江湖》(一九七五年)尚可一看外,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笔名所撰《强人》系列作品,业已欲振乏力,江郎才尽了。
红花尚需绿叶扶,当时诸绿叶代表作有卧龙生《飞燕惊龙》、诸葛青云《紫电青霜》、司马翎《剑气千幻录》、独抱楼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剑》、萧逸《七禽掌》、云中岳《古剑歼情记》、丁剑霞《神箫剑客传》、柳残阳《玉面修罗》、独孤红《雍干飞龙传》;还有“鬼派”——书名、内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杀,动辄就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陈青云《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灯》等。尚可一观。其他几百人不提也罢,大多都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如何能吸引读者掏出大把的银子。
真正让台湾武侠走向世界华人圈的人是古龙。一个可以在台湾武侠小说界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台湾武侠小说界唯一可以与金、梁比肩的人。
古龙与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但业绩平平,其间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潜力。在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剑录》后,让人耳目一新。但风格尚未形成,为引起太多波澜。 在65-67年间古龙完成了他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开始走红。特别是67年所撰的《铁血传奇》(即我们常说的《侠盗楚留香》或香帅传奇),内杂武侠、文艺、及现代心理分析,特别是西方推理小说的架构。读之如读东方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后来古龙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
由此起,古龙武侠小说即脱胎换骨,迈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殿堂。但古龙之变并非到此为止,而是一路狂奔,让人目不暇接后,恍然猛醒。原来武侠小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看。其后他陆续完成《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铁胆大侠魂》二部曲,堪称神完气足,兼有传统与现代“矛盾统一”之美。
70年代初开始,古龙受写《萧十一郎》(由于是先有剧本、后来才有小说)的启发,减少废话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强肢体语言和场景烘托。从此古龙的变成了一种似诗、类俳句、非散文的怪异文体。可能古大侠觉得此种方式最能表达他的思想,同时又能最大化的挣到稿费。如《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仅有六种)以及《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无一不是用电影分镜、换景的手法来写小说。
这种简单直接、动漫化的妄举,对于中国文字是一种伤害。但尽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间的古龙小说却“一枝独秀”,正如他所描写:“他是一个死人,一个绝对的死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会说话的绝对不是死人。”简单直接杀了别人,也杀死自己。以至于他成为同辈名家及新进作者模仿的对象。 但同时他也害死了这些没有他那般天纵其才的跟风作家。
火红了十年后,古龙75年以后的作品每况愈下,也许是被称为每部作品后都有一个现实中的女主人公和无数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过《护花铃》等他的半部作品后,深深地理解在后期他江郎才尽后酗酒的痛苦。从一个构思或几千字的开头就可以换来巨额的金钱和合同,到后期读者逐渐冷落、出版商追稿时的无情。英年早逝也许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结局。85年古龙在肝硬化的剧痛中走完了他绚烂的一生。
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只有温瑞安勉强接过了古龙的枪,不,应该是笔。一九七○年他以”温凉玉”笔名在香港《武侠春秋》发表处女作《追杀》(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时年仅十六岁;虽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象丰富,已见潜力。
其早期作品颇受古龙影响,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均可见古的痕迹。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还珠小说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虚幻色彩甚浓;而《碎梦刀》、及《侠少》、《杀楚》等书,更有许多“诗歌化”的语言文字,耐人寻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开始,温瑞安却以“现代派”自居。如《杀了你,好吗?》、《请•请请• 请请请》、《力拔山河气盖世•牛肉面》、《敬请造反一次》、《没有说过坏话的可以不看》等等中短篇,最近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云。且内容横七竖八排列,以示其“现代”,以此突出视觉效果。
从此武侠小说的创作进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黄易从《大剑师》开始创作武侠小说,或者说科幻小说,其间有明显的田中芳树的痕迹。到《寻秦记》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开创了玄幻武侠小说时代。影响了大批的武侠小说作者,开始转入玄幻武侠的创作。而黄又变,反而回到正统武侠的路子或者说“异侠”更妥当。其后陆续推出的《破碎虚空》、《翻云覆雨》均引起强烈反响。《大唐双龙传》更是因为互联网而广为传播,让黄易的名字传遍华人社会。目前国内多家网站正在连载其新作《边荒传说》。
黄易深受司马翎的影响,首重气势,如果说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后大多数人的武功已成定势,丘处机奈何不了梅超风,那他永远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场华山论剑后,敌我双方的争斗就变成算术题般简单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着挨扁吧!人的潜力一无所知,而中华武术重视精气神的完美结合。当黄易在其中加入了时间、体力、精神状态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侠小说可信度。
8. 推荐点好看武侠的小说.
楼主喜欢新武侠啊!我也是。凤哥现在以不出书但其手下的古今传奇武侠版里作者多多。你可网络搜索这本书。→个个人觉得时未寒不错,凤哥对他评价很高,你可搜他书看。看很多人回答武侠小说都说些网络小说,我都感到很悲!楼主顶你
9. 武侠小说忘了叫什么名字里面一个少年用一把弓箭
云海玉弓缘?瞎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