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侠小说首推金庸
❶ 为什么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么受欢迎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饱满,故事逻辑清晰紧密,读来往往令人欲罢不能,拍案叫绝。数十年来,他的多部作品被反复翻拍,书籍发行量更是超过千万,很多作品都成为了一代武侠经典。
最重要的是,金庸的小说弘扬的都是惩恶扬善的正能量主题。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它不仅仅丰富了中国武侠小说的内容,更突出了中国武侠的精神,这才是其作品畅销不衰的真正原因。
❷ 新武侠小说为什么以金庸为首
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继承原先公案小说、旧武侠小说的传统,使武侠小说这一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推广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提高到与雅文学相提并论的高度。
在二十世纪中期,香港出现了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主导的「新派武侠小说」。当时的香港不受政治干扰,是作家自由创作的园地,故能为新派武侠小说提供理想的孕育条件。其中金庸更脱颖而出,成为杰出的作家。他的十五部武侠名著风行国内外,其中《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集。
http://www.chiculture.net/1402/picture/1402pic23984.jpg
金庸的小说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浙江海宁人,著名文学家和《明报》创办人。1948年他被《大公报》派往香港工作,从此在香港的报章副刊上撰写文章及小说。1955年他为《新晚报》撰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鸣惊人,1958年的《射雕英雄传》更成为轰动全城的话题。当他在七十年代初完成了《鹿鼎记》之后,便不再写武侠小说了。
❸ 同样是武侠小说,为何只有金庸一直饱受欢迎
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武侠里的打打杀杀,除去惯用的儿女情长外,还有一份洞明世事的观念与见解。对于人性的理解是非常客观的,而且每个人物都得到其细致描写,比如小龙女这个人物,其实就像我们男人小时候与自己一起玩的大姐姐样,而且我们也非常愿意听他们的话,这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也只有金庸能写的出来。
岳不群为什么伪君子呢!如果他不无所不用其极的得到林家剑谱,那么华山派就会亡于他手,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华山派。而我们都讨厌的林平之完全是为了一己私仇,与之无关的人他一个都没有伤害,你看,这是一个讲理的恶人,他的恶是因为他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如果令狐冲有林平之的经历,他也成不了令狐冲,有时,左右我们的是命运。
❹ 三大武侠小说家为什么以金庸为首
因为他的小说容易被人接受,不管是人物的描写还是故事情节比较复合大众的口味,乃至家喻户晓。比如古龙的小说,大众熟知肯定不如金庸的,只是有些人比较喜欢,这就跟作家的风格有关。
❺ 为什么武侠小说多出于金庸
1.年代越近武功越弱这个设定虽然应该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是完全无法量化的趋势,所以我一贯是不予考虑的。2.为了能够较好地进行跨年代的横向对比,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少林方丈们将成为我的主要标杆。3.本文仅讨论到完书前的最后一场打斗。所以什么“在王语嫣的调教下段誉将会天下无敌”“令狐冲学了易筋经肯定是秒杀东方不败”“萧远山在二十年前肯定比萧峰能打”“张三丰威震武林的时候绝逼碾压张无忌”等等,我一概不予承认。

可是待人处事,不免猥琐虚伪,心胸也极为狭窄。看到美女霍青桐,明明喜欢上对方,可是嫉妒女扮男装的李沅芷。后来又见到一白痴美女香香公主,又爱上人家。困在山洞,坐拥两姐妹,还在喃喃自语:“我不去筹划如何驱逐胡虏,还我河山,却在为爱姊姊还是爱妹妹而纠缠不清。”
接下来为了完成所谓的“复兴大业”,又将自己心爱的女人香香公主送去讨好乾隆。男人做到陈家洛这种地步,已是极品。从陈家洛的武学“百花错拳”其实可以隐约看出一个知识分子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的尴尬困境。所谓“百花错拳”,讲究的是“似是而非,出其不意”,让对手“百花”易敌,“错”字难当。这样的武学在于“出其不意”,险中求胜。然而做大事者,必须做足表面功夫。忍字当头,不会被情感所左右。然而陈家洛一方面沉迷于女色,一方面又把女色拱手让出,首鼠两端,不知他到底想要如何。
❻ 金庸为什么被称为武侠小说的泰斗
晕倒,楼上的这说法那平江不肖生,王度庐,梁羽生,往哪里放呢?
金庸先生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时代,这是没有错的,其他的我引用一段文字:
一、金庸的意义
1、武林盟主:从50年代成名开始,他的创作长盛不衰,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其伤口进入了各种文学史、进入了大学课堂。
金庸研究专家严家炎先生从四个方面来论述“金庸热”已经成为“一种 异的阅读现象”: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覆盖地域广;三是读者文化跨度很大;四是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
武侠小说源远流长,从唐宋传奇到元明小说,历代都有佳作。清朝后期,武侠小说陷入衰落,武侠人物论为朝廷鹰犬。至1923年,现代武侠小说兴起,产生了“南向(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1890—1957,湖南平江人。)北赵(河北玉田人,赵焕亭,1878—50年代初去世,《奇侠精忠传》、《双剑奇侠传》、《北方奇侠传》)”和后来的北派五大家等武侠名家,是为“旧派武侠小说”。50年代,梁羽生、金庸先后出道,新派武侠从香港发端,迅速波及到港、澳、台、新、马等地,到60年代,台湾四大家古龙、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等群雄割据,把台湾武侠推向高峰。一时间武侠创作队伍大约有400人左右,作品上万种。金庸始终保持“带头大哥”地位,登上了“武林盟主”的宝座。
金庸从1955年下海至1972年封笔,连长带短,一共只有15部作品。他吸收了旧派武侠成功的艺术经验,把“纸上武学”发扬光大,塑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武林人物形象,发明了许多神奇绝妙的“纸上武功”,为武侠小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荣耀,以至于金庸成了武侠小说的金字招牌,成为中国武侠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2、武侠革命:金庸对武侠小说的革命,最核心之处在于对现代精神的自觉追求和深入开拓。①以往的武侠小说大多充满血暴力,鼓吹盲目复仇,而金庸小说反对冤冤相报,主张神武不杀。②以前的武侠小说充满封建观念和陈腐伦理说教,而金庸的小说高度张扬人物个性,充满民主自由的现代观念。③以前的武侠小说模式僵化,武功荒诞,而金庸的小说推陈出新,力避雷同,武功既神奇又不失现实生活依据。坚持写人性、人民性、社会批判性,是新派武侠世界。
金庸对武侠小说的革命,是他在提高武侠小说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的同时,仍然极力保持着小说的通俗性和娱乐性。金庸不一味求雅,而自然高雅,不一味避俗,而永远通俗。这是一咱不走极端的成熟干练的真正“革命家”的气度。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3、小说巨匠:金庸的武侠作品,从小说艺术上来衡量,都是精湛和上乘的:①从结构上看,金庸小说一篇有新形式,一部有一部新妙思,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玲珑,既有现代小说的严密、系统,又有传统小说的疏朗、自然。②从人物上看,金庸小说所塑造的深入人忙的典型人物,其数量之多,可称小说史上独一无二。读者随口即可说出几十个活脱脱的人物,既有性格丰满、层次复杂的“圆形人物”,也有性格单一、褊狭古怪的“扁形人物”。③从情节上看,金庸小说一方面吸取了侦探小说的特长,悬念迭生,惊险紧张,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中国传统固有的展转会,张驰结合,有疾有徐。还大量化用影视戏剧技巧,大小场面恰当,多条线索详略分明。④从语言上看,金庸的人物语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运、处境、心态,“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在雅语与俗语、景语与情语、白语与文言、官话与方言等诸多语言关系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⑤从具体小说手法上,金庸小说“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金庸与武侠而超越武侠,他的武侠已经成了各种人生活动的极好象征。可从中体味人生的丰富哲理和妙境。
曾有学者排列20世纪中国小说家座次,金庸位居第四。
又有多家报刊调查20世纪最受欢迎作家,金庸皆位列第二,仅居鲁迅之后。——此段本专题由马永军老师
❼ 为什么很多认为新派武侠小说中,金庸的成就最高
我国内地的武侠小说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改动之后,便在内地销声匿迹。但是后来却在香港地区得到了繁荣发展,形成今天我们所说的新派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我们一般认为是梁羽生,但是成就最高的却是金庸。其原因是金庸的影响力在整个新派武侠小说当中是最高的。
金庸自1955年便开始写书,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此后便一直写到1972年鹿鼎记正式封笔。这期间他一共创作了15部小说,这些小说在世界引起了深远影响意义。
❽ 金庸写的武侠小说好在哪里为何能那么受人欢迎
朝廷贪腐无能,百姓多为不满,民不聊生,正义之士揭竿而起,后因外族入侵,各方英雄人物以民族大义为先,团结一致对外,抵抗入侵。我个人觉得金庸写的最好的是后期完成的作品天龙八部,其次是笑傲江湖。如果以整个系列算在一起的话,射雕三部曲也是相当出色的,单一一部就稍稍有所欠缺。再加上之前的文笔淬炼,历史文化的积淀,故事脉络的把控,这些内力适时的共同作用于这部小说,于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❾ 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小说的作者,为何金庸更出名些
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小说的作者,金庸更出名的原因如下:
第一:金庸有更多的作品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虽然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小说的作者,但是毕竟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不算太多。而喜欢看武侠影视剧的人却很多,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看书,喜欢看电视剧。他们认为看电视剧会更加有画面感也可以更直接的了解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所以关注金庸和古龙的人就会寻找电视剧来看。
第三:金庸作品火得更多。
金庸的作品中有非常多的作品都很红,他不是只有一个代表作或者两个代表作,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作品都可以代表他。到现在位置他的作品拍成电视剧的就要非常多。但是古龙的作品很多,能够挑选出来的爆红的作品却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