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武侠小说
A. 有没有穿越到五代十国的小说,或者是在五代十国背景下的武侠
金庸《越女剑》
B. 找一本武侠小说 背景是五代十国时期 男主姓冷,一开始是在少林寺
《大唐侠王》
作者:上官雪2(不是上官雪。。。)
主角:冷寒星、“皇太子”弘翼、“圣子”李从嘉(即 李煜)、“圣女”凌紫烟
第一章名为“下山”,其中有两段提到“被无良师傅放在恩慈寺”
(“恩慈寺”文中只提了一次,是不是你误记成“少林寺”了)
第三章中“遇到南唐大皇子弘翼”
第四章“结拜”
第五章提到“圣门”组织
其他第五章部分摘取内容:
“圣门支持的是我的六弟,郑王…李…从…嘉(即 李煜)”
“圣门每次插手天下大事必会推选出一个他们认为最适合得天下的人物做为他们的圣子加以培养,哼,李从嘉那小子就是被他们看上的!”
“呵呵,忘了告诉你了,每届的圣门必会精挑细选出一个圣子圣女做为日后组织的领导人!一般圣子圣女都会成为夫妻!这届的圣子是李从嘉,而圣女是一个叫凌紫烟的女人,听说非常的漂亮呢,而且武功高深莫测,听闻是近百年来除圣门上代阁主虚云仙子外最厉害的一个!”
在说“完美符合~”之前,我有一点需要说明
你说你看的是实体书,我查到的这本却是刚一小时前在17k小说网上更新到第六章的
我不知道你看的是否真的是这本
还是说这本小说的作者仿写某武侠小说的,但是若是仿写也太相似了些吧。。。
或者说是作者录入的进度比较慢?
若不是这本,希望我的一番回答也算是帮到你一些哈~
总之,这里我就不提供该书的下载了,区区六章,你去“17k小说网——历史小说——历史穿越——大唐侠王[书号693447]”看就好,行吧~
如果不方便,一定要我上传的话,请追问~
有疑问欢迎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
路过有爱的朋友顺手点个赞吧~
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欢迎向我或者我的团队【定向求助】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尽力为您解答,谢谢~
--------★来自团队【亭婷宇立】★--------
C. 求一本很老的武侠小说故事大约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主人公本来是和尚收养的 ,后来出去在树林里自创了武功
你说的多半应该是《十三太保》
D. 武侠小说中,最出名的是哪四大武林世家
在众多武侠小说里面被提到最多的三个帮派是少林、丐帮和武当,通过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老师的描写,这三个帮会成了公认的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帮派。其它像华山派、崆峒派等门派也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除了这些知名门派,在古龙等小说中还提到过武林四大世家,四大世家指哪四个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南宫世家
成都南宫,府邸设在成都,因在靖难之役中拥护有功受到朝廷重赏,由皇上御笔题写金匾,朝廷划归方圆五十里旁人禁入的私家领地、雄伟壮观的门第住宅等无不彰显着家族的荣耀。
4、上官家族
上官家族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上官金虹,他创立了实力通天的金钱帮,手下高手如云,上官金虹本人也是兵器谱排名第二的高手。上官金虹因战胜神孙白发而膨胀,自认可以接住小李飞刀,结果死在李寻欢手里。上官金虹的儿子上官飞武功平平,被荆无命所杀。
E. 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
一般的武侠小说都有历史背景的。一部小说的好坏,全部取决于他是否和历史背景相融合的完美。只有这样的小说才真正值得我们去观赏,比如金庸,梁羽生,龙人。他们的作品都可以称的上是大师之作。。
F. 寻找一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的武侠小说
天使奥斯卡的《天命神话》?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九月末上刊载时改为《天命传说》。主角方知晓穿越到五胡乱华时期。
一千万网络点击!八十万读者推荐!起点当家大神天使奥斯卡空降《武侠版》!
堪比《寻秦记》的穿越传奇,震撼《武侠版》众编!《1911新中华》之后,奥神携《天命》而来!
胡汉恩仇,数百年天命轮转;黄河内外,几万里干戈寥落!
祖逖、冉闵、慕容恪,属于这些历史英雄的年代,能否容下一个现代人的豪情?
九月末《天命》,2007——32?,一幅恢弘多彩的穿越画卷盛大展开!
G. 写五代十国时候 的武侠小说谁知道
在古代写五代十国历史的主要有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蔡东藩的《五代史演义》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关于五代历史的章节。不久前,有朱长孝的新出的《五代十国》,在网络中比较有名的有“姜狼豺尽”的《五代十国风云录》和杜文玉的《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等等。
H. 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侠客行》,它的历史背景与年代是什么
这部小说的书名是由诗人李白的同名古言诗而来,小说的内容也与那首诗作密切相关;不过,小说的情节并非是对李白诗作的演绎和注释,而是对这一诗作作了出人意料的安排。
以石破天的经历为主线,而由于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故事暗示可能是孪生兄弟),小说描写的正是因而引起的种种误会。本来并无明确时代背景,与另一作品笑傲江湖一样,基本设定为明朝某时期。
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该书有许多耐人寻思之处,潜隐着许多“玄机”,体现着金庸对于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体验。
故事奇趣,浪漫而隐含哲理,是一篇武侠的童话和寓言,主人翁兼具佛道墨三家的感觉,格局仙气弥漫,侠义慈悲,佛法无边,江湖依然险恶可是充满阳光和乐观之意,为天龙八部的段誉和虚竹的重新出发,笑傲江湖的前奏,与悲哀黑暗至极(总算苦尽甘来)的连城诀是强烈对比。
出世之时与天龙八部一样为一部佛书,前者壮阔雄奇悲天悯人,本书活泼自在离苦得乐,不同的角度展现哲学思维与作者感受。
(8)五代十国武侠小说扩展阅读:
查良镛,GBM,OBE(英语:Louis Cha Jing-yong,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男,笔名金庸,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
自1950年代起,其以笔名“金庸”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屡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谓贡献重大。这亦奠定其成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础,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金庸早年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并在1980年代涉足政界,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他因其优秀的小说作品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于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寿94岁。
剧情梗概
一名童丐石破天在一场武林争斗中捡了一块烧饼来吃,谁知烧饼里藏着谢烟客的“玄铁令”。谢烟客为了早日解决有求必应的玄铁令问题便教石破天去修炼九死一生的炎炎功,并故意引他走火入魔。
被人带到长乐帮,被人误会为长乐帮帮主石破天(即石清夫妇的儿子石中玉)虽然他身上的伤痕跟石中玉一样,但石破天连“一”字都不懂,且和性格好色、残忍的石中玉截然不同,被石清夫妇当为大病一场后忘掉了。
当轮近腊月时,石中玉终于出现,但石破天仍愿意以长乐帮帮主身份代替石中玉前住侠客岛吃腊八粥。亦因文盲而无意中学到诗中“侠客行”的绝顶神功。
石破天等人陪同丁不四和梅文馨等人寻访梅芳姑时发现梅芳姑是他的养母(当时以为是生母),且是石清夫妇的杀子仇人。
I. 求一本武侠小说,故事大约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主人公因为一块玉穿越了,遇到一公主,他力气很大,谢啦!
是天使奥斯卡的《天命神话》。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九月末上刊载时改为《天命传说》。不过主角不是穿到五代十国,而是穿越到五胡十六国时期。
一千万网络点击!八十万读者推荐!起点当家大神天使奥斯卡空降《武侠版》!
堪比《寻秦记》的穿越传奇,震撼《武侠版》众编!《1911新中华》之后,奥神携《天命》而来!
胡汉恩仇,数百年天命轮转;黄河内外,几万里干戈寥落!
祖逖、冉闵、慕容恪,属于这些历史英雄的年代,能否容下一个现代人的豪情?
九月末《天命》,2007——32?,一幅恢弘多彩的穿越画卷盛大展开!
J. 求一本武侠小说,故事大约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男主角受到了各大门派的追杀,特别是一群女人
另一方面,卧龙生在名利双收之后,也不免常常要“花天酒地”,平日
每天要写六七千字,烟就抽得很凶。而诸葛青云、古龙等朋友一来,必会
调侃玩乐,必会一醉方休,必会将舞场酒店之门拍遍。免不了一掷千金,
酒色财气占全,因为他们志同道合,才华横溢,不仅要借此“放松”自己,
而且也是一种“名士”风度,重要的是他们又还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从
而选择了拼命工作、拼命玩乐放松的生活方式。这叫做李白斗酒诗百篇,
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后来,古龙这位天
才与饮者就是因为饮酒过度、死不悔改而英年早逝!
再后来,1988 年左右,身强力壮的卧龙生也终于倒下,住进了医院,
经诊断,结论是心力衰竭。病情危重,大夫认为已无多大的治疗价值了,
甚至谢绝他住院治疗。这当然主要是因为卧龙生一生拼命工作,将身体累
垮了;同时,与他年轻时的放松与放纵,烟酒无度的生活方式亦有必然的
因果关系。很少有人知道卧龙生在“等待大限来临”的那一段时间里,心
里想了些什么,是不是像当年等待部队发放退伍身份证那样沮丧与急迫?
那一次等待,卧龙生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使他时来运转,牛鹤亭变成
了大名鼎鼎的卧龙生,叱咤风云几十年。这一次等待..亲友们不知从哪
儿弄来一种偏方,说是专治此类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可见奇效,卧龙生
虽并未抱什么希望,但不忍伤亲友之心,将药喝下,没料到居然真的再一
次出现了奇迹!他的康复,让医生及医院感到无比惊讶!——中国的民间
偏方当真有这么奇妙!人的生命当真有如此的神秘!卧龙生福大命大?抑
或是还有心愿未了?——一年之后,人们在报纸上又看到了卧龙生的新著
《袁紫烟》的连载,其后又有这一系列的《九龙玉佩》、《王妃之死》、
《玉掌青苗》和《一代天骄》,一直“连续”到1994 年!
从1957 年到1994 年,卧龙生的武侠小说创作延续了三十六七年之久,
这恐怕是新派武侠小说家中的一项纪录。直到近一二年,卧龙生才真正地
停笔不写。他的最后的心愿,就是修订出版自己的作品全集,要从自己的
作品中精选出30 部左右加以修改、整理,并盖上“卧龙生真品”的印章,
还卧龙生以其真实面目!
第二章卧龙生的小说
卧龙生的小说知多少?只有天知、地知、连卧龙生本人也说不大清楚。
——这是事实,笔者于1995 年9 月在北京见到卧龙生先生,问起他的“真
品”到底有多少,他先是沉吟,后是讲“不好说”,再后来才说“大约38
部左右”。可是,在同一天,另两位朋友从卧龙生本人那儿得来的消息,
一是37 部,一是39 部,果然是38 部的一左、一右。一个作者不知道自己
的作品有多少,当然是一件奇怪的事,但又确实是有其原因,实情如此。
笔者在前文中提及卧龙生小说“数十部”、“百几十册”,语焉不详,
大约会有读者不太满意。这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说起来是一件哭笑
不得的事:笔者6 年前准备为文化艺术出版社撰写《(海外)新武侠二十
家》一书,一方面到市面书摊上去租、借卧龙生的小说,并向有关出版社
求购,一边托人辗转到台湾、香港等地搜寻有关卧龙生的资料。两种方法
都见了效,但这“效果”却是错得离了谱!以至于《新武侠二十家》中的
《卧龙生作品论》一章错误率几达百分之九十九!
首先是将卧龙生先生的生年错成1934 年(实为1930 年),其次是,更
大的错误在于,我自己所搜集的书和书目,加上海外的“资料”综合而成
的卧龙生作品篇名,几乎只有10%是真品!
为了方便读者的鉴别,现将假书目抄录如下。——署名卧龙生的作品
有:《小邪神》、《十二魔令》、《病书生》、《魔面浪子》、《天马霜
衣》、《七剑九狐》、《七绝魔剑》、《乘龙引凤》、《江湖路上觅知音》、
《蛟索缚龙》、《美人戟》、《传灯人》、《侠义宗》、《金龙赤火剑》、
《奇侠天骄》、《金童神剑影》、《再出江湖》、《试马江湖》等等;署
名“金童”(原因详见下文)的作品有:《侠义千秋》、《黑鹰铜令》、
《金顶风云》、《神箭金雕》、《龙凤诀》、《铁堡传奇录》、《赤胆红
颜》、《谁是大英雄》、《射雕前传》..等。
之所以会出这么大的错误和笑话,一来是笔者当年不了解台、港及中国
大陆出版商和出版社的情况,做梦也想不到,甚至也实在难以置信,武侠
小说出版的假冒伪劣品竟到了如此的地步!二来是笔者责任心也不够,没
有找到真实的资料、确证,就将它们抄录在书中。为此,笔者曾向卧龙生
先生检讨,在这里,还要借此机会,向《新武侠二十家》的读者检讨!我
上了别人的当,而您又上了我的当,实在对不起啦!
现在,我手头有一份《卧龙生武侠小说创作年表》,参照台湾中研院文
哲所的蒋秋华先生的《以卧龙生为定位看台湾武侠小说的特色》①等论文中
所列举的书目,加上经过了上海学林出版社的周清霖先生的详细考证,相
应不会有大错。现抄录如下,供读者正误。
①《风尘侠隐》(1957,玉书版①,处女作,十集中辍,由黄玉书代笔
续完);
②《惊虹一剑震江湖》(1957,玉书,正七续六共13 集结束,另由“吾
爱红”伪续多集,不详);
③《飞燕惊龙》(1959,春秋);
① 蒋秋华:《侠与中国文化》。
① 括号中的年份是初版年份;出版社凡未特意注明,均系台湾出版社,下同不注。
④《铁笛神剑》(1959,真善美);
⑤《玉钗盟》(1960,春秋);
⑥《天香飙》(1961,春秋,部分由易容代笔);
⑦《无名箫》(1961,真善美);
⑧《绛雪玄霜》(1963,春秋);
⑨《素手劫》(1963,真善美,后半部由易容代笔);
⑩《天涯侠侣》(1963,真善美);
(11)《天剑绝》(1964,真善美);
(12)《金剑雕翎》(1964,春秋);
(13)《风雨燕归来》(1965,春秋,系《飞燕惊龙》后传);
(14)《还情剑》(1967,真善美);
(15)《飘花令》(1967,春秋);
(16)《双凤旗》(1968,南琪);
(17)《天鹤谱》(1968,春秋,大部分由宇文瑶玑、沙宜瑞代笔);
(18)《指剑为媒》(1968,春秋,大部分由宇文瑶玑代笔);
(19)《翠袖玉环》(1969,春秋);
(20)《铁剑玉佩》(1969,南琪,大部分由朱羽代笔);(21)《镖
旗》(1969,春秋);
(22)《血剑丹心》(1970,春秋);
(23)《神州豪侠传》(1970,春秋);
(24)《寒梅傲霜》(1970,春秋,大部分由朱羽、宇文瑶玑代笔);
(25)《玉手点将录》(1971,南琪);
(26)《金凤剪》(1972,南琪);
(27)《飞铃》(1972,春秋);
(28)《八荒飞龙记》(1972,春秋);
(29)《无形剑》(1973,南琪);
(30)《金笔点龙记》(1973,南琪);
(31)《烟锁江湖》(1975,南琪,后半部由箫瑟执笔完成);(32)
《摇花放鹰传》(1975,南琪);
(33)《花凤》(1975,南琪);
(34)《春秋笔》(1975,春秋);
(35)《幽灵四艳》(1976,万盛);
(36)《剑无痕》(1977,万盛);
(37)《天龙甲》(1978,春秋);
(38)《黑白剑》(1979,南琪,箫瑟等人代笔完成);(39)《飞花
逐月》(1984,文天);
(40)《剑气调彻九重天》(1989,皇鼎);
(41)《新仙鹤神针》(此系《飞燕惊龙》的改写本,1959 年香港环
球社初版,1989 年重版,江苏文艺1994 年再版);(42)《袁紫烟》(1989,
皇鼎);
(43)《九龙玉佩》(1990,皇鼎);
(44)《王妃之死》(1991,皇鼎);
(45)《玉掌青苗》(1991,皇鼎);
(46)《一代天骄》(1994,皇鼎);
以上书目中共计46 部。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有关的一些问题了。
(1)为什么搞不清卧龙生作品的确数?连卧龙生本人也说不清?
前一问,牵涉到大量盗版、盗名问题,以及其它的问题,我们在下一个
问题时再做解答。卧龙生本人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少作品,这看起来似乎不
可理解,实际上,从上述年表的附注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上面的46 部
书中,注有请人代笔的就占了10 部,其中卧龙生的第2 部书《惊虹一剑震
江湖》的代笔问题有二说,一说是卧龙生共写了十三集,但书未完,只得
请人代笔;另一说是该书到十三集(正七续六)已可以结束了,代笔系“伪
续”(当然这与书商有关)。若依后说,则卧龙生请人代笔的一共为9 部,
46-9=37,纯粹由卧龙生完成的就只有37 部;而若依前说,则为46-10=36
部。然而其中《新仙鹤神针》,完全是《飞燕惊龙》一书的翻版,只是人
名改动了:杨梦寰改成了马君武;朱若兰改为白云飞;沈霞琳改为李青鸾;
李摇红改为苏飞凤;赵小蝶改姓蓝..如此,这一部自然也不能计数。进
而,请人代笔之书,情况也有不同,如《天香飙》、《素手劫》只是部分
请代笔,大部分仍由卧龙生完成,算是一种情况;而《风尘侠隐》、《烟
锁江湖》则是卧龙生写半部,请人写半部,是又一种情况;《天鹤谱》、
《指剑为媒》、《铁剑玉佩》、《寒梅傲霜》四部则是“大部分”由别人
代笔,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了,这样的情况还能说是“卧龙真品”吗?
——将上述情况综合在一起,要判断卧龙生的真品知多少,确实是连作者
本人也不大容易说得明白,除非将所有的别人代笔的段落全都拿掉,再由
卧龙生本人补齐,才好算数,否则这部只有“20%”,那部“42%” 那部“51%”,
那一部“69%”..这叫人如何计算呢?
对此,卧龙生本人要负一半责任,给报纸写文章连载,每天要见报,作
者保不齐因病、因事而偶尔不能写,因而偶请人代笔,以保证报上的连载
不断,这是可以理解的。既是连载,总不能断断续续,让读者失望、着急,
偶请刀手应急,算是没办法的事。金庸先生当年写作《天龙八部》在报上
连载,因要去欧洲旅行数月,是以约请他的好友兼才子倪匡先生代笔写了
四万余字(这是倪匡的得意事:“曾代金庸写小说,常给张彻编剧本”),
倪匡多才,本人是武侠小说及武侠电影双料作家,又熟悉金庸的文风,代
起笔来不算困难,读者也不易发现。但金庸先生在修订《天龙八部》一书
时,仍重新补写了那一段,而将倪匡代笔的几万字拿掉了。说是不便将别
人的心血长期据为己有,实际上,这是对读者负责(保证“十足真金”),
更是对金庸这块金字招牌负责。而卧龙生的表现却不是这样,而是(1)长
期不补不改不换,让别人代笔之文署自己之名,出书时不补不改,再版时
仍不补不改;(2)更恶劣的是,金庸只不过是偶尔为之,且确有原因,不
得已才请人代笔,而卧龙生则从第一部书(说是因病)、第二部书(又是
因病!)开始就么干,不但使侠坛风气大坏自此而始,同时自己亦似找到
了偷懒讨巧的“窍门”,一而再,再而三,以至于十!这是对自己的不负
责任,更是时读者的不负责任。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欺骗读者。
前文中之所以说卧龙生只要负一半责任,那另一半责任,则要报馆老
板、书商及商业化社会及民族性来负。以下我们将要说明这一点。
(2)武侠小说的假冒伪劣品为何如此之多?而卧龙生的假冒作品又尤
其多?
对此,要分成若干点来说,其一,我们每一个读者心中大约都有一个答
案,那就是书商违法乱搞,为自己牟利,而大肆盗版、盗名、造假、造劣。
这当然是对的,主要原因,确实就是这一点,可是要往深处想:为什么这
类事在香港较少,而在台湾特多(80 年代末以后,中国大陆亦有过之而无
不及)?商业社会的起步阶段,难免有因法制不全,而人欲乱流,违法乱
纪而牟暴利的情况。而中国人社会,尤其严重,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无
法无天”,而且自古有弄虚作假之传说,(“刀手”一说,古已有之,现
在发达了,改称“枪手”了)。其原因是从农业文明转化成工商文明,社
会体制不齐,而农民的小商小贩习气难改,以至于混乱不堪。同是中国人
社会,香港情况之所以略好一些(决非没有),是因为香港社会的法制体
系较为齐备,不像台湾,无论是“政治中心”时代,还是“经济中心”时
代,都没有“法制中心”这一概念,尤其是出版法、新闻法等事关意识形
态及民族精神建设方面的法制观念及体系。按理说,香港的金庸、梁羽生,
论名气、论成就都要比卧龙生强,假冒金、梁岂不更妙?可是相对较少,
其中另有奥妙。
如前所述,市面上假冒卧龙生之名的小说不下百部,大约算是假书最多
的一个名字。卧龙生先生本人说有150 部假书(包括台、港、大陆的假书),
说及此,他有些气愤,也有些得意(假冒的多还不是因为卧龙生之名有号
召力!)。笔者没有发现他有羞愧、知耻的表情。大概是他自己觉得这些
假冒伪劣品与他毫无关系、他没有责任!?——实际上,他是有责任的,
不说有主要责任,至少要负一小半。
这是因为,之所以如此,书商违法(恐怕当时还没有这个法)是一方面;
然而卧龙生、古龙等人,一是接下稿约太多,自己完不成,写了一半或三
分之一,就请人代笔,此为造假的第一层次;二是进一步发展为,自己干
脆只列一个提纲,然后请人去写,这是造假的第二层次;三是连提纲也不
用列,只出卖署名权,由别人写、别人出,署名者坐收“卖名费”,这是
造假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恶劣的一个层次,市面上的假冒其名之书,到
底有多少是得到卖名者的默许?这只有天知地知,卧龙生、古龙等人自己
知,但知是知,却不会对你说。只是拿了钱之后转脸再做愤怒、无奈、得
意的表演,唯独无羞耻和惶愧之心意。——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卧龙生、
柳残阳、于东楼等台湾武侠作家,回答如出一辙:“这类事太多,面子事,
没办法”——原来如此!中国人自古有讲名誉、讲面子的传统,如今进入
商业社会,变成为面子(或为钱!)而出卖名号,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前面所说的民族性及其劣根性,正是指此。只是,首先应该到这些卖文又
卖名、卖面子又卖良心的大作家、名作家身上去找(不是大家名家,人家
还不买其名)!
卧龙生一来为人随和、人缘好,二来对钱感情更深,所以别人卖名,他
比别人花样更多。因为他名气大,出名又早,是以在这方面的恶劣影响也
更大。除了卧龙生之名出卖之外,卧龙生还默许香港书商对他进行盗版,
用“金童”之名,盗“卧龙生”之书,真是怪事处处有,卧龙事更奇。这
样一来,加上书商的胡闹(有许多事卧龙生当然不知道,这叫“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卧龙生的“真品假名”“真名伪品”之“案”变得更加扑朔
迷离,难解难断!金童本是假名真品,其后又成了假名假书的典型名号。
别人又知道卧龙生是金童——好心人以为是卧龙生被假冒伪劣弄得不耐其
烦,而重创招牌;实际上却恰恰相反。鸣呼!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笔者自己将卧龙生的作品搞错了,应该检讨,确实惭愧。难道卧龙生,
以及所有“不得不”出卖名号、默许盗名假冒的作家不应该对此负责任,
不应该对所有的读者(包括笔者)检讨吗?仅仅以“不得不”及“面子事”
作出托词,就可以算是对读者、对社会尽了一个作家、一个公民的职责?
笔者有些激动。倒不仅仅因为搞不清卧龙生的小说到底有多少而苦恼或
气愤,而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大作家、名作家这么做,不仅败坏了自己的
声誉,败坏了武侠小说的声誉——武侠小说的迅速衰落不振,固然有很多
原因,但与上述假冒伪劣之作过多显然有一定的关系。——败坏了市场规
则,而且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当然不是要作家负全部责任,而是要作家负
起当负的那部分责任,然后再说其它)。更让人担忧的是,台湾、香港造
假之风未过,大陆的造假之风又起,而且漫卷狂沙,铺天盖地而来,涉及
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想到此,难免要激动。——不过,这就与卧
龙生没啥关系了,所以,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