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小说中的宝藏
㈠ 古龙武侠
我也是古迷,自看完先生的作品后,开始看温瑞安,下有他们两的对比:
古龙VS温瑞安—小同大异
作者:暮雨潇潇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几年间,是新派武侠的极盛期,所谓武侠小说“四大家”大抵出于这一时期。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庸与梁羽生因为不愿重复自己或别人而相继封笔,古龙因饮酒伤身而英年早逝,只有温瑞安以异军突起的另类武侠苦苦支撑,为武侠小说的承前启后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窃以为四人之中金庸与梁羽生相似之处较多,可比性较强。温瑞安虽然崇尚金庸,他的小说却实在走的是古龙的路子,所以与古龙的可比性较强。
一、古龙的“义”与温瑞安的“义”
在小说所颂扬的主题方面,古龙与温瑞安是最接近的。两人都全力刻划物欲横流的乱世中充满侠骨仁心的英雄人物。歌颂他们身上所突现出来的“义”。包括“兄弟情义”、“朋友道义”、“江湖侠义”。但同中更有大异,古龙描写的“义”常给我一种温馨的感觉,有如冬夜里的一盆火,温暖如春;有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的第一缕炊烟。看到楚留香与胡铁花的过命的交情,想不感动都是很难的。我记得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有楚留香在身边,胡铁花就睡得特别安稳。个中原因自然是楚留香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义”气。人生中能有一个人不避艰辛为你扶危济困的人,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温瑞安的“义”则给我一种激昂悲愤、血脉贲张的感觉。毁诺城一战,息红泪失去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多年的苦心经营顷刻毁于一旦,痛苦自然难免。痛苦之后擦干眼泪,义无反顾。怎不叫人热血沸腾?
二、古龙的推理与温瑞安的侦破
古龙与温瑞安两个人走的都是武侠侦探的路子,但细观之下,古龙更侧重推理,而温瑞安则侧重于侦破本身。
古龙书中的案子一个连着一个,《陆小凤传奇》基本上是由六个案件构成的:青衣楼,绣花大盗,金鹏王朝之谜,红鞋子组织(记不太清了),紫禁之战实际上是讲篡位的案子。《楚留香传奇》则讲了不下十个案件:《血海飘香》揭破石观音的面目;《画眉鸟》揭破的是拥翠山庄的离奇之谜;《新月传奇》讲的是一个关于刺杀的古老话题;《兰花传奇》揭破的是午夜兰花杀手的真相……每一部书就是一个或者几个案件。甚至小李飞刀也在破案,为了洗清自己的冤案破解梅花盗一案。但古龙极少描写案子是如何一步一步侦破的往往更侧重于借主人公的口来展示推理过程,往往在主公推理完之后,令我们发出会心一笑,暗叫一声:原来如此。其构思之精巧,只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温瑞安的小说也是由一个一个的案子组成的《四大名捕》本就是捕快,以破案为职业。所以他们的侦破过程读者清清楚楚。小到每一条线索的获得,大到每一次交战的胜利,无不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眼前。他们一步血一步泪的破案过程往往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同仇敌忾之心。
三、温瑞安的名捕与古龙的推理高手
在捕快形象的塑造方面,我以为温瑞安的捕快更纯粹一些。铁手、无情、冷血、追命,他们是纯粹的公门中人,行事作风常常遵循六扇门的规则办事。在破案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这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他们作为武林正义代表的力量,但也唯其如此,铁手为戚少商而愤然辞去公职的行为才更动人。
古龙的小说中基本不存在这种纯粹的捕快。他的神探往往由绝顶聪明的江湖豪杰来代替,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他们本身是自由人,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临时充当一下捕快,所以他们的行事上更多地是遵循江湖规则,偶而也使点小手段。他们与六扇门的人既有合作也有反对。
四、古龙的浪子英雄与温瑞安的两广豪杰
古龙的书中,主人公几乎清一色的酒色浪子。他们的身世来历从来都是个谜。他们的武功仿佛也是与生俱来的。楚留香一出场时就是轻功天下第一;李寻欢那手令人闻风丧胆、例不虚发的飞刀绝技,隐约点明是得自《怜花宝鉴》,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也是缺少足够的证据的,王怜花曾修练沈天君的“天绝三式”倒是不假,但如此神乎其神的绝技绝怕也不是凭空能想象出来的;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只怕也没有人能说清其来历;西门吹雪的剑法究晚是谁教的……所有这一切,古龙都没有明确交代。而且这些主人公的身世除了李寻欢有个笼统的交代之外,其余几人根本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仿佛天地初开他们就已经存在了。
温瑞安的人物来历相对来说比较明白,他们的武功来历也有个明确的获得过程。四大名捕的师父就是诸葛神侯,经过因材施教,四人分别练成一种绝技。《血河车》里的方歌吟,他的武功是在一步一步的磨练中慢慢精深的。
温瑞安的主人公往往苦大仇深,身世堪怜。四大名捕便多是孤儿,方歌吟也是家逢剧变,一步步堕入苦海的。
五、古龙人物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温瑞安人物多带偏激的人生态度
古龙喜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而且往往喜欢把三个最好的朋友凑在一起。比如《楚留香传奇》中主要有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三人,有句十分动人的话“雁蝶为双翼,花香满世间”。《陆小凤传奇》中则有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三人。《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也有李寻欢、阿飞、郭嵩阳他也勉强可算是李寻欢的忠诚朋友三人。
温瑞安的人物要么是同门兄弟不分主次,如四大名捕里的无情、铁手、冷血、追命;《两广豪杰》;要么就以其中一人为主角。如《血河车》里的方歌吟、《白衣方振眉》中的方振眉、《神相李布衣》中的李布衣。
古龙的人物大多潇洒风流,笑对人生的种种挫折,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楚留香是不用说了,胡铁花整天嘻嘻哈哈,开心得不得了,姬冰雁虽说精明小气了点也从来没有见过他有绝望的时候。花满楼是一个极端理想化的人物,他的眼睛瞎了,可是他对生活的感恩之心比任何人都强烈。一看到花满楼静静地坐在窗前倾听夕阳的凄美,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觉得人生能够活着真是一种天大的福份。
温瑞安的人物当中就我所看的几部代表作来看,几乎看不到花满楼式的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的人物。也很少有风流不羁的人物。四大名捕是公门中人,四人都属于比较严肃的人。两广豪杰中的人物因为本身的遭遇不公,对世事对世人持偏激态度的比较多。
六、古龙充满哲理意味的跳跃短句与温瑞安富有表现力的怪诞短句
在行文风格上,两人都喜用短句(也许是稿费的关系)。但仔细比较也会发现其中实在是有太多的差异。
古龙的短句往往充满哲理意味,尽管有时似是而非,而且他的语气比较强烈,喜用只不过……、非但……岂非……之类的句式,仔细品味他的语言中竟然含有一种淡淡的诙谐。如“活下去,不但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责任,没有人有权杀死别人,也没有人有权自己。”语气之中不容置疑。
再如“寂寞岂不也是世界上最深的痛苦之一”等等,类似的句子在古龙的书中几乎比比皆是。
温瑞安在短句的行文上走得更远。古龙至少还是一个一个十几个字的句子,温瑞安就变成了一个字或几个字一句的形式。如
他退
往后退
很快地往后退
而且他的用词更为险拔怪异,极善于在习以为常的语言中写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来。如“一流一”、“一楼一”,“借你的头一用”“刀丛里的诗,诗丛里的刀”、“让我杀了你好吗”等等。
说不尽的金古温梁,留待各位有志者发扬光大了。
顿失所寄
作者:温瑞安
敢爱敢恨求死得死!古龙很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
一九八五年,古龙逝世的那个深夜里,记者问我的感觉,我说:
「顿失所寄。」
也许是我语意含糊,或许编采人员认为此句无关宏旨,所以,在次日香港「明报」世界新闻头版刊出金庸、倪匡和我对古龙粹然去世的看法时,访谈内容完整无缺,但并没有记录这一句话。
但这是实话。
由衷的话。
我认为这世上没有人比我对古龙「爱」得更深。我在念初中二的时候,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个小山城:美罗阜,有幸且偶然在那小阜里唯一一家「半正规」的「联友」书局里,买到一册一个骑着白马走过一片绿柳红袍侠客为封面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之下半册。从此,我就迷上了古龙。不错,当时现代文学予我极大的吸引力,但不似古龙作品来得更致命。现代文学那种自怜、自负、自卑、自大而有自命不凡、自掘疮疤、自以为是、自寻烦恼的特色。但,古龙作品里都有,但却写得平易近人,深入人心,而且更没有故弄玄虚、固步自封。在这之前,在这之后,我读过无数、无算的武侠小说,但能使我不致待(呆)在纯文学里执迷不悟、饮鸠自尽,而又保持以文学的精粹跟广大读者群众同心相契的本色,古龙对我,确有育功。
我十六岁时在香港发表第一篇武侠小说:「追杀」,笔意格局,完全是因袭古龙的。我可以说自己十分钟情于金庸的小说,但古龙绝对才是我武侠小说创作的「启蒙老师」——当然他从来没在实际上传授我什么,但在他的小说里,有的是发掘不完的宝藏。
一九七七年,在台北,「联合报」的痖弦给了我一通电话,要我跟古龙出席一个武侠小说的座谈会。那是我第一次跟古龙会面。当时,我说了几句客气话,古龙马上就说:「太谦虚就是虚伪了。」直至我在台北发生了「冤狱事件」之后,我听「万盛出版社」的负责人说,古龙特别向他要了全套我的书,而且看完。一九八七年,我回到台北,听到古龙的至交们提起,古龙在生时说:「温瑞安只要对武侠小说写得再集中一些,运气也再好上一些,那武侠小说以后就看他的了。」
古龙是浪子,浪子比较自由浪漫,也比较易受人误解和鄙夷。他不像金庸。金庸是人称「大侠」,而且也是巩固的屹立于现实人间的「大豪」,举足轻重。坦白说,在个性上,我甚爱古龙,因为他甚可爱。甚至可以说,连同在作品上,古龙也甚可恨,我常恨他的小说「落雨收柴」、「雷大雨小」或「千篇一律」。总之,古龙的可爱和可恨,乃因他就是性情中人,就连他的故事和文学,也一样大情大性,一点也不虚伪而言,无疑也是可恨的。
他敢爱敢恨,求「死」得死。他再次因肝硬化而送医院急救时,医生力劝他戒酒,他的笑声响彻整座医院。他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他怕寂寞,他重感情。常对着一栋空白的墙说话。这些都跟我性情一样。我办「绿州文社」、「天狼星书社」到「神州社」、「朋友工作室」、「自成一派合作社」,都是一种笑拥寂寞,紧握刀锋的悲歌手势而已。
没有人可以象我那么「爱」(或曰「恨」也无妨,反而古龙这种人绝不会介意。)古龙,因为迄今仍很少人、太少人,几乎没有人像我一般在他生前死后对现在武侠花了那么多心血和心机。如果有人办古龙特辑(另一位是政论家哈公)而没有请我写专文(就算没有稿费可拿)纪念他,我都一定会「同他有仇」,因为我是古龙专家、古龙忠实读者、古龙精神的接班人(至少在武侠小说上),所以,他死了,我一度:
顿失所寄
。爱他是因为他能超越别人,恨他是因为他难以超越,而他自己也一样超越不过他自己所建立出来的规范,这点对真正懂得欣赏和发掘古龙的长处和缺点的我
㈡ 金庸武侠小说中共有几个宝藏
《书剑恩仇录》中有一个回部古城宝藏,宝藏藏宝图藏在回部宝剑中,此剑有双层剑鞘,第二层剑鞘也是利刃。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中有闯王宝藏,当年闯王兵败在即,他派心腹侍卫飞天狐狸将宝藏藏在关外玉笔峰,这笔宝藏引发闯王四大侍卫胡苗范田及其后人百余年恩怨
《连城诀》中也有一个大宝藏,当年北魏皇帝将宝藏藏在金陵城南天宁寺中,宝藏密码则藏在连城诀中。为了这笔宝藏,演出了一幕幕人生丑剧。最后宝藏大白于天下却是谁也拿不走
《白马啸西风》中的宝藏则有点黑色幽默,传言大漠中有古代高昌王国遗留下的宝藏。小说一开场就描绘主人公李文秀幼年目睹父母惨遭为夺宝藏的土匪杀害,最后才知道所谓宝藏不过是古代高昌人封存的大唐王朝对其强制汉化的文化工具——书籍和笔墨纸砚等。
《鹿鼎记》中的宝藏是所谓的满清龙脉,当年满清入关后满清贵族怕不能在中原站稳脚跟,将大量宝藏藏于关外鹿鼎山。而宝藏的藏宝图则切碎洗乱后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经中。由八旗旗主每人保管一本。
《碧血剑》中的宝藏是当年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为图复国留下的宝藏。宝藏藏宝图后被五毒教所得。与金蛇剑、金蛇锥列为五毒教镇教三宝。后被金蛇郎君夏雪宜盗走。再后来被主人公袁承志获得,袁承志与夏青青一起将宝藏取出送给闯王作军饷了。
以上宝藏是真金白银,或者说传说中是真金白银的宝藏,另外还有一些抽象的宝藏,如神兵利器武功秘籍。这些基本上每部小说都有。比如《天龙八部》中琅缳仙境、少林寺藏经阁,《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真经、武穆遗书,《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谱,《神雕侠侣》中的古墓派武功、剑冢,《侠客行》中的侠客岛石壁武功,《倚天屠龙记》中的倚天剑屠龙刀《鸳鸯刀》中的鸳鸯刀
㈢ 古龙小说中哪些地点藏有秘籍啊像五绝神功这种。
千拳秘谱
武林奇人青虚子所著武学秘籍,收录天下各门各派的绝技,并绘有示范图式和详细批注。青虚子在扉页题词道:“青拳秘谱,天下奇技,融汇一贯,强敌者稀。藏芥子乎须弥,隅至穷于诡谲,存一心而千幻其掌,可瞬息以应千万变,乃为是书之最也。”少侠荀彦隆在一山洞中疗伤时偶然发现此书,习练后功力大增。(见古龙《铃玉盟》)
怜花宝鉴
武林高手王怜花所著武功心法,还包括下毒术、易容术、苗人放蛊术、波斯慑心术等,内容广泛。他在归隐前将此书交给林诗音,希望林的意中人李寻欢他日为自己找一个天资高、心术正的衣钵传人。林诗音怕李寻欢所学武功越多招致越多的麻烦,将此书隐而未宣,后传给儿子龙小云,助其恢复武功。龙小云之父龙啸云送此书给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想以此救李寻欢一命,却在金钱帮总舵门口被杀,此书也随他的尸身被草草埋葬。(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毒经
武林奇人毒君金一鹏所著,被当时奇侠辛捷得到后,又悟出许多施毒妙方附在后面,使《毒经》更加丰富。辛捷晚年将之埋在五华山一秘谷中,后被无影人丁令无意间得到,从而造就了后代又一个女魔头。(见古龙《游侠录》)
菩提心影录
又名《少林五绝相克论证》,少林寺前辈高人菩提上人所著武籍。百步神拳、大力金刚掌、般若掌、菩提剑法和渡航指本为少林绝艺,号称“少林五绝”,从不传与外人,甚至寺内僧侣亦不容一人同时修习二艺。但江湖上新近出现的奉天会中高手却同时兼擅五绝少林方仗发现五绝秘籍曾经被人盗走使用过。为了查出内部叛逆,方丈特请楚留香协助,并将《菩提心影录》相赠。此书剖析五绝杀伤原理、论证五绝相克之道,并有克制五绝的“弹指神通”功的修习之法。楚留香靠弹指神通,在与奉天会“圣君”决斗时一度占据上风。(见古龙《假面传奇》)
阎王债册
朱媚所录的武林丑闻秘籍。销魂宫主朱媚美艳艳伦,精通媚功,其前半生阅人无数,而男人们在床上是最难保持秘密的时候。因此,朱媚辗转自很多人口中听到很多极重大的秘密,并且将这些秘密全部写在一本帐簿上,这就是《阎王债册》。朱媚是个很聪明的人,对每件事的价值都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她一直将帐簿藏着,要等它价值最高时再来使用。
由于朱媚后来动了真情,爱上了东方美玉,二人归隐偏远的李渡镇,过着平民生活,《阎王债册》一直也未派上用场,直到朱媚被东方美玉害死。
假冒的俞放鹤为了操纵武林,急于搞到《阎王债册》以要挟那些成名人物为已所用。他施诡计将李家栈夷为平地,深挖三尺,均未有所得,相反,俞佩玉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阎王债册》,并利用它向那武林败类发起冲击。(见古龙《名剑风流》)
㈣ 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有哪些宝藏
庸小说将寻宝母题以丰富多重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因袭中有创新,他以其生花妙笔,为读者创造出一个妙趣横生的武侠世界。为探求金庸小说寻宝母题的普遍性规律及创新之处,用表格概括如下:
藏宝地点
宝物名称 夺宝(得宝)方式 夺宝(得宝)结果 出处 主要回数
山中 玉笔锋山洞 闯王宝藏 武功 洞口被堵,无一生还 雪山飞狐
10回
沙漠石山 高昌迷宫宝藏 武功 迷宫中没有宝藏 白马啸西风 369-386
鹿鼎山 清朝龙脉和宝藏
武功、诡计 保存宝藏未挖掘 鹿鼎记 34回
华山石洞 《金蛇秘籍》 机缘得宝 炼就神功,匡扶正义 碧血剑
3回
铁掌山指峰山洞 《武穆遗书》 武功、计谋 习得兵法,匡扶正义 射雕英雄传 28回
墓中 胡一刀墓前
冷月宝刀 机缘得宝 救胡斐性命 飞狐外传 20回
古墓中 《九阴真经》 机缘得宝 救小龙女性命 神雕侠侣
7回
佛像 天宁寺佛像 珠宝价值连城 武功诡计 夺宝之人中毒而死 连城诀 12回
动物体内 猿猴肚中
《九阳真经》 机缘得宝 救无忌性命,炼就神功 倚天屠龙记 16回
衣上 袈裟上 《避邪剑剑谱》 武功诡计 自宫炼功,丧心病狂 笑傲江湖
7回
兵器中 倚天剑、屠龙刀内 《九阴真经》 诡计 炼就阴狠武功,迷失本性 倚天屠龙记 31回
古龙,梁羽生,我不熟悉,我只对金庸感兴趣》望能采纳!有关金庸的问题不懂得可以开问我,
㈤ 《连城诀》中的“大宝藏的秘诀”都是哪几首诗里的
具体介绍:
1963年的《连城诀》,是金庸的一部力作。书中的“连城诀”是指找寻梁元帝大宝藏的秘诀,是一组数字,对应《唐诗选辑》中36首诗句的一个字。把这些字连起来,就能得知宝藏的秘决。
连城剑法就是唐诗剑法,首先唐诗剑法在文中描述为每个招式用一句唐诗来表示,一整首诗便是一系列剑法动作的套路组合,共三十六首唐诗三十六路剑法套路。而从它的传承来看,可以分为梅念生传授万振山,言达平和戚长发三个徒弟,以及万振山传授万门八大弟子,还有戚长发传授狄云(躺尸剑法)。
因此,在文中并没有交代具体是那几首诗。
㈥ 武侠小说中的宝物【前往不要金庸和古龙的】
伤心小箭、惊艳一枪、温柔一刀 、红袖刀(温瑞安的
千年蛟皮手套、伏魔金剑、显锋剑、昊天锤、诸葛连弩、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寒冰剑、雌雄双股剑、丈八蛇矛、麒麟弓、贯石斧( 三国杀 ==
飞石皇、满天花雨、暴雨梨花针、观音有泪、锁命针、锁命针、含沙射影 、佛怒唐莲、峨眉刺(暗器
㈦ 古龙武侠小说里面,都有哪些未解之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古龙先生的武侠,情节跌宕起伏,诡谲难测,奇思构想,巧妙绝伦,而其中也藏着很多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今天就跟大家谈谈古龙武侠小说里的五大未解之谜。
第五大未解之谜:阿飞的身世
这应该是萦绕在心头多年的谜题,这个武林中四百年来,最大的跨省,跨区域的连锁经营帮会,其背后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青龙会拥有三百六十五处分舵,又从属于十二分堂,兼有青龙十二煞作护法。
有朋友从李白的诗被化用为切入点: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认为龙头老大就是白玉京。还有人人认为龙五也是极有可能的,甚至有人从所谓的未发表的古龙文字中,得到叶开是背后BOSS的惊天结论。
㈧ 古龙武侠小说里面的名剑、名刀或者其他有名的兵器!!!
绝代双骄-碧血照丹青
一把黑绿色的短剑,剑长一尺七寸,骤看似乎没有什么光泽,但若多看两眼,便会觉得剑气森森,逼人眉睫,连眼睛都难睁开。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剑。据说自古以来,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时,都要以活人的血来祭剑之后,才能铸成,还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剑,因此自干将莫邪始,每一柄宝剑的历史,必定有一段凄恻动人的故事。寻常的宝剑,只需一人鲜血祭之便可铸成,但这柄“碧血照丹青”,铸剑师的妻子儿女徒弟几个都相继以身殉剑,却都没用,铸剑师悲愤之下,自己也挺身跃入炉中,随后炉火竟立刻转青,又燃烧了两日后,一个过路的道人将剑铸成。先前那铸剑师在跃入炉中时,曾赌了个恶咒,说此剑若能出炉,以后见到此剑的人,必将死于此剑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炉的一刹间,天地俱为之变色,一声霹雳震倒,竟恰巧跌到这把剑上,于是就作了这柄剑出世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宫邀月宫主视之逾拱璧,后来却在魏无牙的老鼠洞把这柄神兵交给了徒弟花无缺,以便让他杀死他自己的孪生兄弟江小鱼,造成一幕人间悲剧。在江小鱼的精心筹划下,邀月宫主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
英雄无泪-泪痕剑
一代杰出剑侠萧大师所铸的一柄天下无双的宝剑。此剑剑背上有一道痕迹,看上去有如泪痕。据传,此便出炉时,神鬼共忌,剑上显现出一种无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饮人血,萧大师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也将作为其祭礼。萧大师见此大惊失色,忍不住流下泪水,滴落在剑上,化做了泪痕,故名泪痕剑。
七种武器-灵蛇剑-灵空剑
灵蛇剑,其形又细又长,能藏于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闪现,颤动如灵蛇,因而得名。此剑遇微风则会不停抖颤,让敌手看不出其剑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连剑光的颜色都仿佛在变,有时变赤,有时变青。高手有用之,灵如青竹,毒如赤练,七步断魂,生命不见。
灵空剑,神兵利器,由铸剑大师邵空子炼成,未几邵大师请一名宿相此宝剑,那名宿却认为是一柄凶剑,剑身上光纹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带都必定招致不详,甚至会有家破人亡之祸。善良的邵大师立刻就将灵空剑毁了,再用残剑的余铁炼成一柄其薄如纸的薄刀,后来神剑应无物以一本剑谱将之换走,又传给了他的爱徒世袭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鳞曾以之杀害河朔大侠万君武,由于又薄又快,杀人后竟不见血迹。
多情剑客无情剑-夺情剑
一代剑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爱剑成痴,孤傲绝世,直到中年时才爱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俩成亲前夕,姑娘却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琼幽会。狄武子伤心之际,一剑杀了彭琼,从此以剑为伴,以剑为命,再也不谈婚娶之事。他的剑因而称为“夺情剑”。
吸血蛾-七星绝命剑
一把三尺长的软剑。剑刃上嵌着七颗星状的暗器,一剑刺出,使剑人的内力劲透剑身之时,那七颗星状的暗器便飞脱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剑为江湖名宿玄机子祖传之宝,玄机子死后无嗣,七星绝命剑便落入其关门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剑多行不义,卒为大侠护花所败。
那一剑的风情-怒剑
传说中的名剑。当年邵空子铸罢离别钩和温柔刀后,将残铁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壮那一役的烈士热血,铸成了怒剑。怒剑初成,剑身上的光纹乱如蚕丝,剑尖上光纹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苍穹雷声怒吼,春雨提前半月来临,故怒剑又名春怒。邵空子见状,认为此剑带有戾气,是不祥之物,于是以身相殉,剑亦不知所终。后来,一位神秘老人指点杨铮,在自己的心时在发现了怒剑,最终以赤手空拳战胜了执有温柔刀和离别钩的狄青麟。
湘妃剑-琥珀神剑
海内第一奇人屠龙仙子所制的奇异兵器,脸身赤红,并发出红色剑芒,由于剑鞘中衬有一层猫皮,与琥珀磨擦而生电,再以内力将“电”保留在剑身上不使发散,与人交战时对手势必触电,无法把持自身的兵器,从而克敌制胜。此剑屠龙仙子传给爱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无意间以竹剑对阵,电力受阻,遂击败毛文琪。查琥珀为非金属物质,磨擦虽可生电,但性极脆无法单独制剑,亦未闻能将之与钢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