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玄幻小说里写剑的诗句

玄幻小说里写剑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2-07-26 03:02:33

① “一剑光寒十九州,剑气冲霄射斗牛”一句是那首诗里面的

民国时期周应沣吴芝瑛写秋瑾烈士传记《镜湖剑侠传》后写下了:“天演竞争冠五洲,秋娘一死可千秋。甘为俄国苏菲亚,耻作爱国波宁流,赤手创开新学界,丹心留照旧神州。镜湖玉殒光芒在,剑气冲霄射斗牛”

你说的是现在写小说的人改的,不是原诗。有小说《一剑光寒十九洲》

还有版本是:一剑光寒十四洲,剑气冲霄射斗牛 。就这两句,没有整个的诗。

② 剑的诗句有哪些

1、《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2、《题庐山双剑峰》是晚唐来鹄所作。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译文:

庐山双剑峰名字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虚拟和演绎,从而创造了别具新意的艺术境界。诗的开头两句主要状摹双剑峰的奇姿异态。双剑峰“倚天”“高”耸,势凌“四面山”,可谓“英雄盖世”。

3、《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超群的勇士,这一年底招募到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嘶鸣,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饯别宴,就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殿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只可惜他剑术尚欠精湛,盖世奇功竟然没能建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消逝,千载还回荡着他的豪情。

4、《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译文: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白额虎,数英雄岂止邺下的黄须儿?

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三千里,曾以一剑抵当了百万雄师。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

卫青不败是由于天神辅助,李广无功却缘于命运不济。

自被摈弃不用便开始衰朽,世事随时光流逝人成白首。

当年象后羿飞箭射雀无目,如今不操弓疡瘤生于左肘。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古树苍茫一直延伸到深巷,寥落寒山空对冷寂的窗牖。

誓学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不做颍川灌夫为牢骚酗酒。

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

持节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招书令大将军分五路出兵。

老将揩试铁甲光洁如雪色,且持宝剑闪动剑上七星纹。

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绝不让敌人甲兵惊动国君。

莫嫌当年云中太守又复职,还堪得一战为国建立功勋。



5、《秦王饮酒》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译文:

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平呈祥。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银白色的浮云辉映得整齐的宫殿亮晶晶,宫门上报时的人已经报了一更。

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

一群黄衣女郎舞蹈着,高举酒杯祝寿歌颂。

仙人形的烛树光芒四射,轻烟濛濛,嫔妃们心满意足,一双双醉眼清泪盈盈。

③ 描写剑的诗句,只限唐诗宋词中的,不要太多,带赏析最好

【酌酒与裴迪】 唐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古风】 唐·李白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宝剑篇】 唐·刘长川
宝剑不可得,相逢几许难。今朝一度见,赤色照人寒。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自然神鬼伏,无事莫空弹。
【风雨】 唐·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宝剑篇】 唐·李峤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除灾避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
【古风】 唐·李白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古风】 唐·李白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古风】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古风】 唐·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唐·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杂曲歌辞·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唐·杜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裴回,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夜宴左氏庄】 唐·杜甫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唐·杜甫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重经昭陵】 唐·杜甫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唐·李贺
上之回,大旗喜。悬虹彗,挞凤尾。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琴曲歌辞·走马引】 唐·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二月】 唐·李贺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翅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杂歌谣辞·邺城童子谣】 唐·李贺
邺城中,暮尘起。将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途,相公归。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唐·李贺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春坊正字剑子歌】 唐·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悬[QBDA][QZXY],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 唐·李贺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秦王饮酒】 唐·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走马引】 唐·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南园十三首】 唐·李贺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马诗二十三首】 唐·李贺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马诗二十三首】 唐·李贺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风。
【马诗二十三首】 唐·李贺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④ 写剑的诗句

写剑的诗句
1、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唐朝、李白
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唐朝、贾岛
3、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唐朝、李白
4、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唐朝、明余庆
5、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宋朝、辛弃疾
6、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清朝、龚自珍
7、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宋朝、辛弃疾
8、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朝、令狐楚

⑤ 剑气纵横三万里 一剑光寒十九洲出自哪里

这两句诗出自古龙所写的武侠小说《三少爷的剑》。

原文

一箭穿心,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残秋,木叶萧萧,夕阳满天,萧萧木叶下,站着一个人,就仿佛已与这大地秋色融为一体。因为他太安静,因为他太冷。一种已深入骨髓的冷漠与疲倦,却又偏偏带着种逼人的杀气。他疲倦,也许只因为他已杀过太多人,有些甚至是本不该杀的人。他杀人,只因为他从无选择的余地。

他掌中有剑,一柄黑鱼皮鞘,黄金吞口,上面缀着十三颗豆大明珠的长剑。江湖中不认得这柄剑的人并不多,不知道他这个人的也不多。他的人与剑十七岁时就已名满江湖,如今他年近中年,他已放不下这柄剑,别人也不容他放下这柄剑。放下这柄剑时,他的生命就要结束。名声,有时就像是个包袱,一个永远都甩不脱的包袱。

(5)玄幻小说里写剑的诗句扩展阅读

作品鉴赏

这部作品中采用了特殊的叙事方式:叹息与反思,整部作品满是中年情怀的叹息。反思意味并不仅仅在于字里行间流露的叹息,更在于整个故事写的就是一个人的反思。

谢晓峰放弃了作为“天下第一剑”所有的一切,去当一个没用的阿吉,只因为对以往生活的反思,后来虽被迫恢复身份,但最终还是削断了自己双手的拇指,表示对作为“天下第一剑”的过去的彻底决裂。

⑥ 描写刀剑的诗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朝以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抵御外侵与群雄角逐过程中,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剑能够安身立命,能够带来权力和荣誉,古之先人对剑崇尚有加,也产生了很多的动人传说和真人真事,例如欧冶结庐铸剑、风胡子相剑、庄子论剑、眉间尺为父报仇、伍员赠剑、季扎挂剑等等。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剑是国术短兵之一,比刀更早用于战场。文献表明,中国自周以来即有击剑、佩剑之风。佩一柄长剑外出求学,古称为“游”。如张良、曹操、徐庶、李白皆曾年少仗剑远游过,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学剑来山东”。以此观之,真大才者,多是行走神州遍寻明师,阅尽人间冷暖,文武全面发展者也,非寻章摘句之文弱书生可比。自东汉以后,剑几乎退出战场,佩剑的风气无论贵族还是民间均流传了下来。剑不仅是一种防身器械,同时也是一种观赏和收藏品,深受各层次人民喜爱,唐以后中国崇尚文弱,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读书人在书房悬挂一柄宝剑以示文武合一,古代诗文中咏剑者比比皆是。

最早的咏剑诗句出自古诗《陌上桑》,“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余万。”因鹿卢(辘轳)剑历史悠久,装饰讲究,雕刻精美,而被古人视为天下无双的宝物。提到辘轳剑者还有荆轲刺秦王之描写中提到:“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先秦楚国有长剑,屈子诗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铗,指剑柄。长铗代指长柄双手长剑。古代认为冠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尊严,冠的高低形状的不同代表了一个人的尊贵程度的不同,屈子诗中能够把剑的描写放在对冠的描写前面,可见对剑的重视程度。

古剑装饰形式多样,五花八门。以唐为分界线。唐剑之剑为周制,首多为圆形,格多为“凹”字形,饰以云纹、编织纹、鸟兽纹等,加工手法有铸造、高雕、镂刻等。唐之后装具型制变化很多,首由圆型该为扁型,格更是复杂多样。一把名贵之剑除了剑身坚韧锋利之外,装具往往极尽装饰之能事,错金,错银,镶珠,嵌玉,包皮,缠绳,使得剑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堪称宝剑。晋朝傅元的《歌辞》中这样描写宝剑:“宝剑神奇,镂象龙螭。文犀饰首,错以明珠。”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剑,如昆吾、莫邪、龙渊、湛庐、棠溪等。古之文人咏古剑者多矣,如唐代崔融《咏剑诗》有“宝剑出昆吾,龟龙夹彩珠”之佳句,可见昆吾剑龟龙戏珠的装饰是非常有特色的。

降龙万里缨:《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辛弃疾词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

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宝剑吟 陆游

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人言剑化龙,直恐兴风霆!不然愤狂虏,慨然思遐征.

取酒将酹剑:至宝当潜形.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

徐渭咏剑词:<

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

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

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

近日称藩,一时解甲披韁。即令寸铁堪消也,又何劳,三尺提将。

古人云,安处须防,但记取, 戎兵暇日,不用何妨。

【唐】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崔融《咏剑诗》

宝剑出昆吾,龟龙夹采珠;五精初献术,十户竟论都。匣气冲牛斗,山形转鹿卢;欲知天下贵,持北问风胡。

唐·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梁吴均《咏宝剑诗》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⑦ 有关剑的诗句

  1.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汉乐府《陌上桑》

  2.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隋·卢思道《从军行》

  3.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唐·李白《悲歌行》

  4.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唐·李白《白马篇》

  5.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唐·李白《陈情赠友人》

  6.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唐·李白《郢门秋怀》

  7.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唐·李白《猛虎行》

  8.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唐·李白《北风行》

  9.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唐·王维《老将行》

  10.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1.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令狐楚《少年行》

  12.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唐·吕岩《绝句》

  13.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宋·陆游《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

  14. 叹防身一剑,壮图濩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宋·刘克庄《沁园春》

  15. 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金·元好问《水调歌头》

  16.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明·高启《岳王墓》

⑧ 关于剑的霸气的诗句

1、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宋朝、辛弃疾

如果说起古代文人的“剑胆琴心”,我第一个想起的不是李白,而是辛弃疾。辛稼轩不仅是一位千古文豪,还是一位久经战阵的骁将。在辛弃疾的心里,剑是生命中最霸气的标志,不同于笔墨,不用于纸扇,倚天万里、纵横沙场,需要的是可以斩金断玉的长剑。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朝、李贺

吴钩是春秋时期的一种兵器,后世用以代表利剑,代表驰骋沙场,励志报国。这首诗可以说是李贺的霸气豪放之言,也可以说是李贺对自己文人之身的一种恼怒。堂堂七尺男儿,岂能终日吟诗作对?应该手持长剑,“收取关山五十州”!这就是文人的侠客梦。

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朝、李白

诗仙永远都是我的心头挚爱,他把生命活成了诗,他的生命只有诗与远方,剑与酒。史料记载,李白年少时“喜击剑,好任侠,轻财重施”,也就是说李白从小就有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梦。李白的诗与剑,都是霸气的。他离开故乡闯荡天下,“仗剑而行,辞亲远游”,李白没有带笔,没有带书,只带了一把长剑。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宋朝、辛弃疾

一个人的剑气,不仅仅在于他可以上阵杀敌,可以“提携玉龙为君死”,还在于他豪情不泯,风骨铮铮。辛弃疾便是如此,他可以提剑决战沙场,也可以挥毫作诗。剑气已经完全浸润在辛弃疾的心境中,所以辛弃疾的诗歌辽远、壮阔,杀气弥漫,这才是真正的剑气。

5、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宋朝、贺铸

如果一个人胸中没有剑气,那他的生命不会这么潇洒,他笔下的诗文也不会这样的霸气。古代有很多非常精妙的词语,比如“剑胆琴心”、“书剑飘零”、“剑啸长虹”。直到看到了贺铸的这首词,我才明白了这几个词语满满的侠气跟剑气。

6、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朝、李白

我们评价古代文人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就是“诗酒风流”。但这个词用在李白身上并不合适,李白是“剑酒风流”。在李白的生命中,剑跟酒都很重要,甚至比诗更加重要,诗只不过是李白“剑与酒”的产物。诗仙离不开酒,更离不开剑,写诗只不过是他剑气的一种纵横,一种施展。

⑨ 我要含有剑字的诗词,最好是主要描写剑的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译文: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唐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唐 · 李白《蜀道难》

译文: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5、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先秦 · 屈原《九歌·国殇》

译文: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免费播放 发布:2025-09-13 17:08:05 浏览:680
喜马拉雅听书文件 发布:2025-09-13 17:06:45 浏览:275
梦三生那本小说最好看 发布:2025-09-13 17:05:42 浏览:130
好看的德国小说 发布:2025-09-13 16:57:55 浏览:755
超甜出版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3 16:50:07 浏览:625
长篇校园修真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9-13 16:37:11 浏览:592
天望好看的小说 发布:2025-09-13 16:26:41 浏览:581
休书浸血情难安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13 16:16:46 浏览:643
很感人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3 15:53:19 浏览:439
免费全文小说痛爱 发布:2025-09-13 15:39:49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