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时代背景
Ⅰ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为何大多设定在宋代以后
金庸武侠小说可以称之为现象级,从发行之初,一直被读者所追捧,影响深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主角深入人心,每部小说既能单独成篇,又相互关联,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时间轴虽然清晰,但是除《越女剑》之外的十四部小说的历史背景都设定在了宋朝以后,不免让人心生好奇,金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有何深意?
因此,金庸小说时代背景的设置是有其深刻的原因,说明金庸不仅很懂历史,能够很好把握时代背景下的矛盾点,而且善于洞察读者的需求与爱好,所以才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和追捧。
Ⅱ 金庸小说历史年代排列顺序
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二.北宋后期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三.南宋中后期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四.元朝末期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年-1360年(张三丰90岁到张无忌22岁)五.明朝6.《笑傲江湖》:估计是明朝中期因为有武当派,而且书中官职是明朝的,并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还有在《鹿鼎记》中澄观老师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那自然是明朝了7.《侠客行》:明朝因为有武当派,并且书中好象没有什么民族矛盾,而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8.《碧血剑》: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从10岁到20岁)六.清朝9.《鹿鼎记》:公元1670年-1689年鳌拜死的时候史书上记载为1670年,韦小宝签订《尼布楚条约》后归隐,那是1689年10.《书剑恩仇录》:公元1756年前后因为《飞狐外传》中赵半山曾对小胡斐说过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红花会抓住过11.《飞狐外传》:公元1766年-1770年由《雪山飞狐》推算,从胡斐13岁到17岁12.《雪山飞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阴历)书上开头就写了“这是乾隆四十五年叁月十五”13.《鸳鸯刀》:清朝书上倒数第二段写道“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自然是清朝了14.《连城诀》:清朝这个没什么大道理,因为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有辫子,这可是金庸授权的,而且从官职、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15.《白马啸西风》:清朝
Ⅲ 金庸的小说中为什么没有以明清朝代为背景的
金庸先生的小说大多以明清为背景。
在他的小说里,《飞狐外传》,《雪山飞狐》,《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等四部都是以清代为背景。最最主观的原因应该是金庸先生个人历史品味的问题。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其中的历史都是经过大量的考究的,尤其他更喜欢研究一些野史和一些民间故事。所以在小说中也大多会将自己的考究放入其中。而且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只要是清朝的背景都会在康乾时代,这也可能与自身生世有所关联。
金庸先生写小说不是架空的背景,大多是经过大量的考究的,所以明清的背景也会有大量的显现。
Ⅳ 请问金庸15部武侠小说各属于哪个朝代
《书剑恩仇录》:清朝乾隆时期
《碧血剑》:明朝末年
《射雕英雄传》:南宋中期
《神雕侠侣》:南宋中后期,宋理宗时期
《雪山飞狐》:清朝乾隆时期
《飞狐外传》:清朝乾隆时期
《倚天屠龙记》:元朝末年
《鸳鸯刀》:清朝
《白马啸西风》:没有交代背景朝代
《连城诀》:没有交代,但应该是明清时期
《天龙八部》:北宋中后期
《侠客行》:没有交代,推算是明朝后期
《笑傲江湖》:明朝中期
《鹿鼎记》
:清朝康熙时期
《越女剑》:春秋末年
Ⅳ 金庸的《天龙八部》故事的背景年代
一、《天龙八部》故事的背景年代: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
二、《天龙八部》故事发生在《射雕英雄传》之前。
解析:《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5)金庸武侠小说时代背景扩展阅读:
《天龙八部》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
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Ⅵ 为何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很多都在宋代以后
江湖上流传很广的一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正好是金庸先生作品首字组成,加上《越女剑》便是金庸先生所有十五部武侠作品。金庸先生从1955年开始创作至1972年封闭,共作793万字,在要纯手写的年代,平均每天写1278字。金庸先生的粉丝下至街头平民,上至学府教授。
Ⅶ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天龙八部》在前,《天龙八部》是北宋时期,《射雕英雄传》是南宋时期。
《天龙八部》是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宋哲宗是宋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
《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宋宁宗史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194-1224年。
(7)金庸武侠小说时代背景扩展阅读:
1、《天龙八部》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
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
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2、《射雕英雄传》创作背景
作品最初于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报》上连载,后收入《金庸作品集》中,连同后来的《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一并,被称为金庸小说的“射雕三部曲”。
自1957年元旦以来,《射雕英雄传》一直在《香港商报》连载,偶尔金庸生病才会停下,比如1959年4月18日,编者告白,“金庸先生因病,‘射雕’暂停两天”,4月20日恢复。
据金庸自述:写《射雕》时,他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
《射雕英雄传》曾作过不少改动。金庸在修订时删去了一些与故事或人物并无必要联系的情节,如小红鸟、蛙蛤大战、铁掌帮行凶等等,除去了秦南琴这个人物,将她与穆念慈合二为一。
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新的情节,如开场时张十五说书、曲灵风盗画、黄蓉迫人抬轿与长岭遇雨、黄裳撰作《九阴真经》的经过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射雕英雄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龙八部
Ⅷ 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侠客行》,它的历史背景与年代是什么
这部小说的书名是由诗人李白的同名古言诗而来,小说的内容也与那首诗作密切相关;不过,小说的情节并非是对李白诗作的演绎和注释,而是对这一诗作作了出人意料的安排。
以石破天的经历为主线,而由于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故事暗示可能是孪生兄弟),小说描写的正是因而引起的种种误会。本来并无明确时代背景,与另一作品笑傲江湖一样,基本设定为明朝某时期。
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该书有许多耐人寻思之处,潜隐着许多“玄机”,体现着金庸对于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体验。
故事奇趣,浪漫而隐含哲理,是一篇武侠的童话和寓言,主人翁兼具佛道墨三家的感觉,格局仙气弥漫,侠义慈悲,佛法无边,江湖依然险恶可是充满阳光和乐观之意,为天龙八部的段誉和虚竹的重新出发,笑傲江湖的前奏,与悲哀黑暗至极(总算苦尽甘来)的连城诀是强烈对比。
出世之时与天龙八部一样为一部佛书,前者壮阔雄奇悲天悯人,本书活泼自在离苦得乐,不同的角度展现哲学思维与作者感受。
(8)金庸武侠小说时代背景扩展阅读:
查良镛,GBM,OBE(英语:Louis Cha Jing-yong,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男,笔名金庸,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
自1950年代起,其以笔名“金庸”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屡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谓贡献重大。这亦奠定其成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础,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金庸早年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并在1980年代涉足政界,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他因其优秀的小说作品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于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寿94岁。
剧情梗概
一名童丐石破天在一场武林争斗中捡了一块烧饼来吃,谁知烧饼里藏着谢烟客的“玄铁令”。谢烟客为了早日解决有求必应的玄铁令问题便教石破天去修炼九死一生的炎炎功,并故意引他走火入魔。
被人带到长乐帮,被人误会为长乐帮帮主石破天(即石清夫妇的儿子石中玉)虽然他身上的伤痕跟石中玉一样,但石破天连“一”字都不懂,且和性格好色、残忍的石中玉截然不同,被石清夫妇当为大病一场后忘掉了。
当轮近腊月时,石中玉终于出现,但石破天仍愿意以长乐帮帮主身份代替石中玉前住侠客岛吃腊八粥。亦因文盲而无意中学到诗中“侠客行”的绝顶神功。
石破天等人陪同丁不四和梅文馨等人寻访梅芳姑时发现梅芳姑是他的养母(当时以为是生母),且是石清夫妇的杀子仇人。
Ⅸ 金庸的作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吗
金庸是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者,我想凡是中国的小伙伴,都或多或少会看过一些金庸的武侠小说,或者是由他的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影响,那么金庸的作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而金庸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中国刚刚结束战乱,从战争到和平的一个转变,金融可能对战争对人民的影响有更深的思考,所以他才想要去表达为国为民的这个思想。而这是其他的武侠小说作者不具备的,这也是金庸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