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武侠小说
① 传统武侠小说
雁飞残月天;多情浪子痴情侠;惊涛浮云录;大唐行镖;昆仑;沧海;邪神门徒
上古神虫;
② 推荐几本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
《异世补天录》文
混乱没落的现代异世界,一个年轻人运用尖端科学,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武道、修仙之路。
遇神杀神,何人能挡?
妙手补天,勘破时空。
《血魅之情殇难囚》文
/
乱异
本书正式改名为《血魅之情殇难囚》,将为大家展现三界之中,六道之内,最扭曲的、最绝望的、最凄美的爱情纠缠游戏。
《仗剑之天霜冷剑》
天霜冷剑,一把裹着黑布的神秘宝剑!
林轩,五年前的林小辰,一个隐藏着巨大秘密的男子.一个杀人如麻,却又不轻易出手的剑客!一个表面无情,内心多情的浪子!一个冷漠似冰的天下第一帮派的帮主!
紫竹,火云雪,林轩生命中的两个女子.
一个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师妹,在他的心中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紫竹,他一生无法忘怀的女子,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五年后,他们还会有怎样的故事?
一个是清丽无双的魔门大小姐,一个拥有纯真笑容和美好心地的女子,一个可以为了林轩不顾一切的人,五年来,一段段故事,她和林轩会怎样呢?
人心叵测,世间险恶,人命最贱,要如何活下去?
林轩将何去何从?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真正的义气又是什么?
仗剑江湖---古龙的世界!
血雨腥风---金庸的世界!
侠骨柔情---天霜冷剑枫的世界!
请和我一起,和这个少年一起,感受江湖,仗剑江湖!
正义与真情是无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天霜冷剑,指向黑暗,追求光明与正义!
《书剑奇侠传《神猿侠侣》》
它是一朵浪花,不会永远贮留浪涛的澎湃,它是一朵小花,也许等不到春风的拂来,它是一颗尘埃,反射不出太多的光彩,也许,当你要遗忘的时候,才会想起它的精彩……
《异兽仙侠》文
/
运河之都
历经磨难的侠男靓女,巧得无字天书,练成绝世奇功,在除魔卫道地艰难拼搏中,机缘巧合,因祸得福,进化成了准仙类。
《雕画双娇
(水浒外传)》文
/
家奴
一
篇重写水浒英雄的小说,一篇让英雄回归真实的小说,一篇探险的小说,一篇有关爱情的小说,故事承接《东雕西画英雄传》,发生于宋朝,是家奴新近正在创作的
武侠小说,主人公邹小星吃将在小说里展示神功,为国家分忧,分百姓谋利,与奸臣斗,与邪恶斗,与江湖败类斗,创建了梁山派,却让宋江窃取了帮主之位,他是
一个悲情英雄,又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富有理想主义的人物,他隐居山野,却耐不了寂寞,重出江湖,又败的一塌糊涂,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乱臣贼
子,他在江湖中孤独的行走,又带出了威振江湖的小英雄岳飞,让其成为一代抗金名将,而后他又沉迷于爱情,日日不思进取,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让名侠北食和
东雕赏识,然后游走江湖。
红袖添香小说网
③ 请详细的介绍一下武侠小说
非正统文化下的精神文化----浅淡中国现代武侠文化
我一直都认为武侠是一种文化,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正统和非正统之分,而武侠文化正是这种非正统文化下的一个支流.我说这话,有人要提出异议,同样是文化,为何要提出正统和非正统之分?其原因有三:
一,正统文化有被社会大众,尤其是知识界所广泛接受的现实性,非正统文化没有.
二,正统文化所挖掘的深刻内涵,反映着人文社会中固有的生活底蕴与物质意义,非正统文化缺少这种功能.
三,正统文化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从正统文化摸索出的生活规律,可以作为考察某个民族在自身发展与延续过程中的行为作标与人格尺度.非正统文化不具有这种价值.
因此,如果想要文化在人文的天平上寻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就要在文化拼盘的另一端,放上等量级的砝码,这个砝码就是民族文化的人为区分.只有人为的区分了文化的正统与非正统性,才有可能对某些特有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思想解构,这里,我们只说非正统文化下的一种精神文化----武侠文化.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势.其发展历程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并非源远流长.最早追溯的年代应该是明朝时期的<水浒传>,它是第一个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白话小说,效早的在文学舞台上,灌输了"武"与"侠"的概念.虽然这种"武"与"侠"在精神力度上与后世形成的武侠形势还存在着模糊的界限,但是它为后世武侠小说的开创却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并且成为<昆仑奴><聂隐娘><儿女英雄传>等具有现代武侠小说文化雏形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以说,武侠文化前期的发展,顺应的是一种历史潮流.因为一门文学的进步,总需要后世作者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使文化在宏观上形成某种延续态势.然而人类数千年文明所积累下的劣根性人本位,总是不断地把一种新生事物应用于功利性的目地,虽然它间接的剌激了这种事物的迅速发展,却也同进给事物的同类性周边环境带来了混乱和负面影响.
首先,开创现代武侠小说先河的,首推文学大师梁羽生.据说,梁羽生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的由来,竟是二个"门派"的"掌门人"因为"门户"之见在澳门的一场比武.而且据说这场比武三拳二脚之后,便以一派"掌门"将另一派掌门击倒在地而宣告结束.然而,这件事却剌激了梁羽生所在报社的编辑,这位编辑亲眼目睹了社会大众对这场比武追逐的狂热性,认为如果写出这样的故事,一定可以吸引众多读者,为报社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因此他把这项重任交给了梁羽生,梁羽生本人也热衷于新式文学的开创,于是现代武侠文化的第一部著作<龙虎斗京华>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了.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奇想,但是功利性的目的最终却促进了一种独特文化的开创和延续,这不得不说是文化发达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现代武侠小说因为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而迅速走红,但是真正使武侠文化遍地开花,并且人气指数迅速升高的,还是九十年代中期,金庸走进"侠坛"的那一段时期.二大"掌门"在澳门的比武,同样剌激了身为梁羽生同事的金庸.因此,三十几岁的金庸在经过几年的准备之后,也"全副武装"的在"侠坛"开创自己的领地,并且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群.金庸的前几部小说并不特别出众,但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金氏就已经在"侠坛"上独领风骚.并且很快成长为武侠文学的重量级大师.他的名气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据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由此可见,金庸武侠小说在普通中国人心中的影响是何其的深广.
从文化的角度看,梁羽生与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以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创者之名播于文化界,但其文学形势上仍然未与明朝后的白话传统文学脱钩,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传统文化的遗留.但是,它更注重了"武"与"侠"的渲染.在武打动作与招式刻画上,真正达到了现代人公认的武侠作业的成熟.
武侠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最初开创空间的无限广阔,吸引了众多热衷此道的侠迷,也培养了一大批武侠写手.以古龙为代表的另一武侠派别开始成形,并且迅速壮大.古龙的武侠小说,据某些武侠研究者称,是继承了西方文学的一些优良因素,但我个人更热衷于说他是在传统武侠风格上达到了某种创新和突破.毫无疑问,古龙的武侠小说已经在传统文学上脱胎换骨,他的风格无论在语言文字上还是在结构形势上,都与成熟流利的白话正统文学划上等号.这完全可以说成是用正统文学的一些文学样式来创造性的发展非正统文学下的新式文学.比如古龙小说的语言文字趋近散文化,情节构成有推理化倾向等,这些都是古龙武侠小说的突破性亮点.因此,可以这样说,古龙小说在武侠文学上另外开创了一个变数,他是这个变数的领头羊,并且带动了后世许多武侠作家和写手来效仿这头领头羊,把武侠文化推向另一个高潮.
武侠小说的接力棒传到了温瑞安手中,已经无法再达到另一种高潮性突破.其原因有历史因素(白话文的发展已经牢牢定位),也有现实因素(武侠作家层出不穷,各种文学样式过渡泛滥,使其不能再在武侠文学形势上寻找新的定义域),更有武侠文学自身的局限性因素(武侠文化毕竟是非正统文化下的支流,与正统文化的广大与深厚无法相提并论).因而,纵观温瑞安的武侠小说,只能说是在古龙的基础上把散文化,推理化更加深入一些,甚至把武打细节(无论是传统的还是非传统的)渲染得更加神乎其技(像神州奇侠系列中屈寒山的剑,我就不明白他身上怎么藏着那么多剑?木剑,铁剑,,,什么剑都有,这可能吗?)不过,温氏武侠文学个性上还是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不然他就不会拥有那么多的读者群.我个人最佩服他小说中的奇特情节与想像力度,像<四大名捕>系列中的"碎梦刀".那把刀的来历,特性等等都是一个个吸引人的迷底.有人说,温氏是继承了金,古两大家的优点,这个说法我倒是不敢苟同.这里我只说出自己的意见,至于详细原因,我暂时持保留态度.
古,温武侠小说是继梁,金武侠小说之后的另一种形势,这是武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当然,这种结果并不局限于这一种形势,它还会生成许多其它形势的变种(像多以顽童为主角的李凉小说).我个人认为,古龙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脱略了历史范畴的局限,使武侠小说的情节构造变得随心所欲.温瑞安虽然没有完全脱略历史,但是其小说中所极力渲染的血腥和暴力,却非常符合当代青少年的某些激进心理.他们成为温氏小说读者中的最重要一群.
武侠到了黄易的手里,已经看不到什么武侠味儿了.我一直都认为他写的不是武侠,也不应该排列在武侠作家之列,如果说他是想借用玄幻的手法在武侠作品上寻找突破,那么我只能遗憾的说,他走错路了,这直接倒至他与武侠大家的招牌越离越远,但是与玄幻大家的牌子却越靠越近,最终一举成名.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厢情愿的看法.
现代武侠文学从梁金起始,直至古温为止,这段发展历程基本上是呈弧线走向.也就是说,从起点到高潮这段函数图像基本上绘制完毕.从这段图像的尾部再继续向下,就开始逐渐弯曲,反映到文化现实中,就是武侠文化的下坡路已经在高潮迭起的巅峰时刻完成了对自身走向的整体搭建,这种趋势具有多种原因:一种是我前面所说的三种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武侠文学自身的局限性因素).二也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功利性,也就是说,许多在文学市场上毫无作为的失意文人以写武侠为职业,它们出于对自身生存需要的考虑,不再注重武侠文学的质量,一批批为"文化消费"而消费的抵挡作品层出不穷,量多而质差,至使大量读者对武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另外还有社会因素(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品位的增高,追逐正统文学的趋向强化等等),这些都形成了对武侠文化大负荷挤压.
纵观武侠文化的发展,大至就经历了以梁金古温四大家争鸣的局势.分析和解构这四大家的文学动态与写作手法可以看到武侠文化在当今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这种发展不容乐观),如何继续开拓文化视野和挑起武侠文学大梁,已成为武侠文化能否保持独立格局的当务之急.武侠文化不是正统文化,但它却是填补人们业余生活的精神食粮.怎么利用好和调理好这份精神食粮,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仍然是写手们不段追求和思考的文学主题.在本篇里,不再过多评论.
④ 传统武侠小说推荐
老一辈的经典武侠除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的作品外,我想推荐一位没赶上好时期的已故武侠作家——“司马翎”(他也曾以吴楼居士、天心月为笔名),他的作品颇值得一看。其作品有:《关洛风云录》(成名作);
《圣剑飞霜》、《饮马黄河》、《剑海鹰扬》、《丹凤针》、《血羽檄》、《浩荡江湖》(这些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很鲜明,而且大部分都由好几个疑案构成,可能是武侠与推理结合的先声了吧)
《檀车侠影》、《玉钩斜》、《帝疆争雄记》、《纤手驭龙》(这些可以算是全盛时期的作品了吧,写作技巧更为圆熟了,可以说集合了之前的所有优点)
个人觉得看司马翎的小说可以感受其深刻的内涵,文字清新,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尤其喜欢塑造“智慧型”女侠,总体上将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甚一筹~
好啦,下面给楼主介绍本人看过的新武侠中比较有好感的吧~
凤歌:《昆仑》、《沧海》(凤歌的作品强力推荐)——新传统派
盛颜:《三京画本》、《连城脆》、《寒鸦劫》(盛颜的作品大气、畅意,“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用东坡形容沉香的话来形容盛颜的文字,恰如其分。 )——新传统派
小椴:《长安古意》系列、《杯雪》(《乱世英雄传》)、《洛阳女儿行》、《青丝井的传说》、《隙中驹》、《刺》、《开唐教坊》、《石榴记》、《弓箫缘》、《江湖墟》(小椴的作品很精致,值得回味再三的那种)——新传统派
江南:《春风柳上原》、《瀚海龙吟》、《烈火焚琴》、《此间的少年》(江南的作品悠扬间给人深沉老练之感,孤独中尽显沧海横流)——新传统派
红猪侠:《庆熹记事》、《破城锥》、《风火流星锤》、《白帝城》(红猪侠的作品总爱现实与虚拟交替,让人惊艳却又生出无边惆怅)——红颜流
李亮:《傀儡戏》、《妖杀》、《浴火穷途》、《反骨仔》、《魔教东来》(李亮的小说,文章的打斗很有气势,整体结构也别具心裁、人物形象也很分明)——武学科技派、武侠智慧派
时未寒:《碎空刀》、《偷天换日》、《绝顶》、《钗头凤》(时未寒文笔不俗,有温瑞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行文风格,文思如天马行空,行文跌宕,常有神来之笔、意外之变,令人引以为奇)——新传统派
沧月:《雪满天山》、《镜》系列、《听雪楼》系列、《碧城》、《七夜雪》、《荒原雪》、《剑歌》、《东风破》、《墨香》、《夜船吹笛女潇潇》、《指间砂》(沧月还是比较出名的吧,不介绍了)——仙侠流
步非烟:《武林客栈》、《紫诏天音》、《海之妖》、《天剑伦》、《蜀道闻铃》(步非烟的小说偏玄幻,一贯追求神秘与超越的审美趣向,偶尔看看还是蛮有新鲜感的)——红颜流、仙侠流
丽端:《逝水残歌》、《啼血无痕》、《神殇》系列、《凤箫绝唱》(理由近步非烟,换换口味可看)——仙侠流、红颜流
沈璎璎:《揽月妖姬》、《金缕曲》、《逝雷》(沈璎璎的作品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切入点的安排和叙述角度的转换很是出彩)——仙侠流
香蝶:《凉秋》、《烟波江南》、《白云苍狗谣》、《绯门纪事》、《钟馗嫁妹》(香蝶的笔,是种古怪的材料,它具有可怕的渗透性。就像最可怕的毒药是无色无味一样,它也是无声无息的。它没有压迫性,没有目的性,它不想让你怎么样,它不想带你去哪里。)——红颜流
萧拂:《隋侯珠》、《哪怕沧海变成桑田》、《红颜祸水》、《梨花枪》、《梅花妆》、《漠上行》、《地老天荒》(萧拂行文,少有儿女婉曲之态,多有金铁铿锵之声。文章虽少,但多为精品。窃以为,她写男子的笔力胜于女子)——红颜流
慕容无言:《唐门后传》、《慕容世家》系列、《埋伏》、《解语花》、《今风细雨江湖》(在武侠写手当中,慕容无言的特色在于创新求变,创新在大胆地将武侠江湖置于现代背景下,从而给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感觉)——现代派
⑤ 我对武侠小说的看法
看武侠小说是一种享受,感觉自己身临其境的处在那个江湖,完全跟现代的社会脱离,可以暂时忘掉身边的烦恼。很佩服那些写武侠小说的作者,他们的思想境界应该跟平常人完全不同吧。
⑥ 帮我推荐一些武侠小说
仙侠类的: <诛仙>(萧鼎) <搜神记>(树下野狐)
传统结合现代思想类;<昆仑>(凤歌) <沧海>(凤歌)
类历史类:<英雄志>(孙晓) <隆庆天下>(孙晓)
神奇类: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像<碎空刀><偷天弓><换日箭><绝顶>
http://hi..com/sworderman
⑦ 比较好看的武侠小说有哪些
说起武侠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庸和古龙。金庸和古龙确实经典,但是在他们之外,也有很多的经典著作等待我们去阅读,今天稍微举几个例子。
卧虎藏龙
作者王度庐。因为导演李安将此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卧虎藏龙》而使这本小说名声大噪。故事的主角是玉娇龙,她武功高超,在新疆偶遇沙漠大盗罗小虎,与之相惜相爱。回到京城之后,玉娇龙为了维护家庭的声誉,不得不嫁给鲁翰林,但又始终与罗小虎割不断情丝。最后玉娇龙假装跳崖殉母,离家出走。玉娇龙与罗小虎相见后,悲喜交加,但又不愿作盗妇。翌晨,玉娇龙悄然离去,孤剑单骑走大漠。在那么多的女性之中,玉娇龙是最特殊的一个,她叛逆,没有完全依附男人,在女性觉醒意识的层面已经超过了金庸和古龙。
⑧ 大家说说对武侠小说的看法
不好意思,在下愚见。曾经的演讲稿
我对武侠小的兴趣不仅在读,也在写。我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自己,借此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并不想发表。
目前武侠小说界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继古龙、金庸、梁羽生之后,陈青云、诸葛青云、卧龙生、云中岳、柳残阳、秋无痕等人又名声鹊起,为繁荣武侠小说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为什么这些武侠小说作家都是香港的,唯独没有一个大陆的呢?是大陆没有武侠小说创作的人才吗?不是,绝不是。
那又是为什么?是因为大陆没有培养这些人材茁壮成长的土壤。
武侠小说同中国武术一样,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件瑰宝。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描写的是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武功,但为什么作者不是我们中国大陆人,而是香港或台湾人呢?为此我深感难过,这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空前绝后的缺憾!尽管香港人和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但毕竟不能代替大陆人。
和千千万万人一样,我也期待着能有一天,武侠小说也能做为一件文化珍品登上大雅之堂,得到正名。可惜到目前为止,武侠小说非但不能被文学界所承认,甚至一再被打入冷宫,深受正统文学作家的攻击和排斥。那些一边提倡文学即“人学”的正人君子,另一边却著书立说怒斥真正“人学”作品的武侠小说,不知他们是居心何在?
当然,武侠小说大量出版,其中精品并不多,似古龙、金庸、梁羽生这类好作品很少,大多都是滥竽充数之品,但不能因此就把武侠小说一棍子打倒,把它贬得一文不值。虽然这些小说内容大多都是作者虚构的,这一点作者并不否认,但做为“成人的童话”角度来看待它,我强烈呼吁社会上能给予它一席之地。
我不提倡禁欲主义,因为它在中国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不实际,有的东西越禁止越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强烈好奇心,越容易促使人去一破禁区、一观究竟;若是不禁止反而没有人去注意它,这就是人的逆反心理。性欲本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没有什么神秘色彩,它也不是一种毒药,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把握。世上也本就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一口断定是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在于多少。酒少饮可舒筋活血,多贪则乱人心性;欲寡可使人松驰、安定,纵欲则损伤身体;卤水药人,却能点豆腐,快刀能杀人,但用在手术台上却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酒色财气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主题,用不着去极力回避,尽管有大多数人表面不肯承认。
我也同样不提倡占用大量篇幅、花费大量笔墨去描写激烈的武打场面。因为武侠小说不是国术指导,也不是武术理论杂谈,更不是用来教人如何去打人杀人的,只不过是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小说作家并不一定都钻研过武术,也不可能是武术家,他所写出的招式,往往连他自己也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甚至武功中根本不存在这一动作,而是他随便找几个字凑上去的。所以用这么大的篇幅去描写不现实的武打场面,是不是有些“画蛇添足”?我很赞同古龙的观点,武打场面不一定是打,而是制造氛围。
另外在情节的变化、人物的形象上,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突出旧格局。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武侠小说已出版发行不下几千部,同样的情节变化、同样的人物形象,已描写过许多次了,这样读者再看,就不会再感兴趣,而且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最凶恶的人就是大侠客,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头”,诈死、易容、毒药,金钱、势力、复仇,已不应是武侠小说再出现的内容,否则就很难发展。
要想创新,就得改变方式。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情感的变化、性格的冲突,只有人性,才是武侠小说描写的焦点。因为人性之复杂,远在任何一种武功之上。人无完人,人性也没有完美,只有接近现实,才能有发展、有创新。武侠小说已不再是单纯的武功决斗、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作为“成人的童话”也不适应现代读者的需要。把现代的生活情感、人类幻想,用古代的武侠小说表现出来,用富有幽默的语言、哲理的词汇反映出来,注入现代人的思想,岂不又把它推进了一大步?让它在新派武侠小说的现有阶段再进入一个全新里程。香港的古龙先生在这方面就已做出了很好榜样。
世上的路都有终点,只有艺业这条路是没有一定的终点。
而且是永无止境!
⑨ 请大家推荐一些武侠小说
古龙的:《风云第一刀》、《陆小凤》系列、《楚留香》系列、《七种武器》系列、《流星·蝴蝶·剑》、《白玉老虎》、《欢乐英雄》、《圆月弯刀》。
梁羽生的:《萍踪侠影》、《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弹指惊雷》、《七剑下天山》。
凤歌的:《昆仑》系列、《沧海》系列。
孙晓的:《英雄志》。